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繪本說課
《小豬變形記》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這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小豬變形記》是英國插畫家本?科特創(chuàng)作的繪本。書中向我們講述一只小豬突然百無聊賴,就想體驗別的動物的生活。他滿腦子奇異的想象,用各種辦法模仿長頸鹿、斑馬、袋鼠、鸚鵡等動物。但遺憾的是,這些創(chuàng)舉都以失敗告終。正當小豬被一連串失敗打擊得失去信心時,它又受到另一頭豬啟發(fā),找到了真正屬于豬的樂趣。
三年級段的習作學習著重于語段的訓練,恰好這個繪本中小豬每一次變形后的“炫耀”以及其他動物的“忠告”構(gòu)成一組一組的對話句群,結(jié)合這個繪本以及學生在習作中的難點來看,人物對話寫作是個很好的資源應用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我制定了梯度推進的教學目標。
1、以繪本人物語言為突破口,模仿練說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式。
2、發(fā)現(xiàn)“炫耀”與“忠告”的表達方法,并試著在繪本語境中模仿。
3、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用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式寫好以“炫耀”和“忠告”為一個回合的對話句群。
三、教學重難點
本次活動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
教學重點:以繪本人物語言為突破口,模仿練說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式。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炫耀”與“忠告”的表達方法,模仿練寫對話句群。
四、教學準備:PPT、練習単
五、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我圍繞一讀,二說,三寫,四遷移,這樣一條主線來展開教學。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
出示孫悟空圖片,提問:“他是誰?他有什么本領?”讓氣氛活躍起來,孩子們開始關注“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這一問題的時候,把話題一轉(zhuǎn),說:“有一只小豬,他也想要變形,你們想看看嗎?”由此引出繪本的題目,并展示繪本的封面,引導學生關注書名、作者、翻譯以及小豬的不同之處,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并讓他們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小豬會變形嗎?會變什么樣呢?帶著疑問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讀說寫
1、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我先用生動語氣和豐富的肢體語言,講述故事的開頭。并讓生邊讀邊演“煩煩煩煩煩”,在讀中感受小豬的無聊。
2、接下來繼續(xù)進行讀故事閱讀,小豬遇到了斑馬,讀小豬和斑馬的話。
(1)出示“嗨,下面的那位!”小豬跟斑馬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我可以看到好幾里遠的地方?!鄙x。并提問
這句話誰說的話?小豬說了幾句話?第一句是?第二句是?(齊讀)小豬說了兩句話,一句在前,一句在后,說話的人在中間。
(2)出示“你不是長頸鹿!”斑馬大笑著說,“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兒。”生讀。并繼續(xù)追問
這是誰說的話?斑馬說了了幾句話?第一句是?第二句是?這時學生對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式有了一定的認識。
(3)接下來,就通過句式的模仿,由易到難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出示“ ”我高興地說,“ ”
“ ”媽媽嚴肅地說,“ ”
自己說一句話“ ”(誰)(怎樣)說,“ ” 練說過后,也要適時進行總結(jié):提示語在中間也是對話的一種形式,描寫對話時我們就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了。
3、再讀小豬的話,小豬是真的很高嗎?當然不是,是虛假的,這叫做“自以為是”;“能看到好幾里遠的地方?!本褪强浯笃湓~了。就要讓學生通過讀明白:炫耀常常就是自以為是,夸大其詞。
4、讀斑馬的話。讀出了什么?假的,你不是長頸鹿,道出真相;“你小心點”很危險,提醒小心,這是善意的提醒。讓學生讀著讀著就明白,忠告就是道出真相,善意提醒。第一次變形,重在感知。接下來的變形,讓學生在猜測印證之后,再來聚焦人物對話,發(fā)現(xiàn)表達的秘妙。
5、小豬聽斑馬的忠告了嗎?結(jié)果怎樣?
6、還沒走出兩步,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以下就是小豬想到的好主意,結(jié)合圖畫,猜,這是在模仿誰?讀對話。
此時,炫耀和忠告語言,各自的言語本質(zhì)(意圖,特征??)是什么,要提煉出來。比如,炫耀性語言往往只看到優(yōu)點,還帶著虛榮,夸大事實;忠告者則看得更加客觀、全面,包含著善意的提醒。
7、接下來,也來模仿一下,當小豬拍著翅膀去找猴子時,他又會怎么炫耀呢?猴子又會怎么忠告他呢?完成練習單。
總結(jié):掌握了“炫耀”和“忠告”的語言表達方式,對話就寫得更加精彩了!
9、就像你們說的小豬根本沒飛起來,而是躺在泥潭中央,吧唧吧唧地拍打著泥巴,“事情都搞砸了,當小豬一點兒樂趣都沒有!”
