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目標計劃

      時間:2019-05-13 00:13:22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目標計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目標計劃》。

      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目標計劃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

      (二)(共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比較,體驗到從不同位置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2、能力目標: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養(yǎng)成數(shù)學思考的習慣,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 :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視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單元 運算定律(共10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難點: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第四單元 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認識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會讀、寫小數(shù),會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

      2.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的性質和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教學重點: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掌握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掌握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第五單元 三角形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qū)別它們。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

      4、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圖形的設計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教學難點:

      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

      第六單元 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shù)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小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以及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2、能根據數(shù)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shù)點對齊,即數(shù)位對齊的道理。

      2、靈活選用方法使混合運算簡便。

      3、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第七單元 圖形的運動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對稱軸,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教學重點 :

      1、認識圖形的對稱軸,并能畫出軸對稱圖形。

      2、能畫出平移后的圖形。教學難點 :

      1、認識圖形的對稱軸,并能畫出軸對稱圖形。

      2、能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第八單元平均數(shù)與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體會平均數(shù)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shù),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

      2、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了解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根據收集的數(shù)據在提供的樣圖中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3、會看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的問題,進行一些分析和判斷。

      4、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據分析觀念、推理能力和應用意識。教學重點:

      1、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能根據提供的數(shù)據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教學難點:

      1、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2、能根據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

      4、充分考慮到信息技術對數(shù)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

      5、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6、體會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

      第九單元 數(shù)學廣角——雞兔同籠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使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用假設法和列方程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教學難點:理解用假設法的算理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篇:四年級下冊單元目標[模版]

      第一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美好的向往”這一板塊由《小藍裙的故事》、《渡河少年》、《一千根弦》三篇內容相關聯(lián)的課文和一次表達組成?!缎∷{裙的故事》講的是老師獎勵小女孩一件小藍裙子,于是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不協(xié)調,不對勁,由此小鎮(zhèn)發(fā)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變化?!抖珊由倌辍分v述的是撐船老伯一句“沒錢坐什么船”使得這位少年每天游泳到對岸上學,數(shù)年以后成為游泳健將 的故事?!兑磺Ц摇分v的是盲人琴師為了“彈斷一千根弦,治好眼睛的藥方就能生效”這個希望,盡情彈奏了幾十年,又把這個希望留給雙目失明的徒弟的故事。這三篇課文雖然視角不同,但是都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洋溢著對人生的積極追求。

      二、學習目標

      1、獨立識字,認識20個生字,會寫2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精彩部分,能復述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學生積極地面對人生,對生活充滿美好的

      向往。

      4、學習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態(tài)度。

      三、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識字能力,能聯(lián)系上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態(tài)

      度。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按一定順序復述課文。

      四、課時安排 10課時

      第二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共有四課,仍然以識字、寫字教學為重點,在內容安排上,有對漢字的比較,有對語言形式的了解和認識,有敘述自然常識的“三字歌”,還有贊美祖國的壯麗山河的“四字歌”。本次識字板塊安排在第二學段德最后一個學期,旨在學生已掌握漢字基本的基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漢字進行規(guī)律性總結和提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自主探究,不斷積累的學習熱情。同時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進行漢字文化教育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育。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嗎,認識34個生字,會寫 39個生字。

      2、體會不同的鳥類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進一步體會漢字的規(guī)律以及漢字所蘊涵的 文化。

      3、理解“預言、忠言、直言、真言、贈言、格言、諍言、諾言”所表達的不同意思。

      4、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別是什么。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難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自主探究,不斷積累的學習熱情。

      四、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三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大自然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德靈氣。走進大自然,那美麗的風景會讓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機會讓人激動??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著我們用心靈去傾聽,去感受。本版塊就是以感受大自然為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段骱木G》這篇課文,著重描寫了雨中靈隱的“綠”、蘇堤的“綠”和花港觀魚看到的“綠”。令人叫絕的是,作者用了近20個“綠”字,酣暢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與活力?!睹酚晏丁愤@篇課文著重描寫了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和梅雨亭的景象。和一次習作。

      二、教學目標

      1、獨立識字,認識2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 的深刻的句子。

      3、積累、背誦優(yōu)美段落。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 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5、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 言的積累。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 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體驗西湖的綠。

      2、掌握變換寫景的角度和修辭方法的運用。

      3、練習把自己經歷的事情清楚的記錄下來。

      四、課時安排:11課時

      第四板塊的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組課文由三首唐詩組成,皆為七言絕句。千古佳作?!痘剜l(xiāng)偶書》是賀知章八十多歲辭官回鄉(xiāng)時所作,在樸實淺易的字里行間表達出闊別家鄉(xiāng)幾十載,而今白首方回來時的萬千感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眾多送別詩中的代表作?!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是王維十七歲時所作,很樸實地抒寫了對兄弟們德懷念,全詩主客相契,情景交融,寫出了人們共同的普遍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友情。

      4、了解是人怎樣在寫景、敘事中抒發(fā)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四、重點:

      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五、課時安排: 8課時

      第五板塊的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圍繞主題選擇了三篇文章,分別是《頤和園》、《水鄉(xiāng)》、《野荷塘》三篇課文選擇取了不同的角度,或描寫自然景觀的奇幻美麗,或展示煙雨江南的獨特風情或描寫塞外荷塘的獨有的韻味是引導學生感受名園風情的佳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 個生字,會寫 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文章思路,學會抓住事物特點寫景,并進一步認識總—分—總的敘述方法。

      三、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的順序,在頭腦中分成一個空間,立體的頤和園景象。

      2、學會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在寫景上寄予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四、課時安排: 11課時

