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冰心文章特點分析

      時間:2019-05-13 09:08:23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冰心文章特點分析》,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冰心文章特點分析》。

      第一篇:冰心文章特點分析

      冰心文章特點分析

      冰心文章的特點從4個方面分析,如下:

      一、小說

      冰心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大多不用濃墨重彩,也較少精雕細刻,只用素描的筆法,淡淡數(shù)筆,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鮮靈靈地浮現(xiàn)在水面上?!读唤恪贰ⅰ抖瑑汗媚铩?、《小桔燈》分別塑造了三個生活在不同時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們大多心地善良,溫柔美麗,活潑大方,穩(wěn)健端莊。她們青春煥發(fā),充滿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贏得女性的尊嚴;以自身事業(yè)上的輝煌成就,獲得男人的敬重。此外還有一系列熱愛祖國的青年,慈憐溫柔的偉大母親,通情達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學(xué)風(fēng)趣的老教授等眾多形象,透出了溫情。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冰心善于借鑒和運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時而以敘述人的口吻直接抒發(fā)情感,時而通過人物的語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動來表露作者的主觀意態(tài),使小說帶著濃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以“我”作為展開故事的線索,滿蘊著深情,傾訴我的所見、所聞、所遭、所感、所觸,使讀者感到小說中所發(fā)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實,沒有虛構(gòu)編織的成分,沒有浪漫的色彩,沒有人為的戲劇性的沖突,沒有媚俗的詼諧,具有逼真性和親切感。這給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靈活地起訖,轉(zhuǎn)折,變化,作者濃烈的情愫的抒發(fā),可以表達得更加得心應(yīng)手。

      冰心的小說,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雋永的珍品。她的許多作品看起來情節(jié)單純,卻寓意深遠,留給人無窮的回味。她擷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機緣,展示出錯綜復(fù)雜的社會生活的一個側(cè)面。沒有離奇曲折的故事,沒有金戈鐵馬的壯舉,卻具有一種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機敏的目光,去觀察社會,審視人生;從人際關(guān)系撞擊中,爆發(fā)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蘊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詩意。

      在小說的結(jié)構(gòu)上,大多采用雙向型的結(jié)構(gòu)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她常以兩個家庭、兩個人物、兩個事件,大洋兩岸為主線,平衡展開,發(fā)展的結(jié)局,卻是大相徑庭的。通過鮮明的對比,給人們以啟迪,發(fā)人深思。在小說的描寫手法上,她常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鮮明的形象,表現(xiàn)她特有的詩的情性。

      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動的時間安排在清晨、黃昏、月夜;活動的場景設(shè)置在海濱、湖畔、公園、山間、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將人物的美與環(huán)境的美,融為一體,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溫馨的氛圍。

      二、散文

      冰心的散文,題材廣泛,寓意深邃。冰心通過自身經(jīng)歷的細膩描寫,生動而形象地反映了一個世紀來,中國動蕩復(fù)雜的社會生活的某些側(cè)面。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買辦階級壓迫蹂躪中國人民的慘景,以及英雄人民、愛國青年奮起反抗,英勇斗爭的畫面。同時,冰心的散文題材還擴展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風(fēng)俗,以及人民群眾的苦難和斗爭,讀者可以從中獲得豐富的國際知識,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遠流長的中日關(guān)系;意大利的今昔;蘇格蘭的民間藝術(shù)以及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發(fā)展,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等,給人以新的啟迪。

      冰心的散文體現(xiàn)著冰心自己所強調(diào)的獨特風(fēng)格。冰心善于擷取生活中的片斷,編織在自己的情感波瀾之中,憑借著敏銳的眼力和細密的情思,把內(nèi)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觸發(fā)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給讀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內(nèi)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穎,構(gòu)思靈巧。在看似平凡的題材中,創(chuàng)意出奇,構(gòu)局善變。這是由她的思想造詣和生活環(huán)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冰心在散文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特別注意感情的文字表達。冰心往往將自身的審美心理和審美理想,借助自然景物的點染表現(xiàn)出來。

      冰心散文不僅清詞麗句隨處可摘,而且全文都寫得非常精粹。冰心善于采擷文學(xué)語言中的精華,將那些精練、生動、準確、新鮮的語言,編織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詩一樣美的語言。而且兼及內(nèi)在的節(jié)奏和韻律,像《往事(其二)》的第三篇和第十篇,從情緒的高低抑揚,到節(jié)奏的快慢,句式的長短,都很講究。冰心的散文,不只是能看,而且能誦,讀來音韻自然,讓讀者在吟味中,感受到音樂美。

      三、兒童文學(xué)

      冰心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充滿著對少年兒童的愛和希望。冰心從兒童的特點出發(fā),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冰心從不以少年兒童的教育者面貌出現(xiàn),不以空泛的說教,生硬的訓(xùn)誡來教育兒童,而是采用與少年兒童促膝談心的方式,以親切、委婉的語調(diào),述說自己生活中的見聞和內(nèi)心的感受,并且敘述得那樣有趣,那樣娓娓動聽,就像有一種魔力吸引著小讀者。冰心在傾吐自己的感受時又是那樣情感淳厚,意緒綿綿,幽幽地牽動了少年兒童的心,促使他們在激動、快樂、振奮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作品所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的啟迪,從中得到教益。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啟發(fā)少年兒童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是冰心兒童文學(xué)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但是,冰心的作品并不是直接論述我們的祖國是如何偉大,怎樣可愛,為什么應(yīng)該愛國等等,而是以精巧的構(gòu)思和生動的情景,抒發(fā)對祖國的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濃烈。作者對祖國由衷的贊頌,不是抽象的,凌空的,而是通過冰心親身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抒發(fā)出來的。這感受是以耳聞目睹,新舊對比為基礎(chǔ);加上作者細密的觀察,藝術(shù)的組合,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來。

      冰心在自己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中,也往往根據(jù)少年兒童求知欲強的特點,藝術(shù)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歷史、科學(xué)諸方面的知識,灌輸給小讀者。但冰心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既不像教科書那樣系統(tǒng),也不雷同于科普讀物,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梢哉f是寓知識于形象之中,以藝術(shù)的手法,通過生動、活潑的形象的描繪,使少年兒童在趣味橫生的閱讀中,擴大了知識面,增添著新的智慧。冰心以兒童文學(xué)作品對少年兒童進行美的教育,但它又不是抽象的概念式的,而是同特定的社會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青翠的樹木,整齊得像綠毯一樣的麥田,夕陽下放著金光的人工湖,這偉麗的魚米花果之鄉(xiāng),是勤勞、勇敢、聰明的人民,把沙漠泥積的大地,改建起來的。這里有花木山川的美,城市農(nóng)村的美。在自然美之中,融進了社會生活的美。這樣的美育,能夠啟迪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熱愛事業(yè),激勵他們?nèi)楦脑焓澜缍窢?,努力去?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兒童文學(xué)和其他藝術(shù)一樣,“助成奮斗,向上,美化的諸種行動”。

      四、詩歌

      她的詩歌滿蘊著溫柔,微帶著憂愁,歌頌了母愛 人類之愛 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筆清理,在五四 詩歌中別具一格。這些詩歌 文筆清理,意蘊深遠 感情溫柔親切 形象含蓄而不露,溫病凝練間接,融理于詩。篇幅短小卻蘊含豐富。

