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結合本課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本課設計主要采用猜想、設計實驗驗證、遷移類推、時間應用等主要形式進行教學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
1、激趣導入,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妙處。
在上課的開始,就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讀兒歌,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妙處,從而提示學生利用合作的形式探究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教學反思《《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同時讓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課堂學習氛圍。
2.復習與思考。
復習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新舊知識的矛盾點,為學生猜想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做了必要的鋪墊,起到鋪路搭橋的作用。同時設計成生活中的問題,貼近生活,實踐了課標中的理念: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在生活中實踐應用。這樣就可以水到渠成的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探究
2.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除了學生自己的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資料外,我還讓他們用不同的單位計量同一個圖形的面積。如:對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為單位分別測量,如課桌、寫字臺等;對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測量,如教室、住室等,測量后再分別計算出面積。
第二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教學反思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這部分知識,表面上看內容較簡單,但真正掌握起來又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時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設想,實際操作,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再通過面積計算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單位的面積分別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然后通過比較得到了這兩個答案都表示這個正方形的面積,自然而然的總結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整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了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到的知識,記憶深刻。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地記住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課堂氣氛比較活躍,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熱情高。但也有少數(shù)學生對本課的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主要體現(xiàn)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上,這些學生容易將面積單位間的關系弄反,由小單位變成大單位時,前面的數(shù)字應該變小,而個別學生弄不清楚,有單位變大數(shù)字變大,單位變小數(shù)字變小的情況,后面的教學中要注意這個問題。課后要引導這些學生觀察、總結,形成技能。
課中體現(xiàn)出教學機智還不夠,有些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能夠及時進行糾正。
第三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教學反思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教學反思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單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這一內容的關鍵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面積單位的合適選擇,或是什么時候用面積單位,什么時候用長度單位,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其實學生做題時出現(xiàn)錯誤,主要還是學生在學習時自主探究得不夠。因此,教學中要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設想,實際操作,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在猜想、驗證的過程中,自己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另外,可以在課前補充一定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的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際的測量和計算中,主動發(fā)現(xiàn)常用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一方面加深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含義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記憶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第四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設計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課本第70-72內容及練習十六相應練習[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建立了面積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探究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教材采用復習舊知、引出新知的方式,提出學習課題,即相鄰兩個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那么,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例6引導學生討論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算出邊長1分米即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對于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之間的關系,則由學生自己依次類推。教學時,先讓學生回顧常用長度單位間的進率,由此引出課題。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常用長度間的進率與相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出規(guī)律,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說當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時,相應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就是100。
[教學目標]
1、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能夠進行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和改寫。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建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對于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理解與運用。[教具準備] 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各一個。[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搶答比賽: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米=()厘米
師:同學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板書:米、分米、厘米;進率是10)師:常見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設計意圖:用搶答比賽的游戲方式復習已學知識,不但可以為本課新授內容做好鋪墊,而且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師: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推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師出示1個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師:你是怎樣想的?(生動手操作,可用學具擺、用直尺量)學生可能會說:
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橫排擺10個,豎排擺10個,一共可以擺10×10=100(個);②直接用尺子去量,邊長是10厘米,所以面積為10×10=100(平方厘米);③邊長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所以面積為10×10=100(平方厘米)。[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自己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記憶,同時又避免了學生對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死記硬背。](2)師小結:根據(jù)剛才我們得到的結果,想一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之間的關系。
(板書: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練一練: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設計意圖:學習完新知后,立即通過幾個基本性的練習,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鞏固新知的效果。]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出示:1平方米=()平方分米。生可能會回答:
①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所以推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間的進率也是100;②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2)出示課件圖形驗證上述結果。練一練:
8平方米=()平方分米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學習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基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達到掌握新知的效果,自己自學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3、師小結。
(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這三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2)區(qū)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進率。
相鄰兩個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三、智慧島
1、口答
2、做一做。課本71頁。
3、實際應用。
(1)、一副長方形的宣傳畫長20米、寬4米,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2)一塊正方形的交通標志牌,邊長為80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3)、學校的花園里有一個寫著愛護花草樹木的牌子,你能算出它的面積嗎?合多少平方分米?(長150厘米,寬2米)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檢測學生對新知的掌握程度,特別是對題目中單位是否統(tǒng)一作為監(jiān)測點,以求學生對新知達到鞏固的目的。]
四、小結: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你知道了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練習十六第1題,第2題。
六、板書設計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學建議:在數(shù)學概念學習中,機械學習是指學生僅能記住數(shù)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更不理解與有關概念的聯(lián)系。有意義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所學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了解與相關數(shù)學概念的實質性聯(lián)系。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建議要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往往是認識的起點,學習的開端。用好直觀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對于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讓學生探究,主動獲取結論。為了改變以往教學中,過于強調單純的接受學習,而且是以被動接受為主的傾向,有必要選擇。
第五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設計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一、教學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p82-8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建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2、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間的進率。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推理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探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四、教學難點
進行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五、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1平方米的題卡、直尺。
六、教學過程
①創(chuàng)設問題,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人們測量物體的時候用到了哪些長度單位?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師:最常用的長度單位是米,分米,厘米,(板書)師:常用的相鄰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生: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板書:1米------10分米----------100厘米)師:你們學過的面積單位都有哪些呢?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板書)
師:我們知道常用的相鄰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你們想知道常用的相鄰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好不好?(板書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②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間的進率
師: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個圖形(展示題卡,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邊長,然后算一算,這個正方形的面積。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交流想法,并說出理由。
組1: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我們用尺子測量它的邊長是1分米,所以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教師接著寫1平方分米)師:哪個小組和這個小組的答案不一樣? 組2:正方形的面積是100平方厘米,我們用尺子測量它的邊長是10厘米。面積是10*10=100平方厘米。(板書100平方厘米)
結合課件:師總結:剛才同學們說的很好,都各有各的理由,有的小組算出了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有的小組算出面積是100平方厘米,這兩個答案都是正確,它們都是正方形的面積,只是表示的單位不同。
師:根據(jù)剛才的回答,請同學們想一想,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板書: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齊讀、倒讀熟記關系)
師:根據(jù)這一關系,你知道2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呢?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自己說幾句這樣的話嗎? 學生舉例。
師: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生: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師: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生: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你也能象老師一樣反過來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舉例,進一步鞏固進率。
③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間的進率。
師:既然同學們知道了1平方分米里面喲100個1平方厘米,你們 說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進率是多少呢?
生: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板書:進率100)
師:誰知道1平方米=()平方分米?在小組內討論,匯報,說出理由。
生:1平方米=500平方分米。因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見的進率是100,所以推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間的進率也是100。師: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同意。
師:你還有不同的想法嗎?(教師出示課件,課件上顯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學生結合圖形考慮)。
生: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說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師:你真是了不起,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同意)教師板書,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師:2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4平方米呢?200平方分米=()平方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呢?依照老師互相舉例,加強關系進一步認識。
師小結: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相鄰的面積單位,每個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板書--------進率是100)
生1:我發(fā)現(xiàn)1米=10分米,那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生2:我發(fā)現(xiàn)1分米=10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生3:我發(fā)現(xiàn)相鄰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對應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就是100。
生4:我發(fā)現(xiàn)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師:你們發(fā)現(xiàn)的可真不少,那你們能用剛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嗎?
④ 拓展練習,解決問題。
1、你能快速說出答案嗎?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8平方米=()平方分米
1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在括號內填入適當?shù)臄?shù)。
1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2平方米=()平方分米
2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判斷對錯。
⑴、18平方分米=80平方厘米。
⑵、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和周長一樣,都是16平方米。
⑶、我們學校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