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淺談初中文言文翻譯的技巧
淺談初中文言文翻譯的技巧
任 廣 板 栗 中 學
【摘要】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遺產(chǎn),它在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文言文翻譯,既是文言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特別是對于文言文翻譯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更有必要對學生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但是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他們與古人相去的時代甚遠,再加上古今詞義、句式的變化,他們大多不能理解古人寫作的習慣,也就不能正確地翻譯文言文了。本文從文言文翻譯的現(xiàn)狀談起,通過對文言文翻譯方法的探討,希望在文言文教學中對如何翻譯文言文有指導作用。
【關(guān)鍵詞】
文言文翻譯 技巧 初步探討
一、引言
文言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初中語文教材,加大了中國古代優(yōu)秀詩文的比例?!墩Z文教學大綱》也規(guī)定:中學生應該能夠誦讀一定數(shù)量的古代詩詞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并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因此,掌握好文言文的翻譯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在翻譯文言文的過程中積累到豐富的文言詞匯,亦可以體驗到古人在使用漢語時的一些習慣,那么學習文言文就輕松多了?!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也就是要求學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內(nèi)容。但是,我們山區(qū)的學生,由于基礎(chǔ)較薄弱,加之視野狹窄;并且,文言文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以致我們的學生不能正確地翻譯文言文。因此,我們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有必要教給學生一些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二、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對文言文進行翻譯時,要遵循三個原則,那就是要做到“忠實原文”、“表意明確”、“簡明優(yōu)美”。
“忠實原文”就是要做到忠實于原文的內(nèi)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例:“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保ā赌咎m詩》)采用了互文的修辭方式,正確的翻譯是要把相對應的內(nèi)容合并到一起,應譯為:將軍和戰(zhàn)士們在邊關(guān)作戰(zhàn)很多年,有的犧牲了,有的回來了。
“表意明確”就是要做到翻譯出來的現(xiàn)代文表意要明確,語言要通暢。例:“吾義固不殺人”(《公輸》)中的“義”是名詞用作動詞,作“遵循道義”。整句應譯作“我遵循道義,決不殺人?!边@就把公輸盤所標榜的所謂“正義”非常明確地表達了出來。
“簡明優(yōu)美”就是在翻譯文言文時用簡明、優(yōu)美并富有文采的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的內(nèi)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表達出來。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中“良田美池”如果譯成“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就要形象生動得多,把桃花源優(yōu)美、寧靜的生活環(huán)境給人展現(xiàn)了出來,而且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語言習慣。
三、文言文翻譯的理論基礎(chǔ)
我們對于文言文的翻譯通常用兩種形式來處理,一種是意譯,另一種是直譯。直譯要求盡可能地將原文中的每個詞一一對應地譯出來,此法可以字字落實,能較好地積累文言詞匯;意譯就是翻譯原文的大體意思,此法比較流暢好懂。
四、文言文翻譯的具體方法
在文言文中,由于古今詞匯量的不同,古人用許多單音節(jié)詞表達了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的意思,而古人在寫作時,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因此,對文言文進行翻譯,光掌握原則是不夠的,還應學會一些翻譯的具體方法,這些具體方法可以歸納為“六字法”即“留”、“釋”、“補”、“添”、“刪”、“調(diào)”。
1、留
“留”,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譯的詞抄錄下來。這些詞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特殊名詞,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號、日期等,如“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只把“謫守”譯為“被貶做太守”就可以了,其余都不用翻譯。;一類是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不必翻譯的詞,如:山、石、高、遠等。例:“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保ā秹粝P談》)句中“元豐”是年號,“慶州”是地名,“子方蟲”是害蟲名,“秋田”與現(xiàn)代語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譯。
2、釋
“釋”,就是把需要翻譯的實詞加以解釋。這些詞大致分以下幾類:一類是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的古代漢語詞,這一類詞很多可以用單音節(jié)變雙音節(jié)或用雙音節(jié)詞替換單音節(jié)詞的方法解釋。
