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筆記[本站推薦]
1.讓孩子從小學會愛他人
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的通病。孩子生來就不會關愛別人嗎?我想應該不是的,孩子的這些毛病是我們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我曾經聽有的家長這樣說過:只要孩子學習好,其它的不算什么?,F(xiàn)實也如此,絕大部分家長除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家長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磕著碰著。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并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看似不起眼的的體貼成為習慣,讓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2.放手——給孩子自信
小班的寶寶還是會努力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的。他們總是試著干這干那,我們應該多給寶寶積極的暗示與鼓勵,讓寶寶知道,他在長大,在進步,他是有能力的,會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寶寶會感到自己確實長大了,并在以后努力鞏固這種感覺,從而獲得自信。
如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李響,樣樣事情都不會做,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在家一切包辦代替,爺爺把他當作掌上明珠,每天送到教室?guī)退⊥瓯闳醚澴釉僮?,在幼兒園,他要小便了站在便池前叫:“老師,褲子拉不下。”小完便就說:“好了。”等著老師去幫他拉褲子、塞褲子。有時因為懶得擋“小雞雞”而把褲子尿濕了。吃飯了,坐在桌子邊看著老師,就是不動手。老師提醒他快吃,他卻說:“老師喂!”睡覺了,就傻愣著什么也不動,等你為他脫衣服、穿衣服??針對這樣的情況,開始我包辦了一個多月,看著其他的孩子來園一段時間后都能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了,而李響呢?如果再這樣包辦下去也不是辦法,對他來說有害無益,漸漸也會養(yǎng)成依賴思想,并且對自己沒有信心。
后來我就實行了放手的辦法,當他提著衣服求我?guī)兔r,我教他穿衣服的方法,然后讓他自己嘗試穿,成功了就表揚他真能干。有時他來求助,故意裝著沒聽見,開始他死纏著不放,我就說“寶寶一定會自己干的,老師可忙了,現(xiàn)在沒工夫來幫你?!背燥埖臅r候,老師喂兩口,然后讓他自己試著吃,慢慢地看著小朋友都自己學著做,李響也就被“逼上梁山”。現(xiàn)在李響只要有一件事學著自己干,我們就對他鼓勵,許多事實告訴我:如果不放手,孩子永遠不會獨立!3.尊重孩子的“愛管閑事”
班里的媛媛小女孩性格外向,熱別愛告狀,面對媛媛的喋喋不休的告狀聲,每次我都對她說:“好的,老師知道了,你管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小朋友不是故意的??..”
但有一件事,讓我觸動很大,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媛媛又來告狀說:“老師,老師,咱們的秋千壞了,小朋友們還在玩!”“好,好,老師知道,告訴他們別玩了。”我雖然聽了也答了,但是沒在意,沒真正的當回事。過了不長時間,一個孩子哭著跑過來對我說:“老師,秋千上的輪胎坐不住了,我的腿還劃破了!”我一看,呀,出血了,趕緊把孩子送給大夫處理消毒等。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到:原來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們所說的話,尊重孩子們的觀察力,尊重孩子們“愛管閑事”的好習慣。
4.換種方式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是美術課,在活動前我對幼兒說要注意衛(wèi)生,不要在桌子上畫畫。活動結束后我把幼兒的美術作品收集起來,這時小俊跑過來告訴我:“老師,你看這張桌子上有彩筆畫”。我一看,可不是桌子被畫的五顏六色。這時已有幾個孩子圍過來,他們一邊用眼觀察我的表情,一邊說“不是我畫的”,以前我遇到這種事情,總是把孩子狠狠地批評一頓。今天也許是因為孩子們小心翼翼的眼神,我改變了主意,而是笑著說“畫的真棒”是誰畫的呀?“我”陽陽自豪的說,我引導孩子們一起看那副畫:太陽、小鳥、花。這時銘銘小聲說:“老師你不是說桌子上不能畫畫嗎”?“對呀”!我假裝醒悟的說:“畫的不錯,可惜畫錯地方了”。這時大家七嘴八舌的說了很多畫在桌子上的缺點,最后幾個小朋友一起找來了抹布,大家認真的擦起桌子來,邊擦還邊說:老師我們以后再也不在桌子上畫畫!現(xiàn)在我班的孩子每次美術課都很注意衛(wèi)生,并且都把自己畫的畫交給我,我把它們放到活動角中,以此來激勵幼兒。
5.音樂讓我快快起床
小班的孩子在每天午睡起床的時候,有幾個孩子睡的叫不起來,為了讓孩子們能輕松愉快的起床,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他們起床前的幾分鐘,我總是播放一段優(yōu)美歡快、風趣幽默的音樂把孩子們從睡夢中喚醒。如《一起去郊游》、《小毛驢》、《蝸牛與黃鸝鳥》等等。今天,播放的是《鈴兒響叮鐺》,聲音由小漸大,孩子們一個個睜開眼睛,在音樂中伸伸懶腰,揉揉臉蛋,跟老師做一套扭扭腰,捶捶腿的起床操,讓孩子在輕松的活動中醒來,穿衣、整理床鋪等。這樣一來他們感到精神飽滿,心情快樂地投入到下午的活動中。
