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應用文的語言特點
應用文的語言特點
一、簡練——言簡意賅、文約事豐
應用文寫得簡煉是高速傳遞信息的需要,是節(jié)省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的需要,也是樸實、明確特征在“文字量”上的體現(xiàn)。
簡練技巧:
1、應用文語體保留部分文言詞
茲:現(xiàn)在;悉:全部;為荷:感激幫助;逾期:超過規(guī)定日期如,茲定于本月19日召開全院教師大會。
望函告為荷!
來信收到,詳情知悉,勿念!
逾期不予辦理。
2、運用節(jié)縮詞語
如:經(jīng)貿——經(jīng)濟貿易
三無產(chǎn)品——無商標、無生產(chǎn)廠家、無生產(chǎn)日期三個代表、入世、三農(nóng)
3、習慣用語:本、貴、該、根據(jù)、按照等
二、樸實——開門見山、自然質樸
應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等修辭手法。
三、得體——說話講究分寸、適度
如:請示公文,用語要謙虛,講究禮貌,結尾多用”望“、”請“、”給予指示“,以表示下級對上級的尊重。切勿用”必須“、”如此“之類詞語。
注意事項
應用文標題:除法規(guī)、規(guī)章加書名號,一般不用標點符號??杉右枴9氖綐祟}“關于”的用法,表求對事由在中心詞語起關涉、介紹、提示、隔離的作用,與事由部分組成介賓結構,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能省略。標題常用黑體或宋體,字號在三號至二號之間。應用文的開頭:概述情況;說明根據(jù),常用“根據(jù)”、“遵照”等領起;介紹目的,常用“為了”、“為”等領出下文;交代原因,常用“由于”、“因于”、“鑒于”等;闡明觀點;表明態(tài)度;提出問題;慰問祝賀;引述來文;列序號開頭等。
應用文正文結構層次:第一層為“
一、”第二層“
(一)”,第三層為“1.”,第四層為“(1)”,第五層為“①”。
第二篇:應用文語言特點舉例
應用文的語言特點
一、書面化(口語——書面)
商量-研究 答應-批準 發(fā)給-頒發(fā) 夸獎-表彰 見面-會見 吩咐-命令 打發(fā)-委派 合伙-共同 馬上-立即 趕快-迅速 老公-丈夫 老婆-妻子 借錢-貸款 死亡-死、斷氣、見閻王、上西天、上路、咽了氣—犧牲、逝世、去世 媽媽、娘-母親-
二、程式化語言
‘特此公告’;“當否,請批復”;“現(xiàn)將??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現(xiàn)通知如下”
三、四字格
“十三年來,我們思想統(tǒng)一,目標明確,工作扎實,取得了重大的歷史性成就.”“各種所有制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這一切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必將極大地鼓舞,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信心百倍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保ā吨泄彩髨蟾妗罚?/p>
四、無主句
“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價格法》、《招標投標法》、《行政處罰法》和《行政復議法》,嚴格依法行政,要集中力量查處一批涉及面廣、數(shù)額巨大、影響惡劣的嚴重破壞市場價格秩序和基本建設秩序的大案要案。”《國家計委貫徹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jīng)濟秩序的決定的通知》()
五、祈使句
請??,望??,不能??,不準??
六、勻稱句式
從夢想到現(xiàn)實:適應思想情緒的轉變
從依賴到獨立:適應生活方式的轉變
從感性到理性:適應心智成熟的轉變
從監(jiān)督到自覺: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
七、縮略語
關心愛護-關愛 考核評價-考評 訴訟請求-訴求
八、統(tǒng)稱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
九、文言
鑒于、遵照;敬悉、欣悉、擬請、切盼、敬請、當否、可否;特此、謹此、此令、此布、此復、謹啟、此致等
十、簡稱
中共中央 國務院
十一、模糊語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文物走私和盜掘古墓葬、古遺址的犯罪活動屢有發(fā)生,不少文物被盜出境。
十二、數(shù)稱
三個代表 八榮八恥 三反五反 一國兩制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兩手抓 四位一體 一體兩翼
十三、群眾口語和流行語
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等獎二等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熊掌鵝掌,不如老百姓鼓掌。
描述淮河水質的變化情況:“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澆地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變成公害?!?/p>
惡搞、炒魷魚、知識經(jīng)濟、綠色食品、“素質啊,注意素質”
十四、消極修辭(選詞煉句、錘煉句式)積極修辭,指固定的修辭格式,簡稱辭格,如排比、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夸張、對比、對偶、反復、頂針、象征等
消極修辭,是從更深、更廣的層次運用語言的一種修辭手法,其貫穿于整篇文章的撰寫過程,包括練字、煉句、布局,直至標點符號的調整等。
應用文修辭主要是消極修辭,有在一定語境的選擇限制情況下使用積極修辭。
文學作品與應用文幾種修辭格比較示例
1、——對比
例文1:“??宣傳廉潔奉公光榮,遵紀守法光榮,貪污受賄可恥,走私盜竊可恥;宣傳反對壞人壞事光榮,包庇壞人壞事可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擊經(jīng)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
例文2:“??當北方正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時,在南方,蜂蝶成群繞著花叢飛舞。在北方,手掌大的雪花并不稀奇;在南方,你說個“雪”字,人們像聽到什么奇跡似的驚異?!薄獙Ρ龋ㄎ膶W作品)
2、——排比
例文3:“??拒絕這個協(xié)定,就是表示國民黨反動派決心將他們發(fā)動的反革命戰(zhàn)爭打到底。拒絕這個協(xié)定,就是表示國民黨反動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議的和平談判,不過是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向前推進??。拒絕這個協(xié)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謂承認中共八個和平條件為談判基礎是完全虛偽的。(毛澤東《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例文4:“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我們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中共十六大報告》)
例文5:“??遍江北的野色都綠了/柳也綠了/麥子也綠了/水也綠了/鴨尾巴也綠了/茅草蓋也綠了/窮人的餓眼兒也綠了。”(朱自清《和平的春里》)例文6: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一月一月地過去,一年一年地過去。真理老人所撒的種子,也一天一天地生長,一月一月地開花,一年一年地結果。一粒種子變成百粒萬粒千萬粒。(圣野《一粒種子》)
3、——比喻
例文7:“??實行經(jīng)濟責任制,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各地區(qū)、各部門都要加強領導,要摸著石頭過河,水深水淺還不清楚,要走一步看一步??”(《國務院批轉國家經(jīng)委、國家體改辦丈件的通知》)例文8:“要抓緊落實糧食風險基金和副食品價格調節(jié)基金,制定切實措施,穩(wěn)定‘菜籃子’、‘米袋子’、‘火爐子’的價格?!保ā度珖飪r大檢查總結報告》)
例文9:“??她站在山崗上,就象一桿新竹;她站在小溪旁就象一棵水柳;如果她偶然戴起紅頭帕,站在公社的大門口,就像一株開花的美人蕉了?!?葉蔚林《藍藍的木蘭溪》)篇二:應用文的語言特點
應用文的語言特點
一、簡練——言簡意賅、文約事豐
應用文寫得簡煉是高速傳遞信息的需要,是節(jié)省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的需要,也是樸實、明確特征在“文字量”上的體現(xiàn)。
簡練技巧:
1、應用文語體保留部分文言詞
茲:現(xiàn)在;悉:全部;為荷:感激幫助;逾期:超過規(guī)定日期如,茲定于本月19日召開全院教師大會。
望函告為荷!來信收到,詳情知悉,勿念!
