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機化學實驗思考題全
正丁醚的制備[思考題]
1、反應物冷卻后為什么要倒入50mL 水中?各步的洗滌目的何在?
答:反應物冷卻后倒入 50mL 水中,是為了分出有機層,除去沸石和絕大部分溶于水的物質。水洗,除去有機層中的大部分醇;堿洗,中和有機層中的酸;10mL水洗,除去堿和中和產(chǎn)物;15mL 飽和氯化鈣溶液,除去有機層中的大部分水和醇類。
2、能否用本實驗方法由乙醇和2-丁醇制備乙基仲丁基醚?你認為用什么方法比較好?
答:不能,會產(chǎn)生很多副產(chǎn)物。應該用Williamson 合成法。用氯乙烷鈉和2-甲基-1-丙醇鈉
正溴丁烷的制備[思考題]
1、什么時候用氣體吸收裝置?如何選擇吸收劑?
答:反應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如鹵化氫、二氧化硫)或反應時通入反應體
系而沒有完全轉化的有毒氣體(如氯氣),進入空氣中會污染環(huán)境,此時要用氣體
吸收裝置吸收有害氣體。選擇吸收劑要根據(jù)被吸收氣體的物理、化學性質來決定。
可以用物理吸收劑,如用水吸收鹵化氫;也可以用化學吸收劑,如用氫氧化鈉溶
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氣體。
2、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實驗中,蒸餾出的餾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應在下層,但有
時可能出現(xiàn)在上層,為什么?若遇此現(xiàn)象如何處理?
答:若未反應的正丁醇較多,或因蒸鎦過久而蒸出一些氫溴酸恒沸液,則液層的相對密度發(fā)生變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懸浮或變?yōu)樯蠈?。遇此現(xiàn)象可加清水稀釋,使油層(正溴丁烷)下沉。
3、粗產(chǎn)品正溴丁烷經(jīng)水洗后油層呈紅棕色是什么原因?應如何處理?
答:油層若呈紅棕色,說明含有游離的溴。可用少量亞硫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以除
去游離溴。
反應方程式為
Br + NaHSO
+ H O → 2HBr + NaHSO 己二酸的制備[思考題]
1、加料時,量過環(huán)己醇的量筒能否直接用來量取50% HNO ?
答:量過環(huán)己醇的量筒不可直接用來量取50% NHO。因為50% NHO 與殘留的環(huán)己醇會劇烈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這樣一來,量取50% NHO3 的量不準,而且容易發(fā)生意外事故。
2、用環(huán)己醇氧化制備己二酸時,為什么要在回流冷凝管的上端接氣體吸收裝置? 吸收此尾氣是用水還是用堿液好?
答:由于環(huán)己醇被氧化成己二酸的同時會生成NO,NO遇到O2后就轉變成有毒的NO2。故應接上氣體吸收裝置,除去此尾氣,避免造成污染和中毒。由于酸性的 N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因此用堿液吸收更好。
3、為什么有些實驗在加入最后一個物料之前,都要先加熱前面的物料(如己二酸制備實驗中就得先預熱到50—60℃)?
答:不論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都需要活化能。對活化能較高的一些反應(室溫時仍達不到其活化能的),都需通過外部加熱供給能量,使其達到所需要的活化能。
4、制備己二酸時,你如何控制氧化溫度?
答:在未加入最后一個物料環(huán)己醇之前,先預熱反應瓶中的稀硝酸接近沸騰。在振搖下,慢慢滴加5—6 滴環(huán)己醇,反應發(fā)生,同時放出熱量。這時應控制滴加環(huán)己醇的速度,維持反應液在微沸狀態(tài),直至滴加完所有的環(huán)己醇。若反應液出現(xiàn)暴沸時,應及時用冷水浴冷卻至微沸狀態(tài)。注意不能冷卻太久,否則,又得重新加熱,才能繼續(xù)發(fā)生反應。
5、反應完畢后,為什么要趁熱倒出反應液?抽濾后得到的濾餅為何要用冰水洗
滌?
答:反應剛結束的時候,反應液容易倒出,若任其冷卻至室溫的話,己二酸就結
晶析出,不容易倒出,造成產(chǎn)品的損失。己二酸在冰水中的溶解度比室溫時在水
中的溶解度要小得多。為了洗滌己二酸晶體,又減少損失,所以實驗中用冰水洗
滌濾餅。
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思考題]
1.索式提取器的優(yōu)點是什么?
