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磁鐵的力量》教案
教學內(nèi)容:
《磁鐵的力量》第一課時,教材第44--45頁,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知識目標
讓學生知道磁鐵有磁性,認識磁力的大小隨距離的變化而變化,能隔物吸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愿意與小組其他同學共同完成有關磁鐵的實驗。
能意識到得出的有關磁鐵性質的結論需要通過實驗反復驗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磁鐵能夠吸引鐵的性質,認識磁力的大小隨距離的變化而變化。?難點:指導學生根據(jù)探究實驗過程小組設實驗證明磁鐵有磁性。?教具準備:各種各樣磁鐵、小鐵釘、曲別針、大頭針、紙、大頭針、塑料尺子、硬幣、支架、泡沫、紙片、鋁合金、塑料、水杯、水、縫衣針。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引入 小魔術:會飛的曲別針 提問:曲別針為什么會在空中飛來飛去?學生觀察魔術,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教授新知
活動一: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組織學生對身邊的材料、及教師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并進行實驗。回答問題
學生先做猜測,然后再實驗,進行驗證,邊實驗邊記錄。組織全班討論: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得出結論:磁鐵可以吸引鐵質材料,親
活動二:哪種情況吸得多?
1、既然磁鐵可以吸引鐵質材料,那么在哪種情況下磁鐵的力量最大?吸得最多?
2、組織學生實驗
3、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尺子:尺子平直不傾斜,看刻度時眼平視直對著數(shù)字。
4、全班交流
5、討論: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三:拓展活動隔物吸鐵
1、問題:小明的奶奶正在給小明釘扣子,一不小心,把縫衣針掉到了喝水的杯子里,奶奶帶上老花鏡找了半天,還是沒找到,你能幫幫老奶奶嗎?不沾水能取出磁鐵嗎?
2、學生做實驗,發(fā)現(xiàn)隔水能吸鐵。那還能隔著哪些物體能吸引鐵呢?同學們想知道嗎?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來猜猜試試。
3、發(fā)現(xiàn)磁鐵隔水能吸鐵 四:課堂總結,深化認識。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板書設計
磁鐵的力量
能吸引鐵類物體
距離越近磁力越強
隔物吸鐵
?
第二篇:磁鐵的力量教案
磁鐵的力量教案1
設計意圖
本課我主要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首先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猜想。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nèi)互幫互助,提出自己的見解,討論設計出實驗方案。這樣,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通過獨立解決問題及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在組內(nèi)分工合作、實驗交流的活動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構件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1、能認識到磁鐵能夠吸引鐵的性質;
2、能認識到磁鐵的磁力大小和被吸引物體與磁鐵的距離有關;
3、愿意與小組其他同學共同完成有關磁鐵的實驗;
4、能到得出的有關磁鐵性質的`結論需要通過實驗反復驗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及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科學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磁鐵、鐵棒、訂書釘、紙、橡皮、塑料尺、木棒、鑰匙;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磁鐵、實驗記錄表等;
3、教學準備:活動實驗室及課前教導準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上新課之前我先給同學們做個游戲:這是一個紙盒,這是一根鐵棒,如果把鐵棒放在紙盒的斜面上,鐵棒會怎樣?
(生:鐵棒會滾下來,還會摔到地上。)
師:那請看好?。〔灰Q劬?。咦!鐵棒怎么沒有滾下來呢?大家討論一下,有誰知道其中的秘密?
(生:紙盒里有磁鐵,磁鐵能吸鐵棒。)
師:回答得很好,原來是磁鐵在跟我們開玩笑!怪不得鐵棒不會掉下來。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探究磁鐵的性質。
引入課題:磁鐵的力量(板書)
二、探究實驗:
師:磁鐵具有哪些性質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
活動1: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1)實驗前,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對所準備的材料是否能被磁鐵吸引做猜測和假設,說出哪些物體可能會被磁鐵吸引。
(2)通過實驗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并把你的實驗結果填寫在書上。
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實驗。
(2)邊做實驗邊填好實驗記錄單1。
(3)考慮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在材料上有什么共性的地方。
活動2:哪種情況吸得多?
