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 之 應對挫折、完善人格(最終版)
心理健康 之 應對挫折、完善人格
摘要:“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挫折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磨練的過程;尤其是我們大學生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挑戰(zhàn)自我,在現(xiàn)在是尤為重要的。
關鍵詞:應對挫折、挑戰(zhàn)、完善自我正文:挫折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失敗、失利。在《辭?!分械慕忉尀椋菏Ю?、挫敗。
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涵義: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對人們的有動機、目的的活動造成的內外障礙或干擾的情境狀態(tài)或條件,構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種自然、社會環(huán)境;
二是挫折認知,即指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 三是挫折反應,即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交織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認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應的性質及程度,主要取決于挫折認知。
人們對挫折的承受力有著鮮明的個性差異:不同的人對挫折的承受力不同,同一個人對不同挫折情境的挫折承受力也不同。對同一種挫折情境,有的人受挫折的消極影響較小,他們往往表現(xiàn)勇往直前,越來越堅強、成熟;有的人受挫折的不良影響較大,甚至會因挫折而導致心理和行為的異常。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挫折是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挫折承受力是指個體適應挫折、抵抗和應付挫折的能力,是個體在遇到挫折情境時,經受的打擊和壓力,擺脫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與行為失常的一種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是維護個體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線是個體適應環(huán)境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人們的行為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個滿懷必勝信心的人,去做一件關系到以后發(fā)展的重要事情,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這件事情沒有做成。這種打擊,使其精神長時間振作不起來,甚至達到崩潰的邊緣。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動機受挫,也叫做心理挫折或欲求不滿。
動機受挫是某種動機得不到滿足時出現(xiàn)的心理狀態(tài),是欲求障礙或者欲求阻止。造成心理挫折的原因可以來自客觀原因,如組織管理不善、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天災等外界條件的限制和障礙,欲求得不到滿足。也可以來自主觀原因,如能力不足、知識欠缺、溝通不良、決策失誤等。還可以來自心理障礙,把在事實上不具備的欲求目標當作自己眼前應該有的東西加以追求。心理挫折對個體影響一般有兩個方面:
第一、心理受挫的大小與個體的動機密切相關。當重要的動機受挫時,感受到的挫折就較大,對個體的打擊也較大。
第二、由于心理發(fā)展層次不同,認識方法的差異,抱負水準的高低等原因,不同個體會有不同的重要動機,因而,挫折的感受應人而異。如兩個人同時被小偷偷了錢包,一個人可能就受不了這種打擊,好像天塌下來了,感到非常痛苦。另一個人卻不以為然,破財免災嘛。面臨同樣的考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反應。
由此可見,心理挫折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一種感受,是一種心理反應。
人們幾乎不可能完全避免動機受挫,上述種種表現(xiàn)是在動機受挫的狀態(tài)下采取一定的形式表達動機受挫狀態(tài)。為消除或減輕行為受挫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首先,要及時了解、排除、防止形成挫折源。其次,提高對動機挫折的忍受力。人們對挫折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能處之泰然,繼續(xù)前進;有的人則一蹶不振,精神崩潰。這種對挫折的適應能力,即遇到挫折時勇于接受挑戰(zhàn),免于行為失常的能力稱之為動機受挫忍受力(也稱作受挫耐性)。一個人動機受挫承受力與以下條件有關:
(一)與個人的生理條件有關。如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如何,有無生理缺陷
(二)與個性、以往的經歷有關。如性格與修養(yǎng)怎么樣,受挫的經驗和教訓如何?這些都對動機受挫承受力影響較大。
(三)與對挫折的知覺判斷有關。如有的人對挫折的反應就比較敏感,有的人反應則比較遲鈍。
人們在生活與工作過程中,漫長的人生之路,無論你怎樣設計、安排,失敗與挫折總是伴隨著你的左右。這是作為“人”,這個特殊的社會存在,以及由他自身和他所處的各種不同的大小環(huán)境所決定的。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哪一個人不是經歷了風風雨雨,從失敗到成功,直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實踐證明,每一個人都是失敗與成功的聚合體。拿破侖說過:“偉人的一生勢必不幸”。
