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之周長與植樹問題

      時間:2019-05-13 07:35:25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之周長與植樹問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之周長與植樹問題》。

      第一篇: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之周長與植樹問題

      周長與植樹問題

      (XX小學 XXX XXXXXXXXXX)

      我們學習了周長的計算方法,知道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與寬之和的2倍,正方形的周長等于邊長的4倍。現在有道題目:一個正方形的公園四周種滿了樹,每3米種一棵,四個角上也各種一棵,從每一邊看去,它都有15棵,公園周圍一共種了多少棵樹?這個公園的周長是多少?

      這是一個典型的植樹問題。如果我們這樣計算,因為公園是正方形的,每一邊15棵樹,15×4=60(棵),得到的結果是公園一共60棵樹;然后 60×3 =180(米),得到的結果是公園的周長為180米。那么,我們就錯了!

      按這種錯誤的方法計算的時候,我們把每個拐角的那棵樹都多算了一次,這樣,就多算了4棵樹,其實樹的總數為60-4=56(棵);同樣,公園的周長也被我們計算多了,公園的每一邊有15棵樹,其實它們之間只有14個間距,14×3=42(米),42×4=168(米)。因為公園是一個閉合的正方形,也可以直接用樹的總量乘以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即56×3=168(米)。

      如果不是一個閉合的圖形,它的長度就不能簡單地用樹的數量乘以兩棵樹之間的距離了。如:一條街道的一旁從一頭到另一頭共安裝了30盞路燈,每相鄰兩盞路燈之間相距20米,這條小街道長多少米?

      30盞路燈路燈之間只有29個間距,所以:30-1=29,29×20=580(米)。同樣,下面幾個問題你會做嗎?

      1.學校后邊的小河旁種著22棵楊樹,每兩棵楊樹之間相隔6米。同學們在這些楊樹間每隔1米種一棵月季花,一共種了多少棵?

      2.把五張15米長的彩色紙條貼成一個長長的紙條,每個接頭的地方貼15厘米,則貼成的紙條全長多少厘米?

      3.立達小學五年級64名同學去郊游。他們排成兩條縱隊,前后兩名同學相距1米。整個隊伍長度為多少米?

      4.小玲家的“三五”牌時鐘在報時時,每隔5秒敲響一下。八點整時,時鐘報時一共用了多少秒?

      (指導老師:XXX)

      第二篇:小學三年級植樹問題

      植樹問題

      1、在一條長100米的大路一旁栽一行樹,起點和終點都栽,一共栽了26棵,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相等,求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

      2、在一座長400米的大橋兩旁掛彩燈,每兩個燈之間相隔4米,從橋頭到橋尾一共裝了多少個燈?

      3、同學們做游戲,21個同學圍城一個圈,每相鄰兩人的距離是1米,這個圓圈的周長是多少米?

      4、在圓形的水池邊,每隔3米種一棵樹,共種樹60棵,這個水池的周長是多少米?

      5、城中小學在一條大路的一側從頭至尾栽樹28棵,每隔6米栽一棵。這條大路長多少米?

      第三篇:小學三年級數學周長教案

      周 長

      教學內容: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44、55頁《周長》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什么是周長》。此單元內容包括:周長的認識,周長的測量與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交通與數學。而《什么是周長》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習近平面圖形的周長,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為后面認識各種圖形的周長,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學生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學生在認識了平面圖形和角,以及掌握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后學習的,在我對學生的調查中發(fā)現,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沒有什么經驗,他們所理解的周長只是一條邊的長,或者也不考慮是封閉的圖形,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節(jié)全新的內容,所以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是教學方式,通過理解封閉、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說一說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體會什么是周長。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概念。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初步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3)情感目標:通過演示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從而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

      (4)創(chuàng)新目標:在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多向思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與計算圖形的周長。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是學生認識各種圖形的周長,及周長的計算的基礎,所以我把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作為本課的重點、難點。教具:課件

      學具:卡片、剪刀、彩筆、繩子、直尺等。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引入: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份禮物,想看一看嗎?(由學習小組的組長分發(fā))

      2、出示四幅圖片:笑臉、國旗、三角尺、樹葉

      這張卡片寄托了老師對大家的期望,希望在今天的課堂中它能陪伴同學們一起快樂學習。

      二、知識感知,理解周長。

      1、剪一剪

      (1)請拿出你的剪刀,看誰剪得又快又好?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2)理解“邊線” 你剛才是沿著什么剪的?

