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語繪本閱讀在小學教學中的方法探究
英語繪本閱讀在小學教學中的方法探究
一、英語繪本閱讀的簡單了解
從古至今,各類名著上都闡述了閱讀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增長見識、啟迪智慧,同時還能間接的提高自我的語言描述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堅持閱讀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而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許多學生對語文的閱讀飽滿激情,但對于英語的閱讀卻望而卻步,追其原因是英語是第二語言,讀不懂、感覺枯燥乏味,而越是讀不懂就越不想讀,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在新課改形式的引入下,使得英語繪本閱讀映入孩子們的視野,繪本閱讀的英文名稱為Picture Book,是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英語文字的書籍,就像中國的漫畫書的性質(zhì),雖然在中國興起不久,在國外卻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發(fā)展的相當完善,深受外國專家的認可和歡迎。長期堅持英語繪本的閱讀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每篇故事的啟迪意義部分都能啟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深入思考,培養(yǎng)其對生活的熱愛和正確的認識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學生的詞匯量也會在無形中大幅度的提升。
二、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是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是基于課堂之外的教學,所以英語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閱讀感知有著不可替代的間接作用。
1、抓住文章主旨,整體感知
在正式的學習一篇文章之前,為了達到以“點”及“面”的效果,要讓學生首先學會默讀,即有任務的快速瀏覽。引導學生學會細致觀察以便尋找并總結(jié)文章的大意,達到對整體把我文章的目的。例如在學習English Salon,The Lost Mittens時,在細致的了解每一段意之前,要先讓學生整篇閱讀,并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主要線索,即Matt can’t find his mittens.而其余的段落則是在不同的地點和位置去尋找mittens。這樣學生就會整體感知文章的脈絡層次,做到心中有數(shù)。
1、借助思維導圖,精致閱讀
繪本閱讀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圖文并茂,學生在閱讀時可以把圖文和想象相結(jié)合,增強對閱讀的興趣和理解力。同時強調(diào)要細致閱讀,閱讀第二遍時要把time、place、character、plot即眾所周知的時間、地點、事件、人物、情節(jié)能把握清晰。在閱讀時如果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把整篇文章劃分段落,做到每一部分的脈絡層次都心中有數(shù)。例如The Lost Mittens這篇文章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節(jié)為第一段,意思是Matt 發(fā)現(xiàn)他的mittens丟了;二到四節(jié)為第二段,意思是Matt在不同的地點尋找他的手套;最后一節(jié)為最后一段,講述的是Matt 意外的發(fā)現(xiàn)他的手套在昨天他堆的雪人的手上。而文章到此看似結(jié)束了,其實沒有,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膽的想象并推測Matt現(xiàn)在的心情以及表情是什么樣的,可以用自己的表情來模擬主人公的神情,并盡量的用英語去大膽描述,教學時盡量采用鼓勵式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表達欲望以及積極閱讀的能力。
2、學會捕獲信息,啟迪深思
英語繪本閱讀除了要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的理解文章之外,還有更進一步的需求便是能夠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快速的捕獲信息,只有對各種問題迎刃而解才算是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并會應用。
在對課文有了大致的理解后,要深入的剖析文章,這時老師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由簡到難的設置不同層次的題目,就像平時學生在家玩的游戲一樣要層層過關(guān)才能領取最后的勝利品。美國教育家華特曾經(jīng)說過:“文章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也意味著英語閱讀課文中個很多語篇和生活都是息息相關(guān)的,我們可以利用所學文章啟迪相關(guān)聯(lián)的生活元素,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深入思考,架起學生語言學習和語言描述以及與之相聯(lián)的生活的橋梁,激發(fā)學生閱讀和言語描述的性質(zhì)。例如在學習The Lost Mittens時,學生們可以總結(jié)到:The world is full of surprises if you look hard enough.即,如果你用心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充滿了驚喜;有些學生還領悟到了自己的東西要學會有序擺放、做事要有耐心等。學生通過繪本閱讀的學習,不僅掌握了大量的詞匯,了解了文章的意義,同時也形成了正確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繪本閱讀的課前準備
要想上好繪本閱讀,教師首先要在課前有充足的準備。教師應該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搜集和文章有關(guān)的素材,通過整理和整合要制作相應的PPT和背景音樂,不同的場景配備不同的實物或三維素材,使場景逼真,給學生提供一個身臨其境的情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對英語閱讀指導是這樣描述的:“一開始,教師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的,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整個作品”。而老師要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式的閱讀方式。
四、對英語繪本閱讀的總結(jié)
