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第二輪復習教案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

      時間:2019-05-12 19:21:25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第二輪復習教案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第二輪復習教案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

      第一篇:第二輪復習教案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理解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涵義,掌握有關計算的基本題型。能力培養(yǎng):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思維能力??茖W思想:在溶液計算中,貫徹守恒的思想??茖W方法:演繹推理法,比較分析法。

      重點、難點

      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6種基本類型是重點;電荷守恒、建立參比的基本解題方法是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引入】今天我們復習物質的量濃度。

      【提問】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是什么?請寫出它的計算公式。學生活動

      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質的物質的量。板書:c=n(mol)/V(L)

      【再問】溶液的組成還常用什么來表示? 回答:也常用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表示。

      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單位質量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板書:a%=m(溶質)/m(溶液)×100%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提問】根據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公式c=n/V,我們能夠聯想起哪些有關的計算思想?請同學們討論后回答。

      思考,討論,回答:

      (1)在公式計算中,已知任何兩個量,可以求得第三個量。

      (2)還可以根據物質的量聯系溶質的質量、氣體溶質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及微粒數目等。

      (3)當溶質的量一定時,濃度和體積成反比;當體積一定時,濃度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4)根據n=cV,當取出一定濃度的溶液時,溶液的濃度不變,但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所取溶液的體積成正比。

      【評價】同學們說的都很正確,不過,有一個問題,為什么當取出一定濃度的溶液時,溶液的濃度不變?

      回答:溶液是均勻穩(wěn)定的體系?!景鍟款愋? 代入公式的計算 【投影】填空:

      思考,完成練習。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強調】體積必須以升(L)為單位進行計算。如果題目給的體積為mL,則必須進行換算。

      【提問】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濃度? 回答:醋酸為弱酸,[H+]=ca,因此,[H+]小于酸的濃度。

      【板書】類型2 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

      【提問】在進行換算時,根據那個不變的量來推導計算公式?請寫出計算公式?

      回答:溶液中溶質的量是不變的,分別用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

      m=cVM=1000Vρa %

      【強調】在此公式中,物質的量濃度(c)、溶質的質量分數(a%)、溶質的摩爾質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個量,可計算第四個量。

      【投影】練習:63%硝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為______。

      思考,完成練習。答案:1.4 g·mL-1 【板書】類型3 稀釋問題

      【提問】溶液在加水稀釋過程中,不變的量和變化的量是什么?計算的依據是什么?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回答:不變的量是溶質的質量和物質的量,變化的量是水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和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因此,可根據如下公式計算:n=c1V1=c2V2

      計算依據是,在此公式中,已知任何三個量,可計算第四個量。

      【再問】如何計算稀釋后溶液的體積?能否用濃溶液的體積和水的體積相加? 回答:不能相加,應該用質量相加除以稀溶液的密度?!景鍟縑(稀)≠V(濃)+V(水)m(?。?m(濃)+m(水)

      V(mL)=m(稀)g/ρ(?。ゞ·mL-1 記筆記。

      【說明】對于濃度不超過1mol·L-1的稀溶液,混合時體積變化不大,可以作近似計算:用原溶液體積相加得混合后的溶液體積。

      【投影】討論題:將12mol· L-1的鹽酸(密度為ρ1g·mL-1)50mL和1mol·L-1的鹽酸(密度為ρ2g·mL-1)100mL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g·mL-1,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mol·L-1

      討論,思考,回答: 基本思路:c=n/V 混合后溶質的物質的量為:

      n=12mol·L-1×O.05L+1mol·L-1×0.10L=0.7mol 混合后溶液的體積為:

      V=(ρ1×50+ρ2×100)/1000ρ(L)

      答案:700ρ/(50ρ1+100ρ2)mol·L-1 【板書】類型4 氣體溶質問題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投影】討論題:標準狀況下,AL氯化氫氣體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ρg·mL-1,則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

      【提問】指導討論:

      (1)這類型題目的基本入手點是什么?(2)請思考、討論得出解題的正確思路。思考,討論,回答:

      (1)解題的基本思路是從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濃度的定義公式入手: a%=m(溶質)/m(溶液)×100% c=n/V

      (2)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m(溶質)=36.5g·mol-1×AL/22.4L·mol-1 溶液的質量為:

      m(溶液)=(36.5A/22.4+1000)g 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定義得到: a%=36.5A/(36.5A+22400)×100%(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為: n(溶質)=AL/22.4L·mol-1 溶液的體積為:

      V=(36.5A/22.4+1000)/1000ρ(L)

      根據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得到:c=1000ρA/(36.5 A+22400)mol·L-1 【小結】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溶液的質量等于溶質和水的質量相加,但溶液的體積不等于溶質和水的體積相加,也不等于水的體積。溶液的體積一定用其質量除以密度來計算。

      【板書】類型5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投影】討論題:體積比為1∶1∶1的氯化鈉、氯化鎂和氯化鋁溶液,分別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均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則這三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提問】指導討論:

      (1)三個反應的實質是什么?消耗等量的硝酸銀說明什么?(2)請思考、討論得出解題的正確思路。討論,思考,回答:

      (1)這三個反應的實質均為:

      Cl-+Ag+→AgCl↓

      消耗等量的硝酸銀說明三種溶液中 C1-的物質的量相等。(2)設:n(Cl-)=1mOl 則:n(NaCl)=1mol n(MgCl2)=1/2 mol n(AlCl3)=1/3 mol

      根據c=n/V,體積相同時濃度和物質 的量成正比,因此濃度比為: 1∶(1/2):(1/3)=6∶3∶2

      【小結】此類型題目的關鍵是找出與濃度有關的n和V的比例關系,從而得到濃度的比例關系。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板書】類型6 燒瓶內氣體溶于水的濃度計算

      【投影】討論題一:標準狀況下,一圓底燒瓶充滿氯化氫氣體,倒扣于水槽中,假設溶液沒有損失,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

      【提問】指導討論:

      (1)解題基本入手點是什么?

      (2)請思考、討論得出解題的正確思路。討論,思考,回答:

      (1)解題基本入手點是公式:c=n/V

      (2)設燒瓶體積為VL,標準狀況下,充滿氯化氫氣體,則氯化氫的物質的量為:V/22.4mol,由于氯化氫極易溶于水,則溶液將充滿燒瓶,所得溶液的體積為VL。因此,燒瓶內鹽酸溶液的濃度為: 1/22.4mol·L-1。

      【評價】完全正確,所得溶液的濃度與燒瓶的體積無關。

      【投影】討論題二:標準狀況下,用圓底燒瓶收集氨氣,當混合氣的平均式量為19時,停止收集,并將其倒扣于水槽中,假設溶液沒有損失,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

      討論,思考,回答:

      根據混合氣的平均式量為19,算出氨氣和空氣的體積比5∶1,若設燒瓶的體積為6L,則其中的氨氣為5L,5/22.4 mol??諝鉃?L。氨氣極易溶于水,而空氣不溶于水,因此進入燒瓶的水形成的溶液的體積為5L,溶液濃度為:1/22.4 mol·L-1。回答:氨氣極易溶于水,而空氣不溶于水,因此氨氣所占的體積也就是所得氨水溶液的體積。因此,無論氨氣和空氣的比例如何,溶液的濃度均為1/22.4mol·L-1。

      【評價】思路完全正確,還有沒有更簡單的思路。

      【評價】完全正確,因此討論題一和討論題二的結果是相同的,無論燒瓶的體積如何?!就队啊坑懻擃}三:標準狀況下,將二氧化氮和氧氣按4∶1的體積比混合后,充滿一燒瓶,倒扣于水槽中,當反應不再進行時,假設溶液沒有損失,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討論,思考,回答: 根據:4NO2+O2+2H2O=4HNO3

      若設燒瓶體積為1L,則NO2為4/5L,生成硝酸4/(5×22.4)mol,所得溶液體積為1L,因此,溶液濃度為1/28 mol·L-1。

      【評價】完全正確,由于燒瓶內的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和生成硝酸的物質的量為5∶4,因此所得溶液濃度為:(4/5)×(1/22.4)mol·L-1。

      【投影】討論題四:標準狀況下,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氣的混合氣充滿一燒瓶,倒扣于水槽中,當反應不再進行時,溶液充滿燒瓶,假設溶液沒有損失,則所得溶液的濃度范圍是:

      ______。

      討論,思考,回答: 根據: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假定全部是二氧化氮和氧氣的混合氣,則其體積比一定為4∶1,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為:1/28mol·L-1。

      假定全部是一氧化氮和氧氣的混合氣,則其體積比一定為4∶3,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為:4/(7×22.4)=1/39.2mol·L-1。因此,若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氣的混合氣,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范圍是:1/39.2mol·L-1<c<1/28 mol·L-1。

      【小結】此類型題目的基本思路是從公式c=n/V入手,找出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之間的關系。

      【過渡】上面我們討論了有關溶液濃度計算的六種基本類型,下面我們再復習兩種在溶液濃度的有關計算中的基本解題方法。

      傾聽。

      【板書】基本計算方法1.電荷守恒法

      【投影】討論題:某地酸雨經檢驗,除含氫離子外,還含如下離子: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Na+]=1.4×10-3mol·L-1 [Cl-]=3.5×10-3mol·L-1 [NH4+]=2.3×10-3mol·L-1 [SO42-]=1.5×10-4mol·L-1 則該溶液中的氫離子的濃度為____。討論,思考,回答:

      根據電荷守恒,溶液中的陽離子的正電荷濃度之和等于陰離子的負電荷濃度之和: [H+]+[Na+]+[NH4+] =[Cl-]+[SO42-]×2 將已知數據代入,計算得: [H+]=1.0×10-4mol·L-1

      【評價】完全正確,請注意SO42-帶2個負電荷,因此其負電荷濃度等于其離子濃度的2倍。

      【板書】基本計算方法2.參比法

      【投影】討論題:物質X的1%(溶質的質量分數,以下同)的溶液和9%的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得溶液①,物質Y的1%的溶液和9%的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得溶液②,根據附表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溶液①,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均大于5% B.溶液①,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均等于5% C.溶液①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5%,溶液 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5%

      D.溶液①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5%,溶液 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5%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討論,思考,傾聽教師講解:

      (1)建立參照體系,若溶液等質量混合,則混合后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9%)/2=5%

      (2)對于X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密度越小,因此,當等體積混合時,1%溶液的質量大于9%溶液的質量,稀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將偏低,即小于5%。

      對于Y溶液,當等體積混合時,1%溶液的質量小于9%溶液的質量,濃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將偏高,即大于5%。

