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魔力的0寶寶-活動教案設計
有魔力的0寶寶
活動背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班的幼兒非常喜歡上數(shù)學活動,但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孩子各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數(shù)。而0是被我們所忽視的。隨著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知維度的提升。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在對0的認識上有疑惑有問題有需求,于是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使幼兒能對0有最基本的認識,為將來更急一步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認識0的作用1.表示空集沒有2.能使數(shù)變大
活動準備:數(shù)字牌0-9,數(shù)量為9以內的物體卡片,帶有0-9數(shù)字的頭飾其中包括一個0和多個0的頭飾,紐扣等
組織形式:集體
活動過程:數(shù)字接龍計數(shù)導入活動
一、引導幼兒認識0表示空集沒有
第一步:感知操作認知維度
1、體驗操作法:小朋友手里有3顆紐扣,教給老時3顆,手里還剩多少,使幼兒明白0表示沒有。
第二步:形象表象認知維度
2、表象對應法:幼兒點數(shù)卡片上的物體數(shù)量,把相應的數(shù)字卡放在下面。
如:卡片上有5個蘋果,引導幼兒將數(shù)字5放在下面。空白的卡片用數(shù)字0表示。
3、表象運算法:讓幼兒想想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可用0表示沒有?啟發(fā)幼兒編應用題,如:媽媽給我2塊糖,我全吃了,現(xiàn)在我有幾塊糖?“沒有了”用什么表示。
二、引導幼兒認識0能使數(shù)變大
第一步:感知動作認知維度
1、情景表演法:10個幼兒分別戴上0-9數(shù)字的頭飾,他們都說自己大,說0最小,但0不服氣,他說:“我有魔力,雖然我單獨的時候代表沒有,但和你們在一起我用魔法能使你們變大?!闭f著他往1邊上一站,1就變成10了;往2身邊一站,2就變成20了,0寶寶又變出了好幾個他的0兄弟們,于是1又變成了100、1000,2又變成了200、2000……這回誰都不敢小看0了。
第二步:形象表象認知維度
總結:看圖講述法:看圖講述故事“有魔力的0寶寶”,強化0的兩種作用:既表示“沒有”,也表示“擴大”。
活動反思:幼兒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活潑好動。題目有魔力的0寶寶,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動中通過三個游戲和一個故事情境表演,讓幼兒進一步強化了0的兩種作用,從而達到了目標的落實和完成。
活動延伸:
1、知道0在自然數(shù)列中的位置
2、啟發(fā)幼兒說一說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1)東西沒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沒有。(2)濕度計上的0表示濕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3)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歷、球衣上的0表示一個數(shù)字。(4)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5)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個球。
3、總結。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活動評析:活動內容的選擇來源于幼兒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疑惑?!毒V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樂趣。通過這個活動使幼兒逐步形成一些初級的數(shù)學概念。培養(yǎng)了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及自己選擇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交往技能。整個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幫助幼兒引導幼兒想一想、試一試、玩一玩、說一說,讓幼兒感受活動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第二篇:小班科學:有魔力的顏色寶寶
小班科學活動:有魔力的顏色寶寶
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三原色的認識。
2、通過玩色游戲發(fā)現(xiàn)顏色會變,初步認識綠、紫、橙三種混合色。
3、感受色彩的豐富和奇妙變化,喜歡玩色活動。
重點:通過玩色游戲感受色彩的奇妙變化,體驗玩色活動的。
難點:知道一種顏色加上另一種顏色會變成別的顏色。
準備:
1. 塑料瓶子人手一個(教師3-4個)瓶蓋數(shù)是瓶子的2倍(在瓶蓋里蘸上適量的紅、黃、藍顏料)
2. 自制綠、紫、橙三撞房子。
3. 紅。黃。藍即時貼圓形與瓶子數(shù)一樣多,并在瓶蓋邊上貼上紅、黃、藍。
放顏料時的注意事項:
分量:放進瓶里和放入蓋里的顏色的量要很合適,不然混合后的顏色就變不出所要的效果。時間:放進瓶里和放入蓋里的顏色的時間不能早,在上課前20分鐘為宜,否則瓶中的顏料會化開,蓋中的顏料會干掉,那效果就沒有了。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引出課題預=
1、教師:老師會變很有趣的魔術,能將水變出漂亮的顏色,你們想看嗎?