中國有句古語說“路漫漫其俢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庇⒄Z繪本的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詞匯量和閱讀的語感,也使其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底蘊和魅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第二篇: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繪本教學
所謂繪本教學,指的是教師利用繪本材料,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什么是繪本呢?就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書中的圖與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圖畫的重要性還比文字要來得高。繪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讀者——尤其是兒童——在視覺方面的真實的或是美感的經(jīng)驗。而繪本的內(nèi)容常具有簡單的故事大綱,有時候也會集中呈現(xiàn)某種簡單的意義和結(jié)構(gòu)。就英語文童書繪本來說,押韻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現(xiàn)在其中的。這兩種行文方式也最能讓兒童察覺和掌握英語教師可以透過許多技巧的運用,通過對繪本的形象講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聽故事和說故事。在教學設計中加入「說故事」活動的另外一個主要目的是,透過感受教師在說故事時候的投入與專注態(tài)度,學生會了解到說故事本身也是一種很有趣,很有價值的活動。如此一來,學生也會變得愿意與人分享他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當中的真實生活經(jīng)驗。
第三篇:“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生活周圍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與理解水平相對薄弱,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直接學習單詞與句型會感到較大的困難。而通過英語繪本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可有助于學生學習與掌握英語知識,重點闡述了“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guān)鍵詞:繪本;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因此,在當前英語繪本廣泛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筆者依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經(jīng)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在本文當中分析與論述了如何將英語繪本有效地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一、英語繪本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英語繪本,即是以一些相互連續(xù)的畫面內(nèi)容、配以少量的英語文字來構(gòu)成的敘事或是故事的繪畫書。英語繪本當中的圖畫與文字具有緊密聯(lián)系,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來表達英語敘事或是故事的主題內(nèi)容。英語繪本將圖畫與文字相互融合來體現(xiàn)出故事性、趣味性,是較為適合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一種英語讀物,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孩子能夠借助于英語繪本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在當前我國的小學英語教育與教學中,也在普遍采用英語繪本這一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學“A camping trip”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鍵點擊課件展現(xiàn)出圖片,并說: Look!Here’re the children.教師向?qū)W生展示一些教學用具,再安排學生來進行展示。Show your book / pencils...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將繪本中的畫面與英文相對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課文當中的英語知識。因此英語繪本是較好的英語運用教材。
二、英語繪本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較為薄弱,難以深入地學習與領悟所學知識,因此,必須由教師引導學生來開展英語閱讀。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應充分運用情景教學法,來有效地運用英語繪本進行教學。教師可讓學生融入教學情景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與掌握英語繪本內(nèi)容,從而形成生活化英語的學習,由于學生可充分應用教學情景來幫助自己了解英語繪本的知識內(nèi)容,這樣就能夠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The first day at school一課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展示校園平面圖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運用there be的句型結(jié)構(gòu)說出與校園有關(guān)的人與物,例如:There are lots of teachers in our school。接下來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花園的視頻,花園中有美麗的花草樹木以及鳥兒的鳴叫。教師: Is there a garden in our school?學生:Yes,there is.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的方式,讓學生看繪本內(nèi)容進行回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與領悟所學的繪本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深入學習。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必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
