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讀《十一枝康乃馨》有感
讀《十一枝康乃馨》有感
最近幾天我讀了《新語文讀本》中的一篇文章:《十一枝康乃馨》,這篇文章讓我倍感溫暖,深有感觸。
它講述了一對姐弟想用他們的`零花錢來買一塊大巧克力和十一枝康乃馨給媽媽做母親節(jié)禮物,可錢丟了。他們只好幫花店老板送花,每送一個人他們都要一枝,一共收集了十一枝,便把它送給了媽媽。
當(dāng)我讀完這個故事時,便有了許多感受與感想:第一,讓我感受到了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是多么快樂、溫暖,而這并不是非常地容易。第二,要尊敬長輩,在父母或爺爺、奶奶等長輩的節(jié)日或生日時,一定要送一些東西,哪怕是一個吻或一個擁抱,也表達(dá)了對長輩們的孝敬、尊敬與感激。第三,你尊敬了長輩,他們也會對我們更好。
在生活中也一樣,要尊敬長輩。見到老師要說“老師,您好!”并行一個禮;遇到認(rèn)識的長輩也要說:“您好!”同時,我們也要擁有一顆感恩、尊敬與孝敬之心。對人要有禮貌,不能動不動就打人、生氣。
光說不行,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以禮待人,從我做起。
第二篇:讀《十一支康乃馨》有感
今天我讀了《十一支康乃馨》,課文主要講了作者與他弟弟留在澳洲最后一年的母親節(jié),他想送媽媽一打康乃馨,于是攢了買康乃馨的錢,不料,他把錢掉了,于是就想辦法曲攢錢,他幫花店老板送花,最后攢了十朵康乃馨,后來一個老奶奶給了他一朵,就有了十一朵康乃馨。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那種溫馨感人的畫面,母親的愛是無私的,美麗的花中散發(fā)著迷人的香氣,那不是普通的香氣,那是一種母親對兒子的那種無私的愛,母親給孩子的,何止是一朵康乃馨呢?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的慚愧,因為我沒有好好的珍惜媽媽給我的愛,我沒有做到那兩個小孩一樣,為了送給母親那十一朵康乃馨,不顧一切的去收集,而我卻沒有做到那么好,在媽媽過節(jié)的時候,沒有去特意的送禮物,而在我的節(jié)日時,媽媽總是特意的、細(xì)心的去幫我辦好這一次節(jié)日,讓我過的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有一次,那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上班去了,我卻不知道媽媽那天生日,媽媽那天下班回來,一心的期待,有許多的人都給媽媽打電話祝賀,后來我聽到電話里祝媽媽生日的時候,我才知道是媽媽的生日,我吃驚極了,也慚愧極了,連媽媽的生日都不知道,媽媽沒有怪我,而是說:沒有關(guān)系。
在我生日的時候,都是媽媽提醒我,每年我的生日媽媽都記得清清楚楚,而他的生日我卻不記得,從那以后,我記得媽媽的生日了。通過這一件事情之后,我和那兩個小孩根本沒有辦法比,我連什么東西都沒送,何況一支康乃馨呢。區(qū)區(qū)十一支康乃馨就能看的出那個小孩對母親的恩情,我不是被康乃馨打動了,而是被那兩個小朋友的真誠所打動了。十一支康乃馨不是很值錢,但那兩個小孩的真誠是無價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以后可得好好向他們學(xué)習(xí),不能辜負(fù)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一支支康乃馨的香氣中,我聞到了真誠,聞到了一種濃濃的愛,聞到了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聞到了小孩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我以后一定會做一個像那兩個小孩那樣的人。
第三篇:讀十一支康乃馨有感
別樣的康乃馨
——讀《十一支康乃馨》有感
三(2)班 沈楠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十一支康乃馨》的文章,它講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有兩兄弟,想用他們辛辛苦苦攢了一個月的零花錢買一束康乃馨,作為母親節(jié)送給媽媽的禮物,哥哥不小心把錢弄丟了。再攢錢已經(jīng)來不及了,他們決定在母親節(jié)那天,到花店幫忙送花,再用掙來的錢為母親買禮物。在送花的過程中,他們并沒有向那些收到康乃馨作為禮物的母親收取小費,而是在每一次送花時都向每一位母親說出了自己的心愿——也想送自己的媽媽一束康乃馨。聽了這兄弟倆的訴說,那些母親們都很感動,于是每一個媽媽都從自己收到的康乃馨中抽出一枝送給兄弟倆。到了傍晚,兩兄弟終于收到了十一枝康乃馨。他們快樂地捧著這束康乃馨,一束由十一個母親送給他們的十一朵康乃馨組成的鮮花,送給自己親愛的媽媽,并祝福媽媽永遠(yuǎn)快樂!
讀完這個小故事,我很感動。因為這束康乃馨與別的康乃馨不一樣,它來之不易,不僅是兄弟倆辛苦的勞動成果,也是那十一位媽媽最真心的祝福,更是一束充滿著愛的康乃馨。我想:當(dāng)那位母親收到這樣的一束花,她會多么的欣慰,多么的感動。
今年的母親節(jié),我送給媽媽的禮物是一張我自己親手做的賀卡。雖然我的賀卡不像在商店里買的那么漂亮,但媽媽也很開心,她說我長大了,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明白要用自己的雙手來做一份愛的祝福。而且媽媽還說,她會永遠(yuǎn)珍藏這張賀卡。聽到媽媽的夸獎,我也很高興,我想我永遠(yuǎn)會是個懂事的好女兒。
在這個世界上,金錢似乎無所不能。但是讀完這個故事,我們要知道,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是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就像故事里的康乃馨一樣,那是用愛和真誠搭建的禮物。讀了這個故事,更讓我體會到:我們的快樂與幸福都是無價的。所以我要學(xué)會珍惜,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愛、快樂與幸福……
第四篇:一枝美麗的康乃馨
一枝美麗的康乃馨
濰坊市昌樂縣鄌郚鎮(zhèn)小學(xué)三年級三班張文源
今天是母親節(jié),為了表達(dá)我對媽媽的愛,我決定送媽媽一個禮物,給媽媽一個驚喜。
送什么呢?我想了很久。
下午,媽媽和我逛超市。服務(wù)臺前擺放著一大束鮮花,“對,給媽媽買束鮮花,可是。。。”不覺摸摸了口袋,怎么辦呢?