另一類是古今異義的詞。對一些詞古今意義不同的情況,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去替換那些古漢語中有而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用或詞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的詞。例:“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保ā对託㈠椤罚┚渲小捌邸迸c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為“欺騙”;“今、是”屬古今異義的詞,要翻譯為“現(xiàn)在、這”??捎行┰~,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詞的意義卻發(fā)生了根本的演變。主要體現(xiàn)在:(1)詞義擴大。如:“江”、“河”古代專指長江和黃河,現(xiàn)泛指一切大河流?!吧健惫艑V溉A山,現(xiàn)可指一般的山脈。(2)詞義縮小。如:“妻子”現(xiàn)指男人的配偶,而古漢語中的“妻子”為一個并列詞組,指妻子和子女。(3)詞的感情色彩發(fā)生了變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并沒有貶義,現(xiàn)在指品質(zhì)惡劣。
另外,古漢語中還有一類詞,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則無論如何都講不通,這就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應的字去替換。如:“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保ā豆敗罚┲小熬唷本屯ā熬堋?,意為“抵擋、擋住”,而不是“距離”或者“離開”。
3、補 文言文的省略現(xiàn)象比較突出,為了更完整地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翻譯時,應該把這些省略成分補充出來。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顯然,“再”和“三”之后都省略了“鼓”,翻譯時要補充出來。又如:“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保ā短一ㄔ从洝罚┚渲小氨恪鼻笆÷粤酥髡Z“漁人”,“初”前省略了主語“洞口”。
4、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說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要添加一些詞語,譯句才連貫通順。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此句是判斷句,在翻譯時需在“高尚”前加“是”。例:“雖雞狗不得安寧。”(《捕蛇者說》)此句應翻譯為“(不要說人,)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毙枰⒁獾氖牵鎏淼膬?nèi)容一定要必要,二是要與語境吻合,否則就是畫蛇添足了。
5、刪
文言詞語里有些虛詞只起湊足音節(jié)的作用,不具有詞匯及語法意義,可以刪去不譯。如“夫戰(zhàn),勇氣也。”其中的“夫”是個發(fā)語詞,只是為湊足音節(jié),可以不譯。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句中“之”是幫助賓語前置的,不翻譯。這種省略原文不翻譯的情況雖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6、調(diào)
“調(diào)”,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語序不同,翻譯時必須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diào)整過來。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謂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等,這樣的文言句子在翻譯時必須調(diào)整過來。例:“屠懼,投以骨?!保ā独恰罚┚渲小巴兑怨恰笔恰耙怨峭丁钡牡寡b,翻譯為“把骨丟(給它)”。
五、關(guān)注五個重點
在翻譯文言文時,我們除了把握 “忠實原文”、“表意明確”、“簡明優(yōu)美”的翻譯原則,掌握“留”、“釋”、“補”、“添”、“刪”、“調(diào)”等方法外,還需注意以下五個重點。
1、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等。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后據(jù)此推斷其意義。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中“策”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用鞭子打,驅(qū)使”?!把子裰h(huán)”(《送東陽馬生序》)中“腰”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掛在腰間”。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等。要想能夠準確翻譯此類句子,就必須能夠譯出其句式特征。例:“何陋之有?”(《陋室銘》)中“之”幫助賓語前置,是賓語前置的標志,“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
3、一詞多義
古代漢語的詞語大多是多義的,在具體翻譯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結(jié)合具體語境從眾多的義項中選擇出最恰當?shù)囊粋€進行翻譯。例:“沿溯阻絕”(《三峽》)中“絕”譯為“斷”,“哀轉(zhuǎn)久絕”(《三峽》)中“絕”譯為“消失”。
4、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在翻譯時有相對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譯就會出現(xiàn)錯誤,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來翻譯,不能擅自意譯。例:“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孰與……”是固定格式,應譯為“與……相比……”,此句應譯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誰更漂亮?”
