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有機化學1復習要點1

      時間:2019-05-12 23:04:29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有機化學1復習要點1》,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有機化學1復習要點1》。

      第一篇:有機化學1復習要點1

      題型:

      一、用IUPAC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qū)懗鼋Y構式

      二、選擇題

      三、填入主要原料,試劑或產(chǎn)物

      四、用簡單的化學方法鑒別下列各組化合物

      五、合成題

      六、結構推斷題

      3O

      H3CC

      命名:CHCHCH2CH3ClC2H5HCH2OHCH2CH3C2H5芐醇,順-1,3-二甲基環(huán)

      戊烷,2-氯-1,4-戊二烯,烯丙基溴,異丙基—丙烯基---烯丙基,Cl

      環(huán)己醇

      2,烯丙基溴芐醇

      下列游離基最穩(wěn)定的是:()

      命名:次序規(guī)則,(Z)-1,2-二氯-1-溴乙烯(E)-2-丁烯

      3A CH3·

      CH3BCH3·CH3C CH3·CH2D.CH

      3馬氏規(guī)則: 臭氧化,高錳酸鉀的氧化,下列碳正離子的穩(wěn)定性大小次序是:

      +

      (1)(2)

      下列碳正離子中最為穩(wěn)定的是()(3)

      下列碳正離子穩(wěn)定性順序應是:

      ① PhCH2+ ② CH3─CH+─CH3 ③ Ph3C+ ④ Ph2CH+

      烯丙氫的取代:NBS,環(huán)己烯的溴代。

      從指定原料及不超過4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試劑出發(fā)合成:

      CH3CH2CH2Br

      CH3CH2BrCH3

      +Cl

      2高溫

      H

      +

      COOCH3

      ?

      H

      CH3COO

      炔烴的性質(zhì):炔氫的鑒定,汞鹽催化水解

      1-己炔,2-己炔,2-甲基戊烷

      3、正庚烷, 1,4-庚二烯,1-庚炔

      反-4-叔丁基環(huán)己醇的優(yōu)勢構象是:()

      順-1,3-二甲基環(huán)戊烷 反-1,3-二甲基環(huán)戊烷

      Cl

      HCH2OH

      Cl

      HCH2OH

      下列哪些基團屬于鄰對位定位致活基團:

      1.5.NH2F

      2.6.OHI

      3.OCH2CH

      34.NR

      2CH2CH3

      KMnO

      下列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時速度最快的是:()

      A.苯B.硝基苯C.甲苯D.氯苯

      下列化合物親電取代活性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氯苯、甲苯、三氟甲苯 芳香硝基化合物最主要用途之一是做炸藥,TNT的結構是如下的哪一種?

      由甲苯制備間溴苯甲酸。

      以甲苯為原料,合成對硝基苯甲酸。

      從指定原料及不超過4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試劑出發(fā)合成:

      BrCl

      下列鹵代烴發(fā)生親核取代反應活性最大的是:()(A)CH2=CH–CH2Br(B)CH2=CH–CH2I(C)CH2=CH–CH2Cl(D)CH2=CH–CH2F 在NaOH水溶液中,下列鹵代烴的反應活性大小順序為

      C6H5CH2X(I),CH2X

      (II),(III)

      Cl

      NaHCO3

      ?

      ?

      用下列何種還原劑必須在無水介質(zhì)中進行?()(A)NaBH4(B)LiAlH4(C)Zn + HCl(D)HI

      SN1與SN2的反應特征有哪些?

      Br

      Br

      CH3CH2CH=CHCH3與NBS反應的主要產(chǎn)物是:()

      CH2CN

      CH3CH=CH2,下列各種醇與無水氯化鋅的濃鹽酸溶液(Lucas試劑)試劑反應速度最快的是:()

      CH3CH2CHOH

      (A)CH3CH2CH2CH2OH(B)

      CH3OHCH3(C)

      (D)CH3CH2OH

      CH3

      從指定原料及不超過4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試劑出發(fā)合成:

      CH3CH2CH2OH

      ClCH2CHBrCH2Br

      鄰二醇被高碘酸氧化,可用于鑒別。

      用甲苯合成芐醇。

      CH2OH

      CH3OH

      CHCH3OH

      CH3CH2OHCH3CH23

      OH

      H3CCCCH2CH3

      HC

      CCH2CH3

      CH3CH2OH

      鑒別: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

      第二篇:有機化學復習攻略

      對于化工、環(huán)境、農(nóng)學、醫(yī)藥、生物的考生來說,有機化學在考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機化學是專業(yè)基礎課的基礎,知識體系龐大,聯(lián)系縱橫交錯,是一塊很難啃好的硬骨頭。本文就揀塊硬骨頭啃,談一談有機化學的復習技巧。

      一、教材

      除了報考院校指定的教材(例如農(nóng)學用汪小蘭的,藥學用倪沛洲的)外,以下幾本Boss級有機化學教材至少選擇一本常備手邊,否則很難把有機化學學深學透。

      邢其毅《基礎有機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有機化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積濤《有機化學》,南開大學出版社

      RT莫里森著,復旦有機教研組譯,《有機化學》科學出版社

      除了教材之外,我們還要有習題集、相關復習資料、所報考院校的歷年考試真題集、以及探討有機化學某一個分支內(nèi)容(有機合成、有機推斷、立體化學)的書籍。筆者推薦幾本。

      1.習題集。建議使用以上三本教材的配套習題集。

      2.相關復習資料。有些是針對某些學?;蚰承┙滩木帉?,公開出版,有些則是高校的內(nèi)部資料。

      3.歷年真題。你所要報考學校的歷年真題必須弄到手,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院校真題不對外公布。另一些,如北大、清華、復旦、中山、中科院、中科大等,真題對外公布,可以買到正式出版的真題集。如果你想報考蘭州大學的話,可以到蘭州大學研招辦購買歷年真題,如果不方便的話,我也可以代為辦理QQ:969630079。

      4.其他參考書。

      Jie Jack Li著,榮國斌譯《有機人名反應及機理》,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這本書在各高校的圖書館都可以找到。

      斯圖爾特?沃倫著,丁新騰譯《有機合成切斷法探討》、《有機合成設計(合成子法的習題解答式教程)》,上??萍汲霭嫔?。這兩本書很老了。

      薛永強等,《現(xiàn)代有機合成方法與應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張軍良等,《有機合成設計原理與應用》,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巨勇等,《有機合成化學與路線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

      有機合成的書細細讀一本就足夠了,關鍵是利用這本書把有機化學教材上零散的知識點綜合起來,并提高綜合靈活運用的能力。

      由于現(xiàn)在專業(yè)課漸漸轉(zhuǎn)成綜合科目考查的形式,有機解譜題往往合并到分析化學里,本文不再涉及有機解譜。

      二、時間安排

      一般進行三輪復習,時間從7月到次年1月。根據(jù)不同情況可以走四輪甚至更多輪次,或安排更多時間。但建議第一輪復習花的時間稍多一些,第三輪復習控制在一個月左右。第一輪復習: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wǎng)絡。7~9月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

      第二輪復習:大量做題,提高解題能力。10~11月做真題及對應學校的相關復習資料。最遲可以到12月中旬。

      第三輪復習:最后沖刺,回顧基礎內(nèi)容。12~1月。以回顧基礎知識為主,不要做太難的題目。

      留出近兩年真題,每輪復習結束后作為自測并評分。

      三、第一輪復習:“珍珠項鏈”式復習法

      復習與上新課不同。上新課重在打基礎,復習則著重串連整合。并且經(jīng)過一、二年級的學習,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我們都已經(jīng)掌握,即使有所遺忘也能很快揀起。所以讀書不要死摳,要先觀大略,后抓細節(jié)。

      有機化學知識體系雖然零碎,但還是有縱橫兩條主線可以掌握的。首先構建兩條主線,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知識點串到線上,一條“珍珠項鏈”就串成了!這就是“珍珠項鏈”式復習策略。

      兩條主線是:1.化合物知識體系;2.有機理論體系。

      化合物知識體系:絕大多數(shù)的有機化學教材都是按照有機化合物分類的順序編排的,這個順序往往也是相關基團命名前后的順序。

      烴(烷、烯、炔與二烯、芳香、非芳香環(huán)烴)。

      鹵代烴。

      醇、酚、醚、環(huán)氧化合物。

      醛、酮。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胺、腈、重氮)。

      雜環(huán)。

      生命物質(zhì)[糖、氨基酸、蛋白質(zhì)、核(苷)酸、脂肪]

      萜與甾體

      金屬有機配合物。

      我們需要明確:何種物質(zhì)有何種結構、如何命名、什么理化性質(zhì)、如何制備、如何應用,熟記每一個涉及到的人名反應!