“小朋友,你想買花嗎?為媽媽買的?”
我使勁點了點頭。
“我給你添上兩元錢,能行嗎?”
我非常吃驚,又使勁點了點頭。
那個胖叔叔塞給我兩元錢,沒等我說聲“謝謝”轉(zhuǎn)身就走了。
望著遠(yuǎn)去的叔叔,我使勁舉了一個躬。然后,挑選了一枝特紅的康乃馨飛快的跑進(jìn)超市里送給了媽媽??粗鴭寢対M臉的幸福,我更感謝那位胖叔叔,是他幫助我完成了我的心愿——送媽媽一枝美麗的康乃馨?!笆迨?,謝謝你”!
指導(dǎo)教師:劉永貞
第五篇:讀《十三步》有感
讀《十三步》有感
根據(jù)學(xué)校的要求,教師寒假中要閱讀莫言的著作并寫觀后感,放假前我隨機(jī)得到了本《十三步》。紅的發(fā)紫的莫言給了我對這部小說的很大的期待?;撕脦滋觳艑⑦@本書看完,這本書看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否則真的覺得不知所云。也許這就是大師級別的書和那些浮躁的快餐文化巨大的差別。
《十三步》是莫言運用荒誕藝術(shù)手法描寫知識分子和現(xiàn)實生活的一部力作。主要描寫的內(nèi)容是中學(xué)的物理教師方富貴在講臺上累死后,由于得給王副市長的尸體讓路整容,被塞進(jìn)冰柜,之后居然又荒誕離奇地復(fù)活了。但以為他已死的妻子屠小英卻拒絕他再進(jìn)家門。殯儀館特級美容師李玉蟬把死而復(fù)活的方富貴改容成自己的丈夫張赤球,讓他代替自己的合法丈夫登講臺給學(xué)生上課,而讓真正的張赤球去做生意賺錢。真正的張赤球則像一個孤魂野鬼,變得無家可歸——現(xiàn)實生活中原有的秩序早已不復(fù)存在。作品構(gòu)思精巧,語言流暢,從不同的角度對當(dāng)代人的生活,愛情、家庭等作了描述,該小說由十三部組成,部與部之間其實沒有明顯的切割痕跡,但如此設(shè)計倒也暗合了題名。同時,十三這個數(shù)字在這個故事中也被巧妙的設(shè)定成為了一種非常可怕的預(yù)兆。
讀完后合上書,在腦子里重組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故事中這些懸念不同于偵探小說或恐怖電影的手法,并不是由推理的嚴(yán)密或是鏡頭的血腥造就了它的懸念,而是故事被打斷被任意組合之后的凌亂讓你找不到這個故事的入口和出口。
第一個關(guān)鍵詞 : 零亂
正如“零亂”這個詞本身的含義一樣,小說里錯亂的時空,把一個個荒誕的故事雜糅在一起,顯而易見的虛構(gòu)性從來都沒有給我一個感覺說這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小說中不斷切換的敘事者,不斷變更的人稱,倒置的故事本末,意
識流手法的運用,都給人很是零亂的感覺。
第二個關(guān)鍵詞:荒誕
莫言在小說中把整個世界切割了,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組合,就是要沖擊你的一切習(xí)慣和自然,讓你知道文字的荒誕和力量,讓你知道生活的荒誕和力量。
這部荒誕離奇的小說的原定題目叫《籠中敘事》,據(jù)說這是莫言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時所保持的態(tài)度,這部小說是1978年嚴(yán)冬,在高密東北鄉(xiāng)供銷社的一間倉庫里寫的。創(chuàng)作條件的艱苦可想而知,比作籠中再貼切不過。
被關(guān)在籠子里的人與其說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者,不如說就是故事的本身。故事的形態(tài)及其每個側(cè)面,作為籠外的觀眾可以一覽無余;故事的精神就像敘述者的聲音一樣穿越籠子,飛進(jìn)聽眾的耳朵里,樹木能聽到,鳥兒也能聽到,可惜故事無法沖破牢籠,就像故事里的人一樣無法跳出牢籠。在這個虛構(gòu)的籠子里,故事和敘述者都是自由的,他們在里面撒野撒歡,做出各式各樣超出常規(guī)的動作,但是,他們不能越出籠子。
第三個關(guān)鍵詞:痛苦
這本書讀的讓我覺得有點“累”看著心里憋著慌,仿佛就像自己也被關(guān)進(jìn)了籠子里,好像張赤球一樣變成了孤魂野鬼,變得即無家可歸,又無處可逃。每個情節(jié),每個人物都在荒誕的境遇中失去了本性。活著不容易,無法與世隔絕,活著就要承受別人施加的各種影響,妒忌、流言、勢利眼、中傷、指指點點,等等。道德活活把人逼死,你要按照別人的想法來活,可是人們的想法各種各樣千奇百怪,你怎么做都會有人說你不對。
最后我引用這本書扉頁上的一句話作為結(jié)束,“不僅活人使我們痛苦,而且死人也使我們痛苦,死人抓住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