人們在完成自己的目標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使需要不能滿足的各種干擾因素,這些干擾因素也就是挫折產生的原因,即挫折情境。任何人遭受任何挫折都與當時的情境有關,構成情境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人生發(fā)展中的挫折都是由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其中錯誤的人生觀、世界觀是挫折的主要根源。
人生觀是關于人生目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價值等人生問題的基本看法。人為什么要活著?應該怎樣活著?人為什么要有理想?應該有什么樣的理想?人生道路為什么會有逆境、困難、痛苦、煩惱、生死離別、錯誤、失敗、悲?。繎斠允裁礃拥膽B(tài)度對待它們?人怎樣才能獲得瀟灑而滿意?人生的價值是金錢和地位?還是為他人做出奉獻??對于許多的人生問題有的人領
悟了它的真諦,取得了成功。有的人一生困惑和迷茫,不能領悟人生的精神,而虛度年華。
有些挫折是受個體能力的影響,也就是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例如,有的人記憶力很強,可以達到過目不忘,有的人則丟三拉四,記憶力很差;有的人能統(tǒng)率千軍萬馬,運籌帷幄在一個人的能力結構中,有的人擅長理論思維,卻拙于觀察實驗;有的人書本學習能力強,但做事笨手笨腳;有的人書本學習能力太差,而動手能力卻很強:有的人語言表達能力較強,但寫作能力較差。有的人善于科學研究,而有的人卻善于人際關系。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這是客觀規(guī)律。但是關鍵在于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能力和劣勢能力,揚長避短。
正確的思維方式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和思維規(guī)律的認識方式,錯誤的思維方式是與客觀規(guī)律和思維規(guī)律相違背的認識方式。表現(xiàn)為錯誤的思維方式。最典型的有狹隘經驗型思維方式和教條型思維方式兩種。
1、狹隘經驗思維
2、教條、刻板思維
人生經歷的影響:在人生發(fā)展活動中,一個人的經歷對這個人對于挫折的認識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經歷的事情多了,遇到的困難的機會也多,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豐富了自己的體驗,也就錘煉了自己的認識水平。
引起人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1).外在的客觀原因,即自然的和社會的原因.自然條件的制約往往能給人帶來不幸的結果.一些無從預料,不可抵擋的自然現(xiàn)象,諸如山洪爆發(fā),火山地震,江河決堤,大旱大澇等.都會使人生的舞臺滯留在不利的環(huán)境之中.而人們要在不利的環(huán)境中取得滿意的結果就要付出更大的艱辛努力,即便如此其成功的概率也低于良好自然條件下的努力.與此同時,社會變遷過程中的不利因素也會給個人造成諸多的不良影響.特別是人類歷史特定的低潮與逆流時期,總是限制甚至毀滅人們的美好追求,使大多數(shù)人置身于挫折與不幸之中.例如“十年文化大革命”給我們民族的每個成員所帶來的災難。
(2).內在的主觀原因,即個人自身條件與認識偏差對人生的限制與阻礙.自身條件限制使目標無法實現(xiàn)的境況是顯而易見的,諸如個人的相貌,身體素質,經濟狀況,智能水平,心理素質等原因使個人的需要難以滿足而形成挫折感.個人認識上的偏差造成理想失落的景象則往往是隱形的.個人對人生價值目標定位失當或追求的理想與奮斗途徑方法相背離,都會使奮斗目標無法實現(xiàn)或達到的現(xiàn)實目標與心中企盼的理想目標產生距離,引起內心的失落與不平衡感.二.如何面對人生挫折
人們在社會中生存,就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人的活動與交互關系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復雜。這一變化在激發(fā)人們多種多樣的動機和目標的同時,也增加了個體人生挫折的概率。對此我們不能消極地忍耐或回避,而應直面正視人生挫折,積極尋求克服和戰(zhàn)勝挫折的有效途徑,撫平傷痕,向人生的成功目標奮斗。在這方面,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杰出人物為我們提供了諸多有益的啟示。
第一,增強自信、蔑視挫折。
人生挫折的發(fā)生雖是客觀的事實,但是在不同心態(tài)的人身上所反映出的心理體驗卻是情態(tài)各異的。所以要戰(zhàn)勝挫折,首先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和高度的自信心。勇敢和自信是人生邁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心理基石。有勇敢精神的人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懦弱自卑、缺乏自信的人注定將一事無成。對于勇敢自信的人來說,挫折和苦難更能激發(fā)他們奮發(fā)向上的斗志和豪情.愈挫愈勇。而缺乏自信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對挫折就可能自甘沉淪,一厥不振。“苦難是堅強者磨行意志的磨刀石,也是懦弱者自甘墮落的滑梯”。高度的自信可以喚起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調動自身全部的能量與挫折搏斗。在與挫折的較量中,自身變得強大,而挫折則相對地顯得藐小?!案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這樣一個信念,“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倘不過的河,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和挫折”。
