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見義勇為氛圍的形成需要制度的跟進
Script>重慶解放碑發(fā)生襲警奪槍案不久,13日晚8時30分左右,重慶江北區(qū)最繁華的地段———觀音橋商圈發(fā)生一起持槍搶劫案,一賣西瓜的男子在追歹徒時不幸中槍。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兩案是否有聯(lián)系。然而,因見義勇為的男子卻面臨著無錢醫(yī)治困境。(《天府早報》8月15日)
見義勇為是我們這個社會經久不衰的話題,其原因是在于我們大家都渴望身處在危難中,他人都能站出來援之以手。然而,現(xiàn)實卻總與我們愿望形成巨大反差,勇于、敢于見義勇為的人實在太少了,并且更令人心酸的是見義勇為的英雄經常流血又流淚。這就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才能在全社會有效地形成見義勇為氛圍?
無庸諱言,道德的教化始終是我們倡導見義勇為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擅于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對典型的事例進行大力宣傳,弘揚正氣。但是,僅僅如此恐怕還遠遠不夠,相關的制度跟進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筆者認為,要在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中用制度來倡導見義勇為的氛圍,制約國家工作人員見義不為。中國社會向來有“民以吏為師”的傳統(tǒng),官員的舉動影響著老百姓的價值取向,對官員的道德要求比普通百姓要更高。因而,除了法律規(guī)定的對于負有特定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在特定情形的見義勇為是其職責外,有必要在所有國家工作人員中推行應當見義勇為的準則,對于能見義勇為而不為者,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最近,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中明確規(guī)定,檢察人員遇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時,能救而不救,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處分。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值得可取。
其次,法律要采取有力措施來弘揚見義勇為氛圍,要確保英雄流血不流淚。目前,對于被求助者不理、不問見義勇為的情形,只能用民法中的無因管理的規(guī)定,要求被求助者給予適當補償,但這是遠遠不夠的。筆者認為,對于被求助者不作證、作偽證及不及時救助受傷或處于困境的見義勇為者,法律應當規(guī)定要視情形給予被求助者行政、刑事處罰,并且法律還應當規(guī)定見義勇為者在這種情形下,有權要求法院判決被助者給予懲罰性的賠償。
再次,要盡快建立對見義勇為者進行國家補償和鼓勵制度。從理論上講,國家有義務保護每個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英雄的見義勇為行為實際上是承擔了國家本應當承擔的義務,因而,國家就應當補償英雄的損失,鼓勵其為國家分憂的行為。當前,許多地方雖然成立了見義勇為基金會,但這種基金會大多是民間性質的組織,其資金來源沒有保障,其能救濟的數(shù)額較小,受惠的對象也較少。因而,國家應盡快建立相關的機構,確保每個見義勇為者在經濟上無后顧之憂,并且對見義勇為者對象、性質的界定不宜過窄。前不久,吉林省長春市知名自由撰稿人阿芒為保護女友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不受劫匪的侵犯,在住所樓道里與5名持刀劫匪搏斗中不幸身亡。有人認為:見義勇為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就是在陌生人的人身和財產受到侵害時給予幫助。筆者認為,為弘揚人人都站起來與犯罪作斗爭的社會正義,就不應該對見義勇為作如此過窄的理解,對于為保護女友與犯罪作斗爭當然也應算是見義勇為。
但是,筆者并不贊同參照西方一些國家的規(guī)定將見義不為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用刑罰的手段來處罰。因為,見義不為的行為在中國還不能算是突破了全社會不可容忍的最低道德底線,需要用刑罰處罰。并且,在當前許多群眾還奉行“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觀念的情形下,將其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是一種迷信刑罰萬能的思想,必然也會帶來“法要責眾”的尷尬局面。
通聯(lián):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 楊濤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碩士郵編: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見義勇為氛圍的形成需要制度的跟進一文由004km.cn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二篇:見義勇為工作站制度
見義勇為工作站工作制度
一、見義勇為工作站依據(jù)《山東省見義勇為獎勵和保護條例》、《臨沂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保護實施辦法》等規(guī)定結合本區(qū)實際情況開展見義勇為工作。
二、建立村級信息員制度。見義勇為工作站在各村居社區(qū)設立見義勇為信息員,負責見義勇為情況信息的收集和報送工作。
三、建立工作例會制度。見義勇為工作站每季度召集轄區(qū)見義勇為信息員和工作人員舉行工作例會,及時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分析解決存在問題,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同時,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宣傳、綜治、財政、社保、衛(wèi)生、教育、工、青、婦等職能部門的溝通聯(lián)系,商討協(xié)作事宜,共同做好見義勇為工作。
四、建立臺帳管理制度。建立見義勇為人員檔案庫,對見義勇為人員逐人逐事建檔,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及家庭基本情況、見義勇為事實經過、調查材料、審批材料、表彰獎勵和撫恤慰問情況等,并落實專人及時更新、補充,實行動態(tài)管理。建立健全見義勇為工作臺帳,內容包括階段性工作計劃、總結,重大活動、表彰獎勵、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等。