6.不再亂扔了
我班一個人有個壞習慣,愛把瓜皮、紙屑等扔在地上。我經常教育他要講衛(wèi)生,并叫他把亂扔的東西撿起來扔進垃圾筒,可很久以后,他不但沒有改變壞習慣,還頂嘴說:”我撿起來就行了,”我想,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不是好兆頭,應該想辦法改掉他的壞習慣。有一天,我故意當著他的面,把橘子皮扔在地上,他說:“好呀,老師你也把東西扔地上,你錯了?!蔽荫R上誠懇的說:“我錯了,我錯了。亂扔果皮不衛(wèi)生,有時還要摔倒人,錯了該受批評,我馬上就改正?!闭f著我就撿起橘子皮扔進果箱里,這以后,我發(fā)現(xiàn)他對亂扔東西的行為警覺些了,有時沒在意亂扔了,只要我略微的提醒一下,他馬上就能改正,并沒有對老師說什么,自己悄悄的扔到箱子內,讓我感到幾分欣慰,后來有一次一個小朋友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倒了,他馬上把那個小朋友扶起來,并把香蕉皮扔進簍子里,然后去尋找那個亂扔的人。
我用這種方法使孩子改正缺點,消除逆反心理,效果還好。其實自我批評,接受孩子批評的過程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過程,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
7.孩子們,盡情玩吧!
晨間活動時,讓孩子自主選擇玩具,自由結伴游戲。這種方式深受幼兒歡迎,他們選擇了自己喜愛的玩具,離開自己的座位,和自己的好朋友結伴玩。孩子們自由地,盡情地交談,玩得非常開心。
為了豐富活動內容,我班還設立了圖書角,自然角、繪畫角、手工角、計算角等。幼兒在自然角觀察和照料植物;在手工角里折折捏捏;在計算角里拼拼扦扦??他們手腦并用,在愉快的交往和活動中促進了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讓孩子自由地玩,開心地玩,給孩子以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插上翅膀。8.幫孩子走出孤僻
俊俊在班里是一個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園后他總是不愿與老師交流,不愿意與小朋友在一起,寧愿一個人縮在墻角,拒絕參加一些游戲活動,總以審視的眼光來關注周圍的人和事,有時還采取抵觸情緒,不愿從“自我中心”中走出來,而且自尊心很強!他每次小便總是害羞不愿與老師講。我們對他采取了很多的辦法,但是效果不是很大,他還是很孤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又是孩子的領路人和心目中的權威。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fā)出人際關系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病態(tài)心理如果不能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能會危害終身。幫助孩子們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師要注意不要輕率地隨意貶低他們的能力或品質,以免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給予褒揚和鼓勵。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種信念,恰到好處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種自信。
9.讓幼兒學會分享
對于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由于認知心理發(fā)展處于“自我中心”階段,因此東西沒有“你的”、“我的”、“我們的”分法。他開始掌握“所有權”(possesiveness)的概念。但是還沒有掌握“這個東西”可以和別人一塊玩、一塊兒用的概念。有時,不僅認為自己的東西真正是他的東西,而且把真正是別人(哥哥、姐姐、同伴)的東西,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這就是她看到別人有好玩的或好吃的,甚至會去搶的原因了。有時,她搶別人的玩具是她表現(xiàn)自主和獨立的方式,也是她為自己爭取權利的一種表示,和大年齡兒童的霸道是不同的。兒童這種“獨享”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sharing)必經之路。必須讓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學會分享。分享是拿出“我”的東西和你共用,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在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過程中,兩歲就懂得“我的”了,但到三四歲有的兒童才學會分享。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針對較小的孩子來說,太多的道理或許他不能理解,因此通過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教導孩子更適合。而繪本正好適合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因為它通過美的畫面展示了孩子形象直觀的心理,通過一些小小的故事,卻能夠讓孩子很容易明白了學會分享的重要性。家長在與孩子共讀時,以提問的方式引導不僅有利于孩子理解,而且更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發(fā)散思維,從而能夠讓孩子從自我中心階段發(fā)展到學會分享。
