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22)---語言準確 貼切規(guī)范
高學生平時的作文或考試時寫的作文,審題、立意沒什么問題,結(jié)構(gòu)也完整,但得分卻在中等檔次,這是為什么呢?其實作文的評分標準除了立意、構(gòu)思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語言。
文章語言的好壞直接反映了一個人運用母語的能力,同時,用語的準確和貼切規(guī)范,能夠有效地表達文章的中心,能夠用語言反映人物形象,還能夠在論證時,切中要害,一語中的。通過語言,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知識儲備是否豐富,思想認識是否獨到深刻,眼界是否開闊,對所學過的、見過的東西能否靈活運用等等。
看一篇作文如同看一個人的外貌,五官端正固然行,但如果在端正的基礎上再美麗漂亮點,豈不是更好?人可以通過美容化妝來打扮自己,文章同樣可以通過美容化妝來打扮,來修飾,從而顯出具有鮮明的個性。
高考作文的語言應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首先就要做到準確。所謂準確就是指,語言表達要與反映的對象基本一致或者是吻合。莫泊桑說:“不論一個作家所要描寫的東西是什么,只有一個詞可供它使用。用一個動詞使對象生動,用一個形容詞使對象性質(zhì)鮮明。因此,為了用準這個動詞和形容詞,就要去尋找,直到找到為止,決不滿足于‘差不多’”。這一點在高考作文中顯得尤為重要。此外,語言還要貼切,所謂的貼切,意在告訴你,作文中盡量少出現(xiàn)“必然”、“絕對”、“總是”等不留余地的詞語,慎用流行的網(wǎng)絡用語。
2012年新考綱在“發(fā)展等級”中規(guī)定:“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xiàn)力”。
“用詞貼切”,說的是提倡詞語運用要“妥帖、確切”,這個要求,有利于避免學生養(yǎng)成華而不實的文風,有利于消除背誦一些好詞好句以“備用”的不良心理。
1.貼切地選用動詞
在表達中,使用一般的詞語可憑借語言基本功迅速解決;而關鍵性的詞語——像有些動詞,需要從適用對象、搭配關系等方面仔細斟酌,有時甚至是反復推敲。例如魯迅先生《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上有一個修改實例:
不是年青的為年老的寫記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悶(—淹—埋)得不能呼吸??
這一句從初稿到改稿,煉詞兩次。先用“悶”,圈掉;改用“淹”,又涂去;最后定為“埋”——從中可以體會作者的苦心。用“悶”,感情色彩較濃,然而與上文的“血”配合并不緊密;用“淹”,同“血”相配,但跟“層層淤積”不那么貼配;最后選定“埋”,跟“層層淤積”的“血”配合得天衣無縫,同時,用“埋”還點出了革命青年之死給作者的沉重打擊。
2.貼切地使用修飾語
要做到“有文采”,使行文準確乃至傳神,有時還須選擇、錘煉修飾語。比如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寫道:
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跡。
句中的“耳聞目睹”,原寫作“親見”?!坝H見”只表示了所看到的,而“耳聞目睹”不僅包括親眼所見,而且包括了親耳所聞,國家大事的范圍更廣了,更能說明“很不少”。這樣便于突出“一件小事”對“我”的意義以及在“我”心
目中的特殊地位。
3.貼切地使用成語及其他短語
成語的主要特點是形式簡潔,含義豐富。準確運用成語,能獲得言簡意賅的表達效果。比如,推崇毅力用“磨穿鐵硯”,寫時間之快用“白駒過隙”,述悲痛之極用“椎心泣血”??平時有意識地準備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成語,行文中哪怕準確地用上三五個,就有可能達到“貼切”的目的。