      第二篇:冰心文章特點

      (一)、語言精煉

      冰心散文的詩美特征體現(xiàn)在語言的精煉、成熟上,在最小的空間里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遙寄詩人太戈爾〉》全文短小精悍,含蓄地把作者的感情傾注在紙上。字數(shù)有限,卻韻籍深遠。感情至真、至誠的在詩化語言中流露出來。著是語言詩美的表現(xiàn)之一。

      (二)、文化詩性

      “真正具備文化詩性的散文,它一定具有詩一般的生命激情和難以拒絕的美感。她不僅以一種美學(xué)的眼光進入文化迷宮,用詩性的智慧去探測歷史的真相,而且飽含著作家的真情實感,洋溢著作家心靈的躍動;同時,安的意象“語言和表達必然也是優(yōu)美的”“冰心散文中許多文章引用了古詩詞,這不僅體現(xiàn)了冰心深湛的古文功底和文學(xué)修養(yǎng),更在語言上美化了文章,韻味更濃,體現(xiàn)了散文的文化詩性特征。如:《山中雜記》中寫道:“古詩說:‘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毤毦捉溃@兩名形容亂山,顯然地極好,而光景何等臃腫,崎嶇,僵冷,讀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也是月出,光景卻何等嫵媚,遙遠,璀璨。

      作者借兩句古詩描寫了海上和山上看月出的意境:一是亂石觀月,何等的“臃腫、崎嶇、僵冷”,一是海上觀月,何等的“嫵媚、遙遠、璀璨”。文章富有想象力,展示了宏大壯麗的畫面。這兩句詩的對比下表現(xiàn)了自己愛海的心理。這比直接表達更高雅,更有文化底蘊。以古典詩詞抒懷,其清新明麗的語言構(gòu)成散文的詩情蘊意。

      (三)、詩化結(jié)構(gòu)

      冰心散文還有詩化的結(jié)構(gòu)特點。不管是描述上還是抒情上,內(nèi)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有詩化的現(xiàn)象。層次分明,一個內(nèi)容寫完就分段,但總體上連貫,形式上,詩的跳躍性較強。如《宇宙的愛》,《往事之一

      (七)》中寫道: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cè)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文章多兩三行為一段,層次清新,但各段內(nèi)容完整,使文章美的意境中有詩的情思,清新絢麗又跌宕多姿。是靈巧的藝術(shù)構(gòu)造。

      二、冰心散文的圖畫美 “文學(xué)和繪畫藝術(shù)的互通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冰心散文中以清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畫面。

      (一)、情境描寫

      散文中形容意象的詞匯豐富,且能準確地表達作者想要設(shè)置的情境或背景,展示的畫面豐富多彩、飽滿。景物描寫往往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如《笑》這篇短文,不加雕琢,輕描淡寫,勾勒出三個畫面:揚著翅膀的小天使,路邊的村姑,茅屋里的老人,三束純潔的白花襯托著三張笑臉。無聲的世界里,只有真誠、純凈、自然。給讀者的感受正如文章中所說:“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綰在一起。這時心下光明澄清,如登仙界,如歸故鄉(xiāng)。眼前浮現(xiàn)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diào)和里看不分明了。”一個真善美的世界給人無限美的享受。

      (二)、色彩渲染

      冰心散文的圖畫美還體現(xiàn)在景物色彩的渲染上。冰心文筆曼妙,有出水芙蓉的潔凈,景物的色彩多是明亮脫俗,仿佛遠離世俗,給人心神愉悅之感。如《山中雜記》中對海的描寫:“原也是的,海上沒有紅白紫黃的野花,沒有藍雀紅襟自然也可愛,而海睥沙鷗,白胸翠羽,輕盈的飄浮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匆娝{雀紅襟,只使我聯(lián)憶到‘山禽自喚’,而見海鷗,卻使我聯(lián)憶到千古頌贊到絕頂?shù)木渥?,是‘婉若游龍,翩若驚鴻’。

      文段中對海的描寫用了很多有關(guān)顏色的詞,把圖畫描繪得絢麗多彩,卻自然和美。眼前一片亮麗的風(fēng)景。

      文章繼承了古代山水畫抒情寫意的傳統(tǒng),使散文有水墨畫的神韻,又濃妝淡抹,使散文有水彩畫的風(fēng)格。

      三、冰心散文的樸實之美

      (一)、語言平實

      1、冰心散文多是通俗平實的語言,較少有艱深難懂之詞。文章多從細處落筆,內(nèi)容生活化,生活中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是她抒寫的內(nèi)容。這些事物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因此,文章讀來有親切感,樸素美。表現(xiàn)最明顯的是《寄小讀者》。作者以童真的心向小朋友們袒露真情,贊頌?zāi)笎?、童心、自然美。和孩子們講訴經(jīng)歷、交流思想。體現(xiàn)了寫景抒情散文最寶貴的思想意義和美學(xué)價值。語言淺顯易懂,平淡卻富有哲理。

      (二)、感情真摯

      冰心散文的樸實之美更體現(xiàn)在情感的表達上。冰心散文用樸實的語言書寫“愛的哲學(xué)”。感情真摯,她抒寫愛不用高聲呼喊,而是“言為心聲”,她認為自己在寫作時“感情涌溢之頃,心中有什么,筆下就寫什么;話怎么說,字就怎么寫;有話即長,無話即短;思想感情發(fā)泄完了,文章也就完了”,表達的是最單純,最素樸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是一朵從清水里升起來的‘天然去雕飾’的芙蓉。如《我愛我們的語文老師》中寫道:文章沒有縱情謳歌語文老師,而是通過回顧師生的日常對話,體現(xiàn)了老師在學(xué)生心中的地位,簡單的生活寫照使深切濃郁的感情自然流露,情盡乎辭,恰到好處。

      (三)、童真美

      冰心的文章在字里行間中總能發(fā)現(xiàn)童真的語言,體現(xiàn)其童心未泯的性情。一些語言顯得幼稚、單純。她認為《山中雜記》是“說幾句孩子氣的話”,而表現(xiàn)尤突出的是《寄小讀者》,冰心以書信形式和小讀者交流,像進入了童話世界。《在一日的春光》中這樣寫道;

      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于春天,似乎已得了報復(fù),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滿意之余,還覺得有些遺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尋,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卻又不肯即時言歸于好,只背著臉,低著頭,噘著嘴說:“早知道你又來哄我找我,當(dāng)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在這段中可看出一個幼稚的冰心把自己童化了,童真的語氣不免讓讀者憐愛?;氐浆F(xiàn)實生活中,人們?yōu)槲镔|(zhì)、名利而奔波,已難以找到這樣的心境了,而閱讀冰心的作品,讓人回歸最原始的心境,仿佛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給人美的享受??梢哉f走過童年的人有孩童般的心是難得的。冰心的童真美可以作為一種藝術(shù)來欣賞。

      郁達夫曾說:“冰心女士的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薄白晕逅摹币詠?,冰心散文深是人們的喜好,散文不管在思想內(nèi)容上,還是藝術(shù)風(fēng)格上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冰心散文的語言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綜上所述,冰心體散文短小精煉,韻味濃厚,意境深遠,頗具文化詩性;其背景描寫色彩明艷,生動鮮活地展示出一幅幅自然、人文圖景,顯示出繪畫美的特點;言盡乎辭,平淡樸實,感人至深的語言給人無限的美的享受。這些都體現(xiàn)了冰心散文的藝術(shù)價值,符合人們的審美規(guī)律。是文學(xué)上的座豐碑。它的美學(xué)價值將影響一代代的人。