10.怎樣發(fā)掘孩子超常能力
·智力是多方面的,有的孩子偏愛文學,有的則偏數(shù)學,有的偏重藝術方面的,有的則偏重操作方面的,不能只依靠智商來判斷一個孩子。
·以往測量超常兒童只是根據智力,但這只能了解很少一些方面。現(xiàn)在測量超常兒童還根據綜合素質能力來判斷。
·能否超常,能否繼續(xù)超常發(fā)展,不僅僅取決于智力高低,也取決于非智力因素。·孩子有各種差異,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潛能,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不能強迫孩子在某一方面發(fā)展。
·有的家長忙于工作,就忽略了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才能,有的孩子就被埋沒了。
·有的孩子沒有某方面的才能,學得非常苦,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去引導。超常兒童畢竟只是少數(shù)。
·孩子都有優(yōu)點,選擇方法不同,表現(xiàn)的方面也不一樣,家長要去發(fā)現(xiàn),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
11.說到就要做到
我們常常教導孩子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說到就要做到。可是,有時候,我們自己往往失了承諾,給了孩子期待卻又要讓他們失望,這樣,我們又怎么能在孩子中立足呢? 一次放學時候,我喊了“欣欣”的名字,示意讓她出來,媽媽來接了??墒切佬酪恢钡椭^,怎么喊她也不愿意出來。最后,是我把欣欣拉了出來,并問她:“你怎么不開心呀?”欣欣不回答我,跟著媽媽走了。過了一會兒,欣欣媽媽帶著欣欣又回來了,她媽媽告訴我是因為老師沒有給欣欣小紅花,所以她不開心。聽到“小紅花”,我猛然想起好像是有這樣一件事:中午的時候我答應欣欣如果她能夠獨立吃完飯菜,我就獎勵她一朵小紅花,結果因為一些事情而忘記給她了,所以她耿耿于懷到現(xiàn)在。我蹲下來,連忙向欣欣道歉:“欣欣,對不起啊,老師忘記了?!毙佬牢剌p輕地說道:“你說過要給我的呀!我要給媽媽看的?!笨粗佬?,我真是難過,趕忙給欣欣貼上小紅花,又急忙道歉。心想:我是多傷她的心啊!有時候,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而覺得無所謂,因為我們不知道在孩子的心里,你的一句話會有多么重要!老師,是一個言傳身教的職業(yè)。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而忽悠他們,忽略他們,因為我們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孩子已經把你的行為和語言都記在了心里,直到走進社會。我們要記得:今天的我們,就是明天的孩子。我們應用自己好的行動去影響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12.學習使人進步
孩子年齡的增長,我感覺到自身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越來越多了,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再按過去那種指令和被服從的模式在孩子身上已經開始出現(xiàn)抵觸情緒了,另一方面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怎樣也能換位思考,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呢?平日里有時我喊一遍:“雅文,洗手吃飯了”。她坐著不動,說句等會兒。當我第二遍、第三遍隨著聲調越來越高,火氣越來越大,她才不緊不慢地行動時,我感到我的權威受到了動搖,心情沮喪,開始有種挫敗感了。為此我向朋友,一位比較優(yōu)秀的媽媽取經。交流中我們都有這種共識,孩子大了,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間了。當她對你不同意的事情提出為什么時,我要正面面對她的提問,要給她列出我不同意的理由,讓她從心里上接受,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告訴她不行就是不行,沒有理由,你必須服從。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她才會學著尊重你。第一遍喊她時她沒有行動,不妨去看看她在做啥?;蛟S她在看書,那就告訴她媽媽辛苦地做好了飯等著她呢,看完這一頁讓書也休息一下?;蛟S她會告訴我她正在想事情,那就請孩子吃飯時和我們共同分享她的思考。命令式的語氣只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雖然認識到了這些,但在現(xiàn)實中怎樣才能控制住情緒和語氣這是我作為家長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的課題。希望有經驗的家長們能多介紹寶貴經驗,也希望王雅文小朋友看到這篇文章后能懂得媽媽也只是個普通人,在和雅文共同成長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理解和尊重都是相互的。
第二篇:教育筆記
我們教師應該做的??