逾期不予辦理。
2、運用節(jié)縮詞語
如:經(jīng)貿——經(jīng)濟貿易
三無產(chǎn)品——無商標、無生產(chǎn)廠家、無生產(chǎn)日期 三個代表、入世、三農(nóng)
3、習慣用語:本、貴、該、根據(jù)、按照等
二、樸實——開門見山、自然質樸
應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等修辭手法。
三、得體——說話講究分寸、適度
如:請示公文,用語要謙虛,講究禮貌,結尾多用”望“、”請“、”給予指示“,以表示下級對上級的尊重。切勿用”必須“、”如此“之類詞語。
注意事項
應用文標題:除法規(guī)、規(guī)章加書名號,一般不用標點符號??杉右?。公文式標題“關于”的用法,表求對事由在中心詞語起關涉、介紹、提示、隔離的作用,與事由部分組成介賓結構,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能省略。標題常用黑體或宋體,字號在三號至二號之間。應用文的開頭:概述情況;說明根據(jù),常用“根據(jù)”、“遵照”等領起;介紹目的,常用“為了”、“為”等領出下文;交代原因,常用“由于”、“因于”、“鑒于”等;闡明觀點;表明態(tài)度;提出問題;慰問祝賀;引述來文;列序號開頭等。
應用文正文結構層次:第一層為“
一、”第二層“
(一)”,第三層為“1.”,第四層為“(1)”,第五層為“①”。篇三:應用文的語言特征
應用文的語言特征
應用文作為一種實用性文體,語言上與其他文體相比較,主要表現(xiàn)出“樸實、沿習、多元、明確、簡練、生動”等特征。
一、樸實——開門見山、自然質樸
文學作品屬形象思維范疇,主要用場景渲染、人物描寫、心理刻畫等手法塑造出活生生的藝術形象來感染讀者,即“以情動人”。語言上特別重視積極的修辭手法,特別講究動詞、形容詞的錘練。論文寫作屬邏輯思維范疇,以對事理的解剖分析、綜合歸納、邏輯推論“以理服人”,語言上特別重視語法、邏輯和專業(yè)術語的準確。
應用文是一種處理公私事務的工具,是用來說明事實、解決實際問題的,側重于“以事告人”。所以語言要求樸實無華、開門見山。例如在述職報告中就寫“該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樣”,直陳直述,不展開論述,不夸張、不掩飾、更不能虛構。大多數(shù)的應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等修辭手法。葉圣陶先生在談公文寫作時說:“公文必須寫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確,句穩(wěn)詞妥,通體通順,讓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說的是什么”。例如我國的《現(xiàn)金管理條例》第一條是:“為了改善現(xiàn)金管理,促進商品生產(chǎn)和流通,加強對社會經(jīng)濟活動的監(jiān)督制定本條例?!敝苯恿藬嗟鼗卮鹆藶槭裁粗贫ù藯l例。
樸實特征還表現(xiàn)在多用莊重典雅的書面語,少用或不用口語詞、方言詞、土俗俚語、歇后語。例如某財務大檢查通知中寫道:“費用錯誤列支的,務必糾正。今年的要糾正,去年的也不要放過。今后不論超產(chǎn)獎還是什么亂七八糟的這個獎那個獎,統(tǒng)統(tǒng)都得在利潤中支付。”這段文字里的“不要放過”、“亂七八糟的這個獎那個獎”、“統(tǒng)統(tǒng)”等詞語口頭表述尚可,但不宜用于應用文中。
二、沿習——文有定型、約定俗成。
一般說“文無定法”,但寫作應用文應當遵循“慣例”。應當符合相對穩(wěn)定的格式、表述規(guī)定的內容、使用習慣的語言。標題、開頭、結尾、轉折過渡采用習慣的用語。例如,公文中的“指示”是要求受文者干什么的,通常結構安排是:“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希望和要求”四段式?!罢埵尽钡恼臑椤罢埵酒鹨?、請示事項和請示結尾”三段,而且把“請示起因”確定為行文重點。法律文書結構一般為“斷——事——析”三段,即第一段寫根據(jù)事實得出訴訟請求和結論。第二段寫引起法律糾紛的事實,第三段寫以某種法律條文為依據(jù),對所述事實進行透徹分析。以上說明應用文的結構是相對穩(wěn)定的。再如公文標題語95%以上運
“簡”本來是戰(zhàn)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制成的狹長竹片或木片。由于這種書寫材料制作的困難,就要求作者必須言簡意賅,盡量爭取以少少的文字,容進多多的意思?!熬殹敝赴呀z麻或布帛煮得柔軟潔白,這里是要求文字寫得明白。
應用文寫得簡煉是高速傳遞信息的需要,是節(jié)省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的需要,也是樸實、明確特征在“文字量”上的體現(xiàn)。列寧曾經(jīng)提出過:“寫報告、文件要象電報那樣寫得簡短”。應用文寫作中要反復錘煉語言,像魯迅先生提出的那樣,毫不可惜地刪去那些可有可無的字、詞、句、段。我們所處的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信息的傳遞速度、信息的處理速度也越來越快,要求信息的度量越來越高密。例如:美國總統(tǒng)原來簽署命令是這樣開頭的:“我秉承合眾國憲法和法律所賦予合眾國總統(tǒng)的權力,茲發(fā)布命令??”,自卡特當總統(tǒng)始,把簽署命令的開頭改為:“我作為合眾國總統(tǒng)命令??”27個字簡約為10個字,表達了同一個意思。從北京三次申奧口號比較看,更體現(xiàn)了簡煉的特征。1991年申奧口號共7條107字;1992年申奧口號為6條67字;2000年申奧口號僅2條18字。第一條是“新北京、新奧運”僅6個字,兩個短語,第二條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12個字,三個短語,兩條口號鮮明地突現(xiàn)出北京申奧的新理念。為達到語言簡練可多使用單音節(jié)詞,酌情使用一些文言詞語,合理使用簡稱。
六、生動——有聲有色、活潑鮮明。
語氣莊重、言簡意明、直來直去、明白顯露是應用文用語的基本要求。但在調查報告、總結等應用文種里,也可以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表達事理、吸引讀者,感染讀者。誠然,上述應用文文種不會象文學作品那樣借用種種寫作手法來塑造形象,只可以有限使用比喻、借代、夸張等修辭技巧,穿插使用成語、俗語、歇后語等增強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新鮮感。例如:1983年《人民日報》的新春獻詞標題為《恭喜發(fā)“才”》。這個標題巧妙地采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把人們習以為常的“財”字換成“才”字,把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求才若渴的局面鮮活地體現(xiàn)出來了。1993年一名作者對安徽鳳陽縣小企業(yè)經(jīng)營狀況進行調查,寫出了《一個小廠崛起的啟示》的調查報告,在這個調查報告中作者總結鳳陽縣對發(fā)展小企業(yè)的經(jīng)驗是“五借”,即“借雞下蛋、借巢引鳳、借花獻佛、借船出海、借題發(fā)揮”。采用這樣的形象生動的語言歸納總結,讀者倍感親切,也好記憶。
第三篇:淺談舞蹈語言特點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