“你說什么,當豬怎么沒有樂趣了?我就是豬,我在泥潭里面打滾,覺得很好玩兒啊。你快試試吧!”于是小豬也跟著滾來滾去??他滾得越多,身上就越臟,身上越臟,他心里就越快樂。
10、小豬大叫,齊讀。如果換成自己,應該怎么叫?
第三環(huán)節(jié):對話遷移
但是活動到這里并沒有結(jié)束,因為,這一故事的內(nèi)涵很深,所以,我將問題進行 了延伸,讓孩子們從小豬聯(lián)想到自己,我設計了這樣的提問
遷移到生活中的炫耀與忠告,用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式寫一寫對話。比如:炫耀考試得了第一名、炫耀自己的新書包......第四環(huán)節(jié):鞏固提升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提示在中間的對話形式,學會了自以為是的炫耀的表達方式,學會了怎樣給別人善意的忠告。同學們,小豬也告訴了我們?yōu)槟臣赂械阶院罆r,不能得意忘形。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快樂,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篇:繪本故事——忘了說我愛你
忘了說我愛你
比利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小兔子掉到床下了?!皠e躺啦,小兔子,我看見你了。”說著,比利抓住小兔子的胳膊一把把它拽了上來。吃早飯了?!眿寢屧跇窍陆??!暗纫幌?!”比利喊道,“小兔子在跟我搗亂呢。” “過來,洗洗你的小臟爪子?!眿寢尯??!暗纫幌拢 北壤f,“小兔子不肯吃雞蛋??斐园?,小兔子!” 比利和小兔子上樓去換衣服。媽媽從門外探進腦袋,“快點兒穿好,比利。” “等一下!”比利說,“小兔子好像有點兒肚子疼?!?“快來刷牙,比利?!眿寢層趾??!暗纫幌?!”比利說,“小兔子的扣子系錯了!” “比利,你自己先準備好,再跟小兔子玩?!眿寢屨f。“總算穿好了!”媽媽說,“咦,我把你的靴子擱哪兒去了?” “嘻嘻,在我腳上穿著呢?!北壤ζ饋??!芭叮瑢?。”媽媽也笑了,“來,穿上外套。我們得趕緊走,要不然就遲到了!”
但比利卻轉(zhuǎn)身沖上了樓?!暗纫幌拢 彼暗?,“小兔子還沒跟別的伙伴說再見呢?!?去幼兒園的路上,比利把午餐盒和小兔子頂在頭上走。媽媽說:“小心啊?!?“我很小心。”比利說,“就是小兔子總不肯好好坐著?!?突然,比利的午餐盒掉到地上,摔開了。媽媽生氣了,“比利!這下真的要遲到了?!?“把小兔子給我,趕緊走?!?/p>
但他們已經(jīng)太遲了,剩下的路就只能跑著去了?!鞍?,你們可算來了?!辈祭世蠋熣f,“我們正擔心呢。” “對不起。”媽媽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得趕緊走,上班已經(jīng)遲到了。再見,比利。”
然后她匆匆忙忙地走了。比利脫下外套,有點兒難過。
“怎么了,比利,怎么不高興???”布朗老師問。比利說“媽媽沒有說我愛你。她總要說我愛你的?!?“媽媽走得有點兒急?!辈祭世蠋煱参克?,“你的小兔子呢?和它玩一會兒吧,這樣就不會太難過了。”
可是,他們翻遍了比利的口袋,還有他的午餐盒,就是找不到小兔子?!澳阋欢ㄊ前研⊥米勇湓诩依锪??!辈祭世蠋熣f。
“沒有。我?guī)е摹!北壤奁饋?,“午餐盒掉地上??我們跑啊跑??現(xiàn)在小兔子不見了??我要媽媽??”
突然,門開了。是媽媽!
