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19版語文魯人版必修二文檔:第二單元 探索科學奧秘4張衡傳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單元探索科學奧秘 張衡傳
課時作業(yè)
一、基礎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全部相同的一組是()A.璇機/眩暈 巷子/河間相 洋溢/驕奢淫逸 ......B.屬文/曙光 ..C.逾侈/恥辱 ..D.伺機/后嗣 ..道觀/冠名權 媲美/敝帚自珍 ....喝彩/超負荷 起訖/合契若神 ....篆文/轉(zhuǎn)圈子 骸骨/駭人聽聞 ....解析:A項,xuán/xuàn,xiànɡ,yì。B項,zhǔ/shǔ,ɡuàn,pì/bì。C項,chǐ,hè,qì。D項,sì,zhuàn,hái/hài。答案:C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與……交往,結(jié)交。..B.連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C.輒積年不徙 .徙:調(diào)動官職。
視事:看、視察。D.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 ..解析:D項,視事:治事,任職。答案:D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B.C.D.解析:A項,副詞,于是,就/介詞,通過。B項,副詞,才/副詞,就。C項,均為第三人稱代詞,它的。D項,表轉(zhuǎn)折/表順承。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從句式結(jié)構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B.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C.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D.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解析:C項,賓語前置,其他均為介詞短語后置。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舉孝廉不行 ..B.公車特征拜郎中 ..C.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上下肅然 ..解析:A項,不去(應薦);不可以。B項,特地征召;可以作為人或事物特點的征象、標志等。C項,方向;相對的或并列的幾個人或幾個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方面。D項,古今同義,恭敬的樣子。答案:D 6.下列對文中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游于三輔(三輔:漢朝稱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所管轄的長安附近的三個地區(qū)。)B.遂通五經(jīng)(五經(jīng):《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書。)C.貫六藝(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學問和技能;還指《詩》《書》《易》《禮》《樂》《春秋》六部書籍。)D.上書乞骸骨(乞骸骨:封建社會,大臣年老了請求辭職為“乞骸骨”,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xiāng)去。)解析:C項,六藝在文中只指六種學問和技能。答案:C
二、閱讀鑒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題。
張 純 傳
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時為大司馬衛(wèi)將軍,封富平侯。父放,為成帝侍中。純少襲爵土,哀、平間為侍中,王莽時至列卿。遭值篡偽,多亡爵土,純以敦謹守約,保全前封。建.武初,先來詣闕,故得復國。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將潁川突騎安集荊、徐、楊部,督委輸,監(jiān)諸將營。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光武曰:“張純宿衛(wèi)十有余年,其勿廢,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奔冊诔瘹v世,明習故事。建武初,舊章多闕,每有疑議,輒以訪純,自郊廟婚冠喪紀禮儀,多所正定。帝甚重之,以..純兼虎賁中郎將,數(shù)被引見,一日或至數(shù)四。二十年,純代朱浮為太仆。二十三年,代杜林為大司空。在位慕曹參之跡,務于無為,選辟掾史,皆知名大儒。明年,上穿陽渠,引洛水為漕,百姓得其利。二十六年,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宜據(jù)經(jīng)典詳為其制。純奏曰:“禘之為言諦,諦定昭穆尊卑之義也。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故正尊卑之義也。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孰,物備禮成,故合聚飲食也。斯典之廢,于茲八年,謂可如禮施行,以時定議。”定從之,自是禘、祫遂定。時南單于及烏桓來降,邊境無事,百姓新去兵革,家給人足。純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禮義,既富而教者也。乃案七經(jīng)讖、明堂圖、河間《古辟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議,欲具奏之。未及上,會博士桓榮上言宜立辟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純議同榮,帝乃許之。三十年,純奏上宜封禪。中元元年,帝乃東巡岱宗,以純視御史大夫從,并上元封舊儀及刻石..文。三月,薨,謚曰節(jié)候。
