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瑞字汝賢瓊山人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xiāng)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偠胶趹棁L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倍加粉稠湫胁窟^,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
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廷臣無敢言時政者,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钡勰?。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
(明穆宗隆慶)三年夏,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勢家硃丹其門,聞瑞至,黝之。中人監(jiān)織造者,為減輿從。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奪還之。下令飚發(fā)凌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機告訐,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又裁節(jié)郵傳冗費。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頓,由是怨頗興。都給事中舒化論瑞,滯不達政體,宜以南京清秩處之,帝猶優(yōu)詔獎瑞。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遂改督南京糧儲。將履新任,會高拱掌吏部,素銜瑞,并其職于南京戶部,瑞遂謝病歸。
帝屢欲召用瑞,執(zhí)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fā),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贈太子太保,謚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傳》)
【注釋】①脫粟:糙米飯。②飚發(fā)凌厲:氣勢猛然。③糾擿(zhí):舉發(fā)糾正。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懋卿恚甚 恚:氣憤
B.瑞遂謝病歸謝:道歉
C.素銜瑞銜:懷恨
D.執(zhí)政陰沮之陰:暗中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為減輿從提刀而立,為之四顧
B.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木欣欣以向榮
C.并其職于南京戶部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趣執(zhí)之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海瑞遷淳安知縣時,為政清廉,潔身自愛,平時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自足。聽說他為老母親祝壽,才買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務而齋戒修道。無人敢言,海瑞獨自上疏。皇帝讀了奏章,十分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來。
C.海瑞推行政令氣勢過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機告狀,世家大姓有被誣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員上書陳述他的罪狀,皇上迫于壓力讓他解職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剛正果敢,提學御史房寰害怕被檢舉揭發(fā),惡人先告狀,上疏詆毀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但皇帝沒有同意。
7.把原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
(2)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奪還之。
參考答案:
4.B(謝:辭去官職)
5.A(A:因為;B:表目的,來/連詞;C:到/對于;D:代詞,他/用于主謂之間)
6.C(“皇上迫于壓力讓他解職而去”的說法有問題,原文中說“帝猶優(yōu)詔獎瑞”“……瑞遂謝病歸”可作為佐證。)
7.(1)聽說他(海瑞)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該死,買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逃散沒有留下來的,這樣(的人)是不會逃跑的。
“觸忤”“市”“訣”“遁”各1分,句意1分。
(2)海瑞向來憎恨大戶兼并土地,極力打擊豪強勢力,安撫窮弱百姓。貧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奪回來交還原主。
“素”“疾”“率”、定語后置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譯文
海瑞,字汝賢,瓊山(今海南)人??贾朽l(xiāng)試,被委任為南平縣教諭,調任淳安知縣。他穿布袍,吃粗飯,讓老仆人種菜自給??偠剑ü俾毭┖趹椩?jīng)對人說:“昨天聽說??h令為母親祝壽,才買了兩斤肉?!倍加罚ü俾毭┷稠鋸拇景部h經(jīng)過,海瑞對他們的招待都很簡陋,說淳安縣地方太小容不下車馬。鄢懋卿非常憤恨。但是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聲,因此只好收斂威風離開了。
當時,明世宗在位時間長了,不上朝處理政務,深居在西苑,專心致志地齋戒修道??偠?、巡撫等高官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中沒有敢說時政的人,海瑞獨自上疏。嘉靖皇帝讀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對身邊的臣子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傻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該死,買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逃散沒有留下來的,這樣(的人)是不會逃跑的?!被实勐犃四瑹o言。過了一會兒又讀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復讀了多次,為之感動嘆息。