      小結:剛才大家都是沿著圖形的邊來剪的,這個邊,也可以說是邊線。板書:邊線

      你能指一指你手中圖形的邊線嗎?

      (3)理解“一周”

      你是從哪里開始剪的,又是到哪里結束的?

      像這樣,從圖形的一個起點出發(fā),沿著邊線又回到起點,我們把它叫一周。

      2、指一指

      (1)找下面圖形“一周的邊線”,強調封閉圖形。(2)出示圖片:地圖,指出邊線:

      3、摸一摸

      (1)摸數學書封面的邊線

      (2)在周圍物體的面上找一找,摸一摸。如桌面,黑板面,??

      4、畫一畫

      (1)出示課本練一練第一題(2)學生動手,描出所給圖形的周長(3)展示交流。

      5、揭示周長的含義

      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6、練一練

      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題略)以口算為主,主要交流算法。

      三、實踐探究,測量周長。

      1、2、出示學生剪好的四張卡片 分小組測量周長

      (1)出示小組學習要求(2)學生利用學具開展測量3、4、5、匯報測量結果,交流測量方法。教師講評。練習深化

      (1)小花園:小青蛙和小豬去花園散步,它們誰走的路線長?(2)比一比:哪個圖形的周長更長?

      四、課堂總結,回顧周長。

      本節(jié)課,你都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五、走進生活,體驗周長。

      欣賞周長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板書設計:

      認識周長

      封閉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度,叫做周長。

      第四篇:[生活與數學,--數學小論文]數學生活小論文三年級

      [生活與數學,--數學小論文]數學生活小論文三年級

      篇一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問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學題時發(fā)

      現了一道趣題:

      在一個游泳池內,有一艘小船,上面有許多石頭,現在把石頭全部從船里扔到水中,請問,游泳池內的水位會上升、下降,還是不變?

      咋一看題目,我便疑惑不解:這道題似乎和數學沾不上一點關系??!這下該怎么做呢?我不氣餒,努力思考,不一會兒便理出了頭緒:當石頭扔到水中后,船的重量減輕,便會上浮,水位也會下降,但

      石頭在水中占了一部分空間,水位又要隨之上升。因為這都是同一堆石頭,所以上升與下降的幅度也應該一致,水位當然保持不變啦!可爸爸看了,卻說是下降,我很不服氣,決定與他打個賭。

      可是,用什么來證明我的猜想正確與否呢?這時,抽象的想象就沒有真實的操作好了。于是,我便在爸爸的協(xié)助下作了一個實驗:由于我能力有限,沒法從外面搬來一個游泳池,也沒法去造一艘小船,只好把題中的條件按比例縮小了。游泳池變成塑料盆,小船變成肥皂盒,石頭則變成了五塊橡皮。我先在塑料盆里倒進一些水,再把裝著五塊橡皮的肥皂盒放入水中,然后用直尺量出水位是20厘米。最

      關鍵的時刻到了,我把五塊橡皮小心翼翼地從肥皂盒中取出,再全部投入水中,最后用直尺量出水位——天哪!竟然只有18厘米,是下降了!我錯了!

      雖然事實證明,水位是下降了,但我還是丈二和

      尚——摸不著頭腦:這水位怎么會下降呢?