淺談舞蹈語言特點
目錄
目 錄
摘要....................................................................................................................................I 1 2 緒論..............................................................................................................................1 舞蹈語言的定義..........................................................................................................1 2.1 2.2 2.3 3 3.1 3.2 舞蹈語言的造型性..............................................................................................1 舞蹈語言的動作性..............................................................................................2 舞蹈語言的技巧性..............................................................................................2 敘事性舞蹈語言..................................................................................................2 抒情性舞蹈語言..................................................................................................3
直接抒情.......................................................................................................3 間接抒情.......................................................................................................3 舞蹈語言的分類..........................................................................................................2
3.2.1 3.2.2 4 4.1 4.2 4.3 4.4 5 舞蹈語言特征分析......................................................................................................3
舞蹈語言的形象性..............................................................................................4 舞蹈語言的典型性..............................................................................................4 舞蹈語言的創(chuàng)新性..............................................................................................4 舞蹈語言的節(jié)奏性..............................................................................................5
總結..............................................................................................................................5
鳴
謝.................................................................................................錯誤!未定義書簽。參考文獻...............................................................................................................................6
摘要
摘要
舞蹈語言之所以為“語言”,因為它既是舞蹈形象的物質存在方式,又是舞蹈情感的信息傳遞載體。它由人體動作所構成,但并非所有的人體動作都可以成為舞蹈語言。為了更深入的認識舞蹈藝術本身及其審美特征,更好地掌握舞蹈形體動作所體現(xiàn)出的舞蹈語言的表現(xiàn)規(guī)律,本文首先從造型性、動作性以及技巧性三個方面闡述舞蹈語言的內涵,然后詳細介紹敘事性和抒情性舞蹈語言的定義與特點,最后總結出舞蹈語言的特征具有形象性、典型性、創(chuàng)新性和節(jié)奏性。舞蹈是一門形象、豐富和抒情的語言藝術,研究舞蹈語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舞蹈;語言;特點
I
淺談舞蹈語言特點 緒論
眾所周知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它集人體動作、音樂、服裝、舞蹈美術、舞臺設計、色彩、燈光和情節(jié)于一體,主要是依靠人體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不同的藝術形式有不同的物質載體和不同的物質手段,舞蹈的物質載體是人的身體,舞蹈是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一種藝術,是以人體的舞蹈動作為傳達人的情感信息符號的物質載體,用語言或文字來談舞蹈是非常困難的。因而,身體作為一種語言通過舞蹈動作進行表達便形成了舞蹈特有的語言。
“人類最早的語言就是圖形文字、眼神、手勢、體態(tài)、以及各種咿呀如歌的聲態(tài)語言。隨著人們認識世界的豐富,思維意識的發(fā)展,抽象觀念的出現(xiàn),一般的普通語言才慢慢從原有的形象化的符號中分化出來,逐漸走向抽象化的線條和語音” [1]。在《毛詩·序》中說的一段話:“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2]”舞蹈是因為“言之不足”,“嗟嘆之不足”,“詠歌之不足”等才跳起舞來。藝術語言隨著社會文明不斷的進步,藝術語言也在不斷的提煉中變得更加審美化和藝術化了。年輕的學者何新,他在《藝術現(xiàn)象的符號分析》一文中,作了一定的分析說明。我們認為他列的一個語言關系發(fā)展的圖表,有一定的道理,可供我們參考。舞蹈語言藝術是由原始的形體語言、表情語言轉化而來的,也如上面我們所講的眼神、手勢、體態(tài)等語言轉化而來。舞蹈語言的定義