      第三篇:冰心文章的特點

      冰心文章特點

      冰心散文的語言“清麗”、“典雅”。她善于提煉口語,使之成為文學(xué)語言,她能把古典文學(xué)中的辭章、語匯吸收融化,注入到現(xiàn)代語言中去。遠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語體白話文從事創(chuàng)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詩援典或遣詞造句中時而出現(xiàn)某些文言詞語。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經(jīng)過精心提煉、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渾然一體,形成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既凝練明快 清新婉麗。或色彩鮮明,或素縞淡雅,都帶有濃重的抒情性,給人以如詩似畫的美感。其錯落有致的長短相間的句式以及排比、對句等的切當(dāng)穿插,更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廣大讀者對這種語言交口稱贊,以致把后來的既表現(xiàn)出白話文的流暢、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煉、華美的語言,統(tǒng)稱之為“冰心體”語言。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那位用愛的真情,美的筆觸謳歌大自然、母愛與童心,以及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細膩的筆調(diào),“滿蓄著溫柔、微帶著憂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麗的語言,營造出屬于她獨有的藝術(shù)之廈。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溫情脈脈,富于哲理和抒情韻味,清麗典雅、雋永精致。

      一、景、心互動,情字見長

      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見長。在她的文字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對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瑩美麗的回憶的抒寫。因為她曾說她喜歡做“埋存與發(fā)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靈氣,最自然的散文,幾乎都是她用飽蘸真摯的情感之筆,對昔日 “埋存”的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活進行藝術(shù)的“發(fā)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沒有大海的壯闊,也沒有長江的奔涌。那是山間流出的溪水,平平穩(wěn)穩(wěn):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發(fā)感情的文筆,永遠也激不起大波大瀾,卻能給讀者帶來一種細泉似的脈脈溫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風(fēng)格。她善于在綿綿密密的抒情里,輕巧地插入場景的描繪,人物的刻畫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搖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個場景、三個笑容,在不施藻飾,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敘述中,表達了自己對“愛的調(diào)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還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體形象的描繪中,使其具有更強的感人力。在《往事》之七[1]這篇佳作中,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繪夜雨后兩缸蓮花的情狀: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nèi)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cè)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白蓮在繁雜的雨點摧殘下凋零了,潔白的花瓣飄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蓮蓬和淡黃色的花須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隨風(fēng)搖曳,顯得那樣凄清、冷落,這里明顯地沉浸著作者憐惜的情感,以此作為與紅蓮的對比。那朵初開的、亭亭玉立的紅蓮,是高雅、清芬、瑰麗的形象,可以說是審美主體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無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這自然界的雷聲雨點,無疑也是黑暗動蕩時代的風(fēng)雨,它摧殘著嬌嫩的花朵,侵襲著美好、純潔的心靈。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一個大荷葉,傾側(cè)下來,覆蓋著開滿的紅蓮。盡管雨勢并不減退,而左右欹斜的紅蓮又穩(wěn)靜地玉立著,狂暴的雨點,只能在荷葉上面,聚了些無力的水珠。這里的傾側(cè)、覆蓋,透露出一種崇高、感人的美。荷葉勇敢地抗擊自然界的風(fēng)雨,無私地遮護紅蓮?fù)赣H的慈憐,無條件的自我犧牲精神,柔和地交織在一起,寄托著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堅強的力量、英雄無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動的贊頌。文章的主題自然得到了升華。

      二、以景擬人,滲透生命真諦

      冰心的另一些作品,總是在景物描寫中體現(xiàn)出某種哲理來。例如《往事(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為題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時,或用“艷如桃李,冷若冰霜?!眮硇稳莺I显葡嫉拿髅暮惋L(fēng)雨的陰沉?;蛴每滹椧耘褚分滓滤{裳,頭插新月的梳子,掛明星的瓔珞,翩翩地飛翔,來描繪海的美麗。還有的認為:“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比劝押>暗淖兓娩秩镜靡绮柿飨?,又點出海的神秘、有容、虛懷、廣博。冰心從海的女神的輕柔的瀟灑的豐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像海那樣溫柔而沉靜,像海那樣超絕而威嚴,像海那樣既廣博精深,又虛懷若谷。這些特點啟迪人們對人生真諦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也得到升華。

      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寫到:“??但我直到幾十年以后,才體會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麗。從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燦多彩的。。。一個生命會到了“只是近黃昏 ”的時節(jié),落霞也許會使人留戀,惆悵。但人類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這些文字全是詩情的迸發(fā),全是警句,全都發(fā)出智慧和哲理之光!

      郁達夫曾評論說:“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傷,動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極致?!?/p>

      在《往事(二)之一》[3]這篇散文中,冰心寫到:“??生命何其實在?又何其飄忽?他如迎面吹來的朔風(fēng),撲到臉上時,明明覺得砭骨勁寒;他又匆匆吹過,颯颯的散到樹林子里,到天空中,渺無來因去果,縱騎著快馬,也無處追尋。

      ??

      “點綴完了,自己看著,似乎起了感慨,人生經(jīng)得起追寫幾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筆之頃??”

      這篇文章的藝術(shù)韻味鮮明而動人。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哀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緒導(dǎo)引讀者進入靜思默想的境界。在由景而引發(fā)的感觸中,令人體味到作者纖細而敏感的內(nèi)心。郁郁黃昏,本已帶著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傷情調(diào);大雪掩跡,更把“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的惆悵之情加深了一步;東坡詩句,則使深沉的人生感嘆擴大化了。全文動人的低回的情感抒發(fā),在作者構(gòu)筑的冥想世界中變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在文字中,既有鄉(xiāng)思鄉(xiāng)愁,也微露人生的悲涼感,但同時也透露著渴求進取,把握時間和生命的積極意義。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傷,動中法度”。

      三、語句“清麗”而“典雅”

      “情動于中而行于言”。冰心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如此異常鮮明,也得益于她的語言功底。郁達夫曾說:“冰心女士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好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p>

      “清麗”、“典雅”確為冰心散文的語言特點。她善于提煉口語,使之成為文學(xué)語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學(xué)修養(yǎng),能把古典文學(xué)中的辭章、語匯吸收融化,注入到現(xiàn)代語言中去。遠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爾的語言而斐聲文壇。那時,她響應(yīng)時代的呼喚,以語體白話文從事創(chuàng)作。但“她的語體文是建筑在舊文學(xué)的基礎(chǔ)上,不是在口語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詩援典或遣詞造句中時而出現(xiàn)某些文言詞語。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經(jīng)過精心提煉、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渾然一體,形成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即凝練明快 清新婉麗。或色彩鮮明,或素縞淡雅,都帶有濃重的抒情性,給人以如詩似畫的美感。其錯落有致的長短相間的句式以及排比、對句等的切當(dāng)穿插,更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廣大讀者對這種語言交口稱贊,以致把后來的既表現(xiàn)出白話文的流暢、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煉、華美的語言,統(tǒng)稱之為“冰心體”語言?!?例如《寄小讀者之通訊四》[3]這樣描寫江南水鄉(xiāng):