新華區(qū)勝利街小學張衛(wèi)紅
耐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后進了,是因為以前的學習問題如雪球越滾越大,日積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過程當然也需要一個時間。在快節(jié)奏工作的時代,對我們教師來說,耐心確實是一道考驗我們素質的關卡。特別是對待后進生,我們更應該沉下心來與他們共同對付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才有可能讓后進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樹立起信心,轉化他們才有可能性。
耐心指導,給孩子搭梯建橋。指導需要時間,所以對工作繁忙的我們來說又是一個挑戰(zhàn)。很多時候,說實話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班額太大,需要我們照顧的學生太多,每天批閱、訂正、上課占去了很多時間,而真正花在后進生上的時間很少,多數(shù)時候,都是一帶而過。其實要讓后進生真正得到進步,必須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給他們開小灶。所以今后我在輔導后進生的時間安排上一定要充分。
對學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對他們有信心。知識的積累,思想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好學生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樹立信心。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總是唉聲嘆氣,卻不知自己已經放棄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構成的。轉化后進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對后進生沒有了信心,失去了興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錯誤。對學生沒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敗,因此,耐心需要樹立信心,需要堅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責任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純潔、最偉大的、最光榮的職業(yè),這是世人對我們的尊重,同時也是給我們的一種壓力和責任。倘若一個教師的工作不負責任,對學生沒有負責任,也就很難做到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
愛,成就了他的教育事業(yè)
新華區(qū)勝利街小學張衛(wèi)紅
霍懋征這個名字在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知曉度較高,但對她的個人經歷尚了解不全。我通過閱讀她83歲那年站在人民大會堂所做的報告又有了新的認識。整個報告約3500個字左右,篇幅不長,但她樸實的言語卻留給我很多的啟示。她用“光榮、艱巨、幸?!?個字高度概括出自己從教一生的體會。43年從北京大學數(shù)理系畢業(yè)的她毅然地選擇做小學教師,期間又放棄了心愛的數(shù)學,改教語文,理由是她當時認為,語文更有利于育人,教會學生做人?!凹?、賞識、參與、期待”是她總結出的育人方法。她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也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真誠的、無私的、廣泛的、一視同仁的。她常常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后進生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
從教60年,從沒有丟掉一個學生,從沒有對學生發(fā)過一次火,從沒有懲罰過一個學生,從沒有向一個學生家長告過狀。這可能讓我們在坐的青年教師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與此同時,她的出色教學引起了全國小語界的普遍關注。56年她被評選為全國首批特級教師,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而我們萬萬想不到在上述那么多的“沒有”背后,她居然一次次地經受著失去親人、骨肉分離的痛苦。62年二女兒病亡,66年兒子無辜地被紅衛(wèi)兵用刀扎死。她經歷被誤解而受到非人虐待的磨難,經歷過嚴重疾病的折磨。但這沒有摧跨她的意志,沒有改變她從事小學教育的選擇,沒有改變她對學生們的愛。在我們看來,這番話更多的可能性是小說的作者為了使自己的故事編得更加曲折動人而造,但現(xiàn)實的回答卻真是真實地擺在霍老師的面前。
現(xiàn)在,84歲的她,離開了教學一線,但還時刻都在關注著祖國的教育事業(yè)。3500字的報告實實在在、真真切切,正是一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她始終是大家前行的一個標桿?;繇骼蠋煹氖聵I(yè),是用愛成就的。
理由一,沒有對這個職業(yè)的真愛,她不可能做出這種選擇
“小學教師”,是霍老師心目中最圣潔的職業(yè),不然,她不會在大學教師和小學教師中依然選擇了后者,更不會在這樣一個“點”上一干就是60年!霍老師取得成績后,不斷有機會可以讓她離開小學教師的崗位,給她以更大的發(fā)展空
間。但霍老師一直都沒有為之所動,始終把自己標定在最初的選擇上。僅此一點,就足以令人敬佩。我們用“矢志不渝”來形容,用“真愛”來解釋,也許最為確切。
理由二:真愛才能真干,真干才有成功
半個多世紀以來,霍老師不但接受了共和國歷次教育改革的實驗任務,而且交出了一份份閃光的答卷:五級分制的經驗推廣,漢語拼音方案教學的過渡實驗,語文講讀法的教學模式等等,她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益趟出一條新路??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霍老師的教育特就體現(xiàn)為堅持從正面鼓勵孩子進步。她說:“小學老師是孩子們的蒙師。要讓蒙童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老師的任務就是要為孩子們治愚啟蒙,教他們逐漸學會不犯錯誤?!痹诋敃r以階級出身來劃分人的階段,她做到對高干子弟和普通市民的孩子一視同仁。
理由三:56歲開始的新輝煌