“舞蹈的語言是由內在的心動、情動去駕馭外在的形動的,而外部形體動作則表現(xiàn)出該舞者心之所想,情之所動。[3]”即使是舞蹈的高難度動作技巧,也都是為了一定的情緒、情感而服務的,或者為表現(xiàn)能襯托、渲染人物的情緒、情感的環(huán)境服務的。舞蹈語言包括造型性、動作性以及技巧性,為了更加了解舞蹈語言如下逐一淺談。
2.1舞蹈語言的造型性
舞蹈的造型性就是讓舞蹈動作在連續(xù)流動的過程中給人們一種清晰明朗的美的感受,并且在片刻的停頓和靜止時呈現(xiàn)出舞蹈內在的意義和韻味。
- 1 -
“造型性的特點是動中帶靜、靜中帶動、動靜有序,二者皆美?!彼艹浞终宫F(xiàn)人體的線條和動作的美,集中反映內在的神情。例如陳維亞編導,黃豆豆表演的《秦俑魂》就充分表現(xiàn)了造型性的特點,在舞蹈的節(jié)奏、造型、身體語言的表現(xiàn)等方面,表現(xiàn)了超一流的技術技巧,已經(jīng)達到了一種揮灑自如、人物和自己合一的境界?!肚刭富辍返慕Y尾是整個劇目的點睛之筆當演員在一連串技巧性動作結束后,便以靜代動,把動作質感慢慢放緩與快節(jié)奏的擊鼓聲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黃豆豆利用形體動作的連續(xù)流動的過程,展現(xiàn)了一個勇士的內心世界,其明晰的熾熱豪情效果也是只可意會的。
[4]2.2舞蹈語言的動作性
舞蹈動作是經(jīng)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舞蹈動作表現(xiàn)的是舞蹈編導內心的想法,例如著名的芭蕾獨舞《天鵝之死》,就通過簡練的形體動作——雙臂作波浪式顫動,足尖不停地碎步行進,把對生的渴望及對死的抗拒完整又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把“天鵝”在生與死之間的內心動作情感,細膩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做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又例如張繼剛編舞的大型群舞《俺從黃河來》,屬于民間舞的范疇。它通過富有風俗性、民間性的形體動作,表現(xiàn)出黃河兒女那種內心深處的隱忍、開拓、堅毅、奮進的心理動作與性格動作,也做到形神兼?zhèn)?、心體合一。
2.3舞蹈語言的技巧性
所謂技巧美就是指藝術語言運動過程中,或者說是藝術家在操作藝術語言進行表現(xiàn)過程中,由此產(chǎn)生的一種動態(tài)美。著名舞蹈理論家吳曉邦先生在《新舞蹈藝術論》中指出:“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而高難度動作技巧,是舞蹈語言藝術中極富表現(xiàn)性的動作形式。眾所周知在舞蹈作品中,恰當運用高難度技術技巧,既是衡量演員技術水平和顯示演員能力的手段,也可以升華情感,升華主題,增強舞蹈美感,體現(xiàn)舞蹈藝術的完美,從而使舞蹈更受觀眾歡迎。舞蹈語言的分類 3.1敘事性舞蹈語言
舞蹈藝術是以舞蹈的動作為基礎和中心環(huán)節(jié)的一門藝術。舞蹈以身體為材料,通過頭、眼、頸、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協(xié)調活動,構成具有節(jié)奏感的豐富的舞蹈動作、姿態(tài)和造型,直接表達人的內心活動,反映社會生活。而表演性的舞蹈藝術則以舞蹈動作、舞蹈動作組合、造型、手勢、表情、構圖、啞劇等表現(xiàn)手段,塑造典型化的舞蹈形象,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體現(xiàn)豐富完整的內容美和形式美。是以形體動作來表達的一種語言藝術,其手段豐富多彩。
- 2 -
敘事性舞蹈語言指通過一定的事件敘述,來刻畫人物性格,解釋性格沖突和發(fā)展,從而表現(xiàn)某種主題的舞蹈。敘事性舞蹈所敘之事一般比較單純、簡短,人物關系也比較簡明,大多數(shù)的敘事性舞蹈都依據(jù)一定文學范本,這樣可以使觀眾更理解舞蹈所敘之事。例如舞蹈《再見吧!媽媽》,就像一首敘事詩一樣,激動著扣人心弦。它表現(xiàn)一位小戰(zhàn)士在戰(zhàn)火中負傷,回憶起自幼在母親的懷抱里成長,直到告別家人,從軍參戰(zhàn),最后以緊握爆破筒沖向敵陣光榮犧牲的壯舉。敘事性舞蹈與抒情性舞蹈相比,偏重于寫實,由于其內涵比抒情性豐富,往往能產(chǎn)生強烈的社會反響。
3.2抒情性舞蹈語言
舞蹈是人類感情最集中、最激動時的表現(xiàn)形式。人的形體動作能抒發(fā)最激動時的心態(tài),表達出豐富的內在感情。詩人聞一多說過:“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xiàn)?!蔽覀儚墓糯奈锖蜌v史資料中得知,原始人的舞蹈狀態(tài)和形式,主要是抒發(fā)他們的內心激情,表現(xiàn)生命的無限活力。舞蹈的這種特點,充分體現(xiàn)出它的強烈抒情性。舞蹈是長于抒情的藝術,舞蹈抒情寓于多種表達方式之中。
3.2.1直接抒情
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的抒發(fā)出編導們要表達的某種內心感情,去強烈地感染觀眾。如彝族舞蹈《阿惹妞》,編導就是抓住愛情歷史悲劇這最富有激情的傳統(tǒng)題材,抓住人物最動情的時刻,以情動舞,把無形的情化為可見的形象。又比如舞蹈《江山如畫》直接抒發(fā)對江山美好山河的感嘆,用動作語言表現(xiàn)心里的贊嘆喜愛,表達了豐富的內在感情。
3.2.2間接抒情
“在舞蹈作品中,編導借助于動舞的情態(tài)、植物的特性、自然界景物中的形狀變化等,以借助比興手法,賦予作品以濃郁的感情色彩” [5]。比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荷花舞》以及獨舞《金蛇狂舞》等,就是出于這類作品。在這些舞蹈中,編導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觀感情、真情、激情與客觀外界的景物達成有機的統(tǒng)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我們生活的講情話意。舞蹈語言特征分析
為了更深入的認識舞蹈藝術本身,為了更好的了解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掌握舞蹈形體動作體現(xiàn)舞蹈語言的表現(xiàn)規(guī)律,進一步豐富舞蹈藝術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筆者將從舞蹈形體語言的形象性,典型性,創(chuàng)新性,節(jié)奏性四個特征著手,試分析舞蹈語言所具有的特征。
- 3 -
4.1舞蹈語言的形象性
“舞蹈動作語言和一般的普通語言相比,其語言的符號表現(xiàn),不是我們常用的,抽象化了的文字與語言,而是有自己特有的形象的語言符號標識”。[5]這種符號標識,就是人自身肢體文化的律動,當然也包括有附在人體上的裝飾文化,如化妝、服飾、隨身道具等的一體性的律動。概括起來說,就是整個人體和人體文化的律動,舞蹈語言的形象性,不僅使它與一般的普通語言相區(qū)別,而且與其它各門類藝術語言也互相區(qū)別開來。
