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游峰的掃路人—楊道玉—高密市第一實驗小學
天游峰的掃路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天游峰掃路人熱愛大自然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3.學習老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描寫,感受“天游峰掃路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教學難點: 品味文中老人話語中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教學準備:自制遠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進入文本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可還有人說:“沒攀登過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過武夷山”,那么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峰?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天游峰,并了解這位掃路人的內(nèi)在魅力,好,齊讀課題。
二、品讀課文、理解文本
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步預習了課文,掃清了字詞障礙,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你有什么問題需要在班內(nèi)交流嗎?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自學
(1)、自讀課文,用“-----”畫出描寫天游峰的語句,想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用“ ”畫出描寫掃路人的語句,反復品讀,說說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全班交流(天游峰)
2、(1)、指名讀第2自然段
3、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一句話寫出了天游峰的第一個特點——險)
九百多級石梯——在寫出天游峰石梯數(shù)量多的同時,也寫出了他的第二個特點——高
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石梯像細小的銀絲從空中跑下來還飄飄悠悠,可見其險)那天,我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從我登上天游峰后的喜悅之情從側(cè)面驗證了天游峰的高、險的特點)
概括的說,本段中,作者采用了那些寫作手法來寫天游峰的特點? 出示天游峰的圖片課件,直觀感受其險
天游峰是如此險峻,你能讀出這種險峻來嗎?作者登上頂峰時又是多么喜悅,你能從朗讀中體現(xiàn)嗎?(指名讀——齊讀)(2)、指名讀第7自然段 出示有關重點句子:
▲“我抬頭望了望(通過游客們等天游峰的艱難或者說他們的表現(xiàn)來寫天游峰的特點。
誰能把天游峰的“高”和游客們登天游峰的累讀出來呢? 面對如此險峻的天游峰,掃路人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讓我們走近這位老人,請同學們先看一幅圖,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下面再讓我們走進課文,再深入的了解老人,課文中還有那些地方寫到了老人的外貌呢?
3.全班交流。(掃路人)▲“我循聲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p>
(1)抓住“精瘦”體會老人的勤勞,抓住“褪色”體會老人的節(jié)儉。老人的衣著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樸實。
▲“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1)抓住“瘦削”“黝黑”體會老人的勤勞、健康。(2)抓住“慈善”體會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說明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啊焕?,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f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p>
(1)抓住“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體會老人很勤勞,對自己的工作很負責任。
(2)抓住“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體會老人是把工作當成了一種樂趣。(3)抓住“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體會老人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不但不覺得累,反而是一種享受,豁達、樂觀
小結(jié):是呀,這位老人把繁重的工作看作是一種鍛煉,一種責任,一種享受。這就是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4)指導朗讀。
▲“按說,我早該退休了??晌覍嵲陔x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
(1)抓住“我能舍得走嗎?”這句話體會老人對天游峰的深情。
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在我們看來,老人的生活其實是很清苦的,但老人沒有抱怨,反而以苦為樂,一番表白充分表現(xiàn)了老人對生活、對自然的無限熱愛。指導朗讀。(語氣親切、語速稍緩)▲“30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
(老人的語氣堅定有力、充滿自信,朗聲大笑中,體現(xiàn)了他的豁達開朗、樂觀自信)指導朗讀
(2)學生交流老人自信、豁達的原因。(①鍛煉;②環(huán)境好;③心情好、自信、樂觀)▲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p>
意思是老人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老人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影響了我。同學們,這就是天游峰的掃路人,一個自信、豁達、開朗的老人。你們說,這樣的人他普通嗎?對呀,他看似普通,實際上卻不普通。他那種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不僅感染了作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三、書寫名言。超越文本
1.引導學生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提煉成一句話寫出來,并寫上自己的名字。2.教師巡視,學生交流。
?人的一生要充滿笑聲和快樂,這才是完美的一生。(2)大自然是心靈的老師,沒有大自然,就沒有生命存在。(3)世界上最偉大的是精神。
(4)人要相信自己,堅定的信心會使一個平凡的人變成名人。(5)生命在于運動。
四、拓展想象,延續(xù)文本
老人說:“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30年后,老人會是什么樣的?他們相遇后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學習文中抓住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人物的方法,續(xù)寫30年后相見的情景。板書設計 天游峰的掃路人
天游峰 險 高 掃路人 充滿自信 豁達開朗
第二篇:《天游峰的掃路人》支玉恒
教學實錄——《天游峰的掃路人》
支玉恒
第一課時
師:頭一次見面拘束嗎?不拘束怎么臉上沒有一點點笑容?敢說話嗎?開始上課好嗎?先別坐,先來兩句對答。
師:同學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神采奕奕。
生:老師精神抖擻。
師:同學們活潑可愛。
生:老師和藹可親。
師:同學們請坐。
生:老師請坐。(老師請上坐。)
師;誰敢露一手的,請舉手!誰敢?