(選自《后漢書·張純傳》,有刪改)注①禘(dì):祭祀鼻祖。古代帝王或諸侯在始祖廟里對祖先的一種盛大祭祀。五年一祭。祫(xiá):古代天子諸侯所舉行的集合遠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廟的大合祭。三年一祭。②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東漢以后,歷代皆有辟雍,作為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
7.導學號305840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宜據(jù)經(jīng)/典詳為其制 B.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宜據(jù)經(jīng)典/詳為其制 C.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宜據(jù)/經(jīng)典詳為其制 D.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宜據(jù)經(jīng)典詳/為其制 解析:本題可根據(jù)文意斷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標志性詞語、虛詞、修辭格斷句,如,“曰”“矣”是斷句的標志,而“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結(jié)構相同,“三年不為禮禮必壞”為頂真格式,依據(jù)這些信息也可以很快選出正確答案。答案:B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襲,世襲,帝位、爵位等世代相傳,襲爵土,指承襲了爵位和封地。
B.建武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C.復國指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百姓回到家鄉(xiāng),結(jié)束流浪的生活。
D.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一般指在泰山祭天,禪一般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解析:“復國”常見義項有三個:①恢復邦國,②謂被逐的諸侯歸復君位,③指失去爵土的王侯恢復其爵土。本文中是第③個義項,指張純恢復了爵位和封地。答案:C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②①A.張純?nèi)癁楣佟埣兪蔷┱锥帕耆?在哀帝、平帝時做侍中。王莽篡位時,張純因為敦厚謹慎,遵守法制,得以保全前代的封號。
B.張純熟悉舊例典制。建武初年,舊章程多殘缺,每有疑議,就去咨詢張純。郊廟祭祀、婚、冠、喪禮等儀式環(huán)節(jié),多由張純糾正制定。
C.張純主張無為而治,重視民生。建武二十年,張純代替朱浮做太仆,對舊法無所變更,并把陽渠打通,引洛水為漕運,使百姓得到好處。
D.張純深得皇帝信任。張純認為禘祭應在四月,可以體現(xiàn)正尊卑的意思,祫祭應在冬十月,有利于合聚飲食,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解析:C項,時間和事件錯位,從原文可知,應是二十三年,代杜林為大司空,明年,即光武二十四年,打通陽渠。答案:C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帝甚重之,以純兼虎賁中郎將,數(shù)被引見,一日或至數(shù)四。
(2)百姓新去兵革,家給人足。純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禮義,既富而教者也。
解析:第(1)句中“重”,重視、器重;“以”,讓、任命誰做官;“數(shù)”,多次,屢次;“數(shù)四”,再三再四,指多次。第(2)句中“兵革”,兵器和甲胄,也可指戰(zhàn)爭;“給”“足”,富裕、充足;“以”,認為;“所以”,用來……的;“者也”表判斷,翻譯時要體現(xiàn)出判斷句的特點。
參考答案:(1)皇帝十分器重張純,任命他兼任虎賁中郎將,張純多次被接見,有時一天就要被接見幾次(或:多次)。
(2)百姓剛剛除掉兵器和甲胄(或:遠離戰(zhàn)爭),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張純認為圣明君王建立學校,用來提倡禮義,在富民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或:在百姓富了之后教育他們)。
參考譯文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高祖父張安世,宣帝時做大司馬衛(wèi)將軍,封富平侯。父親張放,做過成帝的侍中。張純少時承襲了爵位和封地,哀帝、平帝時做侍中,王莽時做到列卿。正遇王莽篡位,許多人失去了爵位和封地,而張純因為敦厚謹慎,遵守法制,得以保全前代的封號。建武初年,先到朝廷,因此得以恢復其爵位和封地。五年,拜為太中大夫,朝廷派他統(tǒng)率潁川精銳騎兵,安定荊州、徐州、楊部,督促轉(zhuǎn)運,監(jiān)督諸將營。有官吏上奏說,列侯不是劉姓宗室,不應恢復其爵位和封地。光武帝說:“張純?nèi)嗡扌l(wèi)十多年,不能廢止,改封為武始侯,俸祿取富平縣的一半?!睆埣儙壮癁楣?對舊事很熟悉。建武初年,舊章程多有殘缺,每有疑議,就去咨詢張純,自郊廟祭祀、婚、冠、喪禮等儀式,多由張純糾正制定。皇帝十分器重張純,任命他兼任虎賁中郎將,張純多次被接見,有時一天就要被接見幾次。建武二十年,張純代替朱浮做太仆。建武二十三年,代替杜林做大司空。他在位時,羨慕曹參繼承蕭何的事跡,對舊法無所變更,選拔掾史,都是知名的大儒。第二年,把陽渠打通,引洛水為漕運,百姓得到好處。二十六年皇帝下詔給張純道:“禘(五年一祭)祫(三年一祭)的祭禮,好久沒有舉行了。古人說:‘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瘧鶕?jù)經(jīng)典,詳細做出制度?!睆埣冏嗟?“禘就是諦的意思,諦定昭穆尊卑的意思。禘祭在夏四月,夏天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可以用來表達正尊卑的意思。祫祭在冬十月,冬天五谷成熟,物備禮成,有利于合聚飲食。這個典禮廢掉已經(jīng)八年,可以照禮辦事,按時定下來。”皇帝聽從了,從此禘、祫的祭祀就規(guī)定下來了。當時南單于和烏桓來投降,邊境無事,百姓剛剛除掉兵器和甲胄,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張純認為圣明君王建立學校,用來提倡禮義,在富民的基礎上進行教育。于是按照七經(jīng)讖、明堂圖、河間《古辟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以及平帝時的一些討論,想具體啟奏。沒有呈上去,恰逢博士桓榮上書建議立辟雍、明堂,奏章下達到三公、太常,而張純的意見正與桓榮相同,皇帝于是就同意了。三十年,張純上奏應該舉行封禪。中元元年,皇帝便東巡泰山,張純比照御史大夫隨行,呈上漢武帝元封元年登封泰山的禮儀和刻石文。三月,張純?nèi)ナ?謚號節(jié)侯。