      答案:D

      (3)因為純水(密度為1g·mL-1)相當于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的溶液,因此,只要溶液的密度小于1g·mL-1,就和X溶液的情況相同,如:氨水、乙醇溶液等;反之,只要溶液的密度大于1g·mL-1,就和Y溶液的情況相同,如:多數酸、堿、鹽溶液。

      【小結】6種基本類型的基本思維方法在于緊扣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公式:c=n/V,注意掌握基本題型的思考方法。

      掌握兩種基本計算方法的解題技巧。傾聽。

      精選題

      一、選擇題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1.實驗室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銅溶液,現選取500mL容量瓶進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

      ] A.稱取7.68g硫酸銅,加入480mL的水 B.稱取12.0g膽礬,配成480mL溶液 C.稱取8.0g硫酸銅,加入500mL水 D.稱取12.5g 膽礬,配成500mL溶液

      2.將xg鎂和yg鋁溶于AmLMmol/L的鹽酸(過量),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2AmL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沉淀量達到最大值,則加入NaOH溶液的濃度為

      [

      ] A. M mol·L-1

      B.2Mmol·L-1 C.M/2 mol·L-1

      D.無法確定 3.將a mol鈉和a mol鋁一同加入到m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ρg·mL-1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

      [

      ] A.1000ρa/(50a+m)

      B.ρa/(46a+m)C. 1000ρa/(48a+m)

      D.1000ρa/(46a+m)4.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有100mL 3.0mol·L-1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向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鋁粉,在相同狀況下生成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5,則加入的鋁粉的質量為

      [

      ] A.8.1g

      B.6.75g C.5.4g

      D.2.7g 5.向密度為ρg·mL-1的鹽酸中滴入硝酸銀溶液到過量,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原鹽酸的質量相等,則原溶液的濃度為

      [

      ] A.25.4ρmol·L-1

      B.12.7ρmol·L-1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C.6.97ρmol·L-D.6.35ρmol·L-1 6.向 50mL18mol·L-1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并加熱。充分反應后,被還原的硫酸的物質的量為

      [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mol和0.90mol之間

      D.大于0.90mol 7.在100g濃度為18mol·L-1,密度為ρg·cm-3的濃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釋成9mol·L-1的硫酸,則加入的水的體積為

      [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mL 8.硫酸鋁、硫酸鉀和明礬的混合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濃度為0.2mol·L-1,再向其中加入等體積的 0.2mol·L-1的K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又恰好溶解,則原溶液中鉀離子的濃度(mol·L-1)為 [

      ] A.0.20

      B.0.25 C.0.225

      D.0.45 9.已知氮的氧化物和燒堿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NO2+2NaOH→2NaNO2+H2O 現有Mmol二氧化氮和Nmol一氧化氮組成的混合氣體,用濃度為V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則該NaOH溶液的濃度最小為(mol·L-1)

      [

      ] A.M/V

      B.2M/3V C.2(M+N)/3V

      D.(M+N)/V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10.在甲和乙兩燒杯里分別盛同體積同濃度的x mol·L-1的硫酸溶液500mL,向兩個燒杯里分別放入mg鎂和mg鋅。反應停止后,發(fā)現有一燒杯中仍有金屬殘留,則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范圍是

      [

      ] A.m/12≥x≥m/32.5

      B.m/24≥x≥m/65 C.m/12>x≥m/32.5

      D.m/24≥x≥m/32.5

      二、非選擇題

      11.將十水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測得溶液中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mol·L-1,在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鹽酸,完全反應后,將溶液蒸干灼燒至質量不變。則所得固體物質的質量為:______g。

      12.將8.8gFeS固體加入到200mL2.0 mol·L-1的鹽酸中,以制備硫化氫氣體。反應完全后,若溶液中的硫化氫的濃度為0.10 mol·L-1,假定溶液的體積不變。

      計算:(1)收集到硫化氫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2)反應后溶液中Fe2+和H+的物質的量濃度。

      一、選擇題

      1.D 2.C 3.D 4.B 5.C 6.A 7.A 8.B 9.D 10.C

      二、非選擇題 11.2.34 12.(1)1.792L(2)0.5mol·L-1 1.0mol·L-1

      提示:2.氫氧化鋁為兩性,因此生成沉淀量最大時,溶液為中性,依題意,應為NaCl溶液,得:n(Na+)=n(Cl-),AmL×Mmol·L-1=2AmL·x,得:x=M/2mol·L-1。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3.將amol鈉和amol鋁一同加入到足量水中,恰好生成含amol偏鋁酸鈉的溶液。溶液的質量為:

      m+23a+27a-(0.5a+1.5a)×2=m+46a 溶液的濃度為:1000ρa/(46a+m)mol·L-1 4.根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若鋁均不足,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1∶1;若鋁均過量,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1∶3。根據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2∶5,則說明鋁和鹽酸的反應中鋁是過量的,而鋁和燒堿溶液的反應中,鋁是不足量的。

      5.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36.5 g

      143.5g

      依題意,設原鹽酸溶液的質量為143.5g,則含溶質HCl36.5g(1mol)。6.如果銅足量,濃硫酸的濃度將會越來越小,而銅和稀硫酸不能反應,因此,硫酸只能有一部分參加反應。

      7.硫酸的濃度由18mol·L-1‘稀釋成9mol·L-1,則溶液的體積將增大為原來的2倍。加入水的質量(g)為:

      (100/ρ)×2×ρ′-100(ρ′為9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

      因為p′<ρ,所以加入水的質量<100g,即體積小于100mL。8.根據溶液中的電荷守恒得:[K+]+[Al3+]×3=[SO42-]×2 9.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生成的產物是NaNO3和NaNO2,因此Na+和N的物質的量相等,故所需NaOH的物質的量最小為M+Nmol。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高中化學輔導網http://004km.cn 10.依題意,若mg鎂恰好和硫酸完全反應,則硫酸的濃度為:m/12mol·L-1;若mg鋅恰好和硫酸完全反應,則硫酸的濃度為:m/32.5mol·L-1。

      現有一種金屬剩余,說明鎂過量,而鋅不過量,則:m/12>x≥m/32.5。11.根據鈉離子在整個過程中的守恒關系,得:Na+~NaCl,從而得出生成固體產物NaCl的物質的量為0.04mol。

      12.根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s+2H+=Fe2+H2S↑,可判斷出鹽酸過量。以FeS的量計算出反應生成0.1mol的H2S,但在溶液中溶解的H2S有0.020mol,因此,收集到的H2S氣體為0.080mol,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792L。

      京翰教育中心http://004km.cn

      第二篇:高三化學第二輪復習教案溶解度及有關計算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溶解度及有關計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理解溶解度概念。理解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及溶解度曲線。掌握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能力培養(yǎng):結合溶解度計算,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比例法和守恒法解決溶解度有關計算的能力。

      科學思想:結合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線的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樹立平衡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動態(tài)的辯證思想。

      科學方法:結合溶解度計算的復習,進一步掌握守恒法、比例法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引言】上一講我們復習了溶液濃度計算,溶液有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分。而且在一定溫度下,固體不能無限溶于水中,因此存在溶解度的問題。本節(jié)我們將復習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同時要重點復習溶解度的有關計算。

      【板書】

      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投影】問題:1.什么是飽和溶液,什么是不飽和溶液? 2.溶液處于飽和狀態(tài)時,有什么特點? 學生活動 傾聽、回憶。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回答:

      1.在一定溫度下,當溶質溶解的速率和溶質從溶液中析出的速率相等,此時溶液達到溶解平衡狀態(tài),所得的溶液為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

      2.在一定條件下,溶液達到飽和時,溶液處于溶解平衡狀態(tài),它與化學平衡狀態(tài)相似,具有“等”、“定”、“動”、“變”等特點。即在一定條件下,當溶液達飽和時,溶質溶解和結晶的速率相等,溶液處于動態(tài)平衡,溶液的濃度保持不變,當條件改變時,例如:改變溫度,可使溶液由飽和變成不飽和。

      【評價】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里還應明確兩點:

      1.當溶液溶解一種溶質達飽和時,溶液中仍可溶解其他溶質。傾聽、思考。

      2.化學平衡移動原理適用于溶解平衡,條件改變時,溶液可由飽和溶液轉化成不飽和溶液。

      傾聽、思考。

      【投影】練習題:氯氣在下列液體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 A.水

      B.飽和食鹽水

      C.氫氧化鈉溶液

      D.飽和石灰水 分析并回答:

      氯氣溶于水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Cl2+H2O H++Cl-+HClO

      當氯氣溶于氫氧化鈉溶液或飽和石灰水時,由于生成的鹽酸和次氯酸與堿反應,可加速氯氣在溶液中的溶解,并生成金屬氯化物和次氯酸鹽。

      而在飽和食鹽水中,由于存在下列溶解平衡: NaCl Na++Cl-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溶液中氯離子濃度已達飽和,抑制了氯氣在溶液中的溶解。因此氯氣在飽和食鹽水中溶解度最小,應選B。

      【小結】由于飽和食鹽水中溶解平衡的存在,溶液中氯離子濃度已達飽和,對氯氣在溶液中的溶解起抑制作用,和化學平衡中增大生成物濃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動的道理相同。

      【板書】

      二、溶解度(S)1.概念

      【提問】什么是溶解度?氣體的溶解度是如何表示的?影響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條件改變后,飽和溶液有什么變化?

      思考并回答:

      在一定溫度下,在100g溶劑中溶解溶質達飽和,所溶解溶質的質量稱為溶解度。溶解度單位是g。若溶質是氣體,則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溶劑溶解溶質達飽和時,所溶解的氣體的體積。(單位是:L/L)

      影響溶解度的因素首先是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此外條件對溶解度也有影響。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有關,而氣體則和溫度、壓強都有關系。

      由影響溶解度的條件可知,當條件改變時,溶解平衡將被打破,溶質溶解的速率和結晶的速率不再相等,飽和溶液可以轉化成不飽和溶液,也可以析出晶體,在新的條件下達到新的溶解平衡。

      【評價】肯定學生的回答并強調:在掌握固體的溶解度的概念時,一定要注意:(1)溫度;(2)達飽和;(3)100g溶劑,這三個關鍵性的詞語。

      2.溶解度曲線

      【提問】溫度和壓強怎樣影響氣體溶質的溶解度? 溫度怎樣影響固體溶質的溶解度?