“哦,寶貝,實在對不起?!眿寢屨f,“我忘了把小兔子給你,還有??” “??忘了說我愛你?!?/p>
比利爬到媽媽的懷里,媽媽輕輕地給他擦干眼淚?!拔乙矏勰?,媽媽?!北壤f。他們緊緊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第三篇:繪本
一、作文教學的幾點困惑
1、表達方式單一(舉例子:爸爸的印象、愛的表達)
2、思維模式固定(**我想對您說)閱卷體會
3、缺乏寫作素材(山川、科技等作文題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對生活中的見聞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寫作時胸中無竹,缺少素材,總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不知如何下筆。
4、愿意說卻不愿意寫(缺乏寫作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同學對作文都敬而遠之,缺乏興趣,甚至部分同學一提到寫作文都心存膽怯。因此怎樣消除孩子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興趣,讓孩子愛上作文,成了我們教學中的最大困惑。
孩子們的文章語言蒼白,是我們作文教學中又一困惑。究其原因,我認為是讀書少,和讀書的無效所導致的。(觀察日記)
二、繪本的魅力
繪本,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譯做“圖畫書”。它是以圖像或由圖像搭配文字,通過連貫的頁面來表現(xiàn)內(nèi)容的圖書。經(jīng)典的繪本是一流的畫作與一流的文字的結(jié)合,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gòu)成的,它是用圖畫畫出來的童話和故事。圖畫是精致的,文字又是異常精簡的,“圖”“文”一體、互識互釋。繪本作為已經(jīng)獨立發(fā)展了100多年的一種兒童讀本,有著其他任何書籍難以取代的功能。借助圖畫和文字的互動與融合,它能夠表現(xiàn)眾多文字書所無法表現(xiàn)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簡單的特點,它又特別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對低年級孩子來說,繪本可以稱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讀本。
在國外,繪本閱讀已有1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而在我國大陸,對繪本的認識與繪本閱讀的實踐才剛剛起步。近幾年,我國一些兒童文學作家與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專家認識到繪本閱讀對低年級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便致力推薦繪本,推廣繪本閱讀,將繪本延伸到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繪本的優(yōu)勢,在我們的低年級中展開課堂實踐。
1、夸張的表達
。故事中的角色要動態(tài)夸張,能誘發(fā)兒童的好奇心,會自然地運用形象的語言、2、潤物無聲的情感熏陶
3、三、繪本與低年級寫話教學
1、帶著猜測與封面溫馨相遇(興趣的培養(yǎng)、想象力的開發(fā)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1)、興趣
新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提出明確的寫話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要讓學生有樂于表達的愿望與沖動,那么習作就必須緊密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或物作為習作的內(nèi)容。
2)、想象
松居直言:“圖畫書是想象力的一個重要的起點?!睙o論什么繪本,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欲望。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切入點,在閱讀伊始,就讓學生賞讀封面進行想象猜測,由封面中的圖畫與文字猜想故事,在孩子饒有興趣的猜測中,來推進故事的情節(jié),使整堂課彌漫想象的色彩,從而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使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從想象力開始,因為有了想象力,我們不僅讀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更能穿梭在現(xiàn)實與想象之間,深刻體會閱讀的美好。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簡明的文字與細膩浪漫的圖畫能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以自由馳騁。所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讀圖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梢赃x擇最富想象、最動人的圖畫引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jié)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世界。憑借想象力的發(fā)揮,超越時間的局限,讓思緒自由翱翔,營造豐足的心靈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孩子們讀的繪本多了以后,畫面和語言的積累,更厚實了;孩子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更活躍更豐富了,于是,創(chuàng)編繪本也就水到渠成了。
2、豐富學生的體驗《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齒》
日本著名的圖畫書閱讀推廣者松居直在《圖畫書的快樂》中闡述道:“圖畫書是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成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讀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當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xiàn)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聆聽者的一生當中?!?/p>
選擇繪本首先要考慮繪本內(nèi)容和兒童經(jīng)驗的關系,兒童的經(jīng)驗是兒童和畫面碰撞的依據(jù),它能讓幼兒與畫面里的角色行為產(chǎn)生共鳴。共鳴中的欣喜或煩惱都會刺激幼兒的閱讀情緒,這是兒童自主閱讀的支柱。注重學生個人體驗,寫出真情實感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靈魂。如果對所寫的人物缺乏真切情感,對所寫的事物無動于衷,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好文章是有感而發(fā),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樣才能寫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呢?關鍵是要情動辭發(fā),而不能為文造情,要重視情感的積累與表達。讓學生從教材文本中陶冶情懷,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情感,養(yǎng)成用文字表達情感的習慣,這樣才能寫就情感充沛,具有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3、豐富學生的表達方式《我爸爸》《猜猜我有多愛你》
《我爸爸——啟發(fā)系列繪本》講述父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這樣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于父親的熱愛和崇拜。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像太陽一樣。
猜猜我有多愛你(明天出版社出版外文讀物)
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圖畫書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樣愛比較。它們倆在比賽誰的愛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贏得了比賽和小兔子稍微少一點的愛,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贏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愛。兩只兔子都獲勝了。
4、在細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大腳丫跳芭蕾)
繪本中的圖畫具有大量豐富的細節(jié)和各式各樣的風格,但他們都與所表達的故事相聯(lián)系。繪本閱讀原本就是要將兒童的注意力集中到圖畫的意義和表達這些意義的語言上去。閱讀繪本的樂趣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發(fā)現(xiàn)了圖畫信息的有意義元素,他們不是純粹提供一種感官上的樂趣,而是有助于兒童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圖畫書成為有別于其他形式的視覺藝術。一般來說繪本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huán)襯、正文以及封底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jié)……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著翻頁,而是要讓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引導孩子在看圖中用心觀察,關注細節(jié),從而感悟內(nèi)涵。
一些繪本是靠重復的情節(jié)與句型來連接畫面,構(gòu)成旋復式的結(jié)構(gòu)。閱讀這樣的繪本時,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旋復式的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用眼睛注意觀察畫面的變化、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了解故事內(nèi)容,對繪本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加以引導,由淺入深,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大腳丫跳芭蕾》講述的是一個叫貝琳達的女孩很喜歡跳芭蕾,而選拔會的評委嫌她的腳太大而拒絕看她的表演。她只好放棄跳舞,找了一份餐廳的工作,她也很喜歡餐廳的老板和客人,可是,她還是常常懷念跳舞。有一天,餐廳里來了一個樂團,在他們美妙的音樂里,貝琳達不知不覺中跳起舞來了。在老板的邀請下,貝琳達開始為餐廳的客人跳舞,她跳得美極了,餐廳的客人越來越多,連大都會芭蕾舞團的指揮都來看她跳舞了,并被她感動了。貝琳達終于又回到了舞臺,開始為更多的人跳舞。貝琳達很快樂,因為她可以一直跳舞,跳舞。至于那些評審們會說些什么,她一點也不在乎了……[1]
讓所有小孩充滿熱情的去做他的事,多肯定他并給予支持,不要以既有的刻板印象來框住孩子的學習,也許小孩的天空會因我們的做法而拓展開來!
