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環(huán)境中改變
在環(huán)境中改變
——讀《野性的呼喚》有感
初二(2)班劉昕瑋 我一向不愛狗,雖然它們對人特別忠誠,但它們發(fā)起瘋來卻讓人難以置信。直到我讀完了這個故事,這個關于巴克的傳奇故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資本主義的種子在不斷發(fā)芽。人們絡繹不絕地到北部極地去尋找金礦。米勒法官家的愛犬巴克被賣到了美國北部寒冷遙遠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巴克在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堅持努力著,每次跌倒后又勇敢爬起,最終成為了領頭狗。但桑頓的死讓他與世隔絕,回歸了大自然。巴克雖為一只狗,卻有著人的智慧與不朽精神,在殘酷利齒、沒有公平游戲規(guī)則的生活中,他原始的野性在被一點點地喚醒。他不愿意屈服于自己的命運,有著堅韌的生存意志和頑強的生存力量,并戰(zhàn)勝了自我,追尋著理想渴望地奔向了自由的森林。
有人經(jīng)常告訴我:“你應該去適應環(huán)境,而不是環(huán)境來適應你?!杯h(huán)境不會為了我而改變,別人也不會因我而改變,只有勇敢面對,在苦難中磨練自己,在這場:“適者生存”的淘汰賽中不斷強大起來,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正如丹尼爾·笛福筆下的那位堪稱奇跡的魯賓遜,在生死一線的孤島上頑強地堅持等待了28年,才擺脫了那野人般的孤苦生活。還有電影《饑餓游戲》中的女主人公,在那場殘酷的殺人游戲中忘記了膽怯與害怕,為了活命勇敢地奔跑著,在人殺人的壓力面前不斷強大自己,成了最后的生存者。
風雨過后見彩虹。沉甸甸的果實背后需要堅持努力。在環(huán)境中改變自己,超越自己,不讓它成為攔路虎或拌腳石,讓它幫助自己強大起來,一步一步向理想、向自由的呼聲奔去!
第二篇:改變中我在收獲
改變中我在收獲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后感
蓬萊市第二實驗中學
于翠艷 很早以前就聽過魏書生老師成功教育學生的不少案例,但真正深入領悟、感受他的教育理念和境界卻是在最近?!栋嘀魅喂ぷ鞴P記漫談》的閱讀,讓我近距離的聆聽著大師的慧語妙論,接受著大師的指點,在不斷地學習中,心里的陰霾和困惑在悄悄的消失,心情也變得漸漸明朗。
讀這本書的時候,自己正處于心情的低谷,不順心的事接二連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仿佛發(fā)展到了一個瓶頸的階段,怎么做都無法像以前那般事隨己愿,無休止的指責、自責和問題學生的難以教化和不斷反復,讓我真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疲憊和焦慮,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我都在緊張和抑郁中度過。
對于這批個性十足的學生,我實在弄不懂,每次進教室都都大聲嚷嚷,呵斥完馬上住嘴,但下次照舊。每次交代事情都說的非常清楚,學生承諾的也很好,但每次的結果總是令人不滿意,比如說作業(yè)完成,幾乎每次都有學生聽錯寫不正確,包括好學生在內(nèi),再比如你看到衛(wèi)生區(qū)不干凈,找兩個學生去掃,交代說哪哪有紙,一定仔細打掃干凈,學生不停的點頭表示明白,等你下去檢查,紙還依舊躺在原地,諸如此般的事情比比皆是。針對學生的這些表現(xiàn),自己利用班會課細講慢分析培養(yǎng)責任心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做每件事應該如何計劃,應該如何到位。黑板上激勵學生的話語像以前一樣每周都在寫,家校聯(lián)系本也照舊寫滿充滿期待和鼓勵的話語,以前做班主任的諸般功夫我照舊在做,但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卻收效甚微,面對學生表現(xiàn)的差強人意,面對種種考評成績的不如意,我真的很灰心。
而班里的那幾個問題學生更是讓我頭疼不已,滿嘴臟話,走路晃晃的,總是不停抖動肩膀,梳頭照鏡子,對老師的批評輕則嘿嘿笑,重則擺口型罵的戰(zhàn)某,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對老師的批評充滿敵視態(tài)度,認為不學習是對老師最大報復的王某,因為罵老師而從另一所學校轉來的孫某和楊某,想問題不經(jīng)大腦,總是脫口而出制造笑話的崔某,自制力奇差需要你每秒都要盯住的任某、賀某,每天充滿我眼中的總是這些問題學生的身影,多次的工作后,他們的表現(xiàn)基本照舊,而家長的不配合甚至反面作用更讓我失望透頂,我開始習慣于埋怨學生的先天不足,埋怨自己的運氣太差,遇到這么一批不爭氣的多事的學生,埋怨中,我的消極不良情緒也在不斷堆積,很長一段時間,自己都感覺那種煩躁仿佛一觸即發(fā)。每天早上往學校走的路上我都不斷的暗示自己:調整自己,平和心態(tài),但一次次突發(fā)事件的到來又讓我的自我暗示蒼白無力。