2、請小朋友觀察一下,現(xiàn)在的水是什么顏色的(透明的,無色的)
3、教師邊念魔語邊搖晃瓶子:“小小瓶兒上下?lián)u,小小瓶兒變變變?!?/p>
4、教師:為什么沒有變出來,可能是魔語的聲音不夠大,你們幫我一起念吧!
5、教師變出紅色液體,提問:我把水變成了什么顏色了?你們想知道為什么清水
變成了紅色的水了嗎?
二、幼兒變魔術,鞏固對紅、黃、藍三原色的認識。
1、教師:你們你們想變嗎?請你們拿起瓶寶寶,邊念魔語邊搖就能變出來。
2、幼兒操作。
3、疑問:你的水變成了什么顏色?象什么飲料?
4、教師:現(xiàn)在要給瓶寶寶找好朋有,找和水的顏色一樣的即時貼,貼在瓶寶寶的身上
做好標記。(教師示范)
三.師幼一起變三種混合色
1.現(xiàn)在,老師要來幫瓶寶寶找第二個好朋友,找個和自己不一樣的顏色的蓋子,看看藍顏色的蓋子里有什么呀?好,把蓋子使勁蓋緊,一會邊念魔語邊搖一搖,看它還會不會變?
2、請小朋友給瓶寶寶找第二個好朋友,和老師一起變魔術。
3、提問:你看,現(xiàn)在變成了什么顏色?剛才你的水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說明一個顏色加上另一種顏色會變成其它顏色。
四、結束:送瓶寶寶回家
師:剛才,顏色寶寶又蹦又跳,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出示3幢房子)
今天我們班小朋友都很能干,變出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其它的顏色,老師也能變出來,你們想看嗎?跟我來吧!
第三篇:有魔力的表揚信
有魔力的表揚信
星期五,一個平常卻又極具意義的日子。每個星期五,我們班要進行一周總結,評“規(guī)范生”,發(fā)表揚信。此時,教室里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唐老師滿臉笑容地念著學生的名字。當我聽到 “賀博”兩個字時,只覺得有一股清清的泉水,從我心上潺潺地流過,十分舒暢,教室里的一切都光亮起來,外面的天空也頓時明媚起來。
我看著手中粉紅的印著燙金字的表揚信,情不自禁地回想著這周好的表現(xiàn),下課的時候我沒有像以前那樣追逐打鬧,而是在操場上和同學們一起開心地練習跳繩;上課的時候,我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課間操的時候,我以最快的速度站好隊,以最標準的姿勢做操??
“賀博,你是不是看表揚信看呆了?”同桌見我坐在那兒一動不動,便推了我一下。我如夢初醒,趕緊說:“沒??沒有?!逼鋵嵨沂强谑切姆?,心里多珍惜那金燦燦的表揚信呢!我一字一句地念著表揚信上的話語,愛撫地撫摸著表揚信,開心地憧憬父母的熱情洋溢的表揚。
在回家的路上,外面雖然下著綿綿細雨,但我覺得外面的景色是那樣美麗。花兒光彩奪目,樹木蒼翠挺拔,空氣清新甜潤。我想這次我得到了表揚,下次我還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我小心翼翼地懷揣著表揚信,樂滋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三甲班:賀 博
指導老師:唐老師
第四篇:金錢的魔力公開課教案設計
金錢的魔力公開課教案設計
一、開門見山,巧設懸疑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很有意思的馬克吐溫寫的文章,題目是:
2、當你讀到“金錢的魔力”這5個字的時候,相信會非常自然地想起一句七個字的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老師板書,快速讀兩遍
4、見過鬼嗎?我也沒見過。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鬼。那么,這句俗語中的“鬼”肯定指的什么? 指的哪是種人?
5、在座的各位都有各自的爹媽,但是這些人卻擁有共同的爹媽,那就是——(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都預習過課文了嗎? 下面就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完成2個任務:
1、把課文中的“鬼”抓出來,抓到它之后,用筆圈出來,第2個任務: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聽明白了嗎? 出示課件
快速瀏覽,翻得快,找得快,腦子轉得快,這也是一種本領。師:文中有幾個鬼?一個是?另一個是?老師及時板書:托德 老板
師:除了這兩個鬼之外,還有一個人,那就是 “我”。我是誰?