“一般的普通語言表述時,詞匯與詞匯的連接與發(fā)展,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運動。每個詞,每句話,都有明確的意思。而舞蹈形體動作語言中律動的造型與舞姿的連結,就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運動,而是舞蹈形象本身的運動。因此,舞蹈形體動作語言的描繪,就是現(xiàn)實生活化、形象化的一種組合運動”。[6]這種組合運動不是概念的解說和推理,而是藝術形象活生生的展示和抒情。語言表述形象化,是舞蹈形體動作語言又一特征。如2008年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表演的《飛天》就是用靜態(tài)的舞臺表達動態(tài)的飛翔,利用舞蹈的形體動作語言變化,比如傾倒,比如扭曲的動作,這些正常的話做不到,但是非正常了做到了,結果這種舞姿特別奇特,就幫助這個舞蹈去說話,并且比一般語言更加形象的去表達。用一條腿跳出古老的旋律,簡單而豐富,表演《飛天》的舞者身著長裙,姿態(tài)安詳,隨著音樂盈盈起舞,借助著自己本身高超的技能,加上把握住飛天在空中翱翔是千變萬化的神態(tài),把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活靈活現(xiàn)的展現(xiàn)在觀眾的面前,表現(xiàn)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華夏文明的精華。
4.2舞蹈語言的典型性
舞蹈語言的典型細節(jié)是指那些對于深化主題、刻畫人物、發(fā)展情節(jié)、顯示環(huán)境等最具有表現(xiàn)力的一切富有特色的細節(jié)。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類創(chuàng)造出眾多的藝術門派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中舞蹈藝術的發(fā)展可謂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而舞蹈作品的典型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成功的作品它都有典型的動作,典型的舞蹈動作不是綜合的越寬越好,而是要集中凝練,有突出的性格,要有明晰和飽滿的感情,使觀眾感到緊湊、飽滿而又有想象的余地。
比如舞蹈《桃夭》,充滿待嫁少女夢幻氣息的漢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詩經(jīng)·周南·桃夭》,整個舞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舞者妙曼的身姿為觀眾塑造了如同小桃樹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們輕盈跳躍著,如同桃之精靈一般,整個舞蹈充斥著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觀眾能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少女氣息,舞蹈語言也在活潑喜慶的氛圍中釀造而出。
4.3舞蹈語言的創(chuàng)新性
一個好的舞蹈構思和舞蹈結構,是通過鮮明、生動、準確的舞蹈語言來體現(xiàn)作品內
- 4 -
容、形象、情感,所以舞蹈語言的創(chuàng)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舞蹈語言除了學習、繼承和借鑒之外,要從生活出發(fā),回到生活中去。很多舞蹈語言是從生活動作中提煉而成的舞臺形象,共性和個性是引起人類共鳴的情感特征。共性為人們所熟知的程式化的約定俗成,是文化積淀的過程,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物質和精神變化的產(chǎn)物。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創(chuàng)作者熱愛生活、感受人們的情感變化是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手段,會帶給觀眾真實準確的舞臺形象,挖掘生活動作是創(chuàng)作舞蹈語匯的手段之一。創(chuàng)新來源于生活,建立時代精神風貌基礎之上,在創(chuàng)作者個人意識的參與過程中,才有了創(chuàng)意的新鮮,它是熟悉的陌生感,是人們重新體驗的精神補償。
4.4舞蹈語言的節(jié)奏性
“節(jié)奏是舞蹈的基本要素?!币徊砍晒Φ奈璧缸髌肥且絮r明的節(jié)奏和豐富的韻律的。音樂是舞蹈的聽覺外化,舞蹈是音樂的視覺外化,二者在古代就是一體。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在劇場中能達到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的高度統(tǒng)一是一種享受,因此節(jié)奏的把握能使舞蹈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任何舞蹈都是具有節(jié)奏性的,沒有節(jié)奏便是沒有舞蹈,而舞蹈的動態(tài)形象也是一種具有節(jié)奏性的動態(tài)形象。例如舞蹈《兩棵樹》,通過強烈的鼓聲、巴烏獨奏的旋律和模擬小鳥有節(jié)奏的叫聲,以及雙人舞詩化的動作造型,表現(xiàn)戀人如同林中小鳥呢喃傾訴,它們的動作一剛一柔、一頓一挫、一張一弛,在節(jié)奏的不斷變化中,渲染了舞蹈中的主題,表現(xiàn)出“樹與人”同根連理,不可分離的深刻含義。在舞蹈中,節(jié)奏一般表現(xiàn)舞蹈動作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和能量的大小。相同的動作由于節(jié)奏的發(fā)展變化——或是在力度上增強或減弱;或是在速度上加快或減慢;或是在幅度能量上增大或減小,從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和情感,體現(xiàn)出不同的豐富內容??偨Y
“舞蹈是一切語言之母”[6],每一種語言和語言體系(言語、手勢等等)都是源于全身姿勢的原始語言的分支:在這種原始語言中,身體各部分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固定姿態(tài),都具有發(fā)音器官的動作在口頭語言中所具有的同樣意義;一個使用這類語言的人,說起話來就將使用他身體的各個部分。舞蹈就是藝術化了的人的形體動作的身體語言;一個精湛的舞蹈,正是由一個個最細微、最合理、而且最具表現(xiàn)力的形體動作語言組成,它是一門更加形象、豐富、抒情的語言藝術。
- 5 -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2]【毛詩·序】毛詩·序 《詩經(jīng)》研究著作。齊、魯、韓、毛四家詩原本都有序,但三家已失傳,此為《毛詩序》的簡稱,有“大序”、“小序”之分。作者不詳,約成書于西漢。
[3] 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4] 莫里斯,《身體語言》[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5] 于平,《舞蹈形態(tài)學》[DB]北京舞蹈學院內部資料,1998.[6] 劉建,《無聲的言說——舞蹈身體語言解讀》[M]民族出版社,2001.- 6 -
第四篇:網(wǎng)絡語言特點
網(wǎng)絡語言特點:開放性 自由性 互動性
