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教案寫短了,課就長了大全
把教案寫短了,課就長了
2014-09-09 張祖慶
教育那些事兒——關于教案的斷想
(特別說明:此文主要針對教書10年以上教師寫的)
過去當老師,被別人檢查教案;現(xiàn)在當教研員,檢查別人的教案。
到底什么樣的教案是好教案?大抵來說,大家都會搬出這么幾條:
格式完整——有課題,有學情分析,有目標,有重點,有難點,有課時安排,有教具準備,有教學流程,有作業(yè)設計,有板書設計,有教學反思。
內(nèi)容具體——一篇課文的完整設計,總得有個千把兩千來字吧。
字跡工整——為什么要工整?那是因為領導要檢查啊。
且這樣的要求,不管你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一個樣。
于是,為了應對這樣的檢查,老師們開始了集體備課——所謂集體備課,大抵是分一下工,每人負責1-2單元,然后從網(wǎng)上或者朋友那里,找一些現(xiàn)成的教案,發(fā)給年級組的老師們共享。
老師們真的會用這樣的教案嗎?我可以根據(jù)我的長期觀察,負責任地說,大部分老師是基本不用的。因為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不同,教學風格不同,學生學情不同,怎么可以用千篇一律的教案呢?
那么,這些成批克隆的教案,什么時候有用?檢查的時候!
領導說,最近一個星期,要檢查教案了。于是,老師們拿出嶄新的老早打印好的教案,開始補寫反思——所謂反思,就是在每個教案的后面,寫幾句不癢不痛的話。一般來說,2-3行,且多用紅色字體。表示,我是認真反思過的。
面對這樣嶄新的教案,我常常無語。
靜下心來想一想,寫這么繁瑣的教案,到底是為了什么?
教案是什么?教案,即教學方案。是為教學服務的,而不是寫給檢查的人看的。
說句大白話,當下的大部分教案,不是為教學服務,而是為檢查的人服務的。
問題出在誰的頭上?當然是檢查的人頭上。
那么,檢查教案的人,能不能不看這種八股文一樣的教案?查什么?查個性化教案。
比如,有的老師喜歡把備課夾在書頁中。在字里行間寫點文本細讀,然后夾一張便簽,將教學目標和大致的程序?qū)懸粚?。這也行。
比如,有的老師喜歡把過去用過的備課本保存下來,這些備課本,記錄著前幾輪教學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教訓,甚至有過去學生的錯誤作業(yè)分析。這也行。
比如,有的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有足夠的自信,向領導提出,我可不可以不寫教案?我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研究文本,研究學生的學習,記錄學習個案,記錄錯誤作業(yè)。至于教案中的目標啊,環(huán)節(jié)啊,都在我的腦子中。作業(yè)呢?當然會精心設計。這也行。
再比如,有的老師,什么都不寫,認真地做PPT。PPT做好了,教案也就寫好了。當然也行。
當然,剛步入教師隊伍,教案還沒有入門的老師,必要的規(guī)范格式,寫個三五年,也許是必要的。
也許你說,這樣自由寫教案,會不會影響教學質(zhì)量?
不會啊,管理者進入課堂聽課,看課堂效果呀。聽的過程中,看教師對文本的解讀,看課堂目標適切與否,看教學現(xiàn)場是否足夠精彩。聽課,完全可以看得出老師是否真的備過課。
也許你會說,領導很忙,哪里來的時間?
哈,還有比進入課堂聽課,診斷課堂更重要的事情嗎?當然,領導要是覺得還有比課堂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沒轍了。
關于教學反思,也值得反思。
真的每課都需要寫反思嗎?我以為,為反思而寫的反思,是沒有多少價值的。
那種兩三行字的反思,能有多少質(zhì)量?寫了,還不如不寫。
我以為,真正有價值的反思,是抓住課堂中的某些事件——或成功的片段,或失敗的案例,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做深度的思考。這樣的反思,才是有效的。
也許你會問,平時工作那么忙,哪里那么多時間寫反思?!