      回答:氣體溶質的溶解度與溫度、壓強有關,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密切關系,多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少數物質,如氯化鈉的溶解度則受溫度影響很小。個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如氫氧化鈣。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再問】能否形象地表示出溶解度隨溫度改變的關系呢? 回答:可以,用溶解度曲線即可??磮D1-2,并練習。

      【評價】很好。請同學們根據圖1-1,找出不同溫度下固體溶質的溶解度。

      3.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溶解度計算是本講的難點,希望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練習,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指導練習】將90℃飽和氯化銨溶液680g,蒸發(fā)100g水再冷卻至40℃,將析出晶體多少克?已知90℃時溶解度為71.3g,40℃時溶解度為45.8g。

      做練習后回答問題:這個問題我是按兩步計算的:(1)求90℃時蒸發(fā)100g水將析出多少克晶體。

      由90℃氯化鉸的溶解度可知,100g水最多能溶71.3g 氯化銨,所以在90℃蒸發(fā)100g水將析出71.3g氯化銨。

      (2)析出晶體后,余下508.7g飽和溶液,從90℃降溫至40℃將析出晶體多少克。

      設508.7g飽和氯化銨溶液從90℃降溫至40℃可析出晶體的質量為x,可根據比例關系解x。

      508.7g∶x=171.3g∶25.5g x=75.7g

      蒸發(fā)水100g和降溫后,共析出晶體 75.7g+71.3g=147g。

      【評價】肯定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正確,結論也正確,然后指出有關溶解度計算的常用的一種方法:比例式法。

      指出:上述比例關系只適用于析出的晶體不含結晶水時的有關計算,而且要注意,若原溶液不是飽和溶液,上述比例關系不成立。

      【提問】上題還有沒有更簡便的解題方法?

      在學生分析和解答的基礎上指出有關溶解度計算的另一種方法:守恒法,即高溫下飽和液中溶質的質量=析晶后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蒸發(fā)水和降溫后析出的晶體的質量。

      討論后回答:可先求出680g飽和氯化銨溶液中含有水和氯化銨的質量。再求出蒸發(fā)100g水后,余下的水的質量,并求出在40℃時,余下的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銨。原有的飽和溶液中氯化銨的質量和蒸發(fā)水及降溫后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之差為析出的晶體的質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具體方法是:(1)求90℃時,680g的飽和氯化銨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設溶劑的質量為x。

      根據溶解度的數據可知:

      在90℃時,若以100g水配制飽和氯化銨溶液,則飽和液的質量為171.3g。因此可得以下比例式:

      171.3g∶100g=680g∶x x=397g(水的質量)

      氯化銨的質量=680g-397g=283g

      蒸發(fā)100g水后,余下水297g,在40℃時,297g水最多能溶氯化銨的質量為y,則根據40℃時,溶解度的數據列出比例式可求出y。

      297g∶y=100g∶45.8g,y=136.0g

      析出晶體的質量應為283.0g-136.0g=147.0g。

      【指導練習】摩爾質量為Mg/mol的某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3,現有t2℃300g該物質的溶液,在溫度不變時蒸發(fā)掉50g水后,溶液恰好達到飽和,此飽和溶液的密度為ρg/mL,則飽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mol/L,若將此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析出無水物晶體的質量為______g。

      【組織討論】請分析此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討論并回答:由溶解度曲線可知,在t2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a2g,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再根據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公式,求出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由t2℃的溶解度數據可求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設降溫至t1時,析出的晶體的質量為x

      根據公式:100+S(高溫)∶S(高溫)-S(低溫)=高溫下飽和溶液質量∶析出晶體質量

      (100 +a2)∶(a2-a1)=(300-50)∶x x=250(a2-a1)/(100+a2)g

      【評價】對學生討論的情況進行小結,充分肯定學生的正確回答,激勵學生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后歸納出: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直接由溶解度的數據所推出的公式進行計算。因為某溫度下,用100g水配制飽和溶液所需溶質的質量等于該溫度下溶質的溶解度。而該溫度下用100g水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和用任意質量的水配制成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指導練習】A、B兩種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4,要用結晶法從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慮A、B共存時,對各自溶解度的影響)。

      (1)取50g混合物將它溶于100g熱水,然后冷卻至20℃。若要使A析出,B不析出,則混合物中B的質量分數(B%)最高不超過多少?(寫推理與計算過程)

      (2)取Wg混合物,將它溶于100g熱水,然后冷卻至10℃,若仍要使A析出B不析出,請寫出下列兩種情況下,混合物中A的質量分數(A%)應滿足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什么關系式(以W,a,b表示),當W<a+b時,A%____,當W>a+b時,A%____。

      【提問】(1)中若要使A析出B不析出,A和B的質量必須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積極思考、討論并回答:

      (1)因為在20℃時,A的溶解度為10g,B的溶解度為20g,所以50gA和B的混合物溶于100g熱水中,降溫至20℃時,要使B不析出,A能析出,則在50g混合物中,B的質量應≤20g,A的質量應≥30g,即在50g混合物中B的質量分數應≤40%。

      (2)中要使A析出,B不析出,必須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思考并回答:

      (2)要使B不析出,B的質量≤b,而A要析出,A的質量應>a。當W<a+b時,只要A>a,即可滿足條件,所以A%>

      當W>a+b時,B≤b即可滿足條件,所以A%≥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剛才你們討論和回答都很好,說明對溶解度計算方法有了正確的思路。請思考以下問題,如何選擇正確答案:

      【指導練習】在一定溫度下,向足量的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加入1.06g 無水碳酸鈉,攪拌靜置后,最終所得晶體的質量是

      [

      ] A.等于1.06g

      B.等于2.86 g C.大于 2.86 g

      D.大于1.06g,小于2.86g 分析并回答:假如析出晶體時,無水碳酸鈉只從。飽和溶液吸水,生成+水碳酸鈉,則生成的碳酸鈉晶體的質量應等于2.86g,這是因為:

      實際上,析出結晶水合物時,由于無水碳酸鈉從飽和溶液中帶出水,生成結晶水合物,使溶液中溶劑減少,溶液由飽和變成過飽和,使溶液又析出結晶水合物,重新轉化成飽和溶液,因此析出的結晶水合物的質量必然大于2.86g。正確答案為C。

      【提問】如果析出的晶體帶結晶水時,如何進行計算,可有幾種解法? 【指導練習】 80℃時,飽和硫酸銅溶液310g,加熱蒸發(fā)掉100g水,再冷卻至30℃,可析出多少克膽礬?

      (80℃硫酸銅S=55g,30℃ S=25g)討論并回答:可有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如下:

      解法1 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所以析晶之后飽和溶液中水和溶質的質量比=100∶S。

      設80℃310g飽和溶液中含xg水,則310g∶x=(100+55)∶100,x=200g。溶質質量為(310-200)g=110g。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蒸發(fā)100g水后,設析出膽礬的質量為y,則其中含結晶水為9y/25g,無水硫酸銅為16y/25g,析晶后溶液中余下水(200-100-9y/25)g,余下溶質的質量為(110-16y/25)g。

      30℃時,硫酸銅的溶解度為25g,所以析出晶體后,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25∶100。所以,

      (200-100-9y/25)g∶(110-16y/25)g=100∶25 解出y=154g

      解法2 析晶前溶質質量為110g,析出晶體質量為y。溶液中溶質質量為(110-16y/25)g,飽和溶液的質量為(310-100y)g。所以(100+25)∶25=(310-100y)g∶(110-16y/25)g 解出y=154 g 解法

      3用守恒法。

      原溶液中溶質質量=析晶后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晶體中的溶質質量。設析出xg膽礬,其中硫酸銅的質量為16x/25,結晶水的質量為9x/25。蒸發(fā)水和冷卻后,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為100-9x/25。根據30℃硫酸銅的溶解度可知:晶后溶質的質量:溶劑質量=25∶100,所以溶質質量=[25(100-9x/25)÷100]g。原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110g=16x/25g+[25(100-9x/25)÷100]g

      解出x=154g

      解法

      4設析出膽礬的質量為x

      余下的飽和溶液質量∶余下溶質質量=(100+S)∶S

      余下飽和溶液的質量為310-100-x,余下溶質為110-16x/25。(210-x)∶(110-16x/25)=125∶25解x=154g 【小結】回答很好,下面我們將解題思路歸納如下: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一、帶結晶水合物的析晶計算的基本思路是:析出結晶水合物后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其中溶劑與溶質的質量比=100∶S,或飽和溶液的質量與溶質質量之比=(100+S)∶S。

      二、不論什么類型的溶解度計算或判斷題,都離不開對溶解度概念和溶解度曲線的正確理解;在對概念正確理解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有關公式和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有關溶解度計算的常用公式有:

      ①某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飽和溶液質量)×100%=S/(100+S)×100%

      ②某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S∶100 溶質質量∶飽和溶液質量=S∶100+S ③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蒸發(fā)一部分水,再冷卻至原來的溫度,將有晶體析出。析出晶體后余下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若將析出的晶體與蒸發(fā)的水重新混合,也應得到飽和溶液。若晶體中不含結晶水,則:

      蒸發(fā)的水的質量∶析出的晶體的質量=100∶S 若晶體中含結晶水,則由于析出含結晶水的晶體后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所以蒸發(fā)的水和析出的結晶水與析出的晶體中的無水物混合在一起也可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析出的晶體中的無水物的質量∶(結晶水的質量+蒸發(fā)水的質量)=S∶100 ④將飽和溶液從高溫冷卻至低溫,由于一般來說,其溶解度降低,所以將有晶體析出,若晶體中不含結晶水,其質量可用以下2個公式來求:

      若用100g水在高溫下配制飽和溶液,此時可得(100+S高漫)g飽和溶液。若將飽和溶液降至某溫度時,析出的晶體的質量為兩個溫度下的溶解度之差。所以:

      析出晶體的質量∶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S高溫-S低溫)∶100 析出晶體的質量∶高溫下飽和溶液質量=(S高溫-S低溫)∶(100+S高溫)上述公式應根據不同情況加以應用。而解題的基本方法是比例式法或守恒法。

      精選題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一、選擇題

      1.某結晶水合物的化學式為R·nH2O,其式量為M,在25℃時,ag晶體溶于bg水中即達飽和,形成密度為ρg/mL的溶液,下列表達式正確的是

      [

      ] A.飽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000a(M-18n)/M(a+b)mol/L B.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a(M-18n)/M(a+b)% C.飽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000ρa/M(a+b)mol/L D.25℃時,R的溶解度為:a(M-18n)/(bM+18an)g 2.A、B兩固體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現將80℃時A和B的飽和溶液各100g降溫到20℃,A晶體析出的量比B晶體析出的量多(均不含結晶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80℃時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 B.20℃時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

      C.溫度對A的溶解度的影響一定比對B的溶解度的影響大 D.溫度對B的溶解度的影響一定比對A的溶解度的影響大

      3.已知t℃時,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ag含溶質mg。若該溶液蒸發(fā)bg水并恢復到t℃時,析出溶質m1g,若原溶液蒸發(fā)cg水并恢復到t℃時,則析出溶質m2g,用S表示該物質在t℃的溶解度,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