答:使固體物質每次都被純的熱溶劑所萃取,減少了溶劑用量,縮短了提取時
間,因而效率較高。萃取前,應先將固體物質研細,以增加溶劑浸溶面積。
2.對于索式提取器濾紙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濾紙筒的直徑要略小于抽提筒的內徑,其高度一般要超過虹吸管,但是樣品
不得高于虹吸管。如無現(xiàn)成的濾紙筒,可自行制作。其方法為:取脫脂濾紙一張,卷成圓筒狀(其直徑略小于抽提筒內徑),底部折起而封閉(必要時可用線扎緊),裝入樣品,上口蓋脫脂棉,以保證回流液均勻地浸透被萃取物。
3、升華裝置中,為什么要在蒸發(fā)皿上覆蓋刺有小孔的濾紙?漏斗頸為什么塞棉
花?答:在蒸發(fā)皿上覆蓋刺有小孔的濾紙是為了避免已升華的咖啡因回落入蒸發(fā)皿
中,紙上的小孔應保證蒸氣通過。漏斗頸塞棉花。為防止咖啡因蒸氣逸出。
4、咖啡因與過氧化氫等氧化劑作用的實驗現(xiàn)象是什么?
答:咖啡因可被過氧化氫、氯酸鉀等氧化劑氧化,生成四甲基偶嘌呤(將其用水
浴蒸干,呈玫瑰色),后者與氨作用即生成紫色的紫脲銨。該反應是嘌呤類生物
堿的特性反應。
蒸餾及沸點的測定思考題
1、沸石(即止暴劑或助沸劑)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熱后才發(fā)現(xiàn)沒加沸石怎么辦?由于某種
原因中途停止加熱,再重新開始蒸餾時,是否需要補加沸石?為什么?
答:(1)沸石為多孔性物質,它在溶液中受熱時會產(chǎn)生一股穩(wěn)定而細小的空氣泡流,這一泡流以及隨之而產(chǎn)生的湍動,能使液體中的大氣泡破裂,成為液體分子的氣化中心,從而使液體平穩(wěn)地沸騰,防止了液體因過熱而產(chǎn)生的暴沸。
(2)如果加熱后才發(fā)現(xiàn)沒加沸石,應立即停止加熱,待液體冷卻后再補加,切忌在加熱過 程中補加,否則會引起劇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體沖出瓶外,有時會引起著火。
(3)中途停止蒸餾,再重新開始蒸餾時,因液體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熱已不能產(chǎn)
生細小的空氣流而失效,必須重新補加沸石。
2、如果液體具有恒定的沸點, 是否為純凈物?
答:純粹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一定的沸點,但是具有固定沸點的液體不
一定都是純粹的化合物,因為某些有機化合物常和其它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
們也有一定的沸點。
3、什么叫沸點?液體的沸點和大氣壓有什么關系?文獻里記載的某物質的沸點是否即為你們那里的沸點溫度?
答:將液體加熱,其蒸氣壓增大到和外界施于液面的總壓力(通常是大氣壓力)相等時,液
體沸騰,此時的溫度即為該液體的沸點。文獻上記載的某物質的沸點不一定即為我們那里的沸點度,通常文獻上記載的某物質的沸點,如不加說明,一般是一個大氣壓時的沸點,如果我們那里的大氣壓不是一個大氣壓的話,該液體的沸點會有變化。
4、為什么蒸餾時最好控制餾出液的速度為 1-2滴/s 為宜?
答: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
度達到平衡。所以要控制加熱溫度,調節(jié)蒸餾速度,通常以 1-2滴/s 為宜,否則不成平衡。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xiàn)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的太慢,否則由于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為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而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guī)則。
薄層色譜[思考題]
1、在一定的操作條件下,為什么可利用R 值來鑒定化合物?
f
答:不同的化合物在相同的溶劑中擴散速度是不相同的,所以可以用比移值來確
定化合物的種類。
2、在混合物薄層色譜中,如何判定各組分在薄層上的位置?
答:常用于薄層的固定相是硅膠和氧化鋁,它們都是極性物質,因此對極性物質
吸附力更強。而在展開缸中,吸附力越強的物質被展開劑吸附就越難;而吸附力
弱的物質,則很容易被吸附。所以在混合物薄層中,極性物質的斑點在薄層板下
方,而弱極性物質的斑點在薄層板上方。
3、展開劑的高度若超過了點樣線,對薄層色譜有何影響?