      有機理論體系:

      基礎理論(一般是緒論一章提及的,來自無機和物化的理論)。

      立體化學及立體反應。

      親電反應(加成、取代)。

      親核反應(加成、取代)。

      消除反應。

      碳正離子反應、重排。

      碳負離子反應、“三乙”的應用。

      周環(huán)反應。

      有機解譜方法與策略。

      我們需要明確:每種反應的基本機理,何種物質(zhì)可以進行該種反應,有沒有例外。抓住這兩條主線,就等于抓住了有機化學的命門!第一輪復習就是沿著這兩條主線,扎扎實實地搭建好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框架,串出我們的“珍珠項鏈”。

      具體的策略是跟著教材走,每章以小標題為單位閱讀。看到小標題時先回顧一下過去所學內(nèi)容,如果沒忘,對應的內(nèi)容略讀,如果已經(jīng)忘記或者這部分內(nèi)容基本沒學過,那就細細閱讀,一字不漏。

      讀書的時候注意作提綱挈領式的讀書筆記,總結該章綱要即可,但是建議一些重要的教材原文抄一遍以加深印象,這用來對付可能出現(xiàn)的簡答題。

      讀完一個小標題后回顧。讀完一節(jié)后回顧。讀完一章后更要回顧。

      讀完一個小標題后回顧。讀完一節(jié)后回顧。讀完一章后更要回顧。

      有機化學與其他化學學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巨量的人名反應以及繁雜的反應機理。人名反應沒什么好說的,見一個記一個,要做到見到反應名稱就能寫出反應式,看到反應式就能知道反應名稱。建議把每個人名反應的機理了解一下,不僅要知道“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理解來龍去脈,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記憶,可以參考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那本《有機人名反應及機理》。不要把有機化學復習完了見到Reformatsky(瑞福馬茨基)反應還來個“重新格式化天空”,那就被行家笑話了。

      反應機理則比較簡單,有機教材上給出機理的反應就那點,掌握親電、親核、重排、縮合基本就一切搞定。需要熟悉各類反應的表現(xiàn)形式,代表物質(zhì)、反應特征。重現(xiàn)率較高的知識點有親核取代與消除的競爭、碳正離子重排(含頻哪醇重排)、羥醛縮合。

      另外,強烈建議在復習完每章后把本章給出的人名反應以及介紹的反應機理列在讀書筆記后面!這樣幫助你更好地牢記它們。

      讀完書以后立馬做題!就做教材章后習題以及配套習題集上的題目。這些題目形式一定與真題大相徑庭,沒關系,這是給你打基礎的必需步驟。只有通過這個步驟,你才能鞏固知識,并且發(fā)現(xiàn)讀書過程中的漏洞所在。

      做完題以后對照答案訂正,每一道題都要分析錯因:

      如果知識點沒學透,回去再好好把把教材對應章節(jié)詳細啃啃,假如教材寫得也不詳細,就把本文開頭提到的四本Boss級教材翻出來查查??傆幸槐緯嫌心阈枰膬?nèi)容。

      如果是因為粗心大意,那就好好反醒。

      如果是題目本身太難,那就注意總結思路與解題技巧,最好把它抄到錯題本上。這樣一道題一道題地練下去,你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就越來越熟練了!

      第一輪復習結束時,我們至少應該具有兩個成果。

      提綱挈領式的讀書筆記。

      錯題本,或者從做題中總結到的解題技巧。

      留著它們,以后還有大用處!

      第一輪自測,看看你能考多少?考不高也沒關系,因為你鍛煉的是基礎而不是能力,而考研真題中能力題比例不低。但如果你能拿到60~75%的分數(shù),證明你的復習效果顯著。既然效果顯著,那就開始第二輪復習吧!

      四、第二輪復習:強調(diào)綜合運用的專題復習

      是否在上一輪自測中感到總是力不從心?那是因為你遇上了學科內(nèi)綜合題,尤其是全面綜合考查化合物性質(zhì)與反應的推斷、合成題。

      本輪復習不再按教材順序復習,而是按專題順序。重點訓練跨章節(jié)綜合題,尤其是推斷與合成。

      第二輪復習的參考書在市面上一般都有賣,其特點是徹底打亂教材順序,按專題順序(基礎概念、綜合命名、有機化合物基本性質(zhì)與反應、結構推斷、反應機理、合成技巧)編寫,每個專題包含綜合講解、例題與習題等內(nèi)容。習題以學科內(nèi)綜合型居多??忌恍璋床骄桶嗟匕衙恳粋€專題讀通,例習題做好吃透即可。有不懂的內(nèi)容一律查教材,參考書與教材沖突的地方一律以教材為準,因為命題老師是以教材為依據(jù)命題。

      看書的時候要著重前后聯(lián)系。盡管復習參考書已經(jīng)重組了教材章節(jié)順序,但綜合程度還是不夠,除了進行專題內(nèi)的縱向聯(lián)系以外,還要進行專題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下面兩項是重點中的重點:(1)牽涉多種碳架結構(順、反、R、S……)與官能團的復雜有機物命名及表現(xiàn)出的化學性質(zhì),(2)不同類別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

      與有機合成、有機推斷有關的參考書我們可以看了。可以拿出一定時間全面閱讀,也可以重點讀部分章節(jié),其余泛泛而過。這些書一定要看,做適宜的讀書筆記!它們對我們提高分數(shù)有巨大的幫助!

      歷年真題在本輪復習派上了用場,開始做吧!首先確定有機化學是上午還是下午考,然后專在上午或下午做真題,每次掐準秒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把一份試卷做完,再按照參考答案評分,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對于錯題的處理同第一輪復習。

      不僅要做報考院校的真題,外校的真題也可拿來練手,最好選北大、清華、復旦、中科院、中科大等名校(所)化學專業(yè)的題目,因為這類習題水平高而且沒有專業(yè)側(cè)重點。假如

      你考農(nóng)學(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卻去做藥學(中國藥科大學)的習題,專業(yè)側(cè)重點的不同會使你做無用功!

      就這樣做到11月底(最晚不超過12月中旬),相信你解題的能力有了極大提高,第二輪復習自測,分數(shù)一定不比第一輪低,信心只會比第一輪更充足!

      五、第三輪復習:回顧與總結

      第三輪復習就不要再做大量試題。本輪復習的任務是:

      查漏補缺。閱讀第一輪復習時寫下的讀書筆記,盡力回顧每一個知識點,包括它的內(nèi)涵與外延、??碱}型、考試中的常用技巧。經(jīng)過兩輪復習的殘酷磨練,相信你總結回顧起來毫不費力。

      回顧試題。回顧做過的每一道錯題、每一張真題試卷。確保85%以上的題目已經(jīng)掌握,下次不再做錯。確保已經(jīng)適應了試卷結構和考試時間,能夠把握做題節(jié)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得到最高的分數(shù)。

      這個時候也可以做一些真題練練手,但不必過分糾纏于難題和分數(shù),更不要因為一兩道題做不出來而懊惱。因為你離上考場還有一步之遙,而許多競爭對手往往就是這一步?jīng)]有跨出去,最終倒在了考場之前。走到這里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堅持!

      考試前夜再回顧一下你的讀書筆記,如果太多看不過來就改看教材目錄。盡可能地把知識點回憶起來,第二天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走進考場了!

      七、結語

      有機化學不難,有機考研復習不難。正如古人所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那么,即將或已經(jīng)踏上考研征途的朋友們,讓我們?nèi)σ愿?,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有機化學的考研復習,信心滿滿地走向考場吧!

      最后,祝每一位考研斗士復習順利、金榜題名!

      第三篇:北京大學有機化學實驗要點總結

      據(jù)當年出題助教給的要點進行的總結(見文末圖片),可能由沒寫全或者自己比較熟悉就沒總結的地方,每年考核重點也在變化,僅供參考,一般考試涉及知識點很全,沒有考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考題也要復習到,會有原題

      內(nèi)容:重面不重點,包括緒論課,實驗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色譜、合成實驗等。題型:填空題,圖釋題,糾錯題,簡答題,綜合題

      緒論課知識點提要 1.產(chǎn)率的計算:

      理論產(chǎn)量:根據(jù)反應式原料全部轉(zhuǎn)化成產(chǎn)物的數(shù)量。實際產(chǎn)量:實驗中獲得的純產(chǎn)物的數(shù)量。產(chǎn)率:實際產(chǎn)量/理論產(chǎn)量*100%。

      [1.71/(210*0.0100)]*100%=81.4% 注意有效數(shù)字

      2.環(huán)保要求:節(jié)約;回收(所有產(chǎn)品和部分溶液需要回收)

      嚴禁使用有機溶劑清洗儀器(浪費、乙醇等易燃的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2.防火:不能用燒杯或敞口容器盛裝易燃物

      金屬著火只能用黃沙滅火

      有貴重儀器的實驗室不能用干淀粉滅火器因為干粉滅火器中含有NaHCO3,受熱分解產(chǎn)生H2O,導致干粉附著在儀器表面損壞儀器,精密儀器的滅火應該使用 3.防爆:常壓蒸餾禁止在封閉體系內(nèi)進行 4.部分危險品標志 5.個人安全:緊急洗眼器的位置:每個實驗臺上,水龍頭旁邊;淋浴花灑的位置:樓道里;滅火器的位置:

      6.濃酸燒傷:大量水洗,3-5%碳酸氫鈉溶液洗,涂燙傷 油膏。

      濃堿燒傷:大量水洗,1-2%硼酸溶液洗,涂燙傷油膏。7.取樣注意事項:玻璃棒轉(zhuǎn)移液體,鎳勺、刮刀轉(zhuǎn)移固體

      取樣:取出的試劑……立即蓋好藥瓶的瓶蓋……回收試劑,切記不要與原試劑混淆……藥品遺灑后 必須立刻清理(尤其使用電子天平,上面不能殘留任何藥品)。8.升華法:

      水蒸氣蒸餾法:

      9.有機化學文獻常見英文縮寫: 10.臨床藥物 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法:

      (酸酐)

      (酰氯)

      11.化學設計 多步合成

      12.藥物手性差異導致療效不同

      還會考各儀器名稱,一些不常用的一定要記住,會考實驗裝置圖

      第一次實驗提要

      1.位置:門;通風櫥:實驗室兩頭

      2.常壓蒸餾:在一個氣壓下進行,利用蒸餾操作分離兩種混溶液體的操作

      【原理】蒸汽壓:由于分子運動,液體分子有變?yōu)闅怏w分子的傾向,用來衡量這種傾向大小的客觀量度為蒸汽壓。

      蒸汽壓和溫度有關,T↑,蒸汽壓↑

      當蒸汽壓等于外界壓力時(達到飽和蒸氣壓),液體沸騰 此時對應的溫度為沸點

      蒸餾:將液體加熱至沸騰變?yōu)檎羝?,然后使蒸汽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lián)合操作就是蒸餾

      沸程:記錄液體開始餾出時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shù),該溫度范圍為沸程 溫度計示數(shù)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溫度不變,快速上升,達到沸點,穩(wěn)定下來;提高溫度繼續(xù)加熱,溫度顯著上升;維持原來溫度加熱,溫度計示數(shù)驟然下降,應停止蒸餾

      前餾分:在溫度達到預期餾分的沸點之前,可能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被蒸出

      共沸物:當兩種或多種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個特定的比例混合時,在固定的壓力下,僅具有一個沸點

      恒沸點:沸點不因蒸餾的進行而改變的溶液進行蒸餾時的沸點 【用途】分離互溶液體混合物,測定物質(zhì)的沸點

      【適用條件】非揮發(fā)性和揮發(fā)性或兩種液體的沸點相差30℃以上;蒸餾物質(zhì)在沸點范圍內(nèi)不發(fā)生分解等化學反應,混合的蒸餾物質(zhì)在加熱條件下彼此不發(fā)生化學反應(自身的、相互的)

      【裝置】蒸餾部分(熱源:電加熱套+電磁攪拌器,溫度高于被蒸物質(zhì)沸點30℃;蒸餾瓶:圓底燒瓶,受熱均勻,液體的量1/2-1/3)、冷凝部分(沸點在130℃以下用直形冷凝管)、接收部分(梨形瓶、圓底燒瓶、錐形瓶均可,單尾接引管)安裝與拆除的順序:從左下到右上,拆除順序正好相反 常壓蒸餾裝置嚴禁裝成封閉體系

      雙頂絲在鋁夾子的下方,防止固定不夠緊時鋁夾子掉落損壞儀器;鋁夾子夾在燒瓶、冷凝管頸部

      磁子:引入氣化中心,防止暴沸。

      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溫度計在蒸餾頭支管處,球泡上端和蒸餾頭支管下沿在同一水平線上,保持球泡上被冷凝的液滴包裹

      冷凝水:下進上出,先開水再加熱,先停熱,后關水。

      蒸餾速度的控制:調(diào)節(jié)加熱溫度控制蒸餾速度,每秒1-2滴,否則溫度不準,沸點越高流速越慢

      真空接引管:

      前餾分:在溫度達到預期物質(zhì)的沸點之前,可能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 【注意事項】

      3.折射率的測定:

      【原理】折射率:光在真空中和介質(zhì)中的相速度之比值,是有機物純度的標志 折射:光從一種透明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

      全反射: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質(zhì)中的折射率大的)介質(zhì)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質(zhì)中折射率小的)介質(zhì)的界面時,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質(zhì)內(nèi)的現(xiàn)象

      【儀器】阿貝折射儀:利用全反射原理,棱鏡的折射率大于液體的折射率時,可以看到半明半暗的視場,由于明暗視場的分界線對應于掠面入射光,可以據(jù)此確定全反射的臨界角,根據(jù)sinC=1/n得到折射率

      反射式:固體(透明或半透明)的折射率 透射式:透明液體的折射率

      測量范圍:±0.00002(2×10-5)有效數(shù)字:1.3000-1.7000 記錄順序:波長:(鈉黃光λ=589.3nm;)溫度;折射率 【注意事項】

      保持鏡面清潔:丙酮洗,鏡頭紙擦,不要損傷鏡面,全干后再滴待測液體 用滴管在鏡面上滴幾滴待測液體,輕輕向下按壓使棱鏡密合,以防有機物揮發(fā)導致看不清明暗分界線,完成最后一次測定后,清洗鏡面并在棱鏡間加一張鏡頭紙

      4.薄層色譜:

      TLC,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為固定相,以合適的溶劑作為流動相,對混合樣品進行分離、鑒定和定量的一種層析分離技術?!驹怼?/p>

      薄層色譜: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玻璃或金屬板)作為固定相,合適的溶劑為流動相,對混合樣品進行分離、鑒定、定量的一種層析分離技術;屬于固液吸附色譜 色譜法:利用樣品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理化性質(zhì)差異,各組分程度不同的分配到互不相溶的兩相中,當兩相兩對運動時,各組分在兩相中多次重新分配,結果使得混合物分離。薄層色譜法:物理吸附,由于混合物中個組分對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當展開劑流經(jīng)固定相時,發(fā)生無數(shù)次吸附和解吸附過程,吸附能力弱的組分隨流動相向前移動,吸附力強的組分滯留在后面,各組分移動速率不同使得混合物在固定相薄層上分離

      固定相:又稱吸附劑,兩相中固定不動的一項;常用硅膠或氧化鋁(柱色譜也常用活性炭),分為加粘合劑(羧甲基纖維素鈉/煅石膏)的硬板和不加粘合劑的軟板,厚度0.25-0.5mm之間

      流動相:又稱展開劑,兩相中移動的一相

      吸附色譜:樣品各組分對固定相表面吸附力不同 Rf(比移值):化合物與展開劑遷移距離的比值

      Rf =實驗中測量原點到展開后斑點中心的距離/原點到展開劑前沿的距離

      極性: 色譜分類:

      【用途】小量樣品的(幾到幾十微克)的定性鑒別與分離;檢測反應進程;通過與已知標準物的對比,進行未知物的定性檢驗;快速檢驗化合物的純度(出現(xiàn)一個無拖尾的斑點可初步認為是純物質(zhì));探索柱色譜法的分離條件; 【操作】 鋪板:平鋪法,將調(diào)勻的糊狀物倒在玻璃板上,用一根均勻地玻璃棒將糊狀物均勻平鋪,振動至表面平整,靜置讓其固化室溫晾干。有時還需在烘箱中“活化”(高溫去除水分),硅膠110℃1小時,氧化鋁80℃半小時。

      點樣:樣點大小:斑點直徑不超過2mm(溶液太稀需要重復點樣時應等前次溶液揮發(fā)后再在點樣,防止樣點過大造成拖尾、擴散等現(xiàn)象)樣點間距:0.5-1cm 輕 展開: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展開劑加入的高度略超過薄板的厚度

      顯色:有色斑點;碘熏蒸;腐蝕性顯色劑顯色(濃硫酸、濃鹽酸、濃磷酸);含有熒光劑可在紫外燈下在亮色背景下看到暗色斑點 【注意事項】

      展開過程中不可以移動展開缸,展開劑倒回原瓶,展開缸不用洗滌 5.液體的量取:

      量筒:10ml 50ml 有效數(shù)字:

      液體的轉(zhuǎn)移:漏斗、移液管 玻璃漏斗: 玻璃滴管:

      6.電加熱套和電磁攪拌器的使用:瓶子外壁干燥,空氣浴加熱;加熱旋鈕的位置

      第二次實驗

      重結晶操作、熔點測定和薄層色譜

      1.重結晶:將晶體溶于溶劑或熔融以后,又重新從溶液或熔體中結晶的過程。

      【原理】利用溶劑對被提純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溶解度不同,使雜質(zhì)在熱過慮使被濾除或冷卻后留在母液中與結晶分離,從而達到提純的目的。

      溶解度:一定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該物質(zhì)的質(zhì)量。

      溶解度隨溫度變化關系:一般T↑S↑,也有些隨溫度上升溶解度變化不明顯,甚至下降(Ca(OH)2)