三、語言運用
1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目前,中國在科學儀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對外依賴度過高,應對遏制能力脆弱,失去了科技發(fā)展的優(yōu)先權、主動權。為此中國科學院呼吁國家啟動實施“張衡工程”,盡快掌握科學儀器的核心技術,促進中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請結(jié)合這段背景材料,為“張衡工程”寫一段宣傳語。
解析:必須合乎材料的內(nèi)容,在語言上盡量多用短句、對稱句,有鼓動性。答案:示例(1)啟動“張衡工程”,振興科學儀器事業(yè),實現(xiàn)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
(2)用自己的頭腦,走自己的路。
12.下面是某大學教授設計的中國詩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徽標,請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寓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80字。
解析:構圖要素說明應按照一定順序,不能遺漏要點。另外寓意的揭示要結(jié)合徽標所代表的活動及其意義。
參考答案:徽標由梅花、篆書“春”字、草書“詩”字、漢字“中國詩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及其英文翻譯組成。畫面融入多種漢民族文化元素,表現(xiàn)了中華詩詞文化的悠久和詩歌春晚的和諧。
第二篇:《張衡傳》學案(魯人版必修)
教學目標:
1、了解文本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識,把握重要文言詞句的含義。
2.學習張衡才高而不驕尚,不慕權貴,孜孜不卷,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
題目解說:
傳,又叫傳記,記述的內(nèi)容是一個人的生平事跡。傳記要突出傳主的特點。除介紹人物的姓名、籍貫外,還要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本文記敘了張衡高尚的品德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以及他在文學、科學方面的成就和政治上的作為。其中,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本文記敘的重點。
范曄(398——445)南朝宋史學家,他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后漢書》,內(nèi)容充實,文筆簡練生動,對考核史實有參考價值,并具有較高文學價值。后世稱贊其文筆“簡而且周,疏而不漏”。認識張衡:
張衡(78——139)東漢著名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在文學方面,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賦》(《東京賦》、《西京賦》的合稱)。藝術方面,他居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地震學方面,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天文學方面,他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渾天儀”;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相圖;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地理學方面,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并研制出“記里鼓車”、“指南車”等。數(shù)學方面,著有《算罔論》,并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間,比歐洲早了1300多年;氣象學方面,制造出“候風儀”預測風力、風向,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機械學方面,他制造的“獨木飛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張衡在科學文藝方面所做的杰出貢獻,使他成為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與文藝的雙子星。1956年,郭沫若為南陽重修的張衡墓題詞時說:“如此全面發(fā)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見?!睘榱思o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課外拓展: 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六藝(儒家經(jīng)書):《詩》、《書》、《禮》、《易》、《樂》、《春秋》(比五經(jīng)多一本《樂》)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重點文言詞句:
1.屬文:寫作,屬,表連綴;