一句話一段,句號代替了大部分標點。再就是整體結構混亂,缺乏嚴謹?shù)臉嬎?,還有大量奇特新穎網(wǎng)絡語言的出現(xiàn)更是沖擊混淆了文學的規(guī)范和純潔。
網(wǎng)絡文學要避免“曇花一現(xiàn)”的命運,首要的是要培養(yǎng)一大批高水平的網(wǎng)絡寫手,采取人們易于接受的手法創(chuàng)出高水準的作品,不斷提高作品的質量和內涵,提高作品的品位和底蘊,其次,要加強向傳統(tǒng)文學的學習,吸取傳統(tǒng)文學中的精華,揚長避短,在表達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上更加大眾化,更加貼近生活,有了高水平的作者群,有了較穩(wěn)定的讀者群,網(wǎng)絡文學就能長盛不衰。
與兩千多年傳統(tǒng)文學相比,網(wǎng)絡文學還只是一個尚在襁褓中啼哭不止的新生兒。它更多的還是需要我們悉心的照料和呵護,積極的扶持和引導。讓我們大家為這個新生的事物鼓與呼。
網(wǎng)絡語言
網(wǎng)絡語言是伴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甫一誕生就得到了廣大網(wǎng)友的偏愛,發(fā)展神速。網(wǎng)絡語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寫.含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數(shù)字以及形象生動的網(wǎng)絡動化和圖片,起初主要是網(wǎng)蟲們?yōu)榱颂岣呔W(wǎng)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網(wǎng)絡上冒出的新詞匯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wǎng)絡語言能夠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后我們就可以接受。
網(wǎng)絡語言具有以下特點:
一.詞素的組成是以字詞為主,越來越多的英文字母和數(shù)字還有少量圖形加入其中。
除了漢語中原有的詞語外,大量的新興字詞參與其中。同時網(wǎng)絡也演變了一些詞義,或擴大或轉移,或變化其情感色彩。這些詞語都是新興網(wǎng)絡語言中的重要生力軍,若不懂得這些詞語,那就成了網(wǎng)絡中的文盲——網(wǎng)盲了。如“這樣子”被說成“醬紫”,不說“版主”說“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見,這些大多都是與漢語的發(fā)音相似引申而來的;還有BBS、BLOG、PK(VS的升級版)等大量的英文縮寫或音譯詞;除此之外還有用:-)表示微笑,用*()*表示臉紅等。
二.由網(wǎng)絡人群新創(chuàng)或約定俗成。
這類語言的出現(xiàn)與傳播主要寄生于網(wǎng)絡人群,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手機用戶。Chat里經(jīng)常能出現(xiàn)“恐龍、美眉、霉女、青蛙、菌男、東東”等網(wǎng)絡語言,BBS里也常從他們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樓上、樓下、樓主、潛水、灌水”等“專業(yè)”詞匯。QQ聊天中有豐富生動的表情圖表,如一個揮動的手代表“再見”,冒氣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機短信中也越來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詞”,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聲松2聲,意為“竭盡”),等等。
三.網(wǎng)絡語言一直在不停的豐富和淘汰中發(fā)展著。
如果留意和總結一下近幾年人們在表示憤怒時常說的詞語就會發(fā)現(xiàn)一條清晰的演化路線。
網(wǎng)絡語言的類型總結:
數(shù)字型:一般是諧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氣死我了;555~~~~`=嗚嗚嗚(哭泣聲,也是阿則最喜歡用的一個符號);886=拜拜了;
翻譯型:其實這在語言學上很常見,就是外來語,一般也是根據(jù)原文的發(fā)音,找合適的漢字代替,例如“伊
妹兒”=e-mail;“瘟都死”=windows;“蕩”=download,下載;
字母型:造詞方法好象仍是諧音,以單純字母的發(fā)音代替原有的漢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現(xiàn)在疊音詞因為其發(fā)音的重復性,給人以可愛之感,目前尤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還有一些在英文里經(jīng)常用到的(目前書面語也漸趨口語化):u=you;r=are;
符號型:多以簡單符號表示某種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表示一個“無語”的表情;“O.O”表示“驚訝”的表情;“T T”表示“流淚”的表情。這種表情型符號起源于日本漫畫,后演變?yōu)槁嬰s志中常出現(xiàn)的文字符號。成為網(wǎng)絡語言后出現(xiàn)了更多形式。符號表示文字的多以諧音有關,如“=”表示“等”;“o”表示“哦”;“**”表示不雅語言等。
在網(wǎng)絡上還有好多這樣的詞匯,比如:
美媚----漂亮的女生;BT----變態(tài); PMP---拍馬屁;
GF---哥哥的女朋友;菜鳥----差勁的新手;286---落伍
OUT----老土Y-- 為什么
被無數(shù)蚊子咬了不叫被無數(shù)蚊子咬了,叫----~~~新蚊連啵
Y-- 為什么
我不叫我,叫----偶
年輕人不叫年輕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強
什么不叫什么,叫----蝦米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喜歡不叫喜歡,叫----稀飯
這樣子不叫這樣子,叫----醬紫
好不叫好,叫----強
強不叫強,叫----弓雖
紙牌游戲不叫紙牌游戲,叫----殺人
被無數(shù)蚊子咬了不叫被無數(shù)蚊子咬了,叫----~~~新蚊連啵
=============
專家研討 部分網(wǎng)絡語言將加入《新詞詞典》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wǎng) 梁睿 陳建棟
今日,網(wǎng)絡語言已成為網(wǎng)民在網(wǎng)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證”,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中,由于一些詞匯溝通障礙,網(wǎng)絡語言在帶給人們新奇感覺的同時,也給人們的交流造成不便。這個問題也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重視,國家語言改革工作委員會將于8月27日召開關于英文字母詞以及網(wǎng)絡語言的專家研討會,邀請語言學家、作家及節(jié)目主持人共同探討網(wǎng)絡語言的規(guī)范問題。