就在這種焦躁的狀態(tài)中,我有幸閱讀的魏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翻開第一章,仿佛專為我寫的,——“班主任要努力改變自我”。他的序言讓我沉思沉淀,“我認為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huán)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沒有理想,但人類不能以理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當代人應該為生活在這千載難逢的太平盛世而知足。少埋怨環(huán)境,多改變自我。人應該學會自我更新,今天的我應該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認識、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斷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才是新的?!痹趧偺ど瞎ぷ鲘徫恢酰豪蠋煹木秤鲆彩遣蝗缫?,他也有過埋怨、灰心和等待,但他更能夠及早覺醒,“用七分的力量去埋怨、指責環(huán)境,可能一絲一毫也不見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助長自己的愚昧和野蠻。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氣中的一分,用來改變自己,就能使自己發(fā)生變化。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huán)境。只有先適應環(huán)境才能改變環(huán)境。”魏老師一句句精辟的總結都直指我的心靈深處,在他的話語里,我慢慢的整理著自己的思緒,回想著自己的埋怨帶來的無用和無效,我知道自己真的需要改變了,我不能因為自己原來的那些給自己帶來成功的經(jīng)驗,阻礙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一批批學生的特點畢竟是不相同的,一味的埋怨學生倒不如靜下心來好好研究,如何有針對性的尋找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法。
當戰(zhàn)某又一次因為頂撞老師被送到我面前時,看著她氣哼哼的樣子,我想她需要先緩和一下情緒,這時擺道理正面教育不僅無用,還可能激化矛盾,于是,我先讓她幫我把作業(yè)整理一下,等到她平和下來,我把她叫到身旁坐下,問:“今天是怎么了?老毛病又犯了。”這樣溫和的一問,卻讓她流出了眼淚:“老師,我今天心情不好。”“為什么?”我問?!白蛱煸诩疑暇W(wǎng)時間太長,被媽媽用棍打了一頓。”聽著她真誠的話語,我知道自己的這種處理方式打開了她的心扉,最起碼她不再抵觸,而是實話相告??粗臉幼?,我突然感覺其實她并不是心底強勢蠻橫的那種孩子,只是不適當?shù)募彝ソ逃屗纬闪艘环N偏激粗野的性格,心平氣和與他交流媽媽這么做的原因和長時間上網(wǎng)的危害,頂撞老師的不應該,看著她不斷地點頭,我慶幸自己這次沒有對她進行疾風暴雨的批評。為鞏固自己這次工作的成果,我又適時向她推薦了一篇文章,《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并讓她結合今天的事情說說這篇文章帶給她的啟發(fā),聽著她深入的的分析歸納,看著她隨后連續(xù)幾天的較好表現(xiàn),我體會到了改變的收獲,而她在我眼中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頂眼。這類學生的改變絕不會發(fā)生在一次兩次的教育后,我在心里告訴自己,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隨后的幾次事件,我都采用冷靜溫和的方式,讓她先充分釋放不良情緒,而后再到書中去尋找冷靜,看著她不斷向好的方面改變,我的心里也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輕松。
看著學生進教室后總是不能馬上安靜進入狀態(tài),我不在像以前那樣發(fā)火,呵斥,我知道自己這種強壓,正面擺理的教育方式不適合他們。不斷的思索中,我問自己,可不可以換一種方式來改變他們。于是我開始改變策略,每天早晨,早早進入教室,一言不發(fā),站在講臺邊,在黑板上寫上:表揚 x月x日早晨表現(xiàn)好的同學,根據(jù)學生進教室的表現(xiàn),把安安靜靜,早早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的名字用紅筆寫在黑板上,在學生的考核中給予適當?shù)募臃?,利用班會對這些同學進行表揚,沒想到這種無聲肯定的教育方式勝過有聲的說教。從孩子們越來越井然有序的表現(xiàn),到這種行為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習慣,我知道這種方式的改變帶來了教育的成功,同時也讓我意識到:每一批孩子都有他們的特點,教育方式的一成不變是不行的,成功的教育不是一種固定的理論,不是一種模式的硬套,而是一種適合,一種適合學生特點的不斷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自我意識增強,對于任何事情喜歡自己進行分析和判斷,不愿接受直接的說教和現(xiàn)成的規(guī)范,同時渴望贏得別人認可和肯定的的心理又會讓他們自覺約束自己,修正錯誤,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的把握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采用學生能夠接受,樂于接受的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真正的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好。