(明穆宗隆慶)三年夏天,(海瑞)憑著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巡視應天十府。屬吏害怕他的威嚴,貪污的人很多自動離職而去。顯赫的權貴把大門漆成紅色,聽說海瑞來了,把紅門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織造的宦官,因海瑞來減少了車馬隨從。海瑞向來憎恨大戶兼并土地,極力打擊豪強勢力,安撫窮弱百姓。海瑞向來憎恨大戶兼并土地,極力打擊豪強勢力,安撫窮弱百姓。貧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奪回來交還原主。他推行政令雷厲風行,負責(所屬、所管)官吏戰(zhàn)戰(zhàn)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能力的豪強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多乘機告狀,世家大姓中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海瑞又裁減節(jié)約驛站供給費用,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qū)大多得不到奉獻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來越多。都給事中舒化對皇帝議論海瑞,說他拘泥固執(zhí),不通曉施政的要領,建議應當用南京清閑的職務安置他,皇帝還是用嘉許的語言下詔書鼓勵海瑞。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釣譽破壞政事,于是改調海瑞去任南京糧儲之職。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職務合并到南京戶部當中,海瑞于是告病還鄉(xiāng)。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為南京都御史。各主管官員向來茍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則矯正弊端。提學御史房寰害怕被檢舉揭發(fā),想惡人先告狀,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兩次上疏詆毀誣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書請求退休,皇帝下詔慰勉挽留,不同意他退休。萬歷十五年,海瑞死于任上。追認他為太子太保,謚號忠介。
第二篇:《世說新語》原文賞析及譯文
孫子荊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后來臨尸慟哭賓客莫不垂涕??蕻?,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斌w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ㄟx自《世說新語》)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⑴、少所推服.()
⑵、時.名士無不至者()
⑶、莫.不垂涕()
⑷、使.君輩存()
10、給文中劃線句劃分停頓。(2分)
子荊后來臨尸慟哭賓客莫不垂涕。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⑴、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⑵、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12、王子猷和孫子荊悼念亡者的方式分別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他們獨特的悼念方式?(5分)
參考答案
9、⑴、佩服⑵、當時..⑶、沒有誰⑷、讓.
10、子荊后來/臨尸慟哭/賓客莫不垂涕。
11、⑴、孫子荊抬起頭說:“讓你們這類人活著,卻讓這個人死了!”
⑵、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過去了。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死了。
12、子猷的悼念方式是彈琴,孫子荊的悼念方式是學驢叫。
子猷與子敬有著深刻的手足之情,子敬“素好琴”,子猷奔喪時撫琴即像撫人,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哀思;王武子生前喜歡聽孫子荊學驢叫,孫子荊以驢鳴代替悲歌,表達喪友之痛。
參考譯文
孫子荊(孫楚 西晉詩人)仗著自己有才華,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唯獨敬重王武子(王濟)。王武子去世后,名士們都來吊唁。孫子荊后到,面對尸體痛哭,客人們也受感染跟著流淚。孫子荊哭罷,對著靈床說:“你一直喜歡我學驢叫,今天我學給你聽?!彼械穆曇艉驼娴囊粯?,客人們都笑了。孫子荊抬起頭來說道:“讓你們這些人活著,卻讓這樣的人死了!”
二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币驊Q絕良久。月余亦卒。
【乙】孫子荊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后來,臨尸慟哭,賓客莫不垂涕??蕻?,向靈床曰①:“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斌w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注釋】①靈床:停放尸體的床鋪。
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2)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8.有同學認為文章開頭寫子猷先“了不悲”“都不哭”,后來又寫他“慟絕良久”,這是自相矛盾的說法。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請說說你的理解。(2分)
9.王子猷和孫子荊悼念亡者的方式分別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他們獨特的悼念方式?(4分)
參考答案
7.(1)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死過去。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2)孫子荊抬起頭來說道:“讓你們這些人活著,卻讓王武子這樣的人死了!”