      第六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共有安排了《死是千真萬確的》、《特殊需要》、《怕什么》三則與名人有關的幽默故事,短小精煉,充滿了情趣,這版塊的內容深受學生喜愛,適于兒童閱讀,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到思想教育。

      二、教學內容。

      1、認識 個生字,會寫 個生字。

      2、感受文章中幽默,體會人物的語言所表達出的聰明與機智。感受人物的幽默與簡樸。

      3、感受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體會人物的聰明機智,感受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四、課時安排: 8課時

      第七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共有三篇文章,分別是《南轅北轍》、《濫竽充數(shù)》、和《愛美的梅花鹿》,從內容上來講,都是寓言故事,旨在通過故事告訴學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南轅北轍》和《濫竽充數(shù)》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愛美的梅花鹿 》語言生動形象,描寫具體生動。一次表達《我 最感興趣的一個人》。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會寫19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的深刻的句子。

      3、積累、背誦優(yōu)美段落。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5、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感

      悟寓意。

      2、掌握把握寓言故事的特點,感悟其中的蘊涵的道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理解、實現(xiàn)自我教育。

      三、教學課時8課時

      第八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共有三篇文章,分別是《看不見的愛》、《圣誕老人的禮物》《地震中的父與子》,都是以愛為主題的,有的表達母愛的,有的是表達父愛的,有的是表達孩子對母親的愛及陌生人對他們的關愛。文章描寫細膩,表達情感樸實真摯,讀起來都非常感人。對身患殘疾的兒子充滿溫情與期待的母親,在生死之間永不放棄,帶給兒子堅強力量的父親,帶給母親心靈的撫慰與深切的愛的小女孩,充滿同情心與愛心的陌生人,我們對他們都產生深深的敬意。

      二、教學目標

      1、認識28個生字,會寫31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的深 刻的句子。

      3、積累、背誦優(yōu)美段落。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5、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感受人物的真摯的情感,體會親人刻骨銘心的愛。

      2、根據不同的情感基調,抓住人物細節(jié)描寫,突出人物情感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課時8課時

      第九板塊的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我們的祖國山川廣袤,河流眾多,自然景觀十分豐富,我國古代有很多詩人喜歡云游四方,吟詩作賦,借景抒情,本版塊以“詩人的足跡”為主題安排了三首古詩,這三首古詩都出自唐代著名詩人之手,分別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景色中帶有蒼涼和孤寂的色彩,劉禹錫的《望洞庭》景色描寫生動優(yōu)美富有想象力,表現(xiàn)了作者開闊的胸懷,李白《望天門山》景色雄奇、壯觀,表達了作者豪邁的情懷。

      二、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3理解詩人所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憂愁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重點

      以誦讀為主,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詩的意思,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事情,讀出詩的意境來。

      四、教學課時8課時

      第十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共安排兩篇課文和一個表達?!恫叫?8里》和《生命的藥方》都是表達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誠實守信的事。這里面有父子之情,有朋友之情。為了教育兒子不說謊話,父

      親不惜步行18里;為了能治好朋友的絕癥,艾迪不辭辛苦帶著德諾去尋找生命的藥方。故事生動感人,耐人尋問味。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把事情的經過敘述具體的方法,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并從中領悟作者語言的準確和恰當,提高學生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內容是《我經歷的一件事》注意教會學生在眾多經歷的事中選擇一個印象深刻的,能給自己帶來影響的事來寫。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9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的深刻的句子。

      3、積累、背誦優(yōu)美段落。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5、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誠實守信的教育。

      2、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并從中領悟作者語言的準確和恰當,提高學生語言的感受能力

      四、教學課時6課時

      第十一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包括兩篇課文,一個辯論會、一個表達和一個綜合學習活動,《走進書里去》和《不用文字的和信》都是與書有關的文 章,從不同的角度闡述閱讀書籍的重要性以及人類創(chuàng)造文字前人 們采取交流的種種方式,旨在讓學生對文字的產生和發(fā)展,以及 文字的意義有所感受,進而受到啟發(fā),提高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辯論會目的有兩個:一是澄清認識,更深 入理解讀書的好處,二是學生在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有觀點、有里有據的表述中,得到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訓練。教學時,教師要 按照一定的辯論規(guī)則進行。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認識12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的深刻的句子。

      3、學會略讀的閱讀方法。

      4、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 積累。

      三、教學難點、重點

      1、解決字詞,獨立識字。

      2、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的來分析、理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課時(8課時)

      第十二板塊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版塊共有兩篇課文,一個表達和一個綜合實踐。文章都是寫革命者為了解放新中國而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故事和詩歌。選編文章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革命歷史的教育,激發(fā)緬懷烈士,不忘國恥,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的愛國情感。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著重敘述了董存瑞炸暗堡過程中英勇頑強、甘愿犧牲自己生命的感人場面。《我的自白書》以詩的形式向反動派發(fā)起挑戰(zhàn),抒發(fā)了革命者堅定地信念和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jié)。

      二、學習目標 獨立識字,認識21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精彩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革命者為革命事業(yè)而獻身的英雄氣概。

      4、體會通過細節(jié)描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識字能力,能聯(lián)系上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革命者為革命事業(yè)而獻身的英雄氣概。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要求背誦的段落。

      四、課時安排 9課時

      第三篇:人教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習作

      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啟示還有很多。比如:模仿雞蛋外形的特點,建造了拱形橋;受鳥兒飛翔的啟示,發(fā)明了飛機;從茅草劃破手指,發(fā)明了鋸??大自然中林林總總的動物,植物以各自獨特的生存方式,向我們暗示著一個個自然的奧秘。

      (1)人們在大自然中會領悟到很多哲理。就拿月亮來說,月圓月缺這種自然現(xiàn)象,常常代表親友的團聚、離散。螞蟻和蚜蟲,就表現(xiàn)了為生存而合作互助。蜜蜂,他們講求的是團結、分工的精神。