對于4000多萬網(wǎng)民來說,網(wǎng)絡語言有著獨特的魅力。一位大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網(wǎng)絡語言也是一種文化。首先,為了省事,比如網(wǎng)上說“再見”,一般只用數(shù)字“88'代替,時間久了也就約定俗成。其次,不少網(wǎng)絡用語有它自身的意義,比如”菜鳥“、”恐龍“之類,要是直截了當去說”你真是一個差勁的新手“,或是”這個真是丑女“,就感覺失去了應有的味道。還有用”灌水“來形容在論壇上濫發(fā)帖子,就很形象,換了其他詞可能表達不出這個感覺。網(wǎng)上畢竟是一個相對自由的虛擬空間,用現(xiàn)實的規(guī)范去規(guī)范它,反而不大現(xiàn)實。
對于網(wǎng)絡語言,專家們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一個從“不屑一顧”到“研討研究”的過程。
國家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網(wǎng)絡語言已引起了他們的重視,但是還處于研究探討階段,首先對網(wǎng)絡語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了解和認識,然后才能決定何時規(guī)范,怎樣規(guī)范。
既然現(xiàn)在還拿不出一個好的方案去規(guī)范網(wǎng)絡語言,那么網(wǎng)絡語言將走向何方?美、英等國一些權威詞典已經(jīng)收錄了部分網(wǎng)絡語言,作為國內普通話用詞權威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否也會收錄它們?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室一些專家表達了他們的看法。詞典室助理研究員張鐵文認為:“網(wǎng)絡語言能否被收錄還要經(jīng)歷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彼e了個例子,比如前幾年大家都把手機叫作“大哥大”,但是現(xiàn)在大家卻都叫手機,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門沒有規(guī)定說“大哥大”不能叫,也沒用行政力量來強制執(zhí)行。但大家覺得“大哥大”這個詞不好聽,帶點黑社會的性質?,F(xiàn)在手機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沒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這個詞就被淘汰出局,中間還不到兩三年的時間,這就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
新詞的誕生更多的是靠約定俗成,大家共同認可,它就有生命力,《現(xiàn)代漢語詞典》要收錄的也就是這一部分新詞。網(wǎng)絡語言的發(fā)展將來也會有這樣的一個趨勢:即一部分像“大哥大”一樣自生自滅;另外一部分將從網(wǎng)上走下來,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語。
張鐵文表示,現(xiàn)在詞典室正在編纂一部《新詞詞典》,一些網(wǎng)絡語言,比如“菜鳥”、“大蝦”、“灌水”之類能夠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將被收錄進來。該詞典將于明年正式出版發(fā)行。網(wǎng)絡詞語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語言或文字,它們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誕生和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
指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誕生和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詞語,其中包括了:
1.信息領域的專業(yè)詞匯,如“登錄、寬帶、聊天室、防火墻”等等;
2.網(wǎng)民在網(wǎng)上聊天或發(fā)表意見時所創(chuàng)造并被廣泛認可的詞匯,如“斑竹、mm、9494”等等;
3.以網(wǎng)絡作為媒介而開始風行的詞匯,如“雷、囧、打醬油、俯臥撐、賈君鵬、杯具,迷你,熱買,菜鳥,草根,”等等。
第五篇:淺析新聞語言特點
淺析新聞語言的藝術特色
引言:新聞語言是“通過新聞媒體,向人們報道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傳播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時所使用的語言”,它肩負著向受眾表述新聞事實、傳遞新聞信息的特殊使命。新聞報道觸及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廣泛的受眾,這一特點使得新聞語言要有較寬的適應性。它既應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語言,又要有準確嚴謹?shù)目茖W語言,還要有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新聞是語言的藝術,它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自身的語言體系,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將就新聞語言的藝術特色進行簡要的賞析。
新聞語言通常符合真實性,具有真實美。新聞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用事實說話的,而事實本身不是抽象的,它是由時間、地點、人物、過程、原因的因素等方面構成的。這就要求記者必須用真實準確而具體的語言來表達這些因素,把事實交代得準確無誤,給讀者如臨其境、如睹其事的感覺。模棱兩可、含糊其辭、抽象概念的語言,會使讀者不得要領,甚至造成錯誤的印象。所以,新聞報道的語言,都是具體精確的。只有寫得具體精確,新聞的可信程度才能提高。魯迅先生說過,寫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庇檬聦嵳f話,新聞語言應該如實地去記敘事件發(fā)生過程中具體的人、事、時間、地點和經(jīng)過,以及具體形象的現(xiàn)場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等,切不可主觀臆斷或以偏概全。
比如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總是客觀地述說記者調查來的事件真相,并沒有過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觀評價和個人對時間的理解,“讓事實說話”成為這一欄目的特色,這也正是它之所以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受到公眾普遍歡迎的原因。新聞語言具有準確性,同樣一個“說”字,可以用“聲稱”、“斷言”、“認為”、“叫囂”、“承認”、“透露”等詞替換,還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用“建議”、“要求”、“命令”、“懇求”等詞,其中的感情色彩、語境差異都會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決定。