師:大聲地,響亮地把今天上課的課題說一遍。
生:天游峰的掃路人。
師:真好,其他同學后悔嗎?
生:后悔。
師:這也是一種競爭,我們要善于把握住機會??次覍懽?。(板書:天游峰)
師:誰去過?在哪里?
生:在武夷山。
師:武夷山在哪?
生:福建省。
師:游玩后有什么感受?
生:沒有毅力的登不上去。
師:你的意思是,“我登上去了,我很有毅力,我很自豪是嗎?”
生:是的。
師:看我畫,是這樣的嗎?
生:不是。
師:不是這樣的,而是拔地而起。人們過去一般竹筏漂流過去。師畫。人們從哪兒登的?畫路?,F(xiàn)在該寫什么了?(板書:掃路人)誰知道掃路人是干什么的?
師:你們覺得干這種工作的人怎么樣?
生:辛苦而光榮。
師:加上個“的”,怎么看到?
生:很幸運,能在天游峰掃地。
生:我覺得很偉大。
師:你們覺得課文好學不好學?
生:還可以吧,不算太難?
師:難在哪?
生:要從字里行間體會出掃路人的高尚很難?
生:文章短小精悍,但道理深刻,很難理解,很難從字里行間體會出他的偉大與平凡。
生:我覺得既難學也不難。說不難是因為我們是六年級,理解能力一定比五年級強。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師:這短短的文章里包含著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道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好好地讀一讀文章,一邊讀一邊想。
(生默讀)
師:你們很會讀書,我說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們采用的默讀,這種方式最有利于思考。
生;武夷山那么高,掃路人應該很累,為什么他說不累?、師:問題有意思,把這個問題寫上來。
生:作者說過,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游人半途而返。而掃路人卻輕輕松松。我更覺得他了不起。
師:住過宅樓吧?一般有十八到二十級。
生:書上說,三十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F(xiàn)在已經(jīng)七十多了,三十年后已經(jīng)一百歲了,很了不起。
生:掃一程,歇一程,好山好水看一程??梢钥闯鏊臉酚^。
生:為什么寫山游峰的景色。、生:這位老人了不起,一級級掃出來。
生:我也想去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樣七十歲時也去掃路,欣賞那兒的景色,鍛煉身體,游人來了,我也跟他說:“三十年后,你再來,我請你喝茶。”
師:如果要等到七十歲再去努力,你可能就爬不上去了。
生:我會不停努力的。
生:為什么這位老人對武夷山的景色這么留戀?
師:寫上去。(生板.書)
生:讀了這篇課文――
師:不行,我的話筒離你這么近,你讀一讀掃路人的性格。
生: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
生:我照樣請您喝茶。自信,開朗,樂觀。
師:他怎么這樣的自信?
生:真正體現(xiàn)他的樂觀、豁達。
師:還要讀書,讀書前我得提個問題,能回答嗎?拿起書來??吹谒淖匀欢?。
大家一起讀第四自然段。
師:哪一句話最重要?
生:荼很暖很熱。很快把我們的心靈溝通了。
師:希望你們也與老人溝通。進一步交流與溝通。體現(xiàn)出字里行間的真情。自己讀,和同桌讀。要多長時間?
生:五分鐘。
師:先給五分鐘試試。要想與老人溝通,看看哪個段落里哪些句子你有哪些感想。這就是與作者,與老人溝通了。
(生默讀思考)
師:先不要說,先讀一讀,哪一部分你有感想,把你的想法通過朗讀傳遞給大家。你們得注意了,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到了什么信息。
生:讀第八自然段。
師:聽出了嗎?他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不說話。)
師:說明語感不夠,你再讀一次。
(生又讀)
生:相貌十分平凡,在他們中間也不乏像這些老人一樣的相貌平凡卻十分偉大的人。
生: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
師:從他的讀你聽出什么信息來了沒有?
生:作者的三十年后不是諾言,但又不是開玩笑,而是尊敬。老人說三十年后,是謙虛。
生:我不同意,說明老人很自信。
(師范讀,生齊讀。指名讀,自由練讀兩人的對話,師生對讀。)
師:這就是課文中的三個詞。
生:自信,開朗,豁達。
師:誰再來讀一讀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師:驚起宿鳥了嗎?
生:沒有。
師:誰能驚起宿鳥?
