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語教學中板書優(yōu)化的探討
中學英語
梁平縣袁驛中學 謝超 ***
英語教學中板書優(yōu)化的探討
Summary :Writing-on-the-blackboard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procession of teaching.It can affect the result of teaching directly.In the English-teaching procession, a teacher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his or her own design of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for English is a foreign language to his or her students.Whil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the teachers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as follows: 1)the principle of aim 2)the principle of terse and concise 3)the principle of writing in order 4)the principle of standard writing.The methods of the writing-on-the-blackboard design aren’t always unchanged.Teachers can work out a different design going with a different type of tex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writing-on-the-blackboard, such as Analysis, Contrast, Drawing-with-text, Diagram, Frame and so on.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more types of design.Teacher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m flexibly and get the best effect on teaching.All in all, a good design of writing-on-the-blackboard can not only display the outline of a text fully, but also it can make a full show of teachers’ fine plot of the text and bring the students into the feeling beauty.Key Words: design of writing-on-the-blackboard English teaching the followed principle methods
內容摘要 :板書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注意自己的板書設計,因為英語畢竟是一門外國語言。在板書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目的性;2)語言要精煉,提綱挈領;3)板書設計要有序;4)書寫要規(guī)范; 5)板書要生動活潑。
板書設計院的形式并非一成不變。教師要根據(jù)所屬課文的不同的類型而設計出不同形式的板書。板書的方式有很多,如:分析歸納式、比較或對比式、圖文式、表格框架式、設問式、數(shù)據(jù)線條式、推理式。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方式。教師在教學法中要靈活運用,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總之,好的板書設計能充分展示課文綱要,體現(xiàn)教師的巧妙的構思并讓學生產生美的感受。
關鍵詞:板書設計 英語教學 遵循的原則 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每個教師都離不開板書。板書是教師在這節(jié)課里勞動成果的體現(xiàn),是整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反映,是開啟學生思路的鑰匙,是通向知識海洋彼岸的橋梁。
1.板書與英語教學
板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把學生的視覺與知覺完整地統(tǒng)一起來,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以聽說領先,讀寫跟上。高中英語教學則轉為側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兩個階段都離不開板書。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學會說一段話之后,教師再在黑板上書寫出來,使學生們既能說它又能看到它,加深了學生們的記憶,使他們記得更清楚,更牢固。另外,還可以在黑板上通過簡筆畫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在情景中學會語言的運用。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板書的作用更大,課文的重點,難點,語言點,不僅要板書出來,而且課文內容的脈絡也應在黑板上反映出來。
中學英語
梁平縣袁驛中學 謝超 *** 總之,板書是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手段。2.板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教師的板書并不是隨意亂畫,想寫就寫。一面好的板書,如同一幅優(yōu)美的藝術品,書寫過程也類似于作家作畫,經(jīng)過構思—著筆—潤色—修改—成畫等一系列創(chuàng)作過程,它的一筆一畫必須是畫龍點睛,別具匠心。因此,教師板書時必須認真構思,精心設計。
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我認為英語教師在板書時,要做到以下五點: 2.1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克服隨意性。
教師上課前必須做到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明確教學目的。認真?zhèn)湔n,理清該堂課涉及的知識點,分析學生的知識狀況和學生的能力水平,仔細設計板書內容并把課堂所要板書的內容寫在教案上。努力克服想到什么寫什么、重要的內容要板書、不重要的內容也要板書的現(xiàn)象。
2.2板書的語言要精煉,提綱挈領,具有條理性。
教師的板書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需要,既要反映所要講述的內容,又要對所講內容進行高度概括和濃縮。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精煉和濃縮簡單地理解為單詞或句子寫半截再加一些刪節(jié)號。2.3板面設計要合理,嚴禁雜亂無章。
板書的內容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教師不注重版面的合理布局,隨意亂寫,亂畫,整個版面一團糟的話,這樣的板書還不如不要。因此我們英語教師備課時要做好每節(jié)課的板書計劃,巧妙安排,一堂課上完時,縱觀黑板,學生們應能看出整節(jié)課知識內容的整體框架。
