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坑槽修補作業(yè)指導書
一、編制依據
《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G
H10-2009
《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G
5142-2019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17
《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JTG
H30-2015
二、適用范圍
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高速公路瀝青混合料路面上面層破損形成坑槽后,經車輛反復碾壓引起的路面上面層、中面層、下面層和開挖后基層松散需立即維修的路面病害。
四、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
坑槽清理
坑槽開挖
坑槽放線
設置養(yǎng)護作業(yè)控制區(qū)
料場出料
運送到場地
不合格
原材料檢驗
澆灑透層、粘層油
合格
養(yǎng)生
現(xiàn)場驗收
清理現(xiàn)場
開放交通
坑槽填補
五、坑槽處治方式的選擇
坑槽可采用就地熱修補、熱料熱補、冷料冷補等方式。本作業(yè)指導書坑槽處治采用熱料熱補養(yǎng)護施工。
六、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為保障公司所轄高速公路路面各項檢測指標處于“優(yōu)”狀態(tài),稷山路產維護站整合各類人員、機械設備和材料資源,組建路面坑槽維修施工作業(yè)隊進行裂縫修補。
作業(yè)隊人員首先熟悉施工任務單,了解施工項目的樁號、位置及預估工程量,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和技術交底后,嚴格按照該施工組織實施方案進行養(yǎng)護施工。
1、材料
(1)乳化瀝青及改性乳化瀝青
乳化瀝青及改性乳化瀝青為填料中的黏結材料,其各項技術指標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中的相關的技術要求。
(2)混合料
混合料包括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等,礦料表面必須干凈、粗糙、無風化、無雜質。所用的粗集料和細集料必須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中的相關要求?;旌狭系呐浜媳葢撏ㄟ^配合比試驗來確定。
2、機械設備
施工機械見表
序號
設備名稱
型號或規(guī)格
數量
備注
拌合設備
1臺
小型壓路機
LP6500
1臺
氣鎬
1臺
切割機
1臺
吹風機
EB7000(GP)
2~3臺
七、坑槽處治施工工藝
1、定位放線
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坑槽損壞的邊界。修補輪廓線與行車方向平行或垂直,并超過坑槽損壞邊界10-15cm。
2、切割
用切割機沿畫好的輪廓線進行切割,切割深度按瀝青路面上面層厚度進行控制。
3、開挖
①瀝青路面上面層損壞時(深度4-7cm),用破碎鎬開挖至坑底穩(wěn)定部分。
②瀝青路面多層損壞時(深度>7cm),用破碎鎬分層開挖,層間形成階梯搭接,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
4、清理整修
將開挖出的廢舊瀝青混合料立即裝車,清理掉路面坑槽內的松散瀝青混合料,同時將槽底、槽壁的松動部分及防塵、雜物清除干凈并裝車,達到底部平整、堅實,壁面與公路平面垂直,坑槽底面和壁面清潔、完全干燥、無松散料,并保證修補周邊區(qū)域內的路面清潔干凈。
5、涂刷乳化瀝青、粘雙面貼、抗裂貼
在槽底面與槽壁面均勻的噴灑、涂覆乳化瀝青等黏結材料,要求涂刷均勻,涂刷過量應予刮除。在上面層槽壁粘貼雙面貼,雙面貼粘貼高度應稍低于路面高度。
6、填補、整平
①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應不低于145℃。
②坑槽深度大于7cm時,按路面結構層分層填入分層碾壓,保證碾壓的質量達到規(guī)范要求。
③瀝青混合料倒入坑槽后,應首先對坑槽四角處填料,并用推平器由邊向中攤鋪攤平,避免混合料離析,攤鋪時須準確掌握松鋪厚度,松鋪系數一般為1.2-1.5。
④攤鋪完畢后,快速整邊,并測定攤鋪溫度。
7、壓實
①碾壓時壓路機不得中途停頓,適當灑水使輪子保持濕潤。
②初壓,先四周后中間對坑槽全部靜壓2遍,碾壓速度應控制在1.5-2Km/h,溫度不應低于130℃。
③復壓,振動碾壓2遍,橫向碾壓時須特別注意接縫處的碾壓。
④終壓,靜壓至少2遍,消除輪跡,壓實終了溫度應控制在不低于70℃。
(7)質量自檢
完成壓實后,用3m直尺等測量工具和試驗設備對坑槽修補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現(xiàn)場記錄及現(xiàn)場自檢,填寫路面病害修補現(xiàn)場質量檢驗表。
