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九下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時間:2019-05-15 05:47:21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九下文言文知識點歸納》,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九下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第一篇:九下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2 鄒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又”,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3 徐公來,孰視之。

      孰,通“熟”,仔細。4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5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通“辨,辨別。6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與,通“歟”,語氣詞 7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得,通“德”,感激。8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9 衡與慮。

      衡,通“橫”,梗塞,不通順。10 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通“弼”,輔弼。11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指,通“直”,直接。12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13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有智慧。14 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沒有。15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16 無隴斷焉。

      隴,通“壟”,高而不相連的山岡。17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簡,通“揀”,挑選。18 必能裨補闕漏。

      闕,通“缺”,缺點。19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20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古今異義詞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義: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今義:為了正義事業(yè)獻身或放棄損害一方的利益。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獄,古義:案件; 今義:指監(jiān)牢。

      情,古義:實情;今義:感情。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古義:見識短淺;今義:品性惡劣。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專,古義:獨自專有、獨占;今義:專心、專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古義:兩次或第二次;今義:表示行為的重復。6 可以一戰(zhàn)。

      可以,古義:可以憑借,可以用;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7 窺鏡自視

      窺,古義:照;今義:從小孔或縫隙里偷偷看。8 而復問其妾。

      復,古義:再、又;今義,往復、重復。今齊地方千里。

      地方,古義:土地方圓;今義:指某一地區(qū)、區(qū)域。10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寡人,古義:國君的自稱;今義:婦女死了丈夫。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鐘,古義:古代的一種量器;今義:計時的器具。12 非獨賢者不是心也。

      是:古義:代詞,這種;今義:判斷動詞。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發(fā),古義:被任用;今義:發(fā)現(xiàn)。

      舉,古義:被舉用;今義:舉起。管夷吾舉于士。

      士,古義:獄官;今義:軍人。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喻,古義:明白、了解;今義:比喻。征,古義:征驗、表現(xiàn);今義:出征。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方,古義:縱橫、面積;今義:方向或或形狀。17 河陽之北。

      河,古義:黃河;今義:泛指所有河流。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曾,古義:竟然,連……都;今義:曾經(jīng)。19 投諸渤海之尾。

      諸,古義:兼詞;今義:眾,許多。20 無隴斷焉。

      隴斷,古義:山岡高地;今義:把持、獨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古義:時;今義:一年四季中的一個季節(jié)。22 誠宜開張圣聽。

      開張,古義:擴大;今義:商店開始營業(yè)。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痛恨,古義:痛心遺憾;今義:深切的憎恨。24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義:出身卑賤,見識鄙陋。

      一詞多義

      間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參與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屬 忠之屬也。種類,類。屬予作文以記之。

      通“囑“,囑托。加 弗敢加也。虛夸而山不加增。

      增加 上 受上賞。

      名詞,上等

      上書諫寡人者。

      動詞,送上,進獻 下 乃下令。

      動詞,頒布、下達受下賞。

      名詞,下等 若

      1干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動詞,及、比得上

      門庭若市。動詞,如、像 有 鄒忌修八尺有余。通“又”欲有求于我也。動詞,與“無”相對 朝

      1朝服衣冠。名詞,早晨于是入朝見威王。名詞,朝廷能謗譏于市朝。名詞,官府的大堂

      皆朝于齊。

      動詞,朝拜 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誰,哪一個,疑問代詞

      徐公來,孰視之。通“熟”,仔細,形容詞 而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轉(zhuǎn)折連詞,卻,可是 2 呼爾而與之。修飾連詞 于

      1是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動詞

      萬鐘于我何加焉。

      對,介詞 為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讀二聲,做,動詞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是,動詞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前一個讀四聲,炒了,介詞;后一個讀二聲,做,接受,動詞 得 者者不可得兼。能夠,動詞得之則生。得到獲得,動詞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與“德”,感恩。亡 國恒亡。滅亡,動詞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逃跑,動詞。舉 膠鬲舉于魚鹽之中。被舉用,被選拔,動詞發(fā)于聲。發(fā)出,動詞。之

      1寡助之至。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三里之城。助詞,的 3 夫環(huán)而攻之。代詞,代上文的城郭,它 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助詞,用在后置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不譯 于

      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介詞,從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詞,給 曾

      1曾不若孀妻弱子。副詞,竟然,連…都曾益其所不能。動詞,通“增”,增加 亡 河曲智叟亡以應。副詞,通“無”,沒有 2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動詞,逃跑,逃亡 焉

      1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始一反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3片無隴斷焉。兼詞,于此,在那里 其

      1中其妻獻疑曰。代詞,他的 2 其如土石何。助詞,怎么,如何。且 看且九十。副詞,將要,快要且焉置土石。連詞,況且,另外 諸

      1投諸渤海之尾。兼詞,之于諸將皆失色。眾,各位 之

      1以君之力。助詞,的 2 曾涌損魁父之丘。湊足音節(jié),不譯 3 汝之不惠。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操蛇之神聞之。助詞,的;代詞,指愚公移山這件事。遺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留給,動詞

      2深追先帝遺詔。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名詞 效

      1恐托付不效。成效,名詞

      不效則治臣之罪。效果,名詞 于

      1是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介詞,到,引出處所躬耕于南陽。介詞,在引出處所敗軍之際。介詞,在,引出時間 受任于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介詞,對,引出動作對象。所以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的原因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用……的 以 以光先帝遺德。連詞,來,表示目的以塞忠諫之路也。連詞,以致辭,表示結(jié)果咨臣以當世之事。介詞,把,拿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詞,因為

      詞類活用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神氣,名詞用作動詞,賜福。2 公將鼓之。鼓:一種打擊樂器,名詞用作動詞,擊鼓。3 朝服衣冠。2名詞不達意“服”帶賓語“衣冠”,用作動詞,穿戴。4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美,即“認為---美”。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詞“私”帶賓語“我”,用作動詞,偏愛。6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名詞用狀語,表示動作行為“刺”的方式,當面。7 所以動心忍性。動:驚動,這里是使動用法,“使---驚動”;忍:堅韌,使動用法,“使----堅韌”。8 苦其心志??啵豪Э?,使動用法,“使----感到痛苦”。9 勞其筋骨。勞:勞累,使動用法,“使----勞累”。10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餓:饑餓,使動用法,“使----忍受饑餓”;空乏:資財缺乏,使動用法,“使-----受到貧困之苦”。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入,動詞,活用為名詞,在國內(nèi);出:動詞用作名詞,在國外。懲山北之塞。懲:形容詞用作動詞,以----為苦。吾與汝畢力平險。畢:形容詞用作動詞,用盡;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14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詞作狀語,用箕畚。15 跳往助之。跳:動詞作狀語,跳著。何苦而不平。苦:形容詞用作動詞,擔心,憂慮。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光:名詞作動詞,發(fā)揚光大;恢弘:形容詞作動詞,發(fā)揚擴大。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忠善:形容詞作名詞,忠善之事。19 先帝稱之曰能。能:名詞作動詞,有才能。親賢臣,遠小人。親、遠:形容詞作動詞,親近、遠離。21 攘除奸兇。奸兇:形容詞作名詞,奸詐兇惡的敵人。22 此皆良實。良實:形容詞作名詞,善良誠實的人。俄頃風定云墨色。墨:名詞用作動詞,指像墨的顏色一樣黑。

      第二篇:九下英語知識點總結(jié)