一般來說,我把黑板版面分為主體部分和輔助部分。原則上講,主體部分是不能擦掉的,而且往往是把它放在黑板中間偏左的地方,課文的重點、語言點、課文內容的中心語句,有層次地在主體部分,書寫清楚。而輔助部分則分有兩處,一是在黑板的最左邊,它用來板書那些提示用的詞或詞組;另一處在黑板的右邊,這部分用來書寫例句和畫簡筆畫。
當然,板書布局的設計可以因人而異,但必須布局合理,層次清楚,富有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使學生有窺斑見豹之感。2.4書寫要規(guī)范,嚴禁龍飛鳳舞。
板書是用來提示重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的。所以要工整、清潔、醒目。這樣的板書不僅能使學生對知識點感知更清淅,而且能使學生進入愉快的心境中去,感到一種美的享受。英語教師特別要注意這一點。平時板書時大多寫的是英語句子,若不注意字母書寫的規(guī)范性,字母間不該連寫的卻連寫、不該空格的卻空格,整個內容寫得是龍飛鳳舞,亂七八糟。學生就會越看越糊涂,認字成為他們的負擔,使他們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2.5板書要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避免一成不變。
《心理學》認為:新奇的東西很容易成為注意的對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復的東西,就很難吸引人們的注意。因此教師的板書應時常有所變化,不能一成不變。有時可用表格形式,有時也可用語言歸納式。
英語教師還必須巧妙地利用好簡筆畫。它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配合教學內容更能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望,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畫簡筆畫有技巧,但它不是藝術畫,只要大體上有那么個意思就行了。即使沒有畫好引起學生發(fā)笑,這正好使課堂氣氛變得更活躍輕松。因此教師不必擔心技法不高。另外,教師應適當?shù)剡\用彩色粉筆來提示重點和難點,以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但又不能濫用彩色粉筆,中學英語
梁平縣袁驛中學 謝超 *** 隨意圈圈點點,以避免縮小了“背景與對象的差別”,產生吃力不討好的現(xiàn)象。3.板書設計的方式 3.1分析歸納式:
當教師對具體講課內容逐一分析后,或學生經(jīng)過全面思考與課堂討論后,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時,運用分析歸納式板書能使學生集零為整,抓住實質,掌握重點,從而使課文主旨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SBIB Lesson 34 是一篇人物介紹的文章,文章開篇就告訴讀者,中國是最早研究農學的國家之一。同時研究農學的先驅進行了具體描寫,通過對這篇短文的閱讀Jia Sixie的人物形象與事跡躍然紙上。教師若引導學生找出主題句和細節(jié)描寫的關鍵詞,然后進行板書,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肯定透徹。
1).China was one of the fir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study the science of farming.→the earliest research centre ?,catch wild animal ?collect seeds and nuts ?developing ?
2).One of the pioneers of farming was Jia Sixie.→born in Yidu ?worked in the government?spent ?collected information , studied it ?studied ways of keeping seeds ?how to improve soil conditions ?wrote a book ?an important summary 3.2比較或對比式
對比式板書適用于內容對比成分較多的教材。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出比較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作出解答,然后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回答,把正反、對錯、今昔兩方面的內容放在一起,讓學生對照、比較、區(qū)別、分辨。這種板書,由于正反鮮明,對比強烈,能使學生獲得記憶準確而鞏固的效果。例如SBIA Lesson 18,這篇課文取材于一篇新聞報道,記述了印度北部一個村莊的人們過去亂砍亂伐、破壞森林的現(xiàn)象和現(xiàn)在婦女們造林、護林的真實故事。教師可通過比較這個小村莊現(xiàn)在和過去的情況,使學生認識到植樹造林的深遠意義。In the past Today no trees left forest programme walked a long way to fetch wood plant thousands of trees the soil was carried away when it rained not allowed to cut down small trees no new trees were planted Everyone looks after the forests grow larger and better
3.3圖文式
將板書和簡筆畫結合起來,用寥寥幾筆線條和不同顏色的文字。勾畫出整篇文章的內容,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有趣,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看圖說話的興趣。例如:SBIB Lesson 74 & 75.The Secret Is Out!教師可進行如下板書:
engineer accident examine boss call at design handtruck remove women’s room
Notco Company leg(hurt)refuse pretend tell her story
中學英語
梁平縣袁驛中學 謝超 *** 3.4表格框架式
對相互間有聯(lián)系而有區(qū)別,學生容易混淆的內容,可采用表格框架式板書,以引導學生認識其異同,掌握其精髓。通過表格,可以引導學生對有關知識進行異同對比,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其特點是直觀性強,富有表現(xiàn)力。例如:SBII Lesson 34 這一課主要圍繞保護地球這一話題,從earth , air , water , animals 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地球的環(huán)境危機及其成因。教師可讓學生邊閱讀課文邊填寫黑板上的表格,并向他們征求解決總題的方法。
phenomena causes suggestions Earth Air Water animals 3.5設問式板書
設問式板書是用問號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板書。這種板書,可根據(jù)教學目的、要求,在課題的難點或重點下邊,引而不發(fā)地劃上一個或幾個問號,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或對全文的用幾個問題進行概括性的提問,讓學生有興趣探究下去,了解全文的內容。此板書通常用于起始課。其特點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目的性明確。例如:SBI Lesson 58是一篇科普文章,其題目就是以設問形式出現(xiàn):What Is A Healthy Diet ?這使得讀者有探究下去欲望。對文章的內容可再設計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全文:
? What do people need to live ? How much do you burn up in sports ? ? How do people like the Chinese diet ? What about the western diet ? ? What effect do they have each ? 3.6數(shù)據(jù)線條式
這類板書用各種數(shù)據(jù)或簡單的線條,或勾勘出故事情節(jié),或表示事物空間、時間的進程,顯得簡潔明了。例如:SBII Lesson 74.Martin Luther King , JR 本文是講述King 為黑人的權利成長奮斗的歷程。文中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較多,時間線索較明朗,因而本文采用數(shù)據(jù)線條式板書,會使學生思維清晰。1.1929 2.15 3.1948 4.1865 5.1951 6.54600 7.1964 8.1965 9.1968 3.7推理式
此種結構具有結構整齊,簡潔明了的特點。例如,SBI Lesson 90 一課講述了埃及人民為治理尼羅河泛濫成災而興建阿斯旺水壩,并用之來調節(jié)水的流量和發(fā)電;但水壩的建成導致了水位大幅度的上升,使古廟受淹,大量的村民不得不遷移。因此,人們又制訂出各種拯救古廟的方案。教師在學生閱讀時,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內容啟發(fā)學生思考、推理、并板書如下: old temples in danger →different rescue plans ↑
water level of the lake rose →53000 people moved ↑
Aswan Dam built →electricity made ↑
the River Nile flood 中學英語
梁平縣袁驛中學 謝超 *** 總而言之,板書不是一種形式,更不是為了裝飾課堂,它是為教學服務。好的板書設計,既能體現(xiàn)一個教師嚴肅的治學態(tài)度和教學作風,而且還可以看出他對教學內容透徹的理解;既能體現(xiàn)教師的巧妙構思,又能表現(xiàn)出教師的個體審美情趣,而且還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 睢文龍等 《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 浙江教育出版社
3. 王 悅: 《教學指導書系列?板書藝術》紅旗出版社
4. 曹以平:5. 葛文山 :“英語課文教學的幾種板書設計”,《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2年第六期。
2000年第七期?!芭囵B(yǎng)學生復述的技巧”,《中小學外語教學》
第二篇: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
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
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qū)公共課部外語教研室 龐常青
入世以后, 境外高校紛紛搶灘中國教育市場,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它作為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可以強強聯(lián)手, 培養(yǎng)復合型國際化人才!與世界上教育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專業(yè)設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等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是縮短這一差距、與國際接軌、培養(yǎng)21世紀國際化人才的有效方式。其中重要任務應該是借鑒國外教學特色和經(jīng)驗,使我國教育能迅速發(fā)展壯大。
根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占36%;電氣信息類占13%;經(jīng)濟類占10%;其他專業(yè)占22%;純語言類只有19%??梢?,大多數(sh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都有自己的專業(yè)方向。由于這些專業(yè)大多使用雙語教學,因此,外語教學的地位和方向就要首先進行合理科學地定位。
我們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qū)2007年開始承擔中澳、中美合作辦學的任務。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深感責任重大,這是新的機遇,也是新的挑戰(zhàn)。在沒有前車之轍可以借鑒的情況下,我們開動腦筋,深入學習,形成自己對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學的新認識。
一 充分認識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中外合作辦學班的學生教育應該不外乎3大目標:語言目標、專業(yè)知識目標以及英語思維能力目標,最終培養(yǎng)既精通英語,又有自己專業(yè)化特長的國際性人才。
從語言目標目標來講:無語言障礙是21世紀人才條件之一,而英語成為世界共通語是不爭的事實。合作班的學生的優(yōu)勢應該首先是語言優(yōu)勢。如何使學生能掌握英語這門第二語言,使其成為特長,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從英語思維能力目標來講:因為漢語與英語分屬兩種不同的語系, 二者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 兩者思維方式不盡相同。對于那些原來用英語表述的信息, 只有同英語思維者一樣思考, 將信息放置在特定英語背景下, 根據(jù)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思考,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目前, 中國學生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是語言運用能力差,最大的障礙就是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差。因此,加強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是重中之重。如何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轉變到加強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交際模式是英語教師的又一責任。
從專業(yè)知識目標來講:由于合作辦學的教材大多是原版教材,如果要深入學習并很好地消化吸收這些教材,英語的理解能力就是一把鑰匙,由此也更顯現(xiàn)了合作辦學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二 充分認識中外合作辦學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
由于現(xiàn)實的原因,中外合作辦學班級的學生基礎相對要差一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語言溝通能力的薄弱。教學具有雙向性特點,需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國學生在語言上的最大障礙是口語能力差,在與外籍教師的溝通和探討上有困難。尤其在案例討論中,很難到理想效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專業(yè)學習,以至于出國深造。要解決語言的瓶頸問題,有效英語教學應該是問題的解決方式之一。