成語及其他四字短語的連用,還可形成整齊和諧美,可以增強情勢和氣魄。例如賈誼的名篇《過秦論》,開篇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薄安⑼贪嘶摹?,讀來鏗鏘有力,有悅耳蕩心之效。
4.合理地選用近義詞
近義詞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為:①詞義范圍不同(如“事情、事件、事故”,三個詞意義范圍由大到小);②詞義輕重不同(如“損壞”與“毀壞”,前者詞義輕,后者詞義重);③詞義重點不同(如“精細、精致、精巧、精美”,“精細”著重指細密、細致,“精致”著重指別致、新奇,“精巧”著重指巧妙、玲瓏,“精美”著重指美好、漂亮);④詞性不同(如“誕生”與“誕辰”,前者為動詞,后者為名詞)。此外,還有感情色彩、語體色彩上的差別等。
恰當使用近義詞或近義詞連用,可以更準確地描繪千差萬別的事物、抒發(fā)多種多樣的感情。比如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中寫道:
一到晚上,最輕佻的燈光,最輕松的心靈,最輕率的盟誓,最輕快的歌劇,都在這里薈萃。
連用四個近義詞“輕佻、輕松、輕率、輕快”,形容四種不同事物,全都那么貼切,又使語言活潑明快,顯示出駕馭語言的高超本領。又如巴金在散文《二十年前》中這樣寫:
我知道以群的死是在他逝世后的一周,知道老舍的“玉碎”卻是在他自殺后的一段長時期,知道傅雷的絕筆則是在他辭世后的若干年了。
這里對三個人的“死”用了六個同義詞。對人之去世,“死”是通常的表達法,“玉碎”則表露出十分痛惜的情感,“絕筆”不僅有痛惜之情,還十分確切地表達了死者的身份、職業(yè)。六個同義詞,既準確、精當,又區(qū)分不同情況,且字面錯綜有致。
5.合理地使用文言詞語
文言文中不少詞語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至今還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貼切地使用這類詞語一定要注意和諧,不能弄得不明不白、不倫不類的。請看2007年湖北卷滿分作文《擁緊自己的靈魂》片段:
在我的印象中,漢語是多么美麗?。 敖峡刹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以她那獨特的婀娜攜著江南的清香,伴著燕語呢喃飄入人們的夢中,使那夢境亦真亦幻,氤氳的水汽打濕人們易感動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的清新與明媚,如同春日的黃鶯穿柳,白鷺登天,將輕靈投向那一如水洗的碧空,也如同獨上高樓的青澀的江南女子,將一眼隱隱的凄怨化為一汪美麗的池水,滋潤、迷醉了五千年的華夏古國。這是多么令人心向往之!
本段文字在白話中雜有文言詞語,顯得凝練、莊重而又不失靈動,帶給讀者一種心靈的洗禮。
6.合理地使用口語入文
在作文中恰當?shù)剡\用一些口語,可以彰顯生動、活潑之美。
例文有句話常掛嘴邊作者:□2007年高考天津一考生
土生土長在天津?qū)⒔?0年的我,在感情上對天津有著太多的留戀。天津的小吃聞名天下;天津的曲藝悠久傳揚;天津的海港得天獨厚;天津的語言幽默風趣,尤其是有句常掛在嘴邊的“倍兒好”,你聽說過嗎?
一句“倍兒好”包含了太多的地域文化,一句“倍兒好”道出了太久的人文風情,一句“倍兒好”承載了600年天津衛(wèi)的歷史風貌。
“倍兒好!”這句簡潔風趣的贊嘆語,不論老幼少長,不分男女尊貴,誰都會說。它代表了天津衛(wèi)的獨有特征,顯示出這一方海河兒女的天生性情。
天津人心眼子直,待人誠懇,生活樂觀。雖然天津貴為4個直轄市之一,但天津人絲毫沒有高人一等的傲氣。他們不像上海人那樣精明算計,也不像皇城根下的北京人那樣傲氣凌人,更不像重慶人云山霧罩大擺“龍門陣”。京片子們口頭語第一個字是“丫的”,不喊“你”,喊“丫”,這是什么派頭;而老天津的人可不是這樣,他們不攀比,不瞧不起人,心眼實在,夸人說“倍兒好”,逢事“倍兒好”,天津人這點兒傻得可愛著實令人佩服。