      重結晶溶劑的選擇:0.1g目標物質(zhì)于試管中,滴加約1ml溶劑,加熱至沸騰 最佳:能完全溶解,冷卻后析出大量晶體

      合適:每次添加0.5ml,到4ml都不能溶不合適;能溶,冷卻析出大量晶體,合適

      能溶,冷卻不析出晶體,不合適 不合適:冷熱都能溶 完全溶解的判斷標準:

      目的:減少目標物在母液中的損失,在溶劑的沸騰溫度下配置熱飽和溶液。

      操作:在保持溶液微沸的溫度下,用滴管不斷滴加溶劑,至混合物恰好溶解,注意溶液中是否有不溶物(eg活性炭、紙纖維,可以在熱過濾時濾去)防止誤加。

      完全溶解后多加20%溶劑:防止晶體在漏斗中大量析出 活性炭用量:固體粗產(chǎn)品的1-5%

      注意事項:先將固體完全溶解,稍冷,加入活性炭,煮沸5-10min 常壓熱過濾:一般用于低沸點有機溶劑的重結晶 減壓熱過濾(抽濾):水和較高沸點或難揮發(fā)有機溶劑的重結晶多用 過濾操作在減低壓力下進行,濾液在內(nèi)外壓力差作用下透過濾紙或砂芯流下,實現(xiàn)和不溶物的分離

      濾紙大?。阂话阌秒p層濾紙,防止透濾;比布氏漏斗內(nèi)徑略小的圓形濾紙片平鋪在漏斗底部

      壓力控制:根據(jù)溶劑的沸點選擇合適的壓力/真空度,防止過早析晶或濾液暴沸 優(yōu)缺點:優(yōu)點:過濾和洗滌速度快,液體和固體分離較完全,濾出的固體容易干燥

      缺點:減壓能夠使低沸點液體的熱溶液沸騰、蒸發(fā),導致溶液濃度的改變,暴沸/過早析晶

      【用途】提純固體化合物

      【適用條件】雜質(zhì)含量在5%以下,雜質(zhì)過多會影響提純效果,往往需要多次重結晶。或者先用水蒸汽蒸餾/萃取初步純化。

      【裝置】吸濾瓶、布氏漏斗、抽濾墊、橡膠管、安全瓶、循環(huán)水泵 【注意事項】

      熱過濾時整個操作要迅速

      先用母液洗滌,收集得到的所有晶體,壓成濾餅,有少量溶劑洗滌,洗去少量附著在晶體上的可溶性雜質(zhì)

      晶體的洗滌在常壓下進行;然后再減壓過濾除去溶劑 打開安全瓶,拆開吸瓶與水泵之間的橡膠管(需要么?)

      2.熔點的測定:

      【原理】

      熔化:熔化是指對物質(zhì)進行加熱,使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溫度計示數(shù)隨時間變化關系:

      熔點:固體有機物固液兩相在大氣壓下達到平衡的溫度;可以作為有機物純度的一種標志

      初熔:樣品從固體開始熔融時的溫度,全熔:樣品全部融化為液體的溫度

      熔程:初熔和全熔的溫度差,純凈的固體有機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點且熔程不超過1℃

      【用途】鑒定晶狀的有機化合物,測定熔點,作為化合物純度判斷的標志

      【儀器】

      毛細管顯微熔點儀:用于測定物質(zhì)的熔點,可以在視場中觀察到樣品的熔融情況 裝樣:樣品放入標準毛細管,壓實后一般高2-3mm 自由落體壓實:冷凝管輔助

      操作:粗調(diào)升溫速率,離沸點10-15°C時,細調(diào)升溫速率 【注意事項】

      重新測定需將溫度調(diào)至熔點30℃以下,已經(jīng)熔融過的樣品不能再用 降溫快,操作簡單,但不夠精確

      3.薄層色譜:見第一次實驗

      4.固體的稱量:

      【儀器】百分之一天平: 有效數(shù)字:0.01 【操作】固體的轉(zhuǎn)移: 紙漏斗: 鋼勺;鎳勺

      5.水泵的使用:使用前,確認安全瓶連通大氣后再打開電源開關,檢漏;關閉時,先將安全瓶通大氣,確定旁邊沒有同學在使用時水泵后再關電源開關。

      第三次實驗知識點提要: 1.三組分分離:

      分離方案:

      分離苯甲酸和甲苯使兩次萃取有機相(苯甲酸用水作溶劑重結晶)

      【原理】

      有機物的酸堿性:甲苯中性,苯甲酸酸性,苯胺堿性 反應方程式:

      碳酸鈉的反應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可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苯甲酸酸性>碳酸>苯酚 幾次分液中水相和有機相中的物質(zhì):

      加入HCl:水相:苯銨離子,HCl 有機相:苯甲酸,甲苯 加入Na2CO3:水相:苯甲酸鈉,碳酸鈉 有機相:甲苯

      對有機相第二次萃?。核啵罕郊姿徕c,碳酸鈉(合并水相)有機相:甲苯 其他分離方案:

      【裝置】冷凝管的作用:防止甲苯和苯胺揮發(fā) 【注意事項】

      冰水浴的作用:防止甲苯和苯胺揮發(fā),降低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防止苯胺氧化分解

      2.萃取與分液:

      【原理】利用溶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操作。萃取劑:用來提取溶質(zhì)的那種溶液 液液萃?。?/p>

      萃取劑的選擇:溶質(zhì)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劑中大;萃取劑與原溶劑互不相溶;萃取劑與溶液不發(fā)生反應; 【用途】洗滌也是一種萃取,【適用條件】液體混合物的分離 【裝置】

      分液:將互不相容且密度不同的液體分開的操作,經(jīng)常與萃取配合使用 分液漏斗的檢漏:下部玻璃活塞處應涂凡士林(不可阻塞流液孔),加水檢查確定兩個塞子都不漏水再使用

      分液漏斗的使用:梨形、筒形(多用于分液)、球形(用于分液和加液)

      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劑一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不超過1/2

      基本操作步驟:檢漏→加液→振搖(適時放氣,手的位置,斜上)→靜置→分液→洗滌→保養(yǎng)

      分液漏斗的保養(yǎng):在洗干凈活塞后夾紙條防止粘連(why?),用線繩將活塞拴在漏斗上

      【注意事項】

      液體體積不要超過分液漏斗的一半;晃動時磨口玻璃塞的凹槽和分液漏斗瓶頸上的小孔錯開;放氣不對人;分液漏斗下方始終有接受容器;下從下出,上從上出; 3.乳化與破乳:

      乳化:乳化是一種液體以極微小液滴均勻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種液體中的作用

      液液萃取中由于物質(zhì)的劇烈晃動會發(fā)生乳化現(xiàn)象,不易分層或分層很慢,在含堿及含脂肪的樣品中更易出現(xiàn) 【原理】與離子濃度(高),有機相粘度(大),萃取溫度(低),萃取ph(所萃取物的酸堿度過強),萃取劑和原溶劑的密度(接近)等因素相關(更容易發(fā)生乳化)

      【表面張力】液體表面任意二相鄰部分之間垂直于它們的單位長度分界線相互作用的拉力。表面張力的形成同處在液體表面薄層內(nèi)的分子的特殊受力狀態(tài)密切相關 【破乳常用方法】靜置較長時間;加熱;鹽析(加入食鹽提高水相的密度);加入少量有機溶劑(乙醇)改變表面張力

      4.有機溶劑的密度:

      一般而言含鹵有機溶劑密度比水大,在下層,不含鹵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層 如何判斷:加點水或者該試劑,看下層的液面是否升高

      5.液體的干燥:

      方法:化學方法:使用各種干燥劑,其余全是物理方法 【原理】

      干燥劑的分類:可形成結晶水的無機鹽類;可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物質(zhì) 選擇標準:

      ①不溶解于被干燥液體,不能與被干燥液體發(fā)生化學反應,不能催化被干燥液體自身發(fā)生化學反應(使用相同酸/堿性/中性干燥劑;強堿不能干燥醛、酮、酯、酰胺類(發(fā)生縮合或水解)物質(zhì),CaCl2不能干燥醇類、胺類、酯類,與之形成絡合物)②根據(jù)干燥效能和需要被干燥的程度選擇

      用量:主要取決于含水量;干燥劑的吸水容量;需要被干燥的程度

      一般按照10ml 0.5-1g干燥劑進行添加

      根據(jù)加入干燥劑的形態(tài)(是否發(fā)生粘連、結塊、附壁、棱角是否分明),液體均一透明程度判斷是或否需要繼續(xù)加入干燥劑。

      吸水容量:每g干燥劑能夠吸收的水的最大量,可以通過方程式/最高水合物的示性式算出最低用量

      干燥效能:一般與水發(fā)生不可逆化學反應的干燥劑干燥更徹底

      【用途】除去附在固體、或混雜在液體、氣體中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劑

      減少前餾分;除去固體中的水熔點測定更準確;除去反應產(chǎn)物中的水,分析測試更準確

      【適用條件】沒有明顯水層,如果有應先進行分液或用滴管吸出 【注意事項】

      過多干燥劑會吸附較多的被干燥液體,造成損失 未知液體可以選擇惰性干燥劑:硫酸鈉/硫酸鎂 不時振搖,縮短干燥時間,半小時以上

      先使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再使用氫氧化鈉干燥的原因:無水硫酸鈉吸水容量大但干燥效能低;氫氧化鈉吸水容量小但干燥效能高;故先用無水硫酸鈉除去大部分水,在用NaOH除去微量水,可以相對使用較少量的干燥劑達到較好的干燥效果。6.減壓蒸餾:分離有機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原理】