啟發(fā)推薦:我的腳很大,可我就是要跳芭蕾舞 《大腳丫跳芭蕾》講述了貝琳達雖然因為有一雙異常的大腳而被排斥在舞蹈舞臺之外,但是勇敢堅強,堅持不懈,等到機會到來的時候終于如愿以償被觀眾熱烈歡迎的故事。
作者獨具匠心的設計,是希望孩子面對事物的表象時,可以看到真正的內(nèi)涵和價值。也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別人,不把嘲笑別人作為好玩有趣的娛樂。
5、在互動討論中激發(fā)學生寫的欲望(我的爸爸叫焦尼)英國兒童插畫家安東尼·布朗,創(chuàng)造過經(jīng)典的繪本《我爸爸》、《我媽媽》,他說:“我喜歡在圖畫里加入一些小東西。讀者看第一遍時,容易忽略這些細節(jié),可是再看一遍時,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可以使一本書值得讀者再三閱讀?!彼裕梢栽趯W生完整地閱讀繪本后或閱讀匯總,安排精讀和細讀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間進行交流互動,比如請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畫面,大家分享經(jīng)驗和快樂,還會挑選出比較經(jīng)典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中和主題緊密聯(lián)系重點,讓孩子們更深入地閱讀,體會繪本蘊含的主題。
(瑞典)波·R·漢伯格創(chuàng)作的《我的爸爸叫焦尼》這是一個非常溫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經(jīng)常見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他告訴熱狗店的阿姨、電影院的伯伯、披薩店的鄰居,告訴所有人他身邊站的就是他爸爸。他為爸爸自豪,當電車走遠,他期待著下一次和爸爸見面的時間。
四、名家繪本教學欣賞
好的繪本猶如一粒幸福的種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開出美麗的花朵。繪本閱讀的世界是有趣、快樂、充滿魅力和感動的世界,我們將進一步尋找適合孩子閱讀需求和特點的繪本,探索科學的閱讀指導方法,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篇:繪本
通過我園多年來在繪本閱讀活動上的探索和各種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了繪本。尤其是對于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他們通過繪本墻總能較快掌握故事的情節(jié)和對話,而且樂于模仿、表現(xiàn)?;诖?我選擇“幼兒繪本劇的初步探究與實踐”旨在透過繪本劇表演,在模仿與表現(xiàn)中輕松創(chuàng)造,愉悅身心,增強自信等。
三、研究目標
在已有的繪本閱讀活動基礎之上,進行繪本劇表演活動的創(chuàng)設,使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繪本的印象,更深層次的感受繪本的趣味性,在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愛書情感和行為的同時,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樂于參與繪本劇表演活動,體驗活動的趣味性。
2、促進幼兒間的交往,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和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大膽表現(xiàn)的欲望。
4、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勇敢、堅強等良好品質(zhì)。
四、研究方法
1、調(diào)查分析法
通過問卷和觀察、談話等途徑,調(diào)查分析大班幼兒對繪本作品的興趣與學習方式。
2、案例研究法
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教學活動案例,分析繪本的選擇、改編、教師在活動中方法策略的運用,以了解內(nèi)容選擇的適切性以及方法策略的有效性。
3、行動研究法
在自然或情景中觀察幼兒活動中、活動后的行為表現(xiàn),并描述出來,以判斷教育效果。
4、經(jīng)驗總結(jié)法
通過實踐記錄、活動后回顧與提煉等手段,總結(jié)“大班幼兒繪本劇表演的初步探究與實踐”,形成相關成果。
五、研究內(nèi)容
(一)通過多種途徑,滲透繪本劇表演意識
理論是教育教學實踐的基礎,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閱讀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學與教的心理學》等書籍,加深了對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認識,同時結(jié)合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理解,系統(tǒng)地學習了一些教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論認識水平和科研能力。