56歲,在我們的理解當中,應該好好地在家享清福。但是她始終是一位勤奮盡職的小學教師——一位頂風冒雨騎著自行車上下班,也騎著自行車去人民大會堂參加會議的普通老師。為了不脫離教學一線,霍老師擔任了副校長的工作。校長考慮到她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建議她兼任一個班的數(shù)學課。因為這是她的本行,輕車熟路,不至于過分勞累,可霍老師堅持兼任語文。
理由四:沒有句號,只有永遠的明天
霍老師退下來后依然不休息,反而不斷給自己加碼:她說,她還要做三件事:一是送教上門,應邀到西部貧困山區(qū)學校做義務講學;二是教育科研,參與“霍懋征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研究”課題組的工作;三是指導培訓,對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指導。
“真愛才能真干,真干才有成功!”她把整個身心都奉獻給了可愛的教育事業(yè),令我震撼,引用霍老師的話鼓勵自己: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需要總結和反思;今天需要創(chuàng)造;明天需要憧憬。三天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把握了今天,明天就更有希望了。
關于文本的解讀
新華區(qū)勝利街小學張衛(wèi)紅
一、上好一節(jié)課有三個關鍵:
1、正確深入的文本解讀
2、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
3、機動靈活的教學實施
首先正確深入的文本解讀是上好一堂課基礎和關鍵,只有在正確解讀文本的 基礎上才有好的教學設計,才有好的教學實施。
那么如何正確深入的解讀文本呢,一位專家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用放松的心態(tài)閱讀
他借用了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在《談美》的一句話:慢慢走,欣賞啊!他說人生是一道風景,我們要慢慢地欣賞,慢慢地品味。讀書更是一道風景,優(yōu)秀作品值得我們慢慢走,欣賞?。∽屛覀儠簳r忘卻教師的身份、教學的任務,以一個普通讀者的放松心態(tài)來欣賞作品,獲得自然的閱讀體驗和真實的審美直覺。這是一種非功利的閱讀,是一種以感性為主的閱讀。這種閱讀是文學作品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最能打動自己的是什么地方,產生的第一感覺。一句話,就是我們在閱讀文本時是一種非功利的閱讀。
二、細讀文本,潛心會文
他借用了蘇軾“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和葉圣陶《語文教學 二十韻》20頁中的“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頻甚解豈難致潛心會本文”
“作者斯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
“一字未宜乎語語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和津”
他建議我們細讀文本,潛心會文就是
1、要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
2、要體悟 作者的心境
3、推敲詞語和句式。
三、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文本
他借用了[美〕哈羅德?布魯姆一切閱讀皆誤讀。他又借用魯迅的話:《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都知道的,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xù)作者姑且
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我們所說的文學作品的“意義”,實際上包含了三個層面:一是作者意義,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達的主觀意圖;二是文本意義,即在具體的作品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語詞意義;三是讀者意義,即讀者通過閱讀所領悟到的實際意義。這三個層面,既互相依存,但又有差異。因為文本往往不能完全傳達作家直觀意圖,因此文本意義和作者意義就有距離。讀者通過文本來理解作者意義肯定存在差異。正如《去年的樹》同樣一篇文章,在文本價值取向上浙教版把握在誠信,而上海則把握在環(huán)境保護。所以我們思考:我們能不能還原作者本意?答案是我們很難把握作者本意。思考2:我們有沒有必要還原作者本意?答案是: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指出:文本作者的意圖是當代人不可能“客觀”地完全再現(xiàn)的,文本的“原義”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復的。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時間間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應當克服的。理解是從文本中接受有意義的東西,并把它們“解釋”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理解文本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讀書為我所用,從文本中讀出我要用的地方,我們要忠于文本,又可能要創(chuàng)造文本。如《給予樹》這個文本,樂于助人不應該是唯一的文本解讀,因為這個主題在二年級已有,為什么三年級還要教呢,他認為不單單要講金吉亞的樂于助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從金吉亞這樣做容易嗎?他們的家境并不寬裕。她將用一把泡泡糖面對親人,但她為什么還這樣做?告訴學生“奉獻愛心,常常要做出抉擇?!?/p>
四、面對兒童,我們要深入淺出
他又借用了葉圣陶的“翻箱倒筴容易,畫龍點睛難?!北M管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可以非常深刻和獨特,但時刻不能忘記我們面對的是6—12歲的兒童,他們有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我們不能把成人的認識強加給孩子,或牽引他們向前。好的教學貴在深入淺出,符合兒童的認識水平。如《一夜的工作》設計思路,看周總理怎樣審閱一個文件?看周總理怎樣審閱一夜的文件?周總理一個晚上要畫多少個圓圈?看周總理一生怎樣工作。
又如我們熟悉的《小音樂家揚科》一位老師的結語:
揚科,你一個人走,委屈嗎?孤獨嗎?天堂里也有音樂嗎?天堂里有你喜歡的小提琴嗎?