      “一簇一簇的茂亭農(nóng)舍,樹圍水繞,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樹枝低亞。當(dāng)兒村農(nóng)婦挑著擔(dān)兒,荷著鋤兒,從那邊走過之時,真不知是詩是畫?!?/p>

      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飛紅點翠的圖畫。它用純正的北方口語娓娓寫來,又借鑒古典文學(xué)中煉字煉句的長處,精選詞匯,多用對偶,在清麗之中,又具典雅之美,顯示了提煉口語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

      又如《再寄小讀者之通訊五》[3]中,在寫旅行中與海結(jié)緣時,她寫道:“枕上聽見鷗鳴和潮響,用飯的時候,也仿佛在啖咽著蔚藍的水光?!憋嬍称鹁优c海相伴的情形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了。在描寫異域的水光天色時,她又信手拈來我國古詩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貼切而自然,簡潔而生動。

      語言好比葉子點綴在思想的枝頭。正如冰心說:“我平日總想以‘真’為寫作的唯一條件”,“抑制不住沖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東抄西襲的語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獨特的語言?!?/p>

      冰心的語言清麗爽潔。在短短的這篇《往事(二)之一》[3]中,幽幽思緒,柔綿情感,都通過細致清麗的語言加以表現(xiàn),寫黃昏的“郁郁”,雪鋪的“絨絨”,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傳情。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對蘇東坡詩的感觸,對生命存在意義的追索等文字,講究而通暢,秀麗可人。

      冰心的語言溫琬、雅致。如在《寄小讀者之通訊十五》[3]中,作者寫到:“今晨黎明即醒,曉星微光,萬松淡霧之中,我披衣起坐。舉眼望到廊的近處,我凝注著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夢中轉(zhuǎn)側(cè)的女孩子,只覺得奇愁黯黯,橫空而來。”這類溫琬、雅致的敘述中隱隱蘊含著一種無可名狀的清愁;“故國的歲除,紅燈綠酒之間,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語,這里卻只有寂寂風(fēng)雪的空山??不寫了”,話語中深藏著多少羈旅鄉(xiāng)思的淡怨。

      冰心的語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櫻花贊》[4]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櫻花贊》是語言的圖畫。讀這樣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覺仿佛在熒屏前欣賞影視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徜徉櫻花叢中:“日本到處都是櫻花,有的是幾百棵花樹擁在一起,有的是由兩棵花樹在路旁水邊悄然獨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里!”

      幾句簡潔、準確的描寫便賦予了靜態(tài)的櫻花以躍動生機,它的魅力,足以使讀者與作品構(gòu)筑的藝術(shù)世界渾然融為一體。

      《櫻花贊》又是語言的音樂:

      “這櫻花,一堆堆,一層層,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陽下緋紅萬頃,溢采流光。當(dāng)曲折的山路被這無邊的花云遮蓋了的時候。我們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輕舟之中,凌駕著駘蕩的東風(fēng),兩舷濺起嘩嘩的花浪,迅捷地向著初生的太陽前進!”

      在這里,作者一方面著力于內(nèi)在情感律動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同時也注意外在語言的音韻的匠心營構(gòu),使散文句句鏗鏘、音象俱足,從而令讀者獲得了視覺和聽覺的美的愉悅。

      有人曾將她的文字比作“鑲在夜空里的一顆顆晶瑩的星珠?!薄耙怀卮核?,風(fēng)過處,漾起錦似的漣漪?!边@種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一直延續(xù)在冰心當(dāng)代散文名篇中。如 《櫻花贊》、《小桔燈》[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溫婉、清麗、細膩、雋永等特色,同時又一改“微帶著憂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歡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幾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例如在《再寄小讀者之通訊二》[3]中,作者寫到:“在這篇通訊里,我給你們介紹一幅極感人的圖畫??”,“看!畫的左上角,是人民大會堂,門前只停著一輛轎車,司機站在車邊等著,是‘夜深人靜’了啊?!笨偫怼瓣P(guān)懷著每一個人辛苦工作,卻沒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勞??偫硎嵌嗝磦ゴ蟀?”等等無不使人體會到作家的崇敬、喜悅的心情,使作品充滿了健康、樂觀、開朗的新時代氣息。

      前人曾這樣評價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發(fā)展是最易成功的?!钡拇_,冰心以她的豐姿綽約、輕倩靈動的彩筆,抒寫了一曲曲愛的歌、情的歌,那疏朗的筆致,豐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給讀者留下了極為難忘的印象。

      我們曾經(jīng)長久地希冀散文園圃中出現(xiàn)更多的美文。它們帶來的不僅有思想上的啟迪,心靈上的凈化,也有美感上的享受;它們能經(jīng)歷時空變化和歲月沖刷,仍然能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扇缃竦囊恍┥⑽臒o病呻吟、小女人般的矯情造作或玩文字游戲,讓讀者不知所云。像冰心這樣特色的散文似乎已寥若晨星,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重溫冰心的散文,對我們的散文寫作,甚至其它文學(xué)體裁的寫作是不無裨益的。

      【參考文獻】

      [1]冰心文集 第一卷 1994年5月,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2] 冰心文集 第七卷 1994年5月,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3] 冰心文集 第二卷

      [4] 冰心文集 第五卷

      [5] 冰心文集 第四卷

      1994年5月,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4年5月,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4年5月,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第四篇:冰心的文章特點

      冰心的文章特點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那位用愛的真情,美的筆觸謳歌大自然、母愛與童心,以及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細膩的筆調(diào),“滿蓄著溫柔、微帶著憂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麗的語言,營造出屬于她獨有的藝術(shù)之廈。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溫情脈脈,富于哲理和抒情韻味,清麗典雅、雋永精致。

      一、景、心互動,情字見長

      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見長。在她的文字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對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瑩美麗的回憶的抒寫。因為她曾說她喜歡做“埋存與發(fā)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靈氣,最自然的散文,幾乎都是她用飽蘸真摯的情感之筆,對昔日 “埋存”的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活進行藝術(shù)的“發(fā)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沒有大海的壯闊,也沒有長江的奔涌。那是山間流出的溪水,平平穩(wěn)穩(wěn):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發(fā)感情的文筆,永遠也激不起大波大瀾,卻能給讀者帶來一種細泉似的脈脈溫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風(fēng)格。她善于在綿綿密密的抒情里,輕巧地插入場景的描繪,人物的刻畫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搖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個場景、三個笑容,在不施藻飾,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敘述中,表達了自己對“愛的調(diào)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還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體形象的描繪中,使其具有更強的感人力。在《往事》之七[1]這篇佳作中,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繪夜雨后兩缸蓮花的情狀: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nèi)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cè)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白蓮在繁雜的雨點摧殘下凋零了,潔白的花瓣飄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蓮蓬和淡黃色的花須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隨風(fēng)搖曳,顯得那樣凄清、冷落,這里明顯地沉浸著作者憐惜的情感,以此作為與紅蓮的對比。那朵初開的、亭亭玉立的紅蓮,是高雅、清芬、瑰麗的形象,可以說是審美主體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無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這自然界的雷聲雨點,無疑也是黑暗動蕩時代的風(fēng)雨,它摧殘著嬌嫩的花朵,侵襲著美好、純潔的心靈。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一個大荷葉,傾側(cè)下來,覆蓋著開滿的紅蓮。盡管雨勢并不減退,而左右欹斜的紅蓮又穩(wěn)靜地玉立著,狂暴的雨點,只能在荷葉上面,聚了些無力的水珠。這里的傾側(cè)、覆蓋,透露出一種崇高、感人的美。荷葉勇敢地抗擊自然界的風(fēng)雨,無私地遮護紅蓮?fù)赣H的慈憐,無條件的自我犧牲精神,柔和地交織在一起,寄托著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堅強的力量、英雄無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動的贊頌。文章的主題自然得到了升華。