2.三輔:輔,國都附近的地區(qū)。三輔,這里指長安附近的三個地區(qū); 3.太學: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 4.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書; 5.六藝:(學問、技能)古代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學問和技能; 6.辟:征召;
7.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其才為奇; 8.雅:平素、向來 9.公府:三公的官府; 10.公車:官署名稱 11.拜:授予官職?!斑w”、“轉(zhuǎn)”、“徙”都指調(diào)動官職。12.郎中: 13.都:大 14.乞骸骨:請求辭職,告老還鄉(xiāng)。
第三篇:《張衡傳》說課稿(魯人版必修)
尊敬的評委、老師:
文言文教學必須樹立一個觀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詞句的任意堆砌。按照認知規(guī)律,閱讀大體都要經(jīng)歷一個由表(文字)及里(內(nèi)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復、理解逐步深化的過程,學生對對文章的理解必然要經(jīng)過一個由“模糊性閱讀”向“精確性閱讀”的深入。要重視學生自得、自悟和語感培養(yǎng)的經(jīng)驗。在第一課時中,我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通過自主閱讀、合作學習通讀全文,基本弄通文意,此為“表”。今天,我所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主要定位于“里”,也就是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模糊性閱讀”。制定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閱讀體驗,理解文意,了解張衡一生的杰出貢獻,學習人物傳記的寫法,感受張衡的人格魅力,激發(fā)愛國情感,培養(yǎng)科學精神。
2、通過生生對話、生師對話,學會分析、歸納和概括等思維方法,同時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其中,學習人物傳記的寫法并會運用是重點;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專有名詞、文化常識,會對學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難度,不僅是本課時的難點,更是文章學習的難點。難點的解決打算通過借助工具書,進行自讀預習——課上貫穿于內(nèi)容講解——課后歸納整理資料卡片的方式進行。
根據(jù)職教語文教學的特點,在這節(jié)課中,我將本著“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注重學生實用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以體驗教學為主,中心問題發(fā)散教學為輔,適當利用多媒體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文章的情境。
學習是一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也是體驗的過程。不論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還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離不開學生個體的參與,離不開學生自主的體驗。它使語文學習不僅屬于知識理性范疇,更擴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領域。在這節(jié)課中,我將引導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在個性獨特的閱讀中,在積極主動的思考中,獲得獨特的感悟和體驗。
中心問題發(fā)散教學強調(diào)在一節(jié)課中通過圍繞提出的中心問題進行發(fā)散式研究和討論,找出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的思維在最大程度上獲得鍛煉。該教學法的操作原則是“提出問題——誘發(fā)興致;解決問題——激發(fā)探點;發(fā)散問題——開發(fā)智能”。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將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歸納為兩個字——“對話”。即生、文對話、生、生對話和生、師對話。用對話來完成教學目標,以對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第四篇:2018-2019版語文魯人版必修二文檔:第一單元 山水神韻3再別康橋 Word版含答案
再別康橋
課時作業(yè)
一、基礎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倩影(qiàn)
青荇(xìng)..櫛風沐雨(jié).B.漫溯(suò).桀驁不馴(xùn).嘔心瀝血(ǒu).笙簫(shēng).從容不迫(cóng).C.彳亍(chì chù)頹圮(sǐ)...無濟于事(jì).D.長篙(gāo).荒謬絕倫(miù).載歌載舞(zài).斑斕(lán).味同嚼蠟(jiáo).解析:A項,“櫛”應讀“zhì”。B項,“溯”應讀“sù”。C項,“圮”應讀“pǐ”。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①徐志摩可以說是新詩的詩魂,茅盾說他既是中國的布爾喬亞的“開山詩人”,又是“末代詩人”,他以后的繼承者未有能望其項背的。....②詩人在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展紙執(zhí)筆,信筆涂鴉,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③日前,一名小伙子為了讓自己的網(wǎng)絡直播更火,鋌而走險去直播捅馬蜂窩,結(jié)果被馬蜂蜇成重傷,?。M了醫(yī)院。