      (2)大自然還帶給我們歲月匆匆、務必要珍惜光陰的啟示。你們看過那日出和日落,剛剛旭日東升,轉眼間就星月稀疏了。

      2、要廣開思路,就必須觀察和體驗。如何觀察和體驗大自然呢? 第一,會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從不同的方面來細致地觀察。首先要捕捉景物的顏色和姿態(tài);其次要調動各種感覺器官來觀察,觀察景物可用眼去看,用鼻去聞,用耳朵去聽,用手去摸等等。第二,能帶著自己的思想感情來觀察。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觀察和聯(lián)想,使眼中的景物有趣有情。

      大自然的啟示

      暑假里到峨嵋山旅游,行走在山中,觸目所及,無不是蒼翠欲滴,生機勃發(fā)。寺廟隱現(xiàn)于林中,給秀甲天下的峨嵋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逍遙客,不管是在金頂,還是猴群時常出沒的崎嶇坎坷的山路上,我只想盡情享受大自然呈現(xiàn)于我們眼里的美麗,盡我的理解力去讀懂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的寓意??

      在山中小憩時,我突然注意到這種情形:樹杈交錯、枝葉繁茂的樹木,都長的不是太高;而挺拔向上、橫空直指的大樹,反而枝杈短小、樹葉稀疏。在林中,我特意走到一棵我叫不上名字的大樹下,樹身粗過三人合抱。向上看,樹干高達數(shù)十米,它旁邊的樹木,有的可高達百米以上,巍然聳立,自成磅礴氣勢,這樣一些龐然大物,樹冠卻只有低矮樹木的五分之一;再看樹身上,還依然殘存著一些枯枝??

      看著這情景,我的心中禁不住忽有所動:那些低矮的樹木,它們?yōu)榱讼虼笞匀凰魅「嗟暮锰?,為了能得到比其它的樹木更多的欲望的滿足,得到更多的陽光和雨露,它拼命地伸展著自己的臂膀,生出更多的枝葉,去攫取,去搶占風頭,去占有春光,從而使自己失去了向上的力量和長勢。而那些高大的樹木,也許它們從一出生就只想著向上、向上,它不想與其它樹木去搶占空間,所以,除了生命的必需之外,它們不需要太長的枝。它不想那么貪婪的去攫取陽光雨露,所以,它不需要太稠密、太大的葉。它不斷地拋棄自己的肢體,讓那些多余的枝條枯死,積聚起足夠的的營養(yǎng)全力供給樹干,好讓它茁壯地成長,勇敢地迎接風暴的洗禮。

      無言的自然之書,正是用這樣無字的一頁默然地向我們透出了這樣的一個真理:一個人的欲望愈多,希望撈到的好處愈多,那么,那么給與他蓬勃向上的機會就越少,成為人間一棵巍然的“大樹”的機會就越少。而那些清心寡欲、心無旁鶩的人,他們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不斷地丟棄一些“欲望的枝杈”,甚至一些在別人看來是不能不要的好處,他們也棄之不取,只留下那些能使自己變得粗壯和向上的力量。這些人看似非癡即傻,但卻最終成就了人間非凡的業(yè)績,成為一棵離太陽最近的“大樹”!

      自然與人間、萬事與萬物,莫不同此一理??!

      我的發(fā)現(xiàn)

      每個人都可能發(fā)現(xiàn)某種事物的某些奧妙,在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經歷,當然,連我這個不愛發(fā)現(xiàn)的人也會發(fā)現(xiàn)事物的奧妙,如果不信,請你仔仔細細地來聽一聽。

      那是在一個炎熱而涼爽的夏天??

      我和妹妹正在池塘邊玩耍。突然,一條紅色的小魚跳了出來,一個優(yōu)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動作,帶著的水珠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樣落在了荷葉上,打一個滾,翻一個身,再跳起來,一個完美無缺的跳水動作就這樣誕生了。

      我想,荷葉一定被水珠打濕了,荷葉又沒有毛巾,很容易感冒,而且它又不能吃藥。我把它曬干,算是給它一個日光浴的機會吧.于是,我連拽代拖地把荷葉拽出了池塘。用手摸一摸荷葉,嗯,毛茸茸的,質感還不錯。再仔細瞧瞧,咦?怎么是干的呢?我不相信,又把荷葉放進塘里泡了一會兒澡,拿起來一看,還是干的。是不是荷葉太熱了,熱了就渴;渴了就想喝水,就把水珠吞下去了吧?一定是這樣的。我倒想看一看荷葉沒有嘴巴怎么喝水。于是,我也不管荷葉感不感冒,又讓它泡了一會兒澡。這次,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懷著激動的心情看著,心還不時“砰砰”的亂跳,生怕錯過了水珠被荷葉吃掉的情景??墒?,事與愿違,水珠沒有被荷葉吃掉,而是像彈珠一樣“彈”進水里了。

      “為什么荷葉不沾水呢?”我?guī)е蓡栕哌M書房,翻開了《十萬個為什么》。一查,哦,原來是荷葉表面有一層納米由納米級組成的納米薄膜。納米薄膜鋪在荷葉表面上,使荷葉變得光滑,猶如給荷葉穿上了一件防水外套。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獲得更多的知識,光靠問是不行的,還要多查閱書籍。