2.長期的英語學習思維模式與習慣形成不利的影響。由于我國長期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思維還只局限于題海戰(zhàn)役中,要根本扭轉該局面,使之轉向交際英語學習方向,應該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3.英語學習的軟環(huán)境,即語言環(huán)境,很難有效地創(chuàng)建起來。很多努力都曾經(jīng)嘗試過,但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沒有持久性。如果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建不起來,英語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4.硬件設施不完善。交際英語要求很多多媒體素材,要使用多種多媒體手段。但目前,我校的硬件設施還跟不上英語教學的要求,這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5.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不足,教師的主動性發(fā)揮不充分。由于我校目前的合作辦學正處于起步摸索階段,課程設置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語言的學習涉及到很多層面,這些層面如何科學地分配和統(tǒng)一是很嚴肅的問題。如果這些層面設置的不合理,教師的作用就會受到限制,教學效果以及學習效果都可能不盡人意。
三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
考慮到目前的困難以及肩負的使命,我們借鑒經(jīng)驗、立足自我、挖掘潛力,對英語教學進行了全面的優(yōu)化,以期能適應新的挑戰(zhàn)。1.優(yōu)化教學理念:“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把交際功能作為外語教學的指導方針。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 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機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根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生并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 而是信息的主動構建者, 是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方, 因此, 我們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求教學活動或手段的轉變,更要求教學理念的轉變, 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知識傳授為重點, 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能力培養(yǎng)的轉變。
交際是外語教學的目的和手段。交際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形式。這四種形式相輔相成,不能決然分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交流主要是通過聽說進行交流,而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聽說能力大大落后于讀寫能力,學生學了多年英語,卻聽不懂也不會說。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本質是交際,因此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法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語言。語言的第一性是口語,是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原則,而讓每個學生開口說英語是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學生的聽說能力增強了,也能加速讀寫水平的提高。所以, 我們應首先走出為應試而學習英語的誤區(qū),明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我們的觀點是:聽說交際活動應當作為外語教學的突破口。
聽說交際活動的實現(xiàn)須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我們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英語作為外語,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語言環(huán)境,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以滿腔熱情、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使每一個學生都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另外我們還必須努力為他們提供說英語的機會,鼓勵和幫助每一位學生開口說英語,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
轉變教學方式,組織情景交融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相互促進,并行發(fā)展。這一提法與我國教育界目前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是相一致的。外語教學的直接目標雖然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但其終極目標卻是通過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來幫助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在課堂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學到的不僅是交際能力,同時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尊重人,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精神。因此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和素質的提高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