④余震導致滾落的大石堆疊如山,擋住了趕赴災區(qū)的救災車輛和志愿者。武警官兵一到,疏通工作如.湯沃雪,道路很快暢通無阻。...⑤西漢諸侯國南越國第二任國君趙昧的陵墓被稱為史上最好的帝王陵,盜墓賊只能對著其堅固的防御工事望洋興嘆。....⑥庭審中,周律師不僅觀點鮮明,論證清晰,而且深文周納,旁征博引,將一位優(yōu)秀律師過人的辯護能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解析:“信筆涂鴉”,隨便涂畫。后形容書法的拙劣或胡亂寫作。第②句使用有誤。“鋌而走險”,因無路可走而采取冒險行動。用在第③句中不合語境?!吧钗闹芗{”,定罪名很苛刻,想盡方法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據(jù)事實而牽強附會地妄加罪名。不符合第⑥句句意。答案:A 3.下列語句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1)我那時有的是閑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絕對單純的機會。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
(2)一別兩年多了,康橋,誰知我這思鄉(xiāng)的隱憂?也不想別的,我只要那 ,獨自斜倚在軟草里,看第一顆大星在天邊出現(xiàn)。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 ③晚鐘撼動黃昏,田野沒遮攔 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攔的田野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第一空是按由高到低、由實到虛的順序。第二空填入的應該是短語,而不是句子。答案:D
二、閱讀鑒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題。
我不知道風——
徐志摩
我不知道風 是在那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輕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風 是在那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 是在那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甜美是夢里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 是在那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 是在那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風 是在那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里的光輝。
4.這首詩在語言形式上有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解析:這首詩每節(jié)都有“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要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來分析作者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答案:詩共6節(jié),每節(jié)的前3行相同,輾轉(zhuǎn)反復,余音裊裊。這種刻意經(jīng)營的旋律組合,渲染了詩中“夢”的氛圍,也給吟唱者添上幾分“夢”態(tài)。
5.導學號30584006通讀全詩,你覺得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緒? 解析:根據(jù)詩中的“溫存”“迷醉”“負心”“傷悲”“心碎”等詞語來判斷這首詩所表達的情緒。參考答案: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既甜美又憂傷的情緒。
6.“甜美是夢里的光輝”“黯淡是夢里的光輝”,這兩句與《再別康橋》中的哪個句子比較相像?說說你的理由。
解析:“甜美是夢里的光輝”“黯淡是夢里的光輝”使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和《再別康橋》進行比較,可以很容易找到相似的句子。
參考答案:這兩句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比較相像。這四個語句都采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本體都是抽象的,如“甜美”“黯淡”“悄悄”“沉默”等;喻體都是具體可感的事物,如“夢里的光輝”“別離的笙簫”“今晚的康橋”等。
三、語言運用
7.請根據(jù)你學過的對聯(lián)知識,從下面的備選句中選擇合適的語句,按照合理的順序為下面的挽聯(lián)補上下聯(lián),只填序號即可。
①華表托精靈 ②何當化鶴重來 ③身世浮沉 ④詞源如海筆如椽 ⑤一生一死 ⑥深閨有婦賦招魂 ⑦五岳岱宗高 郁達夫挽徐志摩——
新詩傳宇宙,竟爾乘風歸去,同學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解析:此題考查對聯(lián)。對聯(lián)講求對仗工整,詞性相同。根據(jù)上聯(lián)的特點,第一個分句是個句子,名詞+動詞+名詞,觀察5個字的句子,只有①符合要求;第二個分句為6個字,②符合要求;第三個分句中有兩個字相同,⑤符合要求;和最后一個分句結(jié)構一致的只有⑥,由此可以排出正確順序。答案:① ② ⑤ ⑥
第五篇: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
語
文
(測試時間:150分鐘,分值:150分)
出題人:蘭顯耀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位置上,在試題卷上
.....作答無效。....3.第Ⅰ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項中字詞的注意或釋義有錯誤的一項是()
A.百舸(gě)橘(jú)子洲 遒勁(強勁有力)B.崢嶸(zhēng róng)攜(xi?)遏(a)制 C.漫江(滿)寥(liáo)廊 揮斥(斥責)D.惆悵(chàng)稠(chóu)密 辟謠(pì yáo)