答:展開劑若高于樣品點,會使本就少量的樣品溶于展開劑,難以隨展開劑的展
開而分離。達不到分析的目的。
第二篇:有機化學實驗
有機化學實驗總結
班級:分2班姓名:李上學號:2012011849
時光飛逝,轉眼間這一學期的有機化學實驗已經(jīng)結束,總的來看,我的收獲還是非常大的。大學以來我只是在上學期做過無機化學實驗,實話說無機實驗跟這學期的有機實驗相比無論實驗器材、實驗步驟還是實驗要求都是比較簡單的,所以這學期剛開始接觸有機化學實驗時就被各種各樣不認識的實驗儀器所嚇到了,覺得有機化學實驗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這樣,我們所用的教材已經(jīng)把實驗步驟講得非常詳細,而且課上老師也會給我們演示實驗裝置的搭建,會向我們講解實驗的大體流程以及實驗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所以只要認真預習,認真聽講,嚴格按照老師的指示來做,還是能夠快速、正確地完成實驗的。
這一學期的有機化學實驗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讓我學到了簡單蒸餾,減壓蒸餾,分液,連續(xù)萃取、點樣、升華等基本的、常用的實驗操作,也讓我親自感受了有機化學課上曾經(jīng)學到過的傅克反應,帕金反應等有機化學中重要反應的奧妙;不僅我體驗到了順利完成實驗、做出預期產(chǎn)品時的喜悅和激動,也讓我學會分析錯誤的原因,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但是,我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從實驗中學到了一絲不茍、嚴謹認真的科學精神,這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我認為這門課程也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我覺得可以適當?shù)丶尤胍坏絻纱卧O計性的實驗,這學期的我們所做的實驗都不是設計性的,只要按照教材上的步驟,就一定能夠成功,這樣的實驗對我們這些以前沒有經(jīng)過嚴格實驗訓練的人來說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缺點就是不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大家深入思考,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我覺得可以在最后一兩次實驗時適當引入一些設計性的部分,讓大家能夠針對某個問題進行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深入的思考與討論。
最后,請允許我向本學期實驗課的兩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可能順利完成這學期的實驗,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收獲,謝謝!
第三篇:有機化學(含實驗)..
有機化學(含實驗)
交卷時間:2016-06-01 13:40:41
一、單選題
1.和含量較大的是()
互為互變異構體,在兩者的平衡混合物中,? ? ? ?
答案 B
A.B.C.兩者差不多
D.沒法判斷
2.下列化合物進行SN1反應時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A.? B.?
C.答案 C
3.()
? ? ? ?
答案 A
A.對映異構體
B.位置異構體
C.碳鏈異構體
D.同一物質
4.能區(qū)別五個碳以下的伯、仲、叔醇的試劑為()。
? A.高錳酸鉀
? ? ?
B.盧卡斯試劑
C.斐林試劑
D.溴水
答案 B
5.下列烷烴中沸點最高的化合物是沸點最低的是()
? ? ? ?
答案 C
A.3-甲基庚烷
B.2,2,3,3-四甲基丁烷
C.正丙烷
D.2,3,-二甲基己烷
6.下列化合物中中心原子采用sp3雜化方式的是()
? A.B.CCl4
? ? ?
C.NH
3D.以上都是
答案 D
7.下列化合物與Lucas試劑作用最慢的是()
? ? ?
答案 A
A.2-丁醇
B.2-甲基-2-丁醇
C.2-甲基-1-丙醇
8.下列化合物最易被Br2開環(huán)的是()
? A.? B.? C.?
D.答案 C
9.不能用下列哪些試劑來鑒別?()
? ? A.托倫斯試劑
B.? ? C.? ? D.?
答案 D
10.組成雜環(huán)化合物最常見的雜原子是()
? ? ? ?
答案 B
A.Si,B,P B.S,O,N C.F,C.l,Br D.Cr,Ni,Al
11.下列化合物沒有芳香性的是();
? A.? B.? C.?
D.答案 C
12.下列化合物能與金屬鈉反應的是()
? ? ? ?
答案 B
A.2-丁烯
B.1-丁炔
C.2-丁炔
D.1-丁烯
13.下列化合物按其與Lucas試劑作用最快的是()
? ? ? A.2-丁醇
B.2-甲基-2-丁醇
C.2-甲基-1-丙醇
答案 B
14.苯基戊烷與KMnO4的稀硫酸溶液發(fā)生反應時,其主要產(chǎn)物是()
? ? ? ?
答案 C
A.鄰或對戊基苯磺酸
B.5-苯基戊酸
C.苯甲酸
D.不能反應
15.根椐元素化合價,下列分子式正確的是()
? ? ? ?
A.C6H13
B.C5H9Cl2 C.C8H16O D.C7H15O 答案 C
16.下列化合物中含仲碳原子的是()
? A.? B.? C.?
D.答案 C
17.下列碳正離子中最穩(wěn)定的是()。
? ? A.B.? ? C.D.答案 A
18.下列化合物發(fā)生親電取代反應活性最低的是(? A.甲苯
? B.苯酚
? C.硝基苯
? D.萘
答案 C
19.下列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的速率最大的是()? A.甲苯
? B.硝基苯
? C.苯
? D.氯苯
? E.苯甲酸)
答案 A
20.下列化合物中氧原子雜化軌道為sp3的有:()。
? ? ? ?