      我苦思冥想了好長時間,草稿紙上全是一幅幅演示圖,可我還是一籌莫展。我急得團團轉,可越急腦子越亂,反而想不出了。就當我即將放棄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數學家陳景潤孜孜不倦,夜以繼日算

      題目的故事,血液中仿佛充斥著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任何困難都擋不住我。果然,不出半小時,這道題我終于想通了:當石頭在船上時,上升水的重量=石頭的重量,而石頭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重

      量的水和石頭,水的體積大于石頭的體積。當石頭被投進水中后,水便下降了石頭的重量,而石頭在水中要占空間,因此,石頭扔進水中后,水上升的體積=石頭的體積。而同等體積的水和石頭,水的重

      量小于石頭的重量。綜合以上幾點,得到:石頭扔下去后,水位下降的重量大于石頭的重量,水位上升的重量小于石頭的重量,也就是下降的水的重量大于上升的水的重量,于是下降的水的體積便大于

      上升的水的體積,水位當然下降了。就這樣,一道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其實,仔細觀察,這道題與數學密不可分,其中的體積、重量、密度,都屬于數學的范疇之內。你瞧,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篇二

      數學,是我們的主課,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我們離不開數學,我們的生活更離不開數學!

      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趣。有一次,我剛寫完數學作業(yè),媽媽就端來一盤兒水蜜桃,我剛要吃,媽媽問我:“子涵,你們是不是學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嗯,對呀!”我點了點頭?!澳悄闼?/p>

      一算這個水蜜桃的體積,好嗎?”我滿口答應。媽媽剛走,我就“開工”了,又是量寬,又是量高……吭哧吭哧地忙活了半天,量不出結果。后來一觀察水蜜桃,???原來是不規(guī)則物體。唉,害得我忙

      活了半天!我苦思冥想,可還是沒有想出來。媽媽笑盈盈地走過來,遞給我一杯水。我看著杯子想到,玻璃杯?水?哦,我想到了!我一拍桌子,把媽媽嚇了一跳。于是我拿來草稿紙,給媽媽邊畫邊講,“首先要有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玻璃杯,然后算出底面積,倒入水,量出水的高度,再放入水蜜桃,用現在水的高度減去原來水的高度就等于升高的水的高度,最后用底面積乘升高的水的高度就等

      于水蜜桃的體積!”媽媽直夸我聰明!

      它還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一次,媽媽剛干完手里的活兒,我就問媽媽這道題怎么做?這是一道思維題:哥哥和弟弟三年后的年齡之和是27歲,弟弟的年齡是哥哥的一半,請問今年哥哥的年齡是多少?

      我算出的答案哥哥的年齡是18歲,原以為會對,但作業(yè)本上卻吃了個紅叉叉!媽媽首先讓我講自己的思路,“哥哥和弟弟之間的年齡之和是27歲,弟弟年齡又是哥哥的一半,那么3個弟弟的年齡之和就是

      27歲,弟弟今年就是27÷3=9(歲),哥哥就是18歲啊!”“那題目上說的是3年之后的年齡之和啊”,媽媽說。我接著說自己的理由:“他們的年齡之和是不變的??!”“兩個人的年齡差距不變,可是

      年齡之和是不是會變呀,就像你和媽媽,三年后你大了三歲,媽媽是不是也大了三歲呀,我們兩個加起來是不是大了?”媽媽耐心的講到?!皩ρ?,三年后,哥哥和弟弟的年齡之和增加了6歲,今年他們的年齡之和就是27——6=21歲,那么哥哥今年就是14歲呀!”我終于算出了正確答案。

      它在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有一次,我和媽媽去游泳館游泳,媽媽看到游泳池內貼的瓷片后便想考我:“子涵,你能不能算出水池內貼瓷片的面積?”“這還不簡單!用(長×寬+長×高+寬×高)×2不

      就行了”,我不假思索地說。媽媽哈哈大笑:“游泳池上面也貼瓷片?”我連忙改正,“是用長×寬+長×高×2+寬×高×2”。媽媽才會心一笑。

      你瞧,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無處不在!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篇三

      提到“數學”這兩個字,每個人都會想到乏味死板的數學書,沒有人會把它和活靈活現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我原來也是這樣想的。

      可是當我翻開《奧德賽數學大冒險》這本書時,我竟改變了這種想法。韓國作家安素釘和姜尚均揮動起他們那附有魔力的筆,洋洋灑灑地創(chuàng)作出了這樣四本極具吸引力的數學小說。書中,小主人公奧德

      賽帶領我們邁進了數學王國的大門。奧德賽雖被無知團的士兵追殺,但他卻用自己超人的數學頭腦化險為夷。那些在數學課上已經學習過的數學常識,在這本書里卻變得那樣親切,讓人一看就會忘不掉

      。在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中,那些數學小知識又悄悄走進了我們的腦海里,這些小知識又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那全是奧德賽在他的生活中自己探索出來的呀!