      ] A.S=100m/(A-m)B.S=100m2/c C.S=100(m1-m2)/(b-c)D.S=100(m-m1)/(a-b)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4.某溫度下硫酸銅的溶解度是25g,若溫度不變,將32g無水硫酸銅粉末放入mg水中,形成飽和溶液并有膽礬晶體析出時,則m的取值范圍是

      [

      ] A.18g≤m≤128g B.36g<m<180g C.18g<m<128g D.36g≤m≤128g 5.在25℃時,向50g2%的氫氧化鋇溶液加入氧化鋇粉末5g,析出4.65g固體(設晶體不含結晶水),則氫氧化鋇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是

      [

      ] A.3.5g B.4.0g C.5.7g D.6.7g

      二、非選擇題

      6.將含有不溶性雜質的氯化鉀的固體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攪拌,有以下實驗數據:

      溫度(℃)20

      剩余固體質量(g)38 20

      已知氯化鉀的溶解度:

      溫度(℃)20

      溶解度(g)34.0

      40.0

      42.6

      45.5

      48.6 試計算:(1)加入水的質量____g。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2)原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鉀的質量____g。

      (3)使60℃時所得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應加入______g氯化鉀。7.已知在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氯化鉀的溶解度46g。在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8g,氯化鉀溶解度為30g。(1)在60℃時,100g水溶解80g 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混合物,再蒸發(fā)50g水,若要在此溫度下析出硝酸鉀而不析出氯化鉀,則在混合物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應為______。(2)若60℃時,有50g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混合物溶于100g水中,降溫到0℃時,若要使氯化鉀析出,硝酸鉀不析出,氯化鉀在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應為______。(3)若 60℃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混合物是45g,溶于100g水中,降溫到0℃時,則要使氯化鉀析出,硝酸鉀不析出,氯化鉀在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8.用亞硫酸鈉和硫在水溶液中加熱反應,可制得硫代硫酸鈉。10℃和70℃時,硫代硫酸鈉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別為60.0g和212g。常溫下,從溶液中析出的晶體是Na2S2O3·5H2O。

      現取15.1g亞硫酸鈉溶于80.0mL水。另取5.00g硫粉,用少許乙醇潤濕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潤),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熱至微沸,反應約1小時后過濾,濾液在100℃經蒸發(fā)、濃縮、冷卻至10℃后,析出五結晶水硫代硫酸鈉晶體。

      (1)設亞硫酸鈉跟硫完全反應,當將濾液蒸發(fā)濃縮后,冷卻至70℃,溶液的體積約30mL,該溶液是否達飽和?請通過計算說明。(70℃時,硫代硫酸鈉飽和溶液的密度為1.17g/mL)

      (2)若要計算在100℃下,將溶液蒸發(fā)至體積30.0mL,再冷卻至10℃所能得到的五水硫代硫酸鈉晶體的質量。你認為______。

      A.前面提供的數據已足夠

      B.還需提供100℃時溶液的密度(1.14g/mL)C.還需提供結晶后剩余溶液的體積(10.0mL)

      (3)根據第(2)小題你的選擇,計算從10℃,30.0mL溶液中結晶出的五水硫代硫酸鈉的質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更多資源請訪問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一、選擇題

      1.B、C 2.C 3.C 4.C. 5.B

      二、非選擇題

      6.(1)300g(2)136.5 g(3)6.5g 7.(1)KNO3≥71.25%(2)92%≥KCl≥64%(3)KCl>60% 8.(1)設生成硫代硫酸鈉質量為x,反應用去硫的質量為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g硫過量,應當用硫代硫酸鈉的質量求x 126∶158=15.1g∶x x=18.94 g 根據 70℃溶解度數據可知:飽和Na2S2O3溶液在70℃的質量312g,含211g的Na2S2O3,若18.94gNa2S2O3溶于水形成70℃的飽和溶液,則飽和溶液的質量應為27.87g。此時溶液的體積=27.87g÷1.17g/mL=23.8mL,所以若溶液的體積為30mL,則溶液未達飽和。

      (2)B(3)30mL溶液質量34.2g。含18.94g溶質,水15.27g。設降溫至10℃,析出晶體質量為z。剩余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其中水的質量∶溶質質量=100∶S。

      zg晶體含結晶水90/248z溶質212/248z,飽和溶液中水質量=15.27-90/248z,溶質質量18.94-212/248z。

      15.27-90/248z∶18.94-212/248z=100∶60z,解得z=23.2g。即可析出23.2g硫代硫酸鈉晶體

      愛學啦高中學習網 004km.cn 海量資源等你下載

      第三篇:第二輪復習教案化學平衡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化學平衡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復習和強化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標志的認識、對同一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勒沙特列原理的廣泛應用,以及化學平衡計算知識。

      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平衡的概念、平衡移動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化學計算中的另類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對化學平衡概念的深刻討論,使學生建立平衡思想,并能廣泛應用于一定條件下的可逆過程中。

      科學品質:通過化學平衡例題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審題習慣,多方位的或換位的思維方式,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科學方法:通過對化學平衡理論的復習,培養(yǎng)學生學會討論問題的科學方法。重點、難點化學平衡概念的深刻剖析和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一、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提問】我們根據什么可以來判斷,在一定條件下,一任意可逆反應: mA+nB pC+qD,是否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

      學生活動

      回答:一定條件下。①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②平衡混合氣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不變。

      【過渡】還有哪些衍生出的因素也可以是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討論題:

      2SO2(氣)+O2(氣)可用來確定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 A.反應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單位時間消耗1molSO3同時生成1molSO2 C.單位時間消耗1molSO3同時消耗1molSO2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發(fā)生變化

      例2 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不能例1 在恒溫下,密閉容器中的可逆反應:2SO3(氣)

      表明可逆反應A(固)+2B(氣)[

      ]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 C.B的物質的量濃度 D.反應放出的熱量 【討論引導】

      C(氣)+D(氣)+Q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從化學平衡概念的本質及它的外延去討論和判斷,但需注意題中可逆反應的特征、物質的狀態(tài)。

      討論:

      回答

      例1中可逆反應在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相等,故可以通過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來確定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A正確;B選項只描述了正反應速率,C正確。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回答:例1未指明密閉容器的體積固定,對于體積可變容器,達平衡與否,容器內壓強均不會改變,A不正確。

      回答:例2中容器的體積雖然固定,但可逆反應在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相等,混合氣體的總體積不變,達平衡與否,容器內壓強均不會改變,A選項不正確。由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B選項也不正確。

      回答:反應物A為固體,達平衡前后氣體質量不相等,B選項正確?;卮穑好荛]容器的體積固定,雖然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但反應過程中成分氣體的物質的量在改變,濃度在改變,所以C選項正確;正反應為放熱反應,D選項也正確。

      【評價】例1中的A、B、D三個選項均不正確,只有C正確。例2中只有A選項不能表明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拘〗Y】化學平衡的判斷(標志)1.從反應速率:v正=v逆來判斷。①正逆反應的描述:

      同一物質

      消耗和生成 反應物和生成物

      消耗或生成 ②速率相等:

      同一物質

      速率的數值相等

      不同物質

      速率的數值與系數成正比即相等 2.從混合氣體中成分氣體的體積分數或物質的量濃度不變來判斷。3.從容器內壓強、混合氣體平均分子量、混合氣體的平均密度、反應的熱效應不變等來判斷,與可逆反應中m+n和p+q是否相等,容器的體積是否可變,物質的狀態(tài)、反應過程中有無明顯的熱效應等因素有關,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同一平衡狀態(tài)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提問】從化學平衡的概念出發(fā),化學平衡的建立與哪些條件有關? 回答:反應溫度、壓強、物質的量濃度。

      【過渡】對于同一可逆反應,如果反應的起始態(tài)不同,所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是否相同呢?

      討論題:

      2NH3,在一固定容積的容器內,500℃Fe為催化劑,三種不同的初始態(tài):①3molH2、1molN2,②2mol NH3,③1.5 mol H2、0.5 mol N2、1mol NH3,發(fā)生反應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是否相同?

      例2 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溫度,在一定條件下進行例1 可逆反應3H2+N2

      反應:A(氣)+B(氣)2C(氣)。已知加入1mol A和2mol B達到平衡后,生成amol C,此時在平衡混合氣體中C的摩爾分數為R。若在相同的條件下,向同一容器中加入2mol A和4mol B,達平衡后的C物質的量為多少?此時C在平衡混合氣體中的摩爾分數與R的關系?

      【討論引導】

      注意例

      1、例2中相關可逆反應的特征。

      在討論例2時,可將濃度的改變轉化為容器體積的改變,從而由平衡移動的角度分析。

      討論:

      回答:例1,溫度相同,容器的體積相同(即壓強相同),雖然起始態(tài)不同,將②③轉換后與①中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相同,所以對同一個可逆反應,在相同的條件下,所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是同一平衡狀態(tài)。即三種不同的起始態(tài)的平衡混合體系中NH3的體積分數相同。

      回答:例2,由于可逆反應的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在固定體積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4molB,就相當于把第一個起始態(tài)容器的體積減小到原來的一半,但由于壓強不影響該反應平衡狀態(tài),所以,達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為2a mol,C在平衡混合氣體中的摩爾分數與R相等。

      【評價】例1的答案正確。對同一可逆反應的三種不同的起始態(tài),在同一溫度和壓強下達到平衡,平衡混合體系中NH3的體積分數相同。例2答案正確。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小結】

      1.可逆反應的平衡狀態(tài)只與反應的條件有關,與反應的過程無關。2.在相同溫度和相同體積的容器中,同一可逆反應:mA+nB

      pC+qD 當m+n≠p+q,由不同的起始態(tài)均轉換為從正反應開始的起始態(tài),若反應物的濃度完全相同,則達到平衡時,為同一平衡狀態(tài);

      當m+n=p+q,由不同的起始態(tài)均轉換為從正反應開始的起始態(tài),若反應物的濃度比完全相同,達到平衡時,則為同一平衡狀態(tài)。

      三、勒沙特列原理的應用 【討論引導】

      什么是勒沙特列原理,在化學平衡中的具體體現有哪些? 回答(略)。【復習討論】 討論題:

      pC(氣)—Q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n+ m>p,Q>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升溫,[B]/[C]的比值變小 ②降溫時體系內混合氣體平均分子量變小 ③加入B,A的轉化率增大 ④加入催化劑,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變

      ⑤加壓使容器體積減小,A或B的濃度一定降低 ⑥若A的反應速率為vA,則B的反應速率為vAn/m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在密閉容器中有可逆反應:nA(氣)+mB(氣)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討論引導】注意可逆反應的特點,改變條件后的平衡移動方向,以及題中涉及的化學量的概念。

      討論:

      回答:此可逆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的縮小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小,平均分子量變大;B的濃度變小,C的濃度增大。

      增大壓強,使容器的體積變小,各物質的濃度應增大,但由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氣體A、B的物質的量變小,生成物氣體C的物質的量增大。正確答案為B。

      【評價】討論的結論正確。不僅應會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也應會判斷平衡移動后的結果。

      【過渡】對于其他平衡體系,如: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勒沙特列原理是否適用呢?