世界上存有了太多太多優(yōu)秀的繪本故事,每一次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分享,感動之情總會流淌心間。這一年,我將搜集來的繪本素材與班級環(huán)境相結(jié)合,與集體活動相結(jié)合,并取得家長們的配合,積極的去引起幼兒對繪本劇表演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對繪本劇表演的熱情,增加幼兒對自身表演的信心。在我看來,要使幼兒愉快、有自信的表演繪本內(nèi)容,其動力之一必是對表演感興趣和對故事內(nèi)容很熟悉,那么豐富幼兒閱讀資源,分享大量優(yōu)秀的繪本圖書,打造閱讀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繪本閱讀墻并定期更換繪本內(nèi)容,引導幼兒隨時與繪本親近;堅持每周都與幼兒一起分享閱讀一本好書,并鼓勵其將自己喜歡的精彩瞬間以表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使幼兒沉浸在閱讀繪本的快樂的同時,一點點克服對表演的陌生感、對表演的羞澀感、不自信。其次還要與家長們勤溝通,通過家長會、單獨交流等方式,指導家長們有意識的為孩子營造家庭閱讀環(huán)境,與孩子一起寓教于樂,“以大帶小”,在歡樂的親子閱讀氣氛中將勇敢、自信的表演意識滲透到幼兒的心中。
(二)通過各種集體活動,提高幼兒表演技巧
針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何使幼兒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三個表演要素和諧、自然的配合起來,并大膽、自信的表達出來?本人嘗試進行了如下實踐:一是表演基礎準備階段,二是結(jié)合繪本表演階段。
1、表演基礎準備階段:
(1)利用集體活動,提升幼兒口語技能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我班幼兒相互間的對話非常頻繁,聊天內(nèi)容也是天馬行空,妙趣橫生。相信基本的口語表達是不存在問題的。那么針對以“表演”為目的語言表達,則對幼兒的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集體活動中我常常利用繞口令、詩歌、兒歌表演等形式逐字逐句的糾正幼兒的發(fā)音、指導幼兒富有感情的朗誦、適時的加入合理簡單的動作,使幼兒的口語表達和肢體語言得到很好的訓練,為幼兒后面的繪本劇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
(2)欣賞故事:練習講一講,配合簡單的動作。結(jié)合我班“故事大王”的區(qū)域表演,給予幼兒自我練習的空間,給想要表演卻又怯場的孩子提供自我滿足的機會。
(3)專門表演訓練:模仿動物的聲音,人物的表情、動作、情緒等表演。《喜羊羊和灰太狼》這部動畫片一直是我班孩子們的最愛,3年下來依舊樂此不疲的看著。“我一定會回來的”這句話更是我班孩子人人都會的一句口頭禪?;诖?,我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小小的任務:看誰模仿的更像!那段時間里,班上多了好多神氣的“喜羊羊”,拿著小鏡子臭臭美、唱唱歌的“美羊羊”,躺哪都能睡、大口大口吃東西的“懶羊羊”,憨厚敦實又溫柔可人的“暖羊羊”以及行動遲緩、愛捋胡須的“村長”……
2、結(jié)合繪本表演階段:
(1)想象練習。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彪m然我一直很認同這個教育理念但是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卻常常力不從心。之前,每次一遇到藝術欣賞活動我就很頭疼,因為每當我提問:“看著這幅畫/聽著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之后,孩子們的思維就好像被我立刻束縛了,一小段的寂靜過后,才會蹦出這么幾個回答,便不再有人做聲。這一年,通過查閱文獻,搜集資料,閱覽了眾多優(yōu)秀的幼兒教育者的心得體會,我也反思了很多,我開始嘗試改變自己,改變教育方式,與幼兒一起用心去想象,而不是用眼用耳。打破自身過去傳統(tǒng)的教育行為,現(xiàn)在我?guī)缀趺刻於紩е⒆觽冞M行幾分鐘的“跟著想象飛翔”——我和孩子們約定一起把眼睛閉起來,活動結(jié)束前不許睜開。聽著輕柔的音樂,我先引出一個話題,然后點到誰,誰依舊閉上眼睛順著我起的話題接著想下去,你說幾句,他說一句……可能過去的一個“圓行”,現(xiàn)在就成了“它的左邊露出了一個小芽芽,正使勁兒的往上鉆,頂開了壓在它身上的鵝暖石,抗住了風伯伯、雨婆婆的誘惑,一天、兩天、三天……”孩子們在想象的世界里暢所欲言,表現(xiàn)的越來越棒了。
(2)模仿繪本中自己最喜愛的角色。這個部分的練習,是孩子們參與最積極的過程。經(jīng)過了長期的基礎表演訓練,孩子們對于模仿角色的表情,動作已經(jīng)是入木三分。
(3)主人公對白練習。繪本故事是以圖畫為主配有簡單精煉的文字,因此在繪本劇表演的過程中,主人公簡單的幾句詞則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將感情融入到臺詞并自然的表達出來,對幼兒的綜合要求非常的高,且小演員們間的相互配合也是一個磨合的過程,這一階段也是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去調(diào)整、去反思、去創(chuàng)新,如:繪本《是誰嗯嗯在我頭上》,主人翁小鼴鼠的臺詞就是不斷重復的那句“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頭上?!”可是隨著劇情的推進,每一句話的情緒、小鼴鼠的表情、小鼴鼠的動作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對于尋找肇事者的憤怒越來越深,對懷疑的對象詢問的口氣越來越不耐煩,對每次尋找無果之后的心理變化、表情的拿捏等等,這些細節(jié)地方都是非常值得我和孩子們一起去討論,一起去嘗試,一起去處理的。