      蒸汽壓隨溫度變化關系:液體沸騰的溫度隨外界壓力降低而降低 減壓沸點:在減低壓力下進行蒸餾操作時,液體沸騰的溫度 【用途】

      【適用條件】普通蒸餾時還未達到沸點溫度就會發(fā)生分解、氧化、聚合或常壓下沸點很高,電加熱套的溫度無法達到的物質(zhì)的純化 【裝置】

      四部分:蒸餾部分,安全保護裝置,測壓裝置,抽氣裝置 不能使用錐形瓶

      用磁子代替毛細管引入氣化中心:在液體接近沸點溫度時,內(nèi)部會產(chǎn)生大量極其微小的氣泡,分散于液體或較為粗糙的瓶壁上,但氣泡太小不足以沖脫液體的束縛,在磁子的不停旋轉(zhuǎn)下,液體對氣泡的束縛減小,并能使蒸汽泡有較多的機會聚合增大,沖破液體的束縛而蒸發(fā)分離,防止引起暴沸

      克氏蒸餾頭:減壓蒸餾時液體沸騰一般較為劇烈,避免減壓蒸餾時瓶內(nèi)液體由于沸騰而沖入冷凝管 冷凝水下進上出:蒸餾140℃以下物質(zhì)時,接受瓶應先連接水冷凝管冷卻 燕尾管:蒸餾不能中斷或要分段接受流出液時(?),要采用多尾接液管;轉(zhuǎn)動多尾接液管使不同餾分進入指定接收器中。

      安全瓶:緩沖調(diào)節(jié)壓力保護裝置及放氣(緩慢)【注意事項】

      先減壓檢查真空度,通冷凝水后再加熱,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冷卻后再減壓關水 蒸餾速度的控制:

      溫度計的位置:克氏蒸餾頭靠近冷凝管一端的支管口處,球泡上端和支管口下沿平齊,7.Ph值的測定:將ph試紙分開放在表面皿的凸面上,一次取一塊測定 8.水作溶劑時,重結晶可在錐形瓶或者燒杯中進行

      第四次實驗: 1.輔酶催化:

      【原理】

      有機合成:主要指根據(jù)有機合成原理,利用有機合成基本設備和技術,按照有機合成設計方案,完成具有代表性的單元反應、基本操作和多步有機合成實驗。輔酶怕熱怕光怕堿怕重金屬離子

      VB1為水溶性維生素,所以先加水溶解后再加入95%乙醇 非均相反應:

      體系ph值的控制:堿性過高導致VB1開環(huán),堿性過低導致轉(zhuǎn)化率降低 體系溫度的控制:低溫(冰鹽?。┓乐筕B1開環(huán)失去催化活性

      冰鹽?。篤B1在較高溫度或堿性條件下容易開環(huán)而失去催化活性,要在低溫加堿 【反應方程式】

      (條件只寫VB1即可)

      【裝置】

      【注意事項】堿性體系,用橡皮塞 【產(chǎn)率計算】有效數(shù)字

      2.橡皮塞的選擇:進入瓶口1/3-2/3,先倒過來比劃大小

      第五次試驗

      1.乙酸異戊酯的合成:

      【原理】

      酯化反應的特點:反應慢,可逆平衡

      如何提高反應速率:加催化劑,加熱提高反應溫度

      如何提高反應產(chǎn)率:添加某一反應物的用量,移去反應生成的水提高產(chǎn)率

      環(huán)己烷:溶劑,分水劑(與水形成共沸物,沸點低于反應體系中其他共沸物及任何單一溶劑的沸點)磷酸:催化劑

      加料順序:異戊醇、磁子、環(huán)己烷、打開攪拌,冰乙酸,濃磷酸 三次洗滌的作用:

      反應終點的判斷:實際生成水量≥理論生成水量;分水量不再增加 【反應方程式】 【裝置】 分水器: 【注意事項】

      開始加熱前需充分搖勻;預先在分水器中加1.0ml(預計生成水量0.99ml)去離子水并標記液面高度;產(chǎn)品接受瓶必須是干警和干燥的,需預先稱重(減量法算產(chǎn)物重量);133℃是考慮目前溫度計誤差的產(chǎn)品沸點,實驗中需根據(jù)溫度計的實際情況決定收集產(chǎn)品的溫度。

      【產(chǎn)率計算】

      2.回流分水:

      【原理】一種密度比水小的有機溶劑,在室溫下與水互不溶,但是可以形成共沸物。當分水器(上端裝冷凝管)內(nèi)充滿液體時(可以事先加一部分液體也可以不加,但是反應體系中要多加分水器溶劑的溶劑),該溶劑與水在分水器中分層,水積在分水器下部,溶劑反流到反應體系中。

      共沸物:當某兩種(或三種)液態(tài)物質(zhì)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時,組成一種具有固定沸點的混合物

      恒沸點:沸點不因蒸餾的進行而改變的溶液

      共沸蒸餾的概念:用蒸餾方法蒸出恒沸點混合物的操作

      共沸蒸餾的主要應用:移去反應生成的水;除去溶劑中的水,制備無水試劑

      【用途】

      【適用條件】溶劑密度比水輕和比水重用兩種不同的分水器 【裝置】

      分水器的使用: 檢漏:

      【注意事項】

      第六次實驗:

      1.二苯乙二酮的合成:

      【原理】

      氧化反應的定義:有機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氫原子的反應 氧化反應的分類:完全氧化(到二氧化碳),部分氧化(催化加氧或脫氫;使用催化劑,控制條件可以到醇,醛、酮、酸等)氧化反應多數(shù)是自由基反應 【反應方程式】 【裝置】

      三口瓶:便于隨時取樣監(jiān)測反應進程 【注意事項】 【產(chǎn)率計算】

      加冰乙酸的目的:防止鐵鹽水解,增強三價鐵的氧化能力 薄層色譜檢測反應進程:點樣順序:安息香(左),左右二者的混合液(中),反應液(右)取樣時需將毛細管從三口瓶的側(cè)口伸入反應液中 原料和產(chǎn)物在TLC板上的相對高低

      加入50ml水的作用:防止二苯乙二酮和鐵鹽一起析出以及產(chǎn)品析出不完全

      2.柱色譜:屬于固液吸附色譜,是基于吸附性質(zhì)的分離技術

      【原理】 固定相: 吸附劑: 常用:

      氧化鋁(極性越強的物質(zhì)在氧化鋁上吸附越強;酸性氧化鋁 ph 4-4.5 分離羧酸氨基酸等酸性物質(zhì);中性氧化鋁 ph 7.5 分離中性物質(zhì);堿性氧化鋁 ph9-10 分離生物堿、胺及其他堿性有機物)、硅膠(多孔性結構,酸性-中性物質(zhì)的分離,疏水性,對玻璃具有親和性容易附在玻璃上)、活性炭(常用于分離極性較弱或非極性的有機物)

      活性:含水量少,粒度小,比表面大,活性高,分離效果明顯 流動相:

      洗脫劑:選擇:考慮洗脫劑的極性,被分離化合物的溶解度,相似相溶(強極性洗脫機對極性大的有機物溶解度高;弱極性或非極性洗脫機對極性小的物質(zhì)溶解度高)液固色譜: 吸附色譜: 比移值:

      極性:極性有機物之間的作用強度:成鹽作用>配位作用>氫鍵作用>偶極作用>范德華力作用(非極性或弱極性只有范德華力)

      (怎么說:固液吸附色譜,分配不同,兩相相對移動,多次重新分配(吸附解吸附),由于吸附能力強弱不同移動速度不同,分開)【用途】 【適用條件】 【裝置】

      裝柱:干法、濕法 洗柱: 上樣: 洗脫: 顯色: 純化:

      【注意事項】

      濕法裝柱前,建議在色譜柱中預先裝入約1/4柱高的洗脫劑以防止硅膠結塊而產(chǎn)生氣泡(?7ml不是趕走棉花里的氣泡?干法濕法是否都需要洗柱)

      第七次實驗

      1.5,5-二苯基乙內(nèi)酰脲的合成:

      【原理】親核加成、重排、分子內(nèi)縮合 濃堿催化:

      均相反應:含水體系中進行均相反應 【反應方程式】

      【裝置】與重結晶裝置相同 【注意事項】

      若尿素結塊、可有空心塞研細;