別急,我不是說每課都得寫反思。而是,有感觸的時候就寫,沒感觸的時候就不寫。
也許,你還會問,那么,我一學期都沒感觸怎么辦?
好辦,你可以下崗了!
如果你教一個學期,對自己的教學一點感觸沒有,那你還教什么書?
再來說說公開課備課吧。
上了不少公開課,也聽過不少公開課。有些老師問我,張老師,你把教案傳給我,學習一下。我說,我沒教案。人家不信,以為我藏著掖著。
哈,最近兩三年,我的大部分公開課,還真沒有教案。
沒有教案,不表示我沒備課。我備在心里,備在PPT上。
為什么不寫教案?故意不寫!
什么?公開課不寫教案?
是的!這幾年,我一直這樣的。
為什么公開課故意不寫教案?
且聽我說來。
我常常收到一些老師發(fā)給我的教案——有的甚至是已經(jīng)成名的老師。大部分的教案備得都很詳細,一課時的教案多達五六千字。老師問什么問題,學生答對了怎么引導;學生答錯了,老師怎么引導。有的還預設了三四種不同的回答——當然,老師的評價語也有三四套。
累啊!
讀這樣的教案,我常常有一種讀劇本的錯覺。
課堂,不是劇場;學生,不是演員。預設得細致一些沒錯。但是,學生的回答,豈是你可以預先寫出來的?你的回應,豈可做到滴水不漏!
再說,寫在教案上的語言,是什么?書面語言!
課堂上的語言是什么?口頭語言!
為什么我們有時候聽有些課,覺得老師在背教案?因為他把教案中的書面語原封不動地搬到課堂上。語言固然優(yōu)美,句式固然齊整,但,這樣的課,聽著累,學生也往往云里霧里。這不是交流,而是在賣弄才情!
賈志敏、支玉恒、于永正、薛法根等老師的課,為什么會給你如沐春風的感覺?因為,他們都是用很樸實的口語,在和學生交談,而不是用矯揉造作的書面語在給學生朗誦。
上個月,我和薛法根老師同臺上課。他的《匆匆》一課的教案,多少字?不超過300字。我相信,如果不是組委會印資料需要,也許,他也不會寫。
沒有寫教案,不是不備課。
備課的力氣花在哪里?細讀文本,尋找這篇文章和別的文章不同之處,思考教學的目的,安排教學板塊。腦子里,想好幾個環(huán)節(jié),想好幾個主問題。至于教學語言,隨機生成。
這樣,你的腦子里,便沒有了教案的束縛。
你不用刻意去關注,學生的回答用哪句妙語去評價;
你不用刻意去經(jīng)營,哪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該怎么出彩;
你不用刻意去追求,哪個教學節(jié)點該博得老師掌聲。
你不會在乎這些,因為,你知道自己為學生上課。
把教案寫短一點,是為了讓我們的課堂自由一點,瀟灑一點。
把教案寫長了,課就短了;把教案寫短了,課就長了。
張祖慶,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下城區(qū)人民政府督導室兼職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名師講師團特約講師,浙江省教壇新秀、浙江省“領雁工程”實踐導師,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特聘教師,《小學語文教師》“名師工作室”第一批名師,《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雜志封面人物。先后被評為市名教師、學科導師、市優(yōu)秀科技人才。
第二篇:教案寫短了,課就長了
把教案寫短了,課就長了
——關于教案的斷想
(特別說明:此文主要針對教書10年以上教師寫的)
過去當老師,被別人檢查教案;現(xiàn)在當教研員,檢查別人的教案。
到底什么樣的教案是好教案?大抵來說,大家都會搬出這么幾條:
格式完整——有課題,有學情分析,有目標,有重點,有難點,有課時安排,有教具準備,有教學流程,有作業(yè)設計,有板書設計,有教學反思。
內(nèi)容具體——一篇課文的完整設計,總得有個千把兩千來字吧。
字跡工整——為什么要工整?那是因為領導要檢查啊。
且這樣的要求,不管你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一個樣。
于是,為了應對這樣的檢查,老師們開始了集體備課——所謂集體備課,大抵是分一下工,每人負責1-2單元,然后從網(wǎng)上或者朋友那里,找一些現(xiàn)成的教案,發(fā)給年級組的老師們共享。
老師們真的會用這樣的教案嗎?我可以根據(jù)我的長期觀察,負責任地說,大部分老師是基本不用的。因為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不同,教學風格不同,學生學情不同,怎么可以用千篇一律的教案呢?