教學中的交際活動要在內容層次和情感層次的結合上進行,實現(xiàn)教學中情感和認知兩個過程的統(tǒng)一,克服過去那種以認知為唯一目標的教學方法,反映了外語教學心理化、藝術化的必然。在這種情知結合的課堂上,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互溝通,增進理解,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凝聚力。2.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就是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我們嘗試從以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2)給予學生及時、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一個默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份由衷的贊許,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3)堅持用英語講課,使課堂成為一個小小的英語世界,增加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形成聽覺記憶,促進聽說能力的提高。(4)堅持讓學生用英語做值日生匯報,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在眾人面前說英語的機會。用英語講故事、報導一條新聞、推薦一本好書等,題材不限,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并可和臺下學生展開雙向式提問方式,天長日久,各有所獲。在每一天的“Daily Talk”之后,教師的點評和指導是幫助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冰凍三尺非 2 一日之寒,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亦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案,大膽挖掘學生的潛力,需要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忠實的觀眾與評價者,甚至是參與者。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們必須意識到“授人以魚莫如授之以漁”的重要性。依據(jù)《大學英語教學大綱》“, 外語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身的學習”。因此,在上第一堂課時,就應該向學生灌輸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自主學習的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成敗在于自己,在于自己如何利用各種機會學習的能力,在于自己是否掌握了適合自身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會學生怎樣安排學習時間,怎樣使用詞典等學習工具,怎樣利用圖書館獲取知識,怎樣做筆記,怎樣記單詞,怎樣提高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等。
4.優(yōu)化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有限的多媒體教室。用PPT 文件的播放代替板書, 既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 又使教學更加清晰、生動。還利用投影儀進行文字、圖片等的實物展示,放映從網(wǎng)上下載的最新時事, 或通過播放短片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5.優(yōu)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上實行參與式和體驗式教學, 主要的做法包括以下幾點: 1.小班教學;2.教師和學生進行適時的課堂溝通;3.運用體驗式教學加深學生對有關理論的理解;4.給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5.分組作業(yè), 通過分組作業(yè), 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使他們能夠更快地適應國外的學習模式。6.優(yōu)化教學目標
根據(jù)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 我們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教學目標要達到的英語能力主要包括語言的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 又稱吸收能力(reception)和創(chuàng)造能力(production), 前者指的是聽力與閱讀, 后者指口語和寫作。我們參照教育部大綱的能力要求制定出了針對我校學生的教學目標: 1)能基本聽懂英語授課, 理解語速稍慢的音像材料或節(jié)目;2)能進行課堂討論、發(fā)言和日常交談;3)能理解難度中等的閱讀材料的大意和快速瀏覽簡易文章及報刊, 掌握基本閱讀技能;4)能在30 分鐘內寫出150 詞左右的短文(包括常見應用文), 內容完整、用詞恰當、語意連貫,等等。7.量化教學指標
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我們以斯金納程序教學理論和大綱的能力培養(yǎng)要求為指導, 制定了能力培養(yǎng)的量化指標, 即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制定出以日為基本單位的達標要求: 聽力30~50 分鐘;會話30~50 分鐘;閱讀500~700 字;寫50~100 字;翻譯并背誦5~8 個句式不同、表達地道的句子。這種量化要求使學習按“ 小步子原則”進行;學習情況反饋迅速;學生可自行調節(jié)指標要求, 符合“ 自定步調原則”,允許個體差異存在, 又可確保人人不斷進步。8.優(yōu)化英語教學環(huán)境
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光靠課堂還不足以滿足其要求, 必須營造全英語的教學環(huán)境。應該在有些特定的區(qū)域醒目地標上“ Speak English only” 的標志, 進入該區(qū)域, 就進入了英語語言區(qū)域。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英文書籍、報紙、期刊、雜志和英文歌曲以及電影等,并定期發(fā)布各種英語學習的網(wǎng)站和資料。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很多條件和外教接觸, 如: 一起進行各種文體活動、郊游、組織學校的英語角等, 通過營造全英語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運用 能力。
9.優(yōu)化教學評估方法
教學評估分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 形成性評估包括學生自我及相互間的評估和教師評估, 如課堂內外活動、作業(yè)、訪談等;終結性評估指期末課程考試和水平考試, 以評價綜合能力為主。但是, 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 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對終結性評估非常重視。然而,形成性評估對學生的學習進步作用尤其重要。因此,我們加大了形成性評估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實踐證明, 形成性評估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提高運用能力, 控制學生學習行為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事求是地說,中外合作辦學中的英語教學是塊全新的陣地,它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應用能力,又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其學習專業(yè)課打好基礎,還要為他們出國學習做好準備,幫助他們通過相應的出國考試,任務的卻不小,擔子的卻很重。但我們相信:我們曾經(jīng)取得過輝煌,只要我們付出努力,我們同樣會再傳捷報。
第三篇: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板書的重要性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板書的重要性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福利路第一小學)