師:不對,這個“我”不是作者,也不是我,更不是在座的各位,他是馬克吐溫筆下的一個人物,他的名字叫做亞當斯。所以,聰明的你們肯定會提醒老師,在寫“我”這個字的時候,一定要加上——(生:引號)謝謝
師:第一個任務完成得不錯。第二個任務,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其實,你可以順著黑板上這些人物的出場順序,簡單地說說。我干嘛?(買衣服)?受到了托德的?(冷嘲熱諷)后來我怎么樣了?(拿出一張大鈔票)受到了老板的?熱情接待。
三、比較閱讀,品悟托德
1、你們肯定聽說過這么一句話——絕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放過一個壞人。你們都說托德和老板是鬼,有證據(jù)嗎?能從課文中找到證據(jù)嗎?這是篇略讀課文,所謂略讀課文,就需要我們自己去讀讀,自己去悟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鬼啊,一般都有鬼相和鬼品,請大家首先關注描寫托德的相關內容,把最能體現(xiàn)托德“鬼相”的語句劃下來,并試著用詞語概括托德的“鬼品”。出示課件。這一次我們比比誰翻得快、找得快、想得快。很多同學已經從第一自然段當中找到句子了。非常好。這位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一些句子。還有一些同學對某一個自然段非常感興趣,他把整個自然段都畫起來了。
當你在交流的過程當中,你發(fā)現(xiàn)你的伙伴,他找到的句子非常能體現(xiàn)托德的鬼相,說的也很有道理,而你沒有畫下來。怎么辦?補畫。這就是交流的魅力。
【全班交流】
句子一:我等候著,一直等到他把手頭的事辦完,他才領著我到后面的一個房間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選了一件最蹩腳的給我。(師:你從這個句子當中體會到了什么鬼相?誰能用4個字來概括。)這就是托德的第一個鬼品——以貌取人。學生及時板書。這番話當中最能體現(xiàn)托德鬼品的一個詞。哪個詞?圈下來。什么是“蹩腳”?這樣的衣服質量怎么樣? 把這樣蹩腳的衣服給我,這是不是以貌取人?托德的第一個鬼品浮出水面,那就是——以貌取人。
句子二:那個家伙擺出一副非??瘫〉淖炷槪f道:“啊,是么?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只會帶大票子的。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尖酸刻薄,學生板書
“哼”字——厲害了,我讀得時候也特別關注這個字。我們一起來發(fā)發(fā)這個字。你感受一下,這個音是從哪兒發(fā)出來的?鼻子一般是用來干嘛的?(呼吸,聞氣味)如果用鼻子說話,那是很傷人的。
句子三: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布滿臉的,里面還有折紋,還有皺紋,還有螺旋紋,就像你往池塘里拋了一塊磚那個樣子;當他向那張鈔票瞟了一眼的時候,這個笑容就馬上牢牢地凝結起來了,變得毫無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出示課件,齊讀
這段話是抓住托德的什么來寫的?你們對笑有研究嗎? 生自由說說笑包括哪些 課件出示有關笑的四字詞語
師:我讀前面的,你們讀后面的。請問托德的笑屬于哪一種?那是最? 師:你們見過托德像這樣的笑容嗎?(預設:沒有。)生活中不曾見過這樣 的笑容的人,絕對是幸運的,幸福的人。
老師按照托德的笑容,想為大家找一張這種笑容的圖片。我找啊找,找啊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你猜?沒找著。我不死心,我繼續(xù)找啊找,找啊找,我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嗎?找到了。想看嗎?來倒數(shù)三個數(shù);課件出示“沙皮狗”。認識嗎?什么狗?看看課文,這張臉上有什么紋?就像什么?還像?像不像?托德的笑太?太丑了,太難看了,簡直令人作嘔。據(jù)我了解啊,托德長的一點都不難看,那為什么笑的如此難看呢。他是見到什么才笑?學生板書(見錢眼開)詞語概括非常好,寫下來。世界上最動人的笑是發(fā)自內心的,是真心實意的笑。而托德此時的笑不是真心實意的,是?虛情假意
師:馬克吐溫針對托德的笑,用什么來打比方?
大家都知道,打比方要貼切,兩樣事物之間要有相似之處。(課件出示“火山熔巖”的圖片)你們認為,這像一個人的笑容嗎?
既然不像,馬克吐溫為什么還要打這樣的比方?是他不會寫文章嗎?他故意把托德寫得那么難看,用了什么方法?夸張
是啊,馬克吐溫不愧為語言大師,抓住人物的語言和神態(tài),用夸張的手法,用諷刺的話語,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一個以貌取人,尖酸刻薄,見錢眼開的鬼——那就是托德!
那么,小說里的另一個鬼呢,馬克吐溫又抓住什么進行了描寫?(預設:語言)你們覺得老板說的話多嗎?