      例題

      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懸濁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 Ca2++2OH-,當向懸濁夜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溶液中Ca2+數目減少 B.Ca2+濃度增大 C.溶液pH保持不變 D.溶液pH增大

      【講解】難溶物在水中存在著溶解和沉淀的可逆過程,在一定條件下,當溶解的速率等于沉淀的速率,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稱為溶解平衡。同化學平衡一樣,改變條件,平衡被破壞而發(fā)生移動。應用勒沙特列原理來分析例題中的問題。

      【提問】在一定條件下,石灰乳懸濁液存在著平衡狀態(tài),那么對于溶液而言,是否處于飽和狀態(tài)?加入生石灰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對溶解平衡有什么影響?

      傾聽。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思考并議論。

      回答:是飽和狀態(tài)。生石灰與溶劑水反應,雖然由于溶劑的減少,平衡會發(fā)生移動,但溫度不變,Ca(OH)2的溶解度不變,所以溶液的濃度不變,只是溶質和溶劑的量改變。A、C正確。

      【評價】回答正確。

      【結論】凡是存在可逆過程的變化,均會在一定條件下建立平衡狀態(tài),均可應用勒沙特列原理來分析解決平衡移動問題,但不能脫離

      該問題所涉及的概念。

      四、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

      【引入】在復習化學平衡的計算時,除了常規(guī)的計算方法,還應具備一些常用的數學思想,以及常用的解題方法。

      傾聽。1.極值思想 例題:

      在一定條件下,將物質的量相同的NO和O2混合,發(fā)生如下反應:2NO+O2

      2NO2,2NO2 N2O4,所得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為40%,則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是

      [

      ] A.49.6 B.41.3 C.62 D.31 【分析】首先確定混合氣體的組成,用常規(guī)方法解題。

      【引導】由于第二個反應是可逆反應,故可以采用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方法——極端假設法。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啟示】極端假設法常用在混合物的組成的計算中,同樣也可以應用在可逆反應的有關計算中。

      解題:混合氣體是由O2、NO2、N2O4組成的。(解題過程略)思考:

      回答:假設混合氣體只是由1molO2和2mol NO2組成的,其平均分子量為41.3;假設混合氣體只是由1molO2和1 molN2O4組成的,其平均分子量為62。但實際上混合氣體是由O2、NO2、N2O4組成的,所以平均分子量應在二者之間。A正確。

      2.代換思維 例題:

      在一真空的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熱到200℃時發(fā)生如下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反應達平衡時,PCl5所占體積分數為M%。若在同一溫度和容器中,最初投入的PCl5是2 mol,反應達平衡時,PCl5所占體積分數為N%,則M和N的正確關系是

      [

      ] A.M>N B.M<N C.M=N D.無法比較

      【分析】在同一容器中投入不同量的反應物,即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因此,我們可以把兩個獨立的平衡體系看成是在第一個平衡體系的基礎上的平衡移動問題。所以思考時應注意①濃度的改變對平衡的影響;②平衡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數也在改變。

      思考:

      提問:平衡移動時PCl5減少的量與投入的PCl5增加的量,哪一個大? 思考討論:

      回答:在同一容器中投入2molPCl5可相當于容器的體積減小一半,相當于對第一個平衡體系增大壓強,使平衡向左移動,PCl5的量增大,B正確。

      【引導】為了回避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進行思維代換,把濃度的改變代換為體積的改變,然后再代換為壓強的改變。

      【啟示】當需要比較兩個相同的可逆反應的不同平衡狀態(tài)時,即可采用這樣的代換思維方法: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①轉換為平衡移動問題;

      3.差量方法 例題:

      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混合氣中NH3的體積分數為25%,若反應條件不變,則反應后縮小的氣體體積與原反應物體積的比值是

      [

      ] A.1/5

      B.1/4 C.1/3

      D.1/2 【分析】根據平衡時混合氣中NH3的體積分數為25%,可按常規(guī)計算方法列出方程后解題。

      解題(略)。

      【引導】若把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差量法計算引入此題中,可簡約思維。3H2+N2 2NH3…△V 變化3L 1L

      2L

      2L 由此可知反應過程氣體體積縮小的量即生成NH3的量。

      【啟示】可逆反應是化學反應中的一種,反應過程中是按反應式各物質的系數比變化的,所以差量法經常應用在化學平衡的計算中。

      思考解題:

      回答:設平衡混合氣體為100L,其中NH3為25L,即反應生成NH325L,氣體體積縮小了25L,原反應物體積為125L,A正確。

      五、綜合問題 例題: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在一容積固定的反應容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動的密封隔板,兩側分別進行如圖所示的可逆反應。各物質的起始加入量如下: A、B和C均為4.0mol,D為 6.5mol,F為2.0mol,設E為xmol,x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均可以通過調節(jié)反應器的溫度,使兩側反應都達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處于反應器的正中間位置。

      ①若x=4.5,則右側反應在起始時向______方向進行,欲使起始反應維持向該方向進行,則x的取值范圍為____。

      ②若x分別為4.5和5.0,則在這兩種情況下,當反應達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是否相等?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分析】左側可逆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右側可逆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的物質的量縮小的反應。隔板在中間意味著左右兩側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左側氣體的起始量已知,共12mol,由此進行討論。

      【引導啟發(fā)】在推算x的取值范圍時,可采用極端假設法進行討論。思考討論。

      回答:①當x=4.5時,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3.0mol,欲使右側反應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應在起始時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進行。欲使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可以通過極端假設的方法來討論:假設平衡不移動,x=12.0 mol-6.5 mol-2.0 mol=3.5mol;假設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使E為0 mol,(6.5-0.5x)+(2.0+x)=12.0 mol,x=7.0 mol,故x取值范圍為3.5<x<7.0。

      ②當x的取值不同時,反應分別達到平衡的氣體總物質的量均為12mol,兩個反應的溫度肯定不同,所以左側中的氣體A的物質的量也肯定不同。

      【評價】回答正確。

      【啟示】解化學平衡綜合題,應圍繞著化學平衡概念,應用平衡的基本知識來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精選題

      一、選擇題

      1.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 A(氣)+3B(氣)

      2C(氣)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

      ] A.C生成的速率與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單位時間生成a molA,同時生成 3a molB C.A、B、C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D.A、B、C的分子數比為1∶2∶3 2.在一真空容器中,充入10molN2、30molH2,發(fā)生如下反應:N2+3H2

      2NH3,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在相同溫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3,欲使達到平衡時各成分的質量分數與上述平衡時相同,則起始時NH3的物質的量和達平衡時NH3的轉化率為 [

      ] A.15mol 25%

      B.20mol 50% C.20 mol 75%

      D.40mol 80% 3.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反應:2A(氣)+B(氣)x C(氣),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為w%。若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按0.6 molA,0.3molB和1.4 molC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也為w%,則x的值

      [

      ] A.1

      B.2 C.3

      D.4 4.在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溫度,進行以下反應:

      2HBr(氣),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 Br2時,達到平衡后生成a molHBr。在相同條件下,起始加入H2、Br2、HBr分別為x、y、z(均不等于0),如果仍保持平衡時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變,以下推斷正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H2(氣)+Br2(氣)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確的是

      [

      ] A.x、y、z應滿足的關系是4x+z=2y B.達平衡時HBr物質的量為(x+y+z)a/3 mol C.達平衡時HBr物質的量為 a mol D.x、y、z應滿足的關系為x+y=z 5.在一真空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氣體A,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氣)B(氣)+xC(氣),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容器內壓強增大了p%,若此時A的轉化率為a%,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若x=1,則p>a

      B.若x=2,則p<a C.若x=3,則p=a

      D.若x=4,則p≥a

      C(固)+4D(氣)+Q,圖2-14中a、b表示在一定條件下,D的體積分數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若使曲線b變?yōu)榍€a,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增大B的濃度 B.升高溫度

      C.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加壓)D.加入催化劑 6.已知反應3A(氣)+B(氣)

      7.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Cu(H2O)4]2++4Cl-[CuCl4]2-+4H2O,能使黃綠色氯化銅溶液

      藍色

      黃綠色

      向藍色轉化的操作是

      [

      ] A.蒸發(fā)濃縮

      B.加水稀釋 C.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食鹽晶體 8.在接觸法制硫酸中,進入接觸室的氣體組成為(體積分數)SO27%、O211%、N282%。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為77%,則平衡時氣體總體積是反應前的 [

      ] A.38.5%

      B.77% C.6.4%

      D.97.3%

      2SO3(氣)的化學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分別是2.0mol·L-

      1、0.8mol·L-

      1、2.4 mol·L-1,則O2在反應初始時的濃度可能是

      [

      ] A.0.8~2.0 mol·L-B.0~2.0mol·L-1 C.0~0.8mol·L-1

      D.無法確定

      10.在800℃時,下列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CO(氣)+H2O(氣)9.一定條件下,在2SO2+O2

      CO2(氣)+H2(氣),已知CO和H2O(氣)的初始濃度為0.01mol·L-1時,H2平衡濃度為0.005mol·L-1。若此時再加入0.02mol·L-1的H2O(氣),重新達到平衡時,H2平衡濃度為

      [

      ] A.0.0025 mol·L-1

      B.0.0075 mol·L-1 C.0.010 mol·L-1

      D.0.015 mol·L-1

      二、非選擇題

      11.下列平衡體系均有顏色,改變條件后,平衡怎樣移動?顏色怎樣變化?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1)2NO2(氣)N2O4(氣)+57 kJ,迅速加壓:平衡______,顏色______。

      加熱:平衡______,顏色______。(2)2HI(氣)=H2(氣)+I2(氣)-Q 加壓:平衡______,顏色______。加熱:平衡______,顏色______。加氫氣:平衡______,顏色______。

      12.在某條件下,容器中有如下平衡反應:A+4B

      2C+D+Q 此時,A、B、C的物質的量均為 a mol,而D的物質的量為 d mol。(1)改變a的取值,再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可以使反應重新達到平衡,并限定達到新平衡時,D的物質的量只允許在 d/2到 2d之間變化,則 a的取值范圍應是_______(用a和d的關系式表示)。

      (2)如果要使本反應重新建立的平衡中,D的物質的量只允許在d到2d之間取值,則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從下面列出的選項中選擇)。