摘 要:一份精湛、富有活力的英語教學板書不僅擁有科學性,而且還富有藝術性。這樣的英語教學板書除了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外,還能啟發(fā)學生思維,同時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這樣就能帶動學生用心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板書設計;重要性
板書著名研究專家彭小明提出:“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板書是藝術,是思維的結晶,是英語教師花費心血設計、提煉、創(chuàng)造出來的,通過板書,學生從中學到了知識的重難點,學會了思考的方法,體會到了老師創(chuàng)造性的魅力。在教學中,應大力提倡教師主動設計板書,凸顯板書的新設計與新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教學板書的重要性
板書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文字、簡筆畫、表格及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式等,切實提高課堂效果的一種教學行為。板書設計是每一位教師都應掌握的基本教學技能。一個新穎的板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記憶效果,美觀而且有創(chuàng)意的板書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課堂不但是我們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學生心靈接受洗禮的舞臺,我們每天都陪伴在學生左右,都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學生。
在當前信息社會,科技高速發(fā)展,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廣泛普及,一些教??在課堂上書寫的板書越來越少,形式越來越單一,有些教師甚至忽略了它,一堂英語課上下來黑板上什么都沒有。顯而易見,它的重要性也已經(jīng)下降了。試問板書真的沒有必要了嗎?板書是我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高度概述與聚集,是教案的濃縮再現(xiàn),是對教材深度與廣度的挖掘,是教學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在板書的指引下觀察、思考、分析、理解和內化教學內容,更是教師幫助學生形成與發(fā)展其認知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是不容也不能忽略的。
二、板書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在一節(jié)課中所要板書出來的內容,都必須是課前悉心設計,并且對于整體布局、呈現(xiàn)的先后次序以及重難點內容的位置都應有所部署,并且還要考慮到書寫的恰當時機。
1.板書一定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板書設計務必要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一節(jié)課是否成功主要就在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在英語課堂中,當老師所講的內容比較多時,恰到好處的板書則可以清晰地反映教材內容,讓學生牢記知識,有利于老師把握學生的學情及動態(tài),以便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案。
例如,如果是一堂語法課,板書在黑板上的句式結構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掌握其特征,排除來自母語的語法干擾。如果是一節(jié)會話課,板書內容更能為學生提供語言練習的框架和充分的替換練習,以此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降低學習門檻。板書上的內容就像新聞主播對面的提示字幕,讓教學對話得以進行。在新授課中,板書可以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練習新授內容;在練習課上,板書可以直接幫助學生概括、整理和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2.板書設計中一定要清晰地體現(xiàn)教學的重難點
板書多以綱要的形式呈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合理的板書可以通過教學步驟清晰明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將教學內容中的關鍵所在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感知和領會所學的內容。例如,在小學英語課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或不同形狀的圖形來呈現(xiàn)重點詞句,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度,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們清晰地把握教學的重點,一目了然,效果較好。
3.合理布局的板書可以為課堂錦上添花
眾所周知,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我們教室都配備了電子屏、投影設備。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黑板被割裂成了左右兩塊,中間被電子屏幕占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教學時就一定要注意板書的合理布局。因此,呈現(xiàn)什么,如何展示,教師應成竹在胸,在設計時內容的詳略、刪減、布局的調整、字體的顏色、大小都應事先考慮。一般把黑板分為兩部分:左邊部分為主板書,主要寫重難點,右邊為輔助部分,可以較為靈活機動處理,并可以隨時擦換,還可以展示小組競爭內容或拓展材料。
4.教師的板書應具有示范性
教師的板書將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板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又是長遠的,尤其是對小學英語教師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小學階段,學生開始初步形成第二語言的習慣養(yǎng)成。而作為這個階段的啟蒙者,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效仿的內容,比如,語音語調、字母書寫等等。小學生此時的模仿力最強,教師書寫的規(guī)范與否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規(guī)范的板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教師在板書英語時,也應該像小學語文老師一樣書寫規(guī)范字,字跡不能潦草。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板書時應運用四線三格規(guī)范書寫。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熟練靈動掌握板書設計,是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缺一不可的基本技能。板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學好這門藝術,做好這門學問!