      奧德賽雖然沒有人教,但他卻能從生活中汲取數學的甘露,千萬不要說他是有神一樣智慧的孩子,這種說法是消極的。其實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有數學存在的,就要看他究竟是怎樣利用這些寶貴的數學

      資源的。如果無視數學的存在,那他學到的東西終究會比別人少得多的多。

      在這里,我就不得不提起我讀到的另外一個小故事了。

      從前,在一個村莊里,有一個特別有錢的人和一個特別沒錢的人,這兩個人的孩子一個叫湯姆,一個叫杰克。湯姆的爸爸非常有錢,在他三歲時就為他請來了家教教他數學,如果不是在學習時間,湯姆

      連翻一下數學課本都懶得翻。杰克家很窮,他沒有錢讀書,可是杰克熱愛數學,他每天都去請教那些年長的老人一些關于數學的問題。杰克還不滿足,他每天都把請教到的數學常識溫習一遍又一遍,并

      且從生活中尋找數學,自己出題自己做,有時他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為村民解除困難。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湯姆每次遇見杰克,都發(fā)現自己會的東西杰克都會,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杰克也會。一

      天,國王的大臣按國王的意思在這個村莊里尋找最聰明的孩子繼承王位,富有的湯姆和熱愛數學的杰克都去參加了這次考試。考試成績出來了,杰克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國王的王位。

      杰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他熱愛數學,沒人教,他也能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話再說回來,我們大多數同學,對數學雖談不上熱愛,但也不討厭。如果我們再加把勁,開動自己的腦筋,試著從

      生活中尋找數學,那我們一定能比杰克更聰明。如果我們既在課堂上吸收數學的營養(yǎng),又在生活中溫習數學知識并且探索數學新的奧秘,那么,每回數學考試中獨占鰲頭的不是自己是誰呀?

      其實,奧德賽和杰克一樣都是普通人,就因為他們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而變得不普通,如果我們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運用到生活中,那更是一舉兩得呀。數學本來就是從生活中發(fā)現的,再運用回生

      活中,你不覺得這很有趣嗎?

      無論走到那里,都要記住,數學是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密不可分,就是再偉大的數學家,也無法從數學課本上發(fā)現新的知識,如果我們做到了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再難的問題也能讓我們解決。

      第五篇:[三年級數學]數學小論文

      灰 太 狼 的 新 鎖

      泰興市襟江小學北校 四(7)班

      薛瓔容

      指導老師:季明

      經過精心研究,灰太狼又有了新發(fā)明:一種新型智力鎖。如果不能答對問題,這鎖是怎么也不會打開的。

      得意洋洋的灰太狼悄悄來到羊村,看見美羊羊的鉆戒很漂亮,就偷走了送給紅太狼。紅太狼看見了鉆戒愛不釋手,又怕美羊羊知道了會找回去?;姨钦f:“老婆,不要怕,用我的新鎖鎖起來。她就是知道了也拿不回去?!?/p>

      美羊羊發(fā)現鉆戒沒有了,急得哭了起來,“嗚嗚嗚,那可是我最喜歡的鉆戒??!”喜洋洋知道了說:“哼,肯定是灰太狼干的!”他們找到灰太狼問:“灰太狼,是不是你偷了美羊羊的鉆戒???”灰太狼說:“是我拿的又怎么樣???我用我的新鎖鎖著呢,你們是開不了的!”說著,灰太狼得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

      喜洋洋可不服氣,他試著開了開,突然,鎖的上面出現了一條數學題:在一次環(huán)保知識搶答比賽中,有3分、5分、8分題3種,王曉燕同學在一分鐘內得了29分,她最少答對___題,最多答對___題?喜洋洋眼珠一轉,說:“這種題還想難倒我?”他立刻輸出答案,最多9條,最少4條。鎖馬上就打開了,美羊羊一看,自己心愛的鉆戒就放在里面,他們拿起鉆戒飛快地跑回羊村去了。