三、英語繪本能夠提升閱讀效率與閱讀質(zhì)量
第一,在開展閱讀教學前的先期準備工作。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之前,必須做好先期準備工作。教師應善加引導學生,讓學生首先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認真的觀察。繪本內(nèi)容通常都展現(xiàn)了故事內(nèi)容,學生可通過讀圖來了解故事的概況,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播放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動畫或是視頻,同時播放背景音樂,由此構(gòu)建起良好的教學情景。在接下來學習英語繪本內(nèi)容時,就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教學當中深入學習繪本當中的知識,并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提出與課文知識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問題,例如,在教學Review and check一課時,教師可將課前準備好的動物圖片展示給學生觀看,并對學生進行提問,教師:What’s this? 學生:It’s a cow/dog/pig/cat/duck。借助于學習提問,讓學生深入掌握之前學習過的有關(guān)的動物單詞,讓學生通過學習繪本知識尋找出相關(guān)答案。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可讓學生一邊進行閱讀,一邊進行思考,從而真正地體現(xiàn)出學思結(jié)合的閱讀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考,進一步理解與掌握繪本的知識內(nèi)容,有效提升了閱讀效率與閱讀質(zhì)量。
第二,開展閱讀教學當中的表現(xiàn)形式。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讓學生借助于繪本當中的圖片以及文字來進行深入的學習。在進行閱讀時,能讓學生深入了解英語單詞以及句型,教師可教給學生依據(jù)不同的學習要求來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英語繪本。例如,在學習4B Unit 2 At a party一?n時,教師可用拼圖游戲來展示教學用圖,用不同的圖來展現(xiàn)人體不同的部位:small eyes,big eyes,long hair,brown hair,可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來認知各種學習用具的英語單詞,教師應引領學生進入繪本情境當中,并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另外,教師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深入學習與掌握繪本內(nèi)容,讓繪本閱讀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充分應用英語繪本進行教學,有效地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繪本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升英語繪本閱讀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錦偉.淺談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12):62-63.[2]吳敏,任逸泓.例談“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16(8):49-51.編輯 郭小琴
第四篇: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內(nèi)容摘要】本文闡述了英語繪本的定義以及英語繪本的特點,分析了英語繪本在運用時常見的誤區(qū),并結(jié)合筆者的教學實例,探討了如何收集、創(chuàng)編英語繪本以及運用英語繪本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娟P(guān)鍵詞】小學英語 英語繪本 有效性
“我的英語課堂上除了做游戲還靠什么吸引學生?”這個疑問成為當前不少小學英語教師們熱議的話題。對于這一個問題的探究,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摘自《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浙江省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建議”的兩段話: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英語課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的、貼近時代的內(nèi)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罢憬⌒W英語學科教學建議”第十條指出:盡可能選用純正地道、原汁原味、體現(xiàn)英語文化特色的視聽材料,給學生可理解的語言輸入量,發(fā)揮視聽媒體對小學生良好的語音語感形成的積極作用。<BR>
介于以上兩段話,有一種媒介脫穎而出,那就是——英語繪本,許多裝幀精美的繪本均為譯本,大多來自英語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談到,作為英語教師應該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的文化。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們,如果能使這些英語繪本以其純正的英語語言參與到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中來,必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我們的課程資源,從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英語繪本的定義
繪本一詞來自日本,英文名稱為“PictureBook”,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是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是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shù)。簡言之,英語繪本是指用英語來講述的繪本。
二、英語繪本的特點 1.精美裝幀
繪本中的圖畫部分,多數(shù)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的作品,他們運用各種手法營造故事情節(jié),不僅繪畫精美,而且在構(gòu)圖、色彩上都能使閱讀者在視覺上引起愉悅,圖與圖之間也能呈現(xiàn)出獨特的敘事關(guān)系。教師在借鑒繪本上的圖片時,也只需要直接用相機拍攝下圖片,不需再做過多的修飾,便可復制粘貼于PowerPoint 的課件中使用了。