      聽說螞蟻可以把比自己體重多幾十倍的東西抬起來。我想做個試驗。

      我拿了幾塊餅干,跑下樓。我找到一個螞蟻洞,發(fā)現(xiàn)有許多小螞蟻來來往往忙個不停,原來螞蟻在抬一只蜻蜓。只見這些螞蟻有的咬住蜻蜓的頭,有的咬住蜻蜓的尾巴,都是很很地一口咬住,拉的拉,推的推,使勁全身力氣,這個“龐然大物”竟然被拉動了,我嚇了一大跳,這么小的螞蟻竟然能抬這么重的東西。我趕緊把帶來的餅干分成三份,放在了蜻蜓旁邊,只見其他的螞蟻一哄而上,把餅干咬成比螞蟻洞還小的塊,三三兩兩抬著一塊,向洞口移動。我終于相信了:黑而瘦小的螞蟻真有這么大的力氣。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螞蟻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螞蟻是怎么互相交流的呢?它是怎樣吃食物的呢?通過我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螞蟻的頭和屁股大大的,腰卻很細。頭上有一對“大夾子”,那是它們的嘴,用來吃東西,也是它們的防身武器,頭上還有一對觸角,這就是它們用來交流的器官。只要遇見伙伴,碰碰觸角就是打招呼或者傳遞信息。

      通過我的試驗和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螞蟻的一些秘密,收獲不小,我相信:只要用心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學到更多的知識。

      可愛的小螞蟻------------------“快來看啊!”趙航突然大聲喊道。我和葉昌圍上去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在花壇的邊沿上爬來爬去,顯得十分忙碌。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在搬運一塊面包渣。

      我們三個便蹲在旁邊觀察起來。只見這群螞蟻圍著面包渣,推的推,拽的拽,忙得不亦樂乎,面包渣也慢慢向前移動。在它們通往墻根的路上還有許多螞蟻在跑來跑去,好像在舉行一次重大的活動。

      葉昌說:“這些螞蟻真頑強,我來把它們的路攔住,看它們怎么辦?”說著,他抓來一把沙放在螞蟻前進的路上。沒想到,螞蟻們抬著面包渣繞過沙子,從花壇的邊沿上走了。趙航說:“你躲得過葉昌,你躲不過我?!壁w航從家里拿來膠水,在螞蟻的洞口涂了一層。一只小螞蟻被膠水粘住了,其它的螞蟻一起來幫忙,接著又有幾只螞蟻被粘住了。我們認為這下螞蟻肯定沒辦法了。忽然,只見幾只螞蟻吃力地拖來一小片樹葉放在膠水上,把洞口的道路鋪好了。最后終于把面包渣拖進了洞里。

      看到這情景,我們目瞪口呆。這些小螞蟻真頑強,真聰明??!我想:我們在學習上不也應該具有小螞蟻的這種精神嗎?

      一樣的愛

      我喜歡讀書。我覺得,每一本書都像一條小路,帶我進入一個新鮮的世界。而書中的每一篇文章就如同鋪路的石子,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萬千,總是帶給我不同的美好體驗。其中,有一塊石子,形態(tài)如可可西里的精靈──藏羚羊。它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里,伴隨著我的成長。

      它講述的是一個流傳在西藏的故事。一個獵人,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健壯肥大的藏羚羊。于是,他立即拿起槍瞄準獵物。沒想到,那只藏羚羊沒有跑,反而朝獵人走了兩步,撲通一下,給獵人跪了下來。同時,兩行長淚流了下來??獵人還是開槍打死了藏羚羊。藏羚羊死的時候,依舊跪著,淚痕清晰。當困惑不解的獵人第二天剖開藏羚羊的肚子時,才吃驚地發(fā)現(xiàn),有一只小藏羚羊正躺在媽媽的肚子里,已經死去了。原來,藏羚羊媽媽是為了肚子里的寶寶才下跪,流淚??獵人將藏羚羊母子埋了起來。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獵人。

      看完這個故事,流淚的藏羚羊媽媽就化作那塊奇特的鋪路石,牢牢占據了我的腦海。我被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想到了我自己的母親。

      因為,是她精選了每一顆為我鋪路的“石子”。而且,她同樣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不顧一切。記得有一次,媽媽開車帶我外出。汽車高速行駛之中,前面的車突然停了。媽媽趕緊急剎車。就在媽媽剎

      車的那一霎那,她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卻伸向我,用胳膊盡力攔著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我。車停了,媽媽的身子也幾乎要撲到我這邊來了。

      我明白了,不管是人還是動物,為了孩子,都可以獻出生命。我體會到,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會愛我的媽媽,也會愛動物!因為人和動物有著一樣的愛!

      蜘蛛的啟示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曾經給過我們很多啟示。比如:梅花在寒風中傲然挺立,那是讓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小草在冬天彎下腰,到了春天又直起了腰,那是在教我們從哪里摔倒的就要從哪里站起來。

      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我偶然間在我家洗手間的一個小小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蜘蛛。我驚恐萬狀,正準備把那只小蜘蛛踩死,只見它正在準備織網,我于心不忍,決定看看它是怎么織網的。只見那只小蜘蛛從嘴里慢慢地吐出一點白色的細絲來,然后從墻角這邊爬到墻角那邊,這樣,第一根線就織好了。接著,它又照著前面織線的方法往下織,過了一會兒,一張完好的蜘蛛網就快完成了,我心里真替這只小蜘蛛高興,這時小蜘蛛還在默默地努力著。眼看小蜘蛛就要完成了,淘氣的風弟弟卻跑來搗亂,它“呼”的一吹,蜘蛛網“繃”的一聲就斷了。

      可憐的小蜘蛛只好又重新織網,它又按照剛才織網的方法一絲不茍地織起網來。這一張蜘蛛網和上一張一樣剛織了不到一半,蜘蛛網又斷了。就這樣,蜘蛛網斷了好幾次,還是沒有織完。有些厭煩了,正準備走開,心里一想:人家小蜘蛛都沒有煩,還在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怎么能煩呢?于是,我繼續(xù)蹲在洗手間看蜘蛛是怎樣織網的。最后,經過它一次又一次的艱辛努力,終于在最后一次織出了一張完好的蜘蛛網。看到這里,我被小蜘蛛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并從中懂得干什么事情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大自然真是我們人類的好老師!只要我們肯學,天天都會有所收獲的。