      A.升高反應溫度

      B.增大反應容器內的壓強

      C.增大反應容器的容積

      D.降低反應溫度 E.減小反應容器內的壓強

      F.減小反應容器的容積

      13.若溫度為830K時,下列可逆反應及其平衡具有某些特殊性。CO+H2O H2+CO2,若起始濃度[CO]=2mol·L-1,[H2O]=3mol·L-1,反應達平衡時,CO轉化為CO2的轉化率為60%;如果將H2O的起始濃度加大到6mol·L-1,則CO的轉化率為75%。

      請注意上述有關數據,總結出其中規(guī)律。填寫以下空白:

      設830K時,起始濃度[CO]=a mol·L-1,[H2O]=b mol·L-1,達平衡時[H2]= cmol· L-1。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1)當b不變時,a減小,重新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______ ;H2O轉化率_______。

      (2)當a=5,c=20/9時,b=______。(3)當a=b時,c/a= ____。

      (4)用以表示a、b、c之間的關系的代數式____。

      一、選擇題

      1.A、C 2.C 3.B、C 4.A、B 5.B、C 6.C、D 7.B、C提示:從圖象看,改變條件只加快反應速率,不使平衡發(fā)生移動。8.D提示:采用差量法計算。9.B提示:采用極值思想來確定取值范圍 10.B

      二、非選擇題

      11.(1)向右移動

      先深后淺

      向左移動

      變深(2)不移動

      變深

      向右

      移動

      變深

      向左移動

      變淺

      12.(1)a>4d(2)D提示:可以將題中的平衡看作是新平衡的起始態(tài),按照題中給出的D的物質的量變化范圍的下限(d/2)和上限(2d)來分別討論。討論時應注意平衡移動的方向,由哪一種物質來確定a的取值。

      13.(1)提高降低(2)4(3)0.5(4)c/a+c/b

      億庫教育網

      http://004km.cn

      第四篇:第二輪復習教案化學平衡

      化學平衡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復習和強化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標志的認識、對同一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勒沙特列原理的廣泛應用,以及化學平衡計算知識。

      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平衡的概念、平衡移動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化學計算中的另類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對化學平衡概念的深刻討論,使學生建立平衡思想,并能廣泛應用于一定條件下的可逆過程中。

      科學品質:通過化學平衡例題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審題習慣,多方位的或換位的思維方式,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科學方法:通過對化學平衡理論的復習,培養(yǎng)學生學會討論問題的科學方法。重點、難點化學平衡概念的深刻剖析和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一、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提問】我們根據什么可以來判斷,在一定條件下,一任意可逆反應: mA+nB pC+qD,是否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

      學生活動

      回答:一定條件下。①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②平衡混合氣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不變。

      【過渡】還有哪些衍生出的因素也可以是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討論題:

      2SO2(氣)+O2(氣)可用來確定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 A.反應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單位時間消耗1molSO3同時生成1molSO2 C.單位時間消耗1molSO3同時消耗1molSO2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發(fā)生變化

      例2 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不能例1 在恒溫下,密閉容器中的可逆反應:2SO3(氣)

      表明可逆反應A(固)+2B(氣)[

      ]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 C.B的物質的量濃度 D.反應放出的熱量 【討論引導】

      C(氣)+D(氣)+Q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從化學平衡概念的本質及它的外延去討論和判斷,但需注意題中可逆反應的特征、物質的狀態(tài)。

      討論:

      回答

      例1中可逆反應在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相等,故可以通過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來確定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A正確;B選項只描述了正反應速率,C正確。

      回答:例1未指明密閉容器的體積固定,對于體積可變容器,達平衡與否,容器內壓強均不會改變,A不正確。

      回答:例2中容器的體積雖然固定,但可逆反應在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相等,混合氣體的總體積不變,達平衡與否,容器內壓強均不會改變,A選項不正確。由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B選項也不正確。

      回答:反應物A為固體,達平衡前后氣體質量不相等,B選項正確?;卮穑好荛]容器的體積固定,雖然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但反應過程中成分氣體的物質的量在改變,濃度在改變,所以C選項正確;正反應為放熱反應,D選項也正確。

      【評價】例1中的A、B、D三個選項均不正確,只有C正確。例2中只有A選項不能表明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小結】化學平衡的判斷(標志)1.從反應速率:v正=v逆來判斷。①正逆反應的描述:

      同一物質

      消耗和生成 反應物和生成物

      消耗或生成 ②速率相等:

      同一物質

      速率的數值相等

      不同物質

      速率的數值與系數成正比即相等 2.從混合氣體中成分氣體的體積分數或物質的量濃度不變來判斷。3.從容器內壓強、混合氣體平均分子量、混合氣體的平均密度、反應的熱效應不變等來判斷,與可逆反應中m+n和p+q是否相等,容器的體積是否可變,物質的狀態(tài)、反應過程中有無明顯的熱效應等因素有關,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同一平衡狀態(tài)

      【提問】從化學平衡的概念出發(fā),化學平衡的建立與哪些條件有關? 回答:反應溫度、壓強、物質的量濃度。

      【過渡】對于同一可逆反應,如果反應的起始態(tài)不同,所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是否相同呢?

      討論題:

      2NH3,在一固定容積的容器內,500℃Fe為催化劑,三種不同的初始態(tài):①3molH2、1molN2,②2mol NH3,③1.5 mol H2、0.5 mol N2、1mol NH3,發(fā)生反應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是否相同?

      例2 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溫度,在一定條件下進行例1 可逆反應3H2+N2

      反應:A(氣)+B(氣)2C(氣)。已知加入1mol A和2mol B達到平衡后,生成amol C,此時在平衡混合氣體中C的摩爾分數為R。若在相同的條件下,向同一容器中加入2mol A和4mol B,達平衡后的C物質的量為多少?此時C在平衡混合氣體中的摩爾分數與R的關系?

      【討論引導】

      注意例

      1、例2中相關可逆反應的特征。

      在討論例2時,可將濃度的改變轉化為容器體積的改變,從而由平衡移動的角度分析。

      討論:

      回答:例1,溫度相同,容器的體積相同(即壓強相同),雖然起始態(tài)不同,將②③轉換后與①中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相同,所以對同一個可逆反應,在相同的條件下,所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是同一平衡狀態(tài)。即三種不同的起始態(tài)的平衡混合體系中NH3的體積分數相同。

      回答:例2,由于可逆反應的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在固定體積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4molB,就相當于把 【小結】

      1.可逆反應的平衡狀態(tài)只與反應的條件有關,與反應的過程無關。2.在相同溫度和相同體積的容器中,同一可逆反應:mA+nB

      pC+qD 當m+n≠p+q,由不同的起始態(tài)均轉換為從正反應開始的起始態(tài),若反應物的濃度完全相同,則達到平衡時,為同一平衡狀態(tài);

      當m+n=p+q,由不同的起始態(tài)均轉換為從正反應開始的起始態(tài),若反應物的濃度比完全相同,達到平衡時,則為同一平衡狀態(tài)。

      三、勒沙特列原理的應用 【討論引導】

      什么是勒沙特列原理,在化學平衡中的具體體現有哪些? 回答(略)。【復習討論】 討論題:

      pC(氣)—Q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n+ m>p,Q>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升溫,[B]/[C]的比值變小 ②降溫時體系內混合氣體平均分子量變小 ③加入B,A的轉化率增大 ④加入催化劑,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變

      ⑤加壓使容器體積減小,A或B的濃度一定降低 ⑥若A的反應速率為vA,則B的反應速率為vAn/m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在密閉容器中有可逆反應:nA(氣)+mB(氣)

      【討論引導】注意可逆反應的特點,改變條件后的平衡移動方向,以及題中涉及的化學量的概念。

      討論:

      回答:此可逆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的縮小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小,平均分子量變大;B的濃度變小,C的濃度增大。

      增大壓強,使容器的體積變小,各物質的濃度應增大,但由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氣體A、B的物質的量變小,生成物氣體C的物質的量增大。正確答案為B。

      【評價】討論的結論正確。不僅應會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也應會判斷平衡移動后的結果。

      【過渡】對于其他平衡體系,如: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勒沙特列原理是否適用呢?

      例題

      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懸濁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 Ca2++2OH-,當向懸濁夜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溶液中Ca2+數目減少 B.Ca2+濃度增大 C.溶液pH保持不變 D.溶液pH增大

      【講解】難溶物在水中存在著溶解和沉淀的可逆過程,在一定條件下,當溶解的速率等于沉淀的速率,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稱為溶解平衡。同化學平衡一樣,改變條件,平衡被破壞而發(fā)生移動。應用勒沙特列原理來分析例題中的問題。

      【提問】在一定條件下,石灰乳懸濁液存在著平衡狀態(tài),那么對于溶液而言,是否處于飽和狀態(tài)?加入生石灰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對溶解平衡有什么影響?

      傾聽。

      思考并議論。

      回答:是飽和狀態(tài)。生石灰與溶劑水反應,雖然由于溶劑的減少,平衡會發(fā)生移動,但溫度不變,Ca(OH)2的溶解度不變,所以溶液的濃度不變,只是溶質和溶劑的量改變。A、C正確。

      【評價】回答正確。

      【結論】凡是存在可逆過程的變化,均會在一定條件下建立平衡狀態(tài),均可應用勒沙特列原理來分析解決平衡移動問題,但不能脫離

      該問題所涉及的概念。

      四、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

      【引入】在復習化學平衡的計算時,除了常規(guī)的計算方法,還應具備一些常用的數學思想,以及常用的解題方法。

      傾聽。1.極值思想 例題:

      在一定條件下,將物質的量相同的NO和O2混合,發(fā)生如下反應:2NO+O2

      2NO2,2NO2 N2O4,所得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為40%,則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是

      [

      ] A.49.6 B.41.3 C.62 D.31 【分析】首先確定混合氣體的組成,用常規(guī)方法解題。

      【引導】由于 【啟示】極端假設法常用在混合物的組成的計算中,同樣也可以應用在可逆反應的有關計算中。

      解題:混合氣體是由O2、NO2、N2O4組成的。(解題過程略)思考:

      回答:假設混合氣體只是由1molO2和2mol NO2組成的,其平均分子量為41.3;假設混合氣體只是由1molO2和1 molN2O4組成的,其平均分子量為62。但實際上混合氣體是由O2、NO2、N2O4組成的,所以平均分子量應在二者之間。A正確。

      2.代換思維 例題:

      在一真空的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熱到200℃時發(fā)生如下反應:PCl5(氣)PCl3(氣)+Cl2(氣),反應達平衡時,PCl5所占體積分數為M%。若在同一溫度和容器中,最初投入的PCl5是2 mol,反應達平衡時,PCl5所占體積分數為N%,則M和N的正確關系是