      二、以景擬人,滲透生命真諦

      冰心的另一些作品,總是在景物描寫中體現(xiàn)出某種哲理來。例如《往事(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為題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時,或用“艷如桃李,冷若冰霜。”來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風(fēng)雨的陰沉。或用夸飾以女神曳著白衣藍裳,頭插新月的梳子,掛明星的瓔珞,翩翩地飛翔,來描繪海的美麗。還有的認為:“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比劝押>暗淖兓娩秩镜靡绮柿飨?,又點出海的神秘、有容、虛懷、廣博。冰心從海的女神的輕柔的瀟灑的豐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像海那樣溫柔而沉靜,像海那樣超絕而威嚴,像海那樣既廣博精深,又虛懷若谷。這些特點啟迪人們對人生真諦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也得到升華。

      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寫到:“……但我直到幾十年以后,才體會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麗。從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燦多彩的。。。一個生命會到了“只是近黃昏 ”的時節(jié),落霞也許會使人留戀,惆悵。但人類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這些文字全是詩情的迸發(fā),全是警句,全都發(fā)出智慧和哲理之光!

      郁達夫曾評論說:“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傷,動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極致?!?/p>

      在《往事(二)之一》[3]這篇散文中,冰心寫到:“……生命何其實在?又何其飄忽?他如迎面吹來的朔風(fēng),撲到臉上時,明明覺得砭骨勁寒;他又匆匆吹過,颯颯的散到樹林子里,到天空中,渺無來因去果,縱騎著快馬,也無處追尋。

      ……

      “點綴完了,自己看著,似乎起了感慨,人生經(jīng)得起追寫幾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筆之頃……”

      這篇文章的藝術(shù)韻味鮮明而動人。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哀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緒導(dǎo)引讀者進入靜思默想的境界。在由景而引發(fā)的感觸中,令人體味到作者纖細而敏感的內(nèi)心。郁郁黃昏,本已帶著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傷情調(diào);大雪掩跡,更把“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的惆悵之情加深了一步;東坡詩句,則使深沉的人生感嘆擴大化了。全文動人的低回的情感抒發(fā),在作者構(gòu)筑的冥想世界中變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在文字中,既有鄉(xiāng)思鄉(xiāng)愁,也微露人生的悲涼感,但同時也透露著渴求進取,把握時間和生命的積極意義。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傷,動中法度”。

      三、語句“清麗”而“典雅”

      “情動于中而行于言”。冰心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如此異常鮮明,也得益于她的語言功底。郁達夫曾說:“冰心女士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好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p>

      “清麗”、“典雅”確為冰心散文的語言特點。她善于提煉口語,使之成為文學(xué)語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學(xué)修養(yǎng),能把古典文學(xué)中的辭章、語匯吸收融化,注入到現(xiàn)代語言中去。遠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爾的語言而斐聲文壇。那時,她響應(yīng)時代的呼喚,以語體白話文從事創(chuàng)作。但“她的語體文是建筑在舊文學(xué)的基礎(chǔ)上,不是在口語上?!惫试谛性屏魉愕男形睦?,在引詩援典或遣詞造句中時而出現(xiàn)某些文言詞語。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經(jīng)過精心提煉、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渾然一體,形成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即凝練明快 清新婉麗?;蛏术r明,或素縞淡雅,都帶有濃重的抒情性,給人以如詩似畫的美感。其錯落有致的長短相間的句式以及排比、對句等的切當(dāng)穿插,更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廣大讀者對這種語言交口稱贊,以致把后來的既表現(xiàn)出白話文的流暢、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煉、華美的語言,統(tǒng)稱之為“冰心體”語言?!?例如《寄小讀者之通訊四》[3]這樣描寫江南水鄉(xiāng):

      “一簇一簇的茂亭農(nóng)舍,樹圍水繞,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樹枝低亞。當(dāng)兒村農(nóng)婦挑著擔(dān)兒,荷著鋤兒,從那邊走過之時,真不知是詩是畫?!?/p>

      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飛紅點翠的圖畫。它用純正的北方口語娓娓寫來,又借鑒古典文學(xué)中煉字煉句的長處,精選詞匯,多用對偶,在清麗之中,又具典雅之美,顯示了提煉口語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

      又如《再寄小讀者之通訊五》[3]中,在寫旅行中與海結(jié)緣時,她寫道:“枕上聽見鷗鳴和潮響,用飯的時候,也仿佛在啖咽著蔚藍的水光?!憋嬍称鹁优c海相伴的情形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了。在描寫異域的水光天色時,她又信手拈來我國古詩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貼切而自然,簡潔而生動。

      語言好比葉子點綴在思想的枝頭。正如冰心說:“我平日總想以?真?為寫作的唯一條件”,“抑制不住沖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東抄西襲的語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獨特的語言?!?/p>

      冰心的語言清麗爽潔。在短短的這篇《往事(二)之一》[3]中,幽幽思緒,柔綿情感,都通過細致清麗的語言加以表現(xiàn),寫黃昏的“郁郁”,雪鋪的“絨絨”,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傳情。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對蘇東坡詩的感觸,對生命存在意義的追索等文字,講究而通暢,秀麗可人。

      冰心的語言溫琬、雅致。如在《寄小讀者之通訊十五》[3]中,作者寫到:“今晨黎明即醒,曉星微光,萬松淡霧之中,我披衣起坐。舉眼望到廊的近處,我凝注著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夢中轉(zhuǎn)側(cè)的女孩子,只覺得奇愁黯黯,橫空而來?!边@類溫琬、雅致的敘述中隱隱蘊含著一種無可名狀的清愁;“故國的歲除,紅燈綠酒之間,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語,這里卻只有寂寂風(fēng)雪的空山……不寫了”,話語中深藏著多少羈旅鄉(xiāng)思的淡怨。

      冰心的語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櫻花贊》[4]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櫻花贊》是語言的圖畫。讀這樣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覺仿佛在熒屏前欣賞影視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徜徉櫻花叢中:“日本到處都是櫻花,有的是幾百棵花樹擁在一起,有的是由兩棵花樹在路旁水邊悄然獨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里!”

      幾句簡潔、準確的描寫便賦予了靜態(tài)的櫻花以躍動生機,它的魅力,足以使讀者與作品構(gòu)筑的藝術(shù)世界渾然融為一體。

      《櫻花贊》又是語言的音樂:

      “這櫻花,一堆堆,一層層,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陽下緋紅萬頃,溢采流光。當(dāng)曲折的山路被這無邊的花云遮蓋了的時候。我們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輕舟之中,凌駕著駘蕩的東風(fēng),兩舷濺起嘩嘩的花浪,迅捷地向著初生的太陽前進!”