8.不矛盾。子猷和子敬有著深厚的手足之情,兩人都患了重病。子猷聽不到子敬的病況,猜測他已死,心里非常難過,“了不悲”“都不哭”是勉強抑制住自己悲痛的結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面對人琴俱忘,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傷了,悲痛之情噴薄而出,所以“慟絕良久”。
9.子猷的悼念方法是彈琴,孫楚的悼念方法是學驢叫。
示例:子猷與子敬有著深厚的手足之情,子敬“素好琴”,子猷奔喪時撫琴即像撫人,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哀思;王武子生前常好驢鳴,驢叫就是孫楚和王武子之間的弦歌雅音,類同于伯牙與鐘子期之間的一曲高山流水,以驢鳴代替悲歌,表達失侶喪友之痛。
第三篇:鷓鴣天原文譯文及賞析
鷓鴣天
病酒懨懨與睡宜,①珠簾羅幕卷銀泥。②風來綠樹花含笑,恨入西樓月斂眉。
驚瘦盡,怨歸遲。休將桐葉更題詩。③不知橋下無情水,流到天涯是幾時。④
【注釋】
①病酒懨懨與睡宜:指酒后精神不振,適宜睡覺。懨懨,形容氣息微弱,精神不振的樣子。
②銀泥:簾上的銀制飾物。
③桐葉更題詩:(唐)范攄《云溪友議》記載:唐宣宗時,盧渥赴京應舉,偶臨御溝,拾得紅葉,葉上題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焙笮诜懦霾糠謱m女,盧得一宮女,即題詩者。
④不知橋下無情水,流到天涯是幾時:意為不要在桐葉上題詩了,因為不知何時它才能被橋下流水帶給遠方的情人。
【參考譯文】
酒后疲倦想入眠,眼前仿佛羅幕晃動珠簾半卷。心中的郁悶白日尚可排解,看那風吹樹綠花帶笑顏。憂恨思念最難忍的就是夜晚,上西樓瞧那月亮也像將眉愁彎。
自己憔悴消瘦得令人驚嘆,心上人遲遲不歸更讓我滿腹幽怨。再不敢在那桐葉上題詩與君相傳,誰知那橋下無情的河水,何年何月才能流淌到天涯——你的身邊。
【賞析】
這首閨怨詞寫的是思婦對離人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上片通過寫景表現(xiàn)對離人的怨恨。“花含笑”、“月斂眉”云云,是將人的感情與無知的花月作對比,以表現(xiàn)怨情。下片用唐代桐葉題詩之典,以見遠離久別相見之難。末二句“不知橋下無情水,流到天涯是幾時”,表現(xiàn)了思婦急于與離人通信息的愿望,實際上是流露出她對對方且怨且愛,而愛始終占上風的心理狀態(tài)。
第四篇:疏影原文譯文及賞析
原文:
疏影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⒅。等恁時⒆、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疏影字詞解釋:
⑴疏影:詞牌名,姜夔的自度曲。
⑵辛亥:南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
⑶載雪:冒雪乘船。詣:到。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蘇州西南的石湖,自號石湖居士。
⑷止既月:指剛住滿一個月。
⑸授簡索句:給紙索取詩調。簡:紙。
⑹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
⑺把玩:指反復欣賞。
⑻二妓:樂工和歌妓。肆習:學習。
⑼《暗香》《疏影》:語出北宋詩人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p>
⑽苔枝綴玉:范成大《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的古梅“苔須垂于枝間,或長數(shù)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敝苊堋肚酒鹁幼ⅰ罚骸疤γ酚卸N,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土,苔如綠絲,長尺余?!碧χΓL有苔蘚的梅枝。綴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綴滿枝頭。
⑾“有翠禽”二句:用羅浮之夢典故。舊題柳宗元《龍城錄》載,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夜夢與一素妝女子共飯,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綠衣童子,笑歌歡舞。趙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樹下,樹上有翠鳥歡鳴,見“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币髨蚍队讶松街忻坊ā吩姡骸昂蔑L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吳潛《疏影》詞:“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綠?!贝淝?,翠鳥。晉郭璞《客傲》:“夫攀驪龍之髯,撫翠禽之毛,而不得絕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聞也?!?/p>
⑿客里:離鄉(xiāng)在外期間。唐牟融《送范啟東還京》詩:“客里故人尊酒別,天涯游子弊裘寒?!卑资墙魅?,當時住蘇州。
⒀黃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時候?!冻o·離騷》:“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p>
⒁“無言”句: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p>
⒂“昭君”四句: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蓖踅ā度显伱贰吩姡骸疤焐铰愤呍谥昝?,年年花發(fā)黃云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后征人誰系馬?”