五、作品語言魅力的追尋
文字是語言藝術。葉圣陶說:鑒賞文藝的人如果對于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寶山空手回,結果將一無所得。我們在解讀文本時,如果人文精神無限擴張,語言文字就失去了魅力,語文課就非語文化,沒語言化。最后,這位專家指出教學文本的解讀任務是:
1、把握文本的主要去向,讀出自己獨到的感覺
2、琢磨文本語言特點和表達方法
3、思考文本的價值,認知價值和發(fā)展語言價值。
4、孩子在學這篇文章有什么困難,深入淺出幫助學生去閱讀文本。
我想應該這樣教語文:實實在在教語文,簡簡單單教語文,從從容容教語文,輕輕松松教語文。
第三篇:教育筆記
轉移注意力
手和手相牽是人類友好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成年人如此,幼兒亦如此。
平時的戶外活動前,孩子們總爭先恐后地跑向我,搶著和我牽手。先前,我總是微笑地迎向他們,盡量滿足他們的愿望??晌抑挥袃芍皇郑瑹o論如何也拉不了那么多孩子的手。于是我說:“其實呀,小朋友和小朋友互相牽起手來,力量可大了,來,不信我們來玩一個松樹和拍樹的游戲?!焙⒆觽円宦犝f游戲,注意力分散,不再和我爭著拉手,而是一個個拉起手來。當我說:“狂風來啦?!焙⒆觽兊氖掷木o緊的,一點也不松開。游戲玩地很開心,孩子們早已忘記了要爭著拉老師手的這件事,也不再為沒被老師拉手而生氣、失望。其實,每件事都是這樣,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第四篇:教育筆記
老師應該言行一致
我們班的幼兒,有好幾個午睡習慣一直都很差。在他們睡不著或睡不好時,我都會耐心的引導他們入睡,在我的耐心說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著的,我經常會說一些嚇唬他們的話。如;會對他們說“現(xiàn)在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覺的時候你們睡不著,等小朋友們起床后,你們睡不著的繼續(xù)留下來睡?!边@樣的話我不知說過多少遍,但是從來沒有執(zhí)行過。
昨天午睡時,我提前便對孩子們說,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閉上,一會兒就睡著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著了??墒蔷S維和震震兩個小朋友卻怎么也睡不著,并且兩人互相影響,我走過去打了幾次招呼,但是仍然不見效,我便又使出老調“這會兒你們兩個睡不著,待會兒小朋友們起床的時候你們就別起來了,繼續(xù)留下來睡?!闭l知在起床鈴響起后,他兩仍未把我說的話當會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始穿衣服。見此情形,我覺得這話不執(zhí)行看來不行了,于是便走過去嚴肅的對他兩說:“你們兩個不必穿衣服,繼續(xù)留下來睡覺?!敝灰娝麄儍赡憧纯次摇⑽铱纯茨?無奈之下帶著哭腔對我說:“老師,讓我們起床吧!我們明天一定好好睡覺。”這時,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視著他們兩,我便抓住這個機會,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后誰不好好睡覺,就象他們一樣,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我要乖乖睡覺的”。果然,在今天的午睡時,孩子們的表現(xiàn)較好。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我們老師,不管面對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應該做到一致,不然,我們說的話起不到作用。
1.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
下周是我們班主持升旗,要準備節(jié)目,今天,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隊伍里打鬧。排練結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yōu)楹未螋[?”“我們沒有打鬧?!彼麄z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說看到了,并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fā)生了偏差有關。由于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xiàn)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于是在發(fā)生同類現(xiàn)象時,孩子為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里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fā)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并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fā)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2,下午孩子們三點半吃簡餐的時候,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郭榮錦把宋雅文給撞倒了。郭榮金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吹竭@一情景,我知道郭榮錦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后果。他認為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系了。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于是我趕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將宋雅文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著一邊問:“你為什么哭呀?”順之說:“疼?!薄肮鶚s錦跟你說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疤??!毖盼牟唤獾卮鸬?。聽了雅文的話,我問郭榮錦:“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澳闼訒r有什么感覺?”他低頭說:“疼?!薄澳悄闾蹠r希望別人怎么樣呢?”我又問?!叭嗳?。”