是啊!全文不到1600個字,而老板居然一口氣說了604個字的鬼話。你們說老板累不累???要把這番話說下來,確實很累。老師來學學老板,聽老師朗讀第十自然段,邊聽邊 用一個詞來形容老板說起話來的樣子。課件出示的第十自然段
師:老板如此滔滔不絕、語無倫次、喋喋不休、天花亂墜地說話,無非就是想達到一個目的,你知道嗎?由此可見,老板也和托德一樣,它也具有怎樣的鬼品? 請大家再去研究研究老板的這番話,想一想,老板為了達到目的,用了哪幾招? 畫出相關的句子。課件出示,第一招:貶低同伴法:把這么一套不像樣子的衣服賣給一位脾氣特別的百萬富翁!托德簡直是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這樣類事情。把每一個大闊佬都從這兒攆跑了,因為他分不清一位百萬富翁和一個流浪漢,老是沒有這個眼光。(教師反詰:課文中的我真不走運,如果我剛進店鋪時,遇見的不是托德,而是老板,那該多好啊,那樣的話就不會遭到冷遇了。生:不是這樣的,老板是因為看到百萬英鎊的大鈔票才這樣的,老板也是個見錢眼開的人。)
第二招:奉承拍馬法:褲子沒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適!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輩子還沒有縫過這么得意的衣服呢?!保◣煟悍彩悄苡懞萌说恼Z言全不放過。)
第三招:自吹自擂法:我一輩子還沒有縫過這么得意的衣服呢。第四招:百依百順法:無限期!這幾個字還不夠勁兒,先生,還不夠勁。您得說永遠永遠——那才對哩,先生。
老師小結,出示課件
師小結: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言是靈魂的鏡子。在生活中,你們千萬不能像課文當中的兩個鬼那樣說話,不光聽起來傷人,而且還很累。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一定知道了托德和老板都是一個以貌取人、尖酸刻薄、虛情假意,見錢眼開愿意為了金錢而甘心推磨得鬼!
五、拓展閱讀,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金錢的魔力》節(jié)選自馬克吐溫的小說《百萬英鎊》,課件出示《百萬英鎊》的內容簡介。看了內容簡介,相信大家和老師一樣,特別想讀這本書。老師建議大家去讀讀《百萬英鎊》整篇小說,你會明白得更多。
第五篇:中班科學活動:有魔力的磁鐵
中班科學活動:有魔力的磁鐵(自然科學現(xiàn)象)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磁鐵相斥、相吸的特性。
2.能運用磁鐵相斥、相吸的特性進行游戲活動。對磁鐵相斥、相吸的現(xiàn)象感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顒訙蕚洌?/p>
1.物質準備:磁性水果拼圖、磁鐵小推車、水果圖卡、磁懸浮應用的圖片。活動過程:
(一)“拼圖”游戲,初步感知“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套磁性的水果拼圖,看看能拼出什么水果。2.教師操作。
3.師小結:原來磁與磁鐵之間,有時可以像一對好朋友一樣緊緊吸在一起,有時卻會互相推開。
4.討論。
師:如果要讓這套無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圖也能拼成一個完整的水果,該怎么辦?接下來老師要請小朋友上來試試,看看怎樣讓這套無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圖拼成一個完整的水果。
5.教師小結。
師:原來只要把兩個無法吸在一起的磁鐵,改變其中一塊磁鐵的方向,它們就能吸在一起了。
(二)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進一步感受磁鐵兩極的特性。
1.教師手持磁鐵和幼兒的磁鐵碰一碰,遇上相互排斥的現(xiàn)象時隨時啟發(fā),怎樣讓你的磁鐵和我的磁鐵交朋友?
(1)師:等一下請小朋友玩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用自己手中的磁鐵和同伴手中的磁鐵碰一碰,看看要怎樣讓這兩個磁鐵會吸在一起。
2.幼兒雙雙合作玩磁鐵。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兩個人合作玩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3.師:接下來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讓兩塊磁鐵吸在一起的。3.師小結:小朋友都玩了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知道了讓兩個磁鐵吸在 一起的方法。有的兩塊磁鐵會吸在一起,有的不會吸在一起,因為磁鐵有正負極,只要改變其中一個磁鐵的方向就能吸在一起。
(三)觀看圖片,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磁鐵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很大的用處,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介紹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四)經驗遷移。
師:磁鐵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也用了磁鐵,你知道哪些東西是請磁鐵幫忙的嗎?小朋友們回家后還可以繼續(xù)探索磁鐵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