5、修辭知識
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有比喻、借代、互文等。具有這些特點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譯的方式,而應根據(jù)其修辭方式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意譯方式。例:“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這兩句既是對偶又是互文,將軍和壯士,百戰(zhàn)死和十年歸,互相滲透,合指兼顧。在翻譯時,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顧。應該譯成“將軍和壯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有的為國捐軀,有的勝利歸來”。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
3、《語文教學大綱》
第二篇:文言文翻譯技巧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
字字落實,決不漏一;實詞必譯,重復合一;虛詞實義,定要翻譯;虛詞虛義,留住語氣; 單音詞語,雙音替換;國年官地,不必翻譯;修辭用典,可用意譯;若有省略,補足原意; 調(diào)整詞序,刪去多余;推斷詞義,前后聯(lián)系;遇到難句,前思后憶;古代語法,現(xiàn)代頂替; 官詞句篇,聯(lián)成一體;忠實原文,不違原意;翻譯語病,堅決摒棄。
第三篇:文言文翻譯技巧
文言文翻譯技巧
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translation skills 文言文句子翻譯,是學習文言文的主要訓練方法之一。它可以讓學生在翻譯文言文句子中積累文言詞語、感受古代漢語習慣,更重要的是準確理解原作內(nèi)容。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積累,我認為翻譯文言文有以下技巧。
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 translation, is in learning classical Chinese is one of the main training method.It can let the stude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s in accumu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words, feelings of ancient Chinese habits, more important is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 think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has the following skills.一、錄 One, book
“錄”,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譯的詞抄錄下來。文言文中不必翻譯的詞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特殊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年號、日期等;一類是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不必翻譯的詞,如:山、石、高、遠等。例句①:“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保ā秹粝P談》)句中“元豐”是年號,“慶州”是地名,“子方蟲”是害蟲名,“秋田”與現(xiàn)代語意思相同,均不必翻
譯,抄錄即可。
“ Book”, is the 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s without translation words transcribed.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do not have to translate words can b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category is special nouns, such as: name, place name, title, year, date;one is the same meaning and modern Chinese don't need to translate words, such as: Hill, stone, high, far away.Example1:“ Yuanfeng, Gyeongju world son party bug, for the Akita side.”(“ dream stream essays”)in the sentence is“ Yuanfeng” year“, Gyeongju” is a place,“ son of side worm” is a pest,“ Akita” and modern languages share the same meaning, do not
need to translate, reproduces.二、釋 Two, release
“釋”,就是把需要翻譯的詞加以解釋。這些詞大致分兩類:一類是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的古代漢語詞,這一類詞很多可以用“單音節(jié)變雙音節(jié)”的方法解釋;另一類是古今異義的詞。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殺彘》)句中“欺”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為“欺騙”;“今、是”屬古今異義的詞,要翻譯為“現(xiàn)在、這”。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借助工具書和文中注釋;另一方面得根據(jù)自己積累的古代漢語詞匯進行解釋。
“ Release”, is the need to translate the word to explain.These words can roughly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categor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meaning but to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words, this class of words many can use “single syllable changing double syllables”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another kind is different meaning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Example:“ this child of of bully, bully is always too.”(“ son” had killed swine)sentence“ bully” and modern Chinese are identical in meaning, but to translate as “cheating”;“ this is belong to different meaning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ord, be translated as “ now, this”.To do this, one should make use of reference books and paper notes;on the other hand i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ccumu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vocabulary to explain.三、補 Three, s
“補”,就是在翻譯文言文省略句時,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補充進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語、賓語、謂語、介詞,翻譯時應把省略成分補充進去。例句③:“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保ā短一ㄔ从洝罚┚渲小氨恪鼻笆÷粤酥髡Z“漁人”,“初”前省略了主語“洞口”。例句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句中“以”后省略了賓語“之(這點)”?!?Fill”, i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Ellipsis sentence, the sentence was omitted compositions added.In 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ellipsis is omitted many, subject, object, predicate, prepositions,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the ellipsis added.Example3:“ abandon ship, from the mouth.First extremely narrow, only walter.”(“ the Peach Garden”)in the sentence“ he” omit the subject“ Fisherman”,“ early” before“ the omitted subject”.Example:“ the knowledge, to be a teacher.”(“ Analects of Confucius”)in the sentence“ to” object“ or the