(4)請家長參與親子繪本劇表演。當我與個別配合度較高的家長在交流并表達出希望他們與孩子一起參與到親子繪本劇表演的時候,卻意外發(fā)現(xiàn)家長們對于“繪本”這個詞雖然熟悉,但是對“繪本”的真正概念卻不清晰。我請他們與孩子一起自選劇目進行簡單排練時,他們有好多都選擇了童話“白雪公主”、故事“小貓釣魚”、甚至是成語“守株待兔”等,五花八門的表演,這一現(xiàn)象令我很是吃驚,同時也反映出平日里我與家長們的溝通多局限在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方面,而忽視了與家長們交流關于教育理念的內(nèi)容等。這一現(xiàn)象也使得我及時添加了課題研究的部分內(nèi)容,在幼兒繪本劇表演的實踐基礎之上也指導了部分家庭親子繪本劇表演,雖然最后的呈現(xiàn)出的表演效果略微簡單,但至少幫助個別家長理清了什么是繪本。也算是收獲頗多。
六、研究成效和反思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管是我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還教育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一年,我學會了很多。我不在懼怕難題,我真的做到了引刃而解,我去觀察、去改變、去嘗試、去反思、去和自己做“斗爭”,在做中學。我豐富了班級的活動內(nèi)容,基本上完成了預設的研究目標。目前,《猜猜我有多愛你》、《母雞蘿絲去散步》、《小熊刷牙》、《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我的幸運一天》等經(jīng)典繪本已成為我班“表演區(qū)”的熱門劇目。圖書區(qū)里的繪本書孩子們更是百看不厭?!芭c孩子一起表演繪本”的理念在家長們之間引起熱議,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了每個家庭,許多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養(yǎng)方式也會有所提升。孩子們生活在被書籍環(huán)繞的氛圍中,繪本書里的人物、動物常常被他們表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而繪本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也正悄然地在他們的心底生根發(fā)芽。
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猶如在知識的海洋里前進,有乘風破浪之時,也有裹足不前之境。針對本課題的研究過程,還有諸多不足之處需要日后繼續(xù)改進:
1、研究缺乏整體性、系統(tǒng)性。這是我第一次做課題研究,在整個課題操作的過程中,有太多的地方感到力不從心?,F(xiàn)在回顧看來,還是制定課題之初太過草率。整個課題大到研究方向,小到研究步驟都沒有深思熟慮,研究的過程也是跳躍感太強,盲目性太大。整個課題走下來,明顯覺得有太多想探索的東西還沒有去做,而很多意料之外的事卻做了不少。我個人的研究水平還有待提高。
2、與家長的交流合作還需加強。這次的課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進了我與家長們的互動。許多家長不遺余力的支持與配合我的研究工作使我非常的感動,但是也有不少差強人意的地方。首先就是對普及關于繪本閱讀方面的知識還存在明顯不足,許多家長不明白“繪本”究竟是什么?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過去開展過的關于“親子繪本閱讀”類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義,“親子繪本閱讀”并沒有真正的走入每個家庭。其次,我一直努力營造的“讓繪本圍繞身邊”的環(huán)境僅僅局限在園里,家園合作的最大功效沒有被發(fā)揮出來。再次,最終參與到“親子繪本劇表演活動”里的家長們也多是平日里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關心、比較配合的家長們,多半家長還是被動的應付我所提出的請求,或以各種借口推脫參與此活動,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次“親子繪本劇表演”的研究存片面性。
3、缺乏關于“繪本劇表演”的文獻指導。整個研究過程相對吃力的原因除去研究者自身的研究水平有限之外,關于“繪本劇表演”的文獻資料、參考內(nèi)容也是相當匱乏。我將搜集來的素材大略整理過后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內(nèi)容都是以圖片、視頻的形式直接將自己排練的繪本劇呈現(xiàn)出來,將繪本的內(nèi)容原封不動的搬上舞臺,且大多是老師挑大梁,孩子當綠葉。在我看來,這些與我的研究方向相差甚遠,起不到指導性作用。因此,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效果雜亂,研究意義、研究價值不明顯。
七、結(jié)束語
“將繪本劇表演融入生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卻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過程。每當我們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動,總會想把這份感動保存的更長久一些,繪本劇表演的過程就是將這份感動再次喚醒并升華的過程,透過模仿主人翁的動作、表情、語言,去揣摩它的想法、做法、感情,這一系列的過程,仿佛自己被帶入了繪本的世界,與主人翁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歡樂、一起感動……
感謝這次課題研究帶給我成長,也使得我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和理解又深刻了不少!