他們不關心你是否有錢,是否有勢力,只關心你日子過得是否有困難。如果有吃有喝那就“倍兒好,愁嘛”;相反,若是遇上難事,房漏鍋裂孩子病了,下崗失業(yè)讓人騙了,你就聽左街坊一句“沒事,跟我們家吧”,右對門沖你喊著“有我就有你的,天塌不下來”。這就是厚道真誠的天津衛(wèi),這就是純樸可愛的家鄉(xiāng)人。
天津這種氣質(zhì)秉性感染著每一代天津人,不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都被這種樸實的環(huán)境熏陶著,影響著。
天津的兒子劉歡,作為中國歌唱界的大腕,唱遍了中國,唱紅了世界,但沒有一絲的驕傲,仍在大學里教書,用他的所學所聞,感染著學子。
陳道明,影視明星,在復雜的娛樂圈中你很難找到他的負面新聞。一個個形象各異的人物在他的演繹下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他們是天津的孩子,是天津的驕傲。不僅土生土長的天津人是這樣,就連在天津待過一段時間的人也被感染上這種氣質(zhì)。
溫家寶,國務院總理,曾在天津求學。不久前市場豬肉價格飛漲,他親自去農(nóng)村豬農(nóng)家中,了解養(yǎng)殖過程;對媒體,他言語誠懇:“政府要讓每一個老百姓吃得起豬肉?!闭嬲\樸實,沒有花里胡哨的政治高論,不像西方政府官員,拿腔作勢;而是讓最底層的老百姓受到最普通的牽掛,能夠安穩(wěn)地生活,這就是天津的秉性。
評價天津人,您可別忘了這句率真質(zhì)樸的口頭語,它可是咱天津人得到人家認可的一個標志:“倍兒好!”天津人。
第二篇:高中作文
喜歡埋首與文字中,尋找那份遺失的美好??傁矚g寫一些莫名的文字來使我的心平靜。我的手在鍵盤上飛舞,我喜歡這種感覺。夜晚的寂寞,只好用文字去填補心中的缺憾。然而,時間久了,就成了不能改掉的習慣。這習慣,是好?是壞?無所謂!我喜歡文字,可也不能說我討厭數(shù)字。我喜歡寫著莫名的文字,可我也喜歡埋頭苦算我的數(shù)字。無所謂,我喜歡我的喜歡就行了!不在乎,我堅持我所堅持的就行了!
默默回首間,卻錯位人生。非寂寞,非孤獨,缺的到底是什么?談笑風生的人生,究竟有何意?總是感嘆過去的,卻忘了現(xiàn)在的正慢慢逝去,也將成為過去!時間的腳步不會為誰停留。流年依舊,只惜人非!傲笑江湖,卻忘己身處江湖:一笑置之,卻枉對一世紅塵?;靵y人世,誰與爭鋒?
記不清日起東升幾朝,記不清夕陽西下幾回。記不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忘不了痛苦中的分分秒秒。人生如戲嗎?不,起碼每出戲都以圓滿為結(jié)局,而人生呢?不是我把一切都想得太極端,而是,現(xiàn)實往往如此!
不想刻意去改變什么,不想特意去隱藏什么:不想故意去傷害什么;不想去在乎那些無謂的,不想去回避那些發(fā)生的,不想去回憶那些過去的,不想去憧憬那些以后的;只想過好現(xiàn)在的,做好現(xiàn)在的。
不經(jīng)意松懈了心中的痛,憂傷落了一地,紅了雙眼,揮淚撒天涯。不小心忽略了深處的美,快樂化為烏云,蒙了我心,揮手向海角。
斷腸人,近似眼前,卻遠在天涯。不眠的夢,幾回生與死、思與念,夢幾回,惜!江南景依舊,只惜人世非!
陰霾的天空,似暴風雨的前夕,寂靜得不安、不安,心里莫名的壓抑,懼!那雙手,為何無力?那雙眼,為何空洞?那雙腳,為何顫抖?那顆心,為何不安?我,到底為何而傷?為何而痛?傷與痛,為何?
夜,我的玩伴,感謝夜的到來,伴我度過一段段不眠的時間。獨飲自醉,借酒消愁愁更愁。與夜相約,美酒相飲,敬夜!
天白,經(jīng)雨一夜的洗禮,一種脫俗的美躍然眼中。心釋然,何謂執(zhí)著!吾心,已安、、、秋日絮語
遠遠近近的秋風來了,高高低低的秋月升了,深深淺淺的秋雨落了,濃濃淡淡的秋意近了。我如此鐘愛著的秋天啊,那濃濃的翠,是你流轉(zhuǎn)的眼波嗎?那淺淺的紅,是你含羞的笑厴嗎?那翩翩的葉,是你輕舞飛揚的心嗎?那淡淡的香,是你暗自妖嬈的美嗎?