那么,這些成批克隆的教案,什么時候有用?檢查的時候!
領導說,最近一個星期,要檢查教案了。于是,老師們拿出嶄新的老早打印好的教案,開始補寫反思——所謂反思,就是在每個教案的后面,寫幾句不癢不痛的話。一般來說,2-3行,且多用紅色字體。表示,我是認真反思過的。
面對這樣嶄新的教案,我常常無語。
靜下心來想一想,寫這么繁瑣的教案,到底是為了什么?
教案是什么?教案,即教學方案。是為教學服務的,而不是寫給檢查的人看的。
說句大白話,當下的大部分教案,不是為教學服務,而是為檢查的人服務的。
問題出在誰的頭上?當然是檢查的人頭上。
那么,檢查教案的人,能不能不看這種八股文一樣的教案?查什么?查個性化教案。
比如,有的老師喜歡把備課夾在書頁中。在字里行間寫點文本細讀,然后夾一張便簽,將教學目標和大致的程序?qū)懸粚憽_@也行。
比如,有的老師喜歡把過去用過的備課本保存下來,這些備課本,記錄著前幾輪教學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教訓,甚至有過去學生的錯誤作業(yè)分析。這也行。
比如,有的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有足夠的自信,向領導提出,我可不可以不寫教案?我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研究文本,研究學生的學習,記錄學習個案,記錄錯誤作業(yè)。至于教案中的目標啊,環(huán)節(jié)啊,都在我的腦子中。作業(yè)呢?當然會精心設計。這也行。
再比如,有的老師,什么都不寫,認真地做PPT。PPT 做好了,教案也就寫好了。當然也行。
當然,剛步入教師隊伍,教案還沒有入門的老師,必要的規(guī)范格式,寫個三五年,也許是必要的。(哈哈,為了避免誤讀,故意把這條用藍色標出)
也許你說,這樣自由寫教案,會不會影響教學質(zhì)量?
不會啊,管理者進入課堂聽課,看課堂效果呀。聽的過程中,看教師對文本的解讀,看課堂目標適切與否,看教學現(xiàn)場是否足夠精彩。聽課,完全可以看得出老師是否真的備過課。
也許你會說,領導很忙,哪里來的時間?
哈,還有比進入課堂聽課,診斷課堂更重要的事情嗎?當然,領導要是覺得還有比課堂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沒轍了。
關于教學反思,也值得反思。
真的每課都需要寫反思嗎?我以為,為反思而寫的反思,是沒有多少價值的。
那種兩三行字的反思,能有多少質(zhì)量?寫了,還不如不寫。
我以為,真正有價值的反思,是抓住課堂中的某些事件——或成功的片段,或失敗的案例,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做深度的思考。這樣的反思,才是有效的。
也許你會問,平時工作那么忙,哪里那么多時間寫反思?!
別急,我不是說每課都得寫反思。而是,有感觸的時候就寫,沒感觸的時候就不寫。
也許,你還會問,那么,我一學期都沒感觸怎么辦?
好辦,你可以下崗了!
如果你教一個學期,對自己的教學一點感觸沒有,那你還教什么書?
再來說說公開課備課吧。
上了不少公開課,也聽過不少公開課。有些老師問我,張老師,你把教案傳給我,學習一下。我說,我沒教案。人家不信,以為我藏著掖著。
哈,最近兩三年,我的大部分公開課,還真沒有教案。
沒有教案,不表示我沒備課。我備在心里,備在PPT上。
為什么不寫教案?故意不寫!