(this)”.四、添 Four, Tim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說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要添加一些詞語,譯句才連貫通順。例句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此句是判斷句,在翻譯時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雖雞狗不得安寧?!保ā恫渡哒哒f》)此句應翻譯為“(不要說人,)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毙枰⒁獾氖?,增添的內(nèi)容一定要必要,二要與語境吻合,否則就是畫蛇添足了。
“ Add”, some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s, not to say it to omit what ingredients, but according to modern Chinese habit to add some words, sentence is coherent.Example:“ the Liu Ziji of Nanyang, Gao Shangshi.”(“ the Peach Garden”)is the sent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oble ” before“".Examples:” although the cock will not be at peace.“(” snake catcher.“)the sentences should be translated as ”(don't say people,)even chicken dog would have no peace.“ Note that, add content must be necessary, two and context anastomosis, otherwise it is superfluous.五、刪 Five, delete
“刪”,就是刪除原文有而翻譯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弱篷,為楫,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核舟記》)這句話中共有七個“為”字,翻譯時只需要保留第一個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譯,這樣反而顯得簡潔利落。文言句子中,還有些虛詞也是不翻譯的,也應該刪除。例句⑦:“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句中“之”是幫助賓語前置的,不翻譯。這種省略原文不翻譯的情況雖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 Delete“, is the deletion of the original and translation sentence can be omitted.Example:” the general plan for the ship;five;eight for windows;weak canopy, as for the pot, for the moment, manuscripts, one each for the rosary.“(” boat story“)the word of seven” for“ word, translation only need to retain the first can be omitted without translation, the rest, so that it appears to be simple and neat.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s, some function words is no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also be removed.Example: the” Confucius cloud: Helou there?“(” humble room inscription“)in the sentence”“ is to help the object preposition, not translation.This omission of translation situation is not much, but it
is worth attention.六、調(diào) Six, adjustable
“調(diào)”,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語序不同,翻譯時必須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diào)整過來。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謂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等,這樣的文言句子在翻譯時必須調(diào)整過來。例句⑧:“屠懼,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裝,翻譯為“把骨丟(給它)”。
” Tone“, there is some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 and word order is different,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habit, some components of the position adjustment.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are the more common postpositive attribute, adverbial postposition, predicate fronting, the object of a preposition preposition, the classical Chinese sent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adjusted.Examples:” Tu Ju, and voted to the bone.“(” wolf“)the sentence” cast in a bone“ is ”to the bone cast“ flip, translated as ” the
bone loss(to it)".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翻譯
初中文言文翻譯
一、《江天一傳》原文與翻譯
【原文】
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縣人②。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③。嘗語人曰:“士不立品者④,必無文章?!鼻懊鞒绲濋g,縣令傅巖奇其才⑤,每試輒拔臵第一⑥。年三十六,始得補諸生⑦。家貧屋敗⑧,躬畚土筑垣以居⑨。覆瓦不完,盛暑則暴酷日中⑩。雨至,淋漓蛇伏(11),或張敝蓋自蔽(12)。家人且怨且嘆,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13)?!咀⑨尅?/p>
①作者為明清鼎革之際抗清義士江天一立傳,重點敘其智謀和失敗被執(zhí)、慷慨就義的經(jīng)過,以順敘為主,間用補敘、插敘,有詳有略,筆法靈活有致。②徽州:清代徽州府,轄歙(shè設(shè))縣、休寧、祁門、績溪等六縣,府治在歙縣。③具:通“俱”。至性:善良天性,指孝順父母、友愛兄弟。④立品:樹立良好品德。⑤傅巖:字野清,浙江義烏人,崇禎初年進士,授歙縣令,官至監(jiān)察御史。⑥試:指童生歲試。⑦補諸生:考取秀才,成為縣學生員。⑧?。浩啤?。⑨躬畚(běn本)土筑垣:親自取土筑墻。畚,竹制或木制撮土工具。此作動詞用。⑩暴(pù鋪):通“曝”,曬。
(11)蛇伏:像蛇一樣蜷伏著。(12)敝蓋:破傘。(13)自若:
自如,像平常一樣。【譯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小時候就死了父親,侍奉他的母親,和扶養(yǎng)弟弟天表,有著純厚的本性。他曾經(jīng)對別人說:“一個讀書人,不樹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沒有好文章?!鼻俺髂┏绲澞觊g,歙縣縣令傅巖認為他才學奇異,每次縣里童生的歲試,總是選拔他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歲,才補上一名生員。他家里很窮,房屋殘破不堪,就自己動手用畚箕挑土筑墻而住。屋上蓋的瓦片不齊全,大熱天就暴曬在酷熱的太陽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樣蜷伏著,或是張起破傘來遮擋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嘆息,然而天一卻捧著書本朗讀,和平常一樣。
二、師曠論學
【原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jīng)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jīng)晚了?!?師曠回答說:“為什么不點上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平公說:“講得好啊!”