參考文獻:
彭小明.教學板書審美論[J].教學評論,2004(2).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6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英語板書設計多樣化的研究》成果,批準文號:GS[2016]GHB0608。
編輯 李琴芳
第四篇: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設計
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設計
摘 要
本文從整合教材內容,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活動,師生溝通反饋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設計。首先,教師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整合教材,加強對教材的駕馭能力,為提高課堂效果做好充分準備。其次,課堂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學生熟悉的資源。最后通過加強師生溝通及時得到反饋,調整教學設計。以上三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緊密結合才能達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繼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任務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平臺。然而,在當前的實際英語課堂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如何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問題尤為顯著,存在不少低效、高耗的現(xiàn)象。有些課堂重形式、輕效果,有些課堂活動則過于機械,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活動缺乏樂趣。因此,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關鍵在于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和反思,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有了一些體會。
一、教師應整合教材內容,使知識立體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合理的使用教材,認真分析各單元的內容,理清教學思路,尋找教學脈絡,加強對教材的駕馭能力。真正高效的課堂講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照本宣科地講解只會讓學生感到英語知識點的零碎和課堂氣氛的沉悶乏味,其效果不佳,所以教師應整合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情,設計出每一堂課。
例如在講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時,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圖。通過將本單元的多張插圖的場景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設置學習情境,讓學生想象他們在談論什么。由此引出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主語+情態(tài)動詞+動詞原形do,再由此導出本單元的出題:為新學期學校社團部納新,各個俱樂部的成員積極籌辦。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四組,給每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如:寫一張你所在的俱樂部(音樂、運動、棋牌、藝術等)宣傳海報(3a),做一張新成員信息登記卡(3),幫助俱樂部招賢納士(1a-3b),寫一張校辦搖滾樂隊招聘音樂家的廣告(3b)。利用這四個活動,把要進行的四個語法操練活動安排給他們分別去完成,這樣對教材知識的合理整合,使各部分內容像故事一樣串聯(lián)在一起,加之對圖片的運用,為教學創(chuàng)造語境,在練習目標語言時,使學生親臨其境,使語法教學在課堂中變得自然一體,便于學生吸收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之后,教師應不斷地反思和總結,逐步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最終形成高效的教學模式。
結 論
通過對以上三方面的闡述,本文初步探討了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設計,即教學設計要在整合教材,立體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調整教學設計,最終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但對優(yōu)化英語教學設計策略的探索是無止境的,還有很多方面等待我們去共同實踐與探索,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將在此基礎上,不斷地總結和反思,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使其得到更深層次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皮連生 教學設計——心理學的原理與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章振邦 談談中學生如何學好英語語法[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10.[3] 賈清珍 培養(yǎng)興趣是英語教學的關鍵[J].教學實踐與研究,2004(8).[4] 錢希潔 語境在語法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11,19-22.[5] 馬德玲 在情境中教學詞匯和語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10,23-27.4-
第五篇:用信息技術 優(yōu)化英語教學
優(yōu)化英語教學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和變化,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人類社會已進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以知識為基礎的經(jīng)濟,其最為突出的現(xiàn)象是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將會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那么,我們如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揮其優(yōu)勢和特長,在學校教育中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培養(yǎng)出會學習,善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的外語人才呢?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功能,作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突破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景,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這是由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所決定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切實掌握基礎知識,培養(yǎng)英語交際運用能力,發(fā)展智力和情感。那么,教師就必須是課堂教學的設計師,為學生提供能夠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就顯得極其重要,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學生能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交際。在此期間,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使教學多樣化、交際化,把枯燥的單詞有機地組成對話形式,編寫成小故事、短句或小品來表演;把語法知識點改編成有趣的游戲。在這個階段,教師僅是個指導者、導演。在這個真實的情景交際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大膽參與表演,發(fā)展他們的交際技能,使學生敢說、樂說、會說。這樣在運用中自然地記住了詞匯,大大增強了語感。