第五篇:繪本
近年來,繪本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繪本閱讀越來越風靡,在國外繪本不僅運用于語文課堂,也應用于數(shù)學課堂,在臺灣用于數(shù)學課堂也比較多,甚至有定制的繪本教材。而在我們大陸,繪本在語文中的運用也正在興起,而在數(shù)學課堂的運用也開始了悄悄地興起了!讓我們首先先來了解什么是繪本?
繪本: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F(xiàn)在市面上的繪本圖書以低幼兒童閱讀為主,內(nèi)容涉及文學、教育、科普等。成人繪本方面如大衛(wèi)威斯納,英諾森提等都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繪本作家。繪本溯源于中國,可能早期日本人將中國的佛經(jīng)(經(jīng)變圖),繪卷(法華經(jīng))當成繪畫書,后來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繪本。這個名詞出現(xiàn)有十年左右,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后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繪本分類: 有聲繪本:就是在繪本印刷的過程中,在這些紙上鋪了一層隱形的底碼層,底碼層上就包含繪本的內(nèi)容,這些信息是經(jīng)過OID軟件得到的,要把繪本上的內(nèi)容通過語音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需要點讀筆做輔助工具。
電子繪本:即不是只在書本上看的繪本,可以將APP下載到手機或電腦里,閱讀的時候直接點開軟件就可以觀看動畫,與動畫片不同的是,電子繪本可以在線互動,點擊手機或電腦里的軟件可以與動畫人物互相溝通。節(jié)省了父母陪孩子閱讀的時間。繪本雜志
數(shù)學繪本是什么?
數(shù)學繪本是一本美麗的圖畫書
它美。它的畫面有的濕漉漉、有的暖洋洋,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穿越時空直抵心靈、有的精確嚴謹干脆是照片。它講故事,只看圖也讓幼小的心靈感悟到世界的繽紛和美麗。
數(shù)學繪本是一本動聽的故事書
它動人。它的講述有時輕慢慢、有時活潑潑,有時活靈活現(xiàn)、有時繪聲繪色,有時娓娓道來令人動容、有時清晰明曉干脆是顛撲不破的道理。它講故事,只讀文也讓嬌嫩的心靈領略到世界的豐盈和美麗。
數(shù)學繪本是一本神奇的數(shù)學書
它有魔力,它講的是世界萬物的道理,講的是世界萬物的規(guī)律,講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它講的是數(shù)學。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淺的最好玩的最實用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概念,都完美地蘊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讓孩子在感動的同時也打開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簡單來說:數(shù)學繪本提供了兒童貼近生活經(jīng)驗的場景,也讓數(shù)學概念或問題發(fā)生在生活中,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數(shù)學,這樣數(shù)學就不會遙遠、生硬,通過繪本與數(shù)學課堂的結(jié)合,提供低年級學生傾聽、討論、寫作的機會,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擴大低年級學生掌握數(shù)學的意義與認知。更是孩子們數(shù)學閱讀的良好開端。我們只要能選擇合適的繪本,一定也能為孩子的數(shù)學學習注入新的活力。
一、精心選擇繪本,挖掘繪本中的數(shù)學。
1、選擇圖文對低年級學生有吸引力的繪本
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它沒有語文、史地等學科那樣充滿情趣,它是抽象的符號、推理與運算的結(jié)合,是一個充滿思維活動的過程,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力往往易于分散。而繪本是把學生引入“樂學”大門的好方法,在選擇繪本上,我們要對繪本的圖文進行選擇,選擇畫面鮮艷,文字兒童能讀懂的繪本,這樣才能讓繪本像磁鐵般地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到數(shù)學學習上來,使數(shù)學知識以繪本的形式都深深地印在他們的頭腦之中。
2、選擇數(shù)學內(nèi)容提供正確的繪本。在選擇繪本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看看繪本提供給我們的數(shù)學內(nèi)容是否是正確的,只有提供正確的數(shù)學內(nèi)容,學生在根據(jù)繪本展開思考時才不會有偏差,不會走入學習的誤區(qū)。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事物產(chǎn)生疑問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我們才能充分的利用繪本資源,逐步打開學生的疑問。
3、選擇符合低年級學生心智的繪本
低年級孩子識字還不多,對于大面積的出現(xiàn)文字或者文字比較深奧難以理解,他們總是比較的浮躁,而不能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而不能讓繪本發(fā)揮最好的作用,所以我們在選擇繪本時,也要選擇內(nèi)容適合低年級學生,而且選擇時要讓兒童能讀懂這些繪本,而且能讓這些故事和低年級兒童的生活有關,能讓他們感覺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4、選擇情節(jié)和數(shù)學相輔相成的繪本 繪本往往是有多幅圖組成一個故事,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必須和我們的數(shù)學知識有關,而且相關內(nèi)容能引發(fā)數(shù)學概念的交流和討論。這樣的繪本才能為數(shù)學教學服務,才能與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相輔相成。
結(jié)合自己的數(shù)學繪本閱讀指導課談談選擇和閱讀數(shù)學繪本的指導方法。
二、課內(nèi)巧用繪本,體現(xiàn)繪本的價值。
繪本數(shù)學課堂增添一些色彩和柔和的氣息,也不再是硬生生地塞給孩子數(shù)學知識點,而是通過通過多種途徑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數(shù)學。那么繪本到底怎么用呢?