      灰太狼這下可傻眼了,沒想到喜洋洋這么厲害啊,想起老婆的平底鍋,灰太狼頓時覺得眼前一片黑暗。

      真 假 水 晶 珠

      泰興市襟江小學北校 四(7)班

      高子涵

      指導老師:季明

      有個國王過生日時,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9顆水晶珠。國王很喜歡這些水晶珠。一天,國王把水晶珠拿出來讓自己的大臣一起欣賞把玩。過了一會兒,一個大臣對國王說:“陛下,我覺得您這9顆水晶珠里有一顆是假的。”國王一聽很生氣,質問道:“你既然說我這些水晶珠有一顆是假的,那你能告訴我哪顆是假的嗎?如果信口胡言,我可要問你的罪!”大臣微笑著說:“是的,陛下,只要您肯給我一個天平,我保證給您找出來!”

      國王命令手下拿來一個天平。不一會兒大臣就選出了一顆珠子,肯定地說:“這顆是假的!”國王命人叫來珠寶師一驗,果然,這是一顆魚目混珠的玻璃珠。國王不禁大為訝異:“你怎么知道的?”

      大臣拿來天平,當場演示起來。他把9顆珠子分成3份,每份3顆。他先抓起其中的兩份放到天平的兩端,一邊輕一邊重,大臣解釋道:“大家都知道,玻璃珠一定比水晶珠要輕。那玻璃珠肯定在輕的這一份里。如果天平是平衡的,那玻璃珠肯定在剩下的那一份里。首先我們通過這一步就能確定玻璃珠在哪一份珠子里?!?/p>

      說著他從輕的那份里拿了兩顆珠子放到天平的兩端,天平是平衡的,大臣微笑著說:“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哪顆珠子是玻璃珠了吧?”說著把剩下的珠子跟天平上的一顆珠子調換了一下,天平立即變得一邊輕一邊重,在那里晃晃悠悠。

      國王和眾大臣不由得連連點頭贊嘆:“這個主意真妙!”同學們,你們還有更簡單的方法找出假的水晶珠嗎?

      開 鎖

      星期天媽媽帶我出去散步,當我們經過一家賣鎖公司的時候,聽到里面有嘈雜聲,我就想進去

      看個究竟,原來是一位阿姨一不小心把四把鎖和鑰匙搞錯了.分不清哪一把鑰匙配哪一把鎖了.我看到那位阿姨很著急,我就對媽媽說:’媽媽,等一下,我想看看,好嗎?”我走到阿姨面前說:’阿姨,你遇到困難了嗎?我能幫你嗎?”阿姨說:’這四把鑰匙不知道該配哪一把鎖了,小朋友你幫我嗎?”我說了聲:’我試試吧|”我拿著四把鑰匙仔細想了想,拍拍腦袋瓜兒說:’’我知道了.”我拿起一把鑰匙就挨個兒的放進那鑰匙孔里,當我放進了第三個鎖孔時,果然打開了,就剩下三個了.我又拿起一把鑰匙挨個放進鎖孔里,放入第二個時又打開了,終于就剩兩個了,我還是按照剛才的方法,一會兒,我就不費吹灰之力把所有的鎖和鑰匙都配好了.我成功了,特別的開心.然后我高興地對阿姨說:’’阿姨,配好了.”阿姨認真地看了一下,然后就邊夸我是個小聰明,邊道謝.我說:’’不用謝,幫助別人是我應該做的.”就連媽媽也夸我聰明.最后,我向阿姨說了聲再見,就和媽媽高高興興地繼續(xù)去散步了.在路上,媽媽突然問我:”你說說看,你一共要試多少次才能配好所有的鑰匙呢?”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對媽媽說:”算式就是3+2+1=6(次),我總共用了6次才配好的.”媽媽說:”你真聰明啊!”