⒃“猶記”三句:用壽陽公主事。蛾,形容眉毛的細長;綠,眉毛的青綠顏色?!短接[》引《雜五行書》云:“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屎罅糁?,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p>
⒄安排金屋:《漢武故事》載,漢武帝劉徹幼時曾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這里借指梅花。
⒅玉龍哀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卑傅亚睹坊洹?。此曲是古代流行的樂曲,聽了使人悲傷。唐皮日休《夜會問答》說聽《梅花落》曲“三奏未終頭已白”,可見一斑。故曰“玉龍哀曲”。
⒆恁(nèn)時:那時候。南唐馮延巳《憶江南》詞:“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⒇小窗橫幅:晚唐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标惻c義《水墨梅》詩:“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贝朔闷湟?。
疏影翻譯: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xiāng)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huán)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吹雨打去。應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疏影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與詞人《長亭怨慢·漸吹盡》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載雪訪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個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詠梅,深蘊憂國之思,寄托個人生活的不幸。
疏影賞析:
《疏影》一詞集中描繪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對青春、對美好事物的憐愛之情。
上片寫梅花形神兼美?!疤χY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開篇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色彩鮮明、幽雅清麗的“雙棲圖”。它描繪了一株古老的梅樹,樹上綴滿晶瑩如玉的梅花,與翠禽相伴同宿。苔枝與翠禽色相近,都是充滿生機的“綠”,其間點綴著美玉般的梅花,就更顯得光彩照人。字里行間不露半個梅字,而梅的形象卻浮雕般突現(xiàn)出來了。
接著推出第二個畫面,是“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這完全是用寫人的手法來寫梅。梅花就是佳人的幻化。相逢在“客里”,又是“籬角黃昏”這么一個典型環(huán)境,更突出了寂寞的氛圍。在這么寂寞的氛圍里,“佳人”“無言自倚修竹”?!盁o言”這神態(tài),“自倚”這動作,突出了這位孤高的佳人形象;另一面,也折射了詞人在“客里”懷念情人的孤寂心情。
在這種孤寂情緒的支配下,詞人想到對方也一定會同自己一樣孤寂難熬。下句就借昭君出塞、遠嫁番邦之事來抒發(fā)這種情感。“不慣”“暗憶”這兩個貌似平常的詞,在這典型的語言環(huán)境里,就傳達出了不尋常的深沉感情?!跋肱瀛h(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這就明寫出人花幻化的藝術意境。放在“月夜”歸來,就更突出“幽獨”的氣質?!霸乱埂迸c“黃昏”照應,“花”與“玉”照應,“幽獨”與“無言自倚”照應,文字針線細密,情感脈絡分明。而“幽獨”一詞又是總撮了上片的精髓而成為全詞的基調。上片最后這幾句是詞中重點,寫梅花的靈魂。
下片換頭推開一筆,說明梅花不僅有美的容貌,美的靈魂,而且還有美的行為——美化和妝扮婦女。過片開頭的“猶記深宮舊事”與上片的“暗憶江南江北”遙相呼應,這是詞人想象自己心上人在遠方孤寂中一定會時時想起美好的往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是借南朝宋武帝女兒壽陽公主午睡時梅花飄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宮女爭相仿效,稱為“梅花妝”的故事,喻往事之美好令人難忘。這美好的時光非常值得珍惜,千萬不要像無情的東風一樣,“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但到底往事已成空,如今只留下一片美好的追憶而已。這就正如梅花終于被東風吹落,而且“隨波去”了,不能不怨恨那“玉龍哀曲”。