教師提出實驗要求:
(1)測量時尺子不能傾斜;
(2)讀書時眼睛要和尺子保持水平;
(3)要把磁鐵提起來以后讀數(shù)。
匯報結果:
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課堂總結
1、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磁鐵能吸引鐵制物體,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2、學生總結:磁鐵的力量,能吸引鐵類物體,距離越近,磁力越強。
3、拓展練習: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磁鐵?
磁鐵的力量教案2
科學探究目標:
1、能說出研究測量磁鐵的磁力大小的方法與以前研究其他事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能設計實驗證明磁極的磁力最強。
3、能用圖正確記錄各種形狀磁鐵吸引力最強的部位。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愿意與小組其他同學共同完成有關磁鐵的實驗。
2、能意識到得出的有關磁鐵性質的結論需要通過實驗反復驗證。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磁鐵的基本特性。
2、能從實驗結果中歸納出磁鐵的兩極吸引力最強。
STSE目標:
能舉例說出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教具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鑰匙、釘子、紙、大頭針、石頭、曲別針、塑料尺子、小彈簧、剪刀、螺釘、橡皮、支架、鐵沙、指南針、紅、泡沫板、水盤、玻璃杯、磁鐵、曲別針、水。
課時安排:2課時
知識點 課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對教材另作處理的理由
磁鐵可以吸引鐵質材料 磁鐵的力量 一、教學引入
小魔術:會飛的小蜜蜂。
提問:小蜜蜂為什么會在空中飛來飛去?
二、活動一: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1、組織學生對身邊的材料、及教師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并進行實驗。 學生觀察魔術
回答問題
學生先做猜測,然后再實驗,進行驗證,邊實驗邊記錄。 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讓學生感受探究的過程
知識點 課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對教材另作處理的理由
磁鐵可以吸引鐵質材料
磁力大小與距離有關距離越近磁力越大 磁鐵的力量 2、組織全班討論: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三、活動二:哪種情況吸得多?
1、既然磁鐵可以吸引鐵質材料,那么在哪種情況下磁鐵的力量最大?吸得最多?
2、組織學生實驗
3、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尺子:尺子平直不傾斜,看刻度時眼平視直對著數(shù)字。
4、全班交流
5、討論: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四、活動三:磁鐵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強?
1、猜想與假設
磁鐵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強?
2、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自己的預測。
3、再用蹄形磁鐵和環(huán)形磁鐵試一試,看看結果怎么樣?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磁鐵吸引鐵質材料
學生預測
學生自行設計實驗
小組分工進行實驗驗證
交流實驗結果
同學交流得出磁力的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越弱。
學生預測
自行設計實驗來證明
直接吸,隔物吸的方法 讓學生懂得科學結論的獲得是通過科學實驗來證明的。
培養(yǎng)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能力
小組同學搞好分工合作
讓學生懂得科學結論的獲得是通過科學實驗來證明的
知識點 課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對教材另作處理的理由
磁鐵的中間部位吸引最強
磁鐵指南北的性質
磁鐵的力量 4、指導學生畫磁鐵。
5指導學生得出結論:磁鐵讓我們知道了一種神奇的力——磁力,磁鐵的兩端磁力特別強,我們稱為磁極。不論什么形狀的磁鐵,都有兩個磁極。
五、活動四:磁極的指向
1、教師如圖:懸吊條形磁鐵,當它最終停下來時,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教師講解:北在英文中是North,南是South。因此,我們把磁鐵指向北的一端叫N極,指向南的一端叫S極。
六、拓展:巧取曲別針
1、出難題尋求同學們的幫助。
不小心把曲別針掉進盛水的杯水中,想個辦法,不讓磁鐵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別針。
七、總結本課
畫磁鐵,并用箭頭把吸引力最強的地方標出來。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