竹依窗而弄影,蘭因風而送香。風暫下而將飄,煙才高而不瞑。抬起迷迷蒙蒙的眼,拈一枝幽蘭,斟一杯香茗,獨自徜徉在秋的懷里,我快樂頑皮的像個淘氣的孩子,揮灑著浪漫和灑脫,風中吟詩,雨里放歌,醉里挑燈,夢中看劍,恣意任性地將這個秋天釀成一壇醇醇的千日醉。
青山在門,白云當戶,明月到窗,涼風拂座。倚著窗兒,憑著闌干,一卷在握,佳友相伴,煮茗佐談,竟此夜樂。閑談古今,靜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適幽趣。逍遙歲月,秋日夜話,喜樂無邊,只恨日短。高臥酒樓,紅日不催詩夢醒;漫書花榭,白云恒帶墨痕香。
紅蓼白蘋妝點著一派秋容,狂花疏柳安排幾分秋色。那五彩斑斕的秋景讓我駐足,那幸福甜蜜的秋意讓我沉醉,那旖旎萬千的秋情讓我思量,那浪漫溫馨的秋歌讓我流連。酷愛對酒當歌、臨風吟詩的我啊,迷亂在這濃濃的秋里,恍惚在這深深的秋里,幻化作一個戀秋的人兒。而那秋啊,因為我的癡戀,非但徒生出豪情萬丈,更對戀秋的我施以百般的呵護,萬般的寵愛。
秋日暖陽,最是和煦溫暖,沐浴在這片秋陽之下,我為秋醉了,秋對我笑了……
第三篇:高中作文
親情家常菜
我家中所彌漫的親情就像一桌豐盛的家常菜,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媽媽和我之間的母子情,就 是“糖醋排骨”。媽媽對我的管教總是遵循寬嚴有度的原則。平常情況下,我和媽媽無所不談,有說有笑;但當我犯錯誤時,媽媽也毫不含糊,總會義正言辭地批評我,從而激發(fā)我奮發(fā)向上的斗志。
爸爸和我之間的父子情,便是“麻婆豆腐”。爸爸是個極其嚴厲的人,所以我們之間時不時會出現(xiàn)一點兒麻辣味。爸爸就仿佛是督察官,時刻監(jiān)督著我,容不得我有半點兒“放肆”。爸爸的嚴厲比媽媽“更勝一籌”,批評我的語氣也自然會重了些。但我知道爸爸的每一番話都處于對我的愛。而且爸爸的話就像辣椒一樣,雖然有時也會讓我“直冒汗”,但同樣會使我精神煥發(fā),斗志昂揚。因此,最后品味起來還是香的。
我知道弟弟之間的兄弟情,就像一道“咸魚茄子煲”,雜七雜八的味都有。俗語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家里,做好事和壞事都少不了我們倆的份。記憶當中,也許是給父母增添麻煩做的事最多了。平常因為爭著玩電腦玩游戲,導致爭吵,需要媽媽來調(diào)解的事常出現(xiàn)。
爸爸和媽媽之間的夫妻情,就是“香辣蟹”,爸爸媽媽經(jīng)常在一起商量事情,說說笑笑的,很甜;有時他們的意見產(chǎn)生分歧,就小吵起來,辣的。爸爸平常有什么不對,媽媽總是“挺身而出”指出爸爸的不是,有時他們就因為一件事而動肝火吵了起來。不過,媽媽完全是出于讀對爸爸的關心,所以爸爸“僵持”一段時間后,也會主動“俯首稱臣”。
酸,甜,苦,辣,咸混合在一起,便是有了溫暖的余香。香從何處來?答案很簡單——親情。有親情的地方,便是有香味的地方。
我會珍惜家里的點滴親情。
第四篇:高中作文
科學,一切的基石
白金琦
據(jù)說這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白牛國與黑牛國,他們?yōu)榱藸帄Z土地而廝殺不已,經(jīng)年不息,伏尸遍野,流血漂杵。如果各位客官從未聽說這兩個國家呢,也并不奇怪,因為大小總是相對的。這兩個國家,一個住在蝸牛的左觸角里,另一個住在右觸角,令人不禁莞爾:“為了這么點兒地,還沒有螞蟻眼那么大……嘖嘖,愚蠢至極!”