(生再讀)
師:讀得很好。下課。
第二課時
師:我們繼續(xù)交流!可惜的是剛才的交流,我們的讀沒有讓其他同學聽出信息。
生:我有個問題,為什么不把兩段描寫老人的話連在一起。
生:因為兩處不同的情況引起作者對他的不同的觀察。
生:我感受深的是第十自然段。
師:你能把感受傳達給大家嗎?
生讀。
生:我聽出來了,他心里可能在想,沒有人阻止他,他也自愿地留下來。
生:說過了一半。老人被美景吸引了,與這兒有了感情,所以舍不得離開。
師:看黑板上的第一個問題,你們明白了嗎?
生:明白。
師:為了鞏固理解,再讀一讀。
(生指名)
師:像不像老人,誰再來讀一讀。
(再讀。師范讀。齊讀)
師:你覺得老人真正的心情是什么?
生:輕松自在,悠閑自得。
師:更深的呢?
生:他熱愛自然,不把掃路當作勞累,而是當作一種享受。
師:你確實沒有掉以輕心,讀出深層的東西來了。讀來享受一下。誰沒讀過?
(指名讀)
生:(讀時早晨的晨讀音不準)
師:如果你把“早晨”讀準了,王小丫就是下崗了。
師:要理解老人的生活態(tài)度,要參照哪一段來讀,就能讀得更好了。
生:參照第二段。
(指名讀)
師:你讀得是險峰嗎?(生再讀)你讀得不像“銀絲”,像一根鐵棍。(生讀)看得清嗎?(生再讀)讀得像風箏在眼前飄,不夠遠。(生再讀)
(指名讀,師范讀)
師:誰再來試試,最后一個名額,沒有讀過的。
(指名讀)
師:為什么我要讓你們參照第二自然段來體會老人的生活態(tài)度。
生:前面突出老人的了不起。
生:課文通過描寫天游峰的險來表現(xiàn)老人的了不起。
師:是啊,這一對照,對老人印象更深刻了吧。
生:第六自然段里有一段,“掃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凈,就沒有“好山好水看一程)
師:點出剛才的問題,及提問的人自己解決。
生:我覺得第七自然段。(生讀)
生:我重讀了“游客”和“一級一級”,游客多是二三十歲的人。游人半途而退,老人很有毅力。
生:一級級,好幾個來回,老人看得很淡,他覺得和風景在一起,非常值得。
師:老人是個怎樣的人?不準說偉大,有毅力。
生:別人把它看成猛禽,但老人把它看成小綿羊,每天都要撫摸它。
師:這個比喻非常精彩,每天都要去撫摸撫摸這只小綿羊。
生:攀登不止,勇往直前。
師:我們的享受都是吃些好的,穿些好的。寫老人的服裝是為什么,明白了吧。我們一起來把課文讀一遍。
(指名分段讀)
師:剛才我們與作者與老人進行了心靈的溝通,心里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不管多少,只寫最重要的一句??梢詫ψ髡哒f,對老人說,對自己說,若能寫能一句格言,一句警句,鍘
生:老人,我希望您像天游峰的石階,越活越長。
生:老爺爺,你對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
生:您自信,樂觀,自強不息,我對您產(chǎn)生了由衷的贊嘆。
生:對老人說,三十年后,我對作者說,三盾
生:老人,你真該評為全國十佳勞模
生:老爺爺,你可真棒!
生:對自己說,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快樂。
師: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
生:說我以前寫錯的字吧?!笆荨崩锩鎸懥恕鞍住?/p>
生:“攀”字難記,中心的叉忘記了。
師:一起來讀書黑板上的名言。
師:享受生活地讀一讀。這個問題還用答嗎?
師:應該下課了吧。
第三篇:小學語文天游峰的掃路人
尊敬的評委老師:上午好!老師辛苦了!