      在這里,作者一方面著力于內(nèi)在情感律動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同時也注意外在語言的音韻的匠心營構(gòu),使散文句句鏗鏘、音象俱足,從而令讀者獲得了視覺和聽覺的美的愉悅。

      有人曾將她的文字比作“鑲在夜空里的一顆顆晶瑩的星珠?!薄耙怀卮核L(fēng)過處,漾起錦似的漣漪?!边@種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一直延續(xù)在冰心當(dāng)代散文名篇中。如 《櫻花贊》、《小桔燈》[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溫婉、清麗、細膩、雋永等特色,同時又一改“微帶著憂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歡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幾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例如在《再寄小讀者之通訊二》[3]中,作者寫到:“在這篇通訊里,我給你們介紹一幅極感人的圖畫……”,“看!畫的左上角,是人民大會堂,門前只停著一輛轎車,司機站在車邊等著,是?夜深人靜?了啊。”總理“關(guān)懷著每一個人辛苦工作,卻沒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勞??偫硎嵌嗝磦ゴ蟀?”等等無不使人體會到作家的崇敬、喜悅的心情,使作品充滿了健康、樂觀、開朗的新時代氣息。

      前人曾這樣評價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發(fā)展是最易成功的?!钡拇_,冰心以她的豐姿綽約、輕倩靈動的彩筆,抒寫了一曲曲愛的歌、情的歌,那疏朗的筆致,豐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給讀者留下了極為難忘的印象。

      我們曾經(jīng)長久地希冀散文園圃中出現(xiàn)更多的美文。它們帶來的不僅有思想上的啟迪,心靈上的凈化,也有美感上的享受;它們能經(jīng)歷時空變化和歲月沖刷,仍然能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扇缃竦囊恍┥⑽臒o病呻吟、小女人般的矯情造作或玩文字游戲,讓讀者不知所云。像冰心這樣特色的散文似乎已寥若晨星,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重溫冰心的散文,對我們的散文寫作,甚至其它文學(xué)體裁的寫作是不無裨益的。

      第五篇:冰心的文章

      冰心:永遠只屬于她自己(2)

      通過上述簡單的分析,我們大致已經(jīng)清楚:我們的知識主體實則由人文主體構(gòu)成,這個人文主體特別重視樂感而又特別輕視理性,因此即便才高如冰心者以及絕大多數(shù)都顯得特別天真(只有極少數(shù)曾經(jīng)懷疑過我們的語言制度,從而力倡白話文運動,然后蔚然成風(fēng),匯成巨流),往往以為社會制度改變了一切就都改變了(盡管新文化運動仍然在繼續(xù),直至文化大革命的“革命文化”以及非?!凹兇狻钡淖钚伦蠲赖膱D畫,最后的語言事件變成了徹底的語言暴力),同時也顯出冰心思想的單純(而不是復(fù)雜):她也寫出過多篇民粹主義色彩頗為濃厚的小說,比如《張嫂》《冬兒姑娘》《分》等,相形之下,她的那些正面宣揚“愛的哲學(xué)”的小說反而顯得說教意味十足,《超人》如此《悟》如此《最后的安息》更是如此,后者的最后一段話給人的感覺甚至生硬到整個是硬加上去的,以至讓人感到翠兒的死與宗教情感意味的關(guān)聯(lián)有著強拉出場的嫌疑,只有《我的學(xué)生》等所表達的宗教情感似較為純粹。再看看冰心寫于不同時期的3篇散文:寫于1922年的《到青龍橋去》,“將這些勇健的血性的青年,從教育的田地上奪出來,關(guān)閉在黑暗惡虐的勢力范圍里,叫他們不住的吸收冷酷殘忍的習(xí)慣,消滅他友愛憐憫的本能”,是何等威猛的語句啊(如此激烈的言詞在冰心的作品中屬于不多見,另外就是那個控訴日本侵略者的名篇《我愛,歸來罷,我愛!》,如名句:你先殺散了那叫囂的暴客/再收你娘的尸骨在堂樓邊!以及《鴿子》……等等)!寫于1959年的《再到青龍橋去》,冰心熱情地贊頌并謳歌“大躍進”帶來的繁榮景象,寫于1963年的《三到青龍橋》,冰心則真誠地表達了“支援亞非拉”的革命的必勝信念。由此可見,投身思想改造獻身一系列轟轟烈烈的運動就成了當(dāng)年眾多知識分子的自覺也就成了命運的必然。然后是反右、文化大革命,他們自己無一例外地慘遭厄運。就這樣的一大批曾經(jīng)身體力行于語言參與變革現(xiàn)實的大知識分子,一個個成了一場慘絕人寰的語言暴力之下的犧牲品。

      噩夢醒來是早晨,真的就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未必!語言事件仍然在繼續(xù),語言的暴力改換了頭面以種種詞不及物的方式仍然大量發(fā)生在我們的日常,盡管編碼就是解碼,但編碼者仍然不遺余力地編出一個又一個注定要解碼的“宏大”的碼。語言已經(jīng)不再能夠參與改造現(xiàn)實,倒是現(xiàn)實現(xiàn)世借用了語言已經(jīng)改變了的世界來重新控制這個世界,重新有效地管理了語言。以至個體的渺小再次以鐵的事實重新呈現(xiàn)在以言說為己任的知識分子面前,真實也真實了,但畢竟失去了話語強力的支撐或者更重要的是保護,知識分子終于重新回歸到自身。于是,在人生的暮年,無獨有偶,一對文壇名宿:巴金和冰心,歷經(jīng)了近一個世紀的種種語言風(fēng)暴的洗禮,不約而同,挺身而出,無所畏懼地完全不減當(dāng)年風(fēng)采地充當(dāng)了我們那個時代和社會的良心:巴金以最后的赤誠說出的真話,蘊含了我們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最大的勇氣,他的關(guān)于建造“文革博物館”的呼聲至今余音繞梁,還不僅僅如此,他還重新嚴肅嚴正地審視了自己解剖了自己,相當(dāng)真切地成為了上個世紀末真正敢于為自己負責(zé)任的天下第一知識分子;冰心呢,也毫不落后,在她80高齡之后重新披掛上陣,《空巢》《萬般皆上品……》《遠來的和尚》《落價》《我請求》《我感謝》等等作品,再次震動了文壇,時間仿佛倒流到了60年前……尤其是《我請求》《我感謝》《無士則如何》《開卷有益》等散文,為重視教育為提高知識分子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痛心疾首搖旗吶喊甚至奔走呼號,用王欣先生的頗為優(yōu)美而又精到傳神的語言概括之:一位以生命的清白、才情的超逸博得廣泛威望的公民,怎樣運用一種親切率性的言論去守護公共事務(wù)的燈塔,感召無數(shù)羞愧的晚輩們的良知和勇氣⑹。當(dāng)我讀著王欣先生的這一段精彩文字,我的腦海里就不時地疊印著冰心寫作于1923年的《往事

      (二)之八》的有關(guān)“燈塔守”的種種意象以及記憶,莫非冰心先生以她一生“清白的生命”和“超逸的才情”僅是為了實踐她形成于兒時的志向么?但我不能同意王欣先生的關(guān)于“公民”的說法,假如一個公民還要通過“廣泛威望”,而且《我請求》等文章在《人民日報》刊發(fā)之前已經(jīng)驚動了頭頭腦腦,而且壓著不發(fā)有個把月時間,而且還是因為是冰心,否則根本就不可能獲得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和可能,又如何“公共”之有?假如一個公民不能在公共渠道自由發(fā)表意見,只能是四下里傳播著種種小道消息的“私民”。“時隔七十年,我們今天還是要大聲疾呼:?要讓德先生、賽先生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保ā稛o士則如何》)更何況,眾所周知的“老而不死是為賊”的對冰心的戲說,其中的反諷意義不是直指向了“亂臣賊子懼”的經(jīng)典說法了么?那么,究竟誰為“賊”就反倒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假如說“我請求”也僅僅是請求、呼吁建造“文革博物館”也僅僅是呼吁,離現(xiàn)世現(xiàn)實還遠遠地隔著幾大厚層呢,那么,我們能說語言改造現(xiàn)實的事情是可能的嗎?