第二,升華目標,淡化挫折。
人生挫折是和人生的奮斗目標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是多方面的,而且各個時期,各個領域的具體目標也會有所不同。在實現(xiàn)這些大大小小目標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人生挫折。然而,決定人們對人生挫折心理體驗強弱的是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目標,即他對整個人生的根本的價值追求。人生挫折心理體驗的強弱是由他自己認識到挫折對自己根本價值追求的負面影響的大小決定的。一個把個人功利作為人生追求目標的人,貧窮和官場失意對他來說就意味著人生悲哀,而以國家民族興盛為己任的人,則會把名利得失看得如過眼云煙。對于一個愛情至上主義者來說,失戀和家庭的離異便如同人生的毀滅,哀嘆著“沒有愛怎么活、沒有愛多難過!”而一個視事業(yè)為生命的人,個人情感的失意便如同玫瑰刺扎了手,雖有一點點痛,但卻了無大礙。
第三,發(fā)憤圖強,戰(zhàn)勝挫折。
面對人生挫折,人們無不希望變挫折為坦途、贏得人生輝煌,但要戰(zhàn)勝挫折,關鍵在于自身的發(fā)憤圖強,努力奮斗。古諺曰:“失敗是成功之母,苦難乃人生財富”其本意在于引導人們對挫折認真總結,吸取人生教訓,科學地調整自己,積極尋求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這樣,挫折就如同“人生的良師”,引發(fā)我們變壞事為好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在挫折面前消極忍耐,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棄,那么,苦難永遠是苦難,挫折始終是挫折,“失敗”這個媽媽無論如何是生不出“成功”這個大胖小子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膜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沒有一個是一帆風順走向成功的。在失敗和不幸面前,他們無不是選擇了發(fā)憤圖強之路,一個個奮起我們當代大學生正當青春年華,雖說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順,但總的來說,基本上是在順境中成長起來的,今后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會遇到更大的挫折與不幸。為此大家要立志發(fā)憤圖強,學會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不在挫折中奮起,便會在挫折中滅亡。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無論是在何時何地,也無論你退到什么樣的艱難困苦,你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必須為之長期不懈地努力奮斗,這樣人生的命運將會還報給你以幸福的微笑。
人生之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成功與失敗結伴而行。我們所應做的就是善待人生,向往追求成功,但絲毫也不懼怕失敗。我們不一定能擁有一個個美麗的風景,但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心境,以此去努力和追求,那么在我們的前方將會有坦蕩的曠野和蔚藍的天空。參考文獻:
《大學生職業(yè)心理輔導/21世紀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叢書 》郭建麗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7-1
第二篇:完善人格范文
1.在生活中,別人怎么看你,怎么議論你,都在照射著你人格的優(yōu)缺點。對此,你只有不
斷上心,方可完善自己。這與小孩子不一樣,小孩子一天到晚,父母都在敦促他們改正缺點,形成某種規(guī)范行為。而成人的人格完善,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給自己念緊箍咒,自己跟自己斗。
2.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許比自我評價更客觀、具體。我們應該避免自我封閉,要信任他人,并謙虛接受別人指出的不足。其實,不管對方是何等身份,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面能反射出自我的鏡子。同時,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以得到更多人對自己的反饋。這樣我們才能更全面、客觀地認識和完善自我。
3.結交益友,通過對他們的認同來促進自我的成長。毛澤東主席曾言:“榜樣的力量是無
窮的。”人格的成長,需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古往今來的榜樣人物,并加以積極的效仿。
4.把盲目范疇變?yōu)楣_范疇:聽取周圍人的意見,甚至主動征求他們的意見,即使是批評,也應感謝別人能讓我們對自己有所了解。
5.把未知范疇變?yōu)楣_范疇:這需要置身與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中,體驗新的經歷,在新生活認
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
6.付諸行動。即使是很小的改變或象征性的計劃,也比停留在腦子里的計劃要好一百倍。
要相信自己能都成長,能夠改變,相信行動是改變自我、接近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徑。尤其是最初產生自我完善想法之時,是最有行動動力的時候,此時應盡快行動起來。
7.在行動中,要善于接受失敗。一般來說,誰也不喜歡失敗,但失敗往往無法避免。在失
敗面前,要善于把抱怨變成目標。一旦開始實施自我完善計劃,就要堅持到底,決不可半途而廢。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要退縮,因為最后的成果是極大的驕傲與榮譽!