2.經(jīng)典完整 優(yōu)質(zhì)的繪本大多有著深遠的主旨,其中所呈現(xiàn)的故事情節(jié)和意境能加深孩子對周遭環(huán)境和世界的了解,并涵養(yǎng)他們的生命,而且英語繪本故事本身是一個整體的語言應用實例,能夠給孩子們提供英語學習的完整學習經(jīng)驗。3.真實語境
英語繪本能夠提供給孩子學習英語的真實生活情境和豐富的詞匯,能協(xié)助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能力。良好的語境創(chuàng)設也為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4.復現(xiàn)強調(diào)
繪本的語言具有形象性、重復性及簡潔性的特點。由于繪本是給孩子們看的,里面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和復雜的句型,基本句型在故事里的復現(xiàn)率很高,句子也基本遵循押韻的方式展開。學生能更容易掌握英語詞句與發(fā)音的特性,這給孩子們掌握運用核心句型提供了良好的語言支架。5.思維發(fā)散
繪本提供給學生和老師的思維空間很大,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機會。繪本里面的故事常常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畫面,學生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無限擴大。學生還可以根據(jù)繪本的整體意境,對故事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使想像力無限擴大。繪本同時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邏輯思考、預測、推理等的能力。
三、英語繪本在運用時常見的誤區(qū)
教師不是教材的被動使用者,而應該是教材的積極開發(fā)者。而我們不少的小學英語教師拿到一本英語繪本之后,往往不懂得如何正確處理繪本,常常會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產(chǎn)生以下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朗讀型
繪本,圖畫精美,語言精煉。在繪本閱讀教學中,一些老師往往利用繪本精簡的語言,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進行反復的朗讀訓練。在枯燥無味的朗讀要求壓力下,會讓英語繪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學生對其也將望而卻步。誤區(qū)二:精讀型
一些老師往往會像初中語法課一樣引導孩子研讀繪本,字、詞、句、段、篇章結(jié)構(gòu),語法分析,面面俱到,精雕細琢,卻不知,這些項目的訓練早已使孩子們精疲力竭。繪本與孩子之間距離也被這些條條框框的語法知識活生生拽開了。誤區(qū)三:提問型
好的英語繪本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在演繹著經(jīng)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題,蘊藏著深刻的內(nèi)涵。一些老師在教學中,急功近利,為了讓孩子們在繪本閱讀中受到教育,常用不斷的提問來貫穿繪本教學的始終。殊不知,在一連串的“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story?”,“ How do you know?”的追問下,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已被蒸發(fā)。誤區(qū)四:放羊型
在通過繪本展開教學的實踐中,一些老師依仗著“繪本是讀給孩子看的書”的理念,純粹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xiàn),不啟發(fā)、不質(zhì)疑、不點撥、不引導,使學生處于一種無助,無序的狀態(tài)。不少學生由于缺乏引導,只看圖不看文字,亦或是只讀文字不感受畫面,最終會使繪本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我的探索與實踐
1.收集繪本——使繪本資源系統(tǒng)化
常聽老師們抱怨,找不到合適的繪本展開教學。其實教師應該在平時做一個有心人,多收集、多整理、多歸納。讓自己手中、腦中的繪本資源逐漸系統(tǒng)化,條理化。例如,老師們收集到繪本之后,可以將繪本信息歸納如下表:
此外,教師還應建立相關(guān)文件夾,將相關(guān)繪本的圖片、音頻或視頻信息統(tǒng)一放入文件夾內(nèi),以便需要時及時的提取。教師在整理和收集過程中,繪本資源會產(chǎn)生量的變化,教師自己對于繪本的解讀能力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質(zhì)的提升。教師對繪本理論、內(nèi)涵的思考,以及對繪本資源的選取、教學策略的把握等方面也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逐步提高。
記得有一次,我在教學PEP 五年級上冊Unit5 時學生普遍反映,該單元教材的編寫比較枯燥,學習興趣不大。由于平時的積累比較多也比較系統(tǒng),我很快鎖定了繪本《Rosie’s Walk》,故事中涉及到方位介詞“across,around,over,past,through,under”。我如果能通過《Rosie’s Walk》這本有趣的繪本對方位詞進行鞏固與拓展,應該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勁頭。帶著這種沖動,我就開始著手我這堂課的設計,導入故事之前,我設計了小蜜蜂出去采蜜時迷路了(圖1)。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小蜜蜂歷經(jīng)了千難萬險(through the fence,around the pond,over the haystack,get in the beehive)終于回到自己的蜂巢了(圖2)。課前,我設計了精美的教具。課中,我適時附之以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繪本故事內(nèi)容。課后,我讓學生來演一演Rosie 和Fox。為了讓學生準確掌握故事中介詞的含義及區(qū)別,我還設計了一個詞圖搭配的任務活動,讓學生對于方位詞的詞義理解更為透徹,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后,我請學生們用所掌握的方位介詞,試著續(xù)編這個《Rosie’s Walk》的故事,或者是自己也創(chuàng)編一個類似這樣的有趣故事。由于先前的課堂教學十分有效,無論是介詞的運用,還是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學生都掌握得很不錯。因此,在課后完成此項任務時學生們都熱情高漲,紛紛開心地邊說、邊畫、邊寫。最后,學生們都編出了很精彩的故事(圖3)。
圖3:學生作品《Little Pet Cat》、《Who Can Play with Me》、《Little Chick and Little Dog》 2.潛心思考——使繪本內(nèi)容合理化