五、建立宣傳溝通機制。加強本區(qū)見義勇為先進事跡的宣傳報道力度,及時通過報刊、廣播、網絡等媒體發(fā)布見義勇為工作動態(tài)和優(yōu)秀事例。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見義勇為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見義勇為光榮的良好輿論氛圍。
六、建立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制度。根據(jù)《臨沂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保護實施辦法》等規(guī)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見義勇為人員的權益保障工作。建立上門走訪慰問制度,定期走訪慰問傷殘?zhí)乩б娏x勇為人員和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七、建立情況月報制度。本區(qū)各村居社區(qū)見義勇為信息員要在每月的30號向見義勇為工作站上報本月的見義勇為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難題等。重大情況隨時上報。
八、建立考核表彰制度。見義勇為工作站實行考核表彰制度,在每末對工作人員及各村居信息員進行考核評分,對先進工作者進行相應的表彰。
見義勇為工作站工作制度
沂南經濟開發(fā)區(qū)見義勇為工作站
2013年12月3日
第三篇:一是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
一是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結合西南地區(qū)夏季天氣特點,該段不斷優(yōu)化安全風險控制體系,利用大交班會、安全分析會等形式組織段班子成員、科室負責人、車間管理人員、工班長進行“安全生產月”主題宣講活動,利用段局域網、《成供之聲》報、《成供快訊》電子刊物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月”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及工作重點,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三個重中之重”、“三點共識”和“安全責任大如天”的安全理念,并號召全段干部職工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查找事故隱患、狠殺違章違紀,從思想認識上找差距,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使“安全生產月”活動有聲有色的在一線車間、班組開展,讓每名職工參與到活動之中,達到人人受感染、人人受教育的活動目的。
二是強化職工技能筑牢安全防線。針對近期面臨的“三標”、“三線”暨“安標線”建設、防洪防汛、集中修施工等重點工作,找準施工作業(yè)安全風險控制點,突出對行車主要工種、汽車、軌道車司機開展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培訓,充分結合工區(qū)崗位練兵場進行軌道車起復演練和防洪實戰(zhàn)演練,通過專題培訓、實作演練,切實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防護技能和應急處理能力。
三是強化干部現(xiàn)場督察工作。成立干部督察小組,以干部履職盡責、防洪防汛、防火防爆、干部值班情況、職工“兩違”情況、為重點,深入全段各個工區(qū)、崗點,按照“一人不漏、一臺不漏、一處不漏”的“三不漏”原則,全面排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人員一律進行處理,做到嚴抓、嚴管、嚴處罰,徹底杜絕違章行為的發(fā)生,最大限度地使“安全生產月”活動取得實效。
第四篇:申請見義勇為事跡需要材料
申請見義勇為事跡需要材料:
一、申請書
二、公安部門出警記錄
三、家長的感謝信
四、見義勇為人員的戶口本或者身份證復印件
五、見義勇為人員近親屬的戶口本或者身份證復印件
第五篇:安全需要良好的氛圍
安全需要良好的氛圍
要搞好安全生產,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很重要。
當你踏進廠大門,“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不讓事故在我身邊發(fā)生”、“個人無違章、崗位無隱患、班組無事故”等安全警示牌映入眼簾時,一種強烈的安全氛圍會提醒你在工作中注意安全。
還有,企業(yè)開展的安全演講比賽、安全黑板報競賽等活動,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安全氛圍。
也許有人認為那是一種形式,筆者認為,只要適合于安全生產內容,這些形式都是必要的,都能促進安全狀況的良性循環(huán)。
但有些單位抓安全卻時常走入兩個極端:一是不注意“氛圍”,思路不清、形式單調,收效甚微。二是犯有形式主義的毛病,表現(xiàn)為有教育無重點,缺乏針對性;有布置無檢查,缺乏責任性;有規(guī)章不落實,缺乏嚴肅性。
像這樣抓安全,難免不出“亂子”。筆者認為,在企業(yè)安全工作中,既要開創(chuàng)“氛圍”,又要切忌形式主義。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才會正視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隱患,才會正確地履行好職能,正確地對待批評和監(jiān)督,將安全做實管嚴。其次,要不斷創(chuàng)新安全管理的機制及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方式。在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時,根據(jù)企業(yè)的發(fā)展和生產情況,以及員工的思想狀況,及時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員工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開展技術練兵,增強員工對安全異常和安全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的判斷、分析和應對處理能力。
第三,要利用一切手段和設施,加大對安全文化的傳播,把對安全的宣傳擺在與生產同等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置進行宣傳。
總之,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培育安全文化,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才能確保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