      滴加完KOHa.q.后會產(chǎn)生大量固體,難以攪拌,加熱后即可溶解; 堿性體系:凡士林,趁熱松動

      反應結束后加入20ml水:除去不溶于水的副產(chǎn)物 酸化時ph偏高導致產(chǎn)率下降(產(chǎn)物溶于水而損失)水洗要充分:除去無機鹽雜質(zhì) 【產(chǎn)率計算】

      2.雜環(huán)化合物:

      定義:通常指含有雜原子(N、S、O以及很多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五元、六元或稠環(huán)骨架的化合物 用途:

      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工程中的應用:酶(新陳代謝)、核酸(細胞復制和物種遺傳)食品香料化學中的應用:含ons的雜環(huán)化合物占有突出地位

      有機合成中的應用:利用雜環(huán)增長碳鏈(格式試劑與環(huán)氧乙烷反應,增加兩個碳原子;親電試劑與噻吩反應,碳鏈增長4個或其倍數(shù)的碳原子);雜環(huán)保護官能團(羥基的保護:羥基與二氫呋喃在溫和條件下轉(zhuǎn)變?yōu)榭s醛,HOAC水解);具有藥理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藥物篩選模型的發(fā)展,液相組合化學的應用,建立小分子雜環(huán)庫)染料化學中的應用:花青素(苯并吡喃鹽),黃酮色素(苯并呋喃酮);除偶氮染料及三苯甲烷外多數(shù)為雜環(huán)化合物(二苯并噻唑、吲哚、均三嗪、二蒽醌并吡嗪等)

      3.KOH的稱量:不用稱量紙,用燒杯

      4.如何用簡單的方法鑒別有機物和無機物:通過溶解度來判斷:取少量有機溶劑,加入被鑒定物質(zhì),若溶解則為有機物;通過熔點判斷:一般無機物熔點高,有機物的熔點低;通過薄層色譜判斷

      5.常用玻璃儀器的形狀及作用

      5,5二苯基乙內(nèi)酰脲

      反應結束后,20ml水去除不溶于水的副產(chǎn)物;過濾不溶物;冰鹽浴冷卻,6mol/L硫酸酸化到ph≈3;抽濾得到固體,在燒杯中用去離子水充分洗去可溶性無機鹽,抽濾,95%乙醇重結晶,紅外燈干燥30min

      乙酸異戊酯的純化

      反應結束后,倒入150ml分液漏斗中,30ml水洗一次,用10ml5%碳酸氫鈉溶液洗至中性,5ml飽和食鹽水洗滌一次,分離出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蒸餾得到環(huán)己烷,將剩余有機物繼續(xù)蒸餾得到異戊醇和乙酸異戊酯

      每次分水相和有機相都要干燥除水

      有機化學實驗: Exp.Org.Chem.薄層色譜:TLC 沸點:BP

      相對分子質(zhì)量:MW 室溫:RT

      第四篇:有機化學二輪復習教學設計

      有機化學二輪復習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思路

      在有機化學一輪復習中我們主要是針對有機物的性質(zhì)復習。并分小點讓學生練習有機合成題。一輪復習完后學生對有機物的性質(zhì)和有機合成題都有較深的理解,這時應該讓學生好好的看看高考到底如何考有機知識。并強調(diào)讓學生規(guī)范表達能力,爭取在高考中不因為表達的不規(guī)范而失分。

      二、復習目標: 讓學生了解有機知識在高考中出現(xiàn)的三種題型并學會解題技巧。同時讓學生建立規(guī)范表達的意識。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我們已經(jīng)進行了有機化學一輪復習,相信大家對有機物的性質(zhì)和有機合成題都有一定的理解,今天我們要好好的看看高考到底如何考有機知識?!窘虒W引入】:(多媒體呈現(xiàn))

      (一)近三年廣東高考選擇題分析

      【真題呈現(xiàn)】

      1、(2009年廣東高考4)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天然氣和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等物質(zhì)的量的乙醇與乙酸完全燃燒時所需氧氣的質(zhì)量相等 C.纖維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質(zhì)在一定條件都能水解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種元素,但不是同系物 【學生思考】:本題考查了什么?出現(xiàn)在哪本化學書?

      【學生小結,教師點評】:本題考查了烴,乙醇、乙酸燃燒耗氧量質(zhì)量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年有機大題中就考了耗氧量的計算);蛋白質(zhì)、酯、油脂的水解;同系物的概念。全是必修2的內(nèi)容,與生活密切相關。

      【真題呈現(xiàn)】

      2、(2010年廣東高考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B.蛋白質(zhì)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多肽 C.米酒變酸的過程涉及了氧化反應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過程

      【學生思考】:本題考查了什么?出現(xiàn)在哪本化學書?

      【學生小結,教師點評】:性質(zhì):烴—乙烯、乙烷的性質(zhì),蛋白質(zhì)的水解(與09年相似)、乙醇最終氧化成乙酸、石油裂解、油脂皂化?;靖拍睿杭泳鄯磻⒀趸磻⒍嚯?、高分子?;臼潜匦?上的,選的點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

      【真題呈現(xiàn)】

      3、(2011廣東高考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纖維素和淀粉遇碘水均顯藍色 B.蛋白質(zhì)、乙酸和葡萄糖均屬電解質(zhì) C.溴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學生思考】:本題考查了什么?出現(xiàn)在哪本化學書?

      【學生小結,教師點評】:知識點:纖維素、淀粉的性質(zhì);蛋白質(zhì)、乙酸、葡萄糖與電解質(zhì)的關系;乙酸乙酯、食用植物油的水解(這個點三年都考到了)。A、B、D選項屬于必修2的內(nèi)容,且考查的知識點的組合—知識塊;C選項考了必修5里面的鹵代烴的消去反應?!拘〗Y】:

      (一)近三年廣東高考選擇題分析

      命題規(guī)律:考查的內(nèi)容主要來源于必修2,涉及與生活、生產(chǎn)密切相關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石油化工、烴、乙醇、乙酸等知識,還考查了一些核心概念,主要考查有機物的基本性質(zhì),屬簡單題。

      變化趨勢:對比10年、11年的試題,11年考的知識跨度更大,涉及了無機的概念電解質(zhì),既考查了必修2內(nèi)容,還考查了選修5上的知識;四個選項中,有三個選項都考查了知識塊的組合,說明選擇題的綜合度加大了。估計明年的高考選擇題會沿用這種命題思路。復習應對:同學們要通過對比,準確記憶知識,理解基本概念;另一方面,要注意知識的前引后聯(lián),尤其關注有機知識與無機知識相聯(lián)系的部分,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找出相似知識中的不同點,不同知識中的相似點來建構知識板塊。并加強這種增大知識跨度、增大知識綜合度方面試題的訓練。

      【課堂練習】:(2011山東高考11)下列與有機物結構、性質(zhì)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B.蛋白質(zhì)和油脂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條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與苯和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的反應類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苯分子中沒有與乙烯分子中類似的碳 碳雙鍵 【解析】:乙酸屬于一元羧酸,酸性強于碳酸的,所以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A正確;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屬于酯類,但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選項B不正確;

      甲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以及苯和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的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C正確;只有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就可以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從而使之褪色,D正確。

      【創(chuàng)設情景】:第二種呈現(xiàn)形式可能是有機小實驗,雖然10、11廣東高考沒出現(xiàn),但在我們11年的全國卷中卻出現(xiàn)了?!径嗝襟w呈現(xiàn)】

      (二)有機小實驗

      【真題呈現(xiàn)】(2011全國II卷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用金屬鈉可區(qū)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可區(qū)分乙烷和3-乙烯 C.用水可區(qū)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銀氨溶液可區(qū)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學生思考】

      【解析】:乙醇可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而乙醚不可以;3-乙烯屬于烯烴可以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但苯但密度小于水的,而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甲酸甲酯和乙醛均含有醛基,都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小結】:注意一些課本上出現(xiàn)的實驗裝置,可能會被改頭換面,讓你去判斷是否正確,如乙烯、乙炔的制備,乙酸的酯化反應等。

      【創(chuàng)設情景】:第三種呈現(xiàn)形式是有機合成題。

      【多媒體呈現(xiàn)】

      (三)近三年廣東高考有機合成題命題規(guī)律及變化 總體上說,難度不大,歸納起來,以下幾個方面最值得注意:

      1、每年的設問都有5問,第(1)、(2)問比較簡單,屬于送分問,第(3)問屬于中等難度,第(4)、(5)問比較難,都涉及新信息的提取、整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區(qū)分度,層層深入具有階梯性。

      2、每年必考的點(1)有機方程式的書寫;(2)結構簡式的書寫;(3)同分異構體的考查;(4)官能團性質(zhì)的考查;(5)新信息的提取、整合、應用;(6)分子式的書寫?!舅伎冀涣鳌课覀円涀∈裁? 【小結】:總原則:抓住核心、夯實雙基、規(guī)范表達、提升能力 理解官能團的性質(zhì)