答案 B
A.CH3CH2OH B.CH3OCH3 C.C6H5OH D.C2H4
二、判斷題
1.氯乙烯可形成π-π共軛體系。
? ?
答案 錯
2.范德華力沒有方向性和飽和性,而氫鍵具有方向性和飽和性。
? ?
答案 對
3.LiAlH4可以還原除雙、叁鍵以外的所有不飽和鍵。
? ?
答案 對
4.工業(yè)上用硝基苯制備苯胺的催化劑是Fe+HCl。
? ?
答案 對
5.在等電點時,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大。
? ?
答案 錯
有機化學(含實驗)
交卷時間:2016-06-01 13:50:38
一、單選題
1.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相比其結構上的特點是()
? ? ? ?
答案 A
A.結構復雜,多為共價鍵連接
B.結構簡單,多為共價鍵連接
C.化學反應速度較慢,副反應多
D.化學反應速度較快,副反應少 2.下列醇與金屬Na作用,反應活性最大的為()。
? ? ? ?
答案 A
A.甲醇
B.正丙醇
C.異丙醇
D.叔丁醇
3.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進行親電加成反應的是()。
A.B.? ?
? C.?
D.答案 B
4.鄰甲基苯甲酸在發(fā)生氯代反應時,其主要產(chǎn)物是()
? A.和? ?
B.和? ?
C.和?
?
? D.和
?
?
答案 A
5.在含水丙酮中,P-CH3OC6H4CH2Cl的水解速度是C6H5CH2Cl的一萬倍,原因是(? A.甲氧基的-I效應
? B.甲氧基的+E效應
? C.甲氧基的+E效應大于-I效應
? D.甲氧基的空間效應
答案 A)6.在烯烴與HX的親電加成反應中,主要生成鹵素連在含氫較()的碳上(? ? ? ?
答案 B)
A.多
B.少
C.兩者差不多
D.不能確定
7.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
? ? ? ?
答案 C
A.C6H5OH B.CH3COOH C.F3CCOOH D.ClCH2COOH
8.物質具有芳香性不一定需要的條件是()
? ? ? ?
答案 C
A.環(huán)閉的共軛體
B.體系的π電子數(shù)為4n+2 C.有苯環(huán)存在D.以上都是
9.下列糖類是還原糖的是()。
? ? ? ?
答案 A
A.所有的單糖
B.蔗糖
C.淀粉
D.纖維素
10.卡賓可以通過下列哪種方法生成?()
? A.重氮甲烷光分解 ? B.乙烯氧化分解
? C.乙烯酮熱分解
? D.甲烷氧化生成
答案 A
11.下列化合物中無芳香性的是()
? A.? B.? C.? D.答案 A
12.()? ? ? ?
A.對映異構體
B.位置異構體
C.碳鏈異構體
D.同一物質
答案 A
13.內消旋酒石酸與外消旋酒石酸什么性質相同()
? ? ? ?
答案 A
A.熔點
B.沸點
C.在水中溶解度
D.比旋光度
14.下列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時速度最小的是()
? ? A.甲苯
B.硝基苯 ? ? ?
C.苯
D.氯苯
E.苯甲酸
答案 B
15.下列化合物中,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堿的是()。
? A.? B.? C.? D.答案 D
16.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
? A.? B.? C.?
D.答案 B
17.下列糖類化合物中那個不具有還原性?()
? A.D-葡萄糖 ? ? ?
B.α-D-甲基葡萄糖
C.D-赤蘚糖
D.蔗糖
答案 D
18.指出下列化合物或離子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B.?
C.答案 C
19.α-醇酸加熱脫水生成()。
? ? ? A.α,β-不飽和酸
B.交酯
C.內酯
?
D.酮酸
答案 B
20.下列化合物中為R-構型的是()
? A.? B.? C.?
D.答案 A
二、判斷題
1.工業(yè)上用硝基苯制備苯胺的催化劑是Fe+HCl。
? ?
答案 對
2.LiAlH4可以還原除雙、叁鍵以外的所有不飽和鍵。
? ?
答案 對
3.可用KMnO4區(qū)別乙烯和乙炔。
? ?
答案 對
4.范德華力沒有方向性和飽和性,而氫鍵具有方向性和飽和性。
? ?
答案 對
5.在等電點時,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
? ?
答案 對
有機化學(含實驗)
交卷時間:2016-06-01 13:52:22
一、單選題
1.反-2-丁烯與溴加成得()體。
? ? ?
A.外消旋體
B.非對映體
C.內消旋體 答案 C
2.醛、酮與鋅汞齊(Zn-Hg)和濃鹽酸一起加熱,羰基即被()。
? ? ? ?
答案 C
A.氧化為羧基
B.轉變成鹵代醇
C.還原為亞甲基
D.還原為醇羥基
3.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 ? ?
