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倡議書Word 文檔
寫規(guī)范字,讓美麗在筆尖綻放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我們逐漸習慣并沉醉于每天用雙手飛快地掠過鍵盤敲出一個個漢字,當在某一天卻突然提筆忘字,發(fā)現(xiàn)手寫出來的漢字竟然如此不中看時,你可曾想過,這意味著什么?這些方塊漢字代表著什么?難道在當今這樣一個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信息時代里,書寫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tǒng)之一。漢字積淀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經歷了中國古今五千年的歲月滄桑。在她形象多變的字體中,蘊涵著我國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漢字是天下最美麗的文字,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品。中國的書法藝術,更是使?jié)h字的美感發(fā)揮到極至。漢字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與光輝精神的結晶。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熱愛自己的漢字。寫好漢字是一個小學生乃至中國人最基本的能力。我們要自覺抵制不規(guī)范字的使用,規(guī)范寫字,寫一手漂亮字。每個同學都要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我們倡議大家寫字時要做到——
寫字姿勢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書寫時做到:按正確的筆畫順序書寫,不寫錯別字;一筆一畫,認真書寫,字跡不潦草;字體端正,漂亮,作業(yè)本干凈整潔。
寫一手漂亮字,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也是每個同學的愿望。從現(xiàn)在開始,上好寫字課,認真書寫,堅持寫字訓練,虛心向字寫得好的同學學習,向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學習。你就一定能寫出規(guī)范的漢字,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同學們,努力吧!寫一手好字,讓美麗在筆尖綻放!
鳳山小學語文文字辦公室2011年3月
第二篇: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論文)
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
——關于寫字教學的思考
彭基國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是我們祖國的母語,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寫好漢字,熱愛祖國。
然而在科技、信息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大多數(shù)人對寫字的興趣已逐步淡化,寫字教學已開始退化。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受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由于近年來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精力都集中到發(fā)展經濟上,對精神文明的追求次之于物質文明。對于社會來說,寫字在人們的心目中已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要了。好多人都會這樣想:能寫一手好字,經濟效益并不高,除非是能當書法家,但書法家不是輕易就能當上的。
其次是受科技、信息發(fā)展的影響。由于電腦的不斷普及,各個單位、部門的文件、資料等都采用電腦打印,各種宣傳標語,宣傳欄等也都采用電腦制作,包括一些碑文都采用電腦打印,雖然花點錢,但是既方便又快速。連很多寫作的專業(yè)人員都不喜歡用筆寫了,直接在電腦上進行寫作,既便于修改,又便于保存和傳送。電腦對文字的打印不斷代替了手寫,人們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導致了人們的寫字水平不斷下降。
最后是在教育上管理不夠到位。在新課改以前,各級教育主管 部門對寫字教學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中小學每周都專門安排有一節(jié)寫字課,甚至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學每天下午第一節(jié)課就是寫字課。新課改實施以后,國家在《新課程標準》中雖然已明確提出:中小學每周必須在語文課當中用一節(jié)課,作為寫字課。但我們到各中小學去看一看,有多少個學校把“寫字”這個詞放在課程表中的?學?;蚶蠋熃o我們的解釋是:寫字課是由語文老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安排的。其實,在實際的教學中,又有多少語文老師能堅持每周給學生上一節(jié)寫字課呢?當然,這也不完全是我們當老師的錯,在教師績效工資考核競爭激烈的今天,由于學校對教師績效考核的評分比例當中,學生科目考試成績所占的比例是相當重的,所以老師們不得不加班加點,狠抓學生考試成績。誰還顧得上學生的字寫得好不好,只要不寫錯。
讓我們來看一下日本人對寫字的重視吧。日本的文字是學中國文字演變而得的,但日本人對寫字的重視卻超過了我們中國人。我們不防想想,在我們觀看的抗日戰(zhàn)爭片子中,每一個日本軍官的辦公室內,都會有一幅漂亮的書法作品,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對書法的熱愛。在今天,日本人對書法的重視也是相當高的,他們在小學三年級起就專門安排了書法課,有專門的書法老師。全國所有人口當中,每六個人就有一個人是長期練習書法的。
在這里,筆者并非要長他人志氣,而是我們要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日本的科技、信息也并不比我們國家的落后,日本人為什么會那樣熱愛書法呢,這僅僅是因為他們喜歡寫字嗎?—— 不,這來至于他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而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更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寫好祖國文字!