他想了想,小聲說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雅文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干凈,嘴里還說著“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彼@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雅文,竟然不哭了,嘴里還說著:“沒關系,我不疼了?!笨匆姽鶚s錦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雅文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看著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fā)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班級組織的常規(guī)教育,不是
一、兩個小孩的事情,是班里全體幼兒的一個整體過程,是一種日積月累的長期工作!在班里有個別小朋友沒有遵守紀律,有時往往會影響到一個班級塑造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應該從小培養(yǎng)!有時總感覺管理方面很累,但養(yǎng)成了好習慣,就會習以為常。平時,我們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時緊時松;只有了解本班孩子的特性,運用科學的理論,根據實踐的經驗協(xié)調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那么,班級組織的常規(guī)教育管理,應該不是難事!因此,對于幼兒最主要的還是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平時,我在管理上都采用這個方法,同時,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相信,今后會有更大的收獲。
3.身為幼兒教師要有耐心
剛來到大二班,作為一名新老師,第一就是熟悉班里的每一位孩子,包括他們的性格,喜歡的事物,還有要了解處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心理的變化,怎么樣讓我和他們盡快熟悉,盡快融入到孩子們的中間,一起度過在幼兒園最后的一段時光,但剛來到班里一周,就發(fā)現(xiàn)有個幼兒與別的幼兒有些差別,語言表達能力差,反應有點慢,班里的小朋友也不跟她玩。通過詢問班里的老師才了解了她的情況。
所以我今天特意對她進行了觀察,發(fā)現(xiàn)該幼兒都是自己玩,有時還自言自語的說句話,也沒有發(fā)現(xiàn)她與別的小朋友打架,但有個別幼兒還去欺負她,拿她的本子,搶她的東西。針對這一情況,我就抽時間耐心的對她和其他小朋友進行引導教育,教他們之間怎樣玩,小朋友之間怎樣交往、相處,希望全班幼兒都能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成為好朋友。作為幼兒教師,對于有問題的孩子,更要多觀察,引導、耐心的說服教育,幫助她克服自身的缺點,在幼兒園度過快樂的一天。
4.游戲給我的啟示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教班里的孩子們一起頂沙包,踢沙包,孩子們可高興了,我便參與到活動中去,這時候孩子們的興趣更加高漲,有人在踢沙包,有人在頂沙包,雖然都踢不了幾個,但孩子都玩的很開心,一會就學會了。通過活動,看到孩子的表情,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游戲是孩子的食糧,在游戲中學習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情,難怪一些權威們一再強調:游戲是兒童的全部,寓教于樂。
5.解決午睡說話的小竅門
因為我是班里新來的老師,孩子們對我還不太熟悉,所以每天孩子們的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疼,因為總有幾個特別頑劣的孩子。不讓說話孩子覺得悶得慌,但是說話又耽誤休息。前幾天想過多種方法,但是有的方法只能用一次,用次數(shù)多了孩子也失去了新鮮感,效果也不明顯了。今天的午睡,我告訴孩子們在睡覺的前十分鐘,可以說話,但是要小聲說話,只能你們兩個人聽見,別讓老師聽見你們的小秘密。過了這十分鐘就必須停止說話,開始睡覺。當我把這個規(guī)則告訴孩子的時候,孩子很高興樂了。時間過得很快,十分鐘一會兒過去了,在這十分鐘內認真遵守規(guī)則,十分鐘后安靜睡覺,他們的愿望得到了滿足,變得異常聽話,而我也很高興,因為我解決了頭疼的難題。仔細地回味著剛才的那一幕,讓我感到孩子內心的純潔,同時也體會到了適宜的教育方法的好處。
第五篇:教育筆記
教育筆記
(一)區(qū)域活動又開始了。今天,選擇到小醫(yī)院的孩子有程子瑞、韓煜、姚祥凱三位小朋友。只見他們有的扮演醫(yī)生給病人看病,有的扮演護士給病人打針,有的還拿著喂藥匙給小娃娃喂藥,玩得不亦樂乎。
忽然,姚祥凱跑過來向我匯報:“老師,程子瑞弄壞了小孩的一個腳。”我過去一看,可不是嘛,那小醫(yī)院里配的一個小孩的腳弄得脫臼了。我連忙說:“你們這里不是有醫(yī)生,有護士嘛,哪位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快幫幫他,看誰能醫(yī)好他?!薄昂玫?。”韓煜小朋友不慌不忙地弄了起來,果真,一會兒的工夫,她就接好了?!巴?,韓煜小醫(yī)生的本領可真大啊?!蔽翼槞C表揚了她,韓煜一幅得意的樣子。孩子們都向她投去了羨慕的眼光,又玩了起來。
等我再次來到小醫(yī)院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圍著一堆的殘肢廢腿,幾個蠟人的手、腳包括頭,凡是有接口的地方都被那群孩子大卸八塊。我真是非常的火,看著我怒氣沖沖的樣子,姚祥凱就提前向我匯報解釋:“剛才發(fā)生車禍了,這些病人我們會幫忙醫(yī)治好的?!笨粗峭娴难凵瘢揖椭棺×伺??!澳悄銈儽M快幫他們醫(yī)好,他們要疼死了?!睅讉€孩子點點頭,手忙腳亂地弄了起來。姚祥凱幫忙裝腳,韓煜幫忙裝頭,程子瑞負責裝手。
當音樂響起,區(qū)角活動要結束時,孩子們都忙著收拾著。小醫(yī)院要關門了。我走過去一看,還是一堆殘肢廢腿?!斑@是怎么了?你們?yōu)槭裁礇]有弄好?”“老師,”韓煜向我解釋到:“這些病人傷勢太重了,我們醫(yī)不好,全死掉了?!蔽胰滩蛔⌒α似饋?,孩子們看著我笑了,也都跟著笑了起來。于是,我們又新訂了一個規(guī)則:凡是到小醫(yī)院去做醫(yī)生、護士的,一定要保證自己的醫(yī)術是高明的。果真,第二次的區(qū)域活動過后,那些“病人”都完全醫(yī)治好了,再也沒有發(fā)生病人死掉這類事了。
教育筆記
(二)老師我能當一次排頭嗎?