三、桑懌傳原文與翻譯
【原文】桑懌傳(節(jié)選)歐陽修
(懌)又聞襄城有盜①十許人,獨提一劍以往,殺數(shù)人,縛其余。汝旁縣為之無盜,京西轉(zhuǎn)運使奏其事,授郟城尉②……懌雖舉③進士,而不甚知書,然其所為皆合道理,多此類。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廩,將以舟載之。見民走避溺者,遂棄其粟,以舟載民。見民荒歲,聚其里人飼之。粟④盡乃止。懌善劍及鐵簡,力過數(shù)人而有謀略?!咀⑨尅?/p>
①盜:靠打家劫舍為生的人。②尉:職責是管理治安。③舉:參加科舉考試。④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為圓形或橢圓小粒。北方通稱“谷子”,去皮后稱“小米”
【譯文】
桑懌聽聞襄城有十多個強盜,獨自一人拿著一把劍去了,殺了幾個,其余的都被活捉。汝旁縣因此沒有了強盜,京西轉(zhuǎn)運使將此事上奏到朝廷,桑懌被任命為郟城尉......桑懌雖然參加過科舉中的進士考試,而學問卻不怎么樣,但是他的行為舉止都符合書中的道理,這種情況在他身上發(fā)生的很多。桑懌在雍丘暫住的時候,遭遇了大水災,家里有二廩粟,準備載到船上帶走。見到有人靠步行避水,于是扔掉了粟,把船用來載人。見到老百姓遭遇荒年,就把和他是同一個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供養(yǎng)他們,知道自己的粟吃完了為止。桑懌善于用劍和鐵簡,力氣比幾個人的力氣合起來還大并且很有謀略。
四、李存審出于寒微
【原文】
李存審出于寒微,常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xiāng)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馀?!币蚴谝运鲦棧刂?,曰:“爾曹生于膏粱,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弊訉O皆諾?!咀⑨尅?/p>
1.出:出身。2.寒:貧困。3.微:地位低下。4.少:年
輕時。5.去:離開。6.鄉(xiāng)里:此指家鄉(xiāng)。7.極:達到。8.出:脫離 9.破:剖。10.鏃(zú):箭頭。11.凡:一共。12.授:授給,給予。13.諾:答應。14.出:出身。15.提:帶。16.鏃:箭頭。17.藏:收藏,保存。18.命:命令。19.爾曹:你們。20.膏粱: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21.皆:都。【譯文】
李存審出身貧窮卑賤,他曾經(jīng)訓誡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年輕時只帶一把劍離開家鄉(xiāng),四十年了,地位到達將相之高,這中間死里逃生的不止一次,剖開肉骨從中取出箭頭的情況一百多次了。”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頭拿出給孩子們,命令他們貯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該知道你們的父親是這樣起家的。”孩子們都同意了。
五、陸元方賣宅
【原文】
陸少保,字元方,曾于東都賣一小宅。家人將受直矣,買者求見,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耳?!辟I者聞之,遽辭不臵。子侄以為言,元方曰:“不爾,是欺之也。” 【譯文】
陸少保,字叫元方,在洛陽城賣一棟房子,陸家人要接受錢款,買者要求拜見。于是元方告訴那人說:“這房子非常好,但沒有排水道而已?。辟I者聽到后,立即推辭不買了.小輩們因此埋怨起來,元方說:“(你們)不能這樣,這是欺騙別人.”