怎樣才能讓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寫好漢字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各級政府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力度。要利用新聞媒體、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宣傳欄等各種宣傳陣地,廣泛宣傳寫好祖國文字的重要意義,讓全社會引起高度重視,營造濃厚的氛圍。同時要在各單位、各部門嚴格要求干部認真書寫工作筆記,讓廣大干部職工多寫多練。
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學校寫字教學的管理。一是要加強對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管理,要培養(yǎng)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書法教師,由這些書法教師對中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寫字培訓,提高他們的寫字能力。二是要嚴格要求寫字教學,中小學課程表中必須明確安排寫字課,不能再搞所謂的“靈活安排”,學校要加強督查。三是要認真思考對學生語文教學的考核評定,對于學生語文成績的考核,寫字水平應占有一定的比例,這對于提高廣大師生教、學寫字的興趣極為重要。四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辦中小學師生書法競賽活動,評出一些優(yōu)秀作品,提高廣大師生的興趣。
第三篇:說好普通話,寫好中國字 國旗下講話稿
推普周國旗下講話稿
————說好普通話,寫好中國字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新的一周又開始了,本周是九月份的第三周,也是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簡稱推普周。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說好普通話,寫好中國字》。
每個地域都有屬于自己的歷史文化,普通話、中國字就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靈魂!推廣普通話,對于消除語言隔閡、增進人際溝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聽不懂你所說的方言。說普通話是每個中國公民的義務。對于我們在校師生而言,推廣普通話更是我們不容推卸的責任。在校園內普及、使用普通話,既可以提高交流效果,規(guī)范師生言行,又可以提高師生文明意識,美化校園育人環(huán)境。
我們今天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積淀,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向全校同學發(fā)出以下倡議:
1、堅持課堂內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使用普通話,并能達到準確流利。
2、課后與老師同學交流使用普通話,形成良好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
3、堅持在社會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為文明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盡一份力。說普通話四海同音,寫規(guī)范字九州一體。老師們,同學們!讓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從我們自己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到:大力推廣,加強規(guī)范,全面提高,使普通話從校園走向校外,真正做到講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做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文明人。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第四篇:怎樣寫好倡議書
怎樣寫好倡議書
倡議書是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在日常工作、生產和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應用文體。一封好的倡議書,可以引起受眾的強烈共鳴,寫作者所提出的倡議、建議也會得到熱烈的響應,因而在較大程度上達到寫作目的。
要提高倡議書寫作技巧,路徑很廣,方法很多。筆者日前就我校教學質量評估創(chuàng)優(yōu)活動撰寫了一封致全系同學的倡議書,同學們讀罷群情激昂,有同事說讀來令人熱血沸騰?,F(xiàn)擬就原文談談倡議書的寫作技巧。
例文《光榮著一師的光榮――就評估創(chuàng)優(yōu)致文史系全體同學的倡議書》(略)
撰寫倡議書,以下幾點很重要:
一、文題標新