答案 B
A.苯酚
B.對硝基苯酚
C.對氯苯酚
D.對甲苯酚 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
? A.? B.? C.?
D.答案 C
5.下列化合物能與金屬鈉反應的是()
? ? ? ?
答案 B
A.2-丁烯
B.1-丁炔
C.2-丁炔
D.1-丁烯 6.下列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時最容易的是:()
? ? ? ?
答案 C
A.苯
B.硝基苯
C.甲苯
D.氯苯
7.下列物質與Lucas(盧卡斯)試劑作用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 ? ? ?
答案 A
A.伯醇
B.仲醇
C.叔醇
D.不能確定
8.苯酚與甲醛反應時,當醛過量,堿性催化條件下的將得到()
? A.鄰羥甲基苯酚
? B.對羥甲基苯酚
? C.熱塑性酚醛樹脂
? D.熱固性酚醛樹脂
答案 D
9.A.環(huán)丙烷、B.環(huán)丁烷、C.環(huán)己烷、D.環(huán)戊烷的穩(wěn)定性順序(? A.C>D>B>A ? B.A>B>C>D ? C.D>C>B>A ? D.D>A>B>C
答案 A
10.)薄荷醇理論上所具有的立體異構體數(shù)目應為:()
? ? ? ?
答案 D
A.8種
B.16種
C.2種
D.4種
11.下列醇與金屬Na作用,反應活性最大的為()。
? ? ? ?
答案 A
A.甲醇
B.正丙醇
C.異丙醇
D.叔丁醇
12.下列化合物發(fā)生親電取代反應活性最低的是(? ? ? ?
答案 C)
A.甲苯
B.苯酚
C.硝基苯
D.萘
13.某三肽經(jīng)水解得兩個二肽,分別是甘-亮,丙-甘,此三肽結構()
? ? ? ?
答案 C
A.甘-亮-丙
B.丙-亮-甘
C.丙-甘-亮
D.亮-甘-丙
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 ? ? ?
A.C6H5OH B.CH3COOH C.F3CCOOH D.ClCH2COOH
答案 C
15.下列醇與盧卡斯試劑反應活性最高的是()
? ? ? ?
答案 D
A.CH3CH2CH2CH2OH B.CH3CH(OH)CH2CH
3C.(CH3)2CHCH2OH D.(CH3)3COH
16.下列碳正離子的穩(wěn)定性最大的是()
? ? A.B.? C.?
D.答案 A
17.一個化合物雖然含有手性碳原子,但化合物自身可以與它的鏡像疊合,這個化合物叫().? ? ? ?
答案 A
A.內消旋體
B.外消旋體
C.對映異構體
D.低共熔化合物
18.下列烷烴中沸點最高的化合物是沸點最低的是()
? ? ? A.3-甲基庚烷
B.2,2,3,3-四甲基丁烷
C.正丙烷 ?
D.2,3,-二甲基己烷
答案 C
19.下列化合物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的有?()
? ? ? ?
答案 A
A.對甲基苯酚
B.芐醇
C.2,4-戊二酮
D.丙酮
20.內消旋酒石酸與外消旋酒石酸什么性質相同()
? ? ? ? A.熔點
B.沸點
C.在水中溶解度
D.比旋光度
答案 A
二、判斷題
1.可用KMnO4區(qū)別乙烯和乙炔。
? ?
答案 對
2.在等電點時,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大。
? ?
答案 錯
3.碘值表示脂肪或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
? ?
答案 對
4.范德華力沒有方向性和飽和性,而氫鍵具有方向性和飽和性。
? ?
答案 對
5.盧卡斯試劑主要用來鑒別伯、仲、叔醇,其中伯醇反應最快。
? ?
答案 錯
有機化學(含實驗)
交卷時間:2016-06-01 13:53:55
一、單選題
1.下列化合物能發(fā)生碘仿反應的是()。
? ? ? ?
答案 D
A.(CH3)2CHCHO B.CH3CH2CH2OH C.C6H5CHO D.CH3COCH2CH3
2.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
? ? ? ?
答案 A
A.氟乙酸
B.氯乙酸
C.溴乙酸
D.碘乙酸
3.下列化合物中,不屬于希夫堿的是?()
? ? ? ?
答案 D
A.CH3CH=NCH
3B.Ph-CH=N-Ph C.(CH3)2C=N-CH3
D.Ph-N(CH3)2
4.在自由基反應中化學鍵發(fā)生()
? ? ? ?
答案 B
A.異裂
B.均裂
C.不斷裂
D.既不是異裂也不是均裂
5.下列化合物與Lucas試劑作用最慢的是()? ? ?