曾經(jīng)的師道尊嚴已成為過去,我們必須改變觀念和思路,定位好自己服務者的角色,多了解學生,蹲下身子,感受學生的感受,研究學生的想法。
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智者交流,魏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開啟了我的智慧,打開了我的思路,讓我在改變中,對自己、對學生、對教育都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感謝你,魏老師,是你,讓我在改變中不斷收獲。
第三篇:在賞識中改變
在賞識中改變
我班有個叫小a的男孩子,可以說在我們?nèi)昙壥谴竺ΧΦ囊粋€人物,我們?nèi)昙壍睦蠋煂λ媸菬o人不知,無人不曉。怎么回事?調皮出了名唄!上課時他周圍的學生就不得安寧了。一會兒,他拿拿這個同學的橡皮,動動那個同學的文具盒,一會兒,他拉拉這個同學的胳膊,踢踢那個同學的腳。上課時,他說小話的聲音更是屢禁不止。下課后,還直想欺負別的學生。
對他,我是用盡各種辦法,批評也不行,表揚也無效,一時,他成了最讓我頭疼的孩子。
有一次,班里因為調動座位,小a所在的第二組沒有了語文組長。我在選組長時先請他們自我推薦,讓我沒想到的是小a也舉起了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在湊熱鬧,擔任不了這個職務。可是這個想法立刻被另一想法推翻了:試試也好,讓他知道老師一直在關注著他。如果不行,也許他還能從中認識到自己和其他同學的距離;如果可以勝任,并且由此使他得到一些改變,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就這樣,小a我的期待與擔心中走馬上任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走進教室,小a馬上湊過來向我匯報他們小組同學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這個平時極不樂意往老師跟前來的孩子今天竟主動湊過來了;這個平時經(jīng)常干擾別人的孩子,今天竟也能盡職盡責了。我慶幸,在選舉小組長時我有了正確的決定。
愿每一個老師都能真心賞識孩子,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老師的賞識中快樂成長!
第四篇:環(huán)境改變?nèi)?/a>
謝謝主席,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再重申我方觀點:只有良好的安全文化環(huán)境才能改變?nèi)说挠^念。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之大,我估計在座的每一位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慨。古有孟母三遷,今天又有多少父母,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的學習環(huán)境,不惜花費重金買學區(qū)房,不惜擠破頭把孩子送到重點幼兒園,重點中學,直至重點大學。
大家可能還記得放羊娃的生活理想:放羊→建房→娶妻→生子→放羊。多少人曾經(jīng)讀過這個故事,并為之感到悲哀。但是大家可否想過,放羊娃的生活環(huán)境中只有放羊,建房,娶妻,生子這些大事,如果他開口閉口跟你談論“神十”發(fā)射成功的事情,你一定會驚得目瞪口呆的。哲學上曾經(jīng)講過,看一個人的三觀一定要看這個人的生長環(huán)境,什么樣的環(huán)境塑造什么樣的人才,不同的環(huán)境塑造不一樣的人才。
同樣,一個良好的安全文化環(huán)境對環(huán)境中人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各種吊裝作業(yè)前,應預先在吊裝現(xiàn)場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jiān)護,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nèi);在3米以上的高空作業(yè)時,有條件的話必須架設安全網(wǎng)等防護措施;沒有條件的話,必須系安全帶等等我們耳熟能詳?shù)谋C鼦l款無不告訴我們——良好的安全文化環(huán)境能夠改變?nèi)说挠^念(警戒標志告訴大家警戒區(qū)是危險的;安全網(wǎng)和安全帶也時刻提醒高空作業(yè)者,一旦意外墜落非死即傷)。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如果我們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文化環(huán)境,那么“作標準人,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實現(xiàn)零傷害,將指日可待!
我們不否認對方安全理念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理念比作種子,沒有適宜的環(huán)境,種子怎么能夠發(fā)芽?