      假如我們堅信可能,那么,我們的語言努力應(yīng)該重新從哪里開始呢?

      假如說我們的知識主體真的能夠重新建構(gòu)出來的話,我們的努力方向真的就像我們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明確了嗎?

      二、冰心的文學(xué)話語是如何被構(gòu)成的 眾所周知,冰心文學(xué)話語的重要構(gòu)成,是因為她的“愛的哲學(xué)”?!皭鄣恼軐W(xué)”是冰心的文學(xué)精神,其內(nèi)涵不僅由冰心本人的長達80年的話語實踐所豐富,而且更由眾多的評論者、研究者、閱讀者、傳播者的不斷闡釋所豐富,甚至由其對立面的“斗爭哲學(xué)”的反復(fù)“斗爭”與批評乃至冷落從反面更促成了其豐富。但,幾乎很少人意識到:即便是冰心的文學(xué)話語如何豐富,畢竟也只是屬于她自己的個人話語。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幾乎很少有人像冰心這樣,處于那么尊榮的地位,卻又把個人的文學(xué)話語跟所有的權(quán)力話語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謹慎的距離。盡管她完全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她畢竟還是相當(dāng)努力地去做,至于她如何受到權(quán)力話語的侵襲,公允地說:實在違逆她的天性。當(dāng)然,問題也并非如此簡單。此容后再努力細加分析。

      關(guān)于“愛的哲學(xué)”的研究,從30年代評論家阿英提出以來,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我們總是有著把個人話語意識形態(tài)化的傳統(tǒng)。遠的不說,30年前我們就曾經(jīng)非常嚴重地把魯迅先生的個人話語意識形態(tài)化了去,仿佛魯迅是神早已不是人。這顯然是我們在做著冰心研究時需要特別警惕的。

      我們知道,也便是這種意識形態(tài)化的傳統(tǒng),讓我們一開始就失去個人邏輯認知的可能,同時個人感知的感性可能性也變得十分有限。本來有著千差萬別的個體差異常常被扼殺在一種完全是格式化的思維當(dāng)中,根本不具備生根發(fā)芽的機會和土壤,一不留神說出來的話大家就都是一樣的,假如你一定要不一樣,那你肯定就是個異數(shù)或者另類了。出于冰心高貴而又融和的天性,她自始至終保持并忠誠著一個藝術(shù)家的個體感知,但又常常不是跟她所處的時代脈搏距離太遠,然后謹慎地而又無比頑強地堅持著她的“愛的哲學(xué)”。已經(jīng)過去的近百年歷史證明,“斗爭的哲學(xué)”是完全失敗了的,那么,“愛的哲學(xué)”就真的獲得成功了嗎?

      眾所周知,冰心的問題小說、冰心體散文、以《繁星》《春水》為代表的小詩、以《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等為代表的兒童文學(xué),不管哪一種文體,她都幾乎有著開山性質(zhì)的創(chuàng)造性。而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根基恰恰又都在于冰心個人的有效個體感知:冰心的問題小說幾乎集中了她一以貫之了幾十年的對人生種種問題的感悟,諸如家與國的問題,新青年、新學(xué)生的道德、責(zé)任、人格、情操等等問題,以及個體歷史境遇與現(xiàn)實境遇問題,等等。同時期的詩集《繁星》《春水》,之后的《寄小讀者》《往事》乃至《小桔燈》《空巢》等,無一不是在發(fā)展著擴大著延伸著豐富著冰心的個人文學(xué)話語,哪怕是《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以及《陶奇的暑期日記》等,也是把少年看作“革命的未來,祖國的希望”來培養(yǎng)教育的,仍然是她個人感知與時代脈搏一起跳動的證明。當(dāng)然,意識形態(tài)化的侵襲,即便是謹慎如有著獨立人格的冰心者,也不能幸免。差不多近30年,冰心的創(chuàng)作和心靈處于了半萎頓狀態(tài),除了外部限制了表達的權(quán)利,更有內(nèi)部心靈表達的困難。以至近30年創(chuàng)作留下的堪稱珍品的可能只有《小桔燈》了。盡管《小桔燈》跟《分》《冬兒姑娘》《張嫂》等小說一樣,頗具民粹主義色彩,但由于仍是出于個人感知,而且是真情實感,這也便是佳作誕生的創(chuàng)作基礎(chǔ),《小桔燈》得到了廣泛的贊譽。也就如同建國以來所極力主張的“社會正義”,正義本身并沒有錯,運送正義的方式卻是出了大問題,直至釀造了空前的大災(zāi)難。一個作家、藝術(shù)家并不是說就一定要跟他(她)所處的時代保持著不可縮小的距離,只要這個時代的強音確實能夠在他(她)的心靈的深處撥開琴弦,那么也就大可以唱出一闕比較美妙的歌。但一個作家一旦出現(xiàn)了內(nèi)心表達的困難,這就無異于要扼殺了作家的藝術(shù)生命。冰心文學(xué)現(xiàn)象,作為現(xiàn)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中一枚活的標本,顯然為我們當(dāng)下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供著無比重要的精神參照和可資借鑒的精神遺產(chǎn)。