A.2-丁醇
B.2-甲基-2-丁醇
C.2-甲基-1-丙醇
答案 A
6.指出下列化合物中為R-構型的是()
? A.? B.?
C.答案 A
7.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A.? B.C.?
答案 A
8.下列轉換應選擇什么恰當?shù)脑噭?)
? ? ? ?
答案 C
A.KMnO4 + H+
B.HIO
4C.CrO3 + 吡啶
D.新制備的MnO2
9.鹵烷與NaOH在水與乙醇混合物中進行反應,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SN2歷程的是()。
? A.產(chǎn)物的構型完全轉化 ? ? ?
B.有重排產(chǎn)物
C.生成外消旋產(chǎn)物
D.叔鹵烷速度大于仲鹵烷
答案 A
10.1,2-二甲基環(huán)丁烷的立體異構體數(shù)目有:()
? ? ? ?
答案 D
A.2種
B.4種
C.6種
D.3種
11.下列化合物不能進行銀鏡反應的是()
? ? ? A.葡萄糖
B.麥牙糖
C.乳糖
?
D.淀粉
答案 D
12.下列烯烴最不穩(wěn)定的是().? ? ? ?
答案 D
A.3,4-二甲基-3-己烯
B.3-甲基-3-己烯
C.2-己烯
D.1-己烯
13.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A.? B.? C.? D.答案 C
14.假定甲基自由基為平面構型時,其未成對電子處在什么軌道(? A.1s ? B.2s ? C.Sp2 ? D.2p
答案 D
15.比較下列化合物和硝酸銀反應的活性()
? A.a>b>c ? B.c >b>a)
? C.b>a>c
答案 A
16.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 A.b>c>d>e>a ? B.d>c>b>a>e ? C.d>c>a>b>e ? D.e>d>c>a>b
答案 C
17.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進行親電加成反應的是()。? A.? B.? C.?
D.答案 B
18.下列化合物沒有芳香性的是();
? A.? B.? C.?
D.答案 C
19.在堿性條件下, 可發(fā)生分子內SN反應而生成環(huán)醚的是下列哪個鹵代醇:()
? A.? B.? C.? D.答案 A
20.鑒別1-丁醇和2-丁醇,可用哪種試劑(? A.KI/I
2? B.I2/NA.OH)
? ?
C.ZnCl2
D.Br2/CCl4
答案 B
二、判斷題
1.工業(yè)上用硝基苯制備苯胺的催化劑是Fe+HCl。
? ?
答案 對
2.碘值表示脂肪或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
? ?
答案 對
3.在等電點時,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
? ?
答案 對
4.溴水可以鑒別苯酚和苯胺。
? ?
答案 錯
5.盧卡斯試劑主要用來鑒別伯、仲、叔醇,其中伯醇反應最快。
? ?
答案 錯
有機化學(含實驗)
交卷時間:2016-06-01 13:55:39
一、單選題
1.下列物質與Lucas(盧卡斯)試劑作用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 ? ? ?
答案 A
A.伯醇
B.仲醇
C.叔醇
D.不能確定
2.下列化合物能與金屬鈉反應的是()
? ? ? ?
答案 B A.2-丁烯
B.1-丁炔
C.2-丁炔
D.1-丁烯
第四篇:有機化學實驗參考資料
1.一般有機物熔點與無機物熔點有什么區(qū)別?
答 在室溫下,絕大多數(shù)無機化合物都是高熔點的固體,而有機化合物通常為氣體、液體或低熔點的固體。
兩個樣品,分別測定它們的熔點和將它們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測定的熔點都是一樣的,這說明什么?
說明它們是同一種化合物。
2.測定熔點時,樣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雜質,將導致所測熔點偏低還是偏高?
樣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雜質,將導致所測熔點偏低,熔程變寬。
3.請根據(jù)有機化合物的溶解性與化合物極性的關系,談談在有機化學反應中如何選擇溶劑?
正溶解現(xiàn)象是溶質與溶劑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兩種物質的相互溶解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同種分子和異種分子之間引力的差別。而分子間引力的大小與很多因素(如分子的極性、極化度、分子間生成氫鍵的情況、分子絡合物形成的可能性等等)有關。因此,影響溶選擇溶劑要注意以下三點:①溶劑對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對雜質溶解度?。虎谌軇┎荒芘c溶質起化學反應;③溶劑要經(jīng)濟、易得、使用安全等。解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實際生產(chǎn)中,溶劑的選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在蒸餾裝置中,把溫度計水銀球插至液面上或溫度計水銀球上端在蒸餾頭側管下限的水平線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確?為什么?