(8)開放交通
瀝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保持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若需提交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瀝青混合料溫度。
八、質量控制
1、施工前出具報告
施工前必須提供原材料的檢測報告、坑槽修補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報告和復合報告,并確認符合要求。在確認材料、設備等沒有發(fā)生變化和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施工前材料的質量檢查
材料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良好的穩(wěn)定性、足夠的耐老化性能、較強的抗疲勞性能,集料要保持良好的集配。
3、施工前設備的檢查
施工前應對拌和機、氣鎬、切割機、壓路機、吹風機等施工設備的性能以及輔助施工車輛配套情況、性能等進行性檢查,確保施工前各設備正常工作。
4、坑槽修補現(xiàn)場質量要求
(1)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坑槽的外輪廓線;
(2)槽壁整齊垂直,底層堅實穩(wěn)定,槽內平整干燥。
(3)在槽底與槽壁均勻的噴灑乳化瀝青,要求噴灑均勻,涂刷過量應予刮除
(4)在攤鋪前應該首先對混合料的溫度進行測量,混合料的溫度應不低于160℃;
(5)攤鋪時應首先攤入槽壁四周,由邊向中攤鋪,并避免混合料離析;
(6)攤鋪完畢后,應對新攤鋪的坑槽進行整邊,將多余的混合料整平;
(7)壓路機應緊接著進行第一遍碾壓,初壓時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控制在1.5—2km/h,不得產生推移、發(fā)裂,溫度應不低于130℃;
(8)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可用鐵耙將邊緣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將壓路機的外側輪伸出邊緣10cm以上碾壓,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的推移,必要時可予以適當修正;
(9)終壓應不少于兩遍壓實終了溫度應控制在110℃;
(10)碾壓結束后要檢查坑槽的平整度,平整度應控制在1~3mm,5、檢驗標準
瀝青路面局部挖補實測項目
項次
檢查項目
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坑槽幾
何尺寸
寬度
符合設計要求
尺量:逐處檢查
深度
2△
壓實度
(%)
≥最大理論密度的92%
按附錄
B
檢查,每1500m
測
處
接縫處高差h(mm)
+3,0
尺量:騎縫檢測,逐處檢查
平整度最大間隙
h(mm)
≤3.0
3m
直尺:逐處檢查,單尺評價
接縫順直度(mm
/m)
≤10
拉線、鋼直尺:逐處檢查
九、安全措施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條列,結合施工單位實際情況和工程的具體特點,組成專職安全員和班組兼職安全員,執(zhí)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抓好工程的安全生產。
①施工作業(yè)區(qū)設置符合《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的要求,要求錐形標志、標志牌干凈、醒目、大小一致、反光效果好、擺放整齊。
②所有現(xiàn)場作業(yè)的人員必須穿著統(tǒng)一的安全標志服,管理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標志的橘紅色背心,并嚴格在作業(yè)區(qū)內進行作業(yè),不準在高速公路上或作業(yè)現(xiàn)場嬉鬧,不準向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的車輛拋投物品或有影響其他安全行駛的行為。
③維護車輛的正常行駛,施工采取單幅分段、分車道、臨時性封閉進行施工,做好現(xiàn)場交通維護工作,確保施工安全。
④施工作業(yè)區(qū)必須設專職安全保通人員。專職保通員應站在安全區(qū)內側,白天手執(zhí)紅色旗擺動提醒過往車輛,及時糾正歪倒標志標牌。
⑤施工車輛應安裝警示燈,懸掛彩旗等明顯標志。車后懸掛“施工車輛,隨時停車”字樣。
⑥施工車輛不得隨意調頭、逆向行駛或亂停亂放(施工車輛、設備機具應停放整齊在作業(yè)區(qū)內),嚴重老化、帶病機械設備不得上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