      我和媽媽散完步就興高采烈地回家了.三(六)班

      孫辰

      混淆的鑰匙如何回家

      尹力

      上海世博會期間,參觀的人人山人海,管理員每天都忙到凌晨才能休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美國館、日本館、韓國館、中國館的鑰匙弄混淆了,游客們遲遲不能進館參觀,大伙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這時候來了一位數學專家,決定考考他們:四把鑰匙能開四把鎖,但不知道哪把鑰匙能開哪把鎖,最多要試幾次才能配好全部的鑰匙和鎖?工作人員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還是想不出。這時候來了一個小伙子,知道了情況之后,對焦急萬分的工作人員說:“我有辦法!我們把和鎖都編上序號,分別是1、2、3、4號鑰匙和A、B、C、D號鎖,如果1、2、3號的鑰匙都沒配上A號鎖,那肯定是A號鎖和4號鑰匙相配,把4號鑰匙去開A號鎖。再把去開B、C、D號鎖,最多只要試兩次就能找到與1號鑰匙配對的鎖;現在還剩下兩把鑰匙和兩把鎖,只要試一次就使它們配對。回過頭來,第一把鎖試了三次,第二把鎖試了兩次,第三鎖試了一次,第四鎖直接配對,一共用了3+2+1=6次就使它們完全配對了。難道這不是一個好主意嗎?”

      工作人員按照小伙子的辦法很快就打開了四個館的大門,游客們一涌而進,而那個數學家正撫摸著小伙子的頭,說:“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工作人員通過此事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多難的事,只要勤于動腦就一定能找到最快、最好解決問題的辦法。

      妙法開鎖

      泰興市襟江小學三(6)班

      劉禹含

      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小羊、小豬和小兔一起上街玩,他們路過一個賣鎖的攤位,看見賣鎖的馬阿姨滿頭大汗,很著急的樣子。小羊走過去問道:“馬阿姨,您怎么了?要我們幫忙嗎?”馬阿姨說:“剛才有好幾個客人來看鎖,一不小心把4把鎖和4把鑰匙混在一起,現在也分不清哪把鑰匙開哪把鎖,真是急死人!”剛說完,又來幾個買鎖的客人,馬阿姨趕緊去招呼客人,留下小羊、小豬和小兔。

      小豬想了一下說:“看來是有點麻煩,4×4=16次?!毙⊙驌u搖頭說:“不對,我覺得最多試10次,第1回拿1把鑰匙試4次,肯定會有一個是對的;剩下3把鎖再試3次又會有一個是對的;以此類推,4+3+2+1=10次。所以我覺得應該是10次”。小兔聽了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說:“我覺得最多只需要6次”。小羊和小豬很驚訝地看著小兔齊聲說:“不可能吧!6次就能全部試出來?”小兔自信地邊說邊拿起一把鑰匙:“你們看,第一回我只要試三次,如果前面三個都打不開,最后一個不試也是對的;第二回試兩次又會有一個是對的;第三回還剩兩把鎖,不管能不能打開都只需試一次就能分清哪把鑰匙配哪把鎖,所以3+2+1=6次?!毙⊙蚝托∝i邊聽邊點頭。果然,小兔只用了5次就把鎖全都打開了。他們剛忙完,馬阿姨就過來了。一看,開心地豎起大拇指;“你們真聰明,真是一群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小羊、小豬和小兔聽了以后,心里比吃了蜜還甜,他們告別了馬阿姨,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三年級(6)班數學小童話

      誰最聰明

      墻角里一群蝸??鞓返厣钪?。一天,蝸牛媽媽接到住在墻的另一面烏龜的作客邀請。媽媽很長時間沒出門了,她很想去,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孩子們,讓他們幫著算算,去烏龜家有一面10米高的墻,每天她白天爬3米,晚上睡覺又會掉下來2米,什么時候才能到烏龜家呢?蝸牛飛飛說:“這還不簡單,10天能到唄,每天爬3米,掉下來2米,不就是每天爬1米嗎?10米高的墻正好10天?!彼脑拕偼?,蝸牛貝貝接過話題,“你真不動腦子,要10天嗎?”蝸牛們開始討論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飛飛爭得面紅耳赤,就是堅持說要10天。蝸牛貝貝說:我來講給你們聽:第一天爬到3米,晚上掉到1米