愛因斯坦曾說過:“思維決定視野”。也就是說,思維決定了你到底能看到什么。不同類型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不同的師生,應有不同的話題形式。同一本繪本,對于不同教師,不同教學對象,也應該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教學設計。如果我們在接觸到每一本繪本的同時,都能聯(lián)系教材,聯(lián)系教學對象仔細地潛下心來思考,那么,靈感便會在那一瞬間迸發(fā),繪本的魅力也將在那一刻展露無疑。
2010 年的4 月,我被指派上一堂幼小銜接的英語課,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決定選擇《A Little Hungry Snake》這本繪本作為教學素材。由于教學的對象年齡比較小,所以我打算截取繪本中部分內(nèi)容,通過<BR>該繪本教學3個水果的單詞:apple,banana,pineapple。
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幼兒園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xù)不長,如何讓孩子們的注意力持久保持呢?為此我整整琢磨了好幾個晚上。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周多的思索,驗證,再思索,我終于使得整堂課的設計顯得節(jié)奏鮮明,富有吸引力。
在課的呈現(xiàn)階段,我讓孩子們猜今天學習哪三種水果的英語單詞?為了讓每次的猜測都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我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猜單詞apple 時,先看水果,再看水果吃進蛇肚子的樣子;猜單詞banana 的時候,先看水果被蛇吃進肚子的樣子,再讓學生根據(jù)蛇肚子,猜蛇吃進了什么水果;最后猜pineapple 這個單詞的時候,是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看到蛇吃進這種水果之后的猙獰的表情,聽到蛇的大聲的尖叫后,再讓學生猜,蛇吃進什么水果會如此痛苦(圖4)?在這三個單詞的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我又利用Photoshop 技術(shù),制作了一幅圖片,告訴學生,小蛇吃進去的東西在胃里還沒有消化,思考一下,小蛇先后吃進去了哪些水果(圖5)?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教學設計,無論從難度上,還是在趣味性上,都符合了他們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發(fā)展的要求。圖4:導入三個水果單詞時的課件演示圖
圖5:看一看小蛇的肚子,猜一猜小蛇先后吃下哪些水果呢? 3.創(chuàng)編繪本——使繪本文本教材化
正如有些老師提到的那樣,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能找到合適的繪本,就如音標的教學,我久久沒有尋找到合適的繪本可以借鑒,于是我試著自己創(chuàng)編繪本,使繪本的文本更貼近教材,并為教材服務。
上海市英語教研專家朱浦認為,作為當代的英語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學會在教學中重新整理教材進行文本再構(gòu),再構(gòu)的文本要達到完整性、真實性和情景性的要求。< 圖6:創(chuàng)編繪本的文本內(nèi)容 例如,字母i,o,u 的重讀閉音節(jié)發(fā)音教學分布在PEP 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三、四、五單元中。為了更好的展開教學,我將這三部分內(nèi)容整合為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圖6 中紅色標注字母i 的發(fā)音是元音字母i 在重讀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i],紅色標注字母o 的發(fā)音是元音字母o 在重讀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 c],紅色標注字母u 的發(fā)音是元音字母u 在重讀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Λ]。在故事的教學和演繹中,讓孩子體會他們的發(fā)音規(guī)律,由于故事創(chuàng)編得很有趣,孩子們在富有童趣的故事中弄懂了其間的發(fā)音規(guī)律。使原本分散而枯燥的音標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有效。<BR>
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的英語教師應該多點思考,善于聯(lián)想,思維敏捷,讓自己的教學中多些新鮮的創(chuàng)意、多點值得學生回味的內(nèi)容,努力用為人師者的獨特性點燃孩子們思維的火花。4.傾聽童言——使繪本思維童趣化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傳授的是一種語言;作為一名小學的英語教師,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學生所想,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服務。我們要學會像孩子一樣懷揣著一顆童心,像孩子們一樣天馬行空地去想象,像孩子一樣感受著繪本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因為只有那些具有童趣的老師才能找到或創(chuàng)作出孩子們愛看的繪本,設計出孩子們喜歡的繪本教學方案。輔助繪本教學的教具設計上,也要力求充滿童趣。使有趣的繪本故事錦上添花。例如,在音標教學這堂課中,我不僅用cool edit 軟件處理了我自己的錄音,使繪本中的角色更分明,動畫效果更強烈。而且我也制作了一些教具輔助繪本教學,讓教學活動顯得“有聲有色”(圖7、8、9)。
圖7:一字開花圖。練習音標[i]與其他輔音音標的拼讀能力。圖8:會變長的木頭。練習音標[ c]與其他輔音音標的拼讀能<BR>力。
圖9:會變大的雨傘。念出繞口令后雨傘變大。練習音標[Λ]與其他輔音音標的拼讀以及整句連讀能力。<BR>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余,應該多彎下腰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了解現(xiàn)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正在流行著什么;關(guān)注如今的孩子們喜歡些什么,不喜歡什么;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也許有一天,我們就能從與孩子們的對話中找到繪本與教材的聯(lián)系點,亦或是得到創(chuàng)編新繪本的珍貴靈感。
5.分享繪本——使繪本讀物大眾化
我所在學校英語組的老師們經(jīng)常會把自己在平常教學實踐中找到的合適繪本拿出來分享,教研組一起討論,哪本繪本更適合哪個板塊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每本繪本在教學中應該如何操作等等。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做到教研組內(nèi)資源互補,資源共享,最終的受益者將會是我們的學生。以下便是我們學校教研組集體收集整理并已經(jīng)嘗試教學過的,可以用于我們教材進行配套教學的繪本:
五、結(jié)束語
我們的學生學習英語缺少語言環(huán)境,他們從有限的教材中接觸不到原汁原味的英語。做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讓孩子通過學習英語繪本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掌握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是一條值得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繼續(xù)摸索前行的道路。有時候,我覺得我們的學生就像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餓的毛毛蟲》)中的那條毛毛<蟲一樣。他們的確很“餓”,他們亟需在繪本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而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們能做的,就是<BR>給予孩子所需要的,不讓饑餓的“毛毛蟲們”再“餓著”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一位孩子都會成為展翅飛揚的美麗蝴蝶。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年 2.浙江省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建議[S].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2009 年
3.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年
4.楊式美“.英語說故事指導及其在國小英語教學上的應用”,臺灣 5.李玉貴“.以‘圖畫’,‘故事’書培養(yǎng)閱讀與寫作能力”,臺灣 6.魯子問《.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7.余治瑩,王林《.繪本賞析與創(chuàng)意教學》[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郁菊香“.英文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2010 年
9.王燕“.電子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M].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6)
本文轉(zhuǎn)載自:來源:《小學教學設計》2011年第27期 作者:許瑾
第五篇:淺談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本文闡述了英語繪本的定義以及英語繪本的特點,分析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選擇英語繪本是應注意的事項,并結(jié)合實際教學提出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英語繪本時應遵循的原則和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教學原則
1.引言
英語繪本主要是指圖畫與文字相結(jié)合的圖畫故事書,運用英語來講述故事,表達特定的主題和情感的讀本,簡單的說,英語繪本是指用英語來敘述故事的繪本。繪本作為一種文本形式,非常適用于培養(yǎng)兒童閱讀習慣,繪本中精美的圖片和優(yōu)美的語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觀察、認知能力,更有利于兒童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地運用英語繪本,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已經(jīng)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今后努力的方向。
2.英語繪本特點
2.1繪聲繪色,身臨語境。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風格,他們通過圖畫來說明文字,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在“The giving tree”中,作者Shel Silverstein僅用簡單的黑色鋼筆線條來勾勒圖畫。黑白色的頁面及簡短的語句,講述了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和一顆無私奉獻的樹之間的故事。“the tree was happy”這句話在故事中多次出現(xiàn),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樹對孩子無怨無悔的愛與關(guān)懷。另外,因為繪本采用的是圖片加文字的形式,當學生在繪本語句中遇到生詞,又可讓學生根據(jù)圖片猜測詞意,這樣即節(jié)省了學生查單詞的時間,又不影響閱讀效果。
2.2詞能達意,意猶未盡。有的繪本采用押韻的排比句子,讓學生讀起來瑯瑯上口。例如在“Silly Sally”中,調(diào)皮搞怪的Silly Sally要進城了,她不但倒立著走、反方向走,還讓所有遇見她的動物和人也跟著她一起瘋!作者運用押韻的文體,將Silly Sally進城的故事,用幽默風趣的文筆表現(xiàn)出來。老師可以可以運用這個繪本來教授自然發(fā)音或押韻概念,也可以利用故事中出現(xiàn)的各類動物來教授動物單詞,讓學生在掌握更多新單詞的同時,更體會了英語的語言美。
3.小學生英語繪本的選擇
3.1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繪本。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英文繪本最好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故事。英語繪本可以是寓言、童話,也可以是發(fā)生在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如繪本“David,No”中講述的就是,媽媽對調(diào)皮搗蛋的David的行為說“No”的故事。這個故事就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信很多孩子都能從David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都有因搗蛋而被媽媽制止的時候,因為這種共通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
3.2選擇學生語言能力范圍內(nèi)的繪本。小學生由于英語語言水平有限,所以不宜選擇過難的英語繪本。一般來講,文本中的生詞量不能超過總詞數(shù)的3%,故事內(nèi)容簡明易懂,句子結(jié)構(gòu)比較簡單,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對于一些涉及外國文化的繪本,要考慮學生能否理解該文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傾向于故事的趣味性,所以在選擇繪本時要選擇那些圖片優(yōu)美,句子結(jié)構(gòu)簡單,有趣的英文繪本。而對于有一定英語基礎的高年級的學生,則應該選擇一些句子結(jié)構(gòu)稍微復雜,有一定文化內(nèi)涵的繪本。