8.自我完善中,不斷調整自己的進度,努力達到新的目標
9.就是要保持一個開放的思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所有的信息和事物都在不斷地更新,這就意味著我們要不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格,看看有沒有和這個時代不合拍的地方
10.就是要學會接受自己。雖然追求完美是好的,可是過度的完美主義很可能給自己帶來比
不做自我完善更大的壓力與麻煩。不應該盲目追求“完美人格”,而是努力擁有一個“完整人格”。這就需要我們客觀認識自己,包容和接受自己;增強自己的優(yōu)點,改變自己的“大”缺點,接受自己的“小”缺點并把它變成自己的特點。對于缺點的分類需要一個主觀和客觀意見的平衡,避免把較致命的缺點留下、把可愛的小特點改變。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之挫折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之挫折教育教案
一、活動設計:
挫折是人們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受到阻礙和干擾,因獲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應。如果處理不當,它會給人造成心理壓力,損害身心健康從而影響學習和生活。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二、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活動,了解挫折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體會感受挫折,掌握承受挫折、戰(zhàn)勝困難的一些方法。
2.能力目標:學會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方法,邁向成功。
3.情感目標:幫助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挫折,學會正確面對人生中的艱難困苦。正確認識挫折,勇于挑戰(zhàn)困難,從而形成能夠經受考驗的健康心理。
四、活動過程:
通過小組成員的獨立思考、合作、討論交流等,使學生不僅在知識上,而且在情感、合作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一)游戲導入,感受挫折。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我是大力士”的比賽(扳手勁)。
2、請勝利的同學做一個表情或動作,請失敗的同學也做一個表情來表達你此刻心情。
3、小結:傷心、難過、遺憾、失落在我們生活中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表現(xiàn)。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挫折”這個話題。
(二)認識挫折
1、在剛才的熱身活動中,我們有部分同學已感受到了失敗,這就是挫折,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會有挫敗感。請你想一想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遇到過哪些挫折。
2、傾心交流:(小組討論)
你遇到過哪些方面的挫折?遇到挫折以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3、學生代表發(fā)言。
小結:同學們,你千萬別小看這些挫折,如果沒有解決,藏在心里,那就會越積越多,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我們怎樣戰(zhàn)勝挫折呢?小面請同學們聽一聽《兩只小兔》的故事(課件出示)。
(三)戰(zhàn)勝挫折
1、故事天地。
提問:聽了這個故事后,你想對其中的哪一只小兔說什么呢?請學生發(fā)言。
小結:在故事里,我們要像那只逃生的小兔一樣,勇敢面對挫折,面對失敗。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多動腦筋,想出最佳的解決困難的辦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來。
2、心靈撞擊
同學們,你知道有哪些人勇敢面對挫折,在挫折中奮起這樣的事例嗎? 師舉例:張海迪
小結:向張海迪等許多人都能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那我們遇到挫折了該怎么辦?
3、同組交流:說說自己遭遇了挫折后,采用什么方法讓自己快樂起來?
4、學生代表發(fā)言。
5、說一說自己戰(zhàn)勝挫折的小妙招。
四、活動總結
在一個人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沒有人能永遠成功。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要我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敗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奮起”。沒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沒有趟不過去的河流。
第四篇:珍愛生命 完善人格
造物主創(chuàng)造了生命,使得世間有了活力。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綻放了絢麗奪目的光彩。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艱難危險的,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環(huán)境變化,都會使生命出現(xiàn)夭折??纯丛S多物種的消亡,就可以知道生命群體是何等的脆弱。就生命的個體來說,更顯得弱小單薄,很容易受到傷害。不消說人類面臨疾病、橫禍等威脅。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為艱難。但生命的力量又是令人震驚的,即使弱小的動植物也不例外。細小的種子珍惜了上天的賜予,不斷努力,根拼命往下鉆,芽使勁往上擠,就是在堅硬的石堆中也毫不畏懼,只為了接受輕風的愛拂,陽光的淋??;一只小小的螞蟻為了難得的生命不白白消磨,勤勤懇懇,忙忙碌碌;墻角的壁虎為了延續(xù)自己的生命,可以毫不猶豫地舍棄自己的尾巴。這些毫不起眼的動植物不忍生命的白白消逝,努力爭取享受生命的樂趣,進行了不屈的抗爭。我們,自詡萬物靈長的人類又豈能漠視生命的存在。