      第四篇:人教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第三單元)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P28/例1(加法交換律)P29/例2(加法結合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

      二、新授

      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問題。教師巡視,找出課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學生板演。

      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發(fā)現(xiàn)特點。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總結出: 40+56=56+40 試著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通過這幾組算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教師根據學生的小結,板書。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換律嗎? 板書:a+b=b+a

      學生用多種形式表示。符號表示:△+☆=☆+△

      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總結出:

      (88+104+96)=88+(104+96)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發(fā)現(xiàn)特點。

      學生繼續(xù)觀察幾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過上面的幾組算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總結觀察到的規(guī)律。

      教師板書: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叫法結合律。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符號表示:(△+☆)+○=△+(☆+○)教師板書:

      (a+b)+c=a+(b+c)

      學生根據這兩個運算定律,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P28/做一做 P31/

      4、1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加法的運算定律。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你能把這些運用于以后的學習中嗎?

      五、作業(yè):P31/3 板書設計:

      (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 40+56=56+40 ┆(學生舉例)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155+這叫做加法交換律。a+b=b+a(a+b)+c=a+(b+c)課后小結:

      加法的運算定律

      (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千米)=288(千米)

      (88+104)+96=88+(104+96)

      (69+172)+28=69+(172+28)

      (145+207)=(155+145)+207

      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P30/例3(加法運算定律的運用)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的關于加法的運算定律。(1)加法交換律(2)加法結合律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計劃。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根據上面的條件,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性地將問題板書。

      請你們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問題。

      匯報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

      重點引導學生對最后一個問題(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進行匯報。學生可能對括號問題有異議

      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加法中為了更清楚地體現(xiàn)運算順序,所以要加小括號。

      既用到了加法交換律,也用到了加法結合律。這道題我們運用了加法中的什么運算定律?

      通常在簡便計算中,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同時使用的。

      三、鞏固練習P30/做一做

      四、小結

      學生匯報學習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收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P32/5—7 板書設計:

      加法運算定律的應用

      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千米)課后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加法運算定律應用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1.能熟練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口答: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46+()=75+()()+38=()+59 24+19=()+()a+57=()+()

      要求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數(shù)。

      (2)根據每組第一個算式直接說出第二個算式的結果。632+85=717 85+632=()304+215=519 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通過上面的幾道題,你們能小結一下我們都復習了什么內容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學生小結。

      練習本獨立完成:

      (1)一列火車從北京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場多少千米?

      (2)玉門縣要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400千米,還有260千米沒有修,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1)畫出線段圖。(2)列式計算。

      比較兩題在應用運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較重視學生明確,第1題只應用了加法結合律,而第2題先用加法交換律把75和480交換位置,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計算簡便。

      師生共同訂正。(簡單說明線段圖應該怎樣畫,做簡要規(guī)范。)

      (3)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簡便方法計算: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

      計算: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結 學生談收獲。

      課后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P34/例1(乘法交換律)例2(乘法結合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板書。

      二、新授

      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1)4×25=100(人)25×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guī)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b×a

      我們在原來的學習中用過乘法交換律嗎?在驗算乘法時,可以用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換律。

      根據前面的加法結合律的方法,你們能試著自己學習乘法中的另一個規(guī)律嗎?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25×5)×2 25×(5×2)=125×2 =10×25 =250(桶)=250(桶)

      小組合作學習。

      ①這組算式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②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③用語言表述規(guī)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組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整理。

      三、鞏固練習P35/做一做1、2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整節(jié)課的學習要點。完善板書。

      五、作業(yè):P37/2—4 板書設計: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25×4=100(人)4×25=100(人)(25×5)×2 25×(5×2)25×4=4×25 =125×2 =10×25 ┆(學生舉例)=250(桶)=250(桶)

      (25×5)×2=25×(5×2)┆(學生舉例)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先乘前兩個數(shù),或者先乘后兩個數(shù),這叫做乘法交換律。a×b=b×a(a課后小結:

      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羈)×c=a×(b×c)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 125×80=10000

      通過剛才的口算,你們很快就算出結果,你們知道在乘法運算中有三對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誰? 板書:5×2 25×4 125×8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30×6×7=30×(□×□)125×8×40=(□×□)×□(3)計算:

      43×25×4 25×43×4 比較兩道題,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時有什么不同?

      在討論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總結出:第1題只應用乘法結合律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就可以使計算簡便;第2題要先用乘法交換律把4放在前面,使25與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與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小結: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獨運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一種是兩個運算定律結合使用,使計算簡便。關鍵要掌握運算定律的內容,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

      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加以區(qū)分。

      (4)師生比賽,看誰直接說出結果速度快。25×42×4 68×125×8 4×39×25(5)對比練習: 4×25+16×25 4×25×16×25

      (25+15)×4(25×15)×4

      46×25(40+6)×25

      49×49+49×51 49×99+49

      (68+32)×5 68+32×5 學生小組分工后獨立完成,再進行小組內交流。匯報。

      二、小結 學生談收獲。

      課后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應用。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反應用。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埋伏 思考問題。

      在學習乘法的運算定律時,我們觀察了一幅主題圖,有的同學還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二、新授

      小組討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個人負責挖坑、種樹,2×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負責抬水、澆樹。再把它們加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組合作:

      (1)兩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2)兩組算式有什么不同點?(3)兩組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匯報。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匯報,靈活地進行引導,總結出要點。你還能舉出像這樣的幾組算式嗎? 學生舉例。

      根據學生舉例板書。

      到底我們舉的例子是不是符合這樣的規(guī)律呢?請學生驗證。請學生用語言表述出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板書: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幫助我們大家記住乘法分配律?