六、郭汲守信
【原文】
漢,郭汲字細侯,茂陵人,為并州守。素結(jié)恩德。后行部至西河。兒童數(shù)百,各騎竹馬,迎拜于道。問使君何日當還,汲計日告知。既還,先一日,汲恐違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與竹馬童兒道旁偶語乃以不肯失信于兒童,先歸一日,寧止野亭而候期,可謂信之至矣?!咀g文】
漢朝的郭及,字細侯,是茂陵人。他官拜并州太守,一向廣施恩德。他(郭極)做并州牧時,到任不久巡行部屬,到西河郡美稷縣(故城在今內(nèi)蒙古準格爾旗之北),有幾百兒童,各騎著竹馬,在道旁拜迎.郭問:“孩子們?yōu)槭裁醋约哼h來 ”孩子們回答說:“聽說使君來到,很高興,所以來歡迎.”郭伋辭讓致謝.等到事情辦完,孩子們又送到城郭外,問:“使君哪一天能回來”郭伋叫別駕從事(官名,類似于今天的隨行秘書)計算日程,告訴了他們.巡視回來,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
怕失信于孩子們,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預定時期才進城.七、《鄧攸棄兒保侄》
【原文】
鄧攸,晉人也。有弟早亡,唯有一兒,曰遺民。時值**,胡人入侵京城,掠牛馬。鄧攸挈妻子亡。食盡,賊又迫,謂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遺民。今擔兩兒,盡死。莫若棄己兒,懷遺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輩尚壯,日后當有兒?!逼迯闹#ㄟx自《晉書.良吏傳》)【注釋】
1.唯:只,只有。2.謂:對……說。3.挈:攜。4.亡:逃亡。5.毋:不要。6.值:遇,遇到。7.擔:挑。8.從:聽從。9.迫:逼近。10.壯:年輕。11.懷:帶著。12.但:僅,只是 13.亡:死。14.胡人:匈奴人。15.京師:京城。16.莫若:不如17.尚:還。18.孥:兒女。19.賊:入侵者。20.走:逃跑。21.涕:眼淚?!咀g文】
鄧攸是晉國人。(他的)弟弟很早便過世了,只留有一個小孩,名字叫遺民。那個年代,正遇上**,匈奴人入侵首都,搶奪牛馬。鄧攸帶著妻子孩子逃到他鄉(xiāng)。食物快吃完 7
了,匈奴人再次逼近。(在這種情況下,)鄧攸對妻子說:“我的弟弟死得早,(他)只有遺留下來的兒子?,F(xiàn)在如果我們帶著兩個小孩子逃命,大家都會死。不如我們舍棄我們的孩子,帶著(我弟弟的兒子)遺民逃跑吧?!逼拮勇牶鬁I如雨下。鄧攸(便)安慰她說:“不要哭了,我們還年輕,日后一定還會有孩子的?!逼拮右簿吐爮牧怂脑??!竟沤癞惲x】
1.妻子:妻子和孩子.2.“涕”現(xiàn)代漢語作“鼻涕”解釋,而在文言文中指“眼淚”,而“鼻涕”在文言文中用“泗”表示。
八、呂蒙正不記人過
【原文】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nèi)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 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 時人皆服其量?!咀g文】
呂蒙正相公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初任參知政事,進入朝堂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nèi)指著呂蒙正說,“這 8
小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而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責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查問。下朝以后,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憤憤不平,后悔當時沒有徹底查問。呂蒙正則說:“一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則終身不能忘記,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為好。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對我來說也沒有什么損失?!碑敃r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度量。主題:在日常生活中,對別人應有寬宏大度,不計個人得失的胸懷?!締巫纸忉尅?/p>