什么?公開課不寫教案?
是的!這幾年,我一直這樣的。
為什么公開課故意不寫教案?
且聽我說來。
我常常收到一些老師發(fā)給我的教案——有的甚至是已經(jīng)成名的老師。大部分的教案備得都很詳細,一課時的教案多達五六千字。老師問什么問題,學生答對了怎么引導;學生答錯了,老師怎么引導。有的還預設了三四種不同的回答——當然,老師的評價語也有三四套。
累?。?/p>
讀這樣的教案,我常常有一種讀劇本的錯覺。
課堂,不是劇場;學生,不是演員。預設得細致一些沒錯。但是,學生的回答,豈是你可以預先寫出來的?你的回應,豈可做到滴水不漏!
再說,寫在教案上的語言,是什么?書面語言!
課堂上的語言是什么?口頭語言!
為什么我們有時候聽有些課,覺得老師在背教案?因為他把教案中的書面語原封不動地搬到課堂上。語言固然優(yōu)美,句式固然齊整,但,這樣的課,聽著累,學生也往往云里霧里。這不是交流,而是在賣弄才情!
賈志敏、支玉恒、于永正、薛法根等老師的課,為什么會給你如沐春風的感覺?因為,他們都是用很樸實的口語,在和學生交談,而不是用矯揉造作的書面語在給學生朗誦。
上個月,我和薛法根老師同臺上課。他的《匆匆》一課的教案,多少字?不超過300字。我相信,如果不是組委會印資料需要,也許,他也不會寫。
沒有寫教案,不是不備課。
備課的力氣花在哪里?細讀文本,尋找這篇文章和別的文章不同之處,思考教學的目的,安排教學板塊。腦子里,想好幾個環(huán)節(jié),想好幾個主問題。至于教學語言,隨機生成。
這樣,你的腦子里,便沒有了教案的束縛。
你不用刻意去關注,學生的回答用哪句妙語去評價;
你不用刻意去經(jīng)營,哪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該怎么出彩;
你不用刻意去追求,哪個教學節(jié)點該博得老師掌聲。
你不會在乎這些,因為,你知道自己為學生上課。
把教案寫短一點,是為了讓我們的課堂自由一點,瀟灑一點。
把教案寫長了,課就短了;把教案寫短了,課就長了。
上周六去老公的小姨家做客。這次做客之行讓我收獲了很多感動。
小姨的腿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比較嚴重,而且好多年了。平日里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的家活都做不了。這些活都是姨夫來做的。我婆婆有時候包了水餃或蒸包,就給小姨家送去,或者打電話讓姨夫開車來拿。因為水餃蒸包之類的飯式小姨拖著病腿做不了,家里人想吃就只能去飯店訂餐。飯店里的怎能比得了家里做的用
心又可口呢!我婆婆都說:“你姨夫這人真不錯,這么多年,這么多活,他從無怨言!”我深有同感!
在飯店用餐時,親戚問小姨:“你戴的這個金佛是剛買的?”
原來是小姨和姨夫的結婚紀念日時,姨夫買給她的。我記得去年小姨戴了一套金戒指和金手鐲,也是姨夫在結婚紀念日時送的。
姨夫在一邊說:“我去給她買的。本來想給她買一個玉鐲子或金鑲玉的項鏈,又一想,那東西戴著一不小心磕了碰了就碎了,不如這個結實?!?/p>
話很樸實,我聽了很感動。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有記得結婚紀念日的就很少,能記住并慶祝這一天的就更少了!姨夫的這份心彌足珍貴!