都不正確。溫度計水銀球上端應與蒸餾頭側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線上,以保證在蒸餾時水銀球完全被蒸氣所包圍,處于氣液共存狀態(tài),才能準確測得沸點。
5.蒸餾過程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
蒸餾可使混合物中各組分得到部分或完全分離。只有兩種液體的沸點差大于30℃的液體混合物或者組分之間的蒸氣壓之比(或相對揮發(fā)度)大于l時,才能較好地利用蒸餾方法進行分離或提純。
6.蒸餾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為什么?
形成多個氣化中心,防止液體爆沸。
7.當重新進行蒸餾時,用過的沸石能否繼續(xù)使用?為什么?
不能。沸石是多孔物質,受熱后能產(chǎn)生細小的空氣泡。在液體沸騰時,可作為汽化中心,使沸騰保持平穩(wěn),以免發(fā)生暴沸現(xiàn)象。但是用過的沸石,在冷卻時內部會吸入了液休,所以已經(jīng)失效。
8.測定液體有機化合物折光率有何意義?
折光率是有機化合物最重要的物理常數(shù)之一.作為液體物質純度的標準,它比沸點更為可靠。利用折光率,可以鑒定未知化合物,也用于確定液體混合物的組成。
9.用新配制的葡萄糖溶液測旋光度時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葡萄糖有變旋現(xiàn)象,因此要使樣品放置一定時間后,待旋光度穩(wěn)定后再測。配制的待測液應是透明無機械雜質的,否則應過濾或重新配制。
1/.旋光度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物質的旋光度除與物質的結構有關外,還隨測定時所用溶液的濃度、盛液管的長度、溫度、光的波長以及溶劑的性質等而改變。
11.折射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物質的折光率不但與它的結構和光線有關,而且也受溫度、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折光率的表示,須注明所用的光線和測定時的溫度,常用ntD
12.在折射率測定實驗中,讀數(shù)時,若在目鏡中看不到半明半暗分界線而是畸形,可能是什么原因?
讀數(shù)時,若在目鏡中看不到半明半暗分界線而是畸形,可能是由于棱鏡間未充滿液體
13.在折射率測定實驗中,讀數(shù)時,若在目鏡中出現(xiàn)弧形光環(huán),可能是什么原因?
若出現(xiàn)弧形光環(huán),可能是由于光線未經(jīng)過棱鏡而直接照射到聚光鏡上。
14.萃取過程中如何選擇溶劑?
液-液萃取,用選定的溶劑分離液體混合物中某種組分,溶劑必須與被萃取的混合物液體不相溶,具有選擇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須有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蝕性。如用苯分離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機溶劑分離石油餾分中的烯烴; 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
15.破壞乳化的方法有哪些?
破乳方法可分為物理機械法和物理化學法。物理機械法有電沉降、過濾、超聲等;物理化學法主要是改變乳液的界面性質而破乳,如加入破乳劑。
16.乙醚作為一種常用的萃取劑,其優(yōu)缺點是什么?
乙醚是良好的有機溶劑,但是它溶于水,有毒,而且易揮發(fā),它極性小。
17.若用乙醚、氯仿、己烷、苯等溶劑萃取水溶液,它們將分別在上層還是下層?
乙醚、己烷、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層,氯仿密度比水大下層。
但若在水中放入大量的無機鹽,水的密度增大,比氯仿的密度還大,則氯仿在上層。
18.本實驗可采取什么措施來提高乙酰苯胺的產(chǎn)率?
1.加入少量鋅粉,防止苯胺在反應過程中氧化;
2.采用冰HAc過量,并隨時將生成的水蒸出,以使苯胺完全反應;
3.反應時間至少30min。否則反應可能不完全而影響產(chǎn)率;
4.反應時分餾溫度不能太高,以免大量乙酸蒸出而降低產(chǎn)率;
5.重結晶時,熱過濾是關鍵一步。布氏漏斗和吸濾瓶一定要預熱。濾紙大小要合適,抽濾過程要快,避免產(chǎn)品在布氏漏斗中結晶;
19.反應時為什么要控制冷凝管上端的溫度在105℃?
分餾柱上端溫度計的溫度不能超過105℃,否則便有更多的醋酸被蒸餾出來,影響產(chǎn)率
常用的乙酰化試劑有哪些?哪一種較經(jīng)濟?哪一種反應最好?
常用的乙酰化試劑有乙酰氯、乙酸酐和冰醋酸等,其中以冰醋酸最為價廉易得,乙酰氯反應最快。
2/.為什么制備乙酰苯胺需要使用分餾柱?
本實驗需要不斷地將生成的水蒸除,但是原料之一 —— 醋酸的沸點(117.9℃)與水的沸點很接近,所以采用分餾將水蒸除,使得反應能順利進行。
21.在制備過程中為什么要控制分餾柱頂部的溫度?