我是(3)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天游峰的掃路人》(板書課題作者),本次說課我將從說教材 說教法學法 說教學過程 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具體闡述。
一說教材
《天游峰的掃路人 》是蘇教版小學語文(6)年級(下)冊的第(15)課。(文章主要講述了“我”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 所聞 所感刻畫了一位質(zhì)樸又充滿自信的老人,表達了對老人的那種自強不息精神和自信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的贊美。文章層次清晰 描寫生動細膩)很適合小學生閱讀。新課標對此類文章的要求是(中年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蚋吣昙壴陂喿x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據(jù)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要求,結(jié)合(6)年級學生的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六年級的學生相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認知領域和生活范圍都有了擴展,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未脫離兒童的特點,他們好奇好動模仿和聯(lián)系能力很強)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夷 頗)等幾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品味重點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體會天游峰掃路人自強不息精神和自信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
其中,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文中人物外貌 神態(tài) 語言的描寫來感受天游峰掃路人是個怎樣的人),教學難點是(品味文中老人語言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二 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將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具,采用情境教學法 自主探究法 以讀促思法 等。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樂于學習,勤于思考。
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教會學生學習,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采用情感體驗 小組合作探究 看聽讀品法圈點標注等學法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計劃用2課時完成,今天我向各位老師匯報的是第二課時的設計 下面我將從五個環(huán)節(jié)著重說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 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境激趣)導入新課。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先通過多媒體出示了(掃路人掃天游峰)的圖片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然后揭示課題,并通過課題引導學生思考(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老人又是個怎樣的人呢?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攀登天游峰認識一下這位老人吧?。╉槃葸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分兩步:第一步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多媒體出示(夷 頗)等重點字詞著重指導(頗)的寫法順勢板書(頗)通過全班讀 指名讀 等方式加以鞏固,做到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讀懂課文。第二步在此基礎上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課文都知道了什么?了解課文大意。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多讀做到識字詞 知大意由此完成目標1
環(huán)節(jié)三 精讀感悟 合作探究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我將圍繞“老人是個怎樣的人”這個中心問題展開教學。
1先指導學生運用圈點標注的方法自主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1)天游峰有什么特點?
(2)找出能表達表現(xiàn)天游峰特點的句子并試著有感情的讀出這種特點。這時抓住“九百多級”“拋”等詞多媒體出示并范讀從中學生不難體會出天游峰的高險,這時我順勢板書“高險”并指導學生讀出高險的感覺。2小結(jié)過度;這樣又高又險的天游峰卻有一位老人每天早晨掃上山,下午掃下山,天天堅持,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認識一下這位老人吧!
此時我將引導學生先質(zhì)疑再匯報交流重點解讀描寫(老人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如瘦削的臉。。。),并用多媒體出示。通過教師泛讀并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體會(老人的自強不息樂觀豁達)。并相機板書“自強不息樂觀豁達”接著指導個別學生進行朗讀,我適時給予點評。對于特別精妙的句子如(九百。。。能斷掉似的)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當堂背誦,加強語言的積累。
3在此基礎上,通過男女生讀,小組讀,同桌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層層深入,內(nèi)化文本語言,從而理解本文重點。由此完成目標2 課文學到這里我將進一步追問(老人到底累不累,從他的語言中你品味到了什么?)這時我將按照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以學生為本,放手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 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深入體會(老人語言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最終突破難點。完成目標3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合作探究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最終實現(xiàn)師生文本之間的對話。
環(huán)節(jié)四 總結(jié)全文 升華感情
(想想30年后作者再登天游峰見到老人的場景,面對老人作者將說些什么?)在此基礎上配樂朗讀(文章的對話部分)使(對老人的)感情得到升華。這樣做旨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 布置作業(yè) 拓展延伸
1閱讀《挑山工》課后同學之間交流閱讀感受,也可以說給父母聽 2摘抄文中(肖像描寫的語句)仿照描寫班上的一位同學并讀給同學聽讓他猜猜你描寫的是誰?
此作業(yè)旨在使語文教學由課內(nèi)走向課外,由閱讀走向?qū)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和生命線。為了突出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天游峰的掃路人 高
自強不息
險
樂觀豁達
課文通過描寫天游峰的高險反襯出老人自強不息樂觀豁達的高尚品質(zhì)。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擦黑板)
第四篇:《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 第一課時
天游峰的掃路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訓練,理解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教學重點:
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實材料,學會辯論。教具準備:錄音機、掛圖、課件。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感知,學會生字,讀通讀順課文。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整體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梗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題設疑。
1、啟發(fā)學生回憶: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去多名山風景秀麗,如:安徽的黃山和九華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它們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你曾經(jīng)游覽了哪些名山?游覽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揭題、設疑:看了課題“天游峰的掃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掃路人有什么特點呢?大家能從他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呢?