不過我倒想寫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幻小說。兩個科學家在顯微鏡下研究一個細胞,發(fā)現(xiàn)其內(nèi)部一個雜質(zhì)粒上竟生活著幾十億個小生物,他們生生死死不過一眨眼之間,他們飛來飛去不過以最小的單位來計量距離……他們?yōu)槭裁炊β的??科學家們清理了實驗器皿,于是一個宇宙就這么滅亡了。
不得不說,眼界狹窄,思想?yún)T乏,生活艱苦,無不是科學不發(fā)達所致。遠古部落千人為大,古代諸侯萬乘稱王,當今國家GDP幾萬億為富裕,未來呢?古人以為世界不過方圓幾里,上下丈余;后來發(fā)現(xiàn)天圓地方,人世廣闊;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連銀河系都只不過是滄海一粟,那宇宙是什么呢?遠古之人敬畏神明,依附于自然;近代之人分析世界之本源、人性之本質(zhì),企圖了解自然;現(xiàn)代之人征服陸地、海洋、天空,征服自然,這些巨變又是如何產(chǎn)生的? 科學,沒錯。每一次思想界的大爆發(fā),生活方式的巨大進步,背后多有科學的影子。以中國為例,春秋戰(zhàn)國初漢時期在農(nóng)業(yè)、水利、天文、醫(yī)療、冶金等方面的進步,直接推動了百家爭鳴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瓦解了奴隸制度,這種力量無法用“焚書坑儒”來遏制,它是科學的力量所驅(qū)動的前所未有的歷史車輪,真正的逆我者必亡,順我者必昌。到了宋明時期在航海、火藥、醫(yī)療的方面的諸多發(fā)明,不僅為我們留下了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壯舉和《本草綱目》這樣的權(quán)威書籍,更是促進了宋明理學與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與發(fā)展。人文因科技而多彩,生活因科技而豐富。
任何事物都有反饋機制。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我們可以利用從上層建筑那里學來的理論知識對下層建筑進行加固與發(fā)展。人文與生活反過來也一樣可以影響科技,還不只是一點點。據(jù)說西羅馬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一扇小門——僅容一人通過,沒有關好,導致敵人破其城而滅其國,于是西羅馬提前進入了蠻族橫行黑暗無比的中世紀,社會倒退幾百年,人文科學也自然與之共進退。而西方許多對于世界本源的探究也無形的促進了自然科學、人體解剖學的發(fā)展,哲學家與科學家是許多古希臘哲人的雙重頭銜。
然而,正如許多人的疑問一樣,那些高尖端科技是否真的有用呢?這個問題可以擴大擴大再擴大,擴大到宇宙中。宇宙已經(jīng)存在了二百多億年,將來還會有多少億我們并不清楚,那么我們這生命的幾十年對于宇宙來說有意義嗎?宇宙以光速延伸,星系在劇烈膨脹,我們飛到火星又有何用?難道無窮大的一部分便是虛無嗎?
當然不。一只蝴蝶扇動翅膀,一只螞蟻踏起灰塵,都不是虛無。無限大的空間是由無限小的粒子構(gòu)成的。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蹙,都會在宇宙中留下印記,讓這個世界有一點點小的不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緣由,任何的財富都不會在科學中浪費或產(chǎn)生:所謂的浪費,不過是之前思想生活中欠下的債,做過的彎路;所謂的產(chǎn)生,不過是人們辛勤勞作所得到的等價的回報。
從太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既有繁華富貴,也有顛沛流離;既楚楚動人,又骯臟不堪;既充滿智慧,又如此的無知弱小。她是我們目前唯一的家,科學的力量支撐著她,科學的力量侵蝕著她,生活的門扉開開閉閉,人文的燭光閃爍不定。是大廈將傾,還是將拔地而起?在矛盾中前進,亦是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吧,科學,我們只有相信他將為我們選擇一條正確的路,走向終點。
第五篇:高中作文
小學得時候,聽老師講,毛主席、周總理的偉大事跡
于是,我立下志愿,我要像雷鋒叔叔一樣,把生命交給祖**親。
初中的時候
聽老師講,國力的競爭就是經(jīng)濟的競爭
于是,我立下志愿
要像比爾·蓋茨一樣
成為世界首富,將自己全部的財產(chǎn)都給祖**親。
而現(xiàn)在,社會告訴我,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樂樂就是福,于是,我現(xiàn)在只想,和父母在一起,平平安安一輩子,把自己的愛全部交給生身父母。江西鷹潭月湖區(qū)高一:王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