學生猜測,并反復做幾次。(注意周圍不要用其它磁性物質)
學生想辦法解決。 能用圖正確記錄各種形狀磁鐵吸引力最強的部位
明確的懂得磁鐵的基本性質
能利用磁鐵的磁鐵的基本特性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第三篇:《磁鐵的力量》教案
《磁鐵的力量》教案
【教材理解】《磁鐵的力量》是義務教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磁》中的第1。我講的內(nèi)容是第一時。通過“曲別針跳舞”導入,設計了“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哪種情況吸得多”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磁鐵能夠吸引鐵的性質,使學生對磁極有初步了解。通過猜想——探究——實驗的方法,使學生得出磁鐵磁力的大小與距離物體的遠近有關,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愛提問題、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tài)度。并結合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認識到磁鐵對于人們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以探究為核心,以觀察、實驗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為主線,以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目的。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教師要當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和促進者,為學生創(chuàng)造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的條,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學情介紹】學生在生活中對“磁”現(xiàn)象有一定的認識,對“磁”為什么會吸引鐵制品。他們充滿了好奇,渴望通過自己親自探究,尋求答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自由探索,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方法,讓學生放開手腳初步進行科學探究,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
【教學目標】通過實驗認識磁鐵的基本特性、在什么情況下吸得多等,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磁鐵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磁鐵性質,通過實驗得出磁鐵的磁力與距離物體的遠近有關。
【教學難點】分析解決磁力大小與距離物體遠近的關系問題
【教學方法】激趣指導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準備】各種形狀的磁鐵、鑰匙、釘子、紙、大頭針、石頭、曲別針、塑料尺、剪刀、橡皮、線、支架、鐵砂、指南針、泡沫板、水盤、玻璃杯、水等實物。
【時安排】二個時(第一節(jié))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舞嗎?
生:喜歡
師:那你們看過曲別針跳舞嗎?今天老師就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你們可要仔細看好了。
師表演“能在空中跳舞的曲別針”。提問:這個曲別針跳得怎么樣?他為什么會跳舞?
生:這是因為老師拿著磁鐵吸它。
師:是這樣嗎?(師出示磁鐵)這些同學真善于觀察,真是磁鐵在指揮。看來磁鐵的本領真大。關于磁鐵你還想了解什么?(師板書:磁鐵)學生回答。
二、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師:出示一塊普通磁鐵。這是我們下常玩的磁鐵,其實磁鐵的種類有很多,你在下玩過哪些磁鐵呢?
生說玩過的磁鐵。
師:原來同學們玩過這么多的磁鐵,看來磁鐵家族真是一個大家庭,兄弟姐妹還真多。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種,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師出示幾種常見磁鐵。
生描述磁鐵的形狀,并給磁鐵起名字。
師出示磁鐵的標準名字。
師:除這幾種常見的磁鐵之外,還有許多形狀各異的磁鐵。(幻燈片出示)
生看圖片。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磁鐵,關于磁鐵,你還想探索哪些問題呢?
生說。
師記錄主要問題。
三、確定問題,深入探究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可上網(wǎng)查資料自己解決,有些問題較復雜,較深奧,以我們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還解決不了。今天是我們學習磁鐵的第一,我們先來研究幾個較簡單的問題,出示幻燈片“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生說。
師:口說無憑,我們怎樣來驗證?