      [

      ] A.M>N B.M<N C.M=N D.無法比較

      【分析】在同一容器中投入不同量的反應物,即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因此,我們可以把兩個獨立的平衡體系看成是在 ①轉換為平衡移動問題;

      3.差量方法 例題:

      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混合氣中NH3的體積分數為25%,若反應條件不變,則反應后縮小的氣體體積與原反應物體積的比值是

      [

      ] A.1/5

      B.1/4 C.1/3

      D.1/2 【分析】根據平衡時混合氣中NH3的體積分數為25%,可按常規(guī)計算方法列出方程后解題。

      解題(略)。

      【引導】若把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差量法計算引入此題中,可簡約思維。3H2+N2 2NH3…△V 變化3L 1L

      2L

      2L 由此可知反應過程氣體體積縮小的量即生成NH3的量。

      【啟示】可逆反應是化學反應中的一種,反應過程中是按反應式各物質的系數比變化的,所以差量法經常應用在化學平衡的計算中。

      思考解題:

      回答:設平衡混合氣體為100L,其中NH3為25L,即反應生成NH325L,氣體體積縮小了25L,原反應物體積為125L,A正確。

      五、綜合問題 例題:

      在一容積固定的反應容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動的密封隔板,兩側分別進行如圖所示的可逆反應。各物質的起始加入量如下: A、B和C均為4.0mol,D為 6.5mol,F為2.0mol,設E為xmol,x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均可以通過調節(jié)反應器的溫度,使兩側反應都達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處于反應器的正中間位置。

      ①若x=4.5,則右側反應在起始時向______方向進行,欲使起始反應維持向該方向進行,則x的取值范圍為____。

      ②若x分別為4.5和5.0,則在這兩種情況下,當反應達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是否相等?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分析】左側可逆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右側可逆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的物質的量縮小的反應。隔板在中間意味著左右兩側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左側氣體的起始量已知,共12mol,由此進行討論。

      【引導啟發(fā)】在推算x的取值范圍時,可采用極端假設法進行討論。思考討論。

      回答:①當x=4.5時,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3.0mol,欲使右側反應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應在起始時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進行。欲使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可以通過極端假設的方法來討論:假設平衡不移動,x=12.0 mol-6.5 mol-2.0 mol=3.5mol;假設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使E為0 mol,(6.5-0.5x)+(2.0+x)=12.0 mol,x=7.0 mol,故x取值范圍為3.5<x<7.0。

      ②當x的取值不同時,反應分別達到平衡的氣體總物質的量均為12mol,兩個反應的溫度肯定不同,所以左側中的氣體A的物質的量也肯定不同。

      【評價】回答正確。

      【啟示】解化學平衡綜合題,應圍繞著化學平衡概念,應用平衡的基本知識來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精選題

      一、選擇題

      1.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 A(氣)+3B(氣)

      2C(氣)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

      ] A.C生成的速率與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單位時間生成a molA,同時生成 3a molB C.A、B、C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D.A、B、C的分子數比為1∶2∶3 2.在一真空容器中,充入10molN2、30molH2,發(fā)生如下反應:N2+3H2

      2NH3,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在相同溫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3,欲使達到平衡時各成分的質量分數與上述平衡時相同,則起始時NH3的物質的量和達平衡時NH3的轉化率為 [

      ] A.15mol 25%

      B.20mol 50% C.20 mol 75%

      D.40mol 80% 3.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反應:2A(氣)+B(氣)x C(氣),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為w%。若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按0.6 molA,0.3molB和1.4 molC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也為w%,則x的值

      [

      ] A.1

      B.2 C.3

      D.4 4.在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溫度,進行以下反應:

      2HBr(氣),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 Br2時,達到平衡后生成a molHBr。在相同條件下,起始加入H2、Br2、HBr分別為x、y、z(均不等于0),如果仍保持平衡時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變,以下推斷正

      H2(氣)+Br2(氣)確的是

      [

      ] A.x、y、z應滿足的關系是4x+z=2y B.達平衡時HBr物質的量為(x+y+z)a/3 mol C.達平衡時HBr物質的量為 a mol D.x、y、z應滿足的關系為x+y=z 5.在一真空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氣體A,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氣)B(氣)+xC(氣),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容器內壓強增大了p%,若此時A的轉化率為a%,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若x=1,則p>a

      B.若x=2,則p<a C.若x=3,則p=a

      D.若x=4,則p≥a

      C(固)+4D(氣)+Q,圖2-14中a、b表示在一定條件下,D的體積分數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若使曲線b變?yōu)榍€a,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增大B的濃度 B.升高溫度

      C.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加壓)D.加入催化劑 6.已知反應3A(氣)+B(氣)

      7.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u(H2O)4]2++4Cl-[CuCl4]2-+4H2O,能使黃綠色氯化銅溶液

      藍色

      黃綠色

      向藍色轉化的操作是

      [

      ] A.蒸發(fā)濃縮

      B.加水稀釋 C.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食鹽晶體 8.在接觸法制硫酸中,進入接觸室的氣體組成為(體積分數)SO27%、O211%、N282%。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為77%,則平衡時氣體總體積是反應前的 [

      ] A.38.5%

      B.77% C.6.4%

      D.97.3%

      2SO3(氣)的化學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分別是2.0mol·L-

      1、0.8mol·L-

      1、2.4 mol·L-1,則O2在反應初始時的濃度可能是

      [

      ] A.0.8~2.0 mol·L-B.0~2.0mol·L-1 C.0~0.8mol·L-1

      D.無法確定

      10.在800℃時,下列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CO(氣)+H2O(氣)9.一定條件下,在2SO2+O2

      CO2(氣)+H2(氣),已知CO和H2O(氣)的初始濃度為0.01mol·L-1時,H2平衡濃度為0.005mol·L-1。若此時再加入0.02mol·L-1的H2O(氣),重新達到平衡時,H2平衡濃度為

      [

      ] A.0.0025 mol·L-1

      B.0.0075 mol·L-1 C.0.010 mol·L-1

      D.0.015 mol·L-1

      二、非選擇題

      11.下列平衡體系均有顏色,改變條件后,平衡怎樣移動?顏色怎樣變化?

      (1)2NO2(氣)N2O4(氣)+57 kJ,迅速加壓:平衡______,顏色______。

      加熱:平衡______,顏色______。(2)2HI(氣)=H2(氣)+I2(氣)-Q 加壓:平衡______,顏色______。加熱:平衡______,顏色______。加氫氣:平衡______,顏色______。

      12.在某條件下,容器中有如下平衡反應:A+4B

      2C+D+Q 此時,A、B、C的物質的量均為 a mol,而D的物質的量為 d mol。(1)改變a的取值,再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可以使反應重新達到平衡,并限定達到新平衡時,D的物質的量只允許在 d/2到 2d之間變化,則 a的取值范圍應是_______(用a和d的關系式表示)。

      (2)如果要使本反應重新建立的平衡中,D的物質的量只允許在d到2d之間取值,則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從下面列出的選項中選擇)。

      A.升高反應溫度

      B.增大反應容器內的壓強

      C.增大反應容器的容積

      D.降低反應溫度 E.減小反應容器內的壓強

      F.減小反應容器的容積

      13.若溫度為830K時,下列可逆反應及其平衡具有某些特殊性。CO+H2O H2+CO2,若起始濃度[CO]=2mol·L-1,[H2O]=3mol·L-1,反應達平衡時,CO轉化為CO2的轉化率為60%;如果將H2O的起始濃度加大到6mol·L-1,則CO的轉化率為75%。

      請注意上述有關數據,總結出其中規(guī)律。填寫以下空白:

      設830K時,起始濃度[CO]=a mol·L-1,[H2O]=b mol·L-1,達平衡時[H2]= cmol· L-1。

      (1)當b不變時,a減小,重新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______ ;H2O轉化率_______。

      (2)當a=5,c=20/9時,b=______。(3)當a=b時,c/a= ____。

      (4)用以表示a、b、c之間的關系的代數式____。

      一、選擇題

      1.A、C 2.C 3.B、C 4.A、B 5.B、C 6.C、D 7.B、C提示:從圖象看,改變條件只加快反應速率,不使平衡發(fā)生移動。8.D提示:采用差量法計算。9.B提示:采用極值思想來確定取值范圍 10.B

      二、非選擇題

      11.(1)向右移動

      先深后淺

      向左移動

      變深(2)不移動

      變深

      向右

      移動

      變深

      向左移動

      變淺

      12.(1)a>4d(2)D提示:可以將題中的平衡看作是新平衡的起始態(tài),按照題中給出的D的物質的量變化范圍的下限(d/2)和上限(2d)來分別討論。討論時應注意平衡移動的方向,由哪一種物質來確定a的取值。

      13.(1)提高降低(2)4(3)0.5(4)c/a+c/b

      第五篇:高中地理第二輪復習教案

      虎林高中 2011屆()高三學年聯考試題(地理學科)

      密山一中

      命題人:孟繁廷 審核人:周顯恩、陳杰

      一、單項選擇(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每題1.5分,共計30題,45分。)

      密山市被人們稱為魚米之鄉(xiāng),它地處三江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密山市密山鎮(zhèn)經緯度位置約為(45°N,130°E),它處于穆棱河平原北側,南部又有興凱湖湖濱平原,原為一望無際的沼澤區(qū)。美麗可愛的興凱湖是我國夏季的旅游勝地之一,大湖與小湖之間的湖崗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又具有獨特的自然特征,尤其是松樹的種類獨特。其樹冠形狀酷似黃山上的迎客松,樹冠的伸展方向指向小湖。好像在歡迎八方游客。根據材料回答:

      1、密山地區(qū)與廣東省相比

      A.有機質含量少,土層深厚 B.有機質含量多,土層薄 C.有機質含量多,土層厚 D.有機質含量少,土層薄

      2、下列有關興凱湖湖濱平原與穆棱河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植被屬于針闊混交林 B.自然植被屬于溫帶落葉闊葉林 C.自然植被呈現非地帶性特征,但又具有這個地帶的地帶性特征 D.自然植被呈現地帶性特征,但又不具有非地帶性特征

      3、密山市優(yōu)質的大米在南方的昆明、上海、溫州等地為一種品牌,關于密山大米好吃的自然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密山的全年日照時間長 ②密山的降水量大、積溫量大 ③密山的夏季晝夜溫差大 ④密山夏季日照時間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根據上述資料分析樹冠形狀伸展方向指向小湖的原因正確的敘述是 ①在松樹的生長旺季,小湖面積小,離陸岸近,氣溫高于大湖 ②冬季,小湖面積小,離陸岸近,溫度高于大湖

      ③在松樹的生長旺季,風總是由大湖吹響小湖,使其樹冠伸展方向指向小湖 ④冬季風總是由大湖吹響小湖,使其樹冠伸展方向指向小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圖所示區(qū)域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圖中虛線表示該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狀況。該圖回答5題:

      5、圖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區(qū)海拔高度約為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A.250米 B.1500米 C.2000米

      D.500米

      讀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線。據此回答6~7題:

      6、圖中河流L的流向為

      A.從東流向西 B.從西南流向東北 C.從西流向東 D.從東北流向西南

      7、若X的數值為500米,圖中A所在地

      A.海拔等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小于700米 C.海拔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D.海拔大于300米,低于400米

      下圖是北半球中緯度某地區(qū)天氣系統圖,讀圖,回答8~10題。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氣壓中心C數值小于1020 B.圖中B地吹東北風

      C.A點所在區(qū)域氣團為暖氣團 D.B點所在地區(qū)比A的風力弱

      9、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目前可能出現逆溫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10、如果圖中天氣系統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向正東方向移動,8小時后A地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的風向和風力變化為

      A.風向變?yōu)槲髂巷L,風力減弱 B.風向變?yōu)槲鞅憋L,風力減弱 C.風向變?yōu)槲髂巷L,風力增強 D.風向變?yōu)闁|北風,風力增強

      讀某地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完成11~12題:

      降水量(mm)200 150 100 50

      ﹣10 0 10 20 氣溫(°C)

      0

      11、該地的氣候類型為

      A.亞熱帶季風氣 B.溫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12、該地可能是以下哪個城市

      A.開羅 B.紐約 C.開普敦 D.悉尼

      下圖是我國東北林區(qū)某地的采伐跡地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13、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別是

      A.東.西.北.南 B.北.南.西.東

      C.南.北.東.西 D.西.東.南.北

      14、下列對圖示內容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樹可能是紅松,② 樹可能是白楊

      B.大小樹皆伐,不利于林木的更新 C.減少植物的蒸騰,促進土壤沼澤化 D.降低采伐難度,提高生產率

      15、這種采伐方式帶來的后果,不可能是()

      A.水旱災害頻發(fā) B.沙塵天氣加重 C.物種減少 D.地震災害

      讀“世界某地海陸分布示意圖”和“甲地各月降水分配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16~17題: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16、圖中另一條緯線的度數與圖中30°緯線相差10個緯度,根據圖中信息判斷甲地

      位置和氣候類型是

      A.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氣候 C.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 D.南半球、地中海氣候

      17、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地所在國家銅礦資源豐富 B.甲河河口附近的洋流是加利福尼亞寒流

      C.甲地和上海高溫不同期、雨季同期 D.1月份甲地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全球80多個國家3000座城市于當地時間2009年3月28日20時30分起熄燈

      一小時。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羅(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燈一小時活動。據此回答18~20題:

      18、以下四城市熄燈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確的是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羅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羅 C.圣保羅、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羅、悉尼、巴黎、上海

      19、熄燈當天,四城市中黑夜最長與最短的分別是

      A.悉尼和上海 B.悉尼和巴黎 C.圣保羅和上海

      D.圣保羅和巴黎

      20、熄燈一小時活動的主要意義是 A.全球可大量減少CO2排放

      B.全球可大量節(jié)省能源消耗 C.喚起人們關注美好的夜空

      D.喚起人們關注全球氣候變化

      讀“地球近地面主要風帶示意圖”,回答21~22題:

      21、終年受①風帶與③風帶之間的氣壓帶控制的地區(qū),其氣候特點是 A.終年溫和濕潤 B.終年高溫多雨

      C.終年炎熱干燥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2、在②風帶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類型、性質和方向可能是

      A.風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東南 B.補償流 寒流 自西南向東北 C.補償流 寒流 自西向東 D.風海流 寒流 自西向東

      如下圖:①為石灰?guī)r,③為頁巖,②④為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兩種巖石發(fā)生變化,形成的新巖石。據此回答23~24題:

      23、形成①、③巖石的地質作用為

      A.風化作用 B.沉積作用 C.變質作用 D.固結成巖作用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24、②巖石的形成,需具備的條件有

      ①高壓 ②石灰?guī)r分布 ③巖漿活動 ④風化侵蝕作用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讀“某地區(qū)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以及“P、Q兩區(qū)域的等高線圖”,回答25~28題:

      25、引起圖示區(qū)域植被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的變化 B.經度位置的變化C.海拔高度的變化 D.海陸位置的變化

      26、圖中P處的地貌名稱是 A.河漫灘 B.沖積扇C.三角洲 D.侵蝕平原

      27、P處堆積作用最顯著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28、按照“地勢平坦、取水方便、無水患洪災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則,在Q地聚落選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密山市、虎林市地處三江平原的穆棱河畔。據此回答29~30題。

      29、兩市的地帶性植被應為

      A.亞寒帶針葉林 B.溫帶落葉闊葉林 C.常綠闊葉林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30、關于穆棱河的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全年流量豐富 B.全年只有春汛 C.全年只有夏汛 D.全年既有春汛也有夏汛

      二、綜合題(55分)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31、讀“印度洋洋流圖”(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同緯度的A、B兩海域,水溫較高的是 ;(1分)原因是。(2分)

      (2)此時,若一艘油輪經過印度半島南端附近海域時,發(fā)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 方向漂流(1分)。洋流對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2分)

      (3)在泄油區(qū),魚類迅速死亡,原因是。(2分)(4)在A、C兩海域,油輪吃水較深的是,(2分)原因是。(2分)

      32、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對氣溫、降水和風的影響十分顯著。下圖中的甲圖表示的是空氣由開闊地進入山地峽谷時產生的大風現象。乙圖是黑龍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氣溫日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4分)

      (1)峽谷地帶出現大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2)山頂與山谷相比,氣溫日較差較小的是________,(2分)試分析原因。(2分)

      (3)圖乙表示的是_______(冬、夏)季的氣溫日變化(2分),請說明判斷依據。(2分)

      (4)山谷地區(qū)容易發(fā)生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2分)試分析原因。(2分)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33.(14分)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2分)圖中A地形區(qū)名稱為

      ,它屬于 板塊。2.(2分)簡要說明該區(qū)域內、外力作用的具體表現形式。3.(4分)BC之間的河流峽谷地區(qū)降水十分豐富,試簡要分析其原因。4.(6分)從大氣的作用分析B所在高原為什么日照強烈,但氣溫卻很低?

      34、我國的一艘綜合科考船與今年2月20日從上海港出發(fā),沿下圖所示船行線路經圣弗朗西斯科——利馬——悉尼,再對澳大利亞大陸進行考察。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共15分)

      B

      A(1)考察船從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的航行過程中基本上是(順、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逆)著洋流而行,由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到利馬是 著洋流而行。(2分)

      (2)關于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2分)A.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華人聚居地區(qū) B.附近的硅谷是全國最大的電子工業(yè)中心 C.夏季氣候干旱,依靠灌溉發(fā)展種植業(yè) D.是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qū)

      (3)考察船行6周后到達秘魯的利馬,船員發(fā)現正午時人影朝向。利馬當地屬于 氣候,其成因主要是 以及 的影響。(4分)

      (4)在澳大利亞由A處穿越大陸到B處的科學考察過程中,發(fā)現澳大利亞大陸的東

      部和中西部地貌景觀差異極大,這種差異的形成是以 條件為基礎的,導致

      東部地貌的形成主要受 作用的影響,而西部主要以 地貌為主。(5)針對國內水資源分布的狀況,澳大利亞實施“東水西調”工程,試分析其背景原因:。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參考答案

      1-5 BCBCD 6-10BCDCA 11-15CCBCD 16-20DBBBD 21-25BDBBC 26-30BCB 33、14分⑴喜馬拉雅山 印度洋2分

      (2)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強烈擠壓,地殼不斷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現流水的侵蝕和切割作用。2分

      (3)圖中峽谷地區(qū)為雅魯藏布大峽谷,這里是西南暖濕氣流進入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水汽通道,西南季風受地形阻擋抬升,形成豐富的地形雨。4分(4)該高原地勢高,大氣稀薄,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小,因而日照強烈;由于大氣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少,大氣對地面輻射吸收少,大氣逆輻射較弱,大氣保溫效果差,導致氣溫低。6分

      34、(共15分)

      (1)順 先順后逆(2分)(2)A(2分)(3)南 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 秘魯寒流(4分)(4)水分(降水)流水 風成(3分)

      (5)東部處于大分水嶺山地迎風坡同時受到東澳大利亞暖流的作用,降水多,徑流量大;大分水嶺西部處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河流徑流量?。?/p>

      中部地下水含鹽度高,不利于灌溉;中部墨累達令河盆地是澳大利亞的小麥—牧羊混合農業(yè)區(qū),農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共4分,答出三方面即可)

      高考學習網-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下載第二輪復習教案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word格式文檔
      下載第二輪復習教案物質的量濃度及有關計算.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范文推薦

        第二輪復習教案鹵族元素

        億庫教育網http://004km.cn 鹵族元素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充分認識以氯元素為核心的鹵族元素的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進一步加深對“結構決定性質”的理解;掌握鹵族......

        第二輪復習教案鋁 鐵

        億庫教育網http://004km.cn 鋁鐵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復習鋁鹽、偏鋁酸鹽及氫氧化鋁之間的轉化關系及轉化時量的關系;能用離子方程式正確表達它們之間的關系;應用化學......

        高一化學物質量的計算(小編整理)

        高一化學物質量的計算 1.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物質的量可以衡量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單元(即微觀粒子群)的數目的多少,符號n,單位摩爾(mol),即一個微觀粒子群為1......

        第二輪復習——作文

        考點一 基礎等級 基礎等級又分為“內容”和“表達”兩個方面,基礎等級評分以題意、內容、語言、文體為重點,全面衡量,包括八條基本要求。 (一)題意。力爭切合題意,就是要在審題......

        數列第二輪復習

        數列第二輪復習 考點一:等差、等比數列的概念與性質 例一:題型一:證明等差數列以及錯位相減法 例1:在數列?an?中,a1?1,an?1?2an?2n. (Ⅰ)設bn?an.證明:數列?bn?是等差數列; 2n?1 (Ⅱ)求數列?an?的前n項......

        第二輪復習教案化學常用計量(5篇范文)

        億庫教育網http://004km.cn 化學常用計量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的涵義。掌握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

        第二輪復習教案 氧族元素

        億庫教育網http://004km.cn 氧族元素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硫及其化合物轉化關系的教學,使學生掌握H2S、SO2、H2SO4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通過實驗設計的分析與討論,......

        高三物理第二輪專題復習教案[全套]·物理

        高三物理第二輪專題復習教案[全套]·物理.txt世上有三種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沒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連狗都不吃的人。︶﹋丶 愛情是個夢,而我卻睡過了頭﹌第一講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