      簡記為:

      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積相加

      三、鞏固練習P36/做一做 P38/5 在練習小結中,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分配律。

      四、小結

      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

      教師引導小結,相應完善板書。

      板書設計:

      =6 =150 課后小結: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1)(4+2)×25(2)4×25+2×25 ×25 =100+50(人)=150(人)(4+2)×25=4×25+2×25 ┆(學生舉例)

      (a+b)×c=a×c+b×c a×(b+c)=a×b+a×c 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

      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出示: 1.口算:

      73+27 138×100 100-64 64×1 8×9×125(4+40)×25 2.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繼續(xù)研究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出示102×()

      學生任意填上一個兩位數(shù)。

      老師迅速說出它的得數(shù),而不用筆算。出示:

      計算102×43

      小組討論完成。學生可能出現(xiàn):(1)(100+2)×43(2)102×(40+3)

      在對比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題目的特點,以及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從而使學生明確:兩個數(shù)相乘,把其中一個比較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與一個數(shù)的和,再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小練:

      (1)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3001×84=□×84+□×84 92×203=92×(200+□)=92×200+92×□(2)計算102×24

      出示:9×37+9×63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1)9×37+9×63 =333+567 =900(2)9×37+9×63 =9×(37+63)=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進行板演。

      引導學生對比兩種方法,重點理解、說明第二種方法。

      小結:這類題目的結構形式的特點是算式的運算符號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兩個積的和。在兩個乘法算式中,有一個相同的因數(shù),也就是兩個數(shù)的和要乘那個數(shù)。另外兩個不同的因數(shù),一般是兩個能湊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小練:(80+8)×25 32×(200+3)35×37+65×37

      38×29+38 討論:這個題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結構形式嗎?你能把它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嗎?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訂正時,說明怎樣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

      引導學生小結:我們運用乘法分配律間算時,一定要認真審題,觀察算式的特點,有的不能直接簡算,只要將題型稍加改變,就能進行簡算。

      三、鞏固練習1.師生對出題。

      我們運用剛才學過的知識對出題,你出一個乘法算式,我出一個乘法算式,但這兩個算式合起來要能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

      2.根據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連接起來。23×12+23×88(35+45)×12(11×25)×4 25×(4+40)討論:

      2、3題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號兩邊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應該怎么改? 3.P38/5

      四、小結 談收獲。

      五、作業(yè):P38/6—8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計算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102×43 =333+567 =9×(37+63)=38×(29+1)=(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 課后小結:

      第八課時:

      教學內容:

      乘法運算定律的復習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能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知識點的復習

      回憶《乘法的運算定律》這一小節(jié)的學習內容。教師引導回憶,并相應板書。

      二、聯(lián)系實際復習

      1.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乘法的運算定律的相應知識。

      2.學生匯報課前自己根據乘法運算定律自編的題目或搜集的題目。教師把符合要求的題目貼上黑板。

      學生根據前面的知識點的復習,進行題目的獨立解答。

      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教師巡視,加以必要的指導。

      有必要的題目可以讓學生練習畫線段圖。

      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三、小結 學生談收獲

      課后小結:

      第九課時:

      教學內容:

      P39/例1(減法性質)P43/例3(除法性質)教學目標:

      1.知道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或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改為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或除以兩個數(shù)的積。2.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研究數(shù)學的意識與能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或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或除以兩個數(shù)的積。教學難點:

      學生自己探索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改為除以兩個數(shù)的積。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購物:

      一個電腦桌497元,一種電腦椅203元,另一種電腦椅235元。帶1035元買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還剩多少錢?

      學生自己選擇條件,獨立解答。

      匯報:

      (1)1035-235-497 1035-497-235(2)1035-(497+235)

      (1)1035-497-203 1035-203-497(2)1035-(497+203)

      二、新授 板書: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觀察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你還能舉出這樣的幾組算式嗎? 教師板書。

      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相應進行語言描述,初步總結減法性質。

      觀察這幾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板書: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可以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誰能試著用字母表示?板書: a-b-c=a-(b+c)

      小練:

      (1)一本書一共有234頁,我昨天看到第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還剩多少頁沒有看?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匯報時對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優(yōu)解法。

      在其他的運算中是否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 a+b+c= a+(b-c)a×b×c= a×(b÷c)a÷b÷c=a÷(b×c)究竟哪個是對的呢?請小組合作驗證。

      小組合作驗證;可以采用代入數(shù)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舉實例的方法等等。小組選擇自己認為可能的規(guī)律進行驗證。最后驗證出第三個是正確的。小練:

      (1)填空:

      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2)判斷: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三、鞏固練習: P39/做一做1、2 簡算:(1)1245-(245+673)

      (2)1275-(164+36)(3)480-82-18(4)673-84-71-45(5)81÷3÷3(6)210÷(7×6)

      四、小結

      學生談收獲,以及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做題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五、作業(yè):P41/2—

      4、P47/6 板書設計:

      連加、連除算式中的簡算

      (1)1035-235-497(1)1035-497-203 a+b+c= a+(b-c)1035-497-235 1035-203-497 a×b×c= a×(b÷c)(2)1035-(497+235)(2)1035-(497+203)

      1035-235-497 =1035-(497+235)1035-497-203 =1035-(497+203)┆(學生舉例)

      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梢猿赃@兩個數(shù)的積。

      a-b-c=a-(b+c)a÷b÷c=a÷(b×c)

      課后小結:

      第十課時:

      教學內容:

      P40/例2(綜合運用加堿計算的實踐問題)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

      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出示主題圖。

      二、新授

      1.觀察圖

      (一)中的條件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圖

      (一)小組合作討論問題

      (一)的解決方法,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小組討論。

      (教材提示了兩種算法。一種是把每三本書的價錢相加。采用這種方法,學生遇到的困難是,四本書取三本共有幾種情況?這是一個組合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如果直接從四本書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難度較大。如果反過來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從四本書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種情況。這種反過來思考的間接思路,用于計算三本書總價,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種算法。)

      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整理板書。

      2.觀察圖

      (二)的條件問題。

      小組討論。匯報。

      三、小結

      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教師完善板書。

      四、作業(yè):P42/5—7

      課后小結:

      第十一課時:

      教學內容:

      P44/例4(兩個數(shù)相乘的乘法中的簡便計算)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把一個數(shù)乘兩位數(shù),改成連續(xù)乘兩個一位數(shù)的簡便算法。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增強使用簡便算法的擇優(yōu)意識。教學重點:

      簡便算法的算理。教學難點:

      把一個兩位數(shù)改成兩個合適的一位數(shù)相乘的方法。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口算

      12×30 18×20 24×40 15×40 15=()×()24=()×()30=()×()36=()×()

      二、新授

      出示 例4主題圖 什么是“一打”?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一打”表示12個。

      觀察主題圖,獨立解決題目中的問題。找三個代表性的解題方法進行板演。板演:

      (1)25×12=300(元)(2)25×12 =25×(3×4)=(25×4)×3 =100×3 =300(元)(3)12×25 =12×(100÷4)=12×100÷4 =1200÷4 =300(元)第1種直接計算。

      第2種把其中的一個兩位數(shù)的因數(shù)改成了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的形式。

      引導學生觀察三個算式及解決方法。

      你喜歡哪種方法?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你能應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嗎?

      第三種把其中的一個因數(shù)改成了兩個數(shù)相除的形式,然后變成乘除混合運算,可以任意交換位置進行簡便計算。

      根據主題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小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題目。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教師要注意學生在簡算過程中,是否正確地采用了簡便計算的方法。

      三、小結

      學生談收獲,小結重點及應該注意的問題。教師完善板書。

      四、鞏固練習P47/

      4、5

      板書設計:

      12×25=300(元)= =3 =3 =300

      課后小結:

      乘法中的簡便計算

      ×25 12×25

      (3×4)×25 =12×(100÷4)×(4×25)=12×100÷4 ×100 =1200÷4(元)=300(元)12 乘加運算中的簡便計算

      教學班級:

      四年級()班

      教學時間:2007年 月 日 備課教師:張會君 教學內容:

      P45/例5(乘加運算中的簡便計算)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學生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2.能熟練運用簡便方法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二、新授

      請你們根據圖中的條件與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看看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巡視指導。

      匯報: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計算的思路不難理解,但計數(shù)一共有多少周比較容易出錯??梢宰屚阑ハ嘀钢職v邊點、邊數(shù),也可以請能正確計數(shù)的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數(shù)的。

      根據主題圖的數(shù)據你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根據條件問題提問。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板書。

      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獨立解答。

      解答后小組互相交流。說說自己完成的是哪個問題,怎樣解決的?有沒有用到運算定律,怎樣運用的?

      三、小結

      學生談收獲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談談在今天的學習后,你對運算定律的應用又有了什么樣的認識和感受。

      四、鞏固練習

      P46—47/1、3、7、8

      五、作業(yè):準備實踐活動《營養(yǎng)午餐》板書設計: = =61 =122+26 =148課后小結: 乘、加運算中的簡便計算

      (1)31×2+30×2+26(2)7×21+1(31+30)×2+26 =147+1 ×2+26 =148(天)(天)

      第五篇:人教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第六單元)

      第六單元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第一課時

      教學班級:四年級()班 教學時間:2007年()月()日 備課人:郭劍

      教學內容:第95~ 97頁例1、2 課

      型:新授課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檢查的好習慣。教學重點:計算方法。教學難點: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準備題:先計算,再說說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數(shù)加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今天學習小數(shù)加法。

      二、教授新課

      1、創(chuàng)設情景: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中國的勞麗詩和李婷奪得冠軍。

      2、勞麗詩和李婷是如何奪得冠軍的呢,現(xiàn)在我們就把當時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過這個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現(xiàn)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組合作:

      (1)根據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樣知道的,說說你的方法。(3)你為什么這么計算,說說具體的計算過程。匯報:重點是計算過程

      3、小組嘗試總結:小數(shù)加減法需要注意什么? 匯報:

      (1)小數(shù)點對齊(2)數(shù)位對齊

      (3)得數(shù)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數(shù)據中并沒有去掉0是為了統(tǒng)計分數(shù)的時候能夠方便比較。

      生活中還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誰能舉例?(價簽上)

      4、小結: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先把各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再按照整數(shù)加減 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shù)里的小數(shù)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shù)點對齊。得數(shù)的小數(shù)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復習鞏固: 教后記:

      練習一

      教學班級:四年級()班 教學時間:2007年()月()日 備課人:郭劍

      教學內容:小數(shù)加減法的練習課

      型:練習課

      教學要求:

      1、鞏固小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加減法關系并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應用題。

      2、提高解題能力。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shù)加減法法則,加減法關系。教學難點:運用法則進行準確計算。教學過程:

      一.出示練習題目引導學生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紅小學師生自己粉刷墻壁,節(jié)約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節(jié)約了120.8元。一共節(jié)約了多少元?

      4、一箱釘子,連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釘子凈重多少千克?

      二.總結: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內容?要注意什么?