常言道,看書看皮,閱文閱題。一個好的標題往往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誘導讀者閱讀全文。這有些類似看人,了解一個人的內在美,常常是從欣賞他的外表開始的。如果看人第一眼就無好感,或看他毫無吸引人處,誰還有興致去探究他有無內在美?文章標題就像人的外表,文章正文就像人的內質。好標題的標準不外乎兩個,一是恰當,一是新穎。依筆者陋見,兩者相較,后者難于前者,需要作者花費更大的精力。在平時的寫作課教學中,筆者常常教育學生,寫作是一種極具個性的創(chuàng)作活動,即使是有相對固定格式的應用文,其寫作仍然是“大體則有,定體則無”,主體擁有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寫作與數(shù)理等學科不同,后者是要解決什么等于什么的問題,而前者則應力求此文不與彼文同,崇尚的是標新立異,尤其是標題,否則就可能失之平庸,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文字堆中。特別是在大學校園,文告、標語等文字材料觸目皆是,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引人注目,就是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就是說,文章標題在恰當?shù)那疤嵯率欠裥路f、醒目,直接關系到文章的接受度。寫作課老師對學生灌輸寫作理論知識固然必要,但老師自己的寫作實踐對學生的影響更為重要。因此,筆者在本文標題的擬定上頗下了一番功夫。
本來,按照倡議書的“大體”來講,可以只寫一行標題――倡議書,但筆者所在學校,各種冠以“倡議書”的字報隨處可見,人們的態(tài)度是見多不稀罕。鑒于這種情況,筆者為自己的倡議書擬制了雙行標題(見引文)。正題“光榮著一師的光榮”,有著深刻的意蘊。因為學生們對母校――湖南省第一師范的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十分熟悉,莘莘學子承沐著母校的光榮,并決心保持和發(fā)揚她的光榮,這里包含了過去進行時、現(xiàn)在進行時和將來進行時,“光榮著一師的光榮”蘊涵著動態(tài)和過程?!肮鈽s”是個形容詞,此處活用了,前一個“光榮”活用為動詞,后一個活用為名詞。如此處理,新意即出,且耐人尋味,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
二、因情生文
倡議書屬于書信類文書,是公開信。既然屬于“信”,就具備“信”的突出特點:滿懷情感。人們給自己的親朋摯友寫信,是為了表達衷情,撥動對方情感之弦,喚起對方感情共鳴。若無真情實感要表達,寫信就變成了應景、應付之舉,引起受文者的感情共鳴亦成空談。筆者撰寫上述倡議書,雖是奉命而為,屬“為事造文”,但寫作時的確有一種強烈的情感在胸中涌動,閃現(xiàn)在腦海里的第一個概念是“母?!?,好似感受著母親的愛撫,心中滿溢溫馨、柔情。作為新一代的一師人,肩負造就母校新的輝煌的光榮使命,該有多么自豪!我們難道不該為母校做點什么,就像赤子回報慈母那樣?倡議書是寫給學生們的,學生與教師是命運共同體,都是母校的愛子,都是母校的主人,迎評創(chuàng)優(yōu)是師生一致的目標,只有帶著感情去做,當作是為母親去做,才會全力
以赴。筆者何不將上述情感訴諸筆端,以之感染同學們?在這種情感和思緒引導下,筆者文思泉涌,倡議書一揮而就。
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倡議書寫來觀點無誤,四平八穩(wěn),挑不出什么毛病,但總是像公事公辦的面孔,令人退避三舍,作者缺乏情感傾注恐怕難辭其咎,自己尚且無動于衷,遑論感動他人?究其原因,多半是作者將倡議書的寫作與行政公文的制作相混淆了。二者雖同為應用文體,但語體風格則由于各自適用的事物、場合不同、受文對象各異而有所不同。行政公文并非完全排斥情感,但它以訴諸理性為主,有相對固定的格式,要求受文者照章執(zhí)行就達到了制作目的;而倡議書不僅應該訴諸讀者理性,而且必須訴諸讀者感情,這后一點對倡議書來講也許更加不可或缺,因為它畢竟缺乏行政公文的法定性。行政公文主要是“為事造文”;而倡議書則是“為事造文”與“因情生文”二者的結合。
三、文脈貫通
常言道,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會寫的不如會讀的。倡議書發(fā)出去,是給人看、給人讀的,要經得起讀者琢磨、回味,進而喚起受眾響應所提倡議,齊心協(xié)力奔向共同目標。因此,倡議書不僅要滿懷情感,以深情感染、鼓動受文者,還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使受眾領受文章旨趣及旨歸。但是,倡議書篇幅通常不是很長,不宜拉開“擺事實、講道理”的架勢做大段論證,這對作者謀篇布局和材料取舍的功力要求更高。
湖南省第一師范擁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詳細地總結她的光輝歷史,描述她的發(fā)展現(xiàn)狀,展望她的美好前景,這遠不是一封倡議書所能承擔的。但若拋開一師的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文章就會空洞無物、甚至雜亂無章。筆者決定以主旨“光榮”為隱線貫穿全文,以歷史軌跡――昨天、今天、明天為明線勾連全篇?!白蛱臁钡摹肮鈽s”以毛澤東語概括,當代學子好好學習,在迎評創(chuàng)優(yōu)中做貢獻,就是“光榮著”母校的歷史;“今天”的“光榮”以一師學人(一位老師)語概括,說明一師師長們正繼往開來,為國育才,學子們要謹記師長教誨,師生共同保持母校的光榮;“明天”的“光榮”,用學生自己的豪言壯語統(tǒng)領,青年是國家的未來,當然也是一師的希望。學生自己發(fā)自內心的話語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自豪感、使命感,激勵他們將崇高的情感化為實際行動,投身于迎評創(chuàng)優(yōu)活動。結語為全文作結,并回應題目、強調主旨。