      初三英語下冊句型及短語

      Module 1: 1.have to不得不don’t have to = needn’t 不必,無需 2.welcome back歡迎回來 3.be full of = be filled with充滿 4.good luck好運bad luck倒霉 5.stay with和…呆在一起 6.fly to飛往…/ walk to走著去…/ ride to 騎車去 …/drive to 開車去… 7.have quite a good time =have a very good time = have a great time 玩的開心 8.go sightseeing去觀光 9.go for a walk去散步 10.had better(not)do sth.最好(不)做某事 11.at the end of在…盡頭,在…末尾in the end = at last = finally 最后,最終 12.plenty of許多,大量 13.the school leavers’ party畢業(yè)生派對 14.take place = happen 發(fā)生 15.look forward to盼望,渴望 16.sit in one’s seat坐某人的座位 17.be about 關(guān)于 18.with tears in one’s eyes眼含淚水 19.dream about /of sth / doing sth夢到(干)某事 20.in front of 在…前面 22.set off出發(fā) 23.be able to 能/ be unable to= can’t 不能 24.at the start of = at the beginning of在開始的時候 25.hold sb in one’s arms擁抱某人 26.be bad for = do harm to對…有害 27.take off脫衣,起飛 28.visit relatives 走親戚 29.in a low/ loud/strong voice 用(低)大聲 30.with great interest 有極大的興趣 31.push away 推開 32.in order 排序,按順序 33.take a tour to = have a trip to = travel to 去…旅行 Module 2: 1.be worried about = worry about為 … 擔心 2.be surprised at對…感到吃驚 3.What’s …like?…是什么樣子? 4.talk about談論,談及 5.Guess what!猜怎么著!6.That’s fantastic!太棒了!7.have a look at sth 看一看… 8.swimming pool游泳池 9.prefer = like better更喜歡 prefer…to…相比…更喜歡…prefer to do…rather than do…寧愿干…而不愿干… 10.I bet!我打賭,我保證 11.be pleased to do sth.高興干某事 Be pleased with對…滿意 12.expect to do sth.期望干某事 13.do well in = be good at 擅長,在…方面做得好

      14.ask for 請求,要求 15.in addition另外 16.at least至少 17.instead of doing sth.代替,而不是干某事 18.it is+adj +to do sth.干某事是… 19.have been in /at住在…,呆在… 20.pass exam通過考試 21.secondary school初中 22.be away from離開… 23.be far away from離…遠 24.be present出席be absent 缺席 25.make a speech做演講 26.last for持續(xù) 27.have a rest /break 休息 28.two more = another two又兩個,再兩個 29.stand for代表 30.personal health 個人健康 31.the danger of…的危險 32.learn to do sth學習干某事 33.as well as和;像…一樣好34.as well 也 35.take exam 參加考試 36.sport ground運動場 37.such as 諸如,如 38.parents’ meeting 家長會 39.get good grades取得好成績 40.more and more 越來越…the more… the more… 越…就越… 41.benefit from從中…受益 42.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有毛病 43.get together 相聚 44.in fact 實際上 45.speak to 對…說 46.teach oneself 自學 47.spend …on sth.在…上花費…Spend …(in)doing sth干某事花費… 48.keep …away from… 讓…遠離… Module 3: 1.organize a debate 組織一場辯論 2.in the old days = in the past 在過去 3.take medicine 吃藥 4.as … as …像…一樣…not so …as…不像…一樣… 5.take exercise 做鍛煉 6.do one’s best to do sth盡最大努力干某事 7.prevent illness 預防疾病 8.nearly finished!快完成了!9.be interested to do sth 干某事有意思 10.all one’s life終生 11.ask sb about sth 關(guān)于某事詢問某人 12.fall off = fall down from從…掉下來 Module 4: 1.go shopping 去購物shopping center 購物中心 2.borrow … from…從…借入…lend…to…把…借給… 3.take a look at = have a look at 看一看 4.on the left / right 在左邊 / 右邊 5.a bit of 一點 6.go for 追逐,追求

      7.catch one’s attention / eyes吸引某人的注意 8.personal look 個人相貌 9.a number of許多the number of…的數(shù)目 10.care about關(guān)心,在乎 11.designer clothes 名牌服裝 12.big name 知名人士,大名鼎鼎 13.for example 例如 14.of course當然了 15.make money 掙錢 16.millons of /數(shù)以百萬計的thousands of/成千上萬的hundreds of/數(shù)以百計的 17.show off炫耀,顯示18.the latest way 最新方法 19.be /get/ become interested in對…感興趣 20.be popular with為…所喜愛 21.go to collage 上大學 22.at the moment 此刻,那時 23.with one’s help 在某人的幫助下 24.help oneself to sth 隨便吃點… 25.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下決心干某事 Module 5: 1.keep to /walk along /go down沿著…走

      2.on one’s own = by oneself 靠自己 3.lead the way 領(lǐng)路 4.fall asleep/ be asleep 睡著 5.something good to eat 好吃的東西 6.go rock climbing攀巖 7.that’s all!就這些了!8.climb up 爬上 9.take a look across 眺望 10.come on 快點,加油 11.go off行動 12.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在午夜 13.keep together 集體行動 14.in the tree在樹上(非樹所生)on the tree在樹上(樹所生)15.on the hillside在山坡上 16.go climbing 去爬山 17.listen up = listen carefully 仔細聽 18.watch out = look out 當心,注意 19.remember doing sth記得做過某事remember to do sth記著去做某事 20.personal safety 個人安全 21.the three of us 我們?nèi)齻€ 22.at noon = at midday 在中午 23.tidy up = clean up 清潔,整理 24.turn around 轉(zhuǎn)身 25.in the tent 在帳篷里

      26.at all times 一直 27.on the trip 在旅途中 28.in bad weather 在壞天氣里 29.in the sunshine 在陽光下 30.be careful of小心… 當心…

      31.make a huge effort to do sth 努力去做某事 32.be / get involved in 牽涉,涉及

      33.pass on 傳遞

      34.at the same time 同時 35.get/ be lost 迷路 36.look out of 向外看 Module 6:

      1.take good care of = look after well

      好好照顧

      2.catch up with追上,趕上 3.fall over摔倒

      4.bump into 撞上,碰見 5.be missing 丟失 6.be hurt 受傷

      7.have an accident 出事故了 8.call for help 求助 9.a bit cold有點冷 10.get a fever發(fā)燒

      / have got a high fever發(fā)高燒 11.nothing serious 沒什么嚴重的 12.thanks to 幸好,多虧,由于 13.plan to do sth 計劃干某事

      14.give sb sth = give sth to sb 給某人某物 15.happen to sb某人發(fā)生了什么事

      happen to do sth 碰巧做某事 16.shoulder by shoulder 肩并肩

      17.come up with = think of 想出,想起 18.wait a minute 等一會兒

      19.have a wound in 在…有一個傷口 20.in the countryside 在鄉(xiāng)下 21.on the couch 在沙發(fā)上 22.keep fit /healthy 保持健康

      23.now and then時而,不時,一直 24.put on weight 變胖,增肥 25.at weekend 在周末 26.say no to對…說不

      27.have an effort on 對…有影響 28.what … for? = why 為什么 29.give in屈服,讓步 30.in other words 換句話說

      31.an old saying 一個古老的諺語 32.weight loss 減肥 Module7:

      1.heat up 加熱

      2.mean to do sth打算,想做某事mean doing sth意味著做某事 3.in the west 在西方

      4.similar expression 相似的表達

      5.help oneself = serve oneself 自助,隨便6.be cross = be angry = be mad 生氣 7.I’m full = I’ve had enough 我飽了 8.be used for doing sth 被用于做…

      be used to do sth被用于干某事 be used as 被用作…

      used to do sth 過去經(jīng)常做某事 be used to doing sth習慣于做某事 9.expect to do sth 期望做某事 10.dress up 打扮,穿衣 11.the first step 第一步

      12.finish doing sth 完成干某事 13.at the end of在…盡頭

      in the end = at last =finally 最后 14.It’s +adj.+for sb+to do sth

      做某事對某人來說是… It’s+ adj.+ of sb +to do sth 某人是…去做某事

      15.pick up 挑選,迎接 16.in order to 為了

      17.the sense of taste 味覺 18.a bowl of 一碗… Module8:

      1.be pleased with對…滿意be pleased to do sth 高興做某事 2.stay still保持安靜、靜止 3.refer to指的是 4.kill oneself自殺

      5.in the front row 在前排

      6.play the role of扮演…的角色 7.take one’s life結(jié)束生命 8.at the back在后面

      9.the way to do sth做某事的方法the way of doing sth 10.find out 找出,發(fā)現(xiàn)

      11.be proud of 為…感到驕傲 12.take a bus tour to visit 乘公共汽車去訪問 13.above all 首要的是 14.in the photo 在照片上 15.plenty of 大量的16.spend a day 度過一天 17.have a chance to do sth有機會做某事

      have a chance of doing sth 18.the latest news最新消息

      19.be well-known for = be famous for以…聞名

      be well-known as 作為…而聞名

      20.not just …but…不僅…而且…not only …but(also)…不但…而且…

      21.remember to do sth記著去做某事remember doing sth記得做過某事 22.at all times of the day or night24小時不間斷

      23.what…do with…?如何處理…How…deal with…?