      練習二

      教學班級:四年級()班 教學時間:2007年()月()日 備課人:郭劍

      教學內容:小數(shù)加減法的復習。課

      型:練習課

      教學要求:

      4、鞏固小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加減法關系并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應用題。

      5、提高解題能力。

      6、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shù)加減法法則,加減法關系。教學難點:運用法則進行準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小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題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題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問:小數(shù)加減法如何計算呢?

      二、筆算練習

      1、完成下表,并說說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單位 元)

      2、根據信息說說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數(shù)計算下面各題

      三、解決問題

      1、王叔叔一天賣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蘿卜多賣多少錢?(2)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班里要買一個足球和一個排球。

      問題:可以怎樣買?需要付多少錢?

      四、總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課后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第100頁例3。課

      型:新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法混合運算。

      2、在教學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教具準備:投影片.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在計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導入: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二、新課:

      2、創(chuàng)設情景解決問題。

      (1)環(huán)城自行車賽段資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賽段的比賽已經結束了,要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3、小組合作要求:

      (1)先確定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問題。(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決。(3)說說解答時你都用到了什么舊知識。

      4、匯報。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決問題:

      (1)根據下圖,請你說說肖紅跳過了多少米? 8

      (2)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課后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第104頁例5和例6。課

      型:新授課

      教學要求:

      1、在學習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基礎上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的簡算。

      2、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教學重點:判斷小數(shù)加減法是否可以簡算。教學難點:正確的進行簡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并說根據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們運用加減法的定律和性質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的簡算。

      二、授新課

      1、創(chuàng)設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績最好,他們參加4×50米接力賽,可能的總成績是多少呢?

      2、小組合作完成

      (1)根據題目確定解答方法(2)寫出解答過程,并說說理由

      3、匯報: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較: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怎么算比較簡便?根據什么?

      5、小結:整數(shù)加減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減法運算性質,對于小數(shù)加、減法同樣適用。

      三、復習鞏固

      1、練一練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獨立完成,組內交流思路.⑵指名匯報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賽完成,同學間互相介紹好的經驗、方法。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課后小結: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第105頁練習十八 課

      型:練習課

      教學要求:

      1、鞏固小數(shù)的簡算,并能判斷哪些能用簡便方法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進行簡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進行簡算的能力。教學重點:運用定律進行簡算。教學難點:準確的進行簡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簡算練習

      1、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題能用簡算的就用簡便方法計算。(比賽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解決問題

      1、P105 4 2004年春季運動會 田徑 思念機組男子4×50米接力賽選手情況:

      (見書)

      提問: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么問題?

      ⑶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⑷獨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

      提問: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么問題?

      ⑶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⑷獨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驟組內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么問題?

      ⑶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⑷獨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過觀察圖、計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總數(shù)使多少?⑵通過計算你還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說說每輪動作后,這三對選手的的分及排名情況

      四、作業(yè):第134頁7題 總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課后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shù)加減法.課型 :復習課.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法則和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正確進行運算.2、能夠對一些能簡算的題簡算.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和靈活解題能力.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計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問: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是什么? 什么樣的題可以簡算?根據是什么? 練習: 1.計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2.選擇正確答案.寫在等號后邊:(1).9.26-3.96+8.905=(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20 1.1 1.19)(3).40-9.05-(3.8+6.02)=(21.13 33.35 20.95)3.先觀察數(shù)字特點.能用簡便算法計算的用簡便算法計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8.43+2.87+0.57+0.13

      4.列式計算:(1).27.8減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減去37.82.得多少?

      二.解決問題: 1.一只駝鳥每小時跑54.3千米,一輛卡車每小時行45.7千米.鴕鳥的速度比卡車快多少千米?

      2.錦華水泥廠原計劃全年生產水泥13.58萬噸,結果上半年生產7.96萬噸,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產0.04萬噸,全年超過計劃多少萬噸?

      3.有兩個糧食倉庫 ,第一個倉庫里有糧食57.5噸,第二個倉庫里有50噸,后來從第一個倉庫里運走糧食9.9噸,這時第一個倉庫的糧食比第二個倉庫少多少噸?

      4.專業(yè)隊用三個月挖了一條9.5千米的水渠,第一個月挖了2.75千米,第二個月比第一個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個月挖了多少千米?

      下載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目標計劃word格式文檔
      下載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目標計劃.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lián)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范文推薦

        人教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 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

        人教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總結

        四年級第二學期數(shù)學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一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在這一學期中,我能立足崗位,勤奮敬業(yè),團結協(xié)作,順利而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現(xiàn)簡要總結如下: 一、學......

        人教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練習題

        第七單元練習題班別:姓名:一、看拼音,寫詞語。shěnɡlüèbiànlùnxìnfènɡdǎndàwànɡwéiwéibèishuānzhùtuōzhùqīnɡchèjiàndǐjiěshìxuānbùɡùzhíshǎ......

        四年級下冊7單元目標

        25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教學總目標: 1.借助音節(jié)認讀(課件出示)12個生字詞。正確認讀“辯論、信奉、違背、解釋、教授、宣布、固執(zhí)、膽大妄為”等詞語。正確、端正書寫“略、奉、違......

        人教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教案9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教案9 第九單元數(shù)學廣角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試行〉》中指出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與數(shù)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冊教材注重體現(xiàn)這一要求,教材......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工作計劃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工作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訓練(模版)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訓練(5)-三角形 學生姓名輔導老師 易先友 一、用心選一選。 1、一個三角形有( )條高。 A、1 B、3 C、無數(shù) 2、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是20°,那么另一個角......

        四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 單元計劃

        第六單元 教學計劃 單元教材解讀  單元由四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六組成。四篇課文分別是精讀課文《爬山》《語言的魅力》《寓言兩則》和略讀課文《米芾學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