生:實驗。
師介紹實驗材料并幻燈片出示實驗注意事項。
生實驗。
生匯報實驗并得出結論。
師糾正學生語言的準確性。
師總結并板書主要結論。
四、自主實驗,進一步探究
師:剛才的實驗老師也進行了猜想,那么老師也來驗證。(磁鐵遠距離吸引鐵釘)唉!老師怎么吸不上來,生:離的太遠
師:你認為磁鐵離物體遠近有關系嗎?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怎樣設計實驗方案,小組匯報實驗方案。(學生回答設計的方案,師引導,可以讓學生上臺用實驗器材演示著說)
師提出實驗要求:①要用直尺(要求豎著不能傾斜,然后按1厘米、2厘米、3厘米的要求觀察現(xiàn)象)。②放在桌面上的釘子不能堆的太高。③及時記錄,討論分析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開始做實驗。
學生匯報研究結果。
五、拓展
其實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都藏在那些地方?你還能找出來嗎?(門、錢包上的扣子、收音機、音箱)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老師給大家看個短片。
六、后延伸
這節(jié)同學們不僅大膽猜想,而且積極動手動腦進行實驗,現(xiàn)在老師布置一個任務,回家后動手做一做,小明一不小心,把曲別針掉到了水杯里,你能幫他拿出來嗎?但有要求的,一是不許把水倒掉,二是不許任何物體進入水中。
這節(jié)我們就到這里,但是對磁鐵探索的路還很長,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會得以解決的!謝謝同學們!
板書設計
磁鐵的力量
、磁鐵吸鐵質物品
2、距離近——磁力大
距離遠——磁力小
第四篇:磁鐵的力量11
《磁鐵的力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探究目標:
1、能說出研究測量磁鐵的磁力大小的方法與以前研究其他事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能設計實驗證明磁極的磁力最強。
3、能用圖正確記錄各種開關磁鐵吸引力最強的部位。
(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愿意與小組其他同學共同完成有關磁鐵的實驗。
2、能意識到得出的有關磁鐵性質的結論需要通過實驗反復驗證。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磁鐵的基本特性。
2、能從實驗結果中歸納出磁鐵的兩極吸引力最強。
(四)科、技、社、環(huán)目標:
能舉例說出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第一課時)
一、活動目標:
1、通用實驗區(qū)分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
2、能通過反復實驗,確定某一物體是否能否被磁鐵吸引。
3、能用定量的方法,觀察磁鐵吸引大頭針“能力”。
4、對于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吸引的物體,能找出組成它們的材料的性質有何不同。
5、能從實驗結果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離的近,吸得多;離的遠,吸得少。
二、教學重點:
通用實驗區(qū)分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能從實驗結果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離的近,吸得多;離的遠,吸得少。
三、教學難點: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從實驗結果中發(fā)現(xiàn)磁鐵在什么情況下吸得多。
四、教法:實驗、談話、討論、合作、引導、評價
五、學法:討論、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學準備:材料盒、鐵架等。
七、教學過程:
(一)展示游戲,激趣導入。
1.教師展示游戲,讓學生猜想出其中的奧妙。
師:你們真厲害,一下就了其中看出的奧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磁鐵的力量。(板書課題)
2.學生談自己認識什么樣的磁鐵,引導學生說出“關于磁鐵還想知道什么”。
(二)用實驗區(qū)分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
1.學生認識材料盒中的材料。
2.猜想:磁鐵能吸引材料盒中的哪些材料。
3.學生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找出材料盒中能被磁鐵吸引的材料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材料。
4.匯報交流。
5.師生找出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的共性,得出“磁鐵能吸鐵”的性質。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生:都是用鐵做成的。
師:說明磁鐵能吸??
生:鐵。(板書:吸鐵)
師:磁鐵能吸鐵質物體(板書)
(三)設計實驗,用實驗證明磁鐵在什么情況下吸得多。
1.猜想:磁鐵在什么情況下吸得多?