      如果精神的火炬一旦被點燃,哪怕一時微弱,哪怕遭遇狂風(fēng)暴雨,哪怕遭遇驚濤駭浪,只要一息尚存,它就會無比頑強地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可能的時候出現(xiàn)一盞小小、小小的《小桔燈》,它何止是照亮夜路的行程,它更是激發(fā)前進的璀璨的精神力量啊!就如同六十年前是“青春年少之賊”,六十年后的冰心乃“老而不死是為賊”!自最早的問題小說中如《超人》,冰心的“愛的哲學(xué)”的文學(xué)話語就開始登場,同時經(jīng)由《繁星》《春水》,再到《寄小讀者》《往事》等發(fā)展壯大起來,之后綿綿無絕期,只要有合適的語義環(huán)境,愛的哲學(xué)旗幟即被高舉,實在是其心靈深處深藏著的母愛、童心和對大自然的深深的眷戀使然。也正由于此,冰心永遠不可能成為小說巨匠,卻必然要成為散文大家?,F(xiàn)在的人們之所以更喜歡張愛玲,原因便在此。冰心的問題永遠只是問題,張愛玲卻把那種種問題尖銳化了。也就是說,張愛玲對人性有著更深刻更徹底的洞察,因此才可能更為深刻立體地揭示了種種生存真相和精神真相。人跟人的關(guān)系,實際上就是狼跟狼的關(guān)系,假如整個社會真的能夠行使正義,懲惡揚善靠的是規(guī)則,依的是法治,無論是從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一切依法律辦事,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人才成其為人。人與人的調(diào)和、人與社會的調(diào)和以及人與自然的調(diào)和,都歸入于愛的旗幟之下,靠的是修養(yǎng),是反身是誠的內(nèi)在修為,畢竟是自幼深受儒家精神浸養(yǎng)的冰心個人的必然選擇。但作為儒家的原精神,孝悌畢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在這一點上恐怕是永遠也改變不了也不可改變的已融入我們血液的信念和感情的中國人精神了。冰心“愛的哲學(xué)”之所以歷久彌新,生命力不衰,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最根本的原因恐怕便在此。這還讓我想起了寫作那“一灣淺淺的海峽”的余光中,道理完全相同:余光中作品的影響也是一樣有效地調(diào)動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感情,而不是他的作品真的有多么偉大。中國人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民族心理是一種非常具體而實在的東西,全然不同于而今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國家”為“想象的共同體”的時髦說法,而幾乎完全是一種“道德共同體”的現(xiàn)世實存。就是我們的這個約定俗成的歷史和民族的信仰體系的道德共同體,在起著相當(dāng)程度上的精神和心理包括意識潛意識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而且,我們知道:所有的文明都反映了人類組成社會的一種內(nèi)在倫理道德要求,即便是形態(tài)各異的不同文明,在內(nèi)在的道德屬性上,也都有著相當(dāng)?shù)囊恢滦?。因此,?dāng)我們討論冰心“愛的哲學(xué)”的時候,總是喜歡探究其與基督教的關(guān)系,或者跟泰戈爾的關(guān)系,等等。實際上,從不同文明的根本一致性上說,它們之間可以有關(guān)系:均有普世濟世情懷。但從粘合凝聚民族心理與文化傳統(tǒng)的方式上說,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甚遠: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也不可能是采用宗教的方式,我們從來是采用意識形態(tài)化的方式,當(dāng)然也通過我們特有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民族感情發(fā)揮出了這種功能。至于說基督的愛感、泰戈爾的宗教感情,本身便是詩性的東西,這對深受樂感文化熏陶的冰心來說自是如魚得水,難怪她要那樣情不自禁地崇拜并熱誠地《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之后在她的《繁星》《春水》中完全接受其影響,對大海、星光、日月以及種種大自然的禮贊,對父親、母親、兄弟們的種種親情與眷戀,對童年生活的種種迷戀與向往,到了《寄小讀者》,就更是熱切而真誠地向小朋友們傳達了從太平洋東岸到太平洋西岸的種種沿途見聞,從而勾起的親情故土的眷戀以及鄉(xiāng)戀鄉(xiāng)愁的傾訴,到了《山中雜感》又是那樣精致地描摹了山中不同時辰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風(fēng)景與風(fēng)物:月夜的水聲和嫣然的笑語,夕照的黃昏與深谷的早晨;夜色中的月光、池水、白衣,清新而淡雅;綠樹叢中的黃葉、紅墻,巖石邊的草叢、繁花……繁而不復(fù),層次分明,色澤清艷,不浮不俗,等等等等,幾乎無一處不洋溢著典雅的中華文化氣質(zhì)而又無一筆不飄灑著漢語樂感詩學(xué)的芬芳。那么,我們最好還是溫習(xí)一遍早已耳熟能詳?shù)倪@樣一段文字吧:

      在去年秋風(fēng)蕭瑟、月明星稀的一個晚上,一本書無意中將你介紹給我,我讀完了你的傳略和詩文——心中不作別想,只深深的覺得澄澈……凄美。

      你的極端信仰——你的“宇宙和個人的心靈中間有一大調(diào)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發(fā)揮“天然的美感”的詩詞,都滲入我的腦海中,和我原來的“不能言說”的思想,一縷縷的合成琴弦,奏出縹緲神奇無調(diào)無聲的音樂。

      泰戈爾!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戚;謝謝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靈的寂寞。

      另外引用《一月的春光》文中描寫海棠的冰心文字來概括冰心自己的漢語寫作特點倒也相當(dāng)合適:海棠是淺淺的紅,紅得“樂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傷”,又有滿樹的綠葉掩映著,秾纖適中,像一個天真、健美、歡悅的少女?;蛘哌€是繼續(xù)引用王欣先生的另一段優(yōu)美精到的文字來進一步說明吧:“她感覺細膩、想象舒展、談吐生香、舉止凌風(fēng),她用平易的白話文娓娓講述,卻旋起了數(shù)千年古典漢語的優(yōu)雅柔美的樂感?!蓖跣老壬€說:“胡適甚至撇開了自己對文言的蓄謀攻擊而明確地褒揚了冰心在白話文中注入了古典漢語詩學(xué)的首創(chuàng)佳績?!辈⒙暦Q:“這一語言高度至今未被超越?!雹?/p>

      下載冰心文章特點分析word格式文檔
      下載冰心文章特點分析.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quán),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quán)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

      相關(guān)范文推薦

        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

        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就是分析文章如何設(shè)計主體結(jié)構(gòu)、布局某篇、遣詞造句??次恼碌母鱾€側(cè)面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優(yōu)點,也就是看文章以怎樣的形式命題,如何設(shè)計文章的情節(jié),怎樣安排文......

        冰心作品的特點[精選]

        冰心的詩歌和散文有三個主題,即:“母愛,童真,自然?!彼桧炈鼈?,贊美它們......她不愿描繪苦難的人生,賺取人們的“淚珠”,而愿去選擇“理想的”人生,作為自己謳歌的對象。冰心詩歌......

        朱自清文章的特點分析(精選五篇)

        朱自清文章的特點分析 寫 作 提 綱 一、縝密精巧的構(gòu)思 二、真摯深厚的感情和求真務(wù)實的態(tài)度 三、清幽細密的語言藝術(shù) 四、結(jié)論 朱自清文章的特點分析 【摘要】:朱自清先生......

        冰心文章讀后感四篇

        冰心文章讀后感四篇 1、珍 惜 友 情 ——讀《再寄小讀者》之《通訊二》有感(3118000浙江諸暨天馬實驗學(xué)校六(3)班 吳文華 在所有的現(xiàn)代作家中,我最喜歡的冰心奶奶的作品,尤其是......

        淺談朱自清文章特點

        朱自清的寫作特點 祁縣第三小學(xué) 岳曉蓉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學(xué)的拓荒者和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發(fā)展作出杰出的貢獻,尤其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了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成為現(xiàn)......

        冰心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

        冰心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 小說 冰心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大多不用濃墨重彩,也較少精雕細刻,只用素描的筆法,淡淡數(shù)筆,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鮮靈靈地浮現(xiàn)在水面上?!读唤恪贰ⅰ抖?.....

        100種文章寫作方法及特點歸納

        100種文章寫作方法及特點歸納:給不會寫作文的孩子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由于文章的內(nèi)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

        魯迅文章的特點

        魯迅的雜文是有極強烈的戰(zhàn)斗性的,這種戰(zhàn)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強烈的藝術(shù)魅力而表現(xiàn)出來,它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通過具體材料的和諧統(tǒng)一。魯迅說,雜文必須“生動,潑辣,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