在教學Lesson15課時,我避免了用簡單枯燥的數(shù)字操練形式,而是運用計算機信息、計算機技術形象生動地展示門牌號碼、自行車號碼、電話號碼、摩托車號碼、汽車號碼等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種信息,跟隨著畫面上跳動的數(shù)字有節(jié)奏的跟讀。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對英文數(shù)字的實際運用,我又穿插了一首英文數(shù)字歌,讓學生們在樂中學、學中樂,并用所學的數(shù)字說一說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通過練習,孩子們學會了用英語來表達數(shù)字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和用的能力。色彩鮮艷的畫面、逼真的視覺形象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教學中,我把大量的口語交際情景用動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通過畫面提供情景,學口語、用口語,發(fā)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更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情景對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輕松愉快地交際中,克服了小學生口語能力低、弱的恐懼心理,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使他們從小養(yǎng)成敢說、愛說英語的好習慣,讓他們更好地去聽說交際,使他們能在不同的情況下充滿自信地與人交談。
二、展示課堂教學結構與過程,優(yōu)化學生思維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系統(tǒng)地將文字、圖片、聲音和圖象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形象,以調動學生的視聽覺等多種感官,使他們產生一種渴望獲取新知識的沖動。這樣,就能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知識的認知活動中去。使得他們的認知活動從文字走向圖象、從無聲走向有 聲、從單調走向多彩、從單一走向多元,由此產生豐富的內心體驗,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深刻性和多向性。運用這一技術,形成了程序性教學,構建了良好的認知結構。
在此過程中,除了善于啟發(fā)學生思維,教師還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學11、12、13、14、15這五個數(shù)字時,就把這些數(shù)字根據(jù)它們的讀音規(guī)律讓學生進行歸類,然后利用我們前面幾節(jié)課所學的0--10以內的數(shù)及句型What's … and …? 圍繞一個數(shù)字,四人 一組討論,說一說這個數(shù)字可以由哪些數(shù)字組成。同一個數(shù)字有了這么多精彩的答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各抒己見,不僅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而且起到了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同時,畫面上出現(xiàn)大量的組合,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想方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捕捉滿足與歡樂。給予他們信任與勉勵的目光,克服少數(shù)后進生的自卑感,讓他們在快樂中接受教育、在不斷探索中迸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在實踐中滲透語言知識,讓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使他們腦子里的感性知識多于理性知識,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就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將枯燥字母的“形”用生動的畫面顯示出來、將抽象的語言材料與具體事物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通過形象思維來領會語言知識,讓他們的語言與思維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下更加具有立體性。
三、優(yōu)化視聽說組合,增加操練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語言是有聲的,學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說話,也就是為了交際。這一切,都有賴于學生的聽力理解程度。因此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我都穿插聽力訓練,帶著問題聽錄音,然后再回答問題,這樣既提高了聽力,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在傳統(tǒng)的電教媒體中,幻燈投影有像無聲,錄音機有聲無像,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圖、文、聲并茂,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增強了教學的魅力,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學生的“眼、耳、口、腦、手”把“視、聽、說、想”有機地結合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形式多樣的視聽說訓練,挖掘學生語言表達的潛力。
由于利用計算機集板書、演示、練習于一體,一切均可以由程序控制,節(jié)約了大量板書的時間,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圖、文、聲并茂的直觀優(yōu)勢,易于突破教學難點,減少了許多繁瑣的細節(jié)。另外,利用它輔助教學,可大容量、超高速、反復地給學生操練新授內容,這樣學生參與的機會就明顯增多,教學的密度和廣度隨著增加而有機地增加。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它這一優(yōu)勢,基本上達到了人均操練3--4次的預定目標,加大了練習量,切實地減輕了學生課后作業(yè)過多的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把“減負”工作落到了實處。
綜上所述,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已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重視。它不僅具有一般電教手段的優(yōu)勢,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以其優(yōu)異的功能、出色的表現(xiàn)贏得了廣大師生的青睞,顯示出不同凡響的教學效果,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是一種新事物,它代表著課堂教學手段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課堂教學的實踐證明,利用這一技術輔助教學是一種高層次、高效率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有效途徑。我們堅信只要合理正確地使用這一技術,就能達到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