2.“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边@個詩句的常序應當是()A.寒秋,湘江北去,獨立橘子洲頭。B.湘江北去,獨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頭,寒秋獨立,湘江北去。D.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
3.對《再別康橋》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詩人把自己對母校的深情融進了悄然別離時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種輕柔、明麗而又俊逸的格調(diào)。
B.詩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與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雜,沉淀在潭水的深處,幽幽的、醇醇的,如夢一般。
C.詩中籠罩著一種寧靜、安謐的氛圍,水草、柔波、彩虹、星輝,恰當?shù)匾r托了詩人靜默、悠然的心境。
D.詩人運用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手法,寫出康橋那特有的優(yōu)美景色,表達了自己那追夢般的思念之情。
共9頁,第1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4.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躲在鄉(xiāng)愁里,才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 ①我不是無根浮萍 ②不是斷線的風箏 ③不是世俗風雨中無處棲身的孤雁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③① 5.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說明錯誤的一項是()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夸張)B.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反問)C.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D.糞土當年萬戶侯(比喻)
二、(6分,每小題3分)
(一)、閱讀卞之琳的《斷章》,完成6—7題。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6.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詩中形象地揭示了人與“風景”的關系;人不僅是“風景”(即大自然)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帮L景”里有了“人”,“風景”才會有靈氣,才更生動。
B.人不自覺地充當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賞,人也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在人生的舞臺上,人往往想成為主動者,孰料常處于被動地位。
C.全詩四行,分為兩個段落,分別靜態(tài)地呈現(xiàn)一幅畫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詩歌在一種被分割而又體現(xiàn)出統(tǒng)一的生活時空上創(chuàng)造意象,這種構思方式取得了以少勝多,以簡寫繁的藝術效果。
共9頁,第2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D.在“樓上人”的眼里,“你”比“風景”更美;在“樓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潔嫵媚勝過了“明月”。全詩雖無一個“美”字,而“美”的形象卻從讀者的想象中凸現(xiàn)出來。
7.對這首詩主旨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被別人或社會當做裝飾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這首詩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了一剎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這首詩表現(xiàn)了人物、事物間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D.這首詩以兩幅優(yōu)美的畫面隱喻,暗示著人生中許多“相對”的關系。
(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函:盒子。
B.北蠻夷之鄙人 鄙人:粗魯、地位低下的人。C.自引而起,絕袖 絕:斷絕,掙斷。D.劍堅,故不可立 拔堅:堅固、鋒利。9.選出與“秦王還柱而走”中的“還”用法不同的一項()
A.秦武陽色變振恐 B.軻既取圖奉之 C.圖窮而匕首見 D.使工以藥淬之 10.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 B.不及召下兵 D.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共9頁,第3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第Ⅱ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在答題卡上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2.第Ⅱ卷共4頁請用直徑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個體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做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3.第Ⅱ卷共11小題共120分。
三、(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