寫新聞不同于寫詩歌、散文,從語言角度來說,新聞語言的美以平實樸素為主,要講究表達上的簡練和質樸,因此,新聞報道更多地運用白描手法。如《長江日報》中刊登的吳官正市長“微服”私訪的消息:《市長清晨出訪備嘗旅客之苦》,就是以文風樸實,記敘生動而著稱的:“昨晨五點多,吳市長起床,披一件大衣,徒步半小時來武漢港口碼頭?!边@完全是一種白描手法,簡明質樸,而又不失生動。特別是后面寫道?!翱纯矗渴∥瘯泚砜炊疾慌?,莫說你。記住,我是XXX號!”這位服務員拍起胸來。另一名服務員一邊把手里的剪刀等物塞過來,一邊嚷:“站在這里想收票?剪刀給你,給你!也不看看你那個樣子!’幾名剛才不理旅客的服務員‘呼’地涌過來??這里并沒有很多的描寫,更沒有堆砌形容詞,但通過客觀敘述吳官正市長的詢問,及服務員的言語和動作的刻畫,幾位服務員的蠻橫粗野之狀卻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讀者通過文字完全可以想象出當時吳市長身臨其境的尷尬狀況,由此而下決心非抓服務質量不可也是理所當然的??梢姡唧w、準確、簡練的語言樸素性,構成了真實的語言藝術美。
新聞報道要求新聞事實發(fā)生到傳播給讀者之間的時間越快越好,“倚馬可待”,立等可取。這就決定了新聞在事實完全真實的原則下,語言要簡明扼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短小精悍。多寫短新聞是傳播主體和客體的共同需要。“短”就要干凈利落,鮮明凝煉,言簡意賅,辭達而止,勿粉飾、賣弄。毛澤東同志的《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就是突出的永不衰竭的例證。
新聞的主要功能是傳播信息,教育、宣傳的對象主要是廣大人民群眾,而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語言、行為都是樸實自然的。對此,新聞傳播界學者黃家雄指出:“新聞具有群眾性,如果用于艱澀,用大量的倒裝句、復合句纏綿新聞事實,在行文中,大量引經(jīng)據(jù)典,就會造成新聞與群眾的距離,失去讀者?!泵缆?lián)社在發(fā)給記者的《寫作手冊》上曾提出這樣的要求:“盡量使用常用詞匯。記住,美聯(lián)社的工作并非在于擴大讀者的詞匯量。如果你不得不使用讀者可能不熟悉的詞,那就必須對該詞作解釋。”我國有位記者曾提到過“我總覺得,形容詞和修飾語的級別越高,效果往往反而越差。我們在寫作和修改過程中,有意識地把可有可無的形容詞刪除。事實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不需要再多增加什么?!??!坝盐骱任髯樱瓓y濃抹總相宜?!蔽覀儚娬{新聞語言的樸素性,并不等于排斥新聞語言其他美的表現(xiàn)形式。新聞語言是一門藝術,藝術美的生命在于表現(xiàn)人的感情,這種感情的表達如果找不到恰當?shù)拿赖男问絹肀憩F(xiàn),其藝術性就會失去美的光輝。
新聞語言還有節(jié)奏美。節(jié)奏用于新聞寫作,能給人帶來賞心悅目、沁人心肺的美的享受。節(jié)奏是完善地表達思想、感情,顯示新聞意境,激發(fā)讀者審美感情的有機體。廣大讀者在讀報中,渴望追求富于動態(tài)律動感的節(jié)奏。所以,新聞作品需要有和生活相適應的節(jié)奏。節(jié)奏美體現(xiàn)在新聞寫作上,主要是在語言上表現(xiàn)出動與靜、張與馳、輕與重、續(xù)與斷、長與短等的結合上。
動與靜這一對矛盾,在新聞寫作上有機的結合,則能給人以動態(tài)的美感和立體形象的感覺。通訊名篇《“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以白云、飛鳥為背景,以“8000名觀眾翹首而觀,屏聲斂息,呂偉站在10米臺前沿,沉靜自若”作陪襯。然后,寫她“輕書雙臂,向上高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這種“動”、“靜”結合的對比關系,極大地喚起讀者大幅度的運動表現(xiàn),造成大幅度的似動現(xiàn)象,引起讀者的美感。
一.張與弛,就是依照人們的審美心理,使平坦舒緩的慢節(jié)奏與緊張激烈的快節(jié)奏相結合。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的一則報道《自行車王國的驕傲——記第一個打破世界記錄的周美玲》,消息首先以舒緩的筆調寫到“??中國選手周美玲,這位江南修女作出了一個深呼吸,??然后俯身沉著地雙手握住車把?!苯又P鋒一轉:“只聽一聲令下,周玲美飛車出現(xiàn),腳下好似騰云駕霧,疾馳如飛??”后面的快節(jié)奏動感與前面舒緩的節(jié)奏相結合,相互映照,突出人物的性格,引起讀者的極大興趣。
二.輕與重,是從主題和題材的需要出發(fā),形成主次分明,濃淡相宜,氣勢跌宕,節(jié)奏鮮明的效果。這就要求記者在寫法上既敘述又議論,既描寫又抒情,既正面描寫又側面襯托,富于動感,富于節(jié)奏。
三.續(xù)與斷,指新聞語言要具有跳躍性和跨度性,使其表現(xiàn)出緊張的氣氛和強烈的節(jié)奏。一定的語言節(jié)奏是由一定的語句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
四.長句與短句,一般來講,短句簡潔、有力、節(jié)奏感強,寫起來靈活,讀起來輕松、興奮;而長句氣勢連貫,語言周密,節(jié)奏舒緩,使結構緊湊;長短句結合,則給人節(jié)奏鮮明而又動人心脾的力量。
另外,在新聞寫作中,運用一些特殊裝飾性的語言可以增強報道的文學性和趣味性。裝飾美是藝術的特殊需要,新聞作為一門藝術,不用裝飾美的語言來寫新聞,就宛如不化妝的演員在表演。所以新聞寫作也需要比喻、擬人、對比、引用、設問、倒裝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新聞和文學的根本區(qū)別并不在于是否應用修辭手段,而在于真是和允許虛構。實踐證明,應用修辭手段的裝飾不僅不妨礙新
聞的真實性,反倒以生動、優(yōu)美、清晰和簡潔的文字,使新聞報道生輝,吸引廣大讀者。運用泥人的手法,能盡情地抒發(fā)記者的思想感情,不僅使讀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且使報道文字生動形象;運用對比手法,可突出報道主題的意義,增加新聞的吸引力;運用引用手法,可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從而激起讀者豐富的聯(lián)想;運用設問,可以使報道一開始就設置矛盾,掀起波瀾,超越新聞報道不設疑的常規(guī);運用倒裝手法,則能使新聞報道突出表達的重點,加強語氣,讀者一下子就捕捉到中心主題。另外,運用重復、迭字、聯(lián)想、俗語、歇后語、古語等修辭手法也完全可以收到明顯不同的宣傳報道效果。
總結:從以上我們分析我們看出,新聞語言主要有真實美、節(jié)奏美和裝飾美。新聞語言運用得生動,塑造出來的視角也才能更獨特、新聞人物的性格也才能更鮮明。
參考文獻:1.李良榮:《西方新聞事業(yè)概論》,1997年
2.《新聞語言的藝術特色》 劉麗梅 2007年9月上半月刊《新聞愛好者》
3.《試論新聞語言的藝術美》蘭元 2007年5月
4.黃家雄.新聞寫作結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