由于環(huán)己烯和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含水10%)沸點是70.8℃,而原料環(huán)己醇也能和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沸點97.8℃,含水80%)。為了使產(chǎn)物以共沸物的形式蒸出反應體系,而又不夾帶原料環(huán)己醇,本實驗采用分餾裝置,并控制柱
頂溫度不超過85℃
22.在粗制的環(huán)己烯中,加入精鹽使水層飽和的目的何在在純化有機物時,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而不用水直接洗滌是利用其鹽析效應,可降低有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能加快水、油的分層。
23.在干燥液體物質或溶液的過程中,是不是干燥劑加得越多越好?
在干燥液體物質或溶液的過程中,并不是干燥劑加得越多越好。實際上,干燥效能的高低取決于干燥劑吸水后結晶水水合物的蒸汽壓的大小,蒸汽壓越小干燥效能越高。所以,當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加入多余的干燥劑只能造成液體物質的損失。
24.談談萃取與洗滌的異同?
萃取與洗滌的原理與操作都相同,所不同的是它們的目的不一樣。洗滌常用于在有機物中除去少量酸、堿等雜質。這時一般可以用稀堿或稀酸水溶液來反洗有機溶液,通過中和反應以達到除去雜質的目的。在洗滌或萃取時,當溶液呈堿性時,常常會產(chǎn)生乳化現(xiàn)象。這時可以通過靜置、加入少量食鹽、加入少量稀硫酸等方法來破壞乳化。
25.索氏提取器有哪幾部分組成?
索氏(Soxhlet)提取器由燒瓶、提取筒、回流冷凝管3部分組成。
26.本實驗進行升華操作時,應注意什么?
在萃取回流充分的情況下,升華操作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升華過程中,始終都需用小火間接加熱。如溫度太高,會使產(chǎn)物發(fā)黃。注意溫度計應放在合適的位置,使正確反映出升華的溫度。如無砂浴,也可以用簡易空氣浴加熱升華,即將蒸發(fā)皿底部稍離開石棉網(wǎng)進行加熱,并在附近懸掛溫度計指示升華溫度。
27.試述索氏提取器的萃取原理,它與一般的浸泡萃取相比,有哪些優(yōu)點?
索氏提取器是利用溶劑的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體物質每次都被純的熱溶劑所萃取, 減少了溶劑用量, 縮短了提取時間, 因而效率較高。
酯化反應有什么特點,本實驗如何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酯化反應盡量向生成物方向進行?
酸脫羥基醇脫氫,生成酯和水,屬于可逆反應,一般反應不徹底,還會有副產(chǎn)物生成。實驗中可以增加醇或酸的量,或分離酯或水來促使反應正向進行。
28.蒸出的乙酸乙酯粗品中含有哪些雜質?如何除去?
① 乙酸乙酯粗品中尚含少量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用飽和食鹽水可洗去部分乙醇和醋酸等水溶性雜質,同時可以減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損失.② 碳酸鈉溶液可洗去殘留在酯中的酸性物質如醋酸.③ 用水洗去酯中留存的碳酸鈉,否則,后面用氯化鈣溶液洗去酯中的乙醇時,將產(chǎn)生碳酸鈣沉淀而造成分離的困難.④ 用4.5mol·L-1的氯化鈣洗去混在酯中的乙醇.29.在洗滌乙酸乙酯粗品時,加入碳酸鈉有什么作用?能否用NaOH溶液代替飽和碳酸鈉溶液?
(1)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吸收未反應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易分層析出。
(2)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飽和碳酸鈉溶液:因為NaOH溶液堿性強促進乙酸乙酯的水解。
第五篇:有機化學實驗總結
有機化學實驗總結
本學期通過這五個有機化學實驗使我更加熟悉了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如水浴加熱,蒸餾,冷凝回流等,了解了各種藥品的實驗方法及原理,明白了實驗的安全守則核對事故的處理方法;并且明確了有機化學實驗的報告要求。
對于一系列以前沒有接觸到的有機化學反應,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實際的實驗中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書本上的知識,如各種反應的副產(chǎn)物都需要我們進行除雜,而且我們也知道了有機反應一般都很緩慢,需要加熱或加入催化劑以加快反應速率,對于各種新的儀器設備的使用也有了進一步了解,當然實驗中難免也會有一些失誤,通過對于這些失誤的分析,使我們在有機化學實驗中進一步完善自己,提高實驗技能,只有技能的提高才能讓我們在今后的實驗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實驗背后更多的奧秘,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與發(fā)掘才有可能做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
我相信通過這五個有機化學實驗,我們會掌握更多的實驗技巧也為后來進行更復雜的實驗操作奠定了基礎,同時分析自己操作中的失誤,也可以加深對實驗的理解,避免再次失誤這同時也為下學期的實驗做好了準備,這些都讓我們在化學的學習上又增添了幾分實力,并增加了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學好化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