      第二天爬到4米,晚上掉到2米 第三天爬到5米,晚上掉到3米 第四天爬到6米,晚上掉到4米 第五天爬到7米,晚上掉到5米 第六天爬到8米,晚上掉到6米 第七天爬到9米,晚上掉到7米

      到了第八天,白天爬3米就已經到墻頂了,媽媽再把整個身子蜷起來,然后象滾雪球一樣從墻頂一直滾到烏龜家。媽媽聽了貝貝的講解,高興極了,夸貝貝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泰興市襟江小學三(6)班王佳銳

      指導老師季明

      鏡中的奧秘

      泰興市襟江小學三

      (七)班

      胥子嫻

      指導老師

      季明

      星期天下午,我在家學著用小鬧鐘撥時間。

      當鬧鐘的時間顯示3時,我一轉身以外地發(fā)現從鬧鐘對面的玻璃鏡的時間不是3時,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才確定鏡中的鬧鐘顯示的是9時的位置。我很奇怪,心里想:這“魔鏡”里是否隱藏著什么奧秘?我決定再試試別的時間,會看到什么情況。于是又把時間撥到1時,發(fā)現鏡子里的鬧鐘指向11時;再把時間撥到了3時30分,鏡子里的鬧鐘顯示8時30分;撥到5時45分,鏡子里的鬧鐘顯示6時15分……我就這樣反復試驗,驚喜地發(fā)現了一個規(guī)律:每次實際時間和鏡子里的時間相加都是12時。

      如果大家有興趣地有可以去試試。除了12時之外,其余實際時間和在鏡子中看見的時間相加也都是12時。利用這一規(guī)律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辨認鏡子里的時間,也可以利用鏡子里的時間推算出實際時間。

      難怪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你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一定會有很多意外發(fā)現!

      小豬喝啤酒

      秋天的一個下午,天朗氣清,小豬貝貝興高采烈地到狐貍超市買啤酒喝。他剛來到超市門口就看見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好消息,大優(yōu)惠,凡是在本超市購買啤酒,用3個空啤酒瓶可以免費換一瓶。小豬貝貝高興得手舞足蹈,“哈哈,竟有這樣的好事?今天,俺可以喝個痛快啦!”他大喊:“喂,狐貍老弟,快給俺來12瓶啤酒?!焙傄宦?,眼珠骨碌一轉,賠著笑臉說:“歡迎,歡迎,好,這就來。”說完,轉身捧來16瓶啤酒,對小豬說:“您的12瓶,另外3個空瓶換一瓶,12除以3等于4,再加您4瓶,共16瓶,怎么樣?今天你很幸運吧!請慢用?!毙∝i咕嚕咕嚕,一會兒就把16瓶全喝光了。他摸著圓圓的大肚皮,哼著小曲兒,心滿意足地往家走,半路上,遇到了小象皮皮,就把今天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小豬說:“我用12瓶的錢喝了16瓶,很合算吧!”小象一聽,連呼上當?!皯摵?8瓶才對呀?”小豬摸摸腦袋,疑惑不解地問:“這到底怎么回事呀?”小象說:“你第一次買了12瓶,第二次12個空瓶換4瓶,共16瓶。那么你第二次喝的4瓶不又可以換1瓶嗎?16+1=17(瓶),第三次你手中有1瓶,加上4瓶中喝完的3個空瓶換的1瓶,應該有2瓶,這時,你應該向狐貍先借一瓶,把3瓶喝完后空瓶抵算借的1瓶,17+1=18(瓶)”小豬一拍腦袋,恍然大悟,“走,咱們找狐貍算賬去?!闭f完,他們就急急忙忙朝狐貍超市走去。

      泰興市襟江小學三(6)班

      張慕鴻

      指導老師:季明

      “米”和“厘米”的爭吵

      “我比你的本領大。”

      “我比你的用處多?!?/p>

      誰在吵架?我順聲音走過去,原來米和厘米正在你一言我一句地爭著什么,活像兩只好斗的大公雞。厘米不服氣地說:“一塊橡皮長4(),如果是米,同學們好用嗎?”