      24.suggest doing sth 建議做某事 25.in the open air 在野外 26.That’s all 就這些 Module9:

      1.make a list of 做…清單 2.have been to去過…

      have gone to去了… 3.What do you think of…?你認為…怎么樣?How do you like …?

      4.make much progress取得很大進步 5.reach a level達到…水平6.with a low(high)level of有低(高)的水平7.be best at最擅長

      8.continue to do sth 繼續(xù)做某事 9.An English corner 英語角

      10.However = no matter how 無論怎樣 Whenever = no matter when 無論何時 Wherever = no matter where 無論何地 11.there be / 有

      there will be /將有

      there have been 已經(jīng)有

      there must be 肯定有

      12.in a few years’ time幾年后

      13.have difficulties with在…方面有困難 14.spoken English口語英語 15.a quarter of四分之一

      16.what’s more.并且,更有甚者 17.in recent years近幾年來

      18.the importance of…的重要性 19.in place of = instead of代替 20.belong to屬于

      21.enjoy doing sth 喜歡做某事 22.an opposite idea 相反的想法 23.in more detail更詳細地 24.look into the future 展望未來

      25.show interest in 表現(xiàn)出對…的興趣express interest in表示對…的興趣 26.be based on 基于,根據(jù)… Module10:

      1.make a plan for 為…做計劃 2.special event 特殊事件

      3.have a … party 舉行…晚會 4.refuse to do sth 拒絕做某事 5.pardon=pardon me=

      I beg your pardon(升調(diào))再說一遍 6.intend to do sth 打算做某事 7.for long=for a long time 長時間 8.I hope so.我希望如此

      I think so.我想是這樣 I suppose so.我猜是這樣 9.on the menu 在菜單上 10.stay friends 保持友誼 11.raise the glasses 舉起酒杯 12.Here’s to 為…干杯 13.make a speech 做演講 14.more than one 不只一個 15.as we all know 眾所周知 16.It’s time to do sth

      到了做某事的時候了It’s time for sth

      17.say goodbye to向…告別 18.have a lot of fun 有很多快樂 19.(keep)stay in touch with sb

      和某人保持聯(lián)系

      20.owe… to…把…歸功于… 21.pay back 償還,回報

      22.be strict with sb 對某人要求嚴格

      be strict in sth 對某物要求嚴格 23.role model 楷模,模范

      24.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

      發(fā)自某人內(nèi)心

      25.wish sb sccess 祝某人成功

      26.feel a bit nervous 感到有點緊張 27.have a haircut 理發(fā) 28.prepare for 為…作準備

      第三篇:九下語文古詩文言文默寫

      九下語文古詩詞及文言文理解性默寫

      1、《從軍行》中直接抒發(fā)從戎書生保邊衛(wèi)國的壯志豪情的句子/寫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的句子是/表現(xiàn)作者投筆從戎的渴望句子是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中詩人不從正面著筆寫戰(zhàn)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寫進行烘托的句子:“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從人的視覺、聽覺出發(fā),表現(xiàn)將士冒雪同敵人搏斗的無畏精神和在戰(zhàn)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場面的句子是?!把┌档蚱飚嫞L多雜鼓聲

      2李白的《月下獨酌》中描寫詩人孤獨的句子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兩句寫出李白曠達超脫的浪漫情懷,也寫出了他的孤獨和苦悶。詩人發(fā)誓與明月和身影結(jié)成知已的句子是: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3、《羌村(其三)》中,描寫戰(zhàn)爭帶來災難的句子是“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但父老鄉(xiāng)親的深情仍可從“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句中體現(xiàn)出來。《羌村三首》全詩只有一句寫景:“群雞正亂叫,, 客至雞斗爭。”

      4杜甫《登樓》中作者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兩句寫出了他登樓時的所見景象?!兜菢恰分薪韫旁⒔竦脑娋淇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兜菢恰芬院拼髿鈩菝枥L祖國山河壯美,表達對民族歷史追懷的句子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體現(xiàn)詩人憂國憂民的句子是:“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5、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大膽運用夸張來表現(xiàn)邊塞風大的句子:/揭示了風看似微弱實際無堅不摧的力量:“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回首千年前的國土西部,有古人曾經(jīng)留下其?石大如斗?、?戍客望邊?、?大漠窮秋?、?平沙莽莽?的詩言詞句?!边@里的“石大如斗”出自本詩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平沙莽莽”出自本詩的“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6、《望月有感》中運用比喻的修辭表達獨在異鄉(xiāng)的兄弟姐妹們自傷孤寂的感情的詩句是“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锻掠懈小分袑應氃诋愢l(xiāng)的兄弟姐妹自傷孤寂的比喻句為“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篷。借月抒發(fā)骨肉相思之情的詩句是“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7、《卜算子》中推陳出新、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的句子是: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既是喻指友人故鄉(xiāng)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tài),妙語雙關(guān)之句: “眉眼盈盈處”。

      8、《別云間》回憶詩人艱苦的戰(zhàn)斗生活的句子是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寫作者幾年來的生活遭遇,表達無限哀怨而又無可奈何心情的兩句是三年羈旅 客,今日又南冠.表達詩人對祖國山河破碎的悲憤之情,愛國之情的詩句是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表達深沉的亡國之痛的兩句是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寫詩人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表達對故鄉(xiāng)無限依戀的兩句是_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表達詩人不停止戰(zhàn)斗的決心的詩句是/詩人至死不渝的戰(zhàn)斗精神,堅決抗清的豪情壯志的詩句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表達滿腔怒火和死后仍念念不忘收復山河的愛國精神或感情由悲而壯,格調(diào)由低沉而高亢,顯示了詩人沖天豪情的詩句兩句是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9、“詩鬼”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寫敵人兵臨城下,戰(zhàn)云籠罩,使人透不過氣來,而戰(zhàn)士整裝待發(fā),士氣還很旺盛的詩句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描寫白天戒備森嚴,無比威嚴的詩句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運用比喻,夸張手法,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和城內(nèi)將士披堅執(zhí)銳,嚴陣以待的情形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p>

      10《陳涉世家》中,表現(xiàn)陳涉遠大志向及抱負的語句(或:起畫龍點睛的語句)是:嗟乎,燕鵲安知鴻鵠之志哉!體現(xiàn)陳勝、吳廣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觀念,善于激勵眾人反抗決心的語句(或:道出千古志士之胸臆的語句)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點明陳涉起義原因的語句是:失期,法當斬;天下苦秦久矣。表達陳涉有福同享的樸素階級意識的語句是:茍富貴,無相忘。寫陳勝、吳廣在起義準備過程中,為起義作輿論準備而“威眾”的兩件事是:魚腹置書和篝火狐鳴。(限填四字)寫吳廣令將尉“怒眾”的語句是: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寫起義隊伍迅速壯大的語句是: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

      11《陳涉世家》中,與“宜多應者”相照應的語句是: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陳涉、吳廣起義時提出的口號是: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則舉大名耳.12《曹劌論戰(zhàn)》中,點明曹劌入見魯莊公原因的語句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13《曹劌論戰(zhàn)》中,說明有利于反攻時機的語句是:彼竭我盈。說明有利于追擊時機的語句是:轍亂旗靡。表現(xiàn)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請見.反映戰(zhàn)前政治準備,表現(xiàn)曹劌“取信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的一句話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魚我所欲也》中的中心論點是:舍生而取義。15《魚我所欲也》中的“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备爬ǔ梢粋€成語是:嗟來之食。15《魚我所欲也》點明“舍生”的原因的語句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6《隆中對》中,點明諸葛亮替劉備策劃的最終目標的語句是: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寫出諸葛亮提出的戰(zhàn)略方針的語句是: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由這個故事演變而來的一個成語是:三顧茅廬。