初任參知政事,初:剛剛;參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 朝士:中央官員;同列:同事;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佯:假裝 ;聞:聽見 ; 令詰其官位姓名,令:讓 ;詰:詢問; 悔不窮問,窮問:徹底追究;窮:窮盡,完結(jié);問:追究; 蒙正遂止之,遂:迅速 ;止:制止; 一知其姓名。一:一旦 ; 時人皆服其量,時:當時;皆:都;量:肚量;
九、范仲淹罷宴
【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bin)州,暇日率僚屬登樓臵辦酒,未舉觴(shang),見缞绖(cui die)數(shù)人營理葬具者。公亟(ji)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將出殯近郊,赗殮棺槨皆所未
具。公憮然,即徹宴席,厚周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譯文】
范仲淹鎮(zhèn)守邠州時,閑暇帶領(lǐng)部屬登上城樓準備酒宴,還沒有開始舉杯飲時,看見數(shù)十個帶孝的人正在準備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原來是客居此處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準備出殯葬在近郊,可是棺槨等物尚未齊備.范仲淹很傷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嘆甚至有感動的流下眼淚的.十、直躬救父
【原文】(選自《呂氏春秋》)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zhí)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鬃勇勚唬骸爱愒?!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如無信?!咀⑨尅?/p>
①謁:告發(fā)。②上:君主,這里指荊王。③直躬:人名。④執(zhí):這是指抓獲。⑤ 誅:殺。⑥.之:直躬的父親。⑦信:誠實 ⑧【若】 在有的版本里為【如】⑨且:既。【譯文】
楚國有一個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親偷了別人的羊,直躬將這件事報告荊王,荊王派人捉拿直躬的父親并打算殺了他。直躬請求代替父親受刑。直躬將要被殺的時候,他對執(zhí)法官員說:“我父親偷了別人的羊,我將此事報告給大王,這不也是誠實不欺嗎?父親要被處死,我代他受刑,這不也是孝嗎?像我這樣既誠實又有孝德的人都要被處死,我們國家還有誰不該被處死呢?”荊王聽到這一番話,于是不殺他??鬃勇犃撕笳f:“直躬這樣的誠實奇怪了!一個父親而一再為他取得名聲?!彼灾惫恼\實,還不如不誠實。
十一、張之萬之馬
【原文】
張尚書之萬,畜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未幾,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曰:“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shù)人,皆掀墜。此乃劣馬,故退之?!敝f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蓋此馬愿從主也?!咀⑨尅?/p>
①尚書:職官名稱:相當于今之部長。②畜:畜養(yǎng)③遣:派④許:答應⑤固 :堅持⑥未幾:不多時⑦詢 :問⑧蓋:原來是
【翻譯】
尚書張之萬,畜養(yǎng)了一匹紅色的馬,非常地神氣,速度非??欤?jīng)在一天內(nèi)奔跑數(shù)千里,大氣不喘。一個軍人看見了就非常地喜歡它,派人前來買下那匹馬,張之萬不答應。他堅持請求,張之萬沒有辦法,(把馬賣給了他)于是那軍人就拉著馬離開了。不久,馬被送了回來,張之萬為此感到很奇怪,詢問(把馬送回來的)原因,說:“剛剛騎上去,就被(馬)踢翻了下來,連續(xù)換了幾個人,都被甩得掉了下來。這是只性子暴躁的馬,所以把它退了回來?!睆堉f對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就馬上退回了賣馬的錢收回了這匹馬。等到他騎上馬去,馬仍像從前一樣溫順善良,原來是這馬希望跟隨(自己原來的)主人!