      米瞪著眼睛說:“床長2(),如果是厘米的話,那么每天怎么睡覺嗎?要他還有什么用!”

      厘米提高嗓門說:“你真討厭,想把人害死嗎?小朋友的身高126(),如果是米還不嚇死人呢?”

      米漲紅了臉,大聲說:“哼!教室講臺搞1(),如果填你那個厘米,老師還要趴在地上給我們講課呢?”

      “不管怎么說,我比你用處多!”

      “我比你用處多!”??????

      他們越吵越兇,眼看就要打起來了。我趕忙去阻攔,對他們說:“你們別吵了,在生活中,你們少了誰都不行。一般來說,長的東西用米作單位,稍微短的東西用厘米作單位,再說1米還等于100厘米呢。你們關系這么密切還吵什么架呢!你們應該和好才對?!泵缀屠迕茁犃藨M愧的低下了頭,他們都向對方道了歉。

      從此,再也沒有聽說過他們吵架了。

      種 樹

      襟江小學北校三(5)班

      劉孔明

      “五一”勞動節(jié),大家都想做點有意義的事,瞧,老虎一家全副武裝,出發(fā)了!陣陣清風吹過,他們扛著鐵鍬,提著鋤頭,背著樹苗來到了森林廣場種樹.哇!種樹的人真多啊!有猴子一家,有兔子兩口子,有貓博士等.他們有的種桂花樹,有的種枇杷樹,還有的種楓樹,真熱鬧呀!

      老虎一家趕緊開工!他們分工明確:虎爸爸挖坑,虎媽媽澆水,小虎填土.不一會兒,虎爸爸一口氣挖了十個洞,大家把樹苗一一放進,小虎立即填上土,虎媽媽的工作也隨即跟上.三人看著在風中搖曳的樹苗,心中充滿了成就感!突然,爸爸說:“小虎,每棵樹之間相距5米,我們種了10棵樹,這條種樹的路有多長?”大家紛紛出主意,小猴說:“用尺量!”小兔嚷著說:“我們一起量!”只見小虎雙手托著兩腮,雙眼盯著小樹苗,一聲不吭?!芭?,先用10減1得9,再用9乘5等于45,共45米!”眾人被小虎唬住了,廣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一個勁兒夸小虎真是個愛動腦的孩子!

      下載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之周長與植樹問題word格式文檔
      下載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之周長與植樹問題.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lián)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范文推薦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這個題目你會做嗎? 星期天下午和爸爸媽媽去店里買東西,在三樓看到有一個電子秤就覺得挺好玩的,就站上去稱了一下體重。爸爸說你只知道好玩,這倒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看看你能不能......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牛排中的“數學” 三(3)范宇星期六,媽媽帶我,弟弟還有奶奶一起到豪客來去吃牛排,我們很開心。進去后,看見有很多人,找了一個靠墻的位置坐了下來。很快媽媽就點好了菜,媽媽提議說“:......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植樹問題》課堂評價

        《植樹問題》課堂評價 本課設計的教案中的預設問題已經考慮到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了生活實際,重視了數學思維培養(yǎng),方法的滲透,是可行的、有效的,學生們應該是能夠掌握的。但是......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植樹》

        陳麗莉 植 樹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

        小學數學《植樹問題》教案(合集5篇)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性: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fā)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 南通城南小學(本站推薦)

        三年級(3)班數學小論文有趣的數學題 數學王老師出了一些題給我們做,其中有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小敏有3件不同的上衣,4條不同的裙子,問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一開始看到這道題目感到......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思維訓練課《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思維訓練課《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思維訓練課教學內容。 【教材簡析】 《植樹問題》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聰明小屋的......

        小學三年級數學題庫——周長面積(精選5篇)

        小學三年級面積和周長習題庫 一、填空 1、計算面積要用單位常用的有,計算長度要用單位,常用的有 2、邊長為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周長是。 3、長方形長8米,寬4米,它的面積( ),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