      17.《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開張圣聽(廣開言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賞罰分明);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表達諸葛亮最終政治愿望的語句(或:體現(xiàn)全文主旨的語句)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揭示后漢滅亡原因的語句是:親小人,遠賢臣。《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自己身份、籍貫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敘述諸葛亮高潔志趣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敘述了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的句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冻鰩煴怼分懈叨雀爬讼鹊蹌?chuàng)業(yè)過程中的艱難險阻,也表達作者愿意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深情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冻鰩煴怼分袛⑹鲋T葛亮追隨先帝驅(qū)馳原因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冻鰩煴怼分斜磉_作者愿意與先帝患難與共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冻鰩煴怼分忻鞔_出師伐魏的條件的句子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明確出師伐魏的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冻鰩煴怼分忻鞔_先帝托付作者的大事的句子是: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在中國男子足球隊沖擊世界杯屢遭失敗的情況下,米盧出任了國家隊主教練,這正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

      危難之間。

      18、《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敘述齊王納諫的方法三諫、三賞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敘述齊王廣開言路、納諫如流,表明齊國的政治逐漸修明的句子: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19、《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文中點明中心論點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文中闡明人才經(jīng)受磨練的益處的句子是: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文中從正面論證,人處困境能激發(fā)斗志的句子: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從反面論證,治國需要經(jīng)受內(nèi)外兩方面的艱苦磨練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20《愚公移山》 文中表明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表明愚公移山的好處的句子是: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表明愚公移山的辦法的句子是: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表明愚公移山的結(jié)果的句子是: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表明愚公移山的信心的句子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運用景物描寫,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心境的句子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詩歌中一縱一收,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詩歌中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詩歌中表現(xiàn)了詩人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句子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所表達的情懷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基本一致,其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點明中心論點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從反面推論治國要靠人和的句子是: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全文的結(jié)論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日本某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的哪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四篇:文教版九下文言文復習

      九年級下古文復習題匯

      注音

      敝輿()短褐()犀兕()黿鼉()文梓()守圉()畎畝()拂士()蹴爾()醴泉()鴟()鯈()玉帛()旗靡()昳麗()萬仞()荷擔()箕畚()孀妻()始齔()窈窕()好逑()寤寐()蒹葭()溯洄()未晞()湄()躋()坻()涘()

      1、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曾益其所不能()衡于慮()法家拂士()故患有所不辟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應()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親戚畔之()小惠未徧()一厝朔東()

      2、釋詞

      何若 雖然 楚寇 環(huán)而攻 委而去之 兵革 恒過 又何間焉 犧牲 弗敢加 必以信 弗福 俱有伏焉 彼竭我盈 昳麗窺鏡 私我 期年 雜然相許 負二山

      3、譯句

      1、夫子何命焉為2、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3、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4、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據(jù)之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6、苦其心志,勞其筋骨7、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9、蹙而爾與之,乞人不屑也10、何以戰(zhàn)1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12、小信未孚13、夫戰(zhàn),勇氣也1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15、皆以美于徐公16、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17、甚矣,汝之不惠18、汝心之固,固不可徹19、琴瑟友之20、溯洄從之,道阻且右(九年級下)默寫

      一、記憶性默寫

      1?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戰(zhàn),勇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4.無意苦爭春,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腸斷白蘋洲6.寧為百夫長, 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誰言天地寬。

      8.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10.____________,對影成三人。

      二、開放性默寫。根據(jù)你的積累,按照題目的要求,寫出我國古代詩、詞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課內(nèi)外。

      1.我國古詩文中,有許多關(guān)心民間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佳句,請寫出一聯(li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如煙誨的古詩詞中有許多描寫山水的名句,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3.同學們就要畢業(yè)分手了,請寫兩句古詩文作為臨別贈言,分別表達離情別意和思想抱負。示例: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離情別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思想抱負)

      ①。(離情別意)

      ②。(思想抱負)

      4.你課內(nèi)學過、或者課外還讀過一些描寫春天的古代詩詞,請寫出你喜歡的兩句。①。

      ②。

      5.古詩詞中有很多實寫 “花”“鳥”的句子,請各寫一句。

      花:。

      鳥:。

      6.自古詩人多磨難。面對磨難,許多詩人并未消沉,而是以樂觀進取的精神唱出了時代 的最強音。請寫出體現(xiàn)他們這種風采的句子。(連續(xù)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詩文中有許多體現(xiàn)作者關(guān)注國家命運,請你寫出上下連續(xù)的兩句(課內(nèi)外均可):。

      8.古代送別詩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雖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shù)效果。請寫出你學過的唐詩中這樣的詩句。(兩句)①。

      ②。

      9.寫出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詩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詩句(或格言、成語)。

      10.連戰(zhàn)、宋楚瑜的大陸之行,又一次證明:故鄉(xiāng),人的生命之根。請寫出兩句表達鄉(xiāng)情鄉(xiāng)愁的古代詩歌名句

      ①。

      ②。

      11.古人擅長用比喻的手法來表現(xiàn)離愁別緒。如李商隱《無題》中的“?!庇秩缋铎稀断嘁姎g》中的“,。

      12.在古今詩文中有許多表達雄心壯志的名句,請你寫出一個。如能多寫,可加分。(人名)曾說過:“”

      (人名)曾說過:“”

      (人名)曾說過:“”

      13.“月”是古代文人騷客筆下常見之物,但表達的思想情感卻各有不同。李白的“,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的是對友人的關(guān)切;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保惆l(fā)的是別愁離緒;蘇軾的“,把酒問青天”,表達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創(chuàng)設的是淡雅的意境。九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這個詞。

      (1)公輸盤不說()通()(2)子墨子之守圉()通()

      (3)子墨子九距之()通()(4)公輸盤詘()通()

      (5)親戚畔之()通()(6)曾益其所不能()通()

      (7)入則無法家法家拂士()通()(8)衡于慮()通()

      (9)故患有所不辟也()通()(10)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通()

      (11)所識貧乏者得我與()通()(12)所識貧乏者得我與()通()

      (13)鄉(xiāng)為生死而不受()通()(14)小惠未徧,民弗從也()通()

      (15)明日徐公來,孰視之()通()(16)始一反焉()通()

      (17)汝之不惠()通()(18)亡以應()通()

      (19)一厝朔東()通()

      (二)說說下面古今異義詞的含義。

      (1)請獻十金金:古義今義

      (2)吾義固不殺人固:古義今義

      (3)舍其文軒文:古義今義

      (4)荊之地方千里地方:古義今義

      (5)雖然,公輸盤為我造云梯雖然:古義今義

      (6)吾之所以距子矣所以:古義今義

      (7)親戚畔之親戚:古義今義

      (8)池非不深也池:古義今義

      (9)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古義今義

      (10)可以一戰(zhàn)可以:古義今義

      (11)小大之獄獄:古義今義

      (12)再而衰再:古義今義

      (13)衣食所安安:古義今義

      (14)又何間焉間:古義今義

      (15)一簞食,一豆羹豆:古義今義

      (16)鄒忌諷齊王納諫諷:古義今義

      (17)明日徐公來明日:古義今義

      (18)今齊地方千里地方:古義今義

      (19)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義今義

      (20)能謗譏于市朝謗譏:古義今義

      (2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義今義

      (23)河陽之北陽:古義今義

      (24)達于漢陰陰:古義今義

      (25)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毛:古義今義

      (26)北山愚公長息曰息:古義今義

      (三)辨析下面的一詞多義詞。

      為:(1)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2)夫子何命焉為?()(3)必為有竊疾矣。()