      1、明白每個官能團中哪些鍵可以斷裂,發(fā)生哪些類型的反應,生成什么樣的產(chǎn)物,反應條件是什么。

      2、對比反應物和生成物在組成上的差異,搞清舊鍵的斷裂處,新鍵的形成處,為提取、整合、應用信息做好思維準備?!菊n堂練習】:(2011安徽高考26,17分)

      室安卡因(G)是一種抗心率天常藥物,可由下列路線合成;

      (1)已知A是 的單體,則A中含有的官能團是(寫名稱)。B的結構簡式是。

      (2)C的名稱(系統(tǒng)命名)是,C與足量NaOH醇溶液共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X是E的同分異構體,X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且苯環(huán)上一氯代物只有兩種,則X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有、、、。(4)F→G的反應類型是。

      (5)下列關于室安卡因(G)的說法正確的是。

      a.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 d..屬于氨基酸

      答案:(1)羧基和碳碳雙鍵 CH3CH2COOH(2)2-溴丙酸

      (3)(4)取代反應(5)abc 【思考交流】還有些題會給出一些新的信息再讓你去解題,那我們又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還要做的是: 培養(yǎng)信息化處理能力

      廣東高考有機大題中一定包含信息化處理的考點,新信息的提出都會在題干中,形式一般有三種:從未學過的未知方程式、文字敘述的未知的轉(zhuǎn)化關系、有機合成路線圖中一種未知的轉(zhuǎn)化關系

      (1)對方程式進行信息化處理的方法(提取、整合、應用)

      A、提取新信息:①對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組成,找出其差異,進而找出舊鍵的斷裂處和新鍵的形成處(可以確定反應類型);②看C鏈結構的變化,無外增鏈、減鏈、成環(huán)、開環(huán);③看官能團的變化,官能團的種類和個數(sh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將其梳理出來。

      B、整合新信息:與題設的情景進行整合(有時還需要與腦海里儲存的已知知識進行整合)。將設問中要解決的新問題,比對信息化處理提煉出來的上述3點進行整合,找出其相似的地方,再行處理。

      【課堂練習】:

      (2011廣東高考30,16分)直接生成碳-碳鍵的反應是實現(xiàn)高效、綠色有機合成的重要途徑。交叉脫氫偶聯(lián)反應是近年備受關注的一類直接生成碳-碳鍵的新反應。

      (5)1分與1分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類似反應①的反應,其產(chǎn)物分子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 __;1mol該產(chǎn)物最多可與______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

      答案:【創(chuàng)設情景】: 可能有簡單的有機計算?!菊n堂練習】:

      該物質(zhì)發(fā)生燃燒時消耗 molO2

      該物質(zhì)最多能與含 molBr2的濃溴水發(fā)生反應 該物質(zhì)最多能與

      molNaOH發(fā)生反應 答案:9.5 3 2 【思考交流】我們該掌握的知識已經(jīng)掌握了,但如果因為書寫不規(guī)范而失分值得嗎? 【小結】:我們還要規(guī)范表達能力 【多媒體呈現(xiàn)】第30題:(11年)有機化學

      評分要求:結構簡式或化學方程式中的結構簡式,凡出現(xiàn)任何一種原子數(shù)目不正確或化學鍵連接錯誤的相應給分點都給零分。

      (1)化合物 1 的分子式為_______, 其完全水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注明條件)評分:(a)C5H8O

      4分子式有錯誤給0分;C、H、O的位置不能調(diào)換,順序不對給零分。

      (b)(配平及反應條件有錯誤共扣1分)

      (給2分)

      (注意:配平及反應條件有錯誤共扣1分)

      只給1分,配平及反應條件有錯誤給零分。

      (2)化合物 II與足量的濃氫溴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注明條件)。評分: 共2分

      HOCH2CH2CH2OH + 2HBr

      BrCH2CH2CH2Br + 2H2O(配平及反應條件有錯誤共扣1分 ;寫“一定條件”扣1分;寫“催化劑”扣1分;用“NaOH”作條件給0分)

      (3)化合物III沒有酸性,其結構簡式為___;III的一種同分異構體V能與飽和NaHCO3反應放出CO2.V的結構簡式為____.⑶ 共4分,每空各2分

      Ⅰ、OHCCH2CHO 或

      CH2(CHO)

      2或

      (常見錯誤的寫法:HOCCH2COH

      HCO-CH2CHO HOCCH2CHO

      CHO-CH2CHO等)Ⅱ、CH2=CHCOOH 或 CH2=CHCO2H 或

      (常見錯誤的寫法:CH=CHCOOH

      CH2CHCOOH

      2HC=CHCOOH等)(4)反應式中1個脫氫劑VI分子獲得2個氫原子后,轉(zhuǎn)變成1個芳香化合物,該芳香族化合物結構簡式為_____.⑷ 共2分

      或若鍵線連N、連H給零分

      (5)1分子N,N-二甲基苯胺與1分子苯乙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①的反應,其產(chǎn)物分子的結構簡式為____;1 mol該產(chǎn)物最多可與___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⑸ 共4分

      2分

      2分

      四、教學反思:

      有機化學是歷年高考必考之內(nèi)容。在高三的復習課上,我們不僅要遵循教材編寫的初衷,更應該找到新的、合理的復習方法,幫助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復習。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精心準備,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講練結合,重視知識的融會貫通。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駕馭課堂,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及時調(diào)整教學的節(jié)奏,引導學生投入到復習中來,提高課堂復習效率,這是我最深的體會。

      第五篇:有機化學復習不完全攻略

      有機化學復習不完全攻略

      一、教材

      除了報考院校指定的教材(例如農(nóng)學用汪小蘭的,藥學用倪沛洲的)外,以下幾本Boss級有機化學教材至少選擇一本常備手邊,否則很難把有機化學學深學透。

      邢其毅《基礎有機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紋《有機化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積濤《有機化學》,南開大學出版社

      RT莫里森著,復旦有機教研組譯,《有機化學》科學出版社

      除了教材之外,我們還要有習題集、相關復習資料、所報考院校的歷年考試真題集、以及探討有機化學某一個分支內(nèi)容(有機合成、有機推斷、立體化學)的書籍。筆者推薦幾本。

      1.習題集。建議使用以上三本教材的配套習題集。

      2.相關復習資料。有些是針對某些學校或某些教材編寫,公開出版,有些則是高校的內(nèi)部資料。

      3.歷年真題。你所要報考學校的歷年真題必須弄到手,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院校真題不對外公布。另一些,如北大、清華、復旦、中山、中科院、中科大等,真題對外公布,可以買到正式出版的真題集。

      4.其他參考書。

      薛永強等,《現(xiàn)代有機合成方法與應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巨勇等,《有機合成化學與路線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

      二、時間安排

      一般進行三輪復習,時間從7月到次年1月。根據(jù)不同情況可以走四輪甚至更多輪次,或安排更多時間。但建議第一輪復習花的時間稍多一些,第三輪復習控制在一個月左右。第一輪復習: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wǎng)絡。7~9月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

      第二輪復習:大量做題,提高解題能力。10~11月做真題及對應學校的相關復習資料。最遲可以到12月中旬。

      第三輪復習:最后沖刺,回顧基礎內(nèi)容。12~1月。以回顧基礎知識為主,不要做太難的題目。

      留出近兩年真題,每輪復習結束后作為自測并評分。

      三、第一輪復習:“珍珠項鏈”式復習法

      復習與上新課不同。上新課重在打基礎,復習則著重串連整合。并且經(jīng)過一、二年級的學習,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我們都已經(jīng)掌握,即使有所遺忘也能很快揀起。所以讀書不要死摳,要先觀大略,后抓細節(jié)。

      有機化學知識體系雖然零碎,但還是有縱橫兩條主線可以掌握的。首先構建兩條主線,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知識點串到線上,一條“珍珠項鏈”就串成了!這就是“珍珠項鏈”式復習策略。

      兩條主線是:1.化合物知識體系;2.有機理論體系。

      化合物知識體系:絕大多數(shù)的有機化學教材都是按照有機化合物分類的順序編排的,這個順序往往也是相關基團命名前后的順序。

      烴(烷、烯、炔與二烯、芳香、非芳香環(huán)烴)。

      鹵代烴。

      醇、酚、醚、環(huán)氧化合物。

      醛、酮。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胺、腈、重氮)。

      雜環(huán)。

      生命物質(zhì)[糖、氨基酸、蛋白質(zhì)、核(苷)酸、脂肪]

      萜與甾體

      金屬有機配合物。

      我們需要明確:何種物質(zhì)有何種結構、如何命名、什么理化性質(zhì)、如何制備、如何應用,熟記每一個涉及到的人名反應!