(2)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12.古詩鑒賞: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畫面鮮活生動,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的?(4分)
(2)這首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13.任意選擇A或B組補寫出語句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一小題計分)(共5分)A組(1)看萬山紅遍,;漫江碧透。(2)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在雨中哀怨,哀怨有彷徨。
(3)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B組
(1)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消散了,甚至她的共9頁,第4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
,在我的心頭蕩漾。
四、(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題目。
“意象”及其解讀
“意象”一詞,很早就出現(xiàn)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中就有“窺意象而運斤”一語。意象,簡單地說,就是詩人心中的物象?!拔铩笔莻€外延極廣的概念。除了詩人的“我”以外,天地間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臺樓閣等等——在特定情況下還有人,全都是“物”,用南宋詩人張孝祥的話來概括,即“萬象皆賓客”。按一般情況說,物是客觀存在,它原來是什么樣子,就應當說成什么樣子,不能有絲毫差錯,這便是所謂客觀表述。但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眼中,就會蒙上一層主觀色彩,這就是古人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ā段男牡颀?神思》)。因此,所謂意象,就是沾染或滲透了詩人情感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觀情理和客觀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簡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如秦觀《滿庭芳》中的詞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詞中的“斜陽”“寒鴉”“流不”“孤村”已經(jīng)不再是純粹的客觀物象,也不再是純粹的自然景觀;全部浸染了詞人的哀傷和憂郁,它們是主觀情思和客觀形象交融而產(chǎn)生的“新物”。詩歌是以形象來反映世界的。確切地說,詩歌是以意象來反映詩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詩人總是戴著感情的有色眼鏡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淺不等的各種色彩。詩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組成詩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
我們了解“意象”是為了鑒賞詩歌,學會審美,因此有必要熟悉“意象”的基本特點。
首先,意象往往有豐富內(nèi)涵。一個意象的內(nèi)涵是否豐富,與這個意象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有關,古今中外的許許多多詩人之所以反復吟詠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這兩個季節(jié)有關較多的富有詩意的屬性。中國的菊花和蘭草,外國的云雀和夜鶯,幾乎成了萬古常新的詩題,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事物本身具有濃厚的詩意內(nèi)涵,能夠觸發(fā)不同時代詩人的不同感慨。不同事物在這一點上有著很大的差別。眾所周知,淚水被詩人抒寫了幾千年,而極少有人吟詠鼻涕;秋葉令無
共9頁,第5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數(shù)墨客感嘆,而垃圾卻無人問津。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挖出詩意來的。有人說,一條林間小道比一個賭徒要有詩意。
朱紅的抒情詩《戀》,圍繞著“你”和“我”,塑了一個個富有內(nèi)涵的意象,生發(fā)出多少刻骨銘心的情意:我是舊帆,你就是港口的燈火。/我是優(yōu)游的天鵝,你是湖泊。/你是朱唇,我就是纏綿的熱吻。/你是苦淚,我就是碎裂的心魄。??這些詩句,無異于柔情蜜意戀人的綿綿情話,無異于堅貞不移的海誓山盟。此詩雖然長達八節(jié),推出數(shù)十個意象,仿佛仍未盡意。誰知,詩人卻是卒章顯志,最后一節(jié)詩意陡轉(zhuǎn):“你是我的主宰,我仰望的星座,/我是你幸福的奴仆啊,我的祖國!”原來,“你”并不是“我”的戀人,而是“我的祖國”。全詩意在傾吐對祖國的愛戀。其強大的感染力來自那遍布全詩的內(nèi)涵豐富的意象。
其次,意象都富有情感性。應當說,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濃或淡地浸染著詩人的情思。詩要動人,自然要選取那些較多和較濃的浸染情思的意象。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些意象必須反映詩的主題。因為具體到一首詩,詩人所表現(xiàn)的是某一特定的情思。選擇意象就是要選擇那些最能表現(xiàn)那種特定情思的意象。請讀書黎明的《給乙》:我們是黑夜相錯而過的船/我們是白晝沒有標記的帆/我們是同一次潮汐擱淺沙灘的貝殼/我們是同一次噴發(fā)中冷卻的火成巖//有一天/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我們彼此多么相近/——可惜/為時已晚??