“卻又怨、玉龍哀曲”,可以看作是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這是從音樂這一側面來申明愛護梅花的重要性。再有,這兒的“玉龍”是與前篇的“梅邊吹笛”相呼應的,臨近收拍,作者著力使《疏影》的結尾與《暗香》的開頭相呼應,顯然是為了形成一種前勾后連之勢,以便讓他所獨創(chuàng)的這種“連環(huán)體”在結構上完整起來。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又從繪畫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題?!妒栌啊纷詈笠痪涞摹靶〈皺M幅”應該是與《暗香》的開頭一句“舊時月色”相呼應的,那么,“小窗橫幅”就既可解釋為圖畫又可解釋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紙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種“天然圖畫”,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現(xiàn)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靈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嘆,表現(xiàn)了對美好事物應及時愛護的思想。
此詞筆法極為奇特,連續(xù)鋪排五個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來比喻映襯梅花,從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遺貌取神”的筆法來又高出了一層。
“苔枝綴玉”三句用了此詞的第一個典故。講的是隋代趙師雄在羅浮山遇仙女的神話故事,見于曾慥《類說》所引《異人錄》。作者用這個典故,入筆很俏,只用“翠禽”略略點出。讀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綴玉”亦可描摹羅浮女神的風致情態(tài),“枝上同宿”也是敘趙師雄的神仙奇遇。姜夔愛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云:“謾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這個典故,使得梅花與羅浮神女融為一體,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層迷離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轉向孤獨,于是引出第二個典故——詩人杜甫筆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詩,其首尾云:“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位佳人,是詩人理想中的藝術形象,姜夔用來比喻梅花,以顯示它的品性高潔,絕俗超塵,寧肯孤芳自賞而絕不同流合污。北宋詞人曹組《驀山溪》詠梅詞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蘇詩和杜詩的典故。詩詞用典,都要經(jīng)過作者的重新組合與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這個藝術形象之前,先寫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帶上了一種漂泊風塵的知遇情調,又寫了“籬角黃昏”一句,這是與梅花非常相稱的環(huán)境背景,透露了一點冷落與遲暮的感嘆,顯示了梅花的高潔品格。
“昭君”至上片結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構思,主要是參照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三?!耙蝗プ吓_”句,被姜夔加以想象,強調昭君“但暗憶江南江北”,用思國懷鄉(xiāng)把她的怨恨具體化了:“環(huán)佩空歸”一句也得到了發(fā)揮,說昭君的月夜歸魂“化作此花幽獨”,化為了幽獨的梅花。為昭君的魂靈找到了歸宿,這對同情她的遭遇的人們是一種慰藉;同時,把她的哀怨身世賦予梅花,又給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風致。
換頭三句用的是壽陽公主的典故?!蔼q記深宮舊事”一句綰合兩個典故,王昭君入宮久不見幸,積悲怨,乃請行,遠嫁匈奴,也是“深宮舊事”,“猶記”二字一轉,就引出“梅花妝”的故事來了。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寫出了公主的嬌憨之態(tài),也寫出了梅花隨風飄落時的輕盈的樣子。這個典故帶來了一股活潑松快的情調,使全詞的氣氛得到了一點調劑。
最后一個典故是漢武帝“金屋藏嬌”事?!澳拼猴L”三句由梅花的飄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進而聯(lián)想到護花的措施。這與上片“昭君”等句遙相綰合,是全詞的題旨所在?!澳拼猴L,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喚,“早與安排金屋”,更是熱切的希望。可是到頭來,“還教一片隨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無護花之力,梅花終于又一次凋零了。
五個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歷史人物、傳奇神話、文學形象;她們的身份地位各有不同,有神靈、有鬼魂,有富貴、有寒素,有得寵、有失意;在敘述描寫上也有繁有簡、有重點有映帶,而其間的銜接與轉換更是緊密而貼切。