二、自讀課文。
1、提出一讀的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2、指明二讀要求:在讀通順的基礎上,做到流利地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3、鼓勵學生三讀課文: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上記號,準備質(zhì)疑。
三、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糾正讀音。
3、答疑解難。
(1)對學生提出的不懂的詞語,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當時情境理解。
(2)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涉及句意、中心思想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去讀書,對課文語言進行充分的感知、理解,有的問題
在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是解決。
4、理清課文脈絡。
(1)引導學生根據(jù)作者登天都峰的所見、所聞、所感分段。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武夷山天游峰的險峻,以及“我”登上頂峰時的喜悅。
第二段(第3自然段):寫“我”下了山在小溪邊散步時發(fā)現(xiàn)了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寫“我”在與掃路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
四、分段讀課文。
五、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說說“夷”、“傍”、“頗”、“瘦”這4個字是什么結(jié)構(gòu)。
2、重點指導“瘦”的書寫。
3、指導學生描紅,把這4個字寫緊湊。
六、作業(yè)。
1、讀一讀文中描寫老人外貌的語句,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號里,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填寫。
(1)在一片()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jié)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清凈 寂靜)
(2)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了。(溝通 暢通)
(3)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我回到住地。(跟著 伴隨)
3、認真誦讀課文。
第五篇: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一課時
15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細讀第2和7自然段,感受天游峰“高”和“險”的特點,并感知描寫方法。【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點,并感知描寫方法。
一、情景激趣。據(jù)題生疑
1.播放多媒體課件:天游峰的美景。(側(cè)重體現(xiàn)天游峰的高、險峻)2.看了這些美景,你想說什么呢?(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看后的體會。)3.然而,作者無意欣賞天游峰這迷人的風景,對天游峰上一位普普通通的掃路人卻情有獨鐘。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5篇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共同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吧!4.(課件出示課題)指名讀課題,釋題,齊讀課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2)自學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巡視、了解學生自讀情況。
3、檢查自讀情況。
①詞語(出示詞語): 武夷山 頂天立地 飄飄悠悠 險峰 精瘦 褪色 瘦削 面色黝黑 炯炯有神 氣喘吁吁 大汗淋漓 望而卻步 半途而返 撲棱棱 打量 竹掃帚(讀輕聲)
(1)指名讀,正音。重點指導“頗”“削”“黝”等字的讀音及多音字:削(xūe)、褪(tuì)、色(sè)
(2)齊讀。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天游峰的特點,老人的外貌特點,游人登山時的樣子(3)指導書寫:夷。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逐節(jié)讀課文,及時糾正。提問:課文主要寫了什么?(2)交流。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第一部分,用“——”畫出文中描寫天游峰的語句。讀讀這些語句,想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表現(xiàn)出來的。把你的閱讀感受寫在書上。2.交流討論:
★ 天游峰是什么樣兒的?我們首先來欣賞一下。(出示天游峰圖片2-3張,簡單介紹: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有詩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钡欠屙敚坪?,猶如在蓬萊仙境,又似在天上神游。故名天游峰。)
那么,作者筆下的天游峰是怎樣的呢? ★(出示):“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那天,我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p>
(1)你關注了哪些詞語?從這些語句中讀懂了什么?
“九百多級”:(結(jié)合教學樓30樓左右)體會天游峰的高{板書:高} “銀絲” “拋” “飄飄悠悠” “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體會險
(“一根銀絲”指的是什么?[九百多級石階]。作者通過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具體地表現(xiàn)了天游峰的險峻。抬頭仰望著那“一根銀絲”似的“九百多石階”,真讓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拋” 可以換成“垂”“掛”之類的字嗎,為什么?突出表現(xiàn)了天游峰的又高又陡,奇險無比。
飄飄悠悠:本來“九百多級石階”是不會運動的,但是因為它太高了,便在“云霧中飄飄悠悠”讓人感覺天游峰險得幾乎讓人可望而不可即。
“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可見天游峰是何等的險峻。{板書:險}(2)能讀出它的險嗎?指名讀。(評價指導:似乎不夠高,不夠險。)(齊讀)總結(jié),正面描寫。{板書:正面描寫} ★(出示):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1)你又關注到了哪些詞語?從這些詞句中讀懂了什么?
“九百多級, 九百多級, 一千八百多級” :體會天游峰很高?!皻獯跤?、大汗淋漓” “望而卻步、半途而返”體會游客登山的感受是:累、難?!慰蜑槭裁磿杏X如此之累、如此之難呢?(側(cè)面寫出山的高、險){板書:側(cè)面描寫} 由此你會想到那些成語:懸崖峭壁、突兀森郁 崇山峻嶺 危峰兀立 峰巖重疊。)
(2)能把“累”的感覺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出示描寫天游峰的兩段話)想想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表現(xiàn)出來的。(列數(shù)字、比喻、側(cè)面烘托等)
(3)(示圖)看圖體會并想象天游峰的高與險,朗讀這兩段話。
(4)天游峰是那么的高、那樣的險,“那天,我終于順著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我得意什么?
“終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來反襯天游峰的高和險,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會“好不得意”)
3、課堂小結(jié)。
五、板書 15天游峰的掃路人
高 險 正面描寫
側(cè)面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