姨夫買了一條小鹿犬給小姨解悶。他說,他今天五點起床,帶著小狗到外面轉(zhuǎn)了一圈,他活動身體,小狗解決排泄。然后他就回家,打掃衛(wèi)生做飯。他還說給孩子買的新房就和他們住對門。親戚說現(xiàn)在的將來孩子成家肯定不愿意和老人住這么近啊,現(xiàn)在年輕人大多這樣。姨夫解釋,“我將來肯定走到她前頭,”他指指小姨,“都是給她打算,到時候孩子離得近,有個給她端碗水的。”說完笑起來。
第三篇:二年級 等我也長了胡子教案
(西南師范大學)
11等我也長了胡子
內(nèi)鄉(xiāng)縣馬山口鎮(zhèn)打磨崗小學
二年級
王洋輝
等我也長了胡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我”要做個怎樣的爸爸 2.結合詩歌內(nèi)容,練習生活,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 質(zhì)疑導入 質(zhì)疑課題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繼續(xù)學習“等我也長了胡子”,我們一起讀課題,我為什么想長胡子呢?真奇怪,再讀一讀,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為什么想長胡子 生:我長了胡子想干什么
同學們真善于提問,老師也有同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復習舊知
看到你們的出色表現(xiàn),生字寶寶也從課文中走了出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詞語寶寶也走過來了,誰來嘗試著讀一讀。
二 課文賞析 生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邊讀邊思考,“我”為什么想長胡子?在課文第(1)小節(jié)。我想長出胡子,想(長大),想當(爸爸)。2你為什么想長大? 生:年齡太小??
請你帶著你想長大的美好愿望,讀一下第1小節(jié)
請我們班所有想長大的孩子一齊讀,這美好愿望的第1小節(jié)。
3老師范讀,仔細傾聽,想一想,有了胡子,我 想干什么哪?請用橫線畫出來。我想成為一起去(探險)講(故事)
去(動物園)的爸爸 你最喜歡怎樣的爸爸?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小節(jié),讀讀想想。為什么? 以讀代講,充分讀2至4節(jié),讓我們走進愛講故事的爸爸,走進探險的爸爸,走進愛講故事的爸爸,賞析語氣詞,感受孩子的失落,爸爸的不耐煩和嚴厲
5這樣的爸爸真有趣,讓我們捧起課本,再一次走進這樣的爸爸,讓我們 齊讀課文 小作者真的希望現(xiàn)在就長胡子嗎?他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
7引導生總結:“我”的愿望是有一個(跟兒子一起去探險)、(給他講最有趣的故事)、(帶他去動物園)的爸爸。
三 拓展練習
等你長大了,你要做個怎樣的爸爸、媽媽、老師??試著模仿詩歌的形式,自己編一首兒歌。
四 小結
為了將來長大能當一個你們說的那樣的爸爸或媽媽,我們從現(xiàn)在起要做一個(關心他人),(說話算話)的孩子,時間過的真快,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語文探究之旅。
五 作業(yè)
現(xiàn)實中你喜歡怎么的爸爸媽媽? 2 我想對爸爸媽媽說?
六 板書設計
等我也長了胡子
探險 講故事 去動物園
第四篇:一年級寫話課教案
一年級寫話課教案 沙河市第一小學
李愛芹
教學目的:
1、觀察圖畫和春天的美景,體驗投入大自然的情趣。
2、根據(jù)圖畫和詞語范例,學習把春天的景色寫得較具體。
3、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教學重、難點:
1、仔細觀察圖畫,較具體地寫出畫面內(nèi)容。
2、準確運用積累的詞匯。
教學準備:
1、有關春天的兒歌、圖片等。
2、課前布置學生觀察春天大自然的景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我們一起唱這支歌。
3、我們學了很多寫春天的課文,大家一定非常喜歡春天吧,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作家,夸一夸這美麗的春天。
二、指導看圖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圖,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把書上的詞語讀一讀?
2、觀察景物:(1)圖中畫的是什么地方?這里有些什么景物?
(2)再仔細看看這些景物的顏色和形態(tài),然后用書上的詞語說一說,如果你能用上自己學到的詞語就更棒了。
(3)學生討論后匯報,教師板書。
3、觀察動物:(1)圖中有哪些動物?它們在什么地方?