生命是偉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沒有人輕易放棄生命。每個人心中都飽含著對生命的渴望,身體健全的人如此,身體不便的人同樣如此。健康的人為父母給予的一副好身體而努力,殘缺的生命為了對生命的執(zhí)著而努力。當我們欣賞滿天繁星,體驗宇宙的神奇時,霍金正用他僅能活動的雙指探索著宇宙中的未知物質;當我們泛湖上,在碧波清風中流漣的時候,哈森邁爾正在幽深的湖底探尋地底的奧秘;當我們翻開手中的書本,欣賞一篇賞心悅目的文章時,張海迪也許正在床塌上吃力地揮寫她對生命的渴望;當我們駐足樹林,望著那瑟瑟秋風中的枯葉飄落時,史鐵生也許正沉浸在對生的遐想中。這些殘缺的生命為了生命無悔而努力,因為他們知道生命不屈,生命可貴。
大凡有成就者,需要培養(yǎng)完善的人格,不凡的氣度,強烈的同情心和責任感。想必大家都知道:自古至今,凡是成功的人,都有著他(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比如他的熱情洋溢、比如他的堅定的目光、比如他的雷厲風行等等。而且,越是成功的人,也就是取得成功越大的人這樣的特質在他的身上就越加明顯。因此,可以說:完善的人格是成功的關鍵。完善的人格包括哪些內容呢?偉大的富蘭克林告訴了我們答案。富蘭克林是誰呢?本杰明.富蘭克林(Josiah Franklin)是幾百年來世界公認的偉人。是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他發(fā)明了避雷針,參與了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寫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名言,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時他又是作家、畫家、哲學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他在如此眾多的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人們的敬仰。他在79歲高齡的時候,回顧了他一生的經歷,把成就歸功于他完善的人格。
蒙田曾說:“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鄙菍氋F的,失去了生命,我們將變得一無所有。但很多活著人總不珍惜活著的權利,他們隨意對待自己甚至肆意踐踏別人的生命:車臣爆炸、巴以沖突、美軍“虐囚”、煤礦透水、房屋倒塌、失戀輕生、上網喪命……這些沉重的事件警示著我們:生命啊,多么貴;生命又是多么值得珍惜!
當你正在呼吸,當你正在心跳時,請記?。荷少F,可貴生命;關愛生命,完善人格,奏出動人心弦的最強音。
第五篇:挫折與應對
挫折與應對
案例1: 題目:自信心—前行路上一盞燈
小蘇是今年的應屆畢業(yè)生,由于畢業(yè)的學校只是一所普通高校,而自己所學的計算機專業(yè)如今也不再是熱門專業(yè),再加上在學校又沒有什么突出的成績和表現(xiàn),小蘇一想到要去面試就心里發(fā)慌。
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到了人才市場,小蘇面對招聘方的提問緊張得話都說不清楚,尤其當別人要求他介紹一下自己的優(yōu)點時,他就會覺得特沒有底氣,本來想好的一大堆臺詞都咽在肚里不敢說出來。到現(xiàn)在,簡歷是遞出去了不少,卻沒有一個回音,小蘇更加沒有自信了,覺得畢業(yè)生那么多,自己完全沒有競爭力,于是,他干脆不去找工作了,準備繼續(xù)讀書。受到挫折失去自信
因為家庭環(huán)境不怎么好,因此小梅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自己畢業(yè)后能進一家大公司工作??墒牵緛碜孕艥M滿的她沒想到自己看上的每家大公司招聘都會吸引大批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而自己雖然也不錯,但是跟別人比起來,公司自然要挑優(yōu)秀中最優(yōu)秀的,于是,求職屢屢失敗,小梅的自信也隨著一次次的失敗而逐漸消失。而當她開始轉變自己的想法,把求職的對象瞄準在一些中小企業(yè)時,對方大多又要求有工作經驗,而以她的資歷,自然是不夠資格。現(xiàn)在她已經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對自己一點自信心也沒有了。心理“充電”培養(yǎng)自信
重慶明亮心理咨詢所所長、高級心理咨詢師邱駟認為,目前就業(yè)形勢嚴峻,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由此而產生焦慮和不安是自然的,不少大學畢業(yè)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屢屢吃閉門羹,這也會給他們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擊,容易產生“就業(yè)焦慮癥”。因此,青年的自信心培養(yǎng)就顯得十分重要。
自信心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得到提高,邱駟指出,可以在專業(yè)咨詢師的指導下通過一些自信心訓練達到促進交往能力、提高信心的目的。
自信心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七大步驟逐步形成:步驟1: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xiàn)目標步驟2:要做最好的準備步驟3:重心放在你最大的長處上步驟4:要總結和整理自己成功的經驗步驟5:從錯誤和失敗中吸取教訓步驟6:放棄逃避的念頭方能產生信心步驟7:要遵守自己所訂下的約束
當做了某種程度的約束后再遵守這種約束時,由于實踐導致了自我信賴,這種自我信賴是已經開始坦然面對自己的實證,因此信心當然也會跟著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成為了勇氣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