此詩中的“我們”,也許是一對未曾互相表白抱憾終生的男女。詩人推出四個富有情思的意象:“我們”是“船”,“我們”是“帆”,“我們”是“貝殼”,“我們”是“火成巖”。這四個意象都包含著詩人所要表達的深沉而痛切的遺憾:“我們彼此多么相近/——可惜/為時已晚??”四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排比句統(tǒng)攝著四個意象,不斷地積聚情感。詩人讓那感情的湖水一公分一公分地上漲,人們在堤壩外面看不真切,而只是從什么船呀帆呀的隱約感到情感澎湃。終于,湖水超出了警戒線,沖決了堤壩。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詩人的主旨原來如此。本該早就發(fā)現(xiàn)的,卻直到“有一天”才“終于發(fā)現(xiàn)”。星轉(zhuǎn)斗移,物是人非,詩人在篇末表達的惋惜之情顯得格外強烈。
(參照劉福智《意象——詩魂騰飛的霞云》,見《語文知識》2000年第10期,文字稍有變動)14.簡要寫出“意象”的基本特點。6分
答:
共9頁,第6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15.在我國詩文中,有些意象往往有著較為固定的內(nèi)涵和情感。如“柳”有“留戀、離別”的含義,“鳥”有“空遠、快樂”的含義。請根據(jù)上文對意象的分析,概括下列詩句中“燭”這一意象的含義。(不超過20字)6分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死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答:
五、(25分)語言運用
16.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現(xiàn)代漢語有什么不同。(14分)
(1)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2)持千金之資幣物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
(3)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古義: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5)諸郎中執(zhí)兵 古義: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義: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
(7)斷其左股 古義: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
17、請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脑~語,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邏輯嚴密,層次分明。(5分)
從讀大學到當老師,我跟隨郭先生十幾年了,這十幾年間,每每有不懂的問題,就
去先生家,①有問,必有答。先生偶有記不清楚的,②余自去圖書館查來,抄得整整齊齊地給我。,這些年來,問的問題不計其數(shù),③也不乏幼稚之處。④張開
共9頁,第7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卻認認真真地為我解答;有時先生才說兩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說出來,看我想得對不對。
答①
②
③
④
⑤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jié)在人們心中的堅冰;
諒解是一場綿經(jīng)的細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 諒解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能驅(qū)散積聚在人們心上的陰云。
答:
19、作文,兩題選做一題(60分)。(1)、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2)、以《在落榜的日子里》或《人在高一為題》,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共9頁,第8頁。2012—2013學第一學期沿河二中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1. C 2. D
3. 解析:C詩人的心境并不是“靜默、悠然的”
4. 解析:此題考查詩歌的閱讀欣賞和語言的運用能力。答案:C 5. B
6. B。這種理解,與原詩的意境完全不符。7. A。參看其他選項的分析理解。
8. 提示:D項中的“堅”應該是“劍插得緊”的意思。
9. 提示:題干中“秦王還柱而走”的“還”是通假字,通“環(huán)”,環(huán)繞。A項“振”通“震”。C項“見”通“現(xiàn)”。D項“淬”通“粹”。B項“奉”意思是“奉獻,捧送”。答案:B 10. 提示:A項中“兵”的含義是“殺”。其余三項中“兵”的含義都是“兵器”。11. 略 12.(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第二句的動態(tài)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春意之濃,春愁之深,躍然紙上。(對比,動態(tài)描寫)(4分)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詠,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蕩的風骨。(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4分)13.略
14.首先,意象往往有豐富內(nèi)涵 其次,意象都富有情感性
15.相思、離別
16.答案:(1)眼淚 鼻涕(2)禮品 貨幣(3)走投無路貧困(4)袒露一只臂膀 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5)宮廷的侍衛(wèi) 稱中醫(yī)醫(yī)生(6)投擊拿著(7)大腿 量詞(用于成條的東西)(8)
17、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8、略
共9頁,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