(2)再仔細看看它們的動作、表情怎樣?
(3)想象一下它們會說些什么呢?
(4)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教師板書。
三、指導寫話
1、大家說得極好,老師忍不住也想說幾句,瞧,我把想說的寫下來了。
2、教師出示范文,有感情地朗讀。
3、老師寫得好不好?同學們肯定比老師寫得更好,拿起筆來,把你們想說的寫下來。
4、出示寫話要求:
(1)接著總起句“春天真美麗”繼續(xù)往下寫。
(2)寫出主要的動物和景物,注意突出春天的季節(jié)特點。
(3)語句通順,盡量用上書上的詞語,也可以用自己學到的詞語。
(4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評議
出示評議標準
第五篇:寫教案說課怎么寫
寫教案(思路清晰)
→ 做課件(突破重點)→ 上講臺(說課)(行動再說): →修改
教案(教學實施方案)的一般框架
標 題:《鋤禾》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 知道 了解):(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如鋤(chú)、餐(cān)等。
(2)了解作者的背景(3)知道整首詩的中心思想
2、能力目標(學會 應用 掌握):(1)學會對生字組詞(2)了解每句詩的意思(3)掌握詩的整體思想
3、情感態(tài)度,興趣習慣(方法 感受習慣):(1)理解并感受農(nóng)民的辛苦(2)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3)珍惜糧食
二、學生情況分析(基礎 條件: 優(yōu)勢 不足:)(1)生字詞有些不會(2)拼音讀不標準(3)背誦困難
三、教學重點:(1)每句詩的意思(2)整首詩的分析
教學難點:(1)詩的中心內(nèi)容(2)學習詩后的感想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議論法、五、教具使用(傳統(tǒng)教具 現(xiàn)代教具):
黑板、粉筆、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2
教學過程(教案主體)
一、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讓大家去了解的一個詩人李紳怎么樣?
根據(jù)學生了解的情況重新講訴作者的背景,然后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唐代詩人李紳的《鋤禾 》(此處播放靜夜思的朗誦、課文中生字詞的動畫)
三、教師演示、示范:
四、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試著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的樣子上講臺演習,讓學生加深印象
想象情景:先? 后? 講 寫 播 練
五、提出更高任務,再講解、演示 ;學生再練習、輔導:
節(jié)奏:易↓ 難推 浪,結
構完
六、綜合強化練習; 交流,分享:
整
(1)學會組詞的方法(2)學習小知識能講給其他人聽
七、強調(diào)要點,總結學習:
(1)掌握生字詞(2)理解詩中的含義
八、布置課外練習:
(1)把生字詞寫一遍(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本節(jié)課的學生看到內(nèi)容精華,思路線索)
一、1、說課
說課:說說我打算怎樣上這堂課?
對象:評委、同事、自己
“各位評委,”
“我打算……,我安排了…… ”
說課在于說明對一定的教學課題“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的教學設計思想的(口頭)說明。原則上是對教案的設計闡述。
內(nèi) 容 要 具 體,詳細 “說課”是一種課前行為;“講課”是一種按部就班的實施發(fā)揮。
2、說課稿: Are these tomatoes 說課 教案 反思.doc 給自己看的
3、說課課件:《永生的眼睛》說課課件.ppt 展示給評委
一、展示資料:比賽過程順序:
二、觀看借鑒:按照時間順序:課文 →,→視頻
二、說課流程:
結合流程,示范《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說教材→說學生→說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方法說活動 →說教具 →說過程: 1、2、3、4 能的后果。(希望達到的目標)
結合(說課課件)教案中的“目標”、“重難”,邊說“邊播放”;
→ 說可“各位評委,”
“我打算……,我安排了…… ”
我打算怎樣上?
為什么要這樣上?
板書:
堅持套路,教案思想 ;
目中無人,不怕出錯