十二、《誤認》
【原文】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日:“ 子亡馬幾何時唉?”對日:“月余日唉”茂有馬數(shù)年,必之非是,解以與之,而自挽車去。將去,顧而謂日:”若非公馬,興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別得亡馬,乃詣丞相府歸馬 【翻譯】
卓茂有一次出門(坐馬車)。有人說那馬是他的。于是問他:“你丟馬多長時間了?”那人說:“一個多月了?!弊棵@匹馬已經(jīng)養(yǎng)了好幾年,心里知道不是這人丟的馬,但還是卸下馬來給了他,自己拉了車走。將要走時,回頭對那人說:“若不是你的馬,請牽來丞相府還我。”過了幾日那人在別處尋得自己丟的馬,于是到丞相府還了卓茂的馬。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翻譯
黃琬巧對
黃琬從小就聰明,祖父黃瓊擔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fā)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告訴皇上,皇太后召見他問他日食的情況。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后的詢問但又不知道當時的情況。黃琬7歲,在旁邊,說:“為什么不說日食剩下的像剛出來的月亮?”黃瓊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黃琬說的回答詔書,認為黃琬十分特別,十分喜愛他。
神童莊有恭
粵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家在鎮(zhèn)粵將軍署旁邊,有一次放風箏玩耍,(風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nèi)院中,莊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為他歲數(shù)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tài)與眾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莊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你讀書了沒有?可以對對子嗎?”莊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難的!” 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莊有恭回答:“一個字能對,一百個字也能對?!睂④娬J為他大氣夸獎他,于是就指著廳里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鼻f有恭說:“就是這里一盤棋,便可以對呀?!睉晫Φ?“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堤防堤防?!?/p>
曹植聰慧
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jīng)》、《論語》及其他詩詞歌賦幾十萬字的文章,善于文章寫作。太祖曹操曾經(jīng)看他的文章,對曹植說:“你請人代筆寫的嗎?”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論是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就成文章了,您可以當面考我,為什么還要請老師呢?”當時鄴城銅雀臺剛剛建成,曹操讓所有的兒子都到臺上,讓他們以銅雀臺為題寫一篇文章。曹植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感到十分驚異。
鮑子難客
齊國貴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禮完畢,應邀參加宴飲的賓客竟有上千人。席間,有人獻上魚雁,他看了感慨地說:“天帝對人類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魚鳥,供我們享用?!彼麆傉f完,赴宴的眾賓客隨聲附和,一致贊同。這時,在座的一個姓鮑的十二歲小孩,走上前來說: “事情并非如您所說啊!天地之間的萬物,和我們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類。物類本身,并無貴賤之分,而僅僅以智慧大小,力量強弱,相互制約,得以生存,并非誰為誰而生。人類獲取能吃的東西食用,哪里是上天專門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難道能說上天生出人類是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嗎?”
曹紹夔捉怪
唐朝時,洛陽有座寺廟。屋里的銅磬,每天自己會發(fā)出低沉的聲音。和尚以聲響為妖怪。時間一長,老和尚嚇得生病了。找來有法術(shù)的人用許多方法禁止它鳴響,最終也不能使它停止。曹紹夔與和尚是好朋友,來看望他.正好那個時候前殿的齋鐘響了,磬也跟著自鳴。曹紹夔笑著對和尚說:“明天你請我喝酒吃飯,我?guī)湍阕窖?。”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準備了豐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氣,把好酒好菜吃光。酒足飯飽之后,從袖中抽出一把銼刀,銼了幾下,磬果然不再自鳴了。和尚一再追問其道理,曹紹夔說:“此磬和前殿齋鐘的音調(diào)相同,發(fā)生了共鳴?!焙蜕蟹浅8吲d,他的病也好了。
楊億巧對
寇準在中書省。和同事們嬉戲做對子,他說:“水底日為天上日。(水底中的太陽是天空中的太陽)”沒有誰能對初,恰好楊億來報告事情,因為別人請他對對子。楊億緊接著(對方)剛停的話音說:“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旁邊的人都稱這是好對子。
解縉敏對
解縉曾跟皇上游御花園?;噬系巧蠘?,問解縉:“這該怎么講?”解縉答道:“這叫一步高一步?!钡鹊交噬舷铝藰颍噬嫌謫査瑯拥膯栴},解縉答道:“這叫后邊總比前邊高?!被噬鲜指吲d。一天,皇上對解縉說:“你知道宮中夜里有喜事嗎?(你)能否作一首詩?!苯饪N就說:“君王昨夜降金龍?”于是皇上說:“是個女兒?!苯饪N忙說:“化作嫦娥下九重?!被噬险f道:“她已經(jīng)死了?!苯饪N又說:“料是世間留不住?!被噬险f:“已把她投水里了?!苯饪N又說道:“翻身跳入水晶宮?!被噬媳鞠胗眉僭掚y住他。解縉已說出了詩,皇上不禁深深感嘆解縉的才思敏捷。
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是瑯邪姑幕人,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xiāng)里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經(jīng)書,給許多學生講解《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jīng)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于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徐子盛講經(jīng)書。豬的主人對他不回來感到奇怪,去尋找他??匆娝诼犞v經(jīng)書,就想用竹鞭打他。眾位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幾十年里,就精通了這本經(jīng)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