謝謝。
第五篇:在反思中成長,在改變中前行
在反思中成長,在改變中前行
——吳正憲和她的數(shù)學團隊展示及其成長范式解讀有感
尹集聯(lián)校 李賓
2008年11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吳正憲和她的數(shù)學團隊——一個名師團隊的展示及其成長范式解讀”專題教研活動。吳正憲大師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成果,影響帶動了一大批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發(fā)展,形成了一支高專業(yè)品格,高專業(yè)技能,高合作精神的優(yōu)秀教師團隊。這支名師團隊向我們展示了吳老師及其弟子們的教學理念、專業(yè)學識與實踐智慧,解讀了他們的成功經(jīng)驗,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觀摩、學習的機會。吳正憲團隊的幾位名師為我們展示了幾堂生動和諧的常態(tài)課堂,為我們展示了名師的風采。課后吳老師現(xiàn)場采訪學生:
1、這樣的數(shù)學課你們喜歡嗎?這樣的老師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2、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的主要收獲是什么?
3、這節(jié)課最打動你的地方是什么?你還有什么想法?
學生真實感人的肺腑之言,讓我們感受到教師是孩子們一生經(jīng)歷中的重要朋友,是孩子們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特別是趙震老師課后,一位學生拍著趙老師的肩膀舍不得離開,我感動了。作為教師我們要引領學生在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啟迪智慧、完善人格,我們要通過創(chuàng)造把學生的激情激發(fā)出來,把數(shù)學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在名師上課同時,聽課教師可以通過短信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問題發(fā)送給教研員,再與廣大教師交流,滿足了聽課教師的探究欲望。短信評課的簡短、快捷,使每位教師都可以參與評課,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記得吳正憲大師執(zhí)教《數(shù)的整除復習課》時,我還發(fā)了一條:吳老師上課時注重小組合作,小組成員一名講解、一名動手操作,還有一名同學執(zhí)筆連線。原來小組之間可以這樣合作匯報,今天我又學了一招。是的,這才是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才是吳正憲團隊倡導的平等、民主、和諧的研修文化。經(jīng)歷過幾次優(yōu)質課評選,教學能手評選活動,都是現(xiàn)場評委評課、打分。而吳正憲的教學團隊認為在研修活動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顒又胁捎眯畔⒓夹g作支持,運用“按按按”互動技術,讓我們每位聽課教師自己掌握操作器,在屏幕上及時顯示評價結果。保證了每位聽課教師的自主性,也使執(zhí)教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效果有了清楚的了解。在趙震老師執(zhí)教后,學生對他的課滿意程度達到了百分百,當我們聽課老師現(xiàn)場打分時,有一個小男孩呼吁我們一定要按“非常滿意”。雖然我們不會因為他影響了我們打分,但這反映了孩子對趙震老師的喜歡程度。在研修活動中,吳正憲老師執(zhí)教了《數(shù)的整除》復習課。吳老師向每位學生展示著一位現(xiàn)代教師的理念、情懷、素養(yǎng),用行動告訴大家什么叫真愛,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數(shù)學,什么叫學習。特別是吳老師了解到班里有兩位是從四川地震災區(qū)來到北京的學生,她在上課時時刻關注她們的表現(xiàn),盡力為她們提供機會,讓她們感受到每位教師的關愛。真是大愛無疆,表達有跡!一節(jié)課下來,我被吳老師精湛的教藝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學習吳老師的教學思想,給學生一片絢麗的天空。在聽完吳老師的《數(shù)的整除》復習課和趙震老師的《用字母表示數(shù)》后,我們現(xiàn)場參與了研討活動。北京教科院張鐵道院長讓我們從兩節(jié)課最突出的特點和怎么認識教師專業(yè)能力兩方面進行研討。我們山東組煙臺的兩位老師拿起筆,邊說邊寫,評起課來相當專業(yè),理論知識相當扎實。而我自己卻只能概括的說出一條兩條,再說具體點就沒詞了。反思自己,我意識到自己和其他老師的差距。我該學習的理論知識太多了,該學習的課堂教學方法、課堂評價、駕馭課堂的能力太多太多了。吳老師數(shù)學團隊向我們展示的教研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在吳正憲數(shù)學工作站中繼續(xù)學習他們的理論,教出數(shù)學的品味、趣味,教出數(shù)學的課堂人文文化。吳正憲老師有幾個觀點,我非常贊同:好課不是說出來的,不是靠觀課模仿出來的,好課一定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好教師不是教出來的,好教師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的摸爬滾打中歷練出來的。必須注重教師課堂教學實踐與教師個體自覺的自我反思。只有對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有效的反思,才有可能使自己獲得持續(xù)不斷的專業(yè)成長。在改變自我中前行,每節(jié)課改變一點點,從一點點改變中做起。相信,這一次有意義的經(jīng)歷,能夠讓我更加冷靜的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注重日常的專業(yè)學習,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為自身不斷成長鋪路架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