每天到了早操時間,我總會從小朋友中選出一名小排頭,領著大家站隊,做操。我總是讓那些聰明,聽話的幼兒來當小排頭。而很少讓那些調皮和默默無語的小朋友當排頭。
這一次,我依舊請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當排頭。忽然,我聽到了一個很大的聲音:“王老師,讓我當一次排頭好嗎?”我回頭一看,是平日里很調皮的萬宗昇。我只是看了他一眼沒有理會。
以后的幾天里,早晨上操時我都會聽到萬宗昇要求當排頭的聲音,也會看到他那乞求的目光。我想,也許該讓他試一試。那一天早晨,我對萬宗昇說:“今天,老師選你做排頭。看看你能不能做好排他。”萬宗昇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老師,我一定能做好。那一天早操時,萬宗昇做的特別認真。下操后,我把一個象征獎勵的小五星貼在了萬宗昇的頭上。他那天特別遵守紀律,比以前聽話多了。
第二天早晨,我發(fā)現(xiàn)萬宗昇的頭上還貼著那個小五星。也許是平時我們不重視他了,他對老師這一次小小的表揚就特別珍惜。
每個孩子都想表現(xiàn)自己,都需要表揚和鼓勵。老師又為什么吝嗇自己的表揚呢?應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多給幼兒一些鼓勵和表揚,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大舞臺。
教育筆記
(三)孩子的奇思妙想
美術活動又開始了,我?guī)椭⒆觽儨蕚浜靡磺虚_始畫畫了,過了一會兒,我在巡視指導中看見郭永健正在聚精會神的畫雨傘,雨傘畫的很漂亮,五顏六色。可是再過了一會我去看時發(fā)現(xiàn)雨傘上面涂滿了黑乎乎的顏色,使整個畫面看上去很糊,我剛想去批評他,但我看見他一雙天真的大眼睛正看著我。
于是,我耐下心來,輕輕地問他:“郭永健,你剛才畫的那么好看的雨傘怎么不見了?
他笑著說:“哈哈哈??,老師,你不知道了吧!因為剛才打雷刮風了,下起了大雨,把小花傘都吹的東到西歪了,小花傘在雨中了?!?/p>
聽了他的話,我恍然大悟。瞧!孩子是多么的天真無邪呀!孩子會把畫面想象成這樣,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在成人眼里孩子的畫面要干凈,顏色豐富才會覺得畫面好,對于黑乎乎的畫面總覺得孩子的繪畫水平差,我真慶幸自己當時能多了一份耐心,是小心去尋問孩子,而不是沖動的去責備他。同是,我也慶幸孩子沒有死板的去模仿老師的作品,而是在生活中仔細的觀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作為幼兒園里的老師,每天都有孩子們圍繞在身邊,孩子的天真無邪、孩子的童言童語、孩子的奇思妙想,每天都伴隨著我們,通過這件事件的發(fā)生,讓我懂得身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要學會與孩子溝通,開發(fā)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來,將天分發(fā)揮到極致!
教育筆記
(四)小誤會帶來了驚喜
甜甜是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可愛又聰明。但是這個孩子總是懶洋洋的,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唱歌她張張嘴巴沒聲音;集體游戲她也愛玩不玩的。有時老師用獎勵的方法鼓勵孩子們唱歌或表演,她也不為獎品所動,真讓老師無可奈何,我奇怪:這孩子怎么就像溫開水似的沒點活力呢?怎樣才可以激起他的積極性呢?
機會來了,今天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讓我看到了甜甜的進步。午覺后,小朋友都起床了,大部分孩子都把自己的被子疊好去廁所了。甜甜以往該疊被子時就一聲不吭地溜走了。怪了,今天我卻看到她正在用力地推被子,而且被他推的被子疊得很整齊!我立刻驚喜地說:“甜甜,你真棒!把被子疊得這么整齊呀!”她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再仔細看一看那床被子,哈!誤會??!原來那床被子的主人今天沒到幼兒園來呀,被子根本就沒拉開蓋過,當然整整齊齊的啦!這時候我再看看甜甜,她正在認認真真地疊自己的被子呢!我裝做沒有看出來的樣子說:“恩,甜甜真不錯!還要再疊一床被子呀!””
令我驚喜的是,到了區(qū)域活動的時候,懶洋洋的甜甜竟然和小朋友一起收拾起地上散落的物品了,以往她都是玩完就走,看到她的進步,我又及時地給予了表揚。她象變了個孩子,總是積極地幫助小朋友和老師了,臉上總洋溢著歡欣的笑容,那種淡漠的表情也不見了,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也多了,和同伴也玩得更開心了??
想想以前,甜甜很少受到表揚,因為她對什么都缺乏積極性,不積極回答問題,不愛活動,更別說幫助小朋友和老師了。這次偶然來個小誤會,使她意外地得到了表揚,并體會到了被表揚的甜蜜和快樂,于是就積極地做好事,希望再次得到表揚。
我感謝這次小誤會,同時我感受到,也許對于那些象甜甜這樣的孩子我們也可以不妨制造些“小誤會”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