      有機理論體系:

      基礎理論(一般是緒論一章提及的,來自無機和物化的理論)。

      立體化學及立體反應。

      親電反應(加成、取代)。

      親核反應(加成、取代)。

      消除反應。

      碳正離子反應、重排。

      碳負離子反應、“三乙”的應用。

      周環(huán)反應。

      有機解譜方法與策略。

      我們需要明確:每種反應的基本機理,何種物質(zhì)可以進行該種反應,有沒有例外。抓住這兩條主線,就等于抓住了有機化學的命門!第一輪復習就是沿著這兩條主線,扎扎實實地搭建好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框架,串出我們的“珍珠項鏈”。

      具體的策略是跟著教材走,每章以小標題為單位閱讀??吹叫祟}時先回顧一下過去所學內(nèi)容,如果沒忘,對應的內(nèi)容略讀,如果已經(jīng)忘記或者這部分內(nèi)容基本沒學過,那就細細閱讀,一字不漏。

      讀書的時候注意作提綱挈領式的讀書筆記,總結該章綱要即可,但是建議一些重要的教材原文抄一遍以加深印象,這用來對付可能出現(xiàn)的簡答題。

      讀完一個小標題后回顧。讀完一節(jié)后回顧。讀完一章后更要回顧。

      讀完一個小標題后回顧。讀完一節(jié)后回顧。讀完一章后更要回顧。

      有機化學與其他化學學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巨量的人名反應以及繁雜的反應機理。人名反應沒什么好說的,見一個記一個,要做到見到反應名稱就能寫出反應式,看到反應式就能知道反應名稱。建議把每個人名反應的機理了解一下,不僅要知道“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理解來龍去脈,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記憶,可以參考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那本《有機人名反應及機理》。不要把有機化學復習完了見到Reformatsky(瑞福馬茨基)反應還來個“重新格式化天空”,那就被行家笑話了。

      反應機理則比較簡單,有機教材上給出機理的反應就那點,掌握親電、親核、重排、縮合基本就一切搞定。需要熟悉各類反應的表現(xiàn)形式,代表物質(zhì)、反應特征。重現(xiàn)率較高的知識點有親核取代與消除的競爭、碳正離子重排(含頻哪醇重排)、羥醛縮合。

      另外,強烈建議在復習完每章后把本章給出的人名反應以及介紹的反應機理列在讀書筆記后面!這樣幫助你更好地牢記它們。

      讀完書以后立馬做題!就做教材章后習題以及配套習題集上的題目。這些題目形式一定與真題大相徑庭,沒關系,這是給你打基礎的必需步驟。只有通過這個步驟,你才能鞏固知識,并且發(fā)現(xiàn)讀書過程中的漏洞所在。

      做完題以后對照答案訂正,每一道題都要分析錯因:如果是因為粗心大意,那就好好反醒;如果是題目本身太難,那就注意總結思路與解題技巧,最好把它抄到錯題本上。這樣一道題一道題地練下去,你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就越來越熟練了!

      第一輪復習結束時,我們至少應該具有兩個成果:提綱挈領式的讀書筆記。錯題本,或者從做題中總結到的解題技巧。

      留著它們,以后還有大用處!

      第一輪自測,看看你能考多少?考不高也沒關系,因為你鍛煉的是基礎而不是能力,而考研真題中能力題比例不低。但如果你能拿到60~75%的分數(shù),證明你的復習效果顯著。

      四、第二輪復習:強調(diào)綜合運用的專題復習

      本輪復習不再按教材順序復習,而是按專題順序。重點訓練跨章節(jié)綜合題,尤其是推斷與合成。

      第二輪復習的參考書在市面上一般都有賣,其特點是徹底打亂教材順序,按專題順序(基礎概念、綜合命名、有機化合物基本性質(zhì)與反應、結構推斷、反應機理、合成技巧)編寫,每個專題包含綜合講解、例題與習題等內(nèi)容。習題以學科內(nèi)綜合型居多??忌恍璋床骄桶嗟匕衙恳粋€專題讀通,例習題做好吃透即可。有不懂的內(nèi)容一律查教材,參考書與教材沖突的地方一律以教材為準,因為命題老師是以教材為依據(jù)命題。

      看書的時候要著重前后聯(lián)系。盡管復習參考書已經(jīng)重組了教材章節(jié)順序,但綜合程度還是不夠,除了進行專題內(nèi)的縱向聯(lián)系以外,還要進行專題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下面兩項是重點中的重點:(1)牽涉多種碳架結構(順、反、R、S……)與官能團的復雜有機物命名及表現(xiàn)出的化學性質(zhì),(2)不同類別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

      與有機合成、有機推斷有關的參考書我們可以看了??梢阅贸鲆欢〞r間全面閱讀,也可以重點讀部分章節(jié),其余泛泛而過。這些書一定要看,做適宜的讀書筆記!它們對我們提高分數(shù)有巨大的幫助!

      歷年真題在本輪復習派上了用場,開始做吧!首先確定有機化學是上午還是下午考,然后專在上午或下午做真題,每次掐準秒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把一份試卷做完,再按照參考答案評分,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對于錯題的處理同第一輪復習。

      不僅要做報考院校的真題,外校的真題也可拿來練手,最好選北大、清華、復旦、中科院、中科大等名校(所)化學專業(yè)的題目,因為這類習題水平高而且沒有專業(yè)側(cè)重點。就這樣做到11月底(最晚不超過12月中旬),相信你解題的能力有了極大提高,第二輪復習自測,分數(shù)一定不比第一輪低,信心只會比第一輪更充足!

      五、第三輪復習:回顧與總結

      第三輪復習就不要再做大量試題。本輪復習的任務是:

      查漏補缺。閱讀第一輪復習時寫下的讀書筆記,盡力回顧每一個知識點,包括它的內(nèi)涵與外延、??碱}型、考試中的常用技巧。經(jīng)過兩輪復習的殘酷磨練,相信你總結回顧起來毫不費力。

      回顧試題?;仡欁鲞^的每一道錯題、每一張真題試卷。確保85%以上的題目已經(jīng)掌握,下次不再做錯。確保已經(jīng)適應了試卷結構和考試時間,能夠把握做題節(jié)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得到最高的分數(shù)。

      這個時候也可以做一些真題練練手,但不必過分糾纏于難題和分數(shù),更不要因為一兩道題做不出來而懊惱。因為你離上考場還有一步之遙,而許多競爭對手往往就是這一步?jīng)]有跨出去,最終倒在了考場之前。走到這里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堅持!

      考試前夜再回顧一下你的讀書筆記,如果太多看不過來就改看教材目錄。盡可能地把知識點回憶起來,第二天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走進考場了!

      七、結語

      有機化學不難,有機考研復習不難。正如古人所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那么,即將或已經(jīng)踏上考研征途的朋友們,讓我們?nèi)σ愿埃咝省⒏哔|(zhì)量地完成有機化學的考研復習,信心滿滿地走向考場吧!

      下載有機化學1復習要點1word格式文檔
      下載有機化學1復習要點1.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

      相關范文推薦

        有機化學(上)教學重點和要點簡述

        有機化學(上)教學重點和要點簡述 第二章 飽和烴 1. 烷烴和烷基的命名 2. 烷烴中的成鍵方式 3. 烷烴的透視式和Newman投影式書寫及其與構象的關系 4. 取代環(huán)己烷的穩(wěn)定構象 5.......

        有機化學

        一般進行三輪復習,時間從7月到次年1月。根據(jù)不同情況可以走四輪甚至更多輪次,或安排更多時間。但建議第一輪復習花的時間稍多一些,第三輪復習控制在一個月左右。第一輪復習:夯實......

        復習要點

        復習要點 :物體由于發(fā)生 形變 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常見的 拉力 、提力 、 壓力 、支持力 都屬于彈力,彈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 受力面 。測量力的工具是 測力計 ,常用的測力計是 彈簧......

        復習要點

        1、 針灸學的概念是以中醫(yī)基本理論為指導,經(jīng)絡腧穴理論為基礎,運用針刺、艾灸及其它作用方法,刺激人體的一定部位,調(diào)整臟腑、經(jīng)絡、氣血的功能,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

        復習要點

        一、物質(zhì)的變化與性質(zhì) 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2.物理性質(zhì)與化學性質(zhì) 二、物質(zhì)的組成與構成 1.組成:元素 2.構成:分子、原子、栗子 三、物質(zhì)的分類 1.物質(zhì)(混合物、純凈物);純凈物(單......

        復習要點

        親愛的家長:期末復習馬上就要到了,為了讓孩子更充分的進行期末復習,我把復習的要點向您匯報如下:1、掌握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求:回背、會默、會挑選、會練線。2、書第14......

        復習要點

        古代漢語復習要點 作者 張詒三 一、文選部分復習要點: 1.重點篇目: 第一冊:《精衛(wèi)填?!?、《夸父逐日》、《女媧補天》、《蝜蝂傳》、《巫山、巫峽》《王子坊》、《廬山草堂記......

        2014復習要點

        填空題20分 選擇題10分 判斷改錯題20分 作圖題18分 問答題32分1. P2,交換式通信網(wǎng)中交換機功能的劃分,如本地交換機、匯接交換機、長途交接機等。。。 2. P49,程控交換機控制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