2.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設計實驗方法。
3.匯報展示實驗方案。
4.學生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看磁鐵在什么情況下吸得多,邊實驗邊做好記錄。
5.匯報交流,磁鐵磁力的大小與被吸引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近,吸得多;相反,距離遠,吸得少。(教師適時板書)
(四)交流收獲:
師:同學們真厲害,通過自己設計方案,動手實驗,研究知道磁鐵能吸引鐵制物體和離被吸物體距離近,吸得多;相反,距離遠,吸得少。想一想。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鐵?(學生交流)
(五)教師總結,結束授課。
第五篇:磁鐵的力量說課稿
《磁鐵的力量》第一課時說課稿
臧屯鄉(xiāng)劉固獻中心小學:王占梅
一、說教材
《磁鐵的力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冀人版)《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磁》中的第1課。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第一課時。通過“魔術”導入,設計了“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哪種情況吸得多”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磁鐵能夠吸引鐵的性質,使學生對磁極有初步了解。用游戲比賽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得出磁鐵磁力的大小與距離物體的遠近有關,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愛提問題、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tài)度。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對“磁”現(xiàn)象有一定的認識,對“磁”為什么會吸引鐵制品。他們充滿了好奇,渴望通過自己親自探究,尋求答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自由探索,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方法,讓學生放開手腳初步進行科學探究,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
三、說教學理念
以探究為核心,以觀察、實驗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為主線,以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目的。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教師要當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和促進者,為學生創(chuàng)造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的條件,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四、說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通過實驗認識磁鐵的基本特性、在什么情況下吸得多等,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磁鐵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愿意和小組間其他成員合作實驗的能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磁鐵性質,運用磁鐵游戲得出磁鐵的磁力與距離物體的遠近有關。
教學難點:在游戲中運用磁鐵游戲分析解決磁力大小與距離物體遠近的關系問題。
五、說教學用具 為配合本課的教學需要,準備了條形磁體、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教學用具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一>、魔術引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魔術的手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磁鐵奇妙的吸引力。我認為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所以我沒有用書上的“跳舞曲別針”游戲,而是利用魔術“魔鏡”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解開了魔術的真面目——手里有一塊磁鐵,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走入本課的教學。
在教學中可以用這樣的教學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劉謙你們認識嗎?我可和劉謙差不多,用這樣的幽默搞笑的教學語言和新奇有趣的魔術表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走入本課的教學——磁鐵的力量(板書)<二>、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通過上面的小魔術,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提出關于磁鐵的相關問題。認識常見的磁體都有哪些。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本環(huán)節(jié)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愛問問題的科學素養(yǎng)。
1、認識常見磁鐵。教師出示三種磁鐵:條形磁體、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請學生根據(jù)形狀試說一說它們的名字。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形狀給磁體起名字,使學生對常見磁鐵有一定了解,也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準備。
2、提出問題:關于磁鐵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在本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學生提出關于磁鐵的相關問題,教師就典型問題做記錄。<三>、確定問題,深入探究
1、確定問題是下一步進行探究學習的基礎。在這里讓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提出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比較選擇合適自己探究的問題。首先,讓學生從問題的深度和課堂實際出發(fā)談論比較提出的這些問題,然后,師生共同確立問題: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2、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磁鐵找朋友”這個活動替代了單一的實驗方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放式的自主實驗探究。
方法介紹:(1)教師預先搜集整理活動物品(生活中常見的鐵制品和其他材料做成的物品),擺在教室前面的長桌子上。(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在教室里拿磁鐵去“找朋友”,邊找邊記錄“那些物品能被磁體吸引”(在找的過程中,除了教室前面的桌子上的物品外,也可以在教室自由走動找其它物品實驗)。(3)學生實驗的同時教師也走入學生周圍跟學生一起找,提醒學生邊找邊記錄,并解決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3、討論交流,提高認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結果。提出問題:被磁鐵吸引的物體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總結出實驗結論:磁鐵能吸引鐵質物品。本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從大量具象結論中,總結出: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鐵制品的概念,使學生對磁鐵的性質有更深入的認識。<四>、自主實驗,進一步探究。
在這里我設計了小貓釣魚的游戲。充分利用了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喜歡游戲的特點。學生樂學,從而好學。
1、游戲原理:磁力的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2、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游戲,教師巡視指導。在游戲的過程中提示學生:保持尺子平直,不能傾斜,學會正確使用尺子。
4、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得出科學結論。各小組匯報結果,教師談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學生通過游戲得出結論:距離鐵釘盤1厘米吸得最多,3厘米吸得最少。進而總結出: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五>、拓展活動
讓學生回家去找磁鐵,從而使學生更加深了對磁鐵的認識。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