這種縱向文脈貫通、橫向適度開拓的結構安排,收到短小精悍、言淺意深之效,較準確、充分地表達了寫作意圖。
四、言而有文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再好的主題,再深刻的思想,若無或簡潔、凝練,或流暢、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做載體,其影響力仍要大打折扣。就倡議書而言,長篇大段的說教,呆板枯燥的語言,絕對是一寫作大忌。筆者就教于湖南一師文史系,此倡議書又是寫給本系學生,人們對其語言文字的期望和要求自不待言。寫作過程中,筆者注意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盡量說自己的話,同樣的語意,以自己特有的語言風格表達;適當用典,以增強文章的“厚度”(如“麗澤風長”),耐人尋味;虛實相生,使文章在樸實中透出靈氣;長短句結合,駢散句相間,極盡變化;語音講求和諧,抑揚頓挫,瑯瑯上口。由于筆者堅持了寫作個性,突出了語言風格,此文一出,便被同事、學生猜到作者,并受到贊譽。
第五篇:教兒童寫好中國字是義不容辭的天職
教兒童寫好中國字是義不容辭的天職
中國孩子學習漢字,是要學筆順的。華德福教育是從西方傳來的,西方人教英文是沒有筆順的。在中國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學校里,是否教筆順成為一個話題。有些老師認為,不用教孩子寫字的筆順,要給孩子書寫的自由。還有的老師認為,最早的甲骨文是畫字,沒有筆順,孩子最初寫字也應該是畫字,不需要教筆順。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筆順是從書寫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安排筆畫的規(guī)矩”,漢字的筆順首先是為了寫字時縮短運筆的線路,使筆“盡量少走空路及回頭路?!逼涠菫榱诉\筆方便?!肮P畫方向的趨右、趨下性,即‘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這兩條實質性的筆順規(guī)則最集中地體現(xiàn)了書寫時手的運動生理習慣?!惫P順還有利于學生寫出規(guī)范、美觀的字形。如果不會按照筆順寫字,學生將來無論是查字典、檢索資料、字表的編制、信息處理、出版印刷等方面的工作,都會受到影響。(《漢字的筆順》作者:沈克成沈迦 來自網上)
我沒有接受過師范學校的培訓,雖然在英國學了華德福教育,但畢竟是國外的教育,對于如何教小學生寫漢字,我更愿意采納中國既有的教學方式。
我每教一個字,會帶著孩子用手、用腳在空中邊說筆順邊比劃,然后他們在小黑板上一個字寫3遍。漸漸我發(fā)現(xiàn),即便空中練習過的筆順,寫到小黑板上,還會有人寫錯,全班26個孩子,我不可能同時關注到每個人的筆順是否正確。于是我改變做法,在小黑板上寫字時,比如寫“天”,我說:“先寫第一筆,橫”。我檢查確認每個學生都寫對了,有的學生如果寫了第二筆,我就要求他擦掉,只能寫第一筆。然后“寫第二筆,橫?!钡任掖_認每個學生寫對了,“寫第三筆,撇”——“第四筆,捺。”我用這種方式來強化筆順的要求。筆順學到一定的程度,不是每個字都需要第一筆、第二筆這樣去練習了。比如“時”,已經學過日和寸,掌握先左后右的順序,我只需說:“先寫左邊的日,再寫右邊的寸。”學習“豐”,我就說:“先橫后豎,寫三橫,再寫一豎?!蔽視嵝褜W生注意中間的一橫最短,下面的一橫最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絕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準確地按照筆順寫字,但仍有個別學生需要提醒。同學之間也會互相提醒:“某某寫字的筆順錯了?!?2011年頒布的國家課程標準對于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的要求是: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2002年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p>
對于我個人而言,不用田字格、不教筆順,如何能夠讓兒童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呢?
《當代教育家》雜志社總編輯李振村曾經幫忙審讀碩土和博士論文,他感慨不少的碩士和博士“受了12年的基礎教育,寫出的字就像一把亂草,慘不忍睹,讓人心情悲涼。”有次他到一所小學去,發(fā)現(xiàn)貴賓室里掛滿各級領導的題辭,“坦率地說,大部分題辭,字寫得都不怎么樣。最后我看到一幅字,端莊敦厚,大氣磅礴,我一問,結果這幅字是日本一個縣的教育局長寫的。一個國家的國民,連本民族的文字都寫不好,這不僅僅是書寫問題,這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問題。”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教兒童寫好中國字是義不容辭的天職。下學期我們將開設書法課,這對兒童寫好中國字是有極大幫助的。有些西方華德福老師認為,黑色對孩子不好,中國的孩子應該到三、四年級才學書法。我個人認為,我們不必拘泥于西方老師的看法,他們的意見可以參考,但我們和他們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要有文化上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