1、讀繪本故事,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
抓住兒童天生就喜歡聽故事的特點,讓生動的故事來像孩子呈現(xiàn)數(shù)學知識,當數(shù)學知識是以有關學生生活的事物為線索和背景呈現(xiàn)出來時,那些討厭數(shù)學的學生會慢慢喜歡上數(shù)學。那么我們在運用繪本時,老師必須先讓孩子讀懂繪本故事,在一年級初孩子識字比較少,可以由老師來讀,等低年級孩子識字量的增加,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讀繪本故事,在閱讀玩后,老師可以根據(jù)繪本故事,適時的提問,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
2、賞繪本圖畫,展開數(shù)學聯(lián)想。
來自美國的斯圖爾特.J.墨菲(Stuart J.Murphy)先生這位自稱 “小時候不太喜歡數(shù)學,但頗愛畫畫和編故事”的老人已經(jīng)出版了“數(shù)學啟蒙”系列繪本63本,致力于在全球推廣“數(shù)學閱讀”,讓孩子們愉快地學習數(shù)學。他認為,用更貼近孩子、圖文并茂的表達方式,學生才會更容易理解數(shù)學概念,“是美麗的圖畫和生動的故事教會了我數(shù)學”。斯圖爾特認為,對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離不開“看”這些概念是如何得出來的能力。學生通常能把一個問題想象成一組圖像,往往會自然而然地使用視覺模型來解答數(shù)學問題。所以在運用繪本時,去賞那些繪本圖畫是必不可少的。當學生遇到知識的疑難時,可以利用繪本中的圖畫,充分的展開想象,為自己的理論找到充分的理由。
3、玩繪本內(nèi)容,解決數(shù)學問題。
孩子是天生的玩家,他們對于玩充滿了興趣。我們可以根據(jù)繪本的內(nèi)容讓學生變成繪本的中的主角,來玩玩繪本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遇到數(shù)學問題,并能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去和同桌展開同桌進行討論辨析,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去解決數(shù)學問題,也讓學生在玩繪本的過程中追求不同的解決方式,讓學生在趣味橫生的繪本內(nèi)容中一步一步達到解決問題的彼岸。
三、課外活用繪本,盡顯繪本中的魅力。
1、根據(jù)數(shù)學學習結(jié)果續(xù)寫繪本
繪本往往會在最后留給人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抓住繪本中的這些資源,讓孩子根據(jù)所學的內(nèi)容,對于繪本進行合理的續(xù)寫,這樣孩子在續(xù)寫的過程中,對于自己所學的知識,又有了新一次的認識,有利于知識的回顧與鞏固。
2、根據(jù)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學畫繪本。
學生是天生的畫家,他們總是以自己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我們要利用學生的特性,讓學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繪本的形式畫一畫。不求畫面有多么的精美,也不強求故事多么的吸引人,可以讓學生嘗試把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用繪本的形式表達出來,作為一次知識的復習,也作為一次知識的運用。
3、根據(jù)數(shù)學實踐學寫繪本日記。
讓學生有一雙發(fā)現(xiàn)生活數(shù)學的眼睛,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也能用繪本當日記一點一點記下來,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其實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的繪本。
數(shù)學繪本的情境提供了兒童貼近生活經(jīng)驗的場景,也讓數(shù)學概念或問題發(fā)生在生活中,兒童會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數(shù)學,這樣數(shù)學就不會遙遠、生硬。通過數(shù)學繪本閱讀與小學教學課教學相結(jié)合,提供兒童傾聽、討論、寫作數(shù)學概念的機會,培養(yǎng)兒童在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擴大兒童掌握數(shù)學的意義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