      (4)公輸盤為我為云梯()(5)以牒為械()(6)今為宮室之美()(7)妻妾之奉而為之()

      見:(1)胡不見我于王()(2)于是見公輸盤()(3)至于郢,見公輸盤()類:(1)不知可謂知類()(2)為與此同類()

      然:(1)然,胡不不乎()(2)雖然,公輸盤為我造云梯()(3)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于:(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4)萬鐘于我何加焉()(5)所欲有勝于生者()(6)欲有求于我也()(7)皆以美于徐公()(8)皆朝于齊()

      利:(1)天時不如地利()(2)兵革非不堅利也()

      得:(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為茍得也()(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加:(1)弗敢加也()(2)萬鐘于我何加焉()

      間:(1)又何間焉()(2)又間令吳廣之叢所旁()

      故:(1)公問其故()(2)彼竭我盈,故克之()

      以:(1)必以分人()(2)何以戰(zhàn)()(3)欲以子之梁國而嚇邪()(4)必以情()

      朝:(1)朝服衣冠()(2)于是入朝見威王()(3)朝于齊()

      孰:(1)吾與徐公孰美()(2)孰視之()

      美:(1)吾妻之美我者()(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方:(1)方七百里()(2)方其遠出海門()

      且:(2)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

      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2)曾益其所不能()

      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2)吾義固不殺人()

      亡:(1)河曲智叟亡以應()(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焉:(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許:(1)雜然相許()(2)高可二黍()(3)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四)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必先苦其心志()

      (4)勞其筋骨()(5)餓其體膚()(6)空乏其身()(7)行拂亂其所為()(8)所以動心忍性()(9)固國不以山溪之險()(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神弗福也()(12)懼有伏焉()(13)吾妻之美我者()(14)能面刺寡從之過者()(15)聞寡人之耳者()(16)朝服衣冠()(17)箕畚運于渤海之尾()(18)吾與汝畢力平險()(19)聚室而謀()(2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九年級上)默寫

      一、記憶性默寫

      1.誠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鱗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場秋點兵。5.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今夜偏知春氣暖, 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玉壘浮云變古今。8._________________,骨肉流離道路中。9.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10.莫道不消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所以。12.馬作的盧飛快,____________________。13.后值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寫

      1、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直接抒寫征人憂國思鄉(xiāng)的情感句子是。2.《從軍行》情真意切感慨句。3.古代文人常用詩文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用“,”的語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偉抱負,也表達了自己高遠的志向;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用“,”的詩句,表現(xiàn)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夏完淳在《別云間》一詩中,用“,”的詩句,表達了自己慷慨赴死的決心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依戀。

      4.面對失意,李白吟出“,”來表達宏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面對強敵,蘇軾直抒“,”的殺敵報國決心;面對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達舍生取義的生死觀。5.《望月有感》抒發(fā)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6.《雁門太守行》用夸張手法渲染戰(zhàn)斗氣氛句子。7.《月下獨酌》詩中寫出李白曠達超脫的浪漫情懷,也寫出了他的孤獨和苦悶的句子:。8.《登樓》以浩大氣勢描繪祖國山河壯美,表達對民族歷史追懷的句子是。9.《別云間》表達深沉的亡國之痛的詩句:。10.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達自己報效國家的宏愿和偉大氣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醉花陰》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

      是。12.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中表現(xiàn)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zhì)的詩句是:。13.愁與恨之類,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虛為家,語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絕妙佳句是。

      14.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他們留下了許多蕩氣回腸的詩句,如文天祥發(fā)出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慷慨豪言,激勵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正義事業(yè)從容就義;陸游晚年雖然年邁力衰,但還想著替國家出征防守邊關(guān),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英雄夏完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現(xiàn)了他至死不屈的貞風亮節(jié)。15.溫總理來到地震災區(qū)看望北川中學的師生,勉勵大家用信心、鎮(zhèn)定、勇氣和力量戰(zhàn)勝災害。他說,對國家我們要記住四個字,然后轉(zhuǎn)身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下“多難興邦”。這不禁使我們聯(lián)想到孟子的名言:。16下面每句話,都會想起一個名句。根據(jù)你的理解,任選其中三句,填寫在橫線上。陶淵明那朵菊花溫暖了寧靜深遠的峰巒;李白的愁情匯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風中的一株黃花;蘇軾矯健彎弓,夢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1)

      (2)

      (3)

      九年級下冊:公輸――墨子

      一、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起于魯 出發(fā),動身

      2、公輸盤不說 通“悅”,高興

      3、再拜 拜了兩次

      4、不可謂知類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見我于王 引見

      7、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擋。

      9、公輸盤詘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來??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

      二、翻譯下列句子 答案

      1、夫子何命焉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國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爭 知道(這道理)而不勸阻(楚王)。

      4、此為何若人? 這是什么樣的人呢?

      5、九設攻城之機變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zhàn)術(shù)。

      6、雖殺臣,不能絕也 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楚國的抵抗者)。

      三、回答問題

      墨子聽說“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從而動身去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阻止楚國攻打宋國。

      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放棄;離開人和 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故曰 所以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憑借

      環(huán)而攻之 圍 固國 鞏固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這是 威天下 震懾池非不深 護城河 親戚畔之 內(nèi)親外戚;;通“叛”兵革 泛指武器裝備 多助之至 極點堅利 銳利 天下順之 歸順,服從

      九年級下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委而去之。棄城而逃。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三、中心內(nèi)容

      1、本文論述了“人和”在戰(zhàn)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觀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運用雙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強語言氣勢的作用。

      一、詞類活用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1、必先苦其心志,苦:使 ??痛苦

      2、勞其筋骨,勞:,使 ??勞累

      3、餓其體膚,餓:使 ??受饑餓

      4、空乏其身,空乏:,使 ??受到貧困之苦

      5、行拂亂其所為 亂:使 ??顛倒錯亂

      二、重點詞語解釋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責任,擔子

      2、行拂亂其所為 拂:違背,逆,不順

      3、而后作 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4、征于色 征:征驗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則無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國內(nèi)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

      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國外

      8、國恒亡 恒:常

      9、生于憂患 生:生存發(fā)展。

      三、重點語句翻譯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句義:所以,上天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個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體膚餓瘦,使他身受貧困之苦,所行不順,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內(nèi)心困擾,思慮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xiàn)在顏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fā)于聲音(看到他的顏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如果國內(nèi)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國家時時都有滅亡的危險。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fā)展,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過這些)來讓他內(nèi)心警覺,使他堅強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

      6、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內(nèi)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四、課文內(nèi)容理解

      1、文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文中

      第一段所舉歷史人物的共同特點:都是在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五篇:文言文知識點

      《陋室銘》知識梳理

      (九下179-180)

      一、文學常識:劉禹錫和“銘”文體特點。

      二、重點字詞:(九下179-180)

      三、理解性默寫:

      1、《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4、用《陋室銘》中的句子填空?!翱丈綗o人,水流花開”二句,極琴心(寄托心意的琴聲)之妙境;“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二句,極手談(下圍棋)之妙境:“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倍洌瑯O交友之妙境。

      三、思想內(nèi)容:這篇銘文通過贊揚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四、問題:

      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2、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作者是一個坦蕩樂觀、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3、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話的目的何在?

      畫龍點睛,總結(jié)全文,與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應,突出主旨,有力表現(xiàn)甘居陋室,不以為陋的品質(zhì)。

      4、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賢的居室用意何在?

      以古代名賢自比,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賢的志趣和抱負,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5、有人說:“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說,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劉禹錫,如何回答他?

      物質(zhì)方面的確比較簡陋,但這里自然環(huán)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何陋之有”是說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而是高雅絕俗。

      五、藝術(shù)特點:(1)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托物:陋室;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2)類比手法。以“諸葛廬”“子云亭”作類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知識梳理

      (七下214)

      一、文學常識:宋濂和“序”文體特點。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初文學家。序,這里是贈序,古代一種惜別贈言的文體。

      二、重點字詞:(七下214-215注釋)

      四、思想內(nèi)容: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學而功成名就的事實,現(xiàn)身說法,勉勵后輩馬生刻苦好學。注意“勤”與“艱”字。

      五、課文內(nèi)容理解:

      1、文中從哪些方面敘述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用簡潔的語言概括。(1)讀書難,要借書,抄書;(2)拜師難,冒嚴寒頂風雪,到外地尋師;(3)求教難,常遭“叱咄”;(4)生活難,“日再食,”穿“缊袍敝衣”。

      2、作者成人后求學的艱難,包括哪三種情況?

      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

      3、“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边@句話有何表達效果?

      用反襯的手法,寫老師的嚴厲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生動地表現(xiàn)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tài)度。突出了他求師的艱難。

      4、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經(jīng)歷的目的何在?

      (1)作者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鼓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2)文章由自己的經(jīng)歷寫起,讀來也更親切平易。

      5、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他有強烈的求知欲,不怕吃苦。為獲得知識,他不辭辛苦,不怕困難。(2)學習興趣濃,以苦為樂。(3)非常虛心,尊敬老師,虔誠求教。

      6、文中敘述了宋濂自己求學時的情況,你還能舉出與之相似的古人讀書的事例嗎?

      “囊螢映雪”說的是晉朝車胤、孫康。他們很愛讀書,家里很窮。車胤就捉螢火蟲放入袋子里,晚上讀書用; 孫康冬天在雪地里,借著月光讀書。(晉車胤和孫康的學習故事)“懸梁刺股”懸梁是說西漢孫敬孫敬晝夜苦讀,就把頭發(fā)綁到房梁上;刺股是說戰(zhàn)國時代,蘇秦,讀書瞌睡時,就用錐子扎大腿。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

      “韋編三絕”是說孔子讀《易》次數(shù)之多,竟把編聯(lián)簡策的編繩翻斷了多次。

      愛蓮說

      一、用原文回答

      1、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xiàn)蓮高潔品質(zhì),現(xiàn)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p>

      3、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quán)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體現(xiàn)蓮自尊自愛(或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tài),令人敬意不敢侮辱)的句子: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二、理解

      1、“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來論述道理。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2、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和世人甚愛牡丹,有什么作用?

      通過對比,為了突出作者獨自喜愛蓮花,襯托他要在污濁的世間永遠保持高潔的情操和正

      直的品德。

      3、作者通過襯托,表達了怎樣志向?

      表達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永遠保持高潔的情操和正直的品德。

      4、文中愛菊、愛蓮、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

      愛菊:隱居避世,潔身自好。愛蓮:保持高潔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愛牡丹:追求功名富貴。

      5、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君子”應是怎樣的人? 不追逐功名富貴、莊重正直、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曹劌論戰(zhàn)

      一、按要求默寫

      ⒈《曹劌論戰(zhàn)》中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其中“取信于民”是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認為莊公“可以一戰(zhàn)”的理由)

      2.“肉食者鄙”中的“鄙”在戰(zhàn)前表現(xiàn)在:“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戰(zhàn)中表現(xiàn)在“公將鼓之”,“公將弛之”。戰(zhàn)后表現(xiàn)在“公問其故”。

      二、閱讀理解

      1、題“曹劌論戰(zhàn)”意思是曹劌論作戰(zhàn)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點不在記敘戰(zhàn)斗情況,而在記敘曹劌“論”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

      2、“何以戰(zhàn)?”在文中的作用?引出下文對迎戰(zhàn)條件的分析(對話);突出了曹劌的深謀遠慮(表現(xiàn)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襯托出魯莊公的目光短淺)。

      3、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⑴點明請見的原因,為下文寫莊公張本(或“鋪墊”)⑵ 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4、“既克,公問其故”在文中的作用:

      ⑴ 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 ⑵內(nèi)容上寫出了曹劌的遠見,也寫出了打了勝仗卻不知其故的莊公的“鄙”。

      5、“遠謀”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是全篇的文眼,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曹劌的“遠謀”?

      一、戰(zhàn)前,曹劌就預見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與莊公會面時,曹劌分析了莊公的二次答話,皆著眼于“民”。這就是他的“遠謀”。

      二、戰(zhàn)中,不急于進攻和追擊,表現(xiàn)了他在戰(zhàn)略上的深謀遠慮。⑴善于抓住有利戰(zhàn)機,選擇“彼竭我盈”的時機發(fā)動反攻,后發(fā)制人。⑵詳察敵情,知己知彼,步步謹慎。

      6、分析曹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對比的手法)

      曹劌:有愛國心與責任感。有卓越的政治遠見,有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有很高的說服他人的技巧。

      魯莊公:看法1:⑴政治上昏庸無能,⑵軍事上無知,作戰(zhàn)時急躁冒進,不察敵情,迫不及待地“鼓之”“馳之”。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不知取勝的原因。

      看法2:是位愛惜人才,知人善任的君主,是能體恤民情的開明君主,是具有樂于納言,從善如流精神的君主。

      7、概括本文的中心:文中以曹劌為主、莊公為賓,通過他們有關(guān)齊魯戰(zhàn)爭問題的對話,闡明了弱國在對強國的戰(zhàn)爭中所應采取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原則,即政治上取信于民,軍事上后發(fā)制人,知己知彼等

      《出師表》要點:

      一、第一段:

      1、諸葛亮為什么先從“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寫起:a、流露出對劉備“中道崩殂”的痛惜之情。b、使劉禪認識到自身任務艱巨

      2、形勢危急體現(xiàn)在:a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B今天下三分。C益州疲弊

      3、有利條件是:a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就納諫方面提出建議:開張圣聽

      5、用“宜”與“不宜”的好處:語氣委婉,態(tài)度懇切、坦誠

      二、第二段:就賞罰方面提出建議:賞罰公平(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三、第五段:

      1、就用人方面提出建議:親賢遠佞

      2、諸葛亮對比先漢后漢的用意:a、意在說明國家的“興隆”與“傾頹”關(guān)鍵在于能否親賢遠佞。B、希望劉禪以史為鑒,發(fā)憤圖強。四:第六段:

      這段文字著重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亮臨危受命出使東吳兩件事。

      五、第七段:

      1、“大事”在本文具體指(北伐的目標是,“此臣所以報先帝”的“此”指代的是):

      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表明北伐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

      六、作者在文中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充分體現(xiàn)了諸葛亮“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

      七、《出師表》能流傳千古的原因是:

      1、全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忠心可鑒。

      2、言辭質(zhì)樸無華,懇切感人。

      三峽 閱讀理解:

      1、為什么先寫夏水?

      (1)夏水最能體現(xiàn)三峽水的湍急的特點。

      (2)文章的開頭描寫了連綿不斷、巍峨高大的山,兩山夾水為“峽”,夏水的湍急和山的特征是相關(guān)的,所以要將他們放在一起寫。

      2、合寫春冬的目的在于:

      展現(xiàn)風平浪靜時節(jié)三峽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點。

      3、漁歌使用的修辭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引用,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凄清、悲傷的氣氛。表現(xiàn)勞動人民生活的悲慘。

      4、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表達了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有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5、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

      山:雄奇險峻,夏水:急而大;春冬:清榮峻茂;秋季:靜寒悲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理解性默寫: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二段闡述在思想上磨練的句子是: 在生活上經(jīng)受磨練的句子:

      ;在行動上受磨練的句子

      是:。

      2、《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中闡述了經(jīng)歷磨難后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是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三段講人的主觀因素對成才的作用,寫人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寫人面部表情的變化:

      4、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經(jīng)受磨練的好處,其中從反面提示國家滅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5、孟子對治理國家提出的論斷是: 參考答案:

      1、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2、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5、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二)問題簡答:

      1、文章采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jié)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jīng)受艱苦磨煉的必要性,說明人才在困難中造就,安逸享樂能使人(國家)死亡(滅亡)。

      2、文章開頭列舉的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1)、這六個人物都出身卑微,歷經(jīng)磨難,終成大業(yè)。

      (2)、文章第一段寫舜、傅說等六人的經(jīng)歷,是為了證明:生于憂患。

      3、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入則有法家拂士,出則有敵國外患

      4、說出就“國”而言,“死于安樂”中的“安樂”指的是什么。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5、這些磨難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答:思想、身體、行為。

      6、“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前提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目的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試分析“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答案:此句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笆侨恕笔侵肝亩沃械牧幻?,又指那些承擔重任或能夠承擔重任的人。

      8、語段

      (一)中說到“人恒過,然后能改”,結(jié)合學習生活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一個人在犯錯之后不斷地反省、反思,才能改正,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學習生活中也是這樣,考試失利后要總結(jié)失分點在什么地方,在以后的學習中有的放矢,才能在下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9、文章第一段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排比。作用:①列舉大量事例,突出艱苦磨難對造就人才的作用;②增強語勢,增強說服力。(修辭1分,作用2分。)

      10、選文在論證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文章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結(jié)構(gòu)清晰,論證極為有力。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在散文、詩詞和書畫上均有驚人成就,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1、文眼為“閑”字

      2、體會“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一句的妙處。

      ①比喻。“積水空明” 寫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寫竹柏之影參差錯雜。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清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②動靜結(jié)合?!胺e水空明”給人以一尺春水的靜謐之感;“藻荇交橫”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整個意境動中有靜,動而愈見其靜。③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

      “積水空明”就是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橫”則以竹柏影來烘托月光。這兩句從正面和側(cè)面的角度描繪出一幅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

      3、“閑人”的含義

      “閑人”,一方面指自己被閑置,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4、本文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復雜的感情:

      有被貶謫的的落寞;有賞月的欣喜;有漫步的安閑自適;有放下的豁達樂觀;有自我欣賞。

      5、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里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xiàn)蘇軾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并以其中一句為例,說說你選擇它的理由。①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理由:唯張懷民可以同樂; ②懷民亦未寢 理由:心境相同 欣賞趣味相同; ③相與步于中庭 理由:關(guān)系親密 ;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運相同

      論語

      一、知識點歸納:

      1、文中出現(xiàn)的成語: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3、學習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為人處世:人不知而不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人生哲理: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簡答:

      馬說

      1、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文章借伯樂相馬的故事,作者發(fā)出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的感慨,表達的主題是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

      3、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文章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4、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表達了作者的見解:封建統(tǒng)治者應當善于識別人才,對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養(yǎng)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quán),使他們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

      5、作者以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為喻,集中地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在位的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反而摧殘、埋沒人才的行為表達了強烈的憤慨。

      6、本文中心突出,線索清晰。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其真不知馬也”這句話。

      7、本文寫法上的顯著特點是:使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寓深刻思想于具體形象之中。如文中用“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來描繪千里馬的悲慘遭遇;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又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無馬”刻畫了食馬者的淺薄愚妄。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一、用原文回答

      1、表達作者寓豁達于心中,寄希望于未來的哲理性詩句或者顯示作者豁達的襟懷和堅定的信念的詩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二、思考

      1、首聯(lián)用“凄涼地”、“棄置身”這些詞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表達詩人長期遭貶的無限辛酸,流露出對自己被朝廷長期冷落的憤懣和不滿。

      2、賞析頷聯(lián)?!皯雅f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這兩句引用了兩個典故,含義豐富。第三句引用向秀《思舊賦》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舊友的悼念之情,隱含作者對當時統(tǒng)治者迫害朋友的不滿。

      第四句引用王質(zhì)爛柯的典故,抒發(fā)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悵惘。

      3、描述頸聯(liá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xiàn)畫面,并揭示這兩句的含義(哲理)。這兩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畫面:沉沒的船只旁邊有成千上萬的船只駛過,枯死的樹木前頭有千千萬萬樹木欣欣向榮。含義(哲理):運用比喻,蘊含了事物總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終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感情:表現(xiàn)詩人對世事變遷和仕途升沉的豁達胸懷,處境雖然艱難,但仍然信心百倍,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堅定信念。也表現(xiàn)作者對統(tǒng)治者憤懣之情和對老朋友的懷念。

      4、作者說“暫憑杯酒長精神”,作者果真是靠“杯酒”長精神嗎?談談你的看法。不是。這句的意思是在朋友的關(guān)懷下,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以此結(jié)尾,表明作者對生活并未完全喪失信心,讀來給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卻是振奮。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一、用原文來回答

      1、《破陣子》中寫夢中慰勞將士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2、《破陣子》中描寫激烈戰(zhàn)爭場面的句子: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3、《破陣子》中表現(xiàn)詩人空有一腔壯志卻報國無門的句子是: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4、表現(xiàn)作者為現(xiàn)實而悲嘆、對人生而感嘆的句子(即點睛之句)是:可憐白發(fā)生

      二、思考

      1、“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笔惆l(fā)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寫作者醉酒時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響徹號角聲的軍營。表達了作者渴望殺敵立功,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激情。

      2、全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了作者雖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的悲傷和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渴望殺敵立功,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激情。

      3、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p>

      作者要為朝廷完成收復失地,統(tǒng)一國家 的大業(yè),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4、賞析:“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這兩句選擇快馬、強弓,分別從視覺、聽覺,概括而又生動地再現(xiàn)了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5、讀了此詞,你心目中的辛棄疾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性格豪放,熱愛祖國;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懷有一腔報國之志卻壯志難酬的愛國詩人、愛國將士。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用三個意象描繪秋末之景,渲染了蕭瑟荒涼的氣氛,烘托了游子寂寞愁苦內(nèi)心?!靶蛄魉思摇泵枥L了優(yōu)雅恬靜的畫面,和曲中其它的景物描寫形成對比,反襯了游子內(nèi)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肮诺牢黠L瘦馬”字詞描繪荒涼凄冷的畫面,再次烘托游子孤苦寂寞的內(nèi)心?!跋﹃栁飨拢瑪嗄c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點明主旨。“夕陽”照應前面的“昏”,直接抒發(fā)了游子肝腸寸斷的愁苦之情。主旨:表現(xiàn)了游子的孤苦凄涼漂泊之情,表現(xiàn)了思鄉(xiāng)之情?!对囶}研究》61頁第五題和第六題

      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運用擬人的修辭“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xiàn)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形容潼關(guān)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 “怒”一方面寫出了黃河的洶涌澎湃。一方面表現(xiàn)了作者吊古傷今之時的內(nèi)心的悲憤。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fā)了下文的感慨。

      “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朝興時,大興土木,百姓遭受徭役之苦,王朝滅時,戰(zhàn)火不斷,百姓遭受兵役之苦。

      主旨: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計民生的憂慮和對百姓苦難的同情,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的批判。

      《使至塞上》

      1、首聯(lián):首聯(lián)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輕車前往西北邊塞,寫出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和悲憤。

      2、頷聯(lián):借“蓬”“雁”自況,有飄零之感,暗寫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

      3、頸聯(lián):“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直”字表現(xiàn)了勁拔、堅毅之美?!伴L河”表現(xiàn)了黃河橫貫沙漠之磅礴氣勢,“圓”字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詩人不僅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又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4、尾聯(lián):(1)用典:東漢竇憲在燕然山大敗匈奴,刻石勒功。

      (2)兩句虛寫戰(zhàn)爭已取得勝利,流露出對都護的贊嘆。

      5、思想感情:有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和悲憤;對雄奇壯闊的邊塞景象的贊美;內(nèi)心變得豁達。

      雁門太守行

      1、首聯(lián)“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句用比喻和夸張渲染兵臨城下、敵眾我寡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二句借日光顯示守軍披堅執(zhí)銳、嚴陣以待的威武雄壯;

      2、頷聯(lián)“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zhàn)場的悲壯氣氛和戰(zhàn)斗的殘酷?!敖锹暆M天”,勾畫出戰(zhàn)爭的規(guī)模。我軍將士在號角聲的鼓舞下士氣高昂。紫紅的血跡,襯托出戰(zhàn)地的悲壯場面,為下面寫援救作鋪墊。

      3、頸聯(lián):寫夜襲?!鞍刖怼?,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zhàn)的地點,又借荊軻《易水歌》的典故暗示將士們具有“壯士一去不復還”的壯烈豪情。夜

      4、尾聯(lián):引用“燕昭王黃金臺招賢”的典故既與戰(zhàn)爭地點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表現(xiàn)了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

      5、思想感情: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凜然無畏、奮勇殺敵和誓死報國的英雄情懷。

      錢塘湖春行

      “水面初平云腳低” 寫出了初春西湖水漲的情景,也寫出了水域的闊大,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皫滋幵琥L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xiàn)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寫出春天的生機勃勃?!皝y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描繪了零零星星的野花開放的情形,“漸欲” 強調(diào)了花兒開放的數(shù)量不多,表明是早春,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不久后花兒競相開放的情形;才能”顯示春草雖生長很快,但畢竟才是初春,草還來不及長得太深。直抒胸臆的詩句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抒發(fā)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連忘返的心情。

      主旨:通過描寫西湖秀美的初春的景色,抒發(fā)詩人愉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的心情

      觀滄海

      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融情于景,表現(xiàn)了 世人開闊的胸襟,激蕩的胸懷(立志要統(tǒng)一全國,建功立業(yè))和為自己的遠大志向努力奮斗的精神。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又向西方落下來。好像從海里升起來又落到海里去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天空,它那遠遠寒霜重,連戰(zhàn)鼓也擂不響表明困難重重。

      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悲壯,戰(zhàn)士們的豪情壯志。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fā)源于滄海一樣。

      這是作者奇特的想象。作者運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創(chuàng)造了極其開闊的意境,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宏偉的抱負。

      主旨:這首樂府詩表現(xiàn)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奮發(fā)昂揚的精神。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宏偉抱負。

      《試題研究》60頁第二題。

      次北固山下

      一、理解性默寫:

      1、“次”的意思是停泊。詩歌中直接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詩歌中通過對偶的修辭進行景物描寫,并使人心胸寬闊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3、詩歌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這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二、問題:

      1、《次北固山下》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認為詩中哪一句最能突出表達這一情感?為什么?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中國古代就有“鴻雁傳書”的說法,從“鄉(xiāng)書、歸雁”可看出這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通過歸雁傳書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風正一帆懸”以“一帆懸”之小景,寫出了兩岸闊_之大景的神韻,為后人所稱道。

      3、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xiàn)的畫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漲,放眼望去,江岸齊平。順和的江風中,一葉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懸在廣闊無邊的江天上。

      4、此詩第二聯(lián)“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么?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示例二:闊字更好,“闊”表現(xiàn)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江面廣闊浩渺?!伴煛弊旨葘懗隽私畡荩謱懗龃蟮鼗卮?,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視野十分開闊,且與“懸”字對應。

      5、請描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的畫面。

      在殘夜未盡之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經(jīng)來到江上。

      6、請任選角度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對偶、擬人修辭。對仗工整,“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了擬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海日生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寒。

      (2)充滿哲理: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舊事物中孕育著新事物。(3)“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現(xiàn)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情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這首五律是一首別開生面的送別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全詩表現(xiàn)出詩人寬闊的胸襟,洋溢著對友人的深厚感情。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diào)迥然不同,充滿一種奮發(fā)有為的精神。詩人抒寫惜別之情,勸慰友人只要存在著真摯的友誼,就不必為離別

      而悲傷。

      首聯(lián),借景抒情。點出了兩個地點,“三秦”是送別地點,“五津”是杜少府上任地點。表現(xiàn)出對友人的關(guān)切和依依惜別之情。

      頷聯(lián),直接勸慰友人,我們都是外出做官的人,不必傷感。

      頸聯(lián),運用對偶、對比修辭,從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寫人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寫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的深情與厚誼,氣象闊大,志趣高遠,表達了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限制和空間阻隔。成為送別詩中的不朽名句。

      尾聯(lián),再次勸慰友人,表達出豁達豪邁的情懷。

      一、理解性默寫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與“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意思相近的詩句是: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王勃勸慰即將離別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學會堅強的句子是: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唐代陸龜蒙《別離》詩中“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lián)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兩句詩: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漁家傲

      1、有人認為,“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全詞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請簡要說一說。(2分)

      這一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它揭示出詞人和征人們的矛盾心理:思鄉(xiāng)而不能回,因為戰(zhàn)事未平、軍功未建。這一矛盾心理正是詞作所揭示的主題。

      2、請你談談對“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的感悟。(2分)

      此句形象描繪了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guān)閉城門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同時點明了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為下文的抒情做鋪墊。

      3、首句中的“異”字統(tǒng)領(lǐng)了上闋哪些景物?請用原詞中的關(guān)鍵詞語回答。(2分)“異”統(tǒng)領(lǐng)的景物有:

      衡陽雁、邊聲連角、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答出4個景物可得2分)

      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是范仲淹的名句,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句,并簡析理由。(2分)

      答案:示例一:喜歡前一句。這個詞句通過細節(jié)描寫,運用互文的修辭,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了將士們戍邊的艱辛和他們因為功業(yè)未立,歸期無計又非常思念家鄉(xiāng)的復雜感情。

      示例二:喜歡后一句。這一句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抒寫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樂觀,千百年來,激勵了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為國家效命,為人民效力。(符合文意即可)(2分)

      主旨:思鄉(xiāng)憂國,壯志難酬。

      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

      1、賞析“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的妙處。

      答:“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轉(zhuǎn)”和“低”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無眠”準確地表現(xiàn)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放眠的情景。

      2、請分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的表達效果。答:“弄”意即“嬉戲”,描繪了作者在月下翩翩起舞的情形,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世生活的熱愛,為下文寫月色作鋪墊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試簡要分析。答:詩人把人的悲歡離合與月的陰晴圓缺相對,說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下載九下文言文知識點歸納word格式文檔
      下載九下文言文知識點歸納.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quán),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quán)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

      相關(guān)范文推薦

        文言文知識點

        文言實詞 ? 實詞的概念 有實在的意義,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能單獨回答問題的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有的語法學者認為,盡管有些副詞......

        蘇教版九下語文古詩知識點

        《飲酒》 1、主旨:抒發(fā)了作者歸隱之后悠閑恬靜的歡快心情,對爭名逐利的官場生活的鄙視。 2、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币馑际窃娙瞬删諙|籬時,無意中偶一抬頭,秀逸的南山又......

        九下文言文重點詞語及句子

        公輸 一、解釋重點詞語。 1、起于魯起:出發(fā),動身2、公輸盤不說說:通“悅”,高興 3、再拜再: 拜了兩次4、不可謂知類知類: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然:但是; 胡:為什么;已:停止。 6、胡......

        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總結(jié) 隨著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對文言虛詞的考查將更加注重理解和運用,不再考查那些煩頊的詞法、句法等古漢語知識??v觀近年各地中考試題,文言虛詞的考查主......

        文言文人物傳記知識點

        文言文(人物傳記類) 知識點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傳記類文言文的寫作思路(人物基本情況、人物主要事跡、人物性格作風) 2、識記高考文言文人物傳記常見詞語集釋 3、應試的基本策......

        《語文中考總復習》九下文言文 學案(★)

        《語文中考總復習》學案導學 年級:九年級科目:語文范圍:九年級(下冊)第5-6單元課型:復習課 主備人:鐘典課時:一課時時間: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審核人:蘭桂芬 【教師寄語】自主復習,奮戰(zhàn)......

        九下語文復習《文言文簡答題》教案(推薦)

        九上文言文簡答題 21、《陳涉世家》 1、涉起義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別是? 直接原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陳涉為起義所作的兩方......

        九下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整理 油印

        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整理 姓名 班級 《公輸》 一、 解釋下列加點詞 1、起.于魯2、公輸盤不說.3、不可謂知類..5、然胡.不已.乎然:6、胡不見.我于王7、子墨子九距.之8、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