3.3選擇語言重現(xiàn)性高的繪本。為了降低學生閱讀英語繪本的難度,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語言重現(xiàn)性高的繪本。重復的句型有助于學生反復閱讀和理解,從而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掌握新知。如在“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中就反復使用“He ate through… but he was still hungry.”這個句式結(jié)構(gòu)來描述饑餓的毛毛蟲吃各種不同的食物。另外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句子押韻的幽默的繪本故事,如“Sheep in a Jeep” 中就用“Sheep in a jeep on the hill that's steep.”“ Sheep leap to push the jeep.”等一個個押韻的句子講述了一個從羊開吉普車到最后車撞樹后賣吉普車有趣的故事。
4.英語繪本教學基本原則
4.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繪本閱讀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不應代替學生去分析、去感受。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閱讀交給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一些閱讀策略的滲透,但教師不能生硬地進行講解。教師可以擬定一些討論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不要急于總結(jié)答案,重點是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體驗通過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閱讀后,學生可以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教師聆聽并引導學生談自己的思考和收獲,同時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
4.2 注意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學生會遇到很多生詞,有些學生因為生詞太多,無法理解閱讀內(nèi)容,從而對閱讀產(chǎn)生一些消極的情緒。因此,讓學生掌握一些閱讀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故事的題目、封面等對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猜測和預測,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遇到生詞時,教師要做的不是僅僅告訴學生單詞的漢語意思,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圖片等猜測詞義,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的滲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3培養(yǎng)語感,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閱讀時特別強調(diào)感悟。因為閱讀是一個讀者與作者互動的過程,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文章意義。閱讀可以分為默讀和朗讀。默讀可以讓學生靜下心來,慢慢地品閱故事內(nèi)容、細細地體味故事情感。教師通過集體朗讀、個人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注意文章中的語氣、語調(diào)的變化,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情感,從而與人物產(chǎn)生共鳴。高興時的開心,悲傷時的難過,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領悟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了語感,提高了感悟能力,并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4.4明確閱讀目的,合理地處理語言知識。英語繪本與教材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英語繪本并不是為了重點介紹某些詞匯、句型,也不是為了強調(diào)某個語法知識點,它是在語境中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故事。英語繪本為語言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真實的情景,從而幫助學生去理解、運用語言。當一些生詞和陌生的語法知識影響到學生閱讀時,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刂v解,一定要以“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為前提,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如果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過多地打斷學生進行詞匯講解或語法學習,會破壞故事的連貫性,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故事中生詞較多,教師不用一一處理,要適當?shù)亟o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
5.結(jié)語
綜上所述,英語繪本采用文字與圖片相結(jié)合的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選擇合適的繪本并將其運用到閱讀教學中,能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并把其運用到教學中,仍需教師不斷研究,不斷實踐。
參考文獻:
[1]于潤樸.通過英語圖畫書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效果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白薇.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5
[3]陳暉.論繪本的性質(zhì)與特征[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1
[4]劉潤清.外語教學與學習[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