姜夔作《暗香》《疏影》詞,的確是“自立新意”。其新意在于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傳統(tǒng)寫法,不再是單線的、平面的描摹刻畫,而是攝取事物的神理創(chuàng)造出了多線條、多層次、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和性靈化、人格化的藝術形象。作者調動眾多素材,大量采用典故,有實有虛、有比喻有象征,進行縱橫交錯的描寫;支撐起時間、空間的廣闊范圍,使過去和現(xiàn)在、此處和彼地能夠靈活地、跳躍地進行穿插;以詠物為線索,以抒情為核心,把寫景、敘事、說理交織在一起,并且用顏色、聲音、動態(tài)作渲染描摹,并且多用領字起到化虛為實的作用,這樣,姜夔就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傳神寫照。
個人資料:
姜夔(kuí)(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jié)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fā)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fā)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xù)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第五篇:山人勸酒原文及賞析
山人勸酒原文及賞析
原文:
蒼蒼云松,落落綺皓。
春風爾來為阿誰,蝴蝶忽然滿芳草。
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
稱是秦時避世人,勸酒相歡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恥隨龍虎爭。
欻起佐太子,漢王乃復驚。
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歸來商山下,泛若云無情。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浩歌望嵩岳,意氣還相傾。
譯文
松柏蒼翠挺拔,高入云端,商山四皓的胸襟豁達開朗。又到了溫暖的春日,春風為誰而輕輕吹拂?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芳香在滿園彌漫。引來了蝴蝶,在綠叢花間翩翩飛舞。商山四皓長得眉清目秀,眉間充溢著一片俠義傲骨。他們自稱是秦代避亂世而居的人,歸隱在林間過著閑適無憂的生活,飲酒談笑間,不知道年老將至。他們各自守著隱居山野的志向,以項羽和劉邦的楚漢之爭為恥。漢朝基業(yè)確立后,劉邦多次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他們都沒有答應。忽然間輔佐了劉邦的太子,劉邦為此而驚嘆不已,回頭告訴戚夫人說,雖然想改換戚夫人的兒子繼承大業(yè),但無奈太子羽翼已成,有賢人輔佐而改動不得了。巢父和許由歸隱在南山之下,似乎像飄忽不定的云一樣無情于世間的塵事。不禁舉起酒杯,把酒灑在地上以祭拜巢父和許由,洗耳不聞塵間事是多么清凈??!唱著浩歌,仰望著賢人所居的嵩岳,他們和我的志向十分相投。
注釋
①落落:豁達、開朗。
②綺皓:指商山四皓,是秦代末年四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他們隱居在商山,人稱“商山四皓”。
③阿誰:誰人。
④麋鹿志:指隱居山野的志向。
⑤龍虎爭: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
⑥欻:忽然,突然。
⑦酹(lèi):用酒灑地以祭拜。
⑧洗耳:這里運用了典故。堯召許由,欲將帝位傳給他,許由不想聽,就洗耳于潁水之濱。
⑨相傾:指意氣相投。
賞析:
簡析
《山人勸酒》是樂府舊題,郭茂倩《樂府詩集》編此詩入《奉曲歌辭》。詩詠商山四皓健拔如蒼松,落拓不羈,仙風道骨,青春不老,春風和煦向他送暖,蝴蝶翩翩為之起舞。作品著重稱頌四皓“各守麋鹿志。恥隨龍虎爭”的高潔之志。尤其贊譽其以隱士的身份出山輔佐太子,安定了漢朝儲皇之位。爾后功成身退,復歸商山,毫不系情于官祿爵們,其高風亮節(jié)直可追步上古高士巢父、許由。這正符合李白一向所追求的.“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園”的理想,所以在本篇對四皓表達了極高的敬慕之情。這和李白其他詩篇頌揚“千古高風”的魯仲連、安期生等功成身退的名士一樣,不過是以詠嘆古人來抒寫詩人自己的襟抱而已。其他評家以為本篇借四皓佐太子事來影射玄宗朝時事,就未免失之穿鑿了。
全詩可分為三段?!褒埢帯币陨蠟榈谝欢巍懮躺剿酿┑膬x表風度及節(jié)操?!坝鹨沓伞币陨蠟榈诙巍懮躺剿酿┝馗咦嫘囊?,穩(wěn)固劉盈太子地位的成就。最后六句為第三段。用形象贊頌商山四皓歸來的豪壯氣概。情若白云,氣若嵩岳,楷模巢、由,舉觴浩歌。此詩表達“功成身退”的志向,亦是詩人李白一生的追求。
創(chuàng)作背景
太白蓋為明皇欲廢太子瑛有感而作是詩。時盧鴻、王希夷隱居嵩山,李元愷、吳筠之徒,皆以隱逸稱。或召至闕庭,或遣問政事,徒爾高談,未有能如四皓之一言而太子得不易也?!昂聘柰栽?,意氣還相